1、煉油項目安全環保與清潔燃料升級施工HSE管理辦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1 目的22 適用范圍23 編制依據24 主要應對風險25 職責分工25.1 項目HSE部25.2 施工建設部25.3 PMT25.4 施工建設其它職能和專業部門25.5 工程監理方25.6 承包商36 管理要求36.1 信息溝通36.2 “三同時”管理36.2.1 依法合規制定“三同時”管理的管理制度。36.3 招標、采辦管理36.4 HSE培訓36.5 施工管理46.5.1 入廠條件46.5.2 HSE組織機構、人員配備46.5
2、.3 安全風險分析和風險控制46.5.4 HSE控制管理文件46.5.5 作業管理66.5.6 個體防護用品66.5.7 危險源和安全防護66.5.8 危險物品管理66.5.9 安全檢查與隱患整改66.5.10 施工用電管理66.5.11 設備機具管理66.5.12 文明施工管理66.5.13 現場醫療救護76.6 消防管理76.7 保衛與交通管理76.8 職業衛生健康76.9 環境管理76.10 事故管理86.11 應急管理86.12 HSE業績考核87 附則8安全環保與清潔燃料升級項目施工HSE管理辦法1 目的指導項目現場施工的健康安全環保全面管理,明確建設方工程施工HSE管理的基本要求。
3、2 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安全環保與清潔燃料升級項目。3 編制依據3.1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09修正),2009,全國人大常委會。3.2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93號,2004,國務院。3.3 石油化工建設項目管理方安全管理實施導則(AQ/T3005-2006),國家安監局。3.4 升級項目HSE管理制度,PM-11,2013,升級項目。4 主要應對風險 施工現場不能進行有效的風險辨識,現場的安全防護措施就會出現漏洞,現場施工人員的自身安全帶來危險。5 職責分工5.1 項目HSE部a) 本辦法的歸口管理部門,也是升級項目綜合HSE的責任部門,負責本辦法的起草和修訂;
4、b) 負責對本辦法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5.2 施工建設部 負責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管理,落實施工管理的HSE責任。5.3 PMT 具體負責專業或區域工程的HSE管理,是現場HSE管理的直接責任部門。5.4 施工建設其它職能和專業部門 負責業務范圍內的HSE職責落實。 5.5 工程監理方 依據合同和法律法規及規章協助建設方管理項目HSE工作,對工程項目負監理責任。5.6 承包商 具體落實承攬工程的施工HSE管理,確保施工技術和管理措施與HSE專項措施的到位落實,以及工程隱患的及時整改,對工程HSE管理承擔主體責任。 6 管理要求6.1 信息溝通6.1.1 制定文檔管理及適用于內部和外部HSE
5、信息交流的管理制度,保證現場HSE信息的及時溝通與交流。6.1.2 制定HSE會議制度,定期召開現場HSE會議,通過會議溝通HSE相關信息,討論場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落實解決問題的措施、計劃等。6.2 “三同時”管理6.2.1 依法合規制定“三同時”管理的管理制度。6.2.2 可研階段的各項HSE論證、預評價的對策與措施應作為初步設計和詳細設計的依據。安全衛生、防雷防靜電保護、消防與環保等設施(簡稱“HSE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并同時進行審查,且設計變更的內容應進行HSE復查。6.2.3 HSE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施工”,且應由具備施工資質的單位和人員承擔,并保證施工質量。6.2.
6、4 HSE設施的進度必須與主體同步,且檢測、監測效果滿足設計要求,達到與主體工程的“同時投用”。6.3 招標、采辦管理6.3.1 制定符合法律法規及規章的招標采辦管理程序,選擇HSE資質和能力符合要求且信譽良好的承包商、分包商、供應商。6.3.2 實施產品和服務的管理與監督,確保提供的產品(含工程)和服務滿足質量和安全環保要求。6.4 HSE培訓6.4.1 制定培訓制度和培訓計劃,制度完善、培訓計劃內容全面且具有一定深度,滿足工程進度和具體施工需要。6.4.2 入廠人員進行安全“三級”教育和入場培訓,使其掌握HSE管理的基本知識和必要技能,并考核合格。特種作業和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經過專業機構培訓
7、,持有效上崗證件從事適應的作業。6.5 施工管理 6.5.1 入廠條件6.5.1.1 入廠進行單位資質(安全資質、工程資質及其它特殊條件)審查,不符合合同和規定要求的單位禁止入廠。6.5.1.2 入廠人員進行培訓及入場手續審查,任何未經培訓合格、辦理入場手續或特殊許可人員,不得進入現場。6.5.1.3 入場設備、施工機械與機具進行審查,工況不良和技術檔案不全或不真實的一律不許入廠。6.5.2 HSE組織機構、人員配備6.5.2.1 工程監理和承包商應按照工程規模、協議與合同及法規要求,建立健全HSE管理機構、配備足額的有資質HSE專職人員。6.5.2.1 專職安全監督是工程現場管理安全的骨干力
8、量,資格要求和數量配備原則如下: a) 資格滿足: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C級資格證或等效以上資格證件; b) 數量滿足:每50人作業人員配備1專職安全監督。6.5.3 安全風險分析和風險控制開工前進行HSE準備檢查確認,保證安全開工和工程順利持續推進。同時,施工作業前進行風險識別、分析,制定風險控制措施,建立卡片并張貼告知,警示現場人員,減少違章,并提供防范對策和方法,及時應對處置突發事件。6.5.4 HSE控制管理文件6.5.4.1 承包商HSE文件 a) 分類建立HSE文件臺賬(制度、體系、方案、計劃、特種設備、特種作業人員、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紀要、記錄、報表等),及時更新,系統、規范、標
9、準化管理資料;(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措施等技術文件因含HSE內容可作為特殊的HSE文件,也必須有文件清單,且清單信息全面); b) 書面報批文件履行內部簽字審批流程后方可報送監理和建設等其它方; c) 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項目執行計劃)和專業施工技術方案時,必須同時編制HSE管理措施內容; d)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編制專項方案或措施,必要時方案應組織進行專家論證。方案或措施除監理和承包商的負責人審批外,建設方代表(PMT經理)簽字確認; e) 特殊情況下的施工,如雨季、高低溫、臺風季節、夜間施工等必須編制專項方案; f) 必須按照HSE體系文件的要求,編制工程HSE管理計劃和專項管
10、理計劃類的管理文件,文件內容主要包括HSE方面的組織機構、職責、安全管理程序、安全管理內容、主要HSE風險管理措施、制度等; g) 編制工程現場高風險和事故應急預案和處置預案,指導應急救援。6.5.4.2 監理HSE文件 a) 分類建立HSE臺賬,及時更新,系統化、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文件; b) 編制的監理規劃應有HSE管理內容和措施計劃,同時在審批的監理規劃基礎上,編制專門的HSE管理辦法,明確監理的HSE管理職責、內容、重點、措施等。6.5.4.3 文件審查 a) 承包商HSE文件必須經過監理、PMT審查,且監理的文件也應首先由PMT初審; b) 項目HSE部參與審查的相關文件主要有施工組
11、織設計(項目執行計劃)、監理規劃、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技術方案或特殊技術措施等; c) 一般應送項目HSE部門審批的HSE文件主要有:HSE管理計劃、專項HSE方案或措施、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的HSE專項方案、其它重要的或HSE部要求的文件; d) 項目HSE部不審批的HSE文件應在HSE部備案,作為監督檢查執行的依據; e) 文件審查重點內容:臨設管理、用電作業安全管理、起重吊裝作業安全管理、焊接作業、消防與防火防爆、作業許可管理、職業衛生防護、環境保護、事故調查和處理、事故應急、急救醫療、OSAH統計與分析; f) 任何原因導致的文件更改均需要重新進行審批。6.5.5 作業管理所有作
12、業均應由技術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執行相應作業規定和安全操作規程;高風險作業如動火作業、受限空間作業、動土作業、射線探傷作業、起重作業、腳手架搭建和拆除、高處作業、臨時用電、吊裝作業等執行許可證管理,許可證建立管理臺帳。6.5.6 個體防護用品入廠人員與現場作業人員按照要求配戴合格的個體防護用品,合理使用,配置單位對用品的有效性負責。6.5.7 危險源和安全防護工程現場重點部位、危險場所與關鍵工序應警示、標識并隔離,設立安全防護,落實責任管理人員。6.5.8 危險物品管理雷管、炸藥、放射源、危險化學品等危險物品進出施工現場必須有公安、環保或衛生等部門審批手續,方可辦理危險物品出入場許可。6.
13、5.9 安全檢查與隱患整改 項目施工定期進行安全檢查,檢查問題及時整改落實,規定檢查的頻率和檢查方法;采取多種形式定期、不定期地檢查承包商HSE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同時應督促承包商進行內部檢查,并及時進行隱患整改。6.5.10 施工用電管理建設方統一規劃建設一級臨時用電設施,承包商臨時用電方案審查合格后開始次級臨電設施的搭建,承包商臨電設施未經許可不許改建,驗收合格后方可受電。承包商現場用電專業資格強電電工管理。6.5.11 設備機具管理承包商入廠設備、機具及車輛申請檢查合格后進場,并定期定時檢查維護保養,確保其完好狀態。6.5.12 文明施工管理施工現場禁止搭建集體住宿、食堂生活設施,承包商
14、預制和安裝現場按照現場總體規劃和區域分配合理布置,辦公區、作業區、倉庫等保證安全距離,配備消防器材;消防通道暢通,現場整齊、清潔,秩序良好;“五牌一圖”(工程概況牌、管理人員名單及監督電話牌、安全生產制度牌、消防保衛(防火責任)牌、文明施工牌、施工現場平面圖。)危險警示標識齊全且醒目,安全管理責任明確。6.5.13 現場醫療救護建設方除在現場設置簡易的醫療設施外,承包商制定醫療急救計劃,配備適應工作環境的、必要的醫護人員、醫療急救藥品、器材和急救器材。同時,承包商應對所有員工進行相關急救知識和能力培訓,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個人急救知識、急救藥品和器材及急救設施的使用、職業衛生與健康保健知
15、識、急救電話或其它通訊方式的告知等。6.6 消防管理項目建設的消防管理屬于公司消防體系一部分,消防力量依托公司消防站,承包商現場成立義務消防隊,落實現場工程消防物資,定期演練、定期檢查整改。6.7 保衛與交通管理6.7.1 建設方組織搭建全場圍護設施實行封閉化管理,并聘請保安公司。保安公司在項目HSE部門指導下,具體負責門衛和場內治安及交通管理,現場人員和車輛及物資的出入保證可追溯性。6.7.2 承包商區內自設臨時圍墻,自己配置保衛人員,封閉管理;場內車輛限速行駛,人、貨不同車;現場維持正常的施工秩序,避免和控制物資丟失對工程建設帶來的影響。6.8 職業衛生健康現場人員入廠前進行體檢,憑職防醫
16、療機構體檢合格證明,方可辦理入場手續;特種作業人員和高危作業人員應進行崗前、崗中、離崗檢查及其它特殊檢查,合格方可從事相關作業;一般場所進行衛生檢查和滅殺“四害”及流行疾病預防,高噪聲場所、有毒有害場所進行監測和治理;高溫季節配發防暑降溫用品和提供合適的防護用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和縮短勞動強度,避免疲勞作業。6.9 環境管理施工階段,減少對土壤、植被、大氣、水體、海洋的影響,并采取保護措施,土方周轉使用,危險程度高的“三廢”指定資質單位由承包商支付費用收集處理,現場產生的施工污水處理達標排放;試生產期間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投入使用。6.10 事故管理事故實行分類分級管理,事故類型主要包括
17、人員傷害傷亡事故、環境污染事故、財產損失事故、社會影響事件、潛在重大風險事件五類,事故管理按照海油總文件分ABCDE五級管理。所有事故事件無論級別大小,必須及時上報。事故事件在上報上級公司的同時,必須報告地方安監部門;海洋石油總公司負責B級以上事故事件的調查,公司負責C級及以下事故事件調查。6.11 應急管理建設方項目建設制定應急綜合預案和專項預案,承包商制定現場應急處置預案,成立統一的應急指揮機構,除承包商應急資源外,依托公司和地方;承包商按照施工特點分階段進行現場處置預案的演習,建設方定期組織統一的聯合演習、專項演習,使現場熟悉預案內容和程序,提高緊急狀態的應對水平。6.12 HSE業績考核 建設方定期(月度、季度、階段)組織進行部門、承包商、工程監理進行HSE業績考核,工程建設中表現優異的單位和部門給予獎勵,表現差的給予處罰;承包商和監理單位項目考核結果通報其總部。同時, 承包商、工程監理項目部定期對其部門和人員進行HSE績效考核,并將考核結果通報PMT和項目HSE部。7 附則本辦法由體系辦負責組織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