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休閑廣場建筑項目施工測量監理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一、測量工作概述3二、監理測量工作依據3三、監理建筑工程測量工作程序4四、監理測量復核作業程序5六、施工前準備工作6熟悉設計圖紙6(一)閱讀設計圖紙61. 建筑總平面圖62. 建筑平面圖63.圍護結構定位放線圖73. 基礎平面圖74. 基礎詳圖7(二)審核設計圖紙的相關尺寸7(三)查清定位的依據7(四)現場踏勘7(五)擬定測設方案,計算測設數據7(六)儀器和工具71、直角坐標法82.極坐標法93.角度交會法94.距離交會法105.方向角極坐標法
2、10七、定位測量記錄11八、建筑物放樣11(一)第一種放樣精度13(二)第二種放樣精度131. 建筑物各種元素尺寸的精度132.建造建筑物的材料133. 建筑物所處的位置134. 建筑物的大小145. 施工的程序和方法146. 建筑物的用途147. 美學上的理由148、本工程宜用的極坐標法以及一些相關的建議14(一)計算測設數據14建(構)筑物工程建設監理測量項目及精度限差要求 表316(一)柱基礎定位17(二)基坑抄平18(三)支立模板時的測量工作18三、混凝土柱子基礎及柱身、平臺施工測量18(一)基礎中線投點及標高的測設18(二)柱子垂直度測量18(三)柱頂及平臺模板抄平18(四)高層標高
3、引測與柱中心線投點19(五)基礎定位及基坑開挖與基礎底層放線19(六)基礎施工與竣工測量的容差191、基礎工程各工序中心線及標高測設的容差192、基礎標高及中心線的竣工測量容差20十、建筑物的施工測量復核的要求注意的問題201、 平面控制點的豎向傳遞202、平面軸線放樣203、水準點的引測和高程控制214、建筑物沉降觀察211)沉降觀測記錄21 一、測量工作概述 施工測量放線工作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樓房的定位、軸線、層高、標高的精度的控制,是施工質量控制的一道關鍵工序。為了確保XXXXXXX工程的施工測量的質量,保證測量成果的質量能符合各個施工階段的要求,為打造精品工程的需要,xx公司xx休閑廣場
4、項目監理部結合本工程監理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建筑工程測量監理實施細則。 工程建設施工階段的測量工作,首先要根據施工現場的地形,工程的性質和施工組織設計等要求,建立適宜的施工平面、高程控制網。然后,按照施工的需求,選擇適當的程序和方法,將圖紙上設計的內容測放到施工面上,此外,還需要進行一些沉降觀測和竣工測量等工作。本工程正式開工前需要對擬建建筑物位置的地下障礙物進行清理。為確保施工安全及施工質量,測量放線的質量是關鍵工作之一。 施工測量的主要工作,分測定和測設兩類。施工測量的基本任務是測設建筑物,構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作為施工的依據。通過施工測量進行細部測設,對施工和安裝工作進行檢驗、校準,保
5、證所建的工程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因此,施工測量對確保工程達到設計及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要求都是十分重要的。施工測量是直接為施工服務并貫穿于施工的全過程。二、監理測量工作依據 (CJJ8-99)2 (GB12897-91)3 (GB12898-91)4 (GB50026-93)5 (JGJ/T8-97)6 (GB/T50228-96)7 本工程設計文件及建設方提供的K1K5,BM1BM2等控制點成果值。8 上xx中心工程經批準的各種設計文件。三、監理建筑工程測量工作程序本工程南部緊鄰xx路、xx路,基地內部有xx南路穿越,清理障礙物、基坑圍護、結構施工相對比較復雜,為了保證建筑群中每個建筑物的平面位
6、置和高程都符合設計及質量驗收規范的要求,必須認真做好施工測量及復核工作。施工測量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在布局上“從整體到局部”;在精度上“由高級到低級”;在程序上“先整體后細部”。 首先,施工方在施工現場要建立首級施工控制網。然后,利用首級控制點,放出視線通暢能相對穩定的二級控制點,組成二級控制網。清障施工時,由二級控制點放出樓房細部控制點及基坑圍護實施的精確位置。 首級平面控制網及高程控制網由建設方提供的控制點引測。布網時從整體到局部,建網時從高精度到低精度逐級加密。平面控制網和高程控制網的控制點,根據實際情況,施工方進行定位測量放線報審時,要附有施工方的技術復核單。監理在施工方報驗手續齊全情況
7、下,要及時進行復測簽認。施工方、監理方在施工及監理過中發現控制點、圖紙存在問題,應及時向業主或設計單位報告。根據工程的需要,施工單位在首級控制網的基礎上逐級進行加密。監理對施工方所逐級加密的控制網也要及時進行復測。 監理在對施工方的測量方案審核時,對布網的合理性測量的精度要提出意見。對施工方測量計算結果的準確性進行復核。監理測量人員在對施工方的逐級控制網及放線成果應及時進行復核時,發現問題應及時向施工方發出整改指令。復核工作主要由監理專業測量人員來完成。專業測量人員把監理測量復核記錄和成果應根據細則中的要求和規定的格式整理填寫,野外數據觀測記錄真實有效,計算結果精確可靠,資料填報齊全、簽名規范
8、。所有監理測量復核記錄成果資料要提交各項目監理部資料員整理存檔(備查)。所有的工程測量放樣工作都必須得經專業測量監理人員測量復核認可,并簽署驗收意見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作業。四、監理測量復核作業程序熟悉圖紙、規范(項目專業監理工程師)是否需項經部復 核合格否不合格施工進入下一道工序(承包單位)通知承包單位整改(項目專業監理工程師)是專業測量復核(項經部專業測量組)不合格通知承包單位整改(項目專業監理工程師)簽署測量放樣復核記錄(專業監理工程師)現場復核成果及保護措施(項目專業監理工程師)檢查專職測量人員崗位證書(項目專業監理工程師)測量放線成果報審(承包單位)審核測量方案(項目專業監理工程師)
9、五、建(構)筑物施工監理測量復核內容應包括:1) 建筑物施工定位灰線測量復核;2) 建筑物基坑圍護結構定位放線測量復核;3) 建(構)筑物工程樁樁位、工程樁(竣工)樁位測量復核; 4) 基礎墊層上彈出的定位軸線測量復核;5) 首層(標高0.00面)結構上的定位軸線測量復核;6) 其它各層上的上引定位軸線測量復核;7) 層內軸線測量復核,以及各層(包括0.00面)標高引測復核; 8) 建(構)筑物特殊部位定位軸線測量復核; 9) 建(構)筑物沉降(變形)測量復核。觀測次數不少于3次,包括首次初始讀數的觀測; 10) 多層建(構)筑物的垂直度測量復核; 11) 多層建(構)筑物電梯井垂直度測量復核
10、。對上述測量復核項目,應首先由施工單位提出申報,然后提請專業測量監理(或現場監理)進行復核,其中1)、2)、4) 、5)、8)、9) 和10)必須由專業測量監理進行復核,簽署驗收意見;3)、6)、7) 和11)可由各項目現場監理復核,并簽署驗收意見, 六、施工前準備工作為了確保定位測量能順利地進行,監理也應該事先作好室內準備工作和施工現場的準備工作,熟悉施工現場測量常用的方法。熟悉設計圖紙按圖施工的原則,確定了施工測量的依據是建筑施工圖紙。因此,定位放線前應該熟悉設計圖紙,理解設計意圖,明確設計要求。(一)閱讀設計圖紙1. 建筑總平面圖 查清建筑物所在的位置,施工場地平面控制點和高程控制點的分
11、布要求等。設計總平面圖是施工放樣的總體依據,建筑物是根據該圖所給定的尺寸關系定位的。2. 建筑平面圖 查清建筑物的大小、形狀與特征,建筑內部分隔狀況,縱、橫軸線的數量及其相互關系等。3.圍護結構定位放線圖查清圍護結構各關鍵部位坐標數值,圍護結構同擬建建筑物之間的關系。3. 基礎平面圖 查清基礎平面,基礎類型,基礎的相關尺寸等。4. 基礎詳圖 查清基礎構造,基礎施工程序和方法,基礎的尺寸和標高等。5. 建筑立面、剖面查清與基礎、地坪、門窗、樓板、屋架和屋面等的相互對應關系以及尺寸等。(二)審核設計圖紙的相關尺寸 在閱讀設計圖紙時,還應仔細地核對圖紙。假若發現問題,那么應及時地向設計單位反映,由設
12、計人員處理。審核尺寸的要點:1.查對分尺寸之和與總尺寸是否相符。2.查對有關圖紙的相關尺寸有無矛盾,標高是否一致。3.查對有無遺漏尺寸(三)查清定位的依據 在定位之前,應查清建筑物的定位依據,建筑區內平面控制點、高程控制點及其相關資料,以便擬定測設方案,計算測設數據。(四)現場踏勘 踏勘時應了解施工場地的地形情況,察看周圍環境,以及與周圍地物的關系。了解控制點的位置,分布狀況,以及檢查標志的穩定性。假若踏勘時發現測線方向有障礙物,或者地面起伏不平,那么應及時清理,或對場地進行平整。(五)擬定測設方案,計算測設數據 在綜合考慮設計要求、定位條件、現場地形和施工方案的基礎上,研究擬定測設方案。測設
13、方案必須保證定位精度,滿足施工進度計劃要求。同時,使測設數據計算簡便,測設方法簡單易行,以及具有必要的檢核條件。(六)儀器和工具 根據測設方案和要求,選用測設儀器和工具。首先,要保證儀器和工具的品種與數量。其次,應對選用的儀器和工具進行必要的檢查、檢驗與校正,保證能正常使用并滿足精度要求。對測量儀器、測量路線、測量人員盡可能做三定(定儀器、定測量線路、定測量人員)。根據控制點定位測量 在一般情況下,民用建筑、工業建筑、管線與道路等都是沿著相互平行或垂直的方向布置的。建筑場地的平面控制具有與之相適應的形式,對于地勢平坦的新建或擴建的大中型建筑場地常采用建筑方格網,在范圍不大又較平坦的建筑場地常采
14、用建筑基線。對于擴建或改建的建筑區,以及通視困難的場地,通常采用導線。 建筑基線是按建筑群的分布,建筑場地的地形,以及已有測量控制點的情況而布置成不同的形式,(a)三點直線形、(b)三點直角形、(c)四點T字形、(d)五點十字形。建筑基線應臨近主要建筑物,并與其主要軸線一致或平行。 建筑方格網是根據設計總平面圖上建筑物和構筑物的布局而布設的,其主軸線處于建筑場地的中央,與主要建筑物軸線一致或平行,也可與主要設備中心線重合,各方格網點構成正方形或矩形的網狀。導線是由相鄰控制點所連成的折線,這些平面控制點稱為導線點。1、直角坐標法 當平面控制采用建筑基線、建筑方格網或建筑紅線(由規劃部門審批劃定用
15、紅色表示的建筑用地和道路用地的邊界線)時,常運用直角坐標法定位。該法測設數據計算簡便,測設之角度均為90,施測方便,精度亦高。這是建筑物定位最常用的方法。(1)計算測設數據建筑坐標系是供工程建筑物施工放樣用的一種平面直角坐標系,其縱、橫坐標軸X、Y, 與建筑物主軸線一致或平行。(2)繪制測設詳圖 將測設數據注于圖中的相應位置,便是測設詳圖。(3)測設步驟1)設置垂足在 0 點安置儀器,以X平面直角坐標軸的一點定向,沿儀視準軸方向先測設水平距離標定X軸線兩點;再測設水平距離另兩點標定Y軸線另兩點。2) 釘設角樁在垂足X的一點安置儀器,以X軸線的另一點定向,反撥或正撥90,沿視準軸方向先測設水平距
16、離釘設角樁點;以同樣的方法再測設水平距離,釘設另兩點角樁。(4)注意事項 1).選用長邊定向 2).盡量利用控制點 3).選擇最佳測設方案2.極坐標法當擬建建筑物的軸線與平面控制點的連線不平行時,可以采用極坐標法定位,平面控制網應用全站儀極坐標法進行定位定點。(1)計算測設數據 由圖角樁設計坐標可知,擬建建筑物軸線與坐標軸平行,呈矩形,縱、橫軸線長。采用坐標反算程序計算得知邊長、方向角。(2)繪制測設詳圖 將測設數據注于圖中相應位置,便是測設詳圖。(3)注意事項正、反方向角相差180,切忌搞錯方向。極坐標法適用于測設距離較短的平坦場地。但是,當采用紅外測距儀或全站儀定位時,此法的適應性更強,使
17、用更為靈活方便。3.角度交會法當測設距離較長,或測設距離不便時,可采用角度交會法。角度交會法又稱方向線交會法。如有條件,宜用兩臺儀器交會。(1)計算測設數據因擬建建筑物軸線與坐標軸平行,呈矩形,故軸線長。由坐標反算程序計算得。方向角、邊長。(2)繪制測設詳圖將測設數據注于圖中相應位置,便是測設詳圖,(3)測設步驟釘設角樁,不再贅述。(4)注意事項ABC 稱為交會角,其值影響交會精度,不宜小于30、大于150,最佳為90。因此,應選擇交會圖形,提高圖形強度。4.距離交會法(1)計算測設數據擬建建筑物軸線與坐標軸平行,呈矩形,縱、橫軸線長,由坐標反算程序計算,邊長得知。(2)繪制測設詳圖將測設數據
18、標注于圖中相應位置,便是測設詳圖。(3)測設步驟1) 釘設角樁由控制點與已樁釘之點,采用距離交會法測設點,并樁釘之。由固定邊,采用直角坐標法分別測設點,并樁釘之。2) 檢測距離交會法適用于測設距離方便的平坦場地,且測設距離以不超過一整尺段為限。5.方向角極坐標法 在計算測設數據方面,方向角極坐標法與極坐標法的差異在于僅計算方向角與邊長,而不必計算水平角。(1)計算測設數據采用坐標反算程序,計算邊長與方向角。(2)測設步驟1)釘設角樁2) 檢測當在同一個測站需要測設若待定點,采用方向角極坐標法既簡單易行又準確可靠。 復雜平面形狀建筑物的基礎工作量較大,通常按工方、混凝土墊層、地下室鋼筋混凝土結構
19、分段施工。因此,施工放樣也應分段施工,每段形成一個獨立的整體,以利于保證測設精度。七、定位測量記錄 無論新建、擴建或改建工程,都應及時作好施工測量記錄。測量記錄是外業工作的筆錄記載,也是檢查作業質量的。記錄員應邊復誦邊記錄,以資校核。記錄要保持正確性和原始性,不得謄抄,不許涂改,不準用橡皮擦拭。記錯時應以單線整齊地劃去,在其上方更正。每個測站的觀測均應當場記錄計算,檢核無誤。書寫不可漆草模糊,文字說明要簡明扼要,成圖要準確、清晰與美觀,各項數據標注清楚。隨著施工的進展,內、外業資料均應及時整理歸檔,以備復查與作為交工資料。監理測量復核成果,要經現場在監理工程師驗收簽認。施工方定位記錄應有承包商
20、技術負責人審核和監理抽檢復查簽字認可。定位測量記錄的主要內容包括:(1)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名稱,以及合同號。(2)工程名稱和編號,日期,測量、計算與校核人員親筆簽名。(3)施測依據,有關的圖件和相關數據。(4)測設數據計算成果。(5)測設詳圖。(6)標明建筑物的朝向或相對標志。(7)對于施測方法,作業步驟與注意事項等的文字說明。(8)承包人自檢說明。(9)監理評定意見。(10)有關職能部門復核會簽.八、建筑物放樣建筑施工中易發生錯位問題,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把中線、軸線混淆用錯。因此,在計算測數據時須查清軸線與中線,在繪制測設詳圖時應標明軸線編號。同時,凡軸線與中線不重合或在同一點附近
21、有幾個控制樁時,宜在控制樁上標明軸線編號,以免差錯。建筑物的放樣,就是按照建筑物的設計,以一定的精度將其主要軸線和大小轉移到實地上去,并將其固定起來。測量放線、放樣工作十分重要,測量放線工作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建筑物定位、軸線、層高、標高的精度控制,是建筑產品質量控制的第一道關鍵工序。為了使工程更加規范,符合設計要求,控制施工過程,確保工程質量,測量工程先采取測繪局已提供的坐標系統,逐級引進,逐級控制,確保每個點都準確無誤。建筑物放樣的工作包括:直線定向、在地面上標定直線并測設規定的長度、測設規定的角度和高程。在整個施工進程中的各個階段都有這種放樣工作。由于施工與放樣的緊密聯系,所以放樣也就成為建
22、筑工程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建筑物放樣時進行測量工作的程序,正好與測量工作的程序相反。在測圖時,是測定地面上各點的相對位置按一定的比例尺繪制在平面圖上。而建筑物放樣,則是要以一定的精度將設計點位在地面上標定出來,這就是兩種測量工作的區別所在。在測圖時,測量工作的精度應與測圖的比例尺相適應。這時,應盡可能地使測量中所產生的誤差不大于相應比例尺的圖解精度,亦即要遵守下列的關系式: M=*m 式中 人眼在平面圖上所能分辨的最小長度;m平面圖比例尺的分母。 由式可知,測圖的比例尺愈大,則測量工作所要求的精度就愈高。 但是,在建筑物放樣時,在地面上標定建筑物每個點的絕對誤差不決定于建筑物設計圖的比例尺。
23、放樣的精度取決于許多其他因素,這些因素我們將在下一節中詳細論述。在此,首先要指出的是,建筑物放樣的誤差很少大于510cm,對于大型構筑物或機械設備的安裝測量,其要求的精度更高,要求達到毫米甚至毫米以下的精度。由此可見,建筑物放樣的精度通常要比測圖的精度高得多。建筑物的放樣工作,除了遵守高精度的要求以外,還應與施工的計劃和進度相配合。在進行放樣以前,應當在建筑工地上妥善地組織測量工作。小型建筑物的放樣工作通常由施工人員自己進行。由于大、中型建筑物的結構復雜,放樣精度要求較高,因此必須用精密的測量儀器,并由經驗豐富的測量工作者來進行。(1)建筑物主軸線對周圍物體相對位置的精度;(2)建筑物各部分對
24、其主軸線的相對位置的精度。(一)第一種放樣精度建筑物的位置在技術上與經濟上的合理性,與該建筑物所在地區的地面情況有密切的關系。在選擇建筑物的地點前,要進行一系列綜合性的技術經濟調查。當建筑物或其他建筑物布置在現有建筑物或建筑物中間時,可能會遇到各種情況:如建筑物軸線的方向應平行于現有建筑物和建筑物,并且離開最近建筑物要有規定的距離;也可能要求在實地上定出建筑物的主軸線,此時測量工作者會遇到很多困難。為了進行此項工作,必須預先擬定放樣方案和進行計算。在這種情況下,軸線放樣的精度取決于控制點相互位置的精度。(二)第二種放樣精度第二種放樣精度是建筑物各部分和構件對于建筑物主要軸線的相對位置精度。這種
25、精度決定于下列各種因素的影響:1. 建筑物各種元素尺寸的精度在設計過程中,建筑物各個元素的尺寸和建筑物各部分相互間的位置,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求得。例如,進行專門的計算、根據標準圖設計或者用圖解法進行設計。在上述不同的情況下,確定建筑物的位置及大小的精度是不相同的。第一種方法所求得的尺寸的精度為最高,如建筑物尺寸的計算精度一般不允許超過1%2%。應用標準設計時,要求建筑物各部分的尺寸達到0.51.0 cm 的精度。當用圖解法設計時,其所求得尺寸的精度是不高的。2.建造建筑物的材料建造建筑物所用的材料對于放樣工作的精度具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對于土工建筑物的尺寸,實際上是難以做到很精確的,并且也不能長
26、期地保持著建造時的外形。因此,確定這些建筑物的軸線位置和外廓尺寸的精度要求是不高的。用木料和金屬材料建造的建筑物,按其表面修飾程度和施工的仔細程度,能以較高的精度建成。用磚石和混凝土建造的建筑物,其放樣的精度居于中間的位置。3. 建筑物所處的位置如果所設計的建筑物的位置是在空曠的地面上,則往往較建筑物處在其他建筑物中間的精度要求為低。因此,在城市里建造建筑物,通常要求較高的放樣精度。這些建筑物主軸線和各部分的放樣,要比在空曠地上建造建筑物復雜得多。4. 建筑物的大小 考慮建筑物的尺寸,是決定放樣的相對精度,通常是隨著建筑物的尺寸的增加而提高,并且總是成正比例的增加,這是為了保證點位的絕對精度。
27、5. 施工的程序和方法 建筑物施工的程序和方法對放樣精度有較大的影響。當前,新的施工方法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平行進行,而通常是將預制的建筑物構件在工地上進行安裝。顯然,舊有的逐步施工方法,其放樣的精度是不高的,因為后面建造的建筑物各部分的尺寸,可以根據前面已采用的尺寸來確定。而同時施工時,建筑物各部分的尺寸同時相互影響,這就要求較高的放樣精度。6. 建筑物的用途 永久性建筑物比臨時性建筑物在建造和表面修飾上要仔細,因此,這些建筑物放樣的精度也要提高。7. 美學上的理由 美學上的考慮也常影響放樣的精度。有些建筑物,在施工過程中,它對放樣精度并不要求很高,可是為了某種美學上的理由往往要求提高放樣精度。
28、建筑物放樣精度標準具有一個重要的特性,就是對于建筑物不同的方向(縱向、橫向及豎向)有不同的標準。例如,建筑物對街道縱軸線的精度就要比對相鄰建筑物的精度為高。8、本工程宜用的極坐標法以及一些相關的建議 當擬建建筑物的軸線與平面控制點的連線不平行時,可以采用極坐標法定位,施工方格網應用全站儀極坐標法進行定位定點,一般經初定、精測和復核三步進行。(一)計算測設數據 本工程由圖角樁設計坐標可知,由道路上的城市坐標系統結合建筑物規劃進行定位,根據揚州市邗江北路A5、A8點坐標。采用坐標反算程序計算得知邊長、方向角進行平面定位。(二)根據施工現場及周圍的環境,選擇相對穩固地方埋設多種用途、長期使用的首級控
29、制點,組成一個能滿足施工放樣及沉降觀測需要的永久性施工控制網。控制點基礎要按要求進行處理,并保證以后不被占用,障礙物少,視線貫通,以便對控制點的保護及使用。控制點即做平面控制之用,也可以進行高程控制用。(三)在施工過程中,應根據工程需要,還可以建設二級控制點,以便施工操作需要,也可對施工中各節點進行檢驗。(四)利用全站儀對所有控制點將將他們與附近的國家城市等級點進行聯測,使其坐標與高程同為一個系統。(五)隨著施工的進展,考慮到各種因素造成的影響,應定期對所有的控制點進行復核監測。為了在進行建筑物施工時,對放樣工作的精度標準有所依據,使其能夠更合理地進行放樣工作。施工控制網測設的精度要符合要求。
30、根據設計、建筑測量監理規范和相關工程建設測量規范,監理測量復核項目和要求如下表所示。施工控制網的精度 表1精度等級施工對象角度觀測邊長丈量高程測量(mm)1建筑范圍1km2單個建筑物和設施大于100000251:5000022建筑范圍1Km2單個建筑物和設施由10000100000101:1500023單個建筑物和設施小于10000,在建筑范圍內有道路和管線網201:500034在空曠場地上的道路和管線網 301:20005放樣工作的精度 表2精度等級施工對象角度觀測邊長測量高程測量(mm)1金屬結構101:1500012大于16 層的高樓大于36m 的支柱超過60m 高的建筑物101:100
31、0023616 層的高樓636m 的支柱,高為1560m的建筑物活模和升模施工201:50002415 層大樓16m 的支柱高度為115m的建筑物立模施工301:200055土方工程451:1000106其它601:50050建(構)筑物工程建設監理測量項目及精度限差要求 表3測量監理復核項目測量限差作業部門備注點位限差(mm)邊長限差項經部項目部建筑物定位軸線 20(灰線)10(其它)1/30001/20000灰線、基礎和首層其它各層見表下說明基礎小樣樁單排樁10 群樁20內分法竣工基礎樁按樁基驗收規范層內軸線按結構驗收規范內分法樓層標高(引測)高程限差:5mm建筑物測沉降高程閉合差:3mm
32、不少于3次高層建(構)筑物垂直度1/3000 說 明:金屬結構、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物高度100120m或跨度3036m(中誤差:1/20000,5);15層房屋建筑物高度60100m或跨度1830m(中誤差:1/10000,10);515層房屋建筑物高度1560m或跨度618m(中誤差:1/5000,20);5層房屋建筑物高度15m或跨度6m以下(中誤差:1/3000,30)。九、建筑物基礎施工測量一、混凝土基礎施工測量(一)柱基礎定位根據建筑物平面圖:將柱基縱橫軸線投測到地面上去,并根據基礎圖放出柱基挖土邊線。 首先在矩形控制網邊上測定基礎中心線的端點(基礎中心線與矩形邊的交點)。端
33、點應根據矩形邊上相鄰兩個距離指標樁,以內分法測定(距離閉合差應進行配賦),然后用全站儀置于矩形網上端點,瞄準進行中心投點,其交點就是x號柱基的中心。 (一)再根據基礎圖,進行柱基放線,用灰線把基坑開挖邊線的實地標出。在離開挖邊線約0.51.0 處方向線上打入四個定位木樁,釘上小釘標示中線方向,供修坑立模之用。同法可放出全部柱基。 (二)基坑抄平基坑開挖后,當基坑快要挖到設計標高時,應在基坑的四壁或者坑底邊沿及中央打入小木樁,在木樁上引測同一高程的標高,以便根據標點拉線修整坑底和打墊層。 (三)支立模板時的測量工作墊層打好以后,根據柱基定位樁在墊層上放出基礎中心線,并彈墨線標明,作為支模板的依據
34、。支模上口還可由坑邊定位樁直接拉線,用吊垂球的方法檢查其位置是否正確。然后在模板的內表面用水準儀引測基礎面的設計標高,并畫線標明。三、混凝土柱子基礎及柱身、平臺施工測量當基礎、柱身到上面的每層平臺,采用現場搗制混凝土的方法進行施工時,配合施工要進行下述測量工作:(一)基礎中線投點及標高的測設 當基礎混凝土凝固拆模以后,即根據控制網上的柱子中心線端點,將中心線投測在靠近柱底的基礎面上,并在露出的鋼筋上抄出標高點,以供在支柱身模板時定柱高及對正中心之用。(二)柱子垂直度測量柱身模板支好后,必須用經緯儀檢查柱子垂直度。由于現場通視困難,一般采用平行線投點法來檢查柱子的垂直度,并將柱身模板校正。其施測
35、步驟如下:先在柱子模板上端根據外框量出柱中心點,和柱下端的中心點相連彈以墨線。然后根據柱中心控制點測設的平行線。若由于通視困難,不能應用平行線法投點校正時,則可先按上法校正一排或一列首末兩根柱子,中間的其他柱子可根據柱行或列間的設計距離丈量其長度加以校正。(三)柱頂及平臺模板抄平柱子模板校正以后,應選擇不同行列的二、三根柱子,從柱子下面已測好的標高點,用鋼尺沿柱身向上量距,引測二、三個同一高程的點于柱子上端模板上。然后在平臺模板上設置水準儀,以引上的任一標高點作后視,施測柱頂模板標高,再閉合于另一標高點以資校核。平臺模板支好后,必須用水準儀檢查平臺模板的標高和水平情況,其操作方法與柱頂模板抄平
36、相同。(四)高層標高引測與柱中心線投點在第一層柱子與平臺混凝土澆灌好后,須將中線及標高引測到第一層平臺上,以作為施工人員支第二層柱身模板和第二層平臺模板的依據,如此類推。高層標高根據柱子下面已有的標高點用鋼尺沿柱身量距向上引測。向高層柱頂引測中線,其方法一般是將儀器置于柱中心線端點上,照準柱子下端的中線點,仰視向上投點若經緯儀與柱子之間距離過短,仰角大不便投點時,可將中線端點用正倒鏡法延長至然后置儀器于向上投點。標高引測及中線投點的測設容差按下列規定:標高測量容差為5mm;縱橫中心線投點容差,當投點高度在5m及5m 以下時為3mm,5m以上為5mm。(五)基礎定位及基坑開挖與基礎底層放線當基坑
37、采用機械挖土時,測量工作及容差按下列要求進行:根據建筑物控制網或場地上其他控制點測定挖土范圍線,其測量容差為5cm;標高根據附近水準點測設,容差為3cm。在基坑挖土中應經常配合檢查挖土標高,挖土竣工后,應實測挖土面標高,測量容差為2cm。基礎底層放線包括坑底抄平與墊層中線投點兩項工作,測設成果系提供施工人員安裝固定架、支模用。其測設方法同前。(六)基礎施工與竣工測量的容差1、基礎工程各工序中心線及標高測設的容差基礎中心線及標高測量容許偏差(mm)項目 基礎定位 墊層面模板中心線端點測設 5中心線投點 10 標高測設 10 255133注:測設螺栓及模板標高時,應考慮預留高度。2、基礎標高及中心
38、線的竣工測量容差 基礎中心線竣工測量的容差應符合下列規定:根據建筑物內、外控制點測設基礎中心線的樓房的垂直測量和平面放樣端點,其容差為1。十、建筑物的施工測量復核的要求注意的問題根據建設方提供的測量控制點及開始施工時建立的二級控制網,建立建筑物內部平面控制點,運用極坐標在建筑物內布設多個軸線控制點。所布設的控制點要整棟樓的測量基準點進行聯測,測量結果進行嚴密平差,并計算點位坐標,并與設計坐標比較,比較之后再次進行檢測,要求控制網的測距對中誤差小于L/20000,測角中誤差小于5。若不滿足要求,再次比較,直到滿足要求。一般情況下比較要進行兩次。因垂直測量的精度要求較高,基準點處要預埋100*10
39、0鋼板。現場監理要進行檢查。1、 平面控制點的豎向傳遞首層平面放線直接依據首層平面控制網,其它層平面放線,根據規范要求,從地面控制網引投到高空,不得使用下一樓層的定位軸線。所有控制點傳遞完成后,則形成該樓層平面控制網。對該控制網進行角度觀測,(2全站儀二測回)及邊長量距(精度1/20000)。監理抽查測量記錄 在首層設立坐標點作為平面控制點后,澆筑上升的各層樓面必須在相應的位置預留150*150與首層平面控制點相對應的小方孔,保證激光束垂直向上穿過預留孔。2、平面軸線放樣 1)首先應計算出軸線交點啊坐標,供放線用。 2)可以用全站儀按極坐標法放出各軸線交點。 3)校驗可改用方法進行。(如角度交
40、會法) 4)監理要進行復核。3、水準點的引測和高程控制 1)本工程水準點的引測必須用二等水準測量,水準點網的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工程測量規范的要求。 2)高程控制工作與平面放樣同步進行。放樣時可將全站儀設在二級控制點上,利用全站儀可以直接測出兩點間的距離的功能,測出軸線交點與站點之的相對高差,將標高傳遞到各處。4、建筑物沉降觀察 建筑物的沉降觀察根據引測的水準點為基準點引測,沉降觀察必須有足夠數量的水準點,并不得少于2個。水準點應考慮永久使用,埋設要堅固。監理要檢查施工方的保護措施。1)沉降觀測記錄 沉降觀測點的首次觀測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觀測用以比較的根據,必須確保并提高初次觀測的精度。監理要做好督促檢查工作。(1)初次觀測后,住宅每加高一層應觀測一次。(2)施工方的觀測資料必須真實完整,及時提交,不可造假。(3)監理對樓房沉降觀測要進行平行觀測,次數至少3次,(初次觀測,結構完成觀測,竣工觀測)。以核對施工方資料的真實性,防止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