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一、概述1二、編制說明和依據1三、主要工程量2四、施工順序5五、質量控制7六、施工準備8七、施工方法11八、人力機具計劃21九、進度計劃23十、安全文明施工管理23十一、施工重大危險源辯識及控制措施26十二、施工環境因素辨識和評價30十三、應急預案34一、概述公司375萬噸/年柴油液相加氫裝置中設有一臺反應進料加熱爐(2312-F-101),分輻射室、對流室、煙囪三部分,總高為28.78m。設計熱負荷為34260KW和一臺分餾塔底重沸爐(2312-F-201),分輻射室、對流室、煙囪三部分,總高為28m,設計熱負荷為16745KW。梯子平臺系統、一套聯合余熱回收系統。二、編制說明和依據1、
2、編制說明(1)反應進料加熱爐采用輻射-對流型臥管立式方箱爐,操作工況為中壓全液相加氫,加熱介質的爐管材料采用TP321,爐管管徑為219.114.27。熱爐輻射爐管采用單排雙面輻射。在輻射室底部分別設置扁平焰附墻氣體燃燒器84臺,該爐對流室底部設置三排遮蔽管和五排高頻焊翹片管。該爐輻射室及對流室用于加熱混氫柴油,對流室采用模塊結構形式,是為了強化傳熱對流爐管采用高頻焊翹片管。(2)分餾塔底重沸爐采用輻射-對流型立管立式圓筒爐,輻射爐管和對流爐管材料采用20號鋼,爐管管徑為1528。爐底設置6臺大功率柱形火焰油氣聯合燃燒器。輻射室用于加熱柴油,該爐對流室底部三排遮蔽管和三排釘頭管用于加熱柴油,對
3、流室上部八排釘頭管用于加熱蒸汽。對流室采用模塊結構形式,是為了強化傳熱對流爐管采用釘頭管。(3)為了提高加熱爐熱效率,兩臺爐公用一套余熱回收系統操作。兩爐煙氣通過下返熱煙道匯集到地面,地面設置聯合空氣預熱器,預熱器型式采用鋼板式+鑄造板式組合式空氣預熱器,最終換熱后的冷煙氣由引風機排入80米高的煙囪集中向大氣排放。冷空氣由給風機經過空氣預熱器加熱后,送到燃燒器供燃燒用,以提高加熱爐熱效率。(4)引風機將兩臺加熱爐的煙氣引到預熱器與空氣交換。換熱后的熱空氣由鼓風機送到各個加熱爐的燃燒供風系統使用,換熱后的冷煙氣通過地面 設置煙囪向大氣排放。(5)為明確施工工序,合理有效地組織施工,保證本工程安全
4、、優質、高效的完成,針對兩臺加熱爐的爐體鋼結構安裝、配件安裝和爐管的安裝焊接及襯里、砌筑部分特編寫本技術方案。本方案是在調研了現有的設計圖紙、裝置現場、場地,綜合考慮裝置其它區域的施工安排,并結合本公司實際情況編制而成的。在編制過程中,主要考慮安裝時的安裝順序。本方案編制的內容主要包括爐體鋼結構安裝、吊裝和對流、輻射爐管組對焊接、筑爐施工、烘爐。 2、編制依據公司設計文件SH/T3036-2003一般煉油裝置用火焰加熱爐SH/3037-2002石油化工管式爐鋼結構設計規范SH/T3506-2007管式爐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SH/3086-1998石油化工管式爐鋼結構工程及部件安裝技術條件SH
5、/3085-1997石油化工管式爐碳鋼和鉻鉬鋼爐管焊接技術條件SH/T3523-2009石油化工鉻鎳奧氏體鋼、鐵鎳合金和鎳合金管道焊接規范SH/3534-2001筑爐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11-2004工業爐砌筑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SH/T3115-2000石油化工管式爐輕質澆注料襯里工程技術條件SH/T3511-2000 乙烯裝置裂解爐施工技術歸程 JB/T4730.1-6-2005承壓設備無損檢測SHJ515-1999煉油、化工施工安全技術規程SH3065-2005石油化工管式爐急彎彎管技術標準三、主要工程量反應進料加熱爐名稱供貨狀態名稱供貨狀態輻射管排分4片爐底立柱防火層保溫釘提供
6、材料對流排管分2組外部保溫提供管線保溫材料對流段和輻射段轉油線半預制儀表提供管嘴輻射室壁板、鋼結構分片預制看火門、觀察孔、防爆門、人孔門、吊管孔提供整體材料對流段附框架分片預制煙道擋板、執行機構提供整體配件煙囪和煙道煙道分4段,煙囪分2段輻射室襯里提供材料平臺梯子平臺分段,梯子整體分餾塔底重沸爐名稱供貨狀態名稱供貨狀態輻射管排分8片爐底立柱防火層保溫釘提供材料對流排管分3組外部保溫提供管線保溫材料對流段和輻射段轉油線半預制儀表提供管嘴輻射室壁板、鋼結構分片預制看火門、觀察孔、防爆門、人孔門、吊管孔提供整體材料對流段附框架分片預制煙道擋板、執行機構提供整體配件煙囪分2段輻射室襯里提供材料平臺梯子
7、平臺分段,梯子整體余熱回收系統名稱供貨狀態名稱供貨狀態風道鋼結構分段預制煙道鋼結構分段預制金屬和非金屬膨脹節提供整體配件鋼結構支架整體提供擋板和執行機構提供整體配件余熱回收系統配件提供整體配件吹灰器和執行柜4臺,1個引風機和鼓風機提供整體設備吹灰器控制提供電纜,套管,工作站及管線閥門加熱爐及余熱回收系統平面布置四、施工順序每個基礎中心線和位置檢查地腳螺栓尺寸和型式檢查基礎標高檢查基礎的外形尺寸檢查基礎驗收見下圖表:基礎表面的鏟平、鏟麻面砂漿饅頭墊鐵制作基礎處理墊鐵布置變形和損壞清理材料的到貨清理對遺失部件清理其他配件安裝分餾塔底重沸爐安裝對流段鋼結構安裝對流段加熱模塊安裝輻射室底安裝爐壁板安裝
8、找正爐管安裝組焊爐頂安裝煙囪組焊吊裝對流段模塊跨接管組焊梯子平臺安裝煙道安裝燃燒器安裝反應進料加熱爐安裝端墻安裝輻射室底板安裝輻射管排吊裝爐頂安裝柱腳底板安裝畫線墻板安裝對流室底板安裝對流段模塊吊裝對流段鋼結構安裝輻射管排組焊煙囪組焊吊裝梯子平臺安裝燃燒器安裝其他配件安裝基礎灌漿梯子平臺安裝余熱回收系統安裝煙風道安裝筑爐輻射室筑爐反應進料加熱爐筑爐分餾塔底重沸爐筑爐儀表安裝煙囪筑爐煙囪組對煙囪安裝煙囪組對安裝引風機安裝烘爐引風機安裝引風機單試五、質量控制項目經理施工經理技術經理(質保工程師)物資供應責任師結構安裝責任師工藝安裝責任師設備安裝責任師焊接質量責任師質量檢查責任師筑爐防保責任師無損檢
9、測責任師電氣安裝責任師儀表安裝責任師標準計量責任師土建施工質檢員全體施工人員安裝施工質檢員質量體系組織圖(1)項目質量方針設計圖紙、先行標準、規程、規范使用準確率100按照進場檢驗試驗計劃,材料、配件驗收率100工程質量停點檢驗一次合格率98以上焊接一次合格率96單位工程質量驗收合格率100;安裝工程單位工程優良率90以上 質量事故為0,工程一次投產成功顧客滿意度指數達90以上,創用戶滿意工程,爭創國家優質工程 (2)現場質量控制包括質量控制體系組織機構,質量控制程序和質量控制點三部分。質量控制體系組織機構由我公司任命該項目部質量保證體系機構人員,負責該項目的質量控制工作。質量控制程序按我公司
10、制度的質量體系文件相關程序在施工準備、施工過程、交付服務方面實施。質量控制點,根據加熱爐的安裝特點,對重要工序制定控制點,并對制定的控制點進行檢查會簽,只有在上道工序得到檢查和確認之后,下道工序方能進行施工。檢查控制點如下:序號控制點名稱級別備注1基礎驗收AR2鋼結構安裝AR3筑爐襯里檢查AR4焊接工藝評定AR5焊工考試AR6燃燒器安裝AR7爐管安裝尺寸檢查AR8引風機安裝對中檢查AR9系統試壓AR10烘爐AR11最終交付AR注: A級檢查點指由業主、監理、施工單位共同檢查。R代表進行檢查時應填寫記錄。六、施工準備1、基礎準備根據土建中間交接記錄和圖紙,對輻射段風機和煙囪的基礎進行外形尺寸、標
11、高、相對位置、地腳螺栓進行檢查確認無誤。基礎放線,以基礎縱橫中心線為基準,放出所有基礎的中心線。并以放好的中心為基準,放出外圍設備基礎中心線,其偏差最大不應大于3mm,這樣才能保證煙道正確安裝到位。將基礎表面鏟成麻面,然后澆注水泥砂漿墊堆,水泥砂漿的強度不得低于基礎混凝土設計強度,配比為:(水泥:砂:水=2:1:0.4)。在砂漿初凝至終凝期間放置基礎墊鐵,并找正。見圖示B2、到貨設備材料的現場檢查和保管由于整個加熱爐設備材料量大、規格較多,對到貨的材料應對照裝箱清單和制作編號逐一進行清理,按施工程序先后按區堆放好,并進行一定的防護和保護措施。對變形和損壞件單獨堆放,以便修復。特別是到貨量較大、
12、品種較多的各種連接螺栓,更應該按尺寸存放并標注清楚,運到材料庫進行保管,嚴禁亂用。對輻射加熱管組、對流盤管組件應進行外觀檢查,并按相關的作業文件進行檢驗,并堆放平整,以防發生變形,下面用枕木墊好。對內襯的組件應堆放平,以防扭曲損壞筑爐層,更應有防雨、防潮措施(防雨材料詳見施工措施材料計劃)。3、吊裝機具由于本次施工場地狹小,鋼結構整體地面組對施工受限,結合工廠預制情況,鋼結構單片制作后的模塊最大重量為8825Kg,安裝最高高度是反應加熱爐的煙囪,安裝高度為18m,起吊高度為30m,單節重量為5103Kg,所以選用50噸汽車吊車能滿足鋼結構安裝工作。下圖為50t吊車性能表:七、施工方法1、重沸爐
13、施工(1)鋼結構安裝鋼結構制作分為爐底2片、立柱12根,中心柱1根、殼體6片、爐頂4片、對流段模塊3組、煙道垂直2段、對流段附框架4片。搭設組裝平臺一座(組對平臺材料詳見施工措施材料計劃)。根據設計圖紙對地腳螺栓尺寸進行檢查,布好墊鐵先安裝4根立柱到基礎找正找平,將底板分片吊起與立柱連接角鋼連接,檢查尺寸水平度后進行下一片的吊裝,安裝連接螺栓并緊固,完成找正工作焊接牢固,安裝找正其他立柱并與底板固定,確定方位畫線開孔。輻射室爐壁圓筒分6片制作到場(單片重量為6183Kg),安裝前先在地面組對平臺上將2片進行組對,搭設組裝平臺一座(組對平臺材料詳見施工措施材料計劃),分為3大片吊裝,吊裝完成后檢
14、查垂直度,橢圓度,標高,然后進行柱腳二次灌漿。爐頂板是分成4片預制,在吊裝前結合現場實際吊裝情況,組合整體吊裝時,要用剛性支撐進行加固,以避免其在施工時發生變形,將爐頂板吊裝到位固定。將分片的對流段鋼結構地面組裝好,對流段鋼結構第一段整體吊裝就位,進行焊接固定,安裝與輻射室頂連接段部分并焊接,吊裝加熱模塊。加熱模塊安裝完后,安裝對流段爐頂板,垂直煙道吊裝等工作。鋼結構安裝偏差應符合下列規定、立柱間距小于5m時安裝位置偏差不應大于3mm;立柱間距大于或等于5m時,安裝位置偏差不應大于5mm;直線度偏差不應大于柱高的1/1000,且當柱長小于或等于8m時,不應大于5mm;當柱長大于8m且小于或等于
15、16m時,不應大于12mm;當柱長大于16m時,不應大于20mm,各立柱不得向同一方向傾斜;立柱的柱腳板底面標高的允許偏差為3mm,且各立柱相互間標高只差不應大于5mm;同一平面橫梁標高的允許偏差不應大于5mm,同一節點處橫梁端部應平齊,橫梁中心線相對于立柱軸線偏差不應大于2mm,橫梁水平度偏差不應大于橫梁長度的1/1000,且不應大于5mm;煙囪支撐梁的水平度,其偏差應小于1.5/1000,且不應大于20mm;煙囪的垂直度不應大于煙囪高度的1.5/1000,且不應大于20mm;圓筒爐爐體高度的允許偏差為5mm,爐體周長的偏差不應大于周長的2.5/1000,且不應大于8mm;圓度偏差不應大于直
16、徑的1/1000,且不應大于20mm;垂直度偏差不應大于通體高度的1/1000,且不應大于15mm。箱式爐框架結構平面內兩對角線長度差和爐膛空間兩對角線長度之差均不得大于10mm。(2)襯里結構輻射室鋼結構安裝找正完成后進行筑爐施工,先施工爐壁部分,再進行爐底和爐頂部分,在施工時要塔設腳手架(腳手架材料詳見施工措施材料計劃)。爐壁、爐頂和結合段由+50輕質耐火澆注料、+30背襯普鋁纖維毯和130mm高鋁纖維模塊組成,襯里厚度為220mm。爐底采用隔熱輕質耐火澆注料200mm,并砌一層65mm輕質耐火磚組成。輻射室壁板襯里完成后才能進行爐管吊裝組對焊接及爐頂鋼結構工作。筑爐具體要求在后與反應進料
17、加熱爐同述。(見襯里專項方案)下圖為分餾塔底重沸爐輻射室內襯里結構示意圖:襯里結構示意圖(3)加熱模塊安裝對流段第一段鋼結構找正焊接后,吊裝第一組對流段加熱模塊,安裝模塊時注意對密封纖維毯進行保護,必須保證與連接面充分接觸,達到密封效果。模塊吊裝時連接四方應均勻布置安裝人員,用撬棍和定位銷控制模塊對接找正。就位并螺栓連接,依次進行二、三組的吊裝。模塊安裝前對連接面螺栓孔要進行仔細檢查。(見模塊安裝專項方案)分餾塔底重沸爐示意圖(4)配件安裝人孔、防爆門和看火門應開關靈活,接合面嚴密。煙囪擋板應轉動靈活,擋板與襯里內壁的間隙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手動或電動調節系統應調試,使開、關位置與指示標記相
18、一致。爐底燃燒器開孔應準確,經檢查確認后,方可安裝燃燒器,燃燒器的偏斜值不應大于其全長的1%,且不大于5.0mm,其安裝位置的偏差應小于8mm,噴槍的偏斜度不應大于其全長的1%且不大于2mm燃燒器的噴嘴及供氣、供油、供汽系統的管路必須暢通無阻,連接部位嚴密、無泄漏;一、二次風門等調節機構準確、轉動靈活。燃燒器安裝完畢后,在爐內用薄鐵皮覆蓋火盆口,以免雜質進入燃燒器內,影響運行。人孔門、看火門和防爆門安裝位置的偏差應小于8mm。人孔門與門框、看火門與孔蓋均應接觸嚴密,轉動靈活 (5)加熱管安裝輻射管排工廠制作分8片到場,分片吊到吊鉤上穩固,待吊裝完成后調整設計尺寸,進行中間的預留管口進行組對焊接
19、,焊接完成檢驗合格后在進行爐頂鋼結構的安裝。(見加熱管安裝專項方案)如下圖:加熱管安裝示意圖2、反應加熱爐施工下圖為反應加熱爐結構示意圖:反應加熱爐示意圖 (1)鋼結構安裝反應加熱爐鋼結構,輻射室工廠分1、2、3、4軸線分片預制。1、4側墻分成14片到場,單片最大重量為7916Kg,2、3側墻分成14片到場,單片最大重量為7612Kg,A、H端墻,分成4片到場,單片最大重量為5796Kg,爐頂板分平頂和斜頂,單片最大重量為8825Kg,爐底板分4片到場,單片最大重量為3748Kg。對流段有對流段底板分成2片,對流段模塊分成2組,附框架分成2片,煙囪分成2段進場。搭設組裝平臺一座(組對平臺材料詳
20、見施工措施材料計劃)先吊裝2、3墻的中間片,依次從兩邊進行吊裝,待2、3側墻安裝找正完成后進行對流段底板的安裝,連接梁安裝。再吊裝1、4側墻板,安裝順序依然從中間向兩邊進行,找正檢查幾何尺寸后連接端墻。在輻射室鋼結構箱體部分完成后,將輻射管排吊人爐內事先做好的臨時支架上進行固定,爐頂安裝完成在進行找正。進行輻射室爐頂板的安裝,對流段及附框架安裝,煙囪安裝事為減少高空作業,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可以地面組對好后整體吊裝,搭設組裝平臺一座(組對平臺材料詳見施工措施材料計劃)。輻射室墻板吊裝第一片時,必須用纜風繩進行穩固,兩邊各掛一個2t的葫蘆在找正時用以調整垂直度,找正完成后與地腳板立即進行焊接,并把地
21、腳板上加強筋板安裝焊接,在進行下一片的安裝,當輻射室鋼結構完成所有工作檢查合格后,對柱腳進行二次灌漿。如上圖所示:(2)加熱模塊吊裝對流段模塊是分成2組到場,單組最大重量為76t,需要大型吊車來完成吊裝工作。對流段模塊吊裝前,輻射室的所以找正,焊接工作必須完成,通過檢查驗收進行模塊的吊裝。(3)輻射管排安裝輻射管排工廠分4片預制,同吊架固定好后運到現場。根據實際到貨情況自制吊架按排把管組吊入爐內,在吊裝管組前用12#槽鋼做3套臨時夾具,將管組固定成排,由50噸吊車主吊,20噸吊車溜尾起吊。吊裝和運輸過程中必須對其進行認真保護,防止變形和碰傷。輻射管排在吊裝前不能將運輸固定好的支吊架拆除。(見加
22、熱管專項方案)(4)筑爐結構加熱爐輻射室側墻2000mm上部、端墻和頂部采用高鋁纖維模塊襯里結構,采用160mm高鋁纖維模塊+40mm背襯鋁纖維毯襯里結構;輻射室迎火面爐墻采用纖維板和莫來石耐火磚砌筑的復合襯里2000mm高;殼體內表面涂一層阻隔防腐涂料。爐底采用隔熱耐火澆注料200mm襯里;并干砌一層65mm厚的耐火磚。煙囪襯里采用輕質隔熱澆注料。3、余熱回收系統安裝余熱回收系統主要包括煙道、風道、空氣預熱器、鼓風機、引風機、吹灰器、擋板門及執行機構等。(1)空氣預熱器安裝空氣預熱器結構由空低溫段鑄鐵預熱器,重量為90T、高溫段擾流子預熱器,重量為80T、梯子平臺,重量為3.882T三部分構
23、成。各段預熱器整體到貨檢查合格后,整體吊裝。安裝前應檢查管箱外型尺寸,清除箱體內外塵土、銹跡等雜物。管式空預器安裝結束后,與煙風道同時進行風壓試驗,應無滲漏。(2)風機安裝風機在安裝就位前,可根據廠家技術要求確定是否對其進行解體檢查。解體按以下進行:清洗、檢查軸承的各部配合間隙應符合圖紙和規范的要求,并按隨機技術文件要求的牌號和數量加入新潤滑脂。檢查軸的橢圓度和彎曲度,葉輪的口環間隙均應符合隨機技術文件和規范的要求。檢查風機的進風調節擋板應轉動靈活。設備就位前,先檢查引風機支撐梁的安裝質量,其偏差應符合如下要求,并以爐本體中心為基準,在支撐梁上確定引風機的安裝中心線。風機安裝應滿足以下要求:風
24、機安裝中心位置偏差小于5mm。風機的水平度應在轉子軸徑部位進行測量,其軸向水平度的偏差小于0.1/1000,橫向水平度的偏差應小于0.05/1000。風機的連軸節對中,應根據隨機技術文件和規范的要求進行,同時還應考慮其熱態工作的情況,對中數據加以修正。(見動設備安裝方案)(3)煙風道安裝煙道部分由獨立煙囪、水平熱煙道、進預熱器垂直煙道、出預熱器冷煙道、熱煙道、引風機出口冷煙道等組成。工廠內分段制作到場,并已進行了襯里。現場安裝為法蘭連接,活口法蘭在安裝工作完成時進行焊接。其中獨立鋼煙囪高為80m,鋼結構部分為147.315T,襯里部分為62.7T。由一段=2035m,金屬部分重98.9T,非金
25、屬部分重29.16T;一段=184.7m,金屬部分重8.42T,非金屬部分重3,912T;一段=1615m的斜段,金屬部分重20.91T,非金屬部分重10.89T;一段=1412m,金屬部分重12.55T,非金屬部分重7.443T;一段=1213m,金屬部分重11.634T,非金屬部分重8.07T;五段組成,根據吊車性能表,必須要由250T大型吊車進行吊裝工作。煙道平面布置圖:(4)梯子平臺安裝為了施工安全,在進行側板安裝時應先將平臺支腿先行安裝到位,平臺在地面將欄桿、格柵板安裝完成后一起吊裝到位。煙囪的平臺梯子應考慮吊裝條件,將不影響吊裝部分在地面安裝完成,隨煙囪一起吊裝。平臺標高的允許偏差
26、為15mm;平臺梁水平偏差為1/1000,且不大于20.0mm;平臺支柱垂直偏差為h/1000,且不大于15.0mm;平臺欄桿高度及柱間距的允許偏差均為15.0mm;直梯垂直偏差為1/1000,且不大于15mm。(5)配件安裝人孔、防爆門和看火門應開關靈活,接合面嚴密。煙囪擋板應轉動靈活,擋板與襯里內壁的間隙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手動或電動調節系統應調試,使開、關位置與指示標記相一致。爐底燃燒器開孔應準確,經檢查確認后,方可安裝燃燒器,燃燒器的偏斜值不應大于其全長的1%,且不大于5.0mm,其安裝位置的偏差應小于8mm,噴槍的偏斜度不應大于其全長的1%且不大于2mm燃燒器的噴嘴及供氣、供油、供
27、汽系統的管路必須暢通無阻,連接部位嚴密、無泄漏;一、二次風門等調節機構準確、轉動靈活。燃燒器安裝完畢后,在爐內用薄鐵皮覆蓋火盆口,以免雜質進入燃燒器內,影響運行。人孔門、看火門和防爆門安裝位置的偏差應小于8mm。人孔門與門框、看火門與孔蓋均應接觸嚴密,轉動靈活4、反應進料加熱爐和分餾塔底重沸爐筑爐施工及有關要求(1)材料的驗收、保管和運輸運至施工現場的耐火材料和制品應有質量說明書。耐火材料和制品的牌號、級和磚號等是否符合標準、技術條件和設計要求,在施工前均應按文件和外觀檢查或挑選。必要時應委托試驗室檢驗。在工地的耐火材料,應按牌號、級、磚號和砌筑順序放置,并做出標志。運輸、裝卸耐火制品時,應輕
28、拿輕放。運輸和保管耐火材料時,做好防雨、防潮措施,以下的各種材料的檢驗與保管均應符合以上要求。砌筑耐火制品用的泥漿的耐火度和化學成分,應同所用耐火制品的耐火度和化學成分相適應。砌筑工業爐前,應根據砌體類別通過試驗確定泥漿的稠度和加水量,同時檢查泥漿的砌筑性能(主要是粘結時間)是否能滿足砌筑要求。泥漿的粘結時間視耐火制品外形尺寸的大小而定,宜為11.5min。同時使用不同泥漿時,不得混用攪拌機和泥漿槽等機具。已初凝的泥漿不得使用,砌體中的泥漿干固后,嚴禁敲打。(2)向火面檢查筑爐施工前,應對爐子向火面進行檢查。檢查主要內容為;爐子的幾何尺寸;人孔、防爆孔、觀視孔的位置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對不符合要
29、求的必須整改正確。(3)耐火磚砌筑施工及有關要求耐火磚的檢驗要符合要求,砌筑前選磚時,應保證磚的尺寸誤差能滿足所規定的磚縫要求,確定磚的加工量;熟悉各種耐火泥漿的使用性能;熟悉結構特點、質量關鍵及施工方法;復雜而重要的部位,應進行預砌筑,并作好技術記錄。預砌筑應按正式的施工方法進行,發現的問題應及時組織有關單位進行技術商定處理。爐子中心線和主要標高控制線,應按設計要求并通過測量確定。砌筑前,應校核砌體的放線尺寸,按設計圖紙找標高與爐墻體上,然后澆筑輕質保溫砼表面找平,然后分線、分區進行爐底磚的干砌,保證砌筑時能準確到位。砌體的一切磚縫中,泥漿均應飽滿,其表面應勾縫。干砌底部和墻時,應以干耐火粉
30、填滿。磚砌筑必須橫平豎直,灰縫飽滿,所有輕質磚的砌筑灰縫按設計要求控制,每層磚都要求預先干擺進行調整,嚴禁磚低頭或抬頭。砌體的嚴密性是最重要的質量指標,而泥漿的飽滿度又是保證砌體嚴密性的關鍵所在。為防止與砌磚運動方向相平行的立縫產生空隙,且在其表面泥漿凝固前進行勾縫,這僅僅是補助措施,采用兩面抹灰然后進行擠漿的操作辦法,這是保證泥漿飽滿度的有效措施,對于隱蔽和擠漿困難的砌縫,勾縫尤為重要。砌磚時,應使用木槌或橡膠槌找正,不應使用鐵錘。泥漿干涸后禁止打,砌筑中斷24h以上,磚面應進行潤滑,不得在砌體上加工磚,這是保證砌體整體性和嚴密性的輔助措施。砌磚中斷或返工拆磚而必須留槎時,應作成階梯形的斜槎
31、。磚的加工面,不宜朝向爐膛或爐通道的內表面。砌體內的各種孔洞、通道、膨脹縫以及隔熱層的構造等,應在施工過程中及時檢查。膨脹縫必須垂直,位置必須正確,縫內要求保持清潔干凈,嚴禁沉積任何雜物。膨脹縫采用梯形木條控制,待兩側磚砌完后,再小心取出。在取木條時,嚴禁取動砌體,如果取出木條有困難,則就將其留在縫內,待烘爐時,讓其燃燒消失。砌筑爐底前,應預先找平基礎。必要時,應在最下一層磚加工找平,膨脹縫應均勻、平直、清潔,空洞的位置和尺寸應正確控制,以保證爐底煙道墻在熱態中正常運行。(4)輕質澆注料襯里澆筑施工及有關要求施工前準備(同上)施工前應進行澆注料性能檢驗,檢驗合格后才能進行施工。澆注料施工所用容
32、器和工具應清洗干凈,防止石灰、水泥、粘土等灰渣殘留其中。澆注料施工前,煙道壁上的所有開孔、錨固釘、套管等隱蔽工程應施工完畢,并經檢驗合格。凡障礙襯里施工或襯里施工后無法拆除的臨時設施,應在施工前全部拆除。澆注料施工前應進行徹底的手工或動力工具除銹,漿爐壁內表面的油污、鐵銹及其他附著物清理干凈。除銹后的金屬表面,應防止雨淋和受潮,并應盡快襯里澆注。澆注料施工前應做好插入管的保護。將集合料和水泥結合劑以及外加劑按比例干拌均勻,然后加水攪拌,加水量為料重的30%40%左右(飲用水)。加入時先加入2/33/4左右,攪拌均勻后再視情況加入其余的水,拌好后以掌握濕料成團,但指縫不流漿為準。攪拌好的襯里料必
33、須在規定時間內用完,一般不超過40min。襯里料填塞時,應隨時嚴格檢查,如發現鼓脹,流淌及脫落現象,應在初凝前再次抹平。襯里在搗制過程中應立即將脫落周圍尚未填塞的殘留物料清除干凈,暫停后再接下去施工時,不允許將此殘留物料填入襯里底部。襯里在搗制過程中應避免反復次數過多而使水泥及細粉浮于表面,襯里不允許刷水、撒水泥、耐火細粉等。襯里表面應平整,不得有麻面、扒縫和裂紋。(5)接口處補襯及修補分段組焊部件的襯里接口處,每側應預留的寬度不得小于100mm。必須將修補部位的襯里鑿到堅實面或鋼板面,并至少露出兩個以上錨固釘。鑿去的襯里應呈外小內大形狀。應將修補處清理干凈,并澆水淋濕。接口處補襯和修補所用的
34、原材料、配比、施工方法及養護等均應與澆注料襯里施工時相同。襯里養護每層澆注料襯里施工后應進行適當的養護,養護應根據澆注料生產廠商的要求進行。當無要求時,襯里初凝后(即用手輕捺襯里表面不沾手時)即應噴水養護,養護時間至少應延續24h,每30min左右用水噴淋一次,可根據氣候條件適當增減噴淋次數。嚴禁用蒸汽養護。噴水狀養護期間不宜用草袋等物遮蓋。襯里養護完畢應再經48h自然干燥后,方可搬動的吊裝。說明事項:施工過程中,應按施工工藝條件取樣做試塊,按20m3作為一批留置試塊進行檢驗。不足20m3亦作為一批檢驗。(見筑爐專項方案)八、人力機具計劃1、人力計劃序號專業數量備注1設備工程師12筑爐工程師1
35、3焊接工程師14質量員15安全員16鉚工107鉗工48起重工6具有特種作業許可證9焊工10具有特種作業許可證10筑爐工1011管工612架子工8具有特種作業許可證13電工8具有特種作業許可證14儀表工615普工302、機具計劃序號機具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1履帶吊車250噸臺班602履帶吊車150噸臺班1203汽車吊50噸臺班1204汽車吊25噸臺班2105直流電焊機臺106直流氬弧焊機臺67電動試壓泵臺18筑爐保溫機械臺19水準儀臺110經緯儀臺23、施工措施材料序號機具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1組對平臺2010M =16座12組對平臺1510M =14座23組對平臺1010M =12座1枕木30
36、03002000根3004腳手架48噸2005鋼跳板1200300噸1006扣件各種件300007防雨布平方米3000九、進度計劃十、安全文明施工管理1、安全管理項目經理部安全管理部施工隊長專職安全員班組長及兼職安全員安全管理組織結構圖(1)安全目標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為零,重大設備事故為零,交通事故為零,人身死亡事故為零。設計責任事故為零,重大施工質量事故為零。保護生態環境,因施工造成的環境污染事故為零。無傳染性疾病流傳,無輻射傷害和職業病發生。(2)加熱爐安裝施工工時種多,工作任務集中,高空作業多,技術要求高,工期短,因此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非安裝人員禁止進入現場。作業人員進現場必須穿戴好
37、勞保用品作業面拉設安全網,安全帶掛于腰間以上。高空作業時,嚴禁往下拋置任何東西。焊接施工必須符合規范要求。 施工完成時應嚴格要求對工作面進行清理,然后才能進行工序交接。在墻板吊裝組對就位完成后,應立即校正,鋼繩應牢靠固定在錨點上,當天的構件應形成穩定的空間體系。按規則,需要腳手架的地方,應使用鋼管腳手架和鋼制堅固件,安裝腳手架的地面應堅實。如地面不平,可用鋼板調整。為了腳手架穩固,相互設置斜拉撐。損傷或嚴重變形的鋼管或緊固件不能用于腳手架。(3)在進行作業前,應對作業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培訓和教育,使其掌握如下內容:熟悉作業現場,包括作業位置、周圍環境、潛在的危險、注意事項等;了解所使用工具的安
38、全操作方法;懂得自我防護措施及應急防護措施;能夠正確使用防護器材;掌握辦理工作票和作業證的程序和安全要求;了解非工作區域禁止進入的要求。在作業過程中,組織員工或聘請專業人員實施安全專項評價,對已識別的重大危險源,應通過制訂專門的作業程序、工作指導書來明確控制和防止事故發生,作業過程中應一絲不茍認真執行防范措施,確保作業安全平穩進行。安排具有資職和相應能力的專業人員對特殊作業和危險作業進行專業監護。違章及通知書:項目部在接到有關安全規定或步驟的違章通知書后,應立即更正錯誤或通知或適當地處罰相關人員。如果可能損壞設備或可能引起人員傷亡的,應將有關工作立即停止直到錯誤得到更正。任何被宣布為不安全的設
39、備或工具均應立即停止使用,直到安全得到保證,或將其從現場拆除予以更換。對于那些蓄意違反有關安全規定而危及到人員和設備安全的工人/商務人員,項目部立即將其從有關的現場撤換。在出現違反安全程序和步驟后,應采取適當的處罰措施。項目部的安全總監對出現的任何與安全要求不符的操作,以及因此而發生的所有事故,應及時報告業主的現場代表,以便業主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果項目部的安全事故造成了業主的任何損失,項目部除負責賠償相應的損失外,還將被處罰。在施工期間,負責施工現場的保安工作,禁止與本項目無關的人員進入施工現場,以免影響正常的施工作業。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規,做到安全施工。業主或項目監理認為我方施工方法不
40、安全或沒有足夠、有效的安全措施和安全裝置,或無有效的安全、救護設備時,我方遵從指示改正施工方法,安裝或加強安全、救護裝置。一但發生人員傷害事故,無論發生在上班時間還是下班時間,工地上還是工地以外,無論受傷者與工地直接有關還是間接有關,只要涉及到我方,根據有關部門的規定進行處理,并立即通知業主或項目監理。如果初次通知是口頭的,則隨后在事故發生后24小時之內送交業主或項目監理一份綜合報告2、文明施工管理(1)施工現場各生產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處狀態不斷地進行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和素養提高。整理:就是對施工現場現實存在的人、事、物及時處理。把不需要的人、事、物清理出去;對施工現場的人、機、物使
41、用不合理,安排不合理或物品擺放位置存放方法不合理的,一經發現就要及時調整。整頓:就是合理定置。通過上一步整理后,把施工現場所需要的人、機、物、料等按照施工現場平面圖規定的位置,并根據有關法規、標準以及企業規定,科學合理地安排布置和堆碼,使人才合理使用,物品合理定置。實現人、物、場所在空間上的最佳結合。從而達到科學施工,文明安全生產。培養人才,提高效率和質量的目的。清掃:就是要對施工現場的設備、場地、物品勤加維護打掃。保持現場環境衛生、干凈整齊,無垃圾,無污物,并使設備運轉正常。清潔:就是維持整理、整頓、清掃,是前三項活動的繼續和深入。從而預防疾病和食物中毒,消除發生安全事故的根源,使施工現場保
42、持良好的施工與生活環境和施工秩序,并始終處于最佳狀態。素養:就是努力提高施工現場全體職工的素質,養成遵章守紀和文明施工習慣。(2)、合理定置是指把全工地施工期間所需要的物在空間上合理布置。實現人與物、人與場所、物與場所、物與物之間的最佳結合,使施工現場秩序化、標準化、規范化,體現文明施工水平。合理定置應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明確體現,在施工總平面布置,施工臨時建筑的規劃,施工方案的制定等方面都要做到合理定置。禁止工具棚、休息室等移動式周轉臨時設施材料、設備在現場亂擺亂放,不得在施工生產界面內超規劃面積的使用范圍。(3)、施工現場施工區域所使用臨時照明設備布線要規范、合理,不能隨意拉線,交叉布線。施工
43、區域工作當日結束,在離開現場前,除照明線路繼續送電或特殊需要外,其它各供電系統在設備的主電源箱處切斷電源,做到施工現場人走電斷,杜絕由各類施工用電引發的火災、爆炸事故。(4)、在施工作業區域或辦公區域內配置廢料箱、垃圾箱,廢料、垃圾要有良好的分類和收集方法,任何個人不得隨意移動或挪用,被清理的垃圾要環保要求,及時進行有計劃的經常性清理,按業主要求運至指定位置,無論任何情況廢、垃圾不允許被回埋至現場,禁止在現場焚燒施工或生活等各類垃圾。(5)、施工現場管理應高標準、嚴要求、每日工作要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施工現場每周定期至少大清掃一次,設備、材料的運輸、吊裝應嚴格按計劃執行,不能拖泥帶水。設備、配
44、件或材料是保持清潔,杜絕不文明的漫畫和文字。十一、施工重大危險源辯識及控制措施重吊裝作業 機泵試車腳手架搭拆作業高空作業有限空間作業拆除工作作業防腐作業十二、施工環境因素辨識和評價 十三、應急預案1、目的為了保護員工的人身安全、降低火災、爆炸、人身傷害、有毒有害物質泄漏等意外事故造成的損失,確保在意外情況發生時,搶救隊員和全體員工能有條不紊地按照預先制訂的方案,迅速及時搶救傷員,最大限度地降低傷亡程度和財產損失,特制訂本預案。2、組織機構與職責(1)組織機構現場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應急領導小組,具體組成如下:組長:項目經理副組長:安全管理組員:項目部領導、安全員、部室主任、隊長搶救組:起重班
45、人員人員疏散組:各班組安全監督員急救組:設材部人員外聯組:后勤人員調查組:辦公室人員辦公地點:項目部辦公室(2)職責組長:負責領導組織協調應急工作。副組長:協助/代理組長工作。搶救組: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工作。人員疏散組:負責組織現場人員安全疏散到緊急集合點,并清點人數。急救組:組織急救人員對傷員進行搶救。外聯組:負責與醫院、消防等部門聯系。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和處理。3、資源配備電話(手機)和對講機;急救箱1個;滅火器30個;值班車輛1輛。4、應急培訓環境安全培訓:進入項目部的所有人員都要經過項目部的環境安全培訓。急救培訓:現場派一定數量人員進行急救和搶險培訓。對環境因素和
46、潛在危險源的預防和控制,執行項目部施工方案中的危險性分析和措施及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目標及方案。在適當的時候組織應急演練。5、緊急情況報告程序事故目擊者報告現場安全人員或班組長。安全人員或班組長報告應急小組成員。應急小組成員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向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報告。當緊急情況發生時,在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按本預案進行搶險救援活動。各個單位和個人要在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積極行動并服從指揮,安全有效地進行救援工作。6、應急措施()燒傷應急措施迅速去除燒傷源;去除燃燒或熱浸濕的衣服,必要時應剪開衣服;靜臥,保持呼吸暢通。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止痛、止血,防止休克
47、;保護創面,防止污染和再損傷;轉送途中注意防暑防寒,盡量減少顛簸。()觸電應急措施首先應迅速切斷電源;在無法關閉或切斷電源時,可用干燥絕緣的棍棒、繩、帶、厚衣服等設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切勿直接與觸電者接觸;防止高處觸電發生摔傷等其他意外傷害,防止跨步電壓電擊傷者和救護者;現場緊急救護:傷者平臥,迅速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內異物,解松衣扣,保持呼吸道暢通。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在送醫院途中,必須不間斷搶救。如有灼傷,可按燒傷進行處理。()中暑應急措施首先將患者迅速移到陰涼安靜的地方平臥休息;解松或脫去衣服,用冷水擦洗全身,頭部及腋窩,用扇子或電風扇向患者吹風,幫助散熱;及時
48、給適量的含鹽清涼飲料;服解暑藥物,如十滴水、解暑片等;對癥處理,呼吸困難的患者給予吸氧,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嚴重的中暑病人,急救后應立即送醫院治療。()外傷應急措施如有大量出血,應立即進行止血,可針對不同的部位,進行暫時壓迫止血,防止引發失血休克。如遇發生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積極進行抗休克及人工呼吸、胸外擠壓等搶救措施;如有骨折,應盡量避免搬動,防止骨頭的斷端刺傷周圍的內臟、血管、神經、肌肉等組織,加重傷情。有條件,可用夾板固定受傷部位,如無夾板,可用鐵條、樹枝、木板、木棍等現場制作簡易夾板;若傷者疼痛劇烈,應給予鎮靜、止痛藥物;傷口處理,以防止再污染為原則,進行初步處理之后,用消毒敷料
49、或清潔布料進行包扎;在進行以上處理后,如果傷情嚴重,應及時轉送醫院,在送醫院途中,要不間斷進行搶救,密切觀察受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創口等情況,并注意傷員的保暖,盡量減少顛簸。()火災應急措施發生火災時,在火災現場的員工應: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證員工的生命安全;使用警報器、傳呼系統或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通信工具,盡可能快地通知那些尚在失火設施上工作的員工;如有可能,在對本人和其他員工不會增加不合理的傷害風險的情況下,采取現實、合理的努力:立即撲滅火或限制火源,(如是可燃氣體泄漏引發的失火,應首先設法切斷可燃氣體源,冷卻周圍地區,防止火災擴大,然后再滅火)打通進入火場的通道,關閉運轉的設備并把它們轉移出火場;如果火災太大或各種嘗試告敗,總包商應警告該區域的其他員工撤出危險區并到上或上側風向位置集合;立即向甲方現場監督(代表)通報火勢;清點人數,準備撤離。立即召集員工撤離危險區域到上或上側風向并集合(集合點應距泄漏點足夠遠以保證安全);立即向甲方現場監督(代表)報告所發生的情況;繼續監視風向,始終呆在上或上側風向;在緊急情況得到控制并且甲方或總包商現場監督(代表)已表明可以進入之前,不得再次進入該危險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