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施工計劃1四、施工工藝2五、后澆帶支模體系9六、施工安全措施11七、勞動力計劃15八、模板計算書16一、編制依據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5、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6、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8、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9、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110、xx生物體外診斷產業園工程圖紙和施工組織設計二、工程概況xx生物體外診斷產業園建設項目是由xxxx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開發的集科研、辦公、
2、生產、倉儲為一體的綜合性建筑,位于xx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十五大街與經南八北一路東北角.本工程為xx生物體外診斷產業園工程,有1廠房(5層)、2#廠房(5層及地下室一層)、3#廠房(5層),2廠房有地下室1層。其中123廠房建筑面積為61001。12,1廠房層高:一層4。9米、二層3。5米、三五層為4.9米、機房層為2。7米,總高度是26。4米,2#廠房層高:一層4。2米、二層四層層高4。3米,五層層高為4。4米、機房層為2.8米,總高度是30.2米,3#廠房層高:一四層為4。9米、五層為3.5米、機房層為2。7米,總高度是27。8米。以上總建筑面積為61001.12,地下室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
3、架剪力墻結構,廠房框架的抗震等級為三級,抗震構造措施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建筑防火分類為二類,耐火等級為二級,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本工程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基礎形式為獨立基礎,構造筏板厚度為300mm,底板砼設計強度C40,柱為C40、梁板C40,樓層現澆板厚度分別為110mm、120mm等。層高(m)結構板厚(mm)梁尺寸(mm)柱子尺寸(mm)1層5。1 300300700、300900等600600、700700等一層4。9 120 250650、300700等600600、700700等二層3。5120250650、300700等600600、
4、700700等三五層4。9120250650、300700等600600、700700等三、施工計劃通過對本工程施工進度的要求、工程資料及施工現場實際條件的分析并結合所選定的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經過細致周密的計劃安排,決定確保在合同工期內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務.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施工負責人根據工程的施工總進度計劃,統籌安排。各施工班組必須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人力,避免本道工序的施工班組影響下道工序施工班組的施工,而造成窩工,影響工程的總體進度。合理充分地投入鋼管、扣件、頂托等,使其滿足施工的實際需要。具體如下:(一)、材料計劃材料計劃表名稱規格數量鋼管48,壁厚不小于3。0mm3500T扣
5、件十字扣、活動扣、對接扣435000只方木3888、50100,4米長1800m3對拉螺栓M14、M16按實模板鏡面模板、普通模板915mm1830mm、1220mm2440mm65000m2(二)、機械設備計劃機械設備計劃名稱規格數量混凝土泵按實3臺安全帶自動鎖緊式150付安全帽加固式厚400個全站儀FTS532N1臺水準儀NAL2323臺鋼卷尺5m、50m按需通訊設備對講機12部四、施工工藝1、車庫支模架相關參數表(1)梁模板(單位:mm)梁類型梁截面尺寸梁側次龍骨梁側主龍骨對拉螺桿規格間距雙鋼管規格垂直間距水平間距頂板梁3009003888250雙鋼管141道500(2)梁模板支架(單位
6、:mm)梁類型梁截面尺寸梁底立桿水平桿步距支撐高度根數縱向(沿梁方向)橫向(梁兩側)頂板梁3009001900120015004。9m(3)樓板模板支架(單位:mm)板厚尺寸木方間距托梁立桿水平桿步距支撐高度縱向橫向1203888250單根48鋼管90090015005.1m2、主樓支模架相關參數表(1)梁模板(單位:mm)梁類型梁截面尺寸梁側次龍骨梁側主龍骨對拉螺桿規格間距雙鋼管規格垂直間距水平間距框架梁3007003888250雙鋼管無對拉螺桿框架梁3009003888250雙鋼管141道500(2)梁模板支架(單位:mm)梁類型梁截面尺寸梁底立桿水平桿步距支撐高度根數縱向(沿梁方向)橫向
7、(梁兩側)框架梁3007000900120015004。9m框架梁3009001900120015004.9m(3)樓板模板支架(單位:mm)板厚尺寸木方間距托梁立桿水平桿步距支撐高度縱向橫向1103888250單根48鋼管90090015005。1m1203888250單根48鋼管90090015005.1m(二)、模板安裝構造措施:1、模板結構構件的長細比,滿足技術規范要求。2、支撐梁、板的支架立柱構造與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梁和板的立柱,其縱橫向間距應相等或成倍數。鋼管立柱底部設墊板,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處,沿縱橫水平方向應按縱下橫上的程序設掃地桿。立柱頂端沿縱橫向根據構造設置分別設
8、置水平拉桿和水平剪刀撐。掃地桿與頂部水平拉桿之間的間距,在滿足模板設計所確定的水平拉桿步距要求條件下,進行平均分配確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處縱橫向應各設一道水平拉桿。(三)、滿堂鋼管支模架構造措施要求:1、立桿支撐地下室底板和結構板上,支模架立桿基礎下設置100mm100mm墊板,確保立桿基礎承載力均勻。2、可調頂托安裝應與鋼管架立桿上下垂直,調節可調頂托至支撐架要求的支撐高度,但可調頂托的螺桿絲桿伸出高度必須小于200mm。 3、模板支架設置縱橫向掃地桿,必須先搭設掃地桿后才能進行二排架的搭設。縱向掃地桿離地約200mm。4、立桿縱橫向間距900mm,步距1800mm,每一步距滿設雙向水平桿,
9、并與立桿相交處扣接牢固,外圍水平桿設于立桿內側,其余縱橫向水平桿均分別設于立桿同側,以便剪刀撐和斜桿與立桿相交處的扣接。5、高支模處滿堂模板支架立柱,在外側周圈設置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式剪刀撐;中間在縱橫向應每隔8m左右設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式剪刀撐,其寬度為46m(4001950大梁兩側立桿設置連續式豎向剪刀撐,截面方向不超過4m設置一道豎向剪刀撐),并在剪刀撐部位的頂部、中部、掃地桿處各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剪刀撐桿件的底端應與地面頂緊,夾角為450600。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用48鋼管拉結,斜桿與地面傾角為450600,并與地面頂緊,剪刀撐與鋼管立桿有效連接,剪刀斜撐搭接長度不少于1000
10、mm,采用不少于3個旋轉扣件固定,剪刀斜撐端頭伸出扣件邊緣長度不少于100mm.6、各扣件螺栓均采用測力矩扳手擰緊,使其扭力矩均控制在4065Nm.(四)、模板的施工 1、施工準備(1)腳手架搭設前對員工進行技術和安全作業交底,務必使班組和管理人員領會設計意圖,保證現場與方案的一致性。(2)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目標,在材料上選用1518厚、1830915九夾松木膠板作為結構構件的模板;木方采用3888的方木;采用可鑄鍛性鐵制作的扣件;鋼管使用48鋼管,壁厚不小于3.0mm,嚴禁使用不合格的鋼管、扣件等.(3)模板承墊底部應預先找平,以保證模板的位置正確,防止模板底部漏漿。另外,在外墻、外柱部
11、位,繼續安裝模板前,要設置模板承墊付條帶,并校正其平直。2、模板的安裝:(1)總體施工的流程。(2)模板安裝應滿足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相關技術要求。3、支模架的搭設(1)搭設面積根據結構的實際尺寸搭設,特別是立桿位置定位準確,便于梁支撐受力均勻.(2)扣件有直角扣件、回轉扣件和對接扣件。用于連接大橫桿的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下,以防雨水進入,扣件的擰緊程度適度。立桿垂直,并必須采用對接。大橫桿可以采用對接,剪刀撐和其它桿件可采用搭接,搭設長度不少于1m,并不少于3個扣件緊固.(3)為了保證支模架的整體穩固,同一立面的小橫桿應按立桿總數對等交錯設置。(4)支模架搭設完成后須由班組自檢,項目
12、部組織相關人員檢查合格后,報請監理驗收。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下道工序。4、支模架的主要驗收內容1)檢查立桿的間距,檢查立桿間距是否按立桿布置圖布置。2)查看墊板是否晃動,檢查方法:觀察。3)立桿垂直度:用經緯儀或吊線和卷尺測量,立桿偏差:2m高處不得到大于7mm、橫距偏差不得大于20mm。立桿總垂直度不得大于70mm,用鋼卷尺測量。4)縱向水平桿偏差,一根桿的兩端高差不得大于20mm,同跨內兩根縱向水平桿高差不得大于10mm,用水平儀或水平尺測量。5)在對屋面梁板混凝土澆注的全過程的支模架體變形進行檢查,控制好變形量,確保其部位變形在預期范圍內.4、扣件安裝:1)同步立桿上兩個相隔對接扣件的高差
13、應大于500mm,用鋼卷尺測量:2)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40-65N。m,用扭力扳手檢測。3)檢查對接扣件的質量。5。剪力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45o60o,用角尺檢測。6.其他未盡事宜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的相關要求執行。(六)混凝土澆筑方法及有關注意事項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澆筑原則:為確保模板支架施工過程中均衡受載,本工程擬采用中間向兩側擴展的澆筑方式。2、混凝土澆筑過程應嚴格按方案程序進行,在支架下面要安裝照明燈,在安全員的監督下,派木工進行巡查,發現問題立即疏散人員,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加固。如果支架沉降、位移達到報警值時,安全員應即報告現場施工負責人
14、,現場施工負責人查明情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加固措施。發現險情,安全員、現場施工負責人要及時通知現場作業人員撤出危險范圍.(七)模板的拆除拆模條件:拆模時,以拆模試件到達的強度要求為拆模依據。后澆帶兩側要妥善加支撐。鋼筋混凝土結構強度條件(通過制作同條件度塊并作試驗來確定)結構類型結構跨度按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表示()板2502,8758100梁8758100懸臂構件100拆模操作:1、側模拆除: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后,方可拆除。2、模板的拆除,必須執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2002)的有關條款。有專業工長必須申請技術負責人批準后
15、方可拆除。3、拆模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面下,支架先拆側向支撐,后拆豎向支撐等原則.對于此高支模模板的拆除應從中間開始向兩邊延伸。4、模板工程作業組織,應遵循支模與拆模統一由一個作業班組作業。其好處是,支模就考慮拆模的方便與安全,拆模時,人員熟知情況,易找拆模關鍵點位,對拆模進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護都有利。5、模板拆除工藝填寫拆模申請單審批手續完善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桿和剪刀撐拆除梁連接件及側模板分段片拆除樓板模板、木楞及支柱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撐系統(八)技術質量保證措施1、嚴格落實班組自檢、互檢、交接檢及項目部專業檢“四檢制度”,確保模板安裝質量。
16、2、混凝土澆筑盡量安排在白天進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做好監控措施,嚴格控制模板的位移和穩定性,一旦產生移位應及時調整,加固支撐。3、柱子模板拼縫,梁與柱等節點處采用膠帶貼縫以確保混凝土不漏漿。為防止柱腳爛根,放線后采用水泥砂漿找平。4、梁、板模安裝嚴格控制軸線、平面位置、標高、斷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接縫寬度,模板高度,脫模劑涂刷等的準確性,嚴格控制預拼模板精度。模板安裝要求: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軸線位置5鋼尺檢驗底模上表面標高5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層高垂直度不大于5m6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大于5m8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鋼尺檢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檢查當梁板
17、跨度4m時,模板應起拱,本工程主梁起拱高度為梁跨的1.5/1000。5、對銹蝕、壓扁、裂縫等材料杜絕進場。6、拆模時,以技術負責人下發的指令書為拆模依據。7、落實施工技術控制措施、施工技術交底、安全交底,嚴格執行有關規定。8、振搗方法要求正確,不得漏振和過振。可采用二次振搗法,以減少表面氣泡,即第一次在砼澆筑時振搗,第二次待砼靜置一段時間后再振搗,一般在0。5h后進行第二次振搗.嚴格控制振搗時間和振動棒插入下一層砼的深度,保證深度在50100mm,振搗時間以砼翻漿不再下沉和表面無氣泡泛起為止.9、在澆筑過程中,為了防止鋼筋位置的偏移,在人員主要通道處的鋼筋上鋪設腳手板。10、在交叉作業時嚴禁操
18、作人員用重物沖擊模板,不允許在模板蹬踩,保護模板的牢固和嚴密.11、拆模時注意鋼管或撬棍不得劃傷砼表面及棱角,不得使用錘子和其它工具劇烈敲打模板面。用塔吊吊裝模板時,要緩慢移動避免劇烈撞擊。12、在砼未達到設計強度前,嚴禁超載堆放材料,否則必須經過計算加設臨時支撐,保證結構安全。五、后澆帶支模體系地下室底板,頂板,側板,梁設置的后澆帶寬度為1m,沉降型后澆帶待主體結頂填充墻砌筑完成沉降觀測穩定后用C45混凝土澆搗封閉,非沉降型后澆帶待60天以上用C45混凝土澆搗封閉。地下室頂板存在堆放材料現象,地下室模板支撐體系拆除時,后澆帶部位模板不能拆除,需要獨立的支撐體系,對此加固,保證上部能支撐臨時荷
19、載。由于底板、墻板與頂扳均為雙層雙向鋼筋,后澆帶位置的鋼筋密集,且須設止水鋼板(或止水帶),因此對后澆帶的處理比較復雜。所以后澆帶的留設和施工處理是本工程控制的重點。施工縫應根據圖紙有關規定留置,一般留置在次梁跨中1/3處,主梁一般不留施工縫。后澆帶寬度為1m。1、施工縫、后澆帶、后澆板施工質量要求:(1)必須垂直。(2)梁、板鋼筋上、下面保護層的厚度必須按要求作準,鋼筋間距嚴格控制好尺寸。(3)斷面必須垂直于水平面,嚴禁留成斜坡狀。(4)堵縫用的木條盡量使用下角料,但必須符合尺寸。(5)梁板后澆帶采用獨立的支撐體系,(6)砼初凝能上人時,應速拆除施工縫的材料,拆除時嚴禁破壞砼棱角,拆除后必須
20、立即把垃圾清掃干凈用水沖洗,并用麻袋或毛毯敷設嚴密。2、后澆帶樓板側面支模做一:采用鋸齒模板做法3、后澆帶梁處支模做法4、后澆帶支撐做法梁板后澆帶采用獨立的支撐體系,與主體架體一起搭設,主體模板拆除時后澆帶部分架體不拆,模板就不受影響,從而保證后澆帶兩側沉降一致,后澆帶澆筑后無錯臺、下沉、漏漿現象.六、施工安全措施(一)組織措施成立支模架施工領導小組: 組 長:盧華良 副組長:徐碧林組 員:曹海華、李哲、劉建江、陳國中、何海彬、陳文桂、嚴香如(二)安全文明施工1、進入現場的施工作業人員必須接受三級教育、經考試合格辦理上崗資格證,方可上崗操作。2、所有作業人員必須參加施工現場周一安全活動和施工現
21、場統一組織的安全教育活動.3、作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勞動保護規定,正確佩帶和使用個人防護用品。4、作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安全技術交底和班長班前講話要求。5、交叉作業時,要有可靠的防護措施,不得傷害他人,也避免被他人傷害。6、任何作業人員不得擅自拆動施工現場的腳手架、防護設施、安全標志和警告牌,如必須拆動時須經施工負責人允許后方可。7、作業人員不得隨意拋撒施工垃圾和排放污水等人為造成環境的污染.8、作業人員除必須執行作業時間限制以處,在作業過程中應自覺減少和消除噪音.9、作業人員除支持文明施工,個人行為要適應CI形象管理要求。10、拆除樓板頂時應一邊支撐一邊拆模板,禁止一次性拆完支撐。11、登高作業
22、時,各種配件應放在工具箱或袋中,嚴禁放在模扳或腳手架上,各種工具應系在操作人員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掉落。12、裝拆模板時,上下要有人接應,隨拆隨運轉,并應把活動的部件固定牢靠,嚴禁堆放在腳手板上和拋擲。13、裝拆施工時,除操作人員外,下面不得站人。高處作業時,操作人員要帶安全帽。14、圓盤鋸必須有護罩,分料尺柄有靠山.操作前應檢查據片是否上緊,鋸盤有無裂口。15、操作者應站在鋸片一側,手背不得跨越鋸片。16、接料應出鋸片15cm,不得用手硬拉。17、小于20cm的短料不得上鋸,應使用推棍。18、超過鋸片半徑的木料,禁止上鋸,截料應設截具。19、手持電動鋸時應按料厚調整鋸切深度,禁止架在腿上
23、鋸切.20、按鋸片齒數劃分鋸切與截料的功能,不得混用。21、鋸片護罩必須完好,鋸片連續斷齒三個以上不得使用。22、平刨必須設置刨口保護裝置或采用機械自動送料.23、多用木工機械使用時只準使用其中一種功能,并將其他功能的傳動皮帶拆除.24、現場嚴禁吸煙。25、模板存放時應當滿足自穩角的要求.兩塊模板應當采取板面對板面的存放方法。長期存放時,應將模板聯成整體。26、模板起吊前,應檢查吊裝用繩索、卡具及每塊模板上的吊環是否完整有交,并應先拆除一切臨時支撐,經檢查無誤后方可起吊。模板起吊前應將吊車位置調整適當,做到穩起穩落,就位準確,禁止用人力推、拉模板。嚴防模板大幅度擺動或倒其他模板。27、施工中,
24、必須搭設安全網和防護網,防護網應隨墻體逐上升,并高出作業面1米以上。28、模板的存放場地必須平整夯實,堆放模板處嚴禁坐人或逗留。29、當風力超過5級時,應停止吊裝.30、大模板就位安裝后,為便于澆筑混凝土,兩道墻模板平臺間應搭設臨時走道,嚴禁人員從外墻板上通過。(三)應急預案1、應爭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的組成、職責及分工: 姓名職務分工厲航軍(執行經理)組 長負責聯系救護車輛王文國(技術負責人)副組長負責指揮人員搶救盧華良(安全負責人)組員負責現場搶救傷員2、澆砼施工過程中,如果支撐架出現局部變形,必須馬上停止施工,上部作業人員全部疏散到安全地方,項目部組織人員和支撐架施工人員進行檢查排除各種存在
25、的安全隱患,加強對高支模的檢查和驗收工作,根據腳手架驗收規范嚴格執行,保證不超載施工。3、一旦在砼施工過程中,一旦發現板或梁出現輕微下陷,施工人員應停止施工,及時疏散,確定無危險時再組織施工人員加強底部支撐架,對支撐架進行加固后并通過驗收后再進行施工,保證高支模的安全。4、發生火災事故時,現場救援專業人員立即用干粉滅火器滅火,并報告項目部領導指揮人員立即到現場指揮,組織非應急人員疏散.在火勢擴大蔓延時,立即尋求第三方求助,撥打119,并組織搶救財產和保護現場。5、觸電情況的發生采取的應急措施:發現有人觸電時,應立即切斷電源或用干木棍、竹桿等絕緣物把電線從觸電者身上移開,使傷員盡早脫離電源。對神
26、志清醒者,應讓其在通風處休息一會,觀察病情變化。對已失去知覺者,仰臥地上,解開衣服等,使其呼吸不受阻礙,對心跳呼吸停止的觸電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等措施進行搶救.6、墜落情況發生采取的應急措施:一旦發現有墜落的傷員,首先不要驚慌失措,要注意檢查傷員意識反應、瞳孔大小及呼吸、脈搏等,盡快掌握致命傷部位,同時及時與120或附近醫院取得聯系,爭取急救人員盡快趕到現場.對疑有脊柱和骨盆骨折的傷員,這時千萬不要去輕易搬運,以免加重傷情。在對傷員急救前,要取出傷員身上的安裝機具和口袋中的硬物。對有頷面損傷的傷員,應及時取掉傷員的假牙和凝血塊,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暢通,將傷員的頭面
27、向一側,同時松解傷員的衣領扣,對疑有顱底骨折或腦脊液外漏的傷員,切忌填塞,以防止顱內感染而危及生命。對于大血管損傷的 傷員,這時應立即采取止血的方法,使用止血帶、指壓或加包扎的方法止血.7、報警聯絡方式:火警電話119 急救電話120(四)監控監測措施1、監測控制采用經緯儀、水準儀對支撐體系進行監測,主要監測體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2、監測點設置觀測點可采取在臨邊位置的柱、墻和鋼管架上涂紅漆作為監測標記。3、監測措施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派專人檢查支架和支撐情況,發現下沉、松動、變形和水平位移情況的應及時報告施工負責人,施工負責人應立即通知澆筑人員暫停作業,情況緊急時應采取迅速撤離人員的應
28、急措施,并進行加固處理。4、監測、驗收說明(1)班組進行安全檢查,項目部進行安全檢查。(2)模板工程檢查重點部位:A: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橫桿、立桿、橫豎剪刀撐、掃地桿等構件是否符合要求;B:連墻件是否松動;C:架體是否有不均勻沉降,垂直度偏差;D:施工過程中是否有超載現象;E: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規范要求;F:支架與桿件是否有變形現象.)(3)高大支模架施工過程中由項目技術人員、安全、質量跟蹤檢查,確保按經審批的方案搭設;超承重支模架施工完成后, 應由公司進行檢查驗收,并經總監和專業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才能進入后續工序的施工。 (4)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在支架下面要安裝照明燈,由安全員、
29、質量員及超承重支模架施工領導小組參與輪班監測,并派木工進行巡查,發現問題立即疏散人員,確保無危險的情況下進行加固。如果支架沉降、位移達到報警值時,應立即查明情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加固措施,要及時通知現場作業人員撤出危險范圍.5、監測頻率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應實時監測,監測頻率每60分鐘一次,終凝后的監測頻率為每天一次,連續觀察3天.(1)本工程立桿監測預警值為20mm,立桿垂直偏差在24mm以內。(2)監測數據超過預警值時必須立即停止澆筑混凝土,疏散人員,并及時進行加固處理.七、勞動力計劃現場管理人員一覽表:組長厲航軍總指揮組長曹云中現場指揮,協調管理組長王文國現場技術指導組員吳春明高支模架
30、檢查驗收組員李哲澆筑現場管理組員劉連峰協助商混調度、車輛指揮組員徐碧林現場安全員,塔吊總指揮組員趙曉忠收料試驗員李麗敏、史倩倩現場勞動力配備計劃是根據招標文件提供的設計圖紙、有關的預算定額、勞動定額和總進度計劃編制的,主要反映工程所需各種技工、普工人數,它是項目部控制勞動力平衡、調配的主要依據。計劃安排木工人員320名,高大支模架選用專業架子人員進行搭設,安排40名持證上崗操作工人,20名普工運送材料。 合理調配勞動力是提高勞動效率的關鍵。工期緊張時,項目經理部將現場勞動力分為兩班。同時我單位還將對所有在施工程的勞動力進行統一調配,需要時馬上調配至工作面配合施工,避免出現施工關鍵階段因特殊原因
31、造成現場勞動力短缺的情況,以保障關鍵工序的順利完成。八、模板計算書扣件鋼管樓板模板支架計算書依據規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 162-2008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建筑施工木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642008計算參數:鋼管強度為205.0 N/mm2,鋼管強度折減系數取1。00.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4.8m,立桿的縱距 b=0.90m,立桿的橫距 l=0.90m,立桿的步距 h=1。50m.面板厚度15mm,剪切強度1.4N/mm2,抗彎強度15.
32、0N/mm2,彈性模量6000。0N/mm2.木方3888mm,間距250mm,木方剪切強度1。3N/mm2,抗彎強度13.0N/mm2,彈性模量9000。0N/mm2。模板自重0。30kN/m2,混凝土鋼筋自重25.10kN/m3,施工活荷載2。50kN/m2。扣件計算折減系數取1。00。 圖1 樓板支撐架立面簡圖 圖2 樓板支撐架荷載計算單元按照模板規范條規定確定荷載組合分項系數如下: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S=1。2(25.100.12+0。30)+1。402.50=7。474kN/m2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S=1.3525。100。12+0.71。402.50=6.516kN/m2由
33、于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S最大,永久荷載分項系數取1。2,可變荷載分項系數取1。40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2.9。鋼管慣性矩計算采用 I=(D4d4)/64,抵抗距計算采用 W=(D4-d4)/32D。一、模板面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靜荷載標準值 q1 = 0.9(25.1000.1200。900+0.3000.900)=2。683kN/m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活荷載標準值 q2 = 0。9(0。000+2.500)0.900=2.025kN/m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
34、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90.001.501.50/6 = 33。75cm3; I = 90.001。501。501.50/12 = 25。31cm4;(1)抗彎強度計算 f = M / W f其中 f - 面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W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其中 q 荷載設計值(kN/m);經計算得到 M = 0.100(1。202。683+1.402。025)0。2500.250=0。038kN.m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03810001000/3
35、3750=1.121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2)抗剪計算 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2.683+1。42.025)0。250=0.908kN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908.0/(2900.00015。000)=0.101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面板抗剪強度驗算 T T,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 v = 0.677ql4 / 100EI v = l / 250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6772。6832504/(1006000253125)=0。047mm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250。0/250,滿足要
36、求!(4) 2。5kN集中荷載作用下抗彎強度計算經過計算得到面板跨中最大彎矩計算公式為 M = 0.2Pl+0.08ql2面板的計算寬度為1200。000mm集中荷載 P = 2.5kN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靜荷載標準值 q = 0。9(25.1000。1201.200+0.3001。200)=3.577kN/m面板的計算跨度 l = 250.000mm經計算得到 M = 0.2000.91.402.50。250+0。0801.203。5770.2500.250=0。179kN.m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17910001000/33750=5.303N/mm2面板的抗彎強
37、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二、模板支撐木方的計算木方按照均布荷載計算。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5.1000。1200.250=0.753kN/m(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12 = 0。3000。250=0.075kN/m(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m):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q2 = (2.500+0.000)0.250=0。625kN/m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靜荷載 q1 = 0。9(1。200.753+1。200。075)=0.894kN/m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活荷載 q2 = 0.91.
38、400。625=0。787kN/m計算單元內的木方集中力為(0.787+0。894)0.900=1。513kN2。木方的計算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載 q = 1.514/0。900=1。682kN/m最大彎矩 M = 0.1ql2=0。11。680。90最大剪力 Q=0.60。9001.682=0。908kN最大支座力 N=1.10。9001。682=1。665kN木方的截面力學參數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3.808.808.80/6 = 49.05cm3; I = 3。808。808。808。80/12 = 215。80cm4;(1)木方抗彎
39、強度計算抗彎計算強度 f = M/W =0。136106/49045.3=2。78N/mm2木方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3。0N/mm2,滿足要求!(2)木方抗剪計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l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908/(23888)=0.407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30N/mm2木方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3)木方撓度計算撓度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均布荷載通過變形受力計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木方計算跨度(即木方下小橫桿間距)得到q=0。745kN/m最大變形v=0。677ql4/100EI=0.67
40、70。745900。04/(1009000。002157995。0)=0.170mm木方的最大撓度小于900.0/250,滿足要求!(4)2。5kN集中荷載作用下抗彎強度計算經過計算得到跨中最大彎矩計算公式為 M = 0.2Pl+0。08ql2考慮荷載重要性系數0。9,集中荷載 P = 0。92。5kN經計算得到 M = 0.2001.400.92.50。900+0。0800。8940。900抗彎計算強度 f = M/W =0.625106/49045.3=12。74N/mm2木方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3。0N/mm2,滿足要求!三、板底支撐鋼管計算橫向支撐鋼管計算橫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
41、的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木方支撐傳遞力.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變形的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支撐鋼管變形計算受力圖 支撐鋼管變形圖(mm)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max=0。545kN。m最大變形 vmax=0。614mm最大支座力 Qmax=6。607kN抗彎計算強度 f = M/W =0.545106/4372。0=124。73N/mm2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設計強度,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9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
42、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 R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0kN; 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6.61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五、模板支架荷載標準值(立桿軸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腳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234.780=0.587kN(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000。9000.900=0。243kN(3)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 NG3 = 25。1000.1200。9000。900=2。440kN
43、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0。9(NG1+NG2+NG3)= 2.943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考慮0.9的結構重要系數,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0。9(2。500+0。000)0。9000.900=1.822kN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0NG + 1。40NQ六、立桿的穩定性計算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 = 6.08kN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60cm; A 立桿凈截面面積,A=4。107cm2; W 立桿凈截
44、面模量(抵抗矩),W=4。372cm3;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0.10m; h - 最大步距,h=1.50m; l0 - 計算長度,取1.500+20。100=1。700m; 由長細比,為1700/16.0=106 150 滿足要求!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0。545;經計算得到=6083/(0。545411)=27.192N/mm2;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依據模板規范
45、計算公式5。2.5-15: MW=0.90。91.4Wklah2/10其中 Wk 風荷載標準值(kN/m2); Wk=uzusw0 = 0.3000。6500.159=0.031kN/m2 h - 立桿的步距,1.50m; la - 立桿迎風面的間距,0。90m; lb 與迎風面垂直方向的立桿間距,0。90m;風荷載產生的彎矩 Mw=0.90.91。40.0310。9001.500; Nw -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心壓力最大值,參照模板規范公式5。2。514; Nw=1。22。943+0。91。41.822+0.90.91。40。007/0。900=5。837kN經計算得到=5837/(0.
46、545411)+7000/4372=27.720N/mm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七、樓板強度的計算1。計算樓板強度說明驗算樓板強度時按照最不利考慮,樓板的跨度取4.40m,樓板承受的荷載按照線均布考慮。寬度范圍內配筋3級鋼筋,配筋面積As=1584.0mm2,fy=360.0N/mm2。板的截面尺寸為 bh=4400mm120mm,截面有效高度 h0=100mm。按照樓板每6天澆筑一層,所以需要驗算6天、12天、18天。.的承載能力是否滿足荷載要求,其計算簡圖如下: 2。計算樓板混凝土6天的強度是否滿足承載力要求樓板計算長邊4。40m,短邊4.401.00=4。40m,
47、樓板計算范圍內擺放55排腳手架,將其荷載轉換為計算寬度內均布荷載。第2層樓板所需承受的荷載為 q=11。20(0.30+25。100.12)+ 11.20(0。5955/4.40/4。40)+ 1。40(0。00+2.50)=8.38kN/m2計算單元板帶所承受均布荷載q=4。408.38=36。89kN/m板帶所需承擔的最大彎矩按照四邊固接雙向板計算 Mmax=0。0513ql2=0。051336。894.402=36。64kN.m 按照混凝土的強度換算得到6天后混凝土強度達到53。77%,C30.0混凝土強度近似等效為C16.1。混凝土彎曲抗壓強度設計值為fcm=7.74N/mm2則可以得
48、到矩形截面相對受壓區高度: = Asfy/bh0fcm = 1584。00360。00/(4400。00100。007。74)=0。17查表得到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正截面抗彎能力計算系數為 s=0.155此層樓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彎矩為: M1=sbh02fcm = 0.1554400。000100.00027。7106=52。8kN.m結論:由于Mi = 52.81=52。81 Mmax=36.64所以第6天以后的各層樓板強度和足以承受以上樓層傳遞下來的荷載。第2層以下的模板支撐可以拆除.附圖 柱模板支撐計算書一、柱模板基本參數以1樓KZ3(基礎頂-4.87m)為例進行柱模板支撐的計算,截面尺寸7
49、00700柱模板的截面寬度 B=700mm,B方向對拉螺栓1道,柱模板的截面高度 H=700mm,H方向對拉螺栓1道,柱模板的計算高度 L = 4900mm,柱箍間距計算跨度 d = 500mm。柱箍采用雙鋼管48mm3。0mm。柱模板豎楞截面寬度35mm,高度80mm。B方向豎楞5根,H方向豎楞5根。面板厚度15mm,剪切強度1。4N/mm2,抗彎強度15。0N/mm2,彈性模量6000.0N/mm2.木方剪切強度1。3N/mm2,抗彎強度13.0N/mm2,彈性模量9000.0N/mm2。 柱模板支撐計算簡圖二、柱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設計
50、值;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產生荷載標準值。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0時(表示無資料)取200/(T+15),取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3。000m;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0。850。根據公式計算的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40.540kN/m2考慮結構的重要性系數0.9,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0.940。000=36
51、.000kN/m2考慮結構的重要性系數0.9,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0。93。000=2.700kN/m2。三、柱模板面板的計算面板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應該按照均布荷載下的連續梁計算,計算如下 面板計算簡圖面板的計算寬度取柱箍間距0.50m。荷載計算值 q = 1.236.0000。500+1。402。7000。500=23.490kN/m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50。001。501。50/6 = 18。75cm3; I = 50。001.501.501。50/12 = 14。06cm4;(1)抗彎強度計算
52、 f = M / W f其中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W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其中 q - 荷載設計值(kN/m);經計算得到 M = 0。100(1.2018.000+1.401.350)0。166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06510001000/18750=3。463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2)抗剪計算 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18。000+1。41。350)0.166=2。34
53、3kN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2343.0/(2500。00015.000)=0.469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面板抗剪強度驗算 T T,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 v = 0.677ql4 / 100EI v = l / 250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67718.0001664/(1006000140625)=0.110mm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166.3/250,滿足要求!四、豎楞木方的計算豎楞木方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應該按照均布荷載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如下 豎楞木方計算簡圖豎楞木方的計算寬度取 BH 兩方向最大間距0.166m。荷載計算值 q =
54、1.236.0000.166+1。402.7000。166=7.810kN/m 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載 q = 3.905/0。500=7.810kN/m最大彎矩 M = 0.1ql2=0。17。8100。500。50=0。195kN.m最大剪力 Q=0.6ql = 0。60。5007。810=2.343kN最大支座力 N=1。1ql = 1.10。5007。810=4。296kN截面力學參數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3.508。008.00/6 = 37。33cm3; I = 3.508.008.008。00/12 = 149。33cm4;(
55、1)抗彎強度計算抗彎計算強度 f = M/W =0.195106/37333.3=5.23N/mm2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3.0N/mm2,滿足要求!(2)抗剪計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l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2343/(23580)=1。255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30N/mm2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最大變形 v=0.677ql4/100EI=0。6775.985500。04/(1009000。001493333.0)=0.188mm最大撓度小于500。0/250,滿足要求!五、B方向柱箍的計算
56、豎楞木方傳遞到柱箍的集中荷載 P: P = (1。236.00+1.402.70)0.166 0.500 = 3。91kN柱箍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木方傳遞力.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變形的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支撐鋼管變形計算受力圖 支撐鋼管變形圖(mm)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max=0.454kN。m最大變形 vmax=0。071mm最大支座力 Qmax=11。952kN抗彎計算強度 f = M/W =0。454106/8982。0=50.55N/mm2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
57、于設計強度,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460.0/150與10mm,滿足要求!六、B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計算公式: N N = fA其中 N 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mm2;對拉螺栓的直徑(mm): 12對拉螺栓有效直徑(mm): 10對拉螺栓有效面積(mm2): A = 76。000對拉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kN): N = 12.920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11。952B方向對拉螺栓強度驗算滿足要求!七、H方向柱箍的計算豎楞木方傳遞到柱箍的集中荷載 P: P = (1。236.00+1.402
58、。70)0.166 0.500 = 3。91kN柱箍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木方傳遞力。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變形的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支撐鋼管變形計算受力圖 支撐鋼管變形圖(mm)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max=0。454kN.m最大變形 vmax=0。071mm最大支座力 Qmax=11.952kN抗彎計算強度 f = M/W =0.454106/8982.0=50。55N/mm2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設計強度,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460。0/150與10mm,
59、滿足要求!八、H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計算公式: N N = fA其中 N 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mm2;對拉螺栓的直徑(mm): 12對拉螺栓有效直徑(mm): 10對拉螺栓有效面積(mm2): A = 76。000對拉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kN): N = 12。920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11。952H方向對拉螺栓強度驗算滿足要求!大斷面柱模板支撐計算滿足要求!墻模板計算書一、墻模板基本參數此計算書以2#樓地下室擋土墻為例進行計算計算斷面寬度300mm,高度5770mm,樓板厚度120mm。模
60、板面板采用普通膠合板。內龍骨間距260mm,內龍骨采用50100mm木方,外龍骨采用雙鋼管48mm3。0mm.對拉螺栓布置13道,在斷面內水平間距20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300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520mm,直徑16mm。面板厚度15mm,剪切強度1.4N/mm2,抗彎強度15。0N/mm2,彈性模量6000.0N/mm2。木方剪切強度1.3N/mm2,抗彎強度13。0N/mm2,彈性模量9000.0N/mm2。 模板組裝示意圖二、墻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設計值;撓度驗算
61、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產生荷載標準值。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0時(表示無資料)取200/(T+15),取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3。000m;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0.850。根據公式計算的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40.540kN/m2考慮結構的重要性系數0。9,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0.951。610=46。
62、449kN/m2考慮結構的重要性系數0.9,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0。94.000=3。600kN/m2.三、墻模板面板的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連續梁計算。面板的計算寬度取5。65m。荷載計算值 q = 1。246.4495.650+1.403。6005。650=343.400kN/m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565.001.501.50/6 = 211。88cm3; I = 565。001。501.501。50/12 = 158。91cm4; 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63、剪力圖(kN)變形的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變形計算受力圖 變形圖(mm)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 N1=35.714kN N2=98.212kN N3=98。212kN N4=35。714kN最大彎矩 M = 2。321kN。m最大變形 V = 0。852mm(1)抗彎強度計算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M/W = 2。32110001000/211875=10。955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取15。00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2)抗剪計算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Q/2bh=353570。0/(2
64、5650.00115。000)=0。948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面板抗剪強度驗算 T T,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852mm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260.0/250,滿足要求!四、墻模板內龍骨的計算內龍骨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通常按照均布荷載連續梁計算.內龍骨強度計算均布荷載q=1。20。2646。45+1.40.263.60=15.802kN/m撓度計算荷載標準值q=0。2646.45=12。077kN/m內龍骨按照均布荷載下多跨連續梁計算。 內龍骨計算簡圖 內龍骨彎矩圖(kN。m) 內龍骨剪力圖(kN)變形的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
65、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內龍骨變形計算受力圖 內龍骨變形圖(mm)經過計算得到最大支座 F= 7.495kN經過計算得到最大變形 V= 0。060mm內龍骨的截面力學參數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5.0010.0010。00/6 = 83。33cm3; I = 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1)內龍骨抗彎強度計算抗彎計算強度 f = M/W =0。316106/83333.3=3。79N/mm2內龍骨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3.0N/mm2,滿足要求!(2)內龍骨抗剪計算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66、 T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3858/(250100)=1。157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30N/mm2內龍骨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3)內龍骨撓度計算 最大變形 v =0。060mm內龍骨的最大撓度小于450。0/250,滿足要求!五、墻模板外龍骨的計算外龍骨承受內龍骨傳遞的荷載,按照集中荷載下連續梁計算。外龍骨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橫向支撐鋼管傳遞力。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變形的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支撐鋼管變形計算受力圖 支撐鋼管變形圖(mm)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最
67、大彎矩 Mmax=0。682kN。m最大變形 vmax=0。210mm最大支座力 Qmax=16。114kN抗彎計算強度 f = M/W =0.682106/8982。0=75.93N/mm2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設計強度,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520。0/150與10mm,滿足要求!六、對拉螺栓的計算計算公式: N N = fA其中 N 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mm2;對拉螺栓的直徑(mm): 16對拉螺栓有效直徑(mm): 14對拉螺栓有效面積(mm2): A = 144.000對拉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68、(kN): N = 24.480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16.114對拉螺栓強度驗算滿足要求!側模板計算滿足要求!梁木模板與支撐計算書一、梁模板基本參數梁截面寬度 B=300mm,梁截面高度 H=900mm,H方向對拉螺栓2道,對拉螺栓直徑12mm,對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離(即計算跨度)600mm.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3280mm,梁模板截面側面木方距離300mm。梁底模面板厚度h=15mm,彈性模量E=6000N/mm2,抗彎強度f=15N/mm2。梁側模面板厚度h=15mm,彈性模量E=6000N/mm2,抗彎強度f=15N/mm2. 二、梁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模板自
69、重 = 0。200kN/m2;鋼筋自重 = 1.500kN/m3;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施工荷載標準值 = 2。500kN/m2。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設計值;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產生荷載標準值.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0時(表示無資料)取200/(T+15),取5。714h; T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1.200m;
70、-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0.850。根據公式計算的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28.800kN/m2考慮結構的重要性系數0。9,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0。928。800=25.920kN/m2考慮結構的重要性系數0.9,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0.96.000=5。400kN/m2。三、梁底模板木楞計算梁底木方的計算在腳手架梁底支撐計算中已經包含!四、梁模板側模計算面板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應該按照均布荷載下的連續梁計算,計算如下作用在梁側模板的均布荷載q=(1.225。92+1.405.40)0。90=34。798N/mm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
71、面抵抗矩W分別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90.001.501.50/6 = 33。75cm3; I = 90。001。501。501.50/12 = 25。31cm4;(1)抗彎強度計算 f = M / W f其中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W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其中 q - 荷載設計值(kN/m);經計算得到 M = 0。100(1。2023。328+1.404。860)0.3000。300=0。313kN.m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
72、強度計算值 f = 0。31310001000/33750=9.279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2)抗剪計算 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23。328+1。44.860)0。300=6.264kN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6264。0/(2900。00015.000)=0。696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面板抗剪強度驗算 T T,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 v = 0。677ql4 / 100EI v = l / 250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67723.3283004/(1006000253125)=0
73、。842mm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300。0/250,滿足要求!五、穿梁螺栓計算計算公式: N N = fA其中 N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 穿梁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mm2;穿梁螺栓承受最大拉力 N = (1。225.92+1.405.40)0.900.60/2=10.44kN穿梁螺栓直徑為12mm;穿梁螺栓有效直徑為9。9mm;穿梁螺栓有效面積為 A=76.000mm2;穿梁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為 N=12。920kN;穿梁螺栓承受拉力最大值為 N=10。439kN;穿梁螺栓的布置距離為側龍骨的計算間距600mm。每個截面布置2 道穿梁螺
74、栓。穿梁螺栓強度滿足要求!六、梁支撐腳手架的計算梁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依據規范: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 50666-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 1622008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建筑施工木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642008計算參數:鋼管強度為205。0 N/mm2,鋼管強度折減系數取1。00.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4.0m,梁截面 BD=300mm900mm,立桿的縱距(跨度方
75、向) l=0.90m,立桿的步距 h=1.50m,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桿。面板厚度15mm,剪切強度1.4N/mm2,抗彎強度15.0N/mm2,彈性模量6000.0N/mm2。木方3888mm,剪切強度1。3N/mm2,抗彎強度13。0N/mm2,彈性模量9000.0N/mm2。梁兩側立桿間距 0.90m。梁底按照均勻布置承重桿3根計算。模板自重0。30kN/m2,混凝土鋼筋自重25.50kN/m3,施工活荷載2。00kN/m2.扣件計算折減系數取1。00。 圖1 梁模板支撐架立面簡圖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0。鋼管慣性矩計算采用 I=(D4-d4)/64,抵抗距計算采用 W=(D4-d4)/
76、32D。一、模板面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連續梁計算.作用荷載包括梁與模板自重荷載,施工活荷載等。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5000。9000。450=10.328kN/m(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2 = 0。3000.450(20.900+0。300)/0。300=0.945kN/m(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 = (0.000+2。000)0.3000。450=0。270kN考慮結構重要系數,均布荷載 q =0。90(1。351
77、0。328+1.350.945)=13。696kN/m考慮結構重要系數,集中荷載 P =0。901.400.270=0.340kN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45。001。501.50/6 = 16。88cm3; I = 45。001.501.501。50/12 = 12.66cm4; 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變形的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變形計算受力圖 變形圖(mm)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 N1=0.770kN N2=2.908kN N3=0。770kN最大彎矩
78、 M = 0。038kN。m最大變形 V = 0。040mm(1)抗彎強度計算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M/W = 0。03810001000/16875=2.252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取15.00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2)抗剪計算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Q/2bh=31284.0/(2450.00015.000)=0.285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面板抗剪強度驗算 T T,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040mm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150.0/250,滿足要求!二、梁底支撐木方的計
79、算 梁底木方計算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載 q = 2.908/0.450=6。463kN/m最大彎矩 M = 0。1ql2=0。16.460.450。45=0.131kN。m最大剪力 Q=0.60.4506。463=1。745kN最大支座力 N=1.10.4506。463=3。199kN木方的截面力學參數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3.808.808。80/6 = 49.05cm3; I = 3。808.808。808.80/12 = 215.80cm4;(1)木方抗彎強度計算抗彎計算強度 f = M/W =0。131106/49045.3=2。6
80、7N/mm2木方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3.0N/mm2,滿足要求!(2)木方抗剪計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l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1745/(23888)=0.783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30N/mm2木方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3)木方撓度計算撓度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均布荷載通過變形受力計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木方計算跨度(即木方下小橫桿間距)得到q=4.697kN/m最大變形v=0。677ql4/100EI=0。6774。697450.04/(1009000。002157995。0)=0。06
81、7mm木方的最大撓度小于450.0/250,滿足要求!三、梁底支撐鋼管計算(一) 梁底支撐橫向鋼管計算橫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木方支撐傳遞力。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變形的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支撐鋼管變形計算受力圖 支撐鋼管變形圖(mm)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max=0。064kN.m最大變形 vmax=0.016mm最大支座力 Qmax=4。221kN抗彎計算強度 f = M/W =0。064106/4372。0=14.68N/mm2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設計強度
82、,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450.0/150與10mm,滿足要求!(二) 梁底支撐縱向鋼管計算縱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橫向支撐鋼管傳遞力。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變形的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支撐鋼管變形計算受力圖 支撐鋼管變形圖(mm)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max最大變形 vmax=1。246mm最大支座力 Qmax=9.075kN抗彎計算強度 f = M/W =0.665106/4372.0=152.05N/mm2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設計強度,滿足要求!支
83、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9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 R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9。08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不滿足要求,可以考慮采用雙扣件!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1、按扣件腳手架規范計算立桿穩定性: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1=9.08kN (已經包括組合系數)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0。901.350
84、.491=0。597kN 頂部立桿段,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0.901.350。196=0。239kN 非頂部立桿段 N = 9。075+0。597=9.671kN 頂部立桿段 N = 9.075+0.239=9.313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60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11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4。37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l0 計算長度 (m);參照扣件式規范20
85、11,由公式計算 頂部立桿段:l0 = ku1(h+2a) (1) 非頂部立桿段:l0 = ku2h (2)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取值為1。155; u1,u2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附錄C表;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10m;頂部立桿段:a=0.2m時,u1=1。540,l0=3。380m;=3380/16.0=211.485, =0.163 =9313/(0。163410.7)=139。407N/mm2 a=0。5m時,u1=1。215,l0=3。508m;=3508/16.0=219.544, =0.152 =9313/(0.15241
86、0.7)=149.190N/mm2 依據規范做承載力插值計算 a=0.100時,=136。146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非頂部立桿段:u2=1。951,l0=3。380m;=3380/16。0=211。521, =0.163 =9671/(0.163410。7)=144。767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計算公式 MW=0.91.4Wklah2/10其中 Wk 風荷載標準值(kN/m2); Wk=uzusw0 = 0。3000。6500.159=0.031kN/m2 h - 立桿的步距
87、,1.50m; la 立桿迎風面的間距,0。90m; lb - 與迎風面垂直方向的立桿間距,0。90m;風荷載產生的彎矩 Mw=0。900.91.40。0310。9001。5001。500/10=0。007kN。m; Nw -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心壓力最大值; 頂部立桿Nw=9.075+0.901.3500。196+0.900.91。4000.007/0.900=9.322kN 非頂部立桿Nw=9。075+0。901。3500.491+0。900.91。4000.007/0。900=9。680kN頂部立桿段:a=0.2m時,u1=1.540,l0=3.380m;=3380/16。0=211
88、。485, =0。163 =9322/(0。163410.7)+7000/4372=141.169N/mm2 a=0.5m時,u1=1.215,l0=3。508m;=3508/16。0=219.544, =0.152 =9322/(0.152410。7)+7000/4372=150。962N/mm2 依據規范做承載力插值計算 a=0。100時,=137。905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非頂部立桿段:u2=1。951,l0=3。38m;=3380/16.0=211。521, =0.163 =9680/(0。163410。7)+7000/4372=146.530N/mm2,立桿的
89、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2、按模板規范計算立桿穩定性: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最大值,它包括: 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1=9.075kN (已經包括組合系數)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0。901.350.1234.000=0。597kN N = 9.075+0。597=9。671kN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60cm;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A=4。107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4.372cm3;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a -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
90、的長度,a=0。10m; h - 最大步距,h=1。50m; l0 計算長度,取1.500+20.100=1.700m; - 由長細比,為1700/16.0=106 150 滿足要求!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0.545;經計算得到=9671/(0.545411)=43。235N/mm2;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計算公式 MW=0.91.4Wklah2/10其中 Wk - 風荷載標準值(kN/m2); Wk=uzusw0 = 0.3000.6500。159=0。031kN
91、/m2 h 立桿的步距,1。50m; la 立桿迎風面的間距,0。90m; lb - 與迎風面垂直方向的立桿間距,0.90m;風荷載產生的彎矩 Mw=0。900.91.40。0310.9001。5001。500/10=0。007kN.m; Nw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心壓力最大值; Nw=9。075+0.901.350。491+0.900。91。40。007/0.900=9。680kN經計算得到=9680/(0.545411)+7000/4372=44.904N/mm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六、模板支架整體
92、穩定性計算依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 50666-2011:模板支架應按混凝土澆筑前和混凝土澆筑時兩種工況進行抗傾覆驗算.支架的抗傾覆驗算應滿足下式要求: 0M0Mr式中: M0支架的傾覆力矩設計值; Mr支架的抗傾覆力矩設計值。支架自重產生抗傾覆力矩: MG1 = 0.90.4910。9009(9+1)/2 = 17.905kN。m模板自重產生抗傾覆力矩: MG2 = 0.90。3000.4500.900鋼筋混凝土自重產生抗傾覆力矩: MG3 = 0。925.5000.4500.9000.9008。800/2 = 36.807kN。m風荷載產生的傾覆力矩: wk = 0。3000.650
93、0。159 = 0.031kN/m2 Mw = 1。40。0310.9004.0002 / 2 = 0。313kN。m附加水平荷載產生傾覆力矩: Msp = 1.40.3000.9008。8004。000 = 13.306kN。m工況一:混凝土澆筑前傾覆力矩 0M0=0。9000.313=0。281kN.m抗傾覆力矩 Mr=17。905+0。481=18。386kN.m 澆筑前抗傾覆驗算 0M0 Mr,滿足整體穩定性要求!工況二:混凝土澆筑時傾覆力矩 0M0=0.90013.306=11。975kN。m抗傾覆力矩 Mr=17。905+0.481+36.807=55。193kN。m 澆筑時抗傾覆驗算 0M0 Mr,滿足整體穩定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