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編號XXXXXXXXXXXXXXXXXXXXX工程5號樓卸料平臺安全專項施工方案 程序簽 名職務/職稱日 期編制專業負責人審核項目技術負責人公司技術部門公司安全部門公司質量部門批準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XXXXXXXXXXX有限公司懸挑卸料平臺施工方案審批表 編號:GCEG-130615工程名稱:XXXXXXXXXXXXXXX施工單位: 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方案構造特點:槽鋼懸挑,主梁16、次梁12.6,垂直于墻面,錨固2m,懸挑4m,寬2.0m,設計荷載10kN,預埋件采用U型鋼筋直徑20。斜拉卸荷鋼絲繩規格6x37+1,設置兩道,其中內側鋼絲繩與墻距離1.6m,外側鋼絲繩與墻
2、距離3.5m,次梁間距600.編制人: 職務: 職稱:審核意見經復查,該方案已根據公司技術中心提出的初審記錄,增加了卸料平臺的平面布置圖、構造大樣圖并附有設計計算書。經驗算,主次梁強度及穩定性滿足安全使用要求,施工詳圖有可操作性,安全施工操作要點符合國家相關安全技術規范。請公司總工審批!附:懸挑卸料平臺方案1份簽名項目技術負責人公司技術部門公司安全部門公司質量部門年 月 日年 月 日年 月 日年 月 日審批意見審批人簽字: 職務: 職稱: 年 月 日目 錄一、工程概況01.1施工現場平面01.2卸料平臺安裝概況11.3施工要求11.4技術保證條件1二、編制依據2三、施工計劃33.1施工進度計劃
3、33.2材料與設備計劃3四、施工工藝技術44.1技術參數44.2工藝流程64.3加工、安裝方法64.4檢查驗收9五、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25.1組織保障體系125.2技術措施135.3應急預案155.4監測監控26六、勞動力計劃27七、懸挑卸料平臺設計計算書及相關圖紙29八、卸料平臺設計安裝圖398.1卸料平臺位置圖398.2卸料平臺平面圖408.3卸料平臺剖面圖408.4卸料平臺節點大樣41一、工程概況XXXXXXXXXXXXXXXX住宅樓,地下3層,地上41+躍層,總高135.75m,建筑面積78902,一類建筑,一類耐火等級。結構轉換層在一層,上部結構為復雜高層結構,地下設二層車庫,結構形
4、式為框架剪力墻結構。該工程由XXXXXXXXXXX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貴XXXXXXXX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XXXXXXXXXXXXX公司監理,XXXXXXXX有限公司承建。結構施工中,為了滿足竹膠板、鋼管、木方等垂直轉運的需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從地面以上三層開始設置長4000mm、寬2000mm的型鋼卸料平臺,每三層錯位設置3個。鋼平臺自重約0.6噸,實際限載1.0噸。1.1施工現場平面根據現場平面布置圖和施工使用要求,該工程每個單元在結構施工階段,設置3個卸料平臺,卸料點均在起重機運行半徑范圍內,其位置詳見卸料平臺位置圖,做法見卸料平臺平面布置圖及相關大樣圖詳附件。1.2卸料平臺安
5、裝概況卸料平臺構造:參照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中有關形式進行設置,平臺尺寸為4.0m2.2m,其中:主梁選用16a槽鋼,次梁采用12槽鋼,間距0.8米,平臺板采用“4205”木枋鋪設,斜拉鋼絲繩采用637+1直徑21.5mm,卸料平臺與外墻架體必須脫離分開。 卸料平臺支座采用錨固在現澆砼板或梁內的20鋼筋環固定,詳見本方案附圖。卸料平臺設兩道斜拉鋼絲繩,一端與平臺的主梁連接,另一端穿過框架梁上預留的20鋼筋環形成拉點固定,詳見本方案附圖。1.3施工要求(1)型鋼梁及采用的焊條必須具有出場合格證及檢驗報告。(2)安裝水平鋼梁時,支撐鋼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20.(3
6、)焊接連接時必須采用與主體鋼材相適應的焊條,焊縫必須達到設計要求。1.4技術保證條件(1)項目部成立型鋼懸挑外雙排腳手架施工管理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項目副經理和技術負責人任副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組成小組成員。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必須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在懸挑卸料平臺搭設施工過程中,明確責任,努力做好各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工作,確保該搭設工程質量、安全、進度等各項目標的實現。(2)有完整的卸料平臺安裝圖。(3)安裝前,項目技術負責人、方案編制人和專職安全員必須按專項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的要求對參加搭設人員進行安裝技術書面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二、編制依據2.1主要法律、法規、公司文件序號法律、法
7、規、公司文件編號1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文2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80)建工勞字第24號文3公司工程項目管理實施細則4公司工程項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規范5公司質量手冊、環境管理手冊等6施工組織設計2.2規范、標準及圖集序文件、規范、規程名稱編號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2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 80913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JGJ 59994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5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6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JGJ81-20027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
8、05-20018工程施工圖紙三、施工計劃3.1施工進度計劃按工程施工進度的使用要求安排確定平臺的施工工期。3.2材料與設備計劃.每層3個卸料平臺主要施工材料的預估用量計劃表 序號材料名稱規格單位數量1槽鋼 Q23512.6 2m長根242槽鋼 Q23516 6m長根63鋼絲繩637+1 21.5mmm1504木枋4205立方米55鋼筋固定件HRB335 20kg1006吊環HPB235 20kg207鋼絲繩卡637+121.5個1508483.5鋼管483.0m609扣件活動扣件個10010密目安全網61.8m張6011竹跳板20.2m塊8012等邊角鋼16012T413木膠板1.8厚平方米3
9、0. 卸料平臺施工的主要設備計劃表 序號機械或設備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額定功率kw總功率kw1塔 吊QTZ5030臺180802鋼筋斷鐵機QG-40B臺3773電焊機B/1-500臺215KVA30KVA4架子扳手把65扭矩扳手把26水平儀DSZ3-32X臺17對講機對68鋼卷尺5m把10 9鋼絲繩緊線鉗把3四、施工工藝技術4.1技術參數構造參數平臺長度A(m)4平臺寬度B(m)2卸料平臺與主體結構連接方式U形鋼筋主梁間距L1(m)2次梁間距s(m)0.6次梁外伸長度m(m)0內側次梁離墻水平距離a(m)1外側鋼絲繩離墻水平距離a1(m)3.5外側鋼絲繩拉繩點與平臺垂直距離h1(m)3內側鋼絲
10、繩離墻水平距離a2(m)1.6內側鋼絲繩上部拉繩點與平臺垂直距離h2(m)3鋼絲繩夾個數3主、次梁焊接成整體是懸挑主梁主梁類型槽鋼主梁型鋼型號16a號槽鋼主梁截面積A(cm2)21.95主梁截面慣性矩Ix(cm4)866.2主梁截面抵抗矩Wx(cm3)108.3主梁回轉半徑ix(cm)6.28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主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次梁次梁類型槽鋼次梁型鋼型號12.6號槽鋼次梁截面慣性矩Ix(cm4)391.47次梁截面抵抗矩Wx(cm3)62.14次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次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面板面板類型木腳手板面板厚
11、度t(mm)5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面板截面抵抗矩W(cm3)416.67鋼絲繩鋼絲繩型號637鋼絲繩直徑(mm)21.5鋼絲繩公稱抗拉強度(N/mm2)1850鋼絲繩安全系數K9拉環拉環直徑 d(mm)20焊縫厚度he(mm)8焊縫長度lw(mm)120恒荷載面板自重Gk1(kN/m2)0.39欄桿、擋腳板類型欄桿、竹笆片腳手板擋板欄桿、擋腳板自重Gk4(kN/m)0.15安全網設置設置密目安全網安全網自重Gk5(kN/m2)0.01活荷載施工活荷載Qk1(kN/m2)2.5施工活荷載動力系數1.3堆放荷載Pk(kN)10堆放荷載作用面積S(m2)2技術參數表4.2工藝流程
12、工藝流程制作流程:下料平臺外框兩側吊環焊接、限位焊接平臺底盤骨架焊接圍護欄桿焊接底盤花紋鋼板面層焊接踢腳板焊接除銹刷防銹漆刷面漆。安裝流程:鋼絲繩一端與平臺吊環連接吊裝平臺就位鋼絲繩另一端與樓層預埋錨環連接調節花藍螺栓繃緊鋼絲繩樓層固定端用木契卡緊嵌牢驗收4.3加工、安裝方法4.3.1平臺底盤制作按卸料平臺設計安裝圖下料,桿件編號堆放,根據安裝圖用焊接方法連接底盤骨架各桿件,底盤外框45對口焊接,底盤內龍骨與外框在冀緣接觸處焊接,施焊時先點焊定位,校驗尺寸無誤后再行焊接。為便于吊環及限位焊接,以保證吊環及限位的焊接質量,在底盤骨架未連接前,先行焊接吊環和限位。底盤骨架各焊接點均為滿焊。角焊縫焊
13、腳高度hf=6。花紋鋼板順底盤橫向龍骨鋪設,與邊框搭接寬度不小于15,與中間龍骨搭接寬度不小于25。鋼板與骨架點焊焊接,焊點間距不大于200。4.3.2平臺圍護制作平臺圍護立桿與平臺底盤外框采用焊接連接,焊腳高度hf=6。平臺水平圍護桿亦與立桿焊接連接。踢腳板點焊于第一道水平桿與底盤花紋鋼板上,點焊間距不大于300。圍護鋼板網先焊在30等邊角鋼框上,在平臺吊裝就位安裝完成后,再綁在圍護欄桿上。4.3.3平臺支撐制作平臺吊環及樓層上錨環均用鋼筋彎曲機彎制,不準用乙炔焰燒烤彎制。鋼絲繩須與花藍螺栓匹配使用。如圍護網與欄桿為焊接連接,吊裝用吊環應焊在圍護欄桿里側。如為綁接時,吊環可焊在圍護欄桿外側,
14、但要在吊裝后再綁護網。鋼絲繩吊環是按住宅樓2.9m層高設置的,如建筑層高有變化,應相應調整吊環傾角。鋼絲繩選擇17,619鋼絲繩,吊環用18圓鋼制作,吊環焊接焊縫長度大于160,焊腳高度hf=6。4.3.4防腐平臺的所有鋼構件表面均刷兩遍紅丹防銹漆.平臺底盤及鋼板防護網刷黃色調合漆,欄桿和踢腳板刷紅白相間調合漆。4.3.5安裝要求平臺吊裝時,鋼絲繩錨環所在樓層的混凝土強度不得小于C20。焊接自然冷卻24h后方可吊裝。吊裝前,必須設置上下兩個信號工指揮,避免吊運過程碰撞外架和其它障礙物體。吊裝時,在地面及安裝樓層都要安排塔吊指揮員。吊裝時采用四點起吊,四點控制在一個平面上,避免焊縫不均勻受力,保
15、持平臺在吊裝過程中的穩定性。吊至安裝位置時,由3個人人工牽拉,將平臺錨固端送入樓層錨環內,并用繩索臨時拉結固定。鋼絲繩的拉結采用專用夾具,每個拉接點使用三個夾具(如下圖所示)。夾具間距為6d-7 d (d為鋼絲繩直徑),鋼絲繩甩出卡具的自由端長度不小于120mm且12d。固定端要用木契子契緊。4.4檢查驗收4.4.1驗收程序懸挑卸料平臺安裝完成后,在使用前,應進行荷載試驗,由項目技術負責人按黔建施通2009329號文第四條規定,組織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專職安全生產管理員、工程監理單位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專項方案編寫人員和施工員、質檢員、操作班組等對安裝質量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使用。
16、4.4.2驗收依據卸料平臺檢查驗收時應提供下列技術文件: (1)卸料平臺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及技術交底文件;(2)卸料平臺構配件、材料的出廠合格證;(3)卸料平臺工程的施工記錄及質量檢查記錄;(4)卸料平臺搭設過程中出現的重要問題及處理記錄;(5)卸料平臺工程的施工驗收報告;4.4.3檢查項目檢查項目主要為:(1) 安全專項方案(2) 構配件和加固件是否齊全,質量是否合格;(3) 連接點是否緊固可靠;(4) 安全網的張掛及扶手的設置是否齊全;(5) 連接件的數量、位置和設置是否符合要求;(6) 水平度等各項指標是否合格;(7) 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8) 是否超載。檢查驗收時必須填寫懸挑卸料
17、平臺驗收記錄表。懸挑卸料平臺驗收記錄表單位名稱檢查日期載重量(kg)工程名稱 層 次合格牌編號設計制作安裝要求序號檢 查 要 求結 果1按規定進行設計和制作,專項安全施工方案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2吊物卸料應按方案搭設,擱置點與上部拉接點,必須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設置在腳手架等施工設施或設備上3斜拉鋼絲繩應采用專用的掛鉤掛牢,斜拉鋼絲繩兩邊必須各設前后兩道,兩道中的每道均應作單道受力計算,一道作保險,鋼絲繩與平臺的夾角最好在4060度之間。4平臺外口應略高于內口,左右不得晃動,平臺鋼梁與預埋件之間的空隙必須用楔子固定牢固。5平臺鋪設牢固、密縫,采用厚5cm以上木板統一鋪設,并設有防滑條;三側
18、面設不低于1.5m高固定防護欄桿,欄桿底部必須采用不低于18的木板做擋腳板,四周采用密目式安全網封閉,欄桿用紅、白油漆相間做警示標志。6顯著標明容許荷載值、人員和物料的總重量,嚴禁超過設計的容許荷載7懸挑梁和平臺的制作及安裝必須符合安全要求,懸挑平臺使用的型鋼、鋼管、扣件、鋼絲繩、花藍螺桿、繩卡、腳手板的材質必須符合安全要求結論意見: 方案編制人: 年 月 日搭設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工程項目負責人保 養 人參加檢查人員注:1、卸料平臺,每移動一次須重新檢查、驗收一次。 2、卸料平臺不宜過大,應控制其面積。五、施工安全保證措施5.1組織保障體系型鋼懸挑卸料平臺施工組織管理機構詳下圖:姓 名職 務職
19、責聯系電話項目經理工程全面總負責項目副經理生產、協調各工作方關系項目總工方案審核、生產技術等總工助理編制方案及內業資料主辦工長材料、平臺搭設、檢查、驗收總負責主辦工長材料、平臺搭設、檢查、驗收總負責工 長平臺搭設、使用、保養、維護等材料員平臺材料采購、運輸、材料檢查電 工用電線路、設備維修、設備保養、臨電管理專職安全員安全負責及平臺檢查、監測質 檢 員質量負責檢驗、試驗員材料檢驗、試驗核 算 員材料用量計劃、核算經營核算會計進出款記錄出納撥款支付5.2技術措施5.2.1材質及其使用的安全技術措施用于搭設卸料平臺的材料及構配必須符合相關規范要求。鋼絲繩及鋼絲繩夾使用的安全技術措施.鋼絲繩定期檢查
20、,發現斷絲、腐蝕、磨損現象嚴重的,應立即更換。.定期對鋼絲繩加潤滑油(四個月左右一次)。.鋼絲繩解開使用,應按正確方法進行,以免鋼絲繩產生扭結。鋼絲繩切斷前應 在切口兩側用細鐵絲綁扎,以防切斷后繩頭松散。.在使用中,如繩股間有大量油濟出,表明鋼絲繩的荷載相當大,應加強檢查,避免發生事故。.鋼絲繩夾應將夾座扣在鋼絲繩的工作斷上,U形螺栓扣在鋼絲繩的尾端上,鋼 絲繩夾不得在鋼絲繩上交替布置。.鋼絲繩每一連接處需鋼絲繩夾數不少于3個。.繩夾正確布置時,固定處的強度至少為鋼絲繩自身強度的80,繩夾在實際使用受載后螺母要進一步擰緊。.離套環最近的繩夾應盡可能地緊靠套環,緊固繩夾時考慮每個繩夾的合理受力,
21、離套環最近處的繩夾不得首先單獨緊固。.為了便于檢查接頭,在最后一個夾頭后面約500mm處再安一個夾頭,并將繩頭放出一個安全彎。當接頭鋼絲繩發生滑動時,安全彎即被拉直,此時應采取措施。 卸料平臺搭設的安全技術措施.搭設過程中,劃出工作標志區,禁止行人進入該區域,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嚴禁在無人指揮時作業。.懸挑卸料平臺懸挑槽鋼與樓面錨固必須固定牢固,懸挑梁用61923鋼絲繩通過槽鋼梁上吊環與結構梁上預埋鋼筋連接,嚴禁私自拆改。.卸料平臺的上部拉結點,必須設于建筑物上,不得設置在腳手架等施工設備上;.卸料平臺安裝時,鋼絲繩應采用專用的掛鉤掛牢,建筑物銳角口圍系鋼絲繩處應加 補軟墊物,平臺外
22、口應略高于內口;.卸料平臺左右兩側必須裝置固定的防護欄;.卸料平臺吊裝,需要橫梁支撐點電焊固定,接好鋼絲繩,經過檢驗后才能松卸起重吊鉤;5.2.4.卸料平臺施工作業的安全技術措施.卸料平臺每搭設完畢一個,由項目部安全員驗收后再報請監理單位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任何個人、班組長,未經同意,不得任意拆除卸料平臺部件。.操作平臺上應顯著標明容許荷載,人員和物料總重量嚴禁超過設計容許荷載,配專人監督。.禁止攀爬卸料平臺。.卸料平臺使用時定期檢查,應有專人負責檢查,若發現鋼絲繩有銹蝕損壞或焊縫有脫焊等其它問題和隱患時應及時調換或修復,在施工作業前及時整改加固,使其達到堅固穩定,確保施工安全。卸料平臺拆除的
23、安全技術措施.卸料平臺拆除前,全面檢查待拆的卸料平臺,根據檢查結果,擬定作業計劃,并報批、進行技術交底后方可作業。.拆除以前,必須查看施工現場環境,包括架空線路、地面的設施等各類障礙物,凡能提前拆除的盡量提前拆除。.拆除卸料平臺時應劃分作業區,周圍設繩綁圍欄并豎立警戒標志,地面應設專人指揮,并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拆除卸料平臺時要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以防墜落。.拆除過程中,不得中途換人,如必須換人時,應將拆除情況交代清楚方可離開。.所有腳手板應自外向里豎立搬運,以防腳手板和雜物從高出墜落傷人。.拆下的零配件裝入容器內,用吊籃吊下,拆下的鋼管要綁扎牢固,雙點起吊,嚴禁從高空直接拋擲。避
24、雷避電措施卸料平臺采用接地線與建筑物樓層內避雷系統連成一體。接地線采用404鍍鋅扁鐵,將立桿與整個建筑物樓內避雷系統連成一體,連接應保證接觸牢靠。接地線與建筑物樓層內避雷系統的位置設置在施工人員不經常走到的地方,以避免跨步電壓的危害,并防止接地線遭機械傷害,同時注意檢查與其他金屬物或電纜之間的安全距離(一般不小于3m),避免發生擊穿事故。接地線與建筑物樓層內避雷系統采用焊接,焊接長度應大于2倍的扁鋼寬度。焊接完成后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測定電阻,要求沖擊電阻不大于10。5.3應急預案(1).目的:為對卸料平臺施工時發生高墜、火災、雷電打擊事故后進行緊急處理,最大限度地保護職工生命和減少國家財產的損失
25、,制訂本應急預案。(2)適用范圍:卸料平搭設及拆除施工過程中,發生坍塌、高墜、火災、雷電打擊事故時。(3).職責:.項目經理a.應急事故總指揮,全面負責應急指揮工作。b.采取一切可能手段,控制和減少事故危害。c.授于相關人員相應的應急處理權。.項目副經理a.事故現場指揮,督促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現場防護搶險工作。b.當項目經理不在現場時,擔任現場總指揮工作。.技術組a.組織編制、修訂、評審應急預案。b.督促相關部門做好事故搶險過程記錄。c.組織相關部門、人員進行事故調查,并形成記錄。.技術組:負責編制、修訂、評審應急預案。.質安組:陳興元 吳茂林a.協助技術組編制、修訂、評審應急預案。b.督促檢
26、查相關部門落實應急準備工作。.施工組:張穎 田文a.協助技術組編制、修訂、評審應急預案。b.組織進行應急預案的演習,關提出改進建議。c.發生事故時,組織搶險隊進行搶險、營救、減損防護工作。.器材組:張元林 吳亞潤a.協助技術組進行應急預案的編制、修訂、評審。b.落實應急預案所需物資、設備的準備工作。.綜合部:馮桂柳a.協助技術組編制、修訂、評審應急預案。b.落實應急物資及其它措施費的準備。(4)搶險機構:.搶險組織機構:組長: 其其春播副組長: 副組長: 施工組織: 現場組織: 現場組織: 施工組質安組部技術組部器材組部綜合部搶險作業隊.搶險指揮中心設在工地會議室。.成立搶險指揮小組姓 名職
27、務聯 系 電 話組 長副組長副組長成 員成 員成 員成 員成 員成 員成 員.應急物資準備:a.警戒隔離物資:警戒樁、警戒線、警戒小紅旗。存放地點:材料倉庫。b.人員急救設備:急救箱、急救藥品、簡易擔架。存放地點:質安組。c.減損防護物資:槽鋼、鋼絲繩等存放地點:材料倉庫.技術資料卸料平臺搭設方案及驗收記錄、應急預案及作業指導書.應急搶險作業隊:a.應急搶險作業隊由孔令國、周海、丁勝、丁華均、黃俊新、黃繼好、姜飛等10人及后勤服務人員組成,作業隊隊長孔令國。b.應急搶險作業隊成員平時進行搶險、急救方面的學習和培訓,當事故發生時可立即投入應急搶險和救援工作。.應急搶險程序:a.應急聯絡:a.1.
28、險情發生后,事故現場第一目擊者可采用呼喊、口信、電話、對講機等一切可能的方式迅速向應急指揮中心發出求救信號。a.2.應急指揮中心接到險情信息后,立即作出下述應急反應:對內組織搶險隊,立即進行現場搶救工作。通過通訊工具,立即與外部機構聯絡,向相關的公安、醫院、消防、環保等部門聯絡,請求支援。a.3.應急聯絡單位、地址、電話:機 構 名 稱電 話備 注現場應急指揮中心5598321 醫院撥打120 消防 撥打119 派出所撥打110b.事故現場應急處理:b.1警戒隔離:搶險隊員在事故現場周圍用警戒樁、警戒線、警戒小紅旗等物資在現場設置警戒隔離區,非搶險隊員不得進入警戒區內,以防止發生連索事故,為更
29、好地進行搶險(救)工作創造條件。b.2人員疏散:搶險隊員將事故現場被困人員,及時組織轉移到安全地帶,并將現場非搶險隊人員轉移出事故現場。b.3人員搶救:搶險隊員將受傷人員從事故現場解救出來,并進行現場急救處理。b.4控制險情:搶險隊員使用預備的應急物資,對有進一步發展趨勢的險情進行加固或拆除等控制措施,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b.5設置向導:在事故現場入口及進入現場的主要通道邊安排引導人員,以引導救險車輛、人員、物資等迅速準確地進入事故現場。b.6記錄:事故發生后,由質安組有關人員對事故的發生、發展以及搶險救護等過程情況進行記錄,為事后的調查、分析提供資料。.善后處理:現場搶險工作完成后,
30、由技術主管組織項目部有關部門和人員,配合上級部門,對事故的發生、發展等方面的情況進行調查,形成相關的調查記錄。.相關文件a.1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程序a.2危險源辯識、風險評價與風險控制程序a.3應急預案與響應控制程序a.4公司危險源、環境因素清單a.5 卸料平臺作業指導書(措施、方案)(5).懸挑型鋼卸料平臺施工現場危險源預防監控措施和應急措施:A.懸挑型鋼卸料平臺施工的重大危險源:a:坍塌事故(卸料平臺安裝、拆除作業)b:物體打擊事故c:機械傷害事故d:觸電事故e:高空墜落事故f:火災事故g:環境污染事件B.應急措施:a.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a.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單架、跌打損傷藥
31、品、包扎紗布。a.2.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C.應急響應:.坍塌、物體打擊、機械傷害事故:.如果有塔吊傾覆事故發生,首先旁觀者在現場高呼,提醒現場有關人員立即通知現場負責人,由田文、張穎負責撥打應急救護電話“120”,通知有關部門和附近醫院,到現場救護,現場總指揮由李正明擔當,負責全面組織協調工作,余有水親自帶領有關工長及班組負責人,分別對事故現場進行搶救,如有重傷人員由土建工長負責送外救護,電氣工長先切斷相關電源,防止發生觸電事故,門衛值勤人員在大門口迎接救護車輛及人員。.陳興元、吳茂林等人員協助生產負責人對現場清理,抬運物品,及時搶救被砸人員或被壓人員,最大限度的減少重傷程
32、度,如有輕傷人員可采取簡易現場救護工作,如包扎、止血等措施,以免造成重大傷亡事故。.如有卸料平臺或腳手架傾覆事故發生,按小組預先分工,各負其責,但是架子工長應組織所有架子工,立即拆除相關腳手架,班組人員應協助清理有關材料,保證現場道路暢通,方便救護車輛出入,以最快的速度搶救傷員,將傷亡事故降到最低。. 觸電事故:.脫離電源對癥搶救 當發生人身觸電事故時,首先使觸電者脫離電源。迅速急救,關鍵是“快”。.對于低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a.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插銷,可立即拉開電源開關或拔下電源插頭,以切斷電源。b.可用有絕緣手柄的電工鉗、干燥木柄的斧頭、干燥木把的鐵鍬等切斷
33、電源線。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離電源。c.當電線搭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為工具,拉開提高或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觸電者。.對于高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a.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b.帶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鞋,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按順序拉開開關。c.用高壓絕緣桿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d.觸電者如果在高空作業時觸電,斷開電源時,要防止觸電者摔下來造成二次傷害。e.如果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無力或者觸電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
34、走動,嚴密觀察并送醫院。f.如故觸電者傷勢較重,已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還存在,應將觸電者抬至空氣暢通處,解開衣服,讓觸電者平直仰臥,并用軟衣服墊在身下,使其頭部比肩稍低,以免妨礙呼吸,如天氣寒冷要注意保暖,并迅速送往醫院。如果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發生痙攣,應立即準備對心臟停止跳動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搶救。g.如果觸電者傷勢較重,呼吸停止或心臟跳動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臟擠壓法進行搶救,并送往醫院。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不應停止搶救,許多觸電者就是在送往醫院途中死亡的。h.人觸電后會出現神經麻痹、呼吸中斷、心臟停止跳動、呈現昏迷不醒狀態,通常都是假死,萬萬不可當作“
35、死人”草率從事。i.對于觸電者,特別高空墜落的觸電者,要特別注意搬運問題,很多觸電者,除電傷外還有摔傷,搬運不當,如折斷的肋骨扎入心臟等,可造成死亡。g.對于假死的觸電者,要迅速持久的進行搶救,有不少的觸電者,是經過四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搶救而搶救過來的。有經過六個小時的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擠壓法搶救而活過來的實例。只有經過醫生診斷確定死亡,才能停止搶救。.人工呼吸是在觸電者停止呼吸后應用的急救方法。各種人工呼吸方法中以口對口呼吸法效果最好a.施行人工正呼吸前,應迅速將觸電者身上妨礙呼吸的衣領、上衣等解開取出口腔內妨礙呼吸的食物,脫落的斷齒、血塊,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觸電者仰臥,并使其頭
36、部充分扣仰(可用一只手托觸電者頸后),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暢通。b.救護人員用手使觸電者鼻孔緊閉,深吸一口氣后緊貼觸電者的口向內吹氣,用時約2秒鐘。吹氣大小,要根據不同的觸電人有所區別,每次呼氣要使觸電者胸部微微鼓起為宜。c.吹氣后,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并放松觸電者的鼻子,使空氣呼出,用時約3秒鐘,然后再重復吹氣動作。吹氣要均勻,每分鐘吹氣呼氣約12次。觸電者已開始恢復自由呼吸后,還應仔細觀察呼吸是否會再度停止。如果再度停止,應再繼續進行人工呼吸,這時人工呼吸要與觸電者微弱的自由呼吸規律一致。 d.如無法使觸電者把口張開時,可改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即捏緊嘴巴緊貼鼻孔吹氣。h.胸外心臟擠壓法是觸電
37、者心臟停止跳動后的急救方法i.做胸外擠壓時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方,姿勢與口對口人工呼吸法相同,救護者跪在觸電者一側或跪在腰部兩側,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心窩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處。掌根用力向下(脊背的方向)擠壓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成人應擠壓35厘米,以每秒鐘擠壓一次,太快了效果不好,每分鐘擠壓60次為宜。擠壓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讓觸電者胸廓自動恢復,血液充滿心臟。放松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部。g.應當指出,心臟跳動和呼吸是無法聯系的。心臟停止跳動了,呼吸很快會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臟跳動也維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都停止了,應當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如果現場
38、只有一人搶救,兩種方法交替進行。可以擠壓4次后,吹氣一次,而且吹氣和擠壓的速度都應提高一些,以不降低搶救效果。h.對于兒童觸電者,可以用一只手擠壓用力要輕一些免損傷胸骨,而且每分鐘宜擠壓100次左右。.高空墜落當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 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b.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
39、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發現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動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剌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
40、取材,用木板、竹頭等,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腱側下肢縛在一起。.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a.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 0 . 9 % N a C l溶液) 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b.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作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c.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上1 /2 處( 靠近心臟位置) ,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 處( 靠近心臟位置) 。結扎時, 在
41、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墊。 每隔2 540分鐘放松一次, 每次放松0 .51分鐘。d.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4).火災事故應急處理.及時報警,當火災發生時,當事人或周圍發現者應立即撥打火警電話119,并說明火災位置和簡要情況,同時報告給值班人員和義務消防隊進行撲救。.集中力量控制局勢,根據當時情況,利用周圍消防設施對可燃物的性質,數量,火勢,燃燒速度及范圍作出正確判斷,迅速進行滅火。.消滅飛火,組織人力密切監視未燃盡飛火,防止造成新的火源。.疏散物資,安排人力、物力對沒被損壞
42、的物品進行疏散,減少損失,防止火勢蔓延。.注意人身安全,在撲救過程中,防止自身及周圍人員的重新傷害。.積極搶救被困人員,由熟悉情況的人員做向導,積極尋找失蹤人員。配合好消防人員,最終將火撲滅。. 粉塵、噪聲等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負責人接到報告后,立即指揮對污染源及其行為,進行控制,以防事態進一步蔓延或擴散,項目黃繼好、周海封鎖事件現場。同時,通報公司應急小組副組長。 公司應急小組副組長到達事件現場后,立即責令項目部立即停止生產,組織事件調查,并將事件的初步調查通報公司應急小組組長。公司應急小組組長接到事件通報后,上報當地主管部門,等候調查處理。3.事故后處理工作:.查明事故原因事故責任人。.寫出書
43、面報告,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受傷害人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受傷部位、受傷程度。.制訂或修改有關措施,防止此類事故發生。.組織所有人進行事故教育。 向全體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處理意見。6.要求:本應急預案經預演、修訂后形成正式文件,經項目經理批準后,傳達到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學習、執行。5.4監測監控卸料平臺在驗收合格投入使用后,必須對其進行日常的檢測及監控、保養和定期的全面檢查和整修,才能保證其安全使用。卸料平臺日常的保養和維修必須每天進行一次,定期的維護保養一般每月進行一次。所以要求作業隊對外腳手架進行日常的和定期的保養和維修,尤其是每次強風、暴雨過后都要認真檢查、監控整修后方可使
44、用。卸料平臺檢測及監控、保養整修的主要內容有:檢測及監控卸料平臺上人員和物料總重量的堆載是否超過設計容許荷載。以及操作平臺上顯著標明容許荷載的限載標志牌是否完整。檢測及監控卸料平臺左右兩側裝置固定的防護欄是否變形或松動;如發現有異常現象,應及時加固和消除隱患。檢測及監控卸料平臺安鋼絲繩是否采用專用的掛鉤掛牢,建筑物銳角口圍系鋼絲繩處應加補軟墊物,平臺外口是否略高于內口;檢查腳手板有否松動、懸挑,還要檢查四周是否用鐵絲扎牢,如發現問題應及時糾正。檢測及監控錨固件件是否齊全和完好,有無松動、移位。卸料平臺使用時,安排專人負責檢測及監控,發現鋼絲繩有松動或銹蝕損壞應及時調換,焊縫脫焊應及時修復;檢測
45、及監控卸料平臺上堆物是否處于安全位置和穩定狀態,如發現有處于不安全位置和不穩定狀態應及時糾正。此外還要逐日清理卸料平臺平面板上的垃圾。檢測及監控使卸料平臺在使用中是否進行經常檢查,是否清除了上面的雜物,嚴禁在卸料平臺上堆積過多的施工材料,或多人擠在一起,以免卸料平臺發生超載,造成事故。檢測及監控卸料平臺上的施工材料是否隨用隨運,堆放的機具、材料等盡量放在卸料平臺里側,以減小傾覆力矩。六、勞動力計劃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配備充足勞動力,具體見下表:序號工種名稱需用數量(人)1專職安全員22材料員23資料員14質檢員15檢驗試驗員16施工員47核算員28制作安裝工109鋼筋工210電焊工211塔機操作工
46、312塔機指揮工213電 工2七、懸挑卸料平臺設計計算書及相關圖紙71構造參數卸料平臺名稱卸料平臺卸料平臺類型類型一:主梁垂直建筑外墻平臺長度A(m)4平臺寬度B(m)2卸料平臺與主體結構連接方式U形鋼筋主梁間距L1(m)2次梁間距s(m)0.6次梁外伸長度m(m)0內側次梁離墻水平距離a(m)1外側鋼絲繩離墻水平距離a1(m)3.5外側鋼絲繩拉繩點與平臺垂直距離h1(m)3內側鋼絲繩離墻水平距離a2(m)1.6內側鋼絲繩上部拉繩點與平臺垂直距離h2(m)3鋼絲繩夾個數372荷載參數面板自重Gk1(kN/m2)0.39次梁自重Gk2(kN/m)0.1212主梁自重Gk3(kN/m)0.1689
47、欄桿、擋腳板類型欄桿、竹笆片腳手板擋板欄桿、擋腳板自重Gk4(kN/m)0.15安全網設置設置密目安全網安全網自重Gk5(kN/m2)0.01施工活荷載Qk1(kN/m2)2.5堆放荷載Pk(kN)10堆放荷載作用面積S(m2)2施工活荷載動力系數1.373設計簡圖型鋼懸挑式_卸料平臺平面布置圖型鋼懸挑式_卸料平臺側立面圖節點一74面板驗算模板類型木腳手板模板厚度t(mm)50截面抵抗矩W(cm3)416.67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 面板受力簡圖如下: 計算簡圖(kN) 取單位寬度1m進行驗算 q=1.2Gk11+1.4(1.3QK1+Pk/S)1=1.20.391+1.4(1.3
48、2.5+10/2)1=12.018kN/m 抗彎驗算: Mmax=0.100qs2=0.10012.0180.62=0.433kNm =Mmax/ W=0.433106/(416.67103)=1.038N/mm2f=15N/mm2 面板強度滿足要求!75次梁驗算次梁類型槽鋼次梁型鋼型號12.6號槽鋼截面慣性矩Ix(cm4)391.47截面抵抗矩Wx (cm3)62.14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彈性模量E(N/mm2)206000 次梁內力按以兩側主梁為支承點的簡支梁計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q1=(1.2Gk1+1.41.3 Qk1)s+1.2Gk2=(1.20.39+1.41
49、.32.5)0.6+1.20.1212=3.156kN/m p1=1.4Pk=1.410=14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q2=(Gk1+Qk1)s+Gk2=(0.39+2.5)0.6+0.1212=1.855kN/m p2=Pk=10kN 1、抗彎強度 計算簡圖(kN) Mmax=q1(L12/8-m2/2)+p1L1/4=3.156(22/8-02 =Mmax/(xWX)=8.578106/(1.0562.14103)=131.472N/mm2f=205N/mm2 次梁強度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計算簡圖(kN) max=q2L14/(384EIx)(5-24(m/L1)2)+p2L13/
50、(48EIx)=1.8620004/(384206000391.47104)(5-24(0/2)2)+1020003/(48206000391.47104)=0.481mm=L1/250=2000/250=8mm 次梁撓度滿足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1=q1B/2=3.1562/2=3.156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2=q2B/2=1.8552/2=1.855kN76主梁驗算主梁類型槽鋼主梁型鋼型號16a號槽鋼截面面積A(cm2)21.95截面回轉半徑ix(cm)6.28截面慣性矩Ix(cm4)866.2截面抵抗矩Wx (cm3)108.3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
51、2)205彈性模量E(N/mm2)206000 根據建筑施工高處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主梁內力按照外側鋼絲繩吊點和建筑物上支承點為支座的懸臂簡支梁計算(不考慮內側鋼絲繩支點作用):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q1=1.2(Gk3+Gk4+Gk5)=1.2(0.169+0.150+0.010)=0.395kN/m p1=1.4Pk/2=1.410/2=7kN R1=3.156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q2=Gk3+Gk4+Gk5=0.169+0.150+0.010=0.329kN/m p2=Pk/2=5kN R2=1.855kN 1、強度驗算 計算簡圖(kN) 彎矩圖(kNm) 剪
52、力圖(kN) R左=15.677KN Mmax=12.939kNm N=R左/tan=R左/(h1/a1)= 15.677/(3.000/3.500)=18.290kN =Mmax/(xWX)+N/A=12.939106/(1.05108.300103)+18.290103/21.95102=122.115 N/mm2f=205.000 N/mm2 主梁強度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計算簡圖(kN) 變形圖(kNm) max=2.715mmT外=24.089kN 鋼絲繩強度滿足要求!78拉環驗算拉環直徑d(mm)20抗拉強度(N/mm2)65節點二 =T外/(2A)=24.089103/23.14(20/2)2=38.359 N/mm2 f= 65N/mm2 拉環強度滿足要求!79焊縫驗算鋼絲繩下節點拉環焊縫厚度he(mm)8鋼絲繩下節點拉環焊縫長度lw(mm)120節點三 f=T外/(helw)=24.089103/(28.000120.000)=12.547N/mm2ffw=160N/mm2 拉環焊縫強度滿足要求!八、卸料平臺設計安裝圖8.1卸料平臺位置圖8.2卸料平臺平面圖8.3卸料平臺剖面圖8.4卸料平臺節點大樣節點一節點二節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