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高速公路高填深挖路基施工監測方案(34頁).docx

  • 資源ID:639048       資源大?。?span id="ddr9nkp" class="font-tahoma">213.34KB        全文頁數:34頁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高速公路高填深挖路基施工監測方案(34頁).docx

1、 xx高速揭博項目T11標項目部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作業文件文件名稱: 高填深挖路基施工監測方案 文件編號:SLQL-QEO-C-SZ- 30 復 核 人: 版 號: A/O 審 核 人: 受控狀態: 批 準 人: 編 制 人: 生效日期: 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簡介11、工程概況11.1、地形、地貌11.2、工程地質11.3、水文地質與水系21.4、項目概況22、設計概況2三、高填深挖路基施工過程監控目的71、高填方、軟土路基監控目的71.1、穩定性控制71.2、沉降量監控71.3、地表水平位移量監控72、深挖路塹監控目的72.1、指導性控制72.2、預見性控制7四、路基監

2、測內容及布置斷面81、高填方路基監測內容及布置方案82、深挖路塹監測內容及布置方案8五、監測元件布置和埋設81、監測元件布置、埋設原則82、監控元件布置92.1高填、軟基監控元件布置92.2深挖路塹監控元件布置103、監控元件埋設113.1、沉降板埋設113.2、地表水平位移邊樁埋設123.3邊坡變形監控點埋設12六、路基監測實施方案121.高填路基沉降監測實施方案121.1、路肩、中樁及平臺沉降監控121.2、地表水平位移量及隆起量監測方案141.3 檢測周期及控制標準152、深挖路塹監測方案162.1、安全監測162.2、人工巡視和裂縫觀測172.3、檢測頻率17七、監控注意事項181、水

3、準測量監控注意事項182、水平角監控注意事項183、測距注意事項194、深挖路塹監測19八、路基監控規劃201、路基監控人員配置202、路基監控設備配置20九、高填深挖路基監測質量控制211、監測作業原則212、監測樁的控制212.1沉降樁的控制212.2水平位移邊樁的控制223、基準點和工作基點控制224、監測數據的控制22十、監測資料整理及監測報告221、資料整理222、資料整理232.1 即時報告232.2 階段報告232.3 最終報告23十一、質量體系及保證措施231、建立質量保證體系232、質量保證措施24十二、安全保證措施26附表28 一、編制依據1、兩階段施工圖設計相關圖紙;2、

4、本項目相關工程地質勘察報告;3、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4、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5、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 D30-2004);6、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7、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GB 12898-2009);二、工程簡介1、工程概況1.1、地形、地貌項目所在區域位置屬于xx省中部xx縣境內,山脈屬于粵東蓮花山支脈,場區屬于山地丘陵地貌,南北兩面山巒重疊,地勢較高,中部較低并向東西兩翼傾斜,構成不大對稱的馬鞍形。本項目沿線地勢起伏較大,屬盆嶺相間低山丘陵地貌。地形、地貌主要受地質構造所控制。山嶺一般海拔100500m

5、,大部分為森林保護區,部分地帶水流豐富,山間溝谷地帶標高多在100m左右。丘間溝谷地多呈“V”字型。1.2、工程地質區段內出露地層不完整,地表為第四系全新統坡殘積層,河流階地、溝谷中分布沖洪積堆積物。沿線主要巖性有:泥質粉砂巖、粉砂巖、粉砂質泥巖等。路線走廊帶大部分處于丘陵、低山區,軟土不發育,根據現場地形、地貌的調查和鉆孔揭示的情況,沿線僅在局部的丘間谷底、洼地及河流階地內揭露有薄層的淤泥質土層,其厚度一般較小,大部分軟土為沖溝周邊山體殘積土體在降雨的沖刷下堆積而成,較為松散,但軟土中一般含有較多的砂粒或者砂層,透水性較好,在加載過程中,有利于排水固結的完成。1.3、水文地質與水系沿線氣候潮

6、濕,降水充沛,地表徑流豐富,為地下水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各類巖組裂隙較為發達,為地下水的富集提供了條件,地下水類型可劃分為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水和基巖裂隙兩大類。項目標段內地下水由上部土層孔隙潛水和深部基巖裂隙水組成。上部土層中的坡殘積粉質黏土層的含水性及透水性均較差,不具賦水條件,含水量小;下部基巖的強-中風化帶內,巖石裂隙發育,含一定基巖裂隙水??傮w而言,標段內地下水不大,其補給來源主要依靠大氣降水滲透補給;水位埋深受季節性影響較大,一般橋址中部谷地內水位較淺,而兩端山坡上地下水位埋深較大。1.4、項目概況本項目是xx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中“二橫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位于xx省中部的低山、

7、丘陵區,東端順接xx高速公路普寧至揭西段。本項目高填方路段很多,最大填方高度達到47米,且項目工期較短,土方填筑時間較短。2、設計概況本合同段為汕頭至湛江高速公路揭西大溪至博羅壩段第11標段,位于xx縣瓦西鎮,起訖樁號為K177+210K192+085,全長14.875km。T11標段內有路基挖土石方約762萬方;路基填筑,利用土石方約639萬方;深挖路塹共計26段,最高挖方59.74m;高填路堤共計53處,最高填土47.7米。占總填方50%,且大多數位于軟土路基上。表高填方監控統計表序號里程樁號段 監控斷面平臺沉降板土路肩沉降板路基沉降板路基觀測墩側向數量(個)側向數量側向數量(個)側向數量

8、(個)側向數量1K177+660-K177+762K177+670右2左右2左1右1右22K177+720右2左右2左1右1右23K178+150-K178+391K178+160左4左右2左1右1左44K178+210左3左右2左1右1左35K178+260左1左右2左1右1左16K178+701-K178+808K178+740左3左右2左1右1左37K178+790左3左右2左1右1左38K179+030-K179+130K178+080左2左右2左1右1左29K179+210-K179+290K179+220左2左右2左1右1左210K179+270左1左右2左1右1左111K179+

9、533-K179+623K179+580左3左右2左1右1左312K179+785-K179+582K179+820左2左1左1/左213K180+014-K180+099K180+060右1左右2左1右1右114K180+190-K180+350K180+280右3左右2左1右1右315K180+230右2左右2左1右1右216K180+584-K180+070K180+620左1左右2左1右1左117K180+670左3左1左1/左318K180+800-K180+870K180+840左2左1左1/左219K180+930-K181+195K181+010左2左右2左1右1左220K18

10、1+060左3左1左1/左321K181+110左4左右2左1右1左422K181+160左4左右2左1右1左423K181+350-K181+508K181+400左右2+1左右2左1右1左右2+124K181+450左右4+1左右2左1右1左右4+125K181+860-K181+958K181+870左1左右2左1右1左126K181+920左2左右2左1右1左227K181+981-K182+087K182+020左右3+1左右2左1右1左右3+128K182+070左右1+2左右2左1右1左右1+229K182+300-K182+472K182+360右2右1/右1右230K182+

11、390右2右1/右1右231K182+440右1右1/右1右132K182+410-K182+611182+480左2左右2左1右1左233K182+550左右2+2左右2左1右1左右2+234K182+590左右2+2左右2左1右1左右2+235K184+772-K184+886K184+810左1左右2左1右1左136K184+860左3左1左1/左337K184+920-K185+030K184+930左2左右2左1右1左238K184+980左2左右2左1右1左239K185+228-K185+480K185+260左右1+1左右2左1右1左右1+140K185+310左右1+1左右2

12、左1右1左右1+141K185+360左右1+2左右2左1右1左右1+242K185+410左右2+2左右2左1右1左右2+243K185+460左右2+2左右2左1右1左右2+244K188+100-K188+310K188+140左2左右2左1右1左245K188+190左2左右2左1右1左246K188+240左2左右2左1右1左247K188+290左2左右2左1右1左248K190+390-K190+630K190+420左右2+2左右2左1右1左右2+249K190+470左右2+2左右2左1右1左右2+250K190+520左右1+2左右2左1右1左右1+251K190+980-

13、K191+180K191+020左右1+2左右2左1右1左右1+252K191+080右2左右2左1右1右253K191+530-K191+750K191+550右1左右2左1右1右154K191+590右1左右2左1右1右155K191+640右1左右2左1右1右156K191+690右1左右2左1右1右157K191+740右1左右2左1右1右1表深挖路塹監控統計表序號里程樁號段側向 監控斷面平臺檢測點位移檢測樁備注1K177+210-K177+650左側K177+260212K177+310313K177+360314K177+410415K177+460516K177+510517K1

14、77+560418K177+610219K177+355-K177+490右K177+3801110K177+4203111K177+4601112K177+490-K177+656右K177+5301113K177+5803114K177+6301115K178+390-K178+558左側K178+4302116K178+4804117K178+5202118K182+086-K182+300右側K182+1301119K182+1802120K182+2303121K182+2801122K184+635-K184+780右側K184+6501123K184+7003124K184+75

15、03125K185+056-K185+220左側K185+0801126K185+1302127K185+1803128K185+2101129K189+750-K189+857左側K189+7601130K189+8003131K189+8401132K190+630-K190+790右側K190+6501133K190+6902134K190+7302135K190+7701136K191+220-K191+400左側K191+2301137K191+2702138K191+3203139K191+3601140K191+300-K191+460右側K191+3201141K191+350

16、3142K191+3805143K191+4104144K191+4402145K191+487-K191+648左側K191+5001146K191+5304147K191+5605148K191+5903149K191+6201150K191+726-K191+908左側K191+7401151K191+7803152K191+8202153K191+8601154K178+820-K179+043右側K178+8301155K178+8803156K178+9303157K178+9803158K179+0201159K179+290-K179+420左側K179+3101160K179

17、+3503161K179+3803162K179+4101163K179+853-K180+050左側K179+8701164K179+9102165K179+9504166K180+9904167K180+0301168K179+880+K180+014右側K179+8901169K179+9203170K179+9503171K180+9902172K180+663-K180+820右側K180+6851173K180+7253174K180+7653175K180+8051176K180+820-K180+918右側K180+8351177K180+8652178K180+9051179

18、K181+194-K181+343右側K181+2101180K181+2603181K181+31031三、高填深挖路基施工過程監控目的1、高填方、軟土路基監控目的1.1、穩定性控制填方超過12m均為高填方,本項目高填方路段共有53段,通過對路基原地表實測沉降、邊樁位移的綜合分析,合理控制高填路基的填筑速率,達到安全、快速填筑路基的目的。1.2、沉降量監控通過對路肩、中樁、平臺、坡腳等沉降量觀測,根據測定數據觀測沉降趨勢,預測穩定時間和工后沉降量;為土石方沉降量計算提供依據1.3、地表水平位移量監控利用觀測數據監測地表水平位移及隆起情況和側向變形情況,以確保路堤填筑施工安全和穩定。2、深挖路

19、塹監控目的2.1、指導性控制通過施工安全監控,對開挖邊坡沉降、位移進行實時監控,以了解由于工程擾動等因素對坡體的影響,便于采取更為合理、有效的支護措施,及時指導工程施工。2.2、預見性控制由于開挖深度較大,為評價在開挖過程中的邊坡穩定性,為業主、施工單位及監理單位提供參考數據,以便及時作出預測預報,以達到安全、快速的施工。四、路基監測內容及布置斷面1、高填方路基監測內容及布置方案1.1位移邊樁:按照50m間距埋設在路堤兩側趾部,一根埋設位于坡腳處,另一根位于邊溝外側。1.2高填方沉降板:按照50m間距埋設在土路肩、各級填方平臺處。1.3高填方沉降觀測墩:按照50m間距埋設在土路肩、各級填方平臺

20、處,位于沉降板旁。1.4擋墻位移觀測點:采用25鋼筋按照50m間距埋設在擋墻頂面同一路段不同監控項目的測點布置在同一斷面上,有利于測點看護,便于集中觀測,統一觀測率,更重要的便于個觀測項目數據的綜合分析。2、深挖路塹監測內容及布置方案2.1邊坡變形觀測墩:根據深挖路塹邊坡長度情況,按照30-50m間距進行埋設于斷面邊坡坡口線外2m處。2.2施工安全監測:根據深挖路塹邊坡長度情況,沿路線中軸線按照30-50m間距埋設于各級開挖平臺坡腳處。在安全監測同時輔以人工巡查,如:坡頂、坡面坡腳裂縫、變形,邊坡滲水情況,監測點維護等2.3邊坡處置效果監測:主要包括深部位移監測、錨索應力監測等(建議由專業第三

21、方監測完成)。五、監測元件布置和埋設1、監測元件布置、埋設原則同一路段不同監控項目的測點布置在同一斷面上,這樣有利于測點看護,便于集中觀測,統一觀測率,更重要的便于個觀測項目數據的綜合分析。測點及觀測元件的埋設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且埋設準確、埋設穩定。觀測期間對觀測點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防止事故機械的碰撞,人為因素的破壞,務必使觀測工作善始善終,取得滿意成果。2、監控元件布置2.1高填、軟基監控元件布置(1)監控范圍主要監控高填路基、軟基填筑過程及運營中沉降、變形。(2)測點布置測點縱向布置:以開挖基床中心線為基準,沿路中軸線方向每50米左右設置一個觀測斷面且每處高填或軟土路基路段不少于一個監

22、測斷面。測點橫向布置:各觀測點布置在同一斷面上,一般布置在土路肩、各級填方平臺一級坡腳處。圖高填路基監測布置圖圖高填路堤擋墻監測布置圖1.1深挖路塹監控元件布置(1)監測范圍邊坡變形主要監測范圍為深挖路塹兩側邊坡。(2)測點布置各點縱向布置:以開挖基床中心線為基準,沿橋軸線方向每5米左右設置一個變形觀測點。測點里面布置:以基床開挖面為基準,第一監測點布置在開挖深度0.5m左右,其余測點間距2m左右布置,同時在底層分界線增設測點。圖深挖路塹邊坡監測點正面布置圖圖 深挖路塹邊坡監測點布置圖3、監控元件埋設2.1、沉降板埋設埋設時,沉降板底槽應平整,其下鋪設606020cm的砂墊層。沉降板的金屬測桿

23、、套管和接駁的垂直偏差率不大于1.5%。沉降板采用鋼板,底板尺寸為6060cm0.9cm;金屬測桿直徑為4cm,測桿應與底板焊接為一體;套管采用具有一定強度的10cmPVC管。隨著沉降板下沉和土石料的填補,測桿與套管相應接高,每節長度不宜超過50cm。接高后的測桿頂面應略高于套管上口,套管上口應加蓋封住管口,管頂高出碾壓面高度30cm。2.2、地表水平位移邊樁埋設位移邊樁一般埋設在路堤兩側趾部,其中一根位于坡腳外1m處,另一根位于邊溝外側,兩根相距4m。如果邊溝在半坡上,則位移邊樁一根埋設在離路基坡腳1m處,另一根在第一更以外4m處。邊樁采用1212cm砼預制樁,邊樁埋設深度為1.5m,露出地

24、面為10cm。埋設時采用打入法,樁周圍應回填密實。樁周上部50cm用混凝土澆筑固定。在邊樁頂部應預埋不易損壞的金屬測頭。此外,位移邊樁應做好標記并編號。2.3邊坡變形監控點埋設邊坡位移基準點在邊坡位移變形影響不大的穩定地點,埋設三個基本水準點,構成基本水準網,作為沉降觀測的起算依據。測點采用20鋼筋進行布置,每層邊坡開挖后即用鐵錘將其須插打到邊坡一定深度,以保證其在邊坡開挖至邊坡防護期間穩固不發生破壞為準,同時注意在施工期間對測點的保護?;鶞庶c埋設采用先挖一直徑約1.0m的孔,深度約1.2m。在孔內澆筑一水泥墩,于水泥墩中間埋設一直徑為20mm的鋼筋作為觀測基準點。六、路基監測實施方案1.高填

25、路基沉降監測實施方案1.1、路肩、中樁及平臺沉降監控沉降觀測點采用沉降板埋設,觀測儀器采用DS1水準儀和DS3水準儀。DS1水準儀用于建立三等沉降變形觀測網及二等水準轉點測量, DS3水準儀用于用于沉降觀測。沉降觀測時按四等水準測量要求控制。高程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網系統并與施工高程控制網聯測。全線三等水準測量貫通后,在其基礎上建立獨立的四等高程控制網(1)建立沉降位移檢測基準網項目開工初期全線加密測量控制點時,注意縱觀全局,在需要變形監測的路基區域預先布置水準基準點和工作基點,確保施工和觀測期間各點位牢固。且在一個測區至少有三個高程控制點,以防萬一該測區個別控制點被破壞時馬上加密引測,保證監測工

26、作的連續性。工作基點的布設為滿足沉降變形觀測精度要求,按照“控制點位置沿路線布設,距路中心的位置大于50m小于300米,同時應便于觀測”的原則布設水準測量工作基點。沉降觀測網主要技術要求等級相鄰基準點高差中誤差(mm)每站高差中誤差(mm)往返較差、符合或環線閉合差(mm)檢測已測高差較差(mm)三等1.00.300.60 n0.8 n注:表中n 為測站數(2)水準測量的觀測方法、技術要求水準測量觀測方法等級水準儀型號水準尺觀測方法二等DS1因瓦光學觀測法往返各一次三等DS1因瓦光學觀測法往DS3雙面中絲讀數法往返四等DS3雙面中絲讀數法往返、往水準觀測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水準儀型號視線長度(m

27、)前后視距距離較差(m)前后視的距離較差累計(m)視線離地面最低蓋度(m)基、輔分劃讀數較差(mm)基輔分劃所測高差較差(mm)二等DS1300.51.50.50.30.4三等DS1100360.31.01.5DS3752.03.0四等DS31005100.23.05.0注:三、四等水準采用變動儀器高度觀測單面水準尺時,所測兩次高差較差,應與黑面、紅面所測高差之差的要求相同。(3)監測方法、技術和精度要求沉降檢測基準網采用DS1型水準儀按照三等水準測量方法進行觀測。沉降檢測基準網和沉降施測過程中技術要求見上表規定。沉降點采用DS3水準儀按四等水準測量方法進行觀測。按測量精度要求和頻次定期觀測沉

28、降板測桿頂面測點高程。在沉降板測桿接高時應同時測量接高前后的測桿高程。1.2、地表水平位移量及隆起量監測方案地表水平位移量及隆起量監測采用地表水平位移邊樁(隆起量垂直變形范疇,監測方法與路肩沉降測法相同),觀測儀器采用全站儀進行觀測。平面控制網采用一級導線控制網。全線三等導線測量貫通后,在其基礎上建立獨立的水平位移一級導線控制測。(1)建立水平位移檢測網項目開工初期全線加密測量控制點時,注意縱觀全局,在需要監測的范圍區域預先布設水準點和工作基點,建立相應的一級水平位移導線控制測量。選點時選擇合適觀測位置,并嚴格按照規范要求設基準點和工作基點,確保施工和觀測期間點位牢固。并且在一個測區內,在滿足

29、規范要求的前提下至少有3個點互通視的導線點,以防萬一該測區內個別導線點被破壞時,保證監測的連續性。導線基準點的布設為滿足水平位移變形觀測精度要求,按照“平面控制點位置沿路線布設,距路中心的位置大于50m且小于300m,同時應便于測角測距”的原則布設水平位移觀測工作基點。導線測量主要技術要求等級導線長度(km)平均邊長(km)測角中誤差()測距中誤差測距相對中誤差水平角測回數(2級儀器)方位角閉合差()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四等931.8201/150000103.6n1/55000一級40.55151/30000210n1/15000注: 表中n為測站數(2) 水平角觀測方法、技術要求水平角觀測宜

30、采用方向觀測法,其主要技術要求見下表:表 水平角方向觀測法的技術要求等級儀器型號光學測微器兩次重合讀數之差()半測回歸零差()一測回內2C 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測回較差()四等及以上2級儀器38139一級及以下121812(3) 測距方法、技術要求測距采用全站儀觀測,其主要技術要求見下表:表 測距主要技術要求等級儀器型號每邊測回數總測回數一測回讀數較差(mm)單程各測回較差(mm)往返較差(mm)往返四等5 mm 級儀器114572(a+b*D)10 mm 級儀器61015一級10 mm 級儀器1-21015注: 計算測距往返較差的限差時,a 、b 分別為相應等級所使用儀器標稱的固定誤差和比例

31、誤差。1.3 檢測周期及控制標準(1)檢測周期根據本標段設計路堤填筑采用分級加載的方法而定,要求施工期每填筑1-2次應檢測一次,如果兩層填筑時間間隔較長,每隔7天至少觀測一次。當填筑到上路床頂后,預壓期第1-2月,每月觀測兩次,以第二個月起視沉降速率變化情況觀測1-2次,直至預壓期結束。(2)控制標準路堤在填筑過程中,如沿路堤中線地面沉降速率1.0cm/天或水平位移速率0.5cm/天,標志為不穩定狀態出現,應立刻停止加載(填土)。當停止加載后每天仍需進行觀測,當連續觀測三次沉降量或位移量在規定控制范圍之內時,才能繼續加載填筑施工。當填筑至上路床頂面時,連續兩個月的觀測沉降量每月不超過78mm,

32、確定為沉降穩定。此時方可卸載并開始路面填筑。2、深挖路塹監測方案深挖路塹監測主要內容包含地面位移監測、深層位移監測(建議由專業第三方完成)及人工巡視監測。2.1、安全監測(1)建立垂直位移監控基準網各點縱向布置:以開挖基床中心線為基準,沿橋軸線方向每30-50米左右設置一個變形觀測點。測點立面布置:以基床開挖面為基準,第一監測點布置在開挖深度0.5m左右,其余測點間距2m左右布置,同時在底層分界線增設測點??v向同排的測點形成一條測線,多條測線形成監測網。測點布置完成后,監測網一次形成。(2)變形基準點的布設邊坡位移基準點在邊坡位移變形影響不大的穩定地點,埋設三個基本水準點,構成基本水準網,作為

33、沉降觀測的起算依據?;鶞庶c埋設采用先挖一直徑約1.0m的孔,深度約1.2m。在孔內澆筑一水泥墩,于水泥墩中間埋設一直徑為20mm的螺絲釘作為觀測基準點。監測基點宜設置在穩定的區域并遠離監測坡體,避免在松動的表層上設點。邊坡體上的檢測點布置在各級邊坡平臺上,觀測點間距30-50m。對有可能形成的滑動帶。重點部位及可疑點應加深、加密布點。當同一邊坡設有深層位移觀測點時,坡面上其中一條縱向觀測線應與深層位移觀測點在同一直線上,以便觀測數據的相互驗證和對比分析。(3) 變形監測方法及技術要求深挖路塹變形監測采用高精度全站儀進行,監測技術要求如下表表 深挖路塹監控技術要求等級相鄰基準點差中誤差(mm)每

34、站高差中誤差(mm)往返較差或環線閉合差(mm)檢測已測高差較差(mm)二等0.50.150.3n0.4n2.2、人工巡視和裂縫觀測(1)裂縫監測點布置在人工巡視發現裂縫的位置埋設裂縫觀測點,裂縫一般產生邊坡和邊坡體邊緣,部分分布在邊坡體上結構層。如果邊坡在開挖過程中坡面沒有出現裂縫,則此類測點無需布置。(2)裂縫監測由于一般的裂縫變形時微笑而蠕變懂得,本項目部選擇游標卡尺對邊坡對變形裂縫進行監測。首先,在裂縫的兩邊穩定土體內開挖一個A4紙面大小的洞約45cm深,之后用混凝土澆筑至地面高度,用兩塊長方形鐵片分別埋設在裂縫兩邊的混凝土內,并使兩塊鐵片在裂縫處相互搭接約5cm長,在搭接處用紅油漆涂

35、色,如果裂縫變化,則在搭接處兩塊鐵板的紅油漆涂色處產生一個裂隙裂隙,只要用游標卡測出這條裂縫的寬度數據。2.3、檢測頻率地表變形的監測頻率應與施工情況和降雨相聯系,雨季和邊坡開挖期間應加密監測。地表變形監測測點埋設后即開始監測,一般來說監測過程持續至邊坡加固完成六個月或經歷一到兩個雨季后三個月無明顯位移即可結束。在此期間的監測頻率建議按照下表控制。表 邊坡監測頻率表階段時間次數備注儀器安裝后23如遇坡體發生破壞、監測數據發生異常等特殊情況,適當加密監測次數。邊坡開挖期及雨季一 周1旱季和少雨季節一 月2暴雨期或雨后數天內一 天1每個監測項目的監測周期宜與施工和降雨量相適應,雨季、邊坡開挖或已出

36、現變形破壞時應加密觀測。邊坡每開挖一級時,至少應觀測一次。連續3d降雨量大于50mm/d時,應連續觀測23次,間隔時間不大于2d。 監測數據應及時整理,監測結果用于指導施工。七、監控注意事項1、水準測量監控注意事項(1)、確保儀器設備性能正常,尤其是水準儀的i角務必不能超限。在作業開始的第一周內應每天測定一次i角,i角穩定后每隔15天校定一次。(2)施測過程中,注意水準尺的底部要平整,不能彎曲,要清理干凈。不得有泥巴或紅油漆,以免影響觀測精度。(3)施測過程中,使用尺墊作轉點,嚴禁用磚頭或不設尺墊作為轉點。(4)施測過程中,注意設站和扶立水準尺的高度,要避免立尺過高。如無法避免時,扶尺者要面對

37、儀器,雙手扶住水準尺后來回慢慢擺動,盡可能減少讀數誤差。(5)如守外界因素(如鎮動)的影響,儀器的補償器無法正常工作或超出補償儀器的補償范圍時,務必停止觀測。(6)施測過程中觀測結果的處理a觀測結果超限必須重測;b測站觀測限差必須重測,重測后應用往返合格的結果。重測結果與原測結果分別比較,較差均不超過限差時,取三次結果的平均值。c觀測結果限差超限碧必須重測,否則從水準點或間隙點起重測。d每條水準路線按測段往返高差較差,或符合路線的環線閉合差在計算高車中誤差或高差中數超限時,應先對路線身上閉合差較大的測段進行重測。2、水平角監控注意事項(1)確保儀器設備性能正常,否則不得使用;(2)測站對中誤差

38、和反光鏡對中誤差不應大于2mm;(3)水平角觀測過程中,氣泡中心位置偏離整置中心不宜超過1格。四等及以上等級的水平角觀測,當觀測方向的垂直角超過3的范圍時,宜在測回間重新整置氣泡 位置;(4)當觀測數據超限時,應重測整個測回,如觀測數據出現分群時,應分析原因,采取相應措施重新觀測;(5)如受外界因素(如震動)的影響,儀器的補償器無法正常工作或超出補償器的補償范圍時,應停止觀測;(6)在成像清晰的情況下才觀測,否則不觀測;(7)因為變形觀測精度要求較高,故在觀測過程中,切忌為了方便而用簡易對中器代替光學對中器。特別是建立導線控制網時務必使用光學對中器;(8)施測時采用木制三腳架而非鋁合金三腳架,

39、特別是在炎熱的天氣下更要注意,以防三腳架受熱變形,影響觀測精度。3、測距注意事項(1)測站對中誤差和反光鏡對中誤差不應大于2mm;(2)當觀測數據超限時,應重測整個測回,如觀測數據出現分群時,應分析原因,采取相應措施重新觀測;(3)四等及以上等級控制網的邊長測量,應分別量取兩端點觀測始末的氣象數據,計算時應取平均值。(4)因為變形觀測精度要求較高,故在觀測過程中,切忌為了方便而用簡易對中器代替光學對中器。特別是建立導線控制網時務必使用光學對中器。(5)施測時采用木制三腳架而非鋁合金三腳架,特別是在炎熱的天氣下更要注意,以防三腳架受熱變形,影響觀測精度。4、深挖路塹監測(1)、監測人員做到四個固

40、定,即固定的觀測人員、使用固定的測量儀器,固定的測站基點。固定的游標卡尺量測。并盡量做到基本在基本相同環境和外界條件下進行觀測,以減少誤差,提高觀測精度。(2)、每次觀測前對全站儀系統進行監測,不符合精度的儀器不能使用,以減少儀器造成的誤差。(3)坡面位移基點埋設子啊通視良好的位置上,覆蓋的浮土應采用人工夯實處理處理,連續觀測2-3次,所得數據進行比較分許,直至判斷可作為觀測初始值為止,隨即開始正式測量。(4)、經常進行監測基點的閉合差符合,消除由于人為或其他因素對觀測基點造成的破壞而造成誤差。八、路基監控規劃1、路基監控人員配置序 號姓名工種備注1鄧鵬振項目總工全面技術管理2黃 彬項目副經理

41、現場全面管理3黃 勇道基工程師現場技術管理4席 剛質檢工程師現場質量檢驗管理5白文奇現場技術人員現場監控管理、配合6唐軍現場技術人員現場監控管理、配合7李敏現場技術人員現場監控管理、配合8王曼現場技術人員現場監控管理、配合9黃創業現場技術人員現場監控管理、配合10張宗建測量工程師監測管理11劉永華測量員現場監測12唐勝久測量員現場監測13韓元華測量員現場監測14李偉健測量員現場監測15涂傲測量員現場監測16許樂測量員現場監測17葉政測量員現場監測2、路基監控設備配置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1水準儀DS162全站儀43GPS44游標卡尺2九、高填深挖路基監測質量控制對高填深挖路基監測,務必保證監

42、測質量。除了須嚴格執行各項技術要求以及相關技術標準、精度要求外,還須嚴格執行如下事項:1、監測作業原則各期的變形監測,為了將觀測中的系統誤差減到最小,從而達到提高精度的目的,應滿足下列作業原則:(1) 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2) 采用相同的觀測路線和觀測方法;(3) 固定使用同一儀器和設備,每次觀測前須對使用儀器和設備進行檢查和校正,此外須定期進行檢查,且做出詳細記錄;(4) 觀測人員相對固定;(5)在基本相同的環境和觀測條件下工作。記錄相關的環境因素,包括荷載、溫度、降水、水位等;(6)對工作基點與基準點定期進行校核。當對沉降觀測成果發生懷疑時,隨時進行復測校核(7)建立沉降控制網或沉降施測

43、過程中的轉點使用尺墊,嚴禁用磚石或不設尺墊作為轉點。2、監測樁的控制2.1沉降樁的控制按照設計要求制作沉降板,確保無影響觀測精度的缺陷。在埋設時不僅位置要符合設計要求,而且要采用措施進行保護。為防止施工中損壞沉降板,在沉降板周圍宜用人工或小型夯實機夯實,套管外側面應涂一層醒目的顏色,蓋頂加插一面小紅旗,以示警戒。2.2水平位移邊樁的控制按照設計要求制作水平位移邊樁,確保無影響觀測精度的缺陷。在埋設時不僅位置要符合設計要求,而且要采用措施進行保護。3、基準點和工作基點控制定期對水準基點和工作基點進行復測檢查,原則上每半年復測一次,當對沉降觀測成果發生懷疑時,隨時進行復測校核。4、監測數據的控制(

44、1)專人負責,建立沉降觀測數據庫,按時整理、分析沉降數據,指導設計與施工;(2)采用統一基準處理數據,采用統一的路基沉降監測記錄表格,做好監測數據的記錄與整理。監測資料應齊全、詳細、規范,符合設計及細則要求。所有測試數據必須真實準確,不得造假;記錄必須清晰,不得涂改;測試、記錄人員必須簽名;(7)各種原始測量記錄應真實、可靠,并有可追溯性;計算成果和圖表清晰、簽署齊全,并妥善保存;(3) 人工測試數據,必須在觀測當天及時輸入計算機,核對無誤后在計算機內備份;沉降變形觀測資料及時輸入管理信息系統,以保證各相關單位在觀測過程中時時監控。觀測中有沉降、變形異常情況應及時通知有關各方及時處理;(4)

45、按照提交資料要求及時整理、匯總、分析,按有關規定整編成冊,報送有關單位進行沉降分析、評估;(5)路基填筑過程中應及時整理地表水平位移量,當觀測數據表明地表水平位移每晝夜5mm/d或有其他跡象表明路堤可能失穩時,須立即停止填筑施工,待穩定后再恢復填土,必要時采用卸載措施。十、監測資料整理及監測報告1、資料整理施工過程中各項觀測同步進行,及時整理觀測數據,編制各種圖表(表格形式見附表)及繪制時程曲線,反應施工過程各項指標的變化,及時反饋信息,提出施工控制指標建議值,確保填筑施工安全高效進行。2、資料整理依據對觀測資料整理的結果,可做成不同階段的成果報告:2.1 即時報告當觀測數據表明地表水平位移每

46、晝夜5mm/d或有其他跡象表明路堤可能失穩時,立即發出報告給監理單位,并報業主。2.2 階段報告施工中每月提交定期報告,本報告分析填筑、挖方施工過程中觀測數據,內容包括(1) 荷載、沉降、時間曲線;(2) 填土速率、沉降速率、時間直方圖;(3) 邊樁位移、荷載時程曲線;(4) 填筑施工結束時各斷面控制路段內的沉降量和沉降引起的土石方工程量分析報告。(5) 挖方過程中,位移變化、沉降率。2.3 最終報告觀測結束后提交最終報告,本報告分析觀測全過程的數據,內容包括:(1) 荷載、沉降、時間曲線;(2) 后期沉降估算;(3) 路堤穩定狀態評價;(4) 路塹邊坡穩定狀態評價后續工程建議。十一、質量體系

47、及保證措施1、 建立質量保證體系質量管理由總工程師負責,成立以工程處、質檢處、機料處、施工處為成員的質量領導小組,負責對該工程的質量進行全面管理,項目部日常質量管理工作由項目部質檢處負責。建立和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控制機構,質量管理工作由項目總工程師具體分管,質檢處負責具體工作。(見下圖)2、 質量保證措施(1)要求施工技術及質量檢驗人員全面了解設計意圖,做到心中有數。每道工序實施前把有關施工技術規范、設計要求、質量標準向各施工班組進行書面交底。(2)嚴格執行工序自檢報檢制度,對關鍵工序制定出詳細的施工工藝以確保施工質量。項目質檢工程師領導工地專職質檢員對各分項工程進行全過程質量檢查,按規定

48、做好現場檢查原始記錄,每一道工序完工后進行自檢,報質檢工程師復檢,在此基礎上報監理工程師檢查,做到道道工序有人把關,每個項目有人驗收。上一道工序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不合格的項目進行一定要返工重做至合格。(3)定期校驗工地使用的各種測量設備、檢校,確保其完好。認真做好各項監測工作,及時提供現場施工的各項技術參數,監測人員要嚴格把關,按規范規定的抽檢數進行監測,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圖 質量保證體系圖十二、安全保證措施 (1) 思想保證:通過對安全教育、宣傳、反饋、分析原因,制定出相應的措施,樹立全員的安全意識,明確安全責任重于泰山。(2) 組織保證:經理部、安保處、生產班組分級管理,層層落

49、實安全責任制度。(3) 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勞動紀律,對違規操作者,給予停工待崗處理;(4)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規程,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管理制度、操作進行操作。(5) 作好安全檢查記錄,特別是對隱患的記錄必須具體。(6) 安全檢查后,要認真、全面地進行系統分析,定性定量進行安全評價,對口研究對策,進行整改和加強管理。(7)、使用證件齊全、有效的車輛和司機,對車輛加強日常保養和維修。車輛行駛嚴格遵守交通規則。(8)、盡量避免和填土交叉作業。監測人員穿戴設有安全反光設置的服裝。監測斷面處插設彩旗以起警示作用。圖質量檢驗程序圖附表表1 xx高速揭博項目T11合同段地基處理沉降觀測記錄表工程名稱:沉

50、降板編號 路槽底面標高 m 地基處理方法 埋設樁號 原地面標高 m 設計總沉降量 mm觀測日期填土頂面標高(m)累計填土高度(m)接管頂標高(m)本次沉降量(mm)累計沉降量(mm)荷載名稱備注表2 xx高速揭博項目T11合同段地基處理沉降板觀測成果報表沉降板號:日期天數填土厚度(m)累計沉降(mm)計算:校核:表3 xx高速揭博項目T11合同段 地基處理XX斷面沉降觀測結果觀測日期填土高度(m)沉降板沉降值(cm)C1C2C3C4C5C6剖面沉降曲線計算:校核:表4 xx高速揭博項目T11合同段地基處理XX斷面邊樁位移監測結果觀測日期時間填土高度邊樁位移值(mm)(d)(m)B1B2B3B4B5B6計算:校核:表5 xx高速揭博項目T11合同段地基處理XX斷面邊樁沉降觀測結果觀測日期填土高度邊樁沉降值(mm)(m)B1B2B3B4B5B6剖面沉降曲線計算:校核:表6 xx高速揭博項目T11合同段深挖路塹觀測記錄表XXX段X側深挖路塹觀測記錄表點號2008年6月22日2008年6月24日初次坐標及高程坐標及高程本次位移本次沉降AB高程AB高程A(mm)B(mm)高程(mm)一級邊坡1#2#3#4#5#二級邊坡6#7#8#9#10#三級邊坡11#12#13#14#15#測站點點號為M1;坐標為A= ,B= ;高程為 。后視點點號為M2;坐標為A= ,B= ;高程為 。


注意事項

本文(高速公路高填深挖路基施工監測方案(34頁).docx)為本站會員(Le****97)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易县| 乐都县| 鄂托克前旗| 永嘉县| 融水| 襄垣县| 图木舒克市| 兴海县| 宁河县| 泰来县| 淮阳县| 吐鲁番市| 江门市| 五台县| 桐梓县| 淄博市| 老河口市| 桐乡市| 涿州市| 东莞市| 南通市| 西乌珠穆沁旗| 昭平县| 平和县| 喀喇沁旗| 临高县| 九江县| 乌拉特后旗| 安新县| 湟源县| 新余市| 平塘县| 正阳县| 伊宁市| 桃江县| 河东区| 开平市| 辛集市| 凤城市| 马尔康县| 南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