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施工方法第一節 施工段的劃分本工程主要采用腳手架施工,我司將劃分3個施工區段進行施工。區段的劃分,有利于作業面的展開,對整體工程形象的樹立是非常有效的.也保證了幕墻施工工期完全滿足總體施工進度計劃。龍骨安裝采取由下往上的施工方法,因為腳手架施工拉結點很多,所以面材安裝施工采取由上往下的施工方法,這樣能確保面材安裝的完整性.第二節 埋件施工方法一、預埋件施工文件1、資料提供給總包(企業資質、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施工許可證、安全許可證);2、與總包簽定安全施工協議;3、預埋件施工圖提供總包68套;4、施工人員的聯系電話交給總包、業主;5、與總包索取結構施工進度計劃表(控制埋件進場時間以及施工
2、時間).二、埋件需提供的質保資料1、鋼材質保書;2、鋼筋質保書(鋼板、鋼筋)一定要有供應單位紅章;3、鍍鋅質保書,要有供應單位紅章;4、埋件的拉拔試驗報告,(請國家有關部門做試驗,報告給監理,有六種埋件,如圖示:埋件一埋件二埋件三埋件四埋件五埋件六三、預埋件的檢查1、焊縫高度必須達到設計要求;2、焊角沒有咬邊現象;3、防銹漆涂刷是否均勻;4、所用材料是否符合設計要求;5、加工尺寸與圖是否一致;6、填寫預埋件進場驗收表,參見附表7、填寫進場物資報驗表以及上述資料報給監理,驗收通過后才可進行埋設。四、預埋件埋設方法1、預埋件埋設之前,首先進行技術交底,特別要說明轉角位置埋件的埋設方案,并填寫技術交
3、底表備案.2、當每一層樓土建梁柱鋼筋綁扎完畢后,按照預埋件點位布置圖及標高尺寸,根據土建梁柱尺寸控制線,在鋼筋上視具體情況用紅筆劃出預埋件埋設控制線。如下圖示:3、在埋設預埋件之前,當土建支模時,就進行分格,將預埋件分格線彈在底模外檐口處。(如圖)4、根據埋件施工圖埋件分布的情況,對埋件以軸線右邊起第一個埋件進行編號,從1至若干個進行埋設(參見下圖)并以本公司的埋件檢查表填寫埋件埋設的情況。上下、左右、前后將埋設的情況記錄下來,埋件埋設后填寫隱蔽驗收單并附檢查表報監理驗收.五、預埋件埋設的要求1、預埋件在埋設過程中,要以多軸線進行埋設,相對來說軸線之間的精確度足以滿足埋件的幾何尺寸,若以單軸線
4、定位,丈量過程中尺寸誤差會積累,造成埋件的偏位,相對軸線偏差小于20mm(參見下圖)2、幕墻與主體結構連接的預埋件,應在主體結構施工時按設計要求埋設;預埋件位置偏差上下不應大于10mm,上下測量依據底模用卷尺進行測量.3、當土建梁柱鋼筋綁扎完畢后,將預埋件用鐵絲臨時固定在鋼筋上,或點焊在箍筋上。4、若預埋件埋設中碰到埋件在箍筋的空檔處,則可添加輔助鋼筋,或用鐵絲與主筋扎牢。5、預埋件在埋設過程中,一定要緊貼模板(參見下圖),上下、左右偏差到20mm影響不大,而前后傾斜將造成角碼與埋件之間接觸減少,施工難度加大。采取措施,加墊鐵塊等均為點接觸,受力將受影響。這時候只能采用楔型鐵塊輔助修正,這樣勢
5、必造成施工周期長、成本增加.6、埋件埋設好以后,在澆搗砼時,要注意保護埋件。混凝土施工的振動棒在埋件邊應延長振搗時間,埋件周邊的砼一定要澆搗密實,避免產生漏漿及空鼓現象,影響埋件的質量。7、預埋件在墻面埋設時,在澆混凝土時,應跟蹤進行檢查,若埋件高出混凝土應立即往下打,使埋件與混凝土面一樣平.8、結構陰陽角的埋件處理 a、陰角部位埋件的埋設,依據幕墻安裝的需要在角位處拉開50mm,否則影響今后施工安裝. b、陽角部位埋件的埋設,陽角處的埋設應與陰角處埋設相反,角位兩個埋件應貼邊靠緊.9、剪力墻處埋件施工一般情況下,待剪力墻模板合模后埋件無法進行調整,因而在和模前將埋件固定好,采用吊線法進行,埋
6、件與線錘退縮5mm,以免影響合模。10、圓弧處埋件施工 圓弧位埋件的施工,應明確是建筑分格還是結構分格,及時與設計溝通,以免誤差擴大無法進行施工。11、當預埋件埋設完畢后,應做好記錄,并填寫預埋件安裝檢查表.如后表:預埋件安裝檢查表施工部位:編號測量放線編號測量放線出入左右上下傾斜度備注出入左右上下傾斜度備注1n2n+13n+24n+35n+46n+57n+68n+79n+81011n+n施工員: 日期:12、預埋件安裝時,每進場一批埋件都要進行認真檢查,做好記錄,并填寫埋件進場驗收記錄表。如下表:預埋件進場驗收記錄表項目名稱: 供應商: 產品名稱:到貨日期: 批號: 型號: 數量:序號檢驗項
7、目質量情況備注1產品保證文件2鋼板尺寸偏差3鋼板厚度偏差4錨筋長度偏差5焊接質量6鍍鋅質量7外觀質量8拉拔試驗質量91011檢驗結論備注檢驗人: 檢驗日期: 年 月 日第三節 施工測量方法施工測量是整個幕墻施工的基礎工作,直接影響著安裝質量,因此必須對此項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努力提高測量放線的精度。一、準備工作1、熟悉施工圖及有關技術資料。2、檢查測量儀器,檢驗是否有年檢合格證,并建立設備臺帳(型號、規格、使用年限、精度、生產廠家)。3、擬定測量方法和步驟。4、總包方提供書面水平基準標高點和首層基準點控制圖。5、質量員對參加測量放線人員進行書面和口頭技術交底,詳細講解技術要求及允許的誤差,并要
8、參加測量放線工作。6、對放線人員進行安全交底,不準違章作業,必須做好安全防護工作。7、各種工具準備 1)經緯儀、水準儀(精度2/級). 2)激光垂準儀一臺(精度2/級)。 3)50米、30米鋼卷尺 4)5米、3米鋼卷尺 5)紅藍鉛筆、角尺、1.5mm鋼絲線、50*5角鋼、掃帚、沖擊鉆、膨脹螺栓、紅油漆等。二、測量放線施工的內容1、基準點線、軸線的復核。2、水平標高的布置。3、放內、外控制線。4、彈分格線。5、垂直鋼線的布置。6、結構預埋件的檢查測量.三、測量參照標準1、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102-20032、建筑幕墻工程技術規范DBJ0856963、城市測量規范CJJ8-854、工程測量
9、規范GB50026935、玻璃幕墻工程質量檢驗標準JGJ/T139-2001四、施工測量的依據1、平面圖、立面圖、節點大樣圖。2、工程建筑圖、結構圖。3、總承包單位提供的內控點布置圖.五、首層基準點、線布置1、進入工地放線之前請總包方提供基準點線布置圖,以及首層原始標高點(參見下圖),施工人員依據基準點、線布置圖,進行復核基準點、線及原始標高點,原始標高點只需要一個(總包單位標高只有復核后符合標準才能用).2、尋找首層基準點,站在首層朝二層天花板望,看到二層有200200的方孔,側下方就有基準點(如圖示)。3、 基準點、線的確認幕墻測量放線,依據總承包單位提供的基準點布置圖,檢查總包單位基準點
10、尺寸是否符合尺寸要求,基準點線與軸線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基準點對角線是否在誤差范圍內。原始標高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結合幕墻設計圖、建筑結構圖進行認可,經檢查確認后,填寫軸線、控制線記錄表,請總承包單位有關負責人給予認可簽字。4、首層控制線的布置因總包單位便于施工,控制線一般設定離結構較遠(2米左右),而幕墻施工需將控制線進行外移(一般0.51米),依據總包首層控制軸線,建立幕墻首層內控制網,再由內控制網根據安裝需求進行外移形成外控制網,按照圖紙設計對控制網進行復核校正,使之符合設計及安裝要求。六、 標準層的設立標準層的設立主要是控制建筑物的垂直偏差,保證各樓層的幾何尺寸,滿足放樣要求。同
11、時,由于控制鋼絲線拉的過長,穩定性差,因而間隔1520米處增加固定點,防止鋼絲擺動。依據整個大樓首層總承包單位設置的原基準點,我們擬定從首層、五層、十層、頂層等每隔五層為一個標準控制層,依據總承包單位提供的底層基準控制點作為一級控制點,通過一級基準控制點,采用鉛垂儀傳遞基準點,為提高傳遞精度,擬從底層通過光孔直接傳遞至頂層作出該幾層的中心控制點,在底層、頂層任意一點架設全站儀進行控制基準線的連線檢查工作,首先用全站儀檢查投測點之間的距離和角度是否與底層控制點一致,若超過允許誤差,應查找原因及時糾正.若在誤差范圍內,則確認,進行下一步連線工作。七、投點測量實施的方法將鉛垂儀架設在底層的基準點上仔
12、細對中、調平(參見圖21),用向下視準軸十字線投向傳遞層,在鉛垂儀的監控下進行定位,定位點必須牢固可靠,各基準點以此為基礎。投點完畢后,進行聯線步驟,在全站儀或經緯儀監控下將墨線分段彈出。八、內控線的布置各層投點工作結束后,進行內控線的布控。整個大樓的主控制線,以總包單位提供的主控制線為準,將總承包方的結構控制線進行平移,平移應放在接近結構邊緣,但要讓開柱位,便于連線的地方,內控線離結構面為1000mm,根據總承包單位內控制線,在此基礎上進行內控制的平移,平移彈線過程中,全站儀進行監控,無重疊現象,檢查內控線與放樣圖是否符合規定要求,符合后進行外圍結構的測量,使整個大樓成封閉狀態。九、結構外圍
13、分隔控制線的測量內控線布置后,以總承包單位提供的軸線、基準點、控制線作為一級基準點,在底層投出外圍控制線,用測距儀測出外控制線的距離,用全站儀監控作出各外控線延長線的交匯點,通過確定延長線上的交匯點作出二級控制點,各二級控制點之間互相連線成閉合狀形成二級控制網.二級控制網建立后,檢查建筑結構外圍實際尺寸與設計尺寸之間的偏差程度,對大于或小于設計偏差要求的結構區域,由總承包單位進行修正后,交付我司驗收后使用.十、層間標高的設置層間標高的測量,首先在軸線控制線上使用全站儀或經緯儀采取直線延伸法,在便于觀察的外圍做一觀察點,由下而上設立垂直線,在儀器的監控下,彈出垂直墨線,依據垂直鋼線在樓層外立面上
14、懸掛10kg重物的30m鋼卷尺,用大力鉗把鋼卷尺夾緊,在小于4級風的氣候條件下,靜置后用等高法分別測量計算出各樓層的實際標高和建筑結構的實際總高度,每層設立1米水平線作為作業時的檢查用線,并將各層高度分別用綠色油漆記錄在立柱或剪力墻的同一位置處(因總承包方標記錄紅色,以示區別),在幕墻施工安裝直至施工完畢之前,高度標記、水平標記必須清晰完好,不被消除破壞。標高測量誤差,層與層之間2mm,總標高10mm。(參見圖21) 標尺讀數的計算(參見圖2-2):式一:H=a2a1+bA1000式中:H-結構標高上移1米的標高標志層間標準高度(設計值)b-標尺讀出的a1,點至0.000的高度a1、a2-水平
15、儀在鋼卷尺上的讀數其它樓層按以下公式計算(參見圖2-3):式二:Hn=1=a4a3+bn-An式中:H n=1結構標高上移1米的標高標志An層間標準高度(設計值)bn標尺讀出的a3,點至一米處的標志點高度a3、a4-水平儀在鋼卷尺上的讀數十一、 鋼絲線的設定:用鉛垂儀每隔2層定出鋼絲固定點位置,鋼絲采用1。5mm,鋼絲固定支架采用550角鋼制成,角鋼一端鉆有1。61.8孔眼,所有角鋼上孔眼自下而上用鉛垂儀十字線中心定位,確保所有孔眼處于垂直狀態,而另一端采用M8膨脹螺栓固定在相應樓板立面邊緣(見附圖24),鋼絲穿過孔眼,用花蘭螺栓繃緊.十二、豎向控制線的布置 在首層轉角放置垂準儀,首先進行調平
16、,再調整下視點,使其對準轉角點,打開激光開關,使激光點落在施工層角干上,角鋼一端鉆有1.61.8孔眼,所有角鋼孔眼自上而下用鉛垂儀十字線中心定位,確保所有孔眼處于垂直狀態,而另一端采用M8膨脹螺栓固定在相應樓板立面。由此可投射出所有轉角控制點,用1.5鋼絲線每隔十層拉線繃緊,就構成了豎向控制線.十三、外圍結構的測量連接首層控制線與豎向控制線,就形成了立體控制網,依據控制網測出各面、角的基礎結構輪廓線,檢查建筑結構外圍實際尺寸與設計尺寸之間的偏差程度,對大于或小于設計偏差要求的結構區域,可向總包、監理單位提出修理處理意見及要求,直到符合驗收標準,交付使用。十四、 目前各分格線及龍骨線的確定 轉角
17、垂線確定后,就可以根據分格尺寸在兩轉角點之間進行分格,上下連線,形成整體控制網,同時也可根據圖紙面線距離龍骨線的尺寸往里返出龍骨線,以作為安裝龍骨的依據。十五、測量放樣誤差控制標準(1) 標高a。0.000至1米線1mm;b。層與層之間1米線1mm;c.總標高0.000至樓頂層1mm。(2) 控制線a. 墻完成面控制線2mm(參見圖);b。 到外控線1mm;c。 結構封閉線2mm.(3) 投點各標準層之間點與點之間垂直度1mm。十六、資料匯總;技術交底記錄;基線復核記錄;結構檢查記錄;施工隊放線報驗單;項目部放線報驗單。圖21圖22圖23圖24第四節 預埋件與結構檢查偏差處理方法一、埋件與結構
18、的檢查1、埋件上下、左右的檢查在測量放線過程中,預埋件的檢查與結構的檢查相繼展開,測量人員將埋件標高線、分格線均用墨線彈在結構上,依據十字中心線,施工人員用尺子進行測量,檢查出埋件左右、上下的偏差。2、埋件進出檢查 埋件進出時,測量放線人員從首層與頂層用鋼線檢查,一般在15米左右布置一根鋼線,為減少垂直鋼線的數量,橫向使用魚絲線進行結構檢查,檢查尺寸計算:理論尺寸實際尺寸=偏差尺寸.3、埋件檢查的記錄埋件進場檢查過程中,依據埋件編號圖進行填寫上下、左右進出位記錄表。下表:結構/埋件檢查表編號施工部位編號施工部位進出左右上下傾斜度備注進出左右上下傾斜度備注檢查人: 日期:注:編號要能清楚的反映出
19、結構或埋件的位置,后置埋件在備注欄內注明錨固質量。二、結構偏差的處理1、預埋件檢查完畢后,將記錄表整理成冊,用尺寸計算的方法對每個埋件尺寸進行分析,依據施工圖給定的尺寸,檢查結構尺寸是否超過設計尺寸偏差.設計尺寸參見下圖:2、依據測量所得的結構偏差表,經計算超過設計尺寸,首先與設計進行溝通,將檢查表提交給設計進行分析,若偏差超出設計范圍,則要報告業主、監理和總包,共同做出解決方案。推薦以下方案: a.土建將偏差結構進行剔鑿; b.將玻璃完成面向外推移; c。部分剔鑿、部分推移。三、預埋件偏移處理1、當錨板預埋左右偏差大于30mm時,角碼一端已無法焊接,如圖。2、預埋件若超過偏差要求,應采用與預
20、埋件等厚度、同材質的鋼板進行補板。錨板埋件補埋一端采用焊接方式,另一端采用化學螺栓固定,平板埋件如圖四、化學錨栓施工1、埋件發生偏差,因將結構檢查表提供給設計,設計師依據偏差情況制訂埋件偏差施工方案,以及補埋的方式,并提供施工圖及強度計算書,然后根據施工圖進行施工。2、埋件補埋施工圖及強度計算書應提交給業主、監理認可,待確認后方可施工。3、化學錨栓在施工之前應進行拉拔試驗,按照各種規格每三件為一組,試驗可在現場進行.如圖示:五、化學錨栓施工步驟和要求1、測量放線人員將打化學錨栓位置用墨線彈在結構上,施工人員依據所彈十字定位線進行打孔。圖示:2、為確保打孔深度,應在沖擊鉆上設立標尺,控制打孔深度
21、.沖擊鉆如下圖示:3、打孔深度及打孔直徑依據下表進行,混凝土配孔直徑(適應ASQ 混凝土強度為C25C60)螺桿直徑(mm)鉆孔直徑(mm)鉆孔深度(mm)安全剪力(KN)安全拉力(KN)8108010129012.613。8121411018。319。8161812528.934。6202517054。052.4注:1、由于同一種直徑的螺桿長度并不相同,故鉆孔深度僅供參考; 2、安全剪力和安全拉力是根據不同混凝土強度等級而測定的,不能作為設計施工依據,實際承受能力應以現場的拉拔實驗為準.4、在混凝土上打孔后,應吹去孔內的灰塵,保持孔內清潔,項目質量員應跟蹤監督檢查。5、打完孔后,將玻璃管藥劑放入孔中,再將錨栓進行安裝。放入螺桿后高速進行攪拌(手槍鉆轉速為750轉/秒),待洞口有少量混合物外露后即可停止。6、打孔后各項數據要求,化學錨栓深度一定要達到標準,嚴禁將錨栓長度割短,化學錨栓與混凝土面應盡量成90角,即垂直于混凝土面。圖示:7、當化學螺栓施工完畢后,不能立即進行下一步施工,而必須等到螺栓里的化學藥劑反應、凝固完成后方可開始下步施工.具體時間見下表示:化 學 反 應 時 間溫度()凝膠時間(分)硬化時間(分)506030001030601020203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