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化各系統施工方案一、施工準備智能化系統工程項目經理部將于簽訂合同書的一周內成立,并配備必要的管理人員。在施工現場籌建現場辦公室,配備專用車輛、電腦等必要的辦公設施。在建設方和總承包方的領導下,按照統一的部署和安排開展各項工作。 項目部將根據土建安裝工程進度網絡圖,制定智能化詳盡的進度計劃,計劃將說明計劃開工日期和各分項工程各階段的完工日期。項目經理部將陸續完成如下工作: 編制工程施工綜合進度表。制定工程技術、質量、安全、消防、現場保衛、設備機具、材料、現場文明施工等一系列管理規章制度。組織施工隊伍,進行進場前三級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治安、防火、現場文明施工的教育;施工環境、工程范圍、施工特
2、點的介紹;保證工期和質量目標的專題介紹等。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熟悉圖紙資料,深入理解設計意圖、施工要點,綜合勘察施工現場。準備各種施工用的國家標準、施工規范及各種施工記錄、報表。按照現場總平面部署圖組織施工隊伍、施工機具及首批施工材料進場。二、綜合布線系統1工藝流程敷設管路、安裝橋架-穿線(水平布線、垂直干線)-安裝信息模塊及面板、安裝配線架-線路通斷、線性測試-竣工文檔的整理2設備的安裝1)機柜安裝方法:機柜安裝完畢后,水平、垂直度應符合廠家規定。如無廠家規定時,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mm;安裝機柜面板,架前留有1.5m空間,機柜背面離墻距離大于0.8m,以便于安裝和施工;壁掛式機柜底距地面宜為30
3、0-800 mm。2)配線設備機柜安裝方法:采用下走線方式時,架底位置與電纜上線孔相對應;各直列垂直傾斜誤差不應大于3mm,底座水平誤差每平方米不大于2mm;接線端子各種標志齊全;交接箱或暗線箱暗設在墻體內。預留墻洞安裝,箱底高出地面為500-1000 mm。3)各類接線模塊安裝方法:模塊設備完整,安裝就位,標志齊全;安裝螺絲必須擰緊,面板保持在一個水平面上。4)信息插座安裝方法:安裝在活動地板或地面上,固定在接線盒內,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線盒蓋可開啟,并嚴密防水、防塵。接線盒蓋與地面齊平;安裝在墻體上,高出地面30mm,如地面采用活動地板時,加上活動地板內凈高尺寸;信息插座有標簽。
4、3線纜的敷設1)線纜的敷設一般應符合下列要求:纜線布放前應核對規格、程式、路由及位置與設計規定相符。纜線的布放應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等現象,不應受到外力的擠壓和損傷。纜線在布放前兩端應貼有標簽,以表明起始和終端位置,標簽書寫應清晰、端正和正確。電源線、信號電纜、對絞電纜、光纜及建筑物內其他弱電系統的纜線應分離布放。各纜線間的最小凈距應符合設計要求。纜線布放時應有余量。在交接間、設備間對絞電纜預留長度一般為3-6m,工作區為0.3-0.6m;光纜在設備端預留長度一般為5-10m。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設計要求預留長度。2)設置電纜橋架和線槽敷設纜線應符合下列規定:電纜橋架宜距離地面2.2m以上,橋
5、架頂部距頂棚或其他障礙物不應小于0.30m。橋架內橫斷面的填充率不應超過50%。電纜橋架內纜線垂直敷設時,在纜線的上端和每隔1.5m處應固定在橋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設時,在纜線的首、尾轉彎及每隔3-5m處進行固定。在水平、垂直橋架和垂直線槽中敷設纜線時,應對纜線進行綁扎。4對對絞電纜以24根為束、25對或以上主干對絞電纜、光纜及其其他信號電纜應根據纜線的類型、纜徑、纜線芯數分束綁扎。綁扎間距不宜大于1.5m,扣間距應均勻,松緊合適。4重點、難點施工方案1)纜線終端的一般要求:纜線在終端前,必須檢查標簽顏色和數字含義,并按順序終端。纜線中間不得產生接頭現象。纜線終端處必須卡接牢固,接觸良好。纜線終
6、端應符合設計和廠家安裝手冊要求。對絞電纜與插接件連接應認準線號、線位色標,不得顛倒和錯接。2)對絞電纜芯線終端應符合下列要求:終端時每對對絞線應盡量保持扭絞狀態,非扭絞長度對于六類線不應大于10mm,超五類線不大于13mm。剝除護套均不得刮傷絕緣層,應使用專用工具剝除。屏蔽對絞電纜的屏蔽層與接插件終端處屏蔽罩可靠接觸,纜線屏蔽層應與接插件屏蔽罩360圓周接觸,接觸長度不宜小于10mm。3)光纜芯線終端應符合下列要求:采用光纖連接盒對光纜芯線接續、保護,光纖連接盒可為固定和抽屜兩種方式。在連接盒中光纖應能得到足夠的彎曲半徑。光纖融接或機械接續處應加保護和固定,使用連接器以便于光纖的跳接。連接盒面
7、板應有標志。跳線軟纖的活動連接器在插入適配器之前應進行清潔,所插位置符合設計要求。三、信息網絡系統1工藝流程網絡設備安裝-系統統調-系統測試及驗收。2方案實施1)設備安裝注意整體設備安裝的美觀性。擰取螺釘的時候不要過于緊,否則會讓網絡設備傾斜,也不能過于松垮,這樣網絡設備在運行時不會穩定,工作狀態下設備會抖動。2)規劃網絡系統的VLAN、IP地址表、冗余路由、網絡拓撲圖等,詳細規劃各個子系統的網絡接入范圍、主要應用以及運行的端口。3)仔細核對光纜對數、走向,核對各個配線間的位置、大小,重點要注意機柜的空間以及端接箱和理線架的數量,光纖和跳線端口標號對照等等。4)編寫詳細設計方案。根據前期的網絡
8、功能規劃和信息收集及對布線系統的資料匯集具有針對性地寫出詳細設計方案。詳細設計方案包括網絡設備的命名、IP地址的分配、網絡設備的連接設計、VLAN的設計、路由的設計、網絡冗余的設計、網絡設備的具體參數的設計、網管的設計、網絡設備單體調試、網絡設備的聯調、網絡系統的測試計劃等內容,為后期的項目實施提供了技術依據和指導。3設備調試1)網絡設備的單體調試及測試,主要包括:網絡設備的單體上電、確定設備的硬件及軟件是否運行正常;網絡設備的模塊上電運行、確定網絡模塊的指示燈是否正常;確定核心交換機加載的路由軟件是否正常工作;確定核心交換機的風扇模塊是否正常;按照詳細設計文檔完成單體設備的參數設置。2)網絡
9、設備的聯調及測試,主要包括:SPANNING-TREE功能的實現及測試;路由功能的實現及測試;訪問控制功能的實現及測試;網管機的功能實現及測試;子網內的連通及測試;子網間的連通及測試;重要節點間的連通性、延遲、帶寬等測試。4重點、難點施工方案1)設備命名為了標識網絡設備、便于管理網絡設備,應該為網絡中每一臺設備賦予名稱標識,設備命名的基本原則為:(1)能表示出網絡設備的類型(2)能表示出網絡設備的物理位置(3)能表示出網絡設備所屬的網絡層次(4)相同物理位置和網絡層次的網絡設備由不同序號區分(5)能反映出該設備的業務屬性和網元功能2)接口描述為了標識設備端口,便于后期維護,應為沒一個接口設置接
10、口描述,接口描述的基本規則為:(1)能表示出端口的對端網元設備(2)能表示出端口的類型(3)能反映出對端端口所在板卡的物理槽位3)IP地址規劃酒店網絡設備涉及到很多系統,包括酒店經營服務類系統,如酒店經營管理系統、財務系統等等,因此IP地址規劃的結果直接影響到網絡運行的質量,以下是幾點IP地址規劃的基本原則:唯一性:一個IP網絡中不能有兩個主機采用相同的IP地址。即使使用了支持地址重疊的MPLS/VPN技術,也盡量不要規劃為相同的地址。連續性:連續地址在層次結構網絡中易于進行路徑疊合,大大縮減路由表,提高路由算法的效率。擴展性:地址分配在每一層次上都要留有余量,在網絡規模擴展時能保證地址疊合所
11、需的連續性。實意性: “望址生義”,好的IP地址規劃使每個地址具有實際含義,看到一個地址就可以大至判斷出該地址所屬的設備。這是IP地址規劃中最具技巧型和藝術性的部分。最完美的方式是得出一個IP地址公式,以及一些參數及系數,通過計算得出每一個需要用到的IP地址。四、程控交換系統1工藝流程程控交換設備安裝-系統統調-系統測試及驗收。2方案實施1)設備安裝注意整體設備安裝的美觀性。擰取螺釘的時候不要過于緊,否則會讓程控交換設備傾斜,也不能過于松垮,這樣程控交換設備在運行時不會穩定,工作狀態下設備會抖動。2)規劃程控交換系統的電話號碼配置等,詳細規劃各個子系統的接入范圍、主要應用以及運行的端口。3)仔
12、細核對大對數電纜走向,核對各個配線間的位置、大小,重點要注意機柜的空間以及端接箱和理線架的數量,端口標號對照等等。4)編寫詳細設計方案。3設備調試1)程控交換設備的單體調試及測試,主要包括:程控交換設備的單體上電、確定設備的硬件及軟件是否運行正常;程控交換設備的模塊上電運行、確定網絡模塊的指示燈是否正常;確定程控交換軟件是否正常工作;確定程控交換機的風扇模塊是否正常;按照詳細設計文檔完成單體設備的參數設置。2)程控交換設備的聯調及測試,主要包括各子功能實現測試。4重點、難點施工方案1)設備命名為了標識設備、便于管理設備,應該為每一臺設備賦予名稱標識,設備命名的基本原則為:(1)能表示出設備的類
13、型(2)能表示出設備的物理位置2)接口描述為了標識設備端口,便于后期維護,應為沒一個接口設置接口描述,接口描述的基本規則為:(1)能表示出端口的對端設備(2)能表示出端口的類型(3)能反映出對端端口所在板卡的物理槽位五、視頻監控系統1工藝流程布置原則是:先敷設管線,而后安裝控制中心系統設備,再安裝前端攝像機、電梯攝像機等設備,并且整個系統的安裝與工程的內裝修同步。施工順序是:布管穿線-控制設備安裝調試-前端設備的安裝、調試-統調-系統驗收。2導線、電纜規定及穿線方法本系統的視頻監控中的攝像機采用網絡攝像機,其信號線采用超五類網絡線接入樓層交換機;電梯攝像機采用模擬攝像機,其信號傳輸線采用視頻電
14、纜接入視頻編碼器。纜線布放前應核對規格、程式、路由及位置與設計規定相符。電纜敷設時應根據設計圖上各段線路的長度來選配電纜。避免電纜接續,當必須中途接續時應采用接插件。纜線在布放前兩端應貼有標簽,以表明起始和終端位置,標簽書寫應清晰、端正和正確。電源線宜與信號線、控制線分開敷設。纜線的布放應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等現象,不應受到外力的擠壓和損傷。電纜的彎曲半徑應大于電纜直徑的15倍。電纜敷設完成后應用萬用表檢測電纜的屏蔽層與線芯是否絕緣, 線芯是否接地。3設備安裝方法在施工前,應對圖紙、現場情況、材料設備的到貨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具備條件時才可施工,施工中應做好隱蔽工程的施工驗收,并做好記錄。管
15、線敷設時,建設單位應會同設計、施工單位對管線敷設質量進行隨工驗收,并填寫“隱蔽工程隨工驗收單”。施工時應配合相關專業。石材上、吊頂上攝像機及探測器的安裝注意應預留檢修口等工作。閉路電視監控系統一般由攝像、傳輸、控制、圖像處理和顯示5部分組成。1)攝像機安裝攝像機宜安裝在監視目標附近且不易受外界損傷的地方,安裝位置不應影響現場設備運行和人員正常活動。安裝的高度,室內宜距地面2.5-5m或吊頂下0.2m處;室外應距地面3.5-10m,并不得低于3.5m 。攝像機安裝前應按下列要求進行檢查:將攝像機逐個通電進行檢測和粗調,在攝像機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后,方可安裝;檢查云臺的水平、垂直轉動角度,并根據設計
16、要求定云臺的轉動起點方向;檢查攝像機在防護罩內緊固情況;檢查攝像機座與支架或云臺的安裝尺寸。在安裝過程中還應注意下列事項:在搬動、架設攝像機過程中,不得打開鏡頭蓋。從攝像機引出的電纜宜留有1m的余量,不得影響攝像機的轉動。攝像機的電纜和電源線均應固定,并不得用插頭承受電纜的自重。先對攝像機進行初步安裝,經通電試看、細調,檢查各項功能,觀察監視區域的覆蓋范圍和圖像質量,符合要求后方可固定。2)控制室設備安裝:(1)機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機架的底座應與地面固定;機架安裝應豎直平穩,垂直偏差不得超過1%;多個機架并排在一起,面板應在同一平面上并與基準線平行,前后偏差不得大于3mm;兩個機架中間縫隙
17、不得大于3mm。對于相互有一定間隔而排成一列的設備,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得大于5mm;機架內的設備、部件的安裝,應在機架定位完畢并加固后進行,安裝在機架內的設備應牢固、端正;機架上的固定螺絲、墊片和彈簧墊片圈均應按要求緊固不得遺漏。(2)控制臺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控制臺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控制臺應安裝豎直,臺面水平;附件完整,無損傷,螺絲緊固,臺面整潔無滑痕;臺內接插件和設備應可靠,安裝應牢固;內部接線應符合設計要求,無扭曲脫落現象。(3)控制室內電纜敷設監控室內的電纜敷設采用地槽或墻槽時,電纜應從機架、控制臺底部引入,將電纜須所盤方向理直,按電纜的排列次序放入槽內,拐彎處應符合電纜曲率半徑的要求
18、;電纜離開機架和控制臺時,應在距起彎點處10mm處成捆空綁,根據電纜數量,應每隔100mm200mm空綁一次;在敷設的電纜兩端應留有適當的余量,并標示明顯的永久性標記;引入、引出房屋的電纜,在出口處應加裝防水罩。向上引入、引出的電纜,在出口處應做滴水彎,其彎度不得小于電纜的最小彎曲半徑;(4)監視器安裝監視器安裝在固定的機柜上,應采取通風散熱措施;監視器安裝位置應使屏幕不受外來光的直射,當有不可避免的光時,應加遮窗簾;監視器外部可調節部分,應暴露在便于操作的位置,并可加保護罩。4重點、難點施工方案1)盡量利用弱電線槽、橋架。線槽、橋架不到之處需敷設鋼管,條件不具備也可采用PE、PVC塑料管。強
19、電和弱電電纜全部分設并分開穿管,不允許AC24V和DC12V低壓電源線與視頻信號線、控制電纜共管。2)在土建、裝修工程結束后,各專業設備安裝基本完畢,在安全、整潔的環境中安裝攝像機。3)攝像機引出的電纜留有1m的余量,以便不影響攝像機的轉動。攝像機安裝在監視目標附近不易受到外界損傷的地方,而且不影響附近人員的正常活動。安裝高度:室內2.5-5m,室外3.5-10m。電梯轎廂內的攝像機安裝有頂部,其光軸與電梯廂的兩壁、天花板成45度角。4)攝像機避免逆光安裝。5)安裝時按攝像監視范圍決定云臺的旋轉方位,其旋轉死角處在支、吊架和引線電纜一側。6)一般安裝在標準吊、支架或自制的臺架上。電動云臺重量大
20、,支持其的支、吊架安裝牢固可靠,并考慮其的轉動慣性,在它旋轉時不發生抖動現象。7)球形攝像機、隱蔽式防護罩、半球形防護罩,由于占用天花板上方空間,因此必須確認該安裝位置吊頂內無管道等阻檔物。8)解碼器安裝在離攝像機不遠的現場,安裝不要明顯;若安裝在吊頂內,吊頂要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并在附近有檢修孔。9)監控室內的終端設備,在人力允許的情況下,可與攝像機的安裝同時進行。監控室裝修完成且電源線、接地線、各視頻電纜、控制電纜敷設完畢后,將機柜及控制臺運入安裝。10)支座與地面固定,安裝豎直平穩,垂直偏差不超過2;幾個機柜并排在一起,面板應在同一平面上并與基準線平行,前后偏差不大于3cm,兩個機柜中間縫
21、隙不大于3cm。對于相互有一定間隔而排成一列的設備,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大于5mm。控制臺正面與墻的凈距不小于1.2m,側面與墻或其他設備的凈距,在主要走道不小于1.5m,次要走道不小于0.8m;機架背面和側面距離墻的凈距不小于0.8m。六、入侵報警系統1工藝流程布置原則是:先敷設管線,而后安裝控制中心系統設備,再安裝報警探測器,安裝與工程的內裝修同步。報警系統施工順序是:布管穿線-控制設備安裝調試-前端設備的安裝、調試-統調-系統驗收。2導線、電纜規定及穿線方法室內報警采用紅外幕簾探測器、緊急按鈕及腳踢式開關,敷設時按綜合布線規定和方法進行敷設。纜線布放前應核對規格、程式、路由及位置與設計規定相
22、符。電纜敷設時應根據設計圖上各段線路的長度來選配電纜。避免電纜接續,當必須中途接續時應采用接插件。纜線在布放前兩端應貼有標簽,以表明起始和終端位置,標簽書寫應清晰、端正和正確。電源線宜與信號線、控制線分開敷設。纜線的布放應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等現象,不應受到外力的擠壓和損傷。電纜的彎曲半徑應大于電纜直徑的15倍。電纜敷設完成后應用萬用表檢測電纜的屏蔽層與線芯是否絕緣, 線芯是否接地。3設備安裝方法在施工前,應對圖紙、現場情況、材料設備的到貨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具備條件時才可施工,施工中應做好隱蔽工程的施工驗收,并做好記錄。管線敷設時,建設單位應會同設計、施工單位對管線敷設質量進行隨工驗收,并
23、填寫“隱蔽工程隨工驗收單”。施工時應配合相關專業。石材上、吊頂上緊急按鈕、探測器、現場報警鍵盤及聲光報警器的安裝注意應預留檢修口等工作。1)系統組成:防盜報警系統一般由探測器、緊急按鈕、腳踢式開關、現場報警鍵盤、聲光報警器、報警主機、報警顯示系統組成。2)探測器的安裝各類探測器的安裝,應根據所選選產品的特性、警戒范圍要求和環境影響等,確定設備的安裝點(位置和高度);探測器底座和支架應固定牢固;導線連接應牢固可靠,外接部分不得外露,并留有適當余量。七、電子巡更系統1工藝流程施工順序是:信息鈕的安裝-軟件安裝調試-系統調試-系統驗收。2設備安裝方法巡更系統一般由管理主機、巡更棒、巡更點組成。安裝巡
24、更點時,建議安裝高度為1.2-1.4m,方便巡檢人員點擊。3重點、難點施工方案信息鈕安裝位置要合理,避免人為、動物、惡劣天氣等的破壞。八、門禁管理系統1工藝流程布置原則是:先敷設管線,而后安裝網絡系統設備,再安裝對講主設備及門禁等設備,并且整個系統的安裝與工程的內裝修同步。施工順序是:布管穿線-控制設備安裝調試-前端設備的安裝、調試-軟件的安裝、調試-統調-系統驗收。2導線、電纜規定及穿線方法纜線布放前應核對規格、程式、路由及位置與設計規定相符。電纜敷設時應根據設計圖上各段線路的長度來選配電纜。避免電纜接續,當必須中途接續時應采用接插件。纜線在布放前兩端應貼有標簽,以表明起始和終端位置,標簽書
25、寫應清晰、端正和正確。電源線、信號電纜、對絞電纜、光纜及建筑物內其他弱電系統的纜線應分離布放。各纜線間的最小凈距應符合設計要求。纜線布放時應有余量。在交接間、設備間對絞電纜預留長度一般為3-6m,工作區為0.3-0.6m;光纜在設備端預留長度一般為5-10m。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設計要求預留長度。纜線的布放應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等現象,不應受到外力的擠壓和損傷。電纜的彎曲半徑應大于電纜直徑的15倍。3設備安裝方法在施工前,應對圖紙、現場情況、材料設備的到貨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具備條件時才可施工,施工中應做好隱蔽工程的施工驗收,并做好記錄。門禁系統一般由讀卡器、出門按鈕、門禁控制器等部分組成;門禁
26、讀卡器和出門按鈕室內宜距地面1.3m處安裝,安裝應牢固;感應式讀卡機在安裝時應注意可感應范圍,不得靠近高頻、強磁場;鎖具安裝應符合產品技術要求,安裝應牢固,啟閉應靈活;單木門陰級鎖安裝在門框側面,雙木門電鎖安裝在門框頂部,玻璃門電鎖安裝在頂部。4重點、難點施工方案(1)讀卡器安裝的位置要對齊,做好接線盒的預埋工作,在施工過程中做好測量工作;(2)門禁系統安裝要注意木門與玻璃門、單開門與雙開門、有框玻璃門和無框玻璃門的區別;(3)為了保證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在施工過程中,保證門禁控制器到控制主機、控制器到讀卡器的連接采用一纜到底,避免線纜的續接造成的信號衰減。九、停車場管理系統1施工工藝流程線纜敷
27、設控制器安裝、接線道閘、讀卡器安裝控制主機安裝系統調試竣工文檔整理。2線纜敷設纜線布放前應核對規格、程式、路由及位置與設計規定相符;電纜敷設時應根據設計圖上各段線路的長度來選配電纜,避免電纜接續,當必須中途接續時應采用接插件;纜線在布放前兩端應貼有標簽,以表明起始和終端位置,標簽書寫應清晰、端正和正確;電源線宜與信號線、控制線分開敷設;纜線的布放應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等現象,不應受到外力的擠壓和損傷;電纜的彎曲半徑應大于電纜直徑的15倍;電纜敷設完成后應用萬用表檢測電纜的屏蔽層與線芯是否絕緣, 線芯是否接地。3設備安裝在施工前,應對圖紙、現場情況、材料設備的到貨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具備條件時
28、才可施工,施工中應做好隱蔽工程的施工驗收,并做好記錄。系統組成:停車場管理系統一般由入口票箱、出口票箱、多功能車輛感應器、自動路閘、地感線圈等部分組成;引導系統由引導牌、探測器、車位顯示燈、自助繳費等部分組成。前端設備安裝:感應式讀卡機在安裝時應注意可感應范圍,不得靠近高頻、強磁場;出入口票箱應開箱檢測調試,并確認設備能正常工作后,安裝固定在出入口處,需要安裝牢固。將攝像機逐個通電進行檢測和粗調,在攝像機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后,方可安裝;檢查攝像機在防護罩內緊固情況;檢查攝像機座與支架的安裝尺寸;車輛引導牌安裝位置準確,車位分區合理;車位探測器和顯示燈安裝位置準確;自助繳費設備一般安裝在電梯廳附近
29、,便于車主進入車庫后繳費方便。4重點、難點施工方案1)讀卡器安裝的位置要對齊,在施工過程中做好測量工作;2)地感線圈、道閘位置安裝準確;3)為了保證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在施工過程中,保證控制器到控制主機、控制器到讀卡器的連接采用一纜到底,避免線纜的續接造成的信號衰減。十、梯控管理系統1工藝流程硬件安裝-軟件安裝調試-聯網調試2施工方法在指定電梯安裝控制器配合電梯廠家安裝讀卡器應用軟件的安裝在與對講和門禁系統進行聯網調試3重點、難點施工方案1)梯控讀卡器安裝應根據相關要求保證改裝后的美觀性,協調性。2)與對講、門禁、停車場系統的聯網調試。十一、信息發布系統1工藝流程硬件安裝-軟件安裝調試-聯網調試
30、2施工方法在指定位置設置信息發布系統的信息點安排顯示屏的安裝屏體校準應用軟件的安裝在管理主機安裝數據庫并進行聯網調試3重點、難點施工方案1)將顯示屏進行改裝,應根據相關要求保證改裝后的美觀性,協調性。2)軟件的安裝應與查詢軟件不互相沖突,并做好軟件的設置工作。十二、無線對講系統1工藝流程管線敷設-天線安裝調試-聯網調試2施工方法在指定位置設置無線對講天線安裝中繼臺的安裝中繼臺頻道的購買及設置進行聯網調試3重點、難點施工方案頻道購買工作與系統整體進度協調。十三、樓宇自控系統1工藝流程施工準備-電管預留預埋-設備開箱、檢驗、材料檢驗-DDC控制器箱體及輔控箱安裝-樓宇控制前端設備安裝-DDC控制器
31、的保護管敷設-纜線敷設-校接線-終端機房設備安裝接線-儀表單回路調校-各DDC子系統調試 -聯調-系統集成調試。2DDC控制器箱體及設備安裝DDC控制器箱體及輔控箱安裝內容包括:箱體安裝、模塊安裝、變壓器和繼電器安裝及接線端子排安裝。其具體注意事項如下:控制器內設備與各構件連接應牢固,安裝在輕質墻上應采取加固措施;控制器安裝時要橫平豎直,垂直度和水平偏差度在誤差范圍內,且接地應牢固良好;對所有需進行二次安裝的插件(模塊),在插拔時要輕拿輕放,切忌生拉硬拔;變壓器元件質量要良好,在輔控箱內要排列整齊,固定牢固,且通風良好;繼電器元件質量要良好,在輔控箱內要排列整齊,固定牢固;接線端子排在箱體內應
32、無損壞,絕緣良好,安裝時固定牢固。3現場儀表、控制屏儀表到DDC控制器的配管注意如下:弱電與強電線管要嚴格區別,切不可混合安裝與互調;弱電線路線管與箱盒配接時嚴禁使用焊接,必須進行絲扣連接,并可靠接地,電纜管支架不應焊接或固定在吊頂龍骨上,應采用單獨的卡具吊裝或支撐物固定;所有明配及暗配管的管口必須用挫刀修復毛刺,電管之間用絲扣連接,并作跨接;明配管及暗配管的彎曲半徑應符合規范要求,并不得出現明顯的折皺;從橋架上引出的保護管應水平垂直于橋架,橋架處應采用機械開孔方法,并用護口保護;保護管至儀表連接須用金屬軟管過渡,其軟管長度不能超過0.5米。電管經過建筑物的變形縫處應采取補償措施,留有適當余量
33、;設在多層和潮濕的場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連接處,均應做密封處理。4線纜敷設纜線敷設注意事項如下:電纜敷設前仔細核對電纜型號、規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電纜敷設時應排列整齊,在橋架中應用扎帶固定,電纜兩頭應留足夠的長度,并掛好標志牌;不同系統、不同電壓、不同類別的線路不應穿于同一根管內或線槽的同一槽孔內;電氣配線要求排列整齊,接線應盡可能走線槽;在管內或線槽內穿線前,應將管內或線槽內的積水及雜物清除干凈;導線在管內或線槽內,不應有接頭或扭結,導線的接頭應在接線盒內焊接或用端子連接,當采用焊接時,不得使用腐蝕性的助焊劑。5重點、難點施工方案本工程線纜量大,接線端子多,在校接線過程中應注意如下:1)儀表
34、校接線除設計規定可用500V兆歐表檢測絕緣外,其余一律不得用兆歐表,應用專用的測量儀器(常規的采用萬用表);2)DDC箱及輔控箱內布線應用絕緣尼龍扎帶捆扎,切忌用金屬代用,以防線亂而產生電容效應,導致誤信號;3)弱電接地保護與弱電接地取消靜電網絡應嚴格區別,絕不能混淆,以防強電在瞬間對地短路對弱電系統的模塊損壞;4)為保證導線無損傷,剝線時應注意不要損傷到導線;5)導線與端子排間采用焊接或壓接方式,均應牢固可靠;6)控制器及輔控箱內的導線不應有接頭,導線芯線應無損傷;7)每個接線端子的每側接線宜為1根,不得超過2根。對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兩根導線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十四、遠傳計量系統1工藝
35、流程遠傳計量系統施工分管線施工、計量表安裝、溫控器安裝、管理器安裝、設備管理箱安裝、中央工作站安裝、軟件制作、現場計量表調試、系統調試等。2施工方法計量表安裝要根據遠傳計量設備安裝情況進行,注意成品保護,并嚴格檢查線纜情況。聯網溫控器安裝時要先檢查風機盤管自身運轉是否正常,并深入了解設備情況,安裝接線前要請機電設備安裝單位派負責技術人員現場交底配合。要在空調及給排水管路設備安裝時提供,溫控器要根據風機盤管聯網情況做好標記,避免發生裝錯現象。設備管理箱集成要根據線纜測試情況表接線。合理規劃箱體強弱電走向,端子排要有明確的線標,計量表和管理器對應接線情況一目了然。遠傳計量系統安裝要先測試數據反饋情
36、況,總線打通后先配置管理器,再安裝軟件,最后根據現場設備控制情況開發用戶界面。系統調試要有詳細記錄表格,操作情況和計量設備響應情況應如實記錄。根據調試情況設置群控參數,達到最佳的設備監測效果和節能效果。電纜(線)敷設前,應做外觀及導通檢查,并用直流500伏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其電阻值不應小于5兆歐;當有特殊要求時,應符合有關的規定。線路應按最短途徑集中敷設、橫平豎直、整齊美觀,不宜交叉。線路不應敷設在易受機械損傷、有腐蝕性介質排放、潮濕以及有強磁場和強靜電場干擾的區域。當無法避免時,應采取保護或屏蔽措施。線路不應敷設在影響操作,妨礙設備檢修、運輸和人行的位置。當線路周圍環境溫度超過65時,應采
37、取隔熱措施;處在有可能引起火災的火源場所時,應加防火措施。線路不宜平行敷設在高溫工藝設備、管道的上方和具有腐蝕性液體介質的工藝設備、管道的下方。線路與絕熱的工藝設備、管道絕熱層表面之間的距離應大于200毫米,與其他工藝設備、管道表面之間的距離應大于150毫米。架空敷設的線路從戶外進入室內時,應有防水措施。線路的終端接線處以及經過建筑物的伸縮縫和沉降縫處,應留有適當的余度。線路不應有中間接頭,當無法避免時,應在分線箱或接線盒內接線,接頭宜采用壓接;當采用焊接時應用無腐蝕性的焊藥。補償導線宜采用壓接。同軸電纜及高頻電纜應采用專用接頭。敷設線路時,不宜在混凝土梁、柱上鑿安裝孔,在防腐蝕的廠房內不應破
38、壞防腐層。線路敷設完畢,應進行校線及標號,并按第1條要求測量絕緣電阻。測量線路絕緣電阻時,必須將已連接上的儀表設備及元件斷開。其余電纜線路及管線槽敷設方法按GB50168的有關要求執行。3重點、難點施工方案設備通電調試前,受控機電設備和計量設備應已完成其單體調試,并能現場手動正常運行。計量儀表的檢查和調試主要包括對專用電纜及接線進行檢查,對輸入、輸出電壓及電源指示燈的確認等。開通數據通訊,調出系統維護功能。接口調試,按系統功能要求,對采用通訊接口集成的第三方設備內部控制系統或設備,從發訊方向向受訊方向逐點施加信號,由受訊方向一一確認十五、系統集成1實施準備1)明確系統實施的類型;2)了解BMS
39、有幾個子系統需要集成,包括:樓宇自控系統(BAS)、電視監控系統(CCTV)、防盜報警系統、無線巡查系統、一卡通系統。明確每個子系統的網絡環境(各子系統通過何種網絡方式與BMS服務器相連),能向外提供何種通訊接口;3)了解各子系統所提供的通迅協議,有無OPC接口;4)每個子系統大致需要監控的設備及工藝參數;5)各子系統所提供的監控點數,掌握大致的監控點數,了解聯動需求;6)開發并測試各系統的OPC Server;7)根據聯動需求,編寫聯動控制腳本。8)根據接口協議開發所需接入的第三方設備的接口程序,9)同時,著手準備頁面表現部分的設備圖形素材。可從已有的圖庫中選取,也根據系統設備的特殊性截取或
40、制作。10)一旦某子系統的監控點配置完畢,可根據監控點布置瀏覽頁面,直到系統的頁面全部布置妥。11)制作報警信息、聯動信息頁面及地圖模塊。2系統實施1)產品實施要求(接口)為配合弱電各子系統的集成,系統集成商必須責成子系統集成商,在合同約定時間內,提供相應的接口通訊方式和通訊協議文本。如果通訊協議不完整或不能據此實現通訊,接口開發人員不承擔相應責任。2)施工內容及步驟具體流程見下圖: 1)產品的安裝和配置所有BMS所需設備如:服務器、交換機等,安裝位置必須嚴格按設計圖紙執行,并嚴格按產品說明書要求進行安裝,確保設備安裝的美觀性、可靠性。2)系統運行拓撲結構的設計對需集成的各個子系統的在拓撲結構
41、圖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具體到每一個設備所監控的每一個點。3) 需要二次開發的各子系統接口程序(OPC Server)的開發和調試根據各需接入的設備廠家提供的接口協議,在進入現場調試之前,在公司開發好腳本程序,并測試腳本的正確性,模擬調試通過。4)第三方子系統接口程序(OPC Server)的接入和調試在工程中,需接入第三方系統接口,為此我們采用單個系統調試,通過后進行系統聯調的方式進行。在調試開始階段,首先接入一個第三方的接口,先進行通信測試,在通信測試無誤的基礎之上,再測試其接受數據的準確性和實時性。每個第三方的接口重復此工作過程,直到所有的系統均調試通過。5)監控點的配置把所有監控點
42、在BMS軟件上合理配置,使用戶使用web瀏覽器打開相關的網頁,可實時地看到所關心的任何一個子系統的任一個設備或關鍵點的狀態,這些信息在頁面上以圖形、文字、動畫的方式顯示出來。6)BMS頁面表現部分的設計和配置(1)設計BMS集成系統用戶界面、根據搜集的設備素材,準確、形象的達設備的實際面貌;(2)配置實時、歷史趨勢圖,報警窗口、操作事件記錄窗口等功能畫面。7)系統聯動腳本的配置根據BMS系統軟件內嵌Script命令語言,設置連動邏輯關系。各子系統本身是獨立工作的系統,但BMS將它們集成起來,可讓它們協同工作,一個子系統的動作可觸發另一個子系統的動作,這就是聯動。例如,火災報警系統確認報警后,除
43、進行火災報警系統內部規定的消防動作外,還將觸發樓宇自控系統關閉相關區域的空調設備、適時切斷相關空調設備正常供電,聯動安全防范系統啟動臨近的監控攝像機拍攝并記錄實時信息。8)系統運行配置(1)設置BMS運行系統各種配置信息文件的路徑。(2)安全管理工具(CAT):提供不同用戶的操作訪問權限的管理。BMS系統共提供多級權限管理,對不同用戶賦予不同訪問、操作權力。3重點、難點實施方案1)前期的與子系統廠家的溝通,子系統通過何種方式與BMS系統接入(由于很多項目的實施方并非為廠家,確定子系統產品的主機型號)。廠家的通訊協議的出示(協議的開放的大小程度)。2)各子系統廠家提供相應的接入方式,交于BMS廠
44、家進行通訊接口的研發。3)BMS廠家在BMS軟件中按照電子地圖或圖紙進行項目中各子系統設備點的定義。完成形象的畫面。4)系統對各集成子系統的接口要求智能建筑集成系統(BMS系統)的一個關鍵問題在于解決各智能化子系統之間的互聯性和互操作性問題。集成系統能否方便、靈活地接入各種差異極大的子系統,會給系統帶來極大的適應性。BMS軟件完全采用OPC技術實現與各智能化子系統的通訊接入問題。如果欲接入的智能化子系統可提供符合OPC DA標準(OPC Data Access standard)和OPC AE標準(OPC Alarm & Event standard)的OPC 服務程序(OPC Server)
45、,只要求按合同規定時間提供該OPC Server的配置使用說明書,并配合集成調試工作。不能提供OPC服務程序的智能化子系統,具體有如下要求:1) 由于BMS系統以OPC Server 的方式集成第三方系統(指需要集成各子系統),在系統實施時需要開發與第三方系統的接口驅動程序,因此,子系統供應商必須提供其系統的物理接口標準和接口通訊協議(中文版),同時有義務配合BMS系統的實施。2) 設備制造商應提供集成子系統與設備之間進行數字通訊的物理接口標準和接口通訊協議。物理接口標準規定使用何種通訊介質、鏈路層的接口標準,如RS232、RS485、以太網等;接口通訊協議規定通訊雙方約定的命令及數據響應格式
46、、數據校驗方式等。常用的通訊形式和協議,例如,NetDDE、NetApi、Socket、RS232、RS485、LonWorks、BACnet等,都可以以OPC標準的形式集成到BMS系統。接口通訊協議的內容要完整、清楚,能據此編程實現通訊。通訊協議的版本必須和工程現場實際應用的主控制機版本一致。通訊協議文本作為供貨產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供貨商應對其負全責。如果通訊協議不完整或不能據此實現通訊,則應視為供貨商違約。3) 為配合智能化各子系統的集成,子系統供應商必須在簽訂設備合同時,提供相應的通訊協議文本。在子系統調試開通后,提供現場數據的地址組態詳細資料,如點表等。4)幾種主要接口形式要求協議
47、由子系統提供給集成商,用來開發OPC標準接口,實現對子系統運行的監測、控制(有些不需要控制)等。目前接口協議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5)OPC 服務程序(OPC Server)如果欲接入的智能化子系統可提供符合OPC DA標準(OPC Data Access standard)和OPC AE標準(OPC Alarm & Event standard)的第三方OPC 服務程序(OPC Server),要求:(1) 子系統提供此服務程序;(2) 按合同規定時間提供該OPC Server的配置使用中文說明書(3) 需要由子系統技術負責人員配合集成調試工作。 6)RS232、RS485如果欲接入的智能化子
48、系統提供的是數字通訊的物理接口(串口)。子系統需要提供集成系統與設備之間進行數字通訊的物理接口標準和接口協議。(1) 物理接口標準規定使用何種通訊介質、鏈路層的接口標準,如RS232、RS485;接口協議規定通訊雙方約定的命令及數據響應格式、數據校驗方式等。具體包括通訊參數波特率、奇偶校驗、數據位、握手協議和傳送格式(16進制或ASCII碼)。對傳送格式要求進行詳細說明,包括數據頭、數據尾,特別詳細說明數據內容包含的意義,并舉例。例如:接口 RS232 波特率:19200奇偶校驗:無數據位:8位 握手協議:無傳送格式(16進制):0F 00 0X 0X 0X 0X 0X 0X 0X 0X 0X
49、 0F 0E 00起始 單元號 分機號 警情 結束總體上對接口通訊協議的要求是內容要完整、清楚、無歧義,對每條通訊指令要求有舉例說明,BMS系統集成商能據此編程實現通訊和數據交互。通訊協議的版本必須和工程現場實際應用的主控制機版本一致。7)以太網(NetDDE、NetApi、TCP/IP)如果欲接入的智能化子系統提供以以太網為介質,子系統商需要提供數據通訊方式,通訊設置方法、鏈路建立和響應的詳細資料,數據包的詳細準確的解釋說明。提供VC+版使用示例和協議測試程序。8)接口開發包(DLL、OCX)如果欲接入的智能化子系統提供以動態鏈接庫DLL或控件OCX方式實現數據共享和傳輸,子系統商需要提供函
50、數調用的詳細說明。提供開發包VC+版使用示例。貴方先確定需要集成的各個子系統數,各子系統品牌、版本號,各子系統接入BMS的物理連接方式(串口還是網絡還是485形式等)。各子系統和BMS軟件通信方式:如果能直接提供OPCSERVER(一般BA都帶有OPCSERVER),該子系統就能直接接入BMS服務器(只需該子系統工程師協調配合一下即可),如果子系統不能提供OPCSERVER,那需要各子系統廠商提供通信協議書,且版本必須和現場子系統版本一致,以便我方盡快開發通信接口程序。另外,各子系統工程師名單需提供給我方,各子系統工程師有義務配合我方現場實施等工作。各子系統現場的點表圖(電子文檔形式或非電子版
51、)提供給我方,以便我方現場進行頁面組態等工作。各子系統對外通信物理連接方式及軟件如果貴方一時確認不了,可以直接和子系統工程師溝通。十六、智能化機房系統1UPS工藝流程管路敷設、穿線-UPS設備安裝-系統統調-系統測試及驗收。2現場設備安裝檢查UPS柜內各插接件無松動,配線無掉頭。檢查UPS,旁路離變,調壓變柜各連接線接頭無松動,柜內無雜物。UPS與外接長延時電池之間連線不宜過長,否則在電池連線上損失的壓降過大。UPS配電時不能把UPS輸出(即負載)的零線接到輸入配電的零線母排上UPS輸入斷路器的下口不要再接其它的用電設備UPS負載專用插座與非UPS負載插座沒有明顯的區分標志3機房工藝流程機房工
52、程及防雷接地系統的一般施工順序是:機房裝潢-線纜敷設-機房裝潢-UPS、防雷設備安裝-控制部分(電腦主機等)設備安裝-系統聯調-系統驗收。4防雷技術施工方法機房布線要求不能沿外墻敷設,以防止雷擊時墻內鋼筋瞬間傳導強雷電流時,磁場感應機房內線路,把設備擊壞。保持機房內所有設備處于同一電位直流地線、交流地線、安全保護地線必須與防雷接地相隔20m。直接接地以網絡狀效果最架,布置網絡是必須將其裝在靠近機柜、儀器、設備的地板下面,即便于接地,又減小接地電阻。5重點、難點施工方案施工要點工作接地電阻1歐姆,引自大樓共用地起始端。防靜電接地網,每平方活動地板支撐腳上引一根BVR6導線連接成網,其終點接至各樓
53、層弱電間的弱電接地銅排,均采用BV25 mm2導線防靜電處理防靜電接地系統在接入大地前應設置等電位的防靜電接地基準板,從基準板上引出接地主干線,其截面積應不小于100平方米,并應采用絕緣屏蔽電纜。接地銅排必須搭接,其搭接長度應為扁鋼或銅排寬度的2倍,接地銅排的連接接點應搪錫,若用螺栓連接,其直徑不宜小于10mm,并應配用彈簧墊圈。各種功能接地系統接地引線的布設應符合實際要求,并應做出區別不同功能接地地線的明顯標志。接地連接應選用有焊接或用連接器具連接的方式,連接器具應能與接地對象堅固可靠的連接,不允許用接地導線自身纏繞被接地物體上。防靜電工程中不得有對地絕緣的孤立導體,所有金屬結構件都可靠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