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深基坑施工方案、深基坑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編制施工方法編制 目錄目錄一一、基坑支護、基坑支護設計設計二二、深基坑方案編制、深基坑方案編制三、深基坑施工案例三、深基坑施工案例四、基坑四、基坑監測管理監測管理五、五、基坑事故案例分析基坑事故案例分析一一、基坑支護、基坑支護設計設計一一、深基坑、深基坑支護設計支護設計1.1設計原則1.基坑支護設計應規定其設計使用期限。基坑支護的設計使用期限不應小于一年;2.保證基坑周邊建(構)筑物、地下管線、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3.保證主體地下結構的施工空間;4.基坑支護設計時,應綜合考慮基坑周邊環境和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基坑深度等因素;5.支護結構的安全等級按一
2、下表格分類。安全等安全等級破壞后果破壞后果一級支護結構失效、土體過大變形對基坑周邊環境或主體結構施工安全影響很嚴重二級支護結構失效、土體過大變形對基坑周邊環境或主體結構施工安全影響嚴重三級支護結構失效、土體過大變形對基坑周邊環境或主體結構施工安全影響不嚴重一、基坑支護設計一、基坑支護設計1.1設計原則6.兩種極限狀態的適用情況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正常使用極限狀態1.支護結構構件或連接因超過材料強度而破壞,或因過度變形而不適于繼續承受荷載,或出現壓屈、局部失穩;2.支護結構和土體整體滑動;3.坑底因隆起而喪失穩定;4.對支擋式結構,擋土構件因坑底土體喪失嵌固能力而推移或傾覆;5.對錨拉式支擋結構或土
3、釘墻,錨桿或土釘因土體喪失錨固能力而拔動;6.對重力式水泥土墻,墻體傾覆或滑移;7.對重力式水泥土墻、支擋式結構,其持力層因喪失承載能力而破壞;8.地下水滲流引起的土體滲透破壞。1.造成基坑周邊建筑物、地下管線、道路等損壞或影響其正常使用的支護結構位移;2.因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滲流或施工因素而造成基坑周邊建筑物、地下管線、道路等損壞或影響其正常使用的土體變形;3.影響主體地下結構正常施工的支護結構位移;4.影響主體地下結構正常施工的地下水滲流一、基坑支護設計一、基坑支護設計1.2支護的種類一、基坑支護設計一、基坑支護設計1.3支護結構的選擇支支護結構構安全等安全等級適用條件適用條件備注注錨拉
4、式結構一級二級三級適用于較深的基坑工程1.錨桿不宜用在軟土層和高水位的碎石土、砂土層中2.鄰近場地有建筑物地下室等,錨桿的有效長度不足時,不應采用錨桿。一、基坑支護設計一、基坑支護設計1.3支護結構的選擇支支護結構構安全等安全等級適用條件適用條件備注注支撐式結構一級二級三級可用于不同深度的基坑和不同土質條件,變形控制要求嚴格時宜選用;支護體系需占用基坑范圍內空間;其布置應考息后續施工的方便。上列樁型加型鋼或鋼筋混凝 土支撐,包括各種水平支撐、豎向斜撐、能承受支撐點集中力的冠梁或圍檁、能限制水平撐變位的立柱。一、基坑支護設計一、基坑支護設計1.3支護結構的選擇支支護結構構安全等安全等級適用條件適
5、用條件備注注懸臂式結構一級二級三級適用于淺基坑工程,懸臂高度不宜超過6m.坑底以下軟土層厚度很大時不宜采用;嵌入巖層、老黏性土、密實卵礫石、碎石層中的剛度較大的懸臂樁的懸臂高度可以超過6m。一、基坑支護設計一、基坑支護設計1.3支護結構的選擇支支護結構構安全等安全等級適用條件適用條件備注注雙排樁結構一級二級三級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單排懸臂樁變形大 支護深度有限的缺點,適宜的開挖深度 應視變形控制要求經計算確定;當設置 錨桿和內支撐有困難時可考慮雙排樁:坑底以下有厚層軟土,不具備嵌固條件 時應與被動區加固相配合。嵌入巖層、老黏性土、密實卵礫石、碎石層中的剛度較大的懸臂樁的懸臂高度可以超過6m。一、
6、基坑支護設計一、基坑支護設計1.3支護結構的選擇支支護結構構安全等安全等級適用條件適用條件備注注支護結構與主體結構結合的逆作法一級二級三級適用于基坑周邊環境條件很復雜的深基坑一、基坑支護設計一、基坑支護設計1.3支護結構的選擇支支護結構構安全等安全等級適用條件適用條件備注注單一土釘墻二級三級適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降水的非軟土基坑,且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一、基坑支護設計一、基坑支護設計1.3支護結構的選擇支支護結構構安全等安全等級適用條件適用條件備注注預應力錨桿復合土釘墻二級三級適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降水的非軟土基坑,且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5m一、基坑支護設計一、基坑支護設計1.3支護結構的選擇支支
7、護結構構安全等安全等級適用條件適用條件備注注水泥土樁復合土釘墻二級三級用于非軟土基坑時,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用于淤泥質土基坑時,基坑深度不宜大于6m;不宜用在高水位的碎石土、砂土層中一、基坑支護設計一、基坑支護設計1.3支護結構的選擇支支護結構構安全等安全等級適用條件適用條件備注注微型樁復合土釘墻二級三級適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降水基坑,用于非軟土基坑時,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用于淤泥質土基坑時,基坑深度不宜大于6m。一、基坑支護設計一、基坑支護設計1.3支護結構的選擇支支護結構構安全等安全等級適用條件適用條件備注注重力式水泥土墻二級三級適用于包括軟弱土層在內的多種土質,支護深度不宜超過6m
8、(加扶壁可加大 支護深度)。可兼作隔滲帷幕;墻底無軟土;基坑周邊需有一定的施工場地。一、基坑支護設計一、基坑支護設計1.3支護結構的選擇支支護結構構安全等安全等級適用條件適用條件備注注放坡三級基坑周邊開闊,相鄰(構)建筑物距離較遠,無地下管線或地下管線不重要,可以遷移改道。坑底土質軟弱時,為防止坑底隆起破壞可通過分階放坡卸載。二二、深基坑方案編制、深基坑方案編制二、深基坑方案編制二、深基坑方案編制1.設計概況2.主要工程量3.施工安排4.施工機械選擇5.施工方法6.基坑監測7.工作安排 設計概況根據項目基坑特點,描述出項目基坑支護主要的設計情況,基坑的形式,有必要的采用圖示加以說明。二、深基坑
9、方案編制二、深基坑方案編制1.設計概況2.主要工程量3.施工安排4.施工機械選擇5.施工方法6.基坑監測7.工作安排 根據基坑設計圖紙,主要說明項目支護的主要工程量、如支護樁的根數,角撐多長、錨桿多少,便于后面施工安排及機械設備選擇、施工方法選擇。二、深基坑方案編制二、深基坑方案編制1.設計概況2.主要工程量3.施工安排4.施工機械選擇5.施工方法6.基坑監測7.工作安排 施工安排主要從施工計劃、施工部署、施工的詳細工況圖來編制,施工計劃主要描述各分項工程的施工工期,施工部署描述項目后期施工的主要穿插計劃,有必要可采用橫道圖來體現,施工工況主要分析較為復雜的一段剖面的施工情況。3.1 施工計劃
10、3.2 施工部署3.3 施工工況二、深基坑方案編制二、深基坑方案編制1.設計概況2.主要工程量3.施工安排4.施工機械選擇5.施工方法6.基坑監測7.工作安排 根據施工部署及工期要求,選定主要施工設備,其具體型號、數量。二、深基坑方案編制二、深基坑方案編制1.設計概況2.主要工程量3.施工安排4.施工機械選擇5.施工方法6.基坑監測7.工作安排 根據施工部署及工期要求,選定主要施工設備,其具體型號、數量。二、深基坑方案編制二、深基坑方案編制1.設計概況2.主要工程量3.施工安排4.施工機械選擇5.施工方法6.基坑監測7.工作安排 施工方法的選擇主要根據施工部署、設備選擇確定各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法
11、,如土方開挖采取盆式開挖或島式開挖、支護樁采用跳打法等。二、深基坑方案編制二、深基坑方案編制1.設計概況2.主要工程量3.施工安排4.施工機械選擇5.施工方法6.基坑監測7.工作安排 基坑監測主要項目、監測時間、監測頻率、應急保障實施情況。二、深基坑方案編制二、深基坑方案編制1.設計概況2.主要工程量3.施工安排4.施工機械選擇5.施工方法6.基坑監測7.工作安排 工作安排主要說明項目的實施安排情況,以及安全、質量的要求、項目需要注意的特殊情況。三、深基坑施工案例三、深基坑施工案例案例一(案例一(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角撐角撐+錨索)錨索)1.設計情況u本項目基坑支護采用基坑采用鉆孔灌注樁+錨
12、桿/鋼支撐支護體系。支護樁采用800mm樁徑鉆孔灌注樁、角撐采用60916mm鋼管撐、錨桿采用3 s15.2預應力錨索,角部設計有400厚板撐。u基坑開挖深度為6.4-9.3m,地下水位較低。基坑采用明溝截排集中排水+坑內集中明排相結合的排水措施。案例一(案例一(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角撐角撐+錨索)錨索)2.工程量序號支護形式型號長度工程量備注1鉆孔灌注樁800710m250根總長2127m2鋼管撐609168.320.9m10根總長149.2m3預應力錨索3 s15.28、15、16m61根總長782m4板撐板厚4004.5m5塊總體積22.5m5旋噴樁8006m250根總長1500m6土
13、方/基坑面積5670.84.4萬m開挖深度6.49.3m案例一(案例一(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角撐角撐+錨索)錨索)3.施工部署旋噴樁在AB段支護樁完成后插入樁基完成70%時開始土方大開挖兩臺旋挖鉆機順時針跳樁施工案例一(案例一(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角撐角撐+錨索)錨索)3.施工部署優先開挖冠梁區域土方冠梁達75%強度施工開始錨索鉆孔及注漿施工錨固體強度達30MPa可張拉,張拉前支護樁懸臂高度不能超過4m冠梁強度達75%可安裝鋼角撐案例一(案例一(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角撐角撐+錨索)錨索)3.施工部署鉆孔灌注樁施工順序1#旋挖鉆機:ABC2#旋挖鉆機:CDA工程量ABC段:112根CDA段
14、:138根施工時間ABC段:8天CDA段:9天工效ABC段:14根/天CDA段:15根/天工效換算平均:70m/天臺樁機最快:85m/天臺樁機注意事項支護樁通常離外墻較近,為避免支護樁樁位偏差較大侵入主體范圍內,建議將支護樁向外擴510cm,保證地下室外墻作業空間案例一(案例一(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角撐角撐+錨索)錨索)3.施工部署土方開挖施工順序整體開挖順序A區B區,分兩層開挖,第一層開挖至冠梁底,第二層開挖至基底開挖深度第一層:2.5m第二層:5m工程量第一層:1.4萬m第二層:3萬m施工時間第一層:8天第二層:15天工效第一層:1750m/天第二層:2000m/天說明項目共一個施工大門
15、用于渣土車進出場運輸案例一(案例一(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角撐角撐+錨索)錨索)3.施工部署鋼管撐預應力錨索預應力錨索施工順序土方開挖至鋼角撐底且冠梁混凝土強度達75%即可安裝冠梁混凝土強度達75%即可施工,錨固體強度達30MPa后可張拉工程量10根61根勞動力和機械3人、1臺50t汽車吊2人、1臺鉆孔機工效4根/天2025根/天臺鉆機注意事項1、需提前規劃安拆時汽車吊站位;2、安裝時需同步安裝軸力儀。/案例一(案例一(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角撐角撐+錨索)錨索)3.施工部署旋噴樁施工順序AB、CD段支護樁施工完成后插入施工工程量250根施工時間7天工效12m/小時臺旋噴樁機案例一(案例一(鉆
16、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角撐角撐+錨索)錨索)3.施工部署施工工況圖工況一1、場地平整2、支護樁、高壓旋噴樁施工工況二1、土方開挖至冠梁底標高工況三1、施工冠梁、錨索及鋼支撐,冠梁及錨索體系養護案例一(案例一(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角撐角撐+錨索)錨索)3.施工部署施工工況圖工況四1、土方開挖至設計標高2、樁間土掛網噴射混凝土工況五1、地下室底板施工2、外墻肥槽回填至一半基坑深度后可拆除鋼支撐工況六1、地下室外墻防水施工,完成全部肥槽回填案例一(案例一(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角撐角撐+錨索)錨索)4.機械設備選擇序號支護形式選用機械設備數量備注1鉆孔灌注樁YTR360旋挖鉆機、QY25t汽車吊各2
17、臺2鋼管撐QY50t汽車吊1臺3預應力錨索MGJ-50錨固鉆機2臺4板撐SGJ-20繩鋸切割機1臺拆撐5旋噴樁PH5C鉆機、BWT100/30高壓泵各2臺旋挖鉆機錨桿鉆機案例一(案例一(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角撐角撐+錨索)錨索)5.施工方法序號支護形式施工方法備注1鉆孔灌注樁旋挖成孔,干孔成樁2鋼管撐地面拼裝,整體吊裝3預應力錨索冠梁達到75%強度后鉆孔、錨固體達30MPa后張拉4板撐繩鋸切割拆除,減少噪音拆撐5旋噴樁鉆機成孔、高壓噴漿案例二案例二(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內支撐)內支撐)1、設計概況基坑工程平面圖工程位于武漢市武昌區中北路青魚嘴,基坑側壁主要土層為層雜填土、層粉質黏土。基坑工
18、程主要包含基坑支護工程、土方開挖工程、排水工程、內支撐工程、棧橋及材料堆場。本基坑深度15.5m,周長約320m,基坑面積約5980m。(屬于典型的環撐結構)基坑主要采用鉆孔灌注樁+內支撐的支護方案,支撐采用兩層鋼筋砼支撐。樁間土體采用網噴支護。因工程地下室水位低且少,基坑內積水采用排水溝、集水坑進行明排處理。案例二案例二(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內支撐)內支撐)1、設計概況原基坑棧橋平面圖項目原棧橋設計在環撐中間,并伸進了主樓。影響主樓進度。項目進場后進行了棧橋位置優化,把棧橋設置在非關鍵工序路線上。案例二案例二(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內支撐)內支撐)2、工程量名稱規格數量ABAD段鉆孔灌注樁
19、(1000mm)21.3m110根CBCD段鉆孔灌注樁(1100mm)21.3m106根鋼筋混凝土內支撐2道降排水排水溝、集水坑進行明排鋼筋堆場390立柱樁+格構柱28根大面深度14.5m最深點19.2m土方量9萬m冠梁長度326m案例二案例二(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內支撐)內支撐)3、施工部署本工程劃分為5個區,其中1、3、4、5區施工受環撐影響,2區主樓不受支撐影響。案例二案例二(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內支撐)內支撐)3、施工部署案例二案例二(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內支撐)內支撐)3、施工部署(工況一)支護樁、立柱樁施工(C-D-A-B-C)名稱數量旋挖機1臺完成時間40天支護樁施工不在關
20、鍵工序上,因此投入一臺機器。案例二案例二(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內支撐)內支撐)3、施工部署(工況二)支護樁強度達到70%后進行冠梁施工。因項目CD段冠梁與地面高差較大,CD段冠梁無法跟隨支護樁施工。DABC段在此段支護樁施工完成后7天內完成冠梁施工。1.土方開挖至冠梁墊層底。2.冠梁施工。冠梁施工順序案例二案例二(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內支撐)內支撐)3、施工部署(工況三)待冠梁強度達到80%后,進行土方開挖。1.土方開挖至第一層支撐梁墊層底。2.樁間網噴支護。3.第一層支撐梁、腰梁施工。冠梁施工完畢后,等待工程樁完工后,從北向南由1、3區向4、5區進行土方開挖和第一層支撐施工。同步施工4區
21、棧橋和5區材料堆場。案例二案例二(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內支撐)內支撐)3、施工部署(工況四)因項目是環形支撐,采取盆式開挖,第一道支撐成型后即可開始中心開挖。待第一層支撐強度達到80%后,進行第二層支撐土方開挖。1.土方開挖至第二層支撐梁墊層底。2.樁間網噴支護。3.第二層支撐梁、腰梁施工。案例二案例二(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內支撐)內支撐)3、施工部署(工況五)采取盆式開挖,第二道支撐成型后即可開始中心開挖。待第二層全部支撐強度達到80%后,進行剩余土方開挖。案例二案例二(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內支撐)內支撐)3、施工部署(工況六)1.地下室底板、負三層地下室梁板施工。2.地下室底板與支護
22、樁間素砼回填、負三層地下室樓板處換撐結構施工。案例二案例二(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內支撐)內支撐)3、施工部署(工況七)地下室底板、負三層地下室梁板及換撐結構達到設計強度的80%后,進行第二層鋼筋混凝土支撐拆除。(本工程支撐為環形支撐,需所有區域結構板及換撐結構完成并達到設計強度)第二層支撐(距樓面0.6m)采用繩鋸切割+馬凳方式進行,腰梁采用繩鋸切割+叉車,完成時間15天。拆撐從4、5區交界處開始切割。案例二案例二(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內支撐)內支撐)3、施工部署(工況八)1.負二層地下室樓板及換撐結構施工。2.負二層地下室梁板及換撐結構達到設計強度的80%后,第一層鋼筋混凝土支撐拆除(第
23、一層支撐因距負二層結構板較高1.85m,腰梁用繩鋸拆除困難,需配合破碎拆除,因此項目選擇第二層支撐全部破碎拆除。用時30天。從3區開始逆時針旋轉拆除,最后拆除材料堆場。)案例二案例二(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內支撐)內支撐)3、施工部署(工況九)1.地下室負一層及頂板施工。2.地下室外墻防水施工。3.地下室周邊回填施工。案例二案例二(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內支撐)內支撐)4、機械設備選擇基坑工程平面圖序號機械設備名稱型號和規格數量備注工效1旋挖機XR26017根/天2汽車吊QY2513挖掘機PC20024渣土車12m305鎬頭機200型1第一層支撐拆除6繩鋸切割機SGJ-205第二層支撐拆除50
24、m/天7叉車10t1支撐砼塊轉運8汽車吊50t1砼塊吊運2小時/車。27m/車9直螺紋機HD1036110鋼筋切斷機GQ 40-B111鋼筋彎曲機M29001-GW40112鋼筋調直機GT5-12113電焊機ZX-7-5002案例二案例二(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內支撐)內支撐)5、施工方法選擇因項目地質情況較好,支護樁采用旋挖灌注樁,干孔施工,采用跳樁位打法進行施工;因基坑是環形支撐,土方開挖采用盆式開挖、方便進行冠梁施工;冠梁、支撐在土方開挖至對應的設計底標高,進行木模支模施工,底膜采用原狀土平整覆蓋彩膠布作為模板;(若土層不密實,采用次法會對支撐底部鋼筋保護層產生部分影響,也可采用廢舊木板
25、一次性投入)樁鋼筋采用搭接焊的方式連接,支撐鋼筋采用直螺紋的形式連接。拆撐采用繩鋸切割和鎬頭機結合的方式進行。案例二案例二(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內支撐)內支撐)6、經驗總結此類基坑施工重點為棧橋及堆場優化和支撐拆除。1、棧橋及堆場優化棧橋關系到出土效率和材料堆場,但不能一味追求擴大棧橋板,在滿足使用情況下,盡可能減少棧橋硬化量。2、支撐拆除拆撐極其影響工期和材料周轉。拆撐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均需要地下室結構架體支撐。若架體保留,則材料積壓;若采取二次回頂,施工措施費較高。拆除方式選擇:繩鋸切割效率的制約因素是砼塊外運,城區白天時段不能外運,只能現場裝車,現場可停放車輛數量是關鍵因素;鎬頭機噪音、
26、震動極大,且清渣麻煩,城區不建議使用。案例三(地下連續墻案例三(地下連續墻+內支撐)內支撐)1.設計情況u本項目基坑支護采用基坑采用地下連續墻+砼支撐支護形式。圍護采用1000mm及1200mm厚地連墻、砼支撐采用圓環形布置。u基坑開挖深度為1929m,降水工程采用TRD水泥土連續墻止水帷幕,坑內設置疏干減壓井。基坑內部設置80口深度為43m的降水井和15口備用井兼觀測井,基坑外部分別設置26口深度為43m的監測兼回灌井。雙圓環砼內支撐雙圓環砼內支撐地連墻地連墻案例三(地下連續墻案例三(地下連續墻+內支撐)內支撐)2.工程量序號支護形式型號長度工程量備注1地連墻1000/1200厚5.7m13
27、3幅總長758m2砼內支撐截面尺寸1600*9002000*10002400*1000/30000m/3支撐立柱(灌注樁)900/100038m360根總長13680m4土方/基坑面積3220066萬m開挖深度19.622.6m案例三(地下連續墻案例三(地下連續墻+內支撐)內支撐)3.施工部署地下連續墻施工順序一區:AB二區:BC三區:CD工程量一區:26幅,137米二區:47幅,261米三區:40幅,222米施工時間一區:22天二區:35天三區:33天工效一區:1.18幅/天二區:1.34幅/天三區:1.21幅/天工效換算 平均:6.8米/天臺抓斗 最快:7.4米/天臺抓斗A AB BC C
28、D D一區一區二區二區三區三區案例三(地下連續墻案例三(地下連續墻+內支撐)內支撐)3.施工部署土方開挖施工順序第一層土方開挖分六個區,分區施工;分別由一、二、四區往三、五、六區分段進行開挖深度第一層:2m工程量第一層:5萬m施工時間第一層:20天工效2500m/天案例三(地下連續墻案例三(地下連續墻+內支撐)內支撐)3.施工部署棧橋棧橋土方開挖施工順序第二層土方開挖分四個區,采用中心島式開挖;堆土至中心處棧橋處進行外運。開挖深度第二層:7m工程量第二層:12萬m施工時間第二層:35d工效3400m/天案例三(地下連續墻案例三(地下連續墻+內支撐)內支撐)3.施工部署吸泥泵抽取泥漿吸泥泵抽取泥
29、漿土方開挖施工順序第三五層土方開挖分四個分區,采用水力沖挖與機械開挖組合形式抽排泥漿與土渣。開挖深度第三層:12m;第四層:16m;第五層:19m;工程量第三層:16萬m;第四層:14萬m;第五層:11萬m;施工時間第三層:30d;第四層:30d;第五層:28d;工效第三層:5300m/天;第四層:4600m/天;第五層:3900m/天;案例三(地下連續墻案例三(地下連續墻+內支撐)內支撐)3.施工部署內支撐內支撐棧橋棧橋內支撐施工順序1、第一層土方開挖至第一道內支撐底時施工第一道支撐;2、待第一道內支撐達到設計強度80%后,開挖第二道內支撐底施工第二道支撐;3、依次施工第三四道支撐支撐標高第
30、一道:-1.9m;第二道:-7m;第三道:-11.8m;第四道:-16.3m工程量混凝土量約3萬m,鋼筋量約9000T施工時間第一道:39d;第二道:28d;第三道:33d;第四道30d工效230m/天3.施工部署施工工況 1、施工TRD水泥土墻,地連墻,進行第一層開挖至第一道支撐底 2、施工第一道內支撐,待第一道支撐達到設計強度后,開挖至第二道支撐底案例三(地下連續墻案例三(地下連續墻+內支撐)內支撐)案例三(地下連續墻案例三(地下連續墻+內支撐)內支撐)3.施工部署施工工況 3、施工第二道內支撐,待第二道支撐達到設計強度后,開挖至第三道支撐底 4、施工第三道內支撐,待第三道支撐達到設計強度
31、后,開挖至第四道支撐底案例三(地下連續墻案例三(地下連續墻+內支撐)內支撐)3.施工部署施工工況5、施工第四道內支撐,待第四道支撐達到設計強度后,開挖至坑底,并立即澆筑墊層 6、施工底板結構,待底板結構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第四道支撐案例三(地下連續墻案例三(地下連續墻+內支撐)內支撐)3.施工部署施工工況 7、施工負三層結構,待負三層結構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第三道支撐 8、施工負二層結構,待負二層結構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第二道支撐案例三(地下連續墻案例三(地下連續墻+內支撐)內支撐)3.施工部署施工工況 9、施工負一層結構,待負一層結構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第一道支撐,割除鋼立柱 10、施工地下
32、室頂板結構,完成地下室結構,基坑完成案例三(地下連續墻案例三(地下連續墻+內支撐)內支撐)4.機械設備選擇序號支護形式選用機械設備數量1地連墻SG-40/46金泰成槽機2臺2SCC1500C/SCC3200液壓履帶式起重機(250T/300T)2臺塔吊(TC7052,C7030,FO/23B)4臺內支撐34混凝土泵車7臺成槽機履帶起重機案例三(地下連續墻案例三(地下連續墻+內支撐)內支撐)4.機械設備選擇序號支護形式選用機械設備數量1土方SY2C-8挖機17臺2斯泰爾自卸汽車26輛3DT140B推土機9輛4IS125-100-200清水泵12臺挖掘機自卸汽車推土機水泵案例三(地下連續墻案例三(
33、地下連續墻+內支撐)內支撐)5.施工方法序號支護形式施工方法1地連墻成槽機成槽,鋼筋籠吊放,混凝土澆筑2內支撐支設模板,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3立柱樁(鋼格構柱)旋挖鉆孔、泥漿護壁、鋼筋籠吊放、混凝土澆筑基坑普遍區域開挖深度為14.4m,綜合樓區域開挖深度為18.65m,局部最大開挖深度達到22.2m。基坑周邊支護采用鉆孔灌注樁結合三軸攪拌樁或高壓旋噴樁止水帷幕,豎向設置兩道混凝土支撐,局部深區采用設置三道混凝土支撐的方案。1.設計情況案例四案例四環形內支撐棧橋環撐立柱鋼格構柱深井點降水冠梁深井點降水案例四案例四序號項目內容1項目概況 武漢深國投商業中心項目位于武漢市青山區,凈用地面積58100
34、m2;總建筑面積約 383000m2;建筑占地面積 27640m2,容積率約 4.3;其中:地下三層,總高約 14.5m,面積約 13.3 萬 m2,地上裙樓商場四五層,面積約 10.2 萬 m2,塔樓住宅 9 棟 35 層,建筑物高約 115.9m,面積約 10 萬 m2,酒店兼辦公樓 1 棟 34F,建筑物高度約 149.5m,面積約 4.8 萬 m2。武漢深國投商業中心屬于青山區核心區域,位于和平大道與冶金大道交匯處。基地 呈三角形,西北至和平大道,南至冶金大道,東至工業一路。基地西北側為和平公園,南側及東側為居民住宅區。基地西北側約 1200m 即為長江,本工程場地內地下深厚的承壓水含
35、水層與長江水力聯系非常緊密。2主要工程分 項施工方法1、深基坑支護工程施工方法 鉆孔灌注樁結合三軸攪拌樁或高壓旋噴樁止水帷幕,豎向設置兩道鋼筋混凝土支撐,局部深區設置三道鋼筋混凝土內支撐。2、深基坑土方開挖工程施工方法 主要采用島式開挖的方法。3、深基坑降水工程施工方法 對于上層滯水采用集水明排的方法,對于承壓水采用深井點降水的方法。案例四案例四序號序號項目目內容內容3支護體系設計方案支護體系 采用常規支護樁+整體兩層局部三層支撐體系作為支護結構,順作施工。圍護結構 采用支護樁作為豎向圍護結構,總長度約1124m,支護樁樁徑為1300mm及1200mm兩種,支護樁頂標高均為+21.700m,樁
36、長約20.724.2m。水平受力構件 采用整體兩層局部三層鋼筋砼水平支撐,支撐底相對標高分別為-3.100m、-8.800m、-14.000m。立柱樁 328根,混凝土強度為水下C30,A800mm,立柱樁頂標高以坑底標高為準,立柱頂標高為+19.7m,立柱底標高為立柱樁頂標高以下3m。主肢為160mm16mm等邊角鋼,綴板為440mm300mm10mm 鋼板。臨時棧橋 為便于土方開挖施工,在首層支撐設置臨時棧橋,作為土方開挖平臺及出土通道。4土方工程 基坑面積約49000m2,基坑側壁安全等級為一級,墻體水平位移控制在40mm內;土方開挖深度約14.422.2m,普遍開挖深度14.4m,挖土
37、方量約80萬m3。5地下水處理 采用三軸攪拌樁做止水帷幕;三軸攪拌樁樁頂標高+20.5m,埋深約21m;基坑內采用管井降低坑內地下水水頭高度,確保基坑土方的順利開挖;根據現場環境保護要求適當布置一定數量觀測井。案例四案例四施工流程2.施工流程及進度計劃案例四案例四施工進度計劃2.施工流程及進度計劃案例四案例四3.1支護樁、止水帷幕施工 采取分A、B、C 三個區段進行施工,投入5臺旋挖鉆機先施工A區和C區段,從兩端向中間推進,一臺旋挖鉆機成樁間隔24小時后第二臺旋挖機跟進一前一后跳孔前推施工。支護樁、止水帷幕劃分圖A區B 區 C 區施工內容支護樁(1200mm)止水帷幕(850mm)工程量738
38、根927組施工段劃分ABC三段主要施工機械旋挖5臺2臺三軸攪拌樁機2臺高壓旋噴樁機 在旋挖鉆機成孔時采用跳打的方式施工,且間距保證4倍樁徑。具體施工順序按:先序支護樁1#、5#、9#、13#、17#,再序支護樁3#、7#、11#、15#、19#,最后序支護樁2#、4#、6#、8#、10#進行施工。3.施工部署案例四案例四支護樁、止水帷幕施工階段總平面布置 旋挖鉆機在不入巖層每小時鉆進約8米,支護樁最大孔深26米,鉆成孔需4小時,鋼筋籠吊裝大約需要3小時,下導管1小時,二次清孔1小時,水下混凝土灌注2小時,加上樁機移位、質檢等耗時,整個過程是一個流水作業過程,大約一天可以成樁二根。投入5臺旋挖鉆
39、機,考慮雨季施工工期89天。按規范要求,保證21米有效樁長三軸攪拌樁成樁質量的最佳施工時間為5070分鐘,加上樁機移位、質檢耗時,每組樁所需的成樁時間為1小時40分,二臺三軸攪拌樁機完成927組樁工期為65天。3.施工部署案例四案例四3.2.樁基施工 根據場地條件、樁基類型及數量分布情況,將現場樁基按施工道路分為一區至八區共八個施工區域。考慮到工程樁道路、鋼材加工房及泥漿池布置占用的場地內樁基施工安排,將每個大區劃分為1、2兩個段進行先后施工;總的分區如下圖:施工內容主樓樁(1000mm)裙樓樁(800mm)工程量746根(樁長45m-59m)2643根(樁長30m)施工段劃分8個區、施工順序
40、從東至西主要施工機械4臺SR250旋挖鉆機3.施工部署案例四案例四樁基施工階段總平面布置圖案例四案例四3.3.土方開挖及內支撐施工 本工程基坑采用支護樁+整體兩道局部三道水平內支撐體系。基坑開挖深度為14.4m22.2m,基坑土方開挖量約80萬m,工期240天。本工程土方開挖采用分區分層,區內分段方式。首層土方采用大開挖,二層、三層土方采用中心島式土方開挖方案。設置五條鋼筋混凝土出土棧道,保證土方順利外運。項目目砼等等級冠梁或腰梁冠梁或腰梁圓環撐撐主撐主撐琵琶撐琵琶撐連桿桿支撐中心支撐中心標高高支撐支撐凈高高第一道支撐系第一道支撐系統C30130080013008007007001000800
41、900800-2.700第二道支撐系第二道支撐系統C4013008001800110012008001300800800800-8.4005.73.施工部署案例四案例四第一層土方開挖、內支撐施工分區 分區情況:根據樁基、土方及支撐施工大體思路將現場分為8個施工區域,根據樁基施工進度,土方開挖從八五區往四一區的方向推進,分區流程圖如下所示:第一層土方開挖內支撐施工分區圖將 第 一 層 土 開 挖 至-3.1m標高處,在挖土過程中合理安排土方開挖施工和支撐的設置,保證地下結構的均勻、對稱受力。3.施工部署案例四案例四第一層土方開挖、支撐施工階段案例四案例四第二層土方開挖、內支撐施工分區 根據現場實
42、際情況,第二層土方及內支撐按圓環撐個數分為4個大區,每個大區分為5至6個施工段。第二層土方采用中心島式開挖方案,共有5個下坑棧橋,出土車輛從2#門進6#門出,7#門進3#門出,5#門進4#門出。具體的分區見下圖:第二層土方開挖、內支撐施工分區圖 必須堅持“先撐后挖”的原則進行開挖,在對稱、間隔的前提下,待第一道支撐體系達到設計強度的80后,再開挖第二層土方,至-8.8m標高處,施工第二道支撐。3.施工部署案例四案例四第二層土方開挖、支撐施工階段施工時,土方開挖分塊邊線與鋼筋混凝土支撐的施工縫留設位置相結合,土方開挖的順序與局部支撐體系的形成相結合,做到隨挖隨撐,確保分塊土方開挖的時間與支撐施工
43、時間控制在設計允許范圍內,以控制基坑及周邊環境的變形。3.施工部署案例四案例四中心島式開挖圖土方采取中心島式開挖方式,按照施工部署,按照“分塊、對稱、限時”的施工原則,隨挖土進度及時插入支撐施工,盡可能減少支護樁側開挖段無支撐暴露的時間。3.施工部署案例四案例四第三層土方開挖、局部內支撐施工分區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結合地下室底板設計圖紙,按底板后澆帶將第三層土方分為25個區。第三層土方同第二層土方采用中心島式開挖方案。具體的分區見下圖:第三層土方開挖、局部內支撐施工分區圖待第二道支撐體系達到設計強度的80%后,再開挖第三層土方,至基坑底部,施工局部的第三道支撐,將基坑開挖至基底,然后進行墊層、防
44、水及防水保護層和底板的施工。3.施工部署案例四案例四第三層土方開挖、局部內支撐施工階段施工時,土方開挖分塊邊線與鋼筋混凝土支撐的施工縫留設位置相結合,土方開挖的順序與局部支撐體系的形成相結合,做到隨挖隨撐,確保分塊土方開挖的時間與支撐施工時間控制在設計允許范圍內,以控制基坑及周邊環境的變形。3.施工部署案例四案例四3.4、降水系統布置 基坑開口面積:49000m2,基坑開挖深度:14.20-20.6m,基坑周長約為1120m。坑內降水采用深井井點降水,共設置72口降水井,其中4口為觀測井,井深38米,井直徑400,井管及過濾管直徑273。單井抽水量不小于60T/h,含砂量不大于1/100000
45、。3.施工部署案例四案例四4.土方開挖結構施工支撐破除動態圖第三層土方開挖案例四案例四第三層土方開挖4.土方開挖結構施工支撐破除動態圖案例四案例四第三層土方開挖4.土方開挖結構施工支撐破除動態圖案例四案例四負三層結構施工4.土方開挖結構施工支撐破除動態圖案例四案例四第二道內支撐拆除4.土方開挖結構施工支撐破除動態圖案例四案例四負二層結構施工4.土方開挖結構施工支撐破除動態圖案例四案例四第一道內支撐拆除4.土方開挖結構施工支撐破除動態圖案例四案例四負一層結構施工4.土方開挖結構施工支撐破除動態圖案例四案例四內支撐啄木鳥破除4.土方開挖結構施工支撐破除動態圖案例四案例四四、四、基坑監測管理基坑監測
46、管理四四、基坑基坑監測管理監測管理3.1.1 監測依據: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 50497-2019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2012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13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T8-2016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 50202-2018勘察設計文件四四、基坑基坑監測管理監測管理3.1.2 監測流程基坑工程施工前,應由建設方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第三方對基坑工程實施現場監測。監測單位應編制監測方案,監測方案需經過建設方、設計方等認可,必要時還需與基坑周邊環境涉及的有關管理
47、單位協商一致后方可實施。委托委托實施實施退場退場合同委托 方案 報告數據資料總結報告交接四四、基坑基坑監測管理監測管理3.1.2 監測流程基坑監測工作步驟1現場踏勘收集資料2制定監測方案3點位布設與驗收、儀器校驗4現場監測5數據處理、分析、信息反饋6提交階段監測結果和報告7監測結束,提交完整監測資料四四、基坑基坑監測管理監測管理3.1.3 監測方案及資料基坑監測方案應包括:1.工程概況;2.場地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及基坑周邊環境狀況;3.監測目的;4.編制依據;5.監測范圍、對象及項目;6.基準點、工作基點、監測點的布設要求及測點布置圖;7.監測方法和精度等級;8.監測人員配備和使用的主要儀
48、器設備;9.監測期和監測頻率;10.監測數據處理、分析與信息反饋;11.監測預警、異常及危險情況下的監測措施;12.質量管理、監測作業安全及其他管理制度。四四、基坑基坑監測管理監測管理3.1.3 監測方案及資料監測結束階段,監測單位應向建設方提供監測總結報告,并將下列資料組卷歸檔:1.基坑工程監測方案;2.基準點、監測點布設及驗收記錄;3.階段性監測報告;4.監測總結報告;基坑工程監測方案點位布設及驗收記錄階段性監測報告監測總結報告2021202120212021四四、基坑基坑監測管理監測管理 支護結構。1 地下水狀況。2 基坑底部及周邊土體。3 周邊建筑。4 周邊管線及設備。5 周邊重要的道
49、路。6 其他應監測的對象。7 基坑工程現場監測的對象應包括:3.2.1 監測項目基坑工程的現場監測應采用儀器監測與巡視檢查相結合的方法。四四、基坑基坑監測管理監測管理3.2.1 監測項目土質基坑工程儀器監測項目注:土質基坑設計安全等級應按照現行行業標準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的相關規定劃分。監測項目基坑工程安全等級一級二級三級圍護墻(邊坡)頂部水平位移應測應測應測圍護墻(邊坡)頂部豎向位移應測應測應測深層水平位移應測應測宜測立柱豎向位移應測應測宜測圍護墻內力宜測可測可測支撐軸力應測應測宜測立柱內力可測可測可測錨桿軸力應測宜測可測坑底隆起可測可測可測圍護墻側向土壓力可測可測可測孔隙水壓
50、力可測可測可測地下水位應測應測應測土體分層豎向位移可測可測可測周邊地表豎向位移應測應測宜測周邊建筑豎向位移應測應測應測傾斜應測宜測可測水平位移宜測可測可測周邊建筑裂縫、地表裂縫應測應測應測周邊管線豎向位移應測應測應測水平位移可測可測可測周邊道路豎向位移應測宜測可測四四、基坑基坑監測管理監測管理3.2.1 監測項目巖體基坑工程儀器監測項目注:巖體基坑設計安全等級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的相關規定劃分。監測項目基坑工程安全等級一級二級三級坑頂水平位移應測應測應測坑頂豎向位移應測宜測可測錨桿軸力應測宜測可測地下水、滲水與降雨關系宜測可測可測周邊地表豎向位移應測宜測可測周邊
51、建筑豎向位移應測宜測可測傾斜宜測可測可測水平位移宜測可測可測周邊建筑裂縫、地表裂縫應測宜測可測周邊管線豎向位移應測宜測可測水平位移宜測可測可測周邊道路豎向位移應測宜測可測四四、基坑基坑監測管理監測管理3.2.2 監測點布置一般規定基坑工程監測點的布置應能反映監測對象的實際狀態及其變化趨勢,監測點布置在內力及變形關鍵特征點上,并應滿足監控要求。基坑工程監測點的布置應不妨礙監測對象的正常工作,并應減少對施工作業的不利影響。監測標志應穩固、明顯、結構合理,監測點的位置應避開障礙物,便于觀測。四四、基坑基坑監測管理監測管理3.2.2 監測點布置示意圖:四四、基坑基坑監測管理監測管理3.3.1 監測頻率
52、對于應測項目,在無數據異常和事故征兆的情況下,開挖后現場儀器監測頻率可按表規范表7.0.3確定。四四、基坑基坑監測管理監測管理3.3.1 監測頻率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應提高監測頻率:1.監測數據達到報警值。2.監測數據變化較大或者速率加快。3.存在勘察未發現的不良地質。4.超深、超長開挖或未及時加撐等違反設計工況施工。5.基坑及周邊大量積水、長時間連續降雨、市政管道出現泄漏。6.基坑附近地面荷載突然增大或超過設計限值。7.支護結構出現開裂。8.周邊地面突發較大沉降或出現嚴重開裂。9.鄰近建筑突發較大沉降、不均勻沉降或出現嚴重開裂。10.基坑底部、側壁出現管涌、滲漏或流沙等現象。11.高靈敏性
53、軟土基坑受施工擾動嚴重、支撐施作不及時、有軟土側壁擠出、開挖暴露面未及時封閉等異常情況。12.出現其他影響基坑及周邊環境安全的異常情況。四四、基坑基坑監測管理監測管理3.3.2 監測預警土質基坑及支護結構監測預警值 四四、基坑基坑監測管理監測管理3.3.2 監測預警基坑工程周邊環境監測預警值 四四、基坑基坑監測管理監測管理3.3.2 監測預警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立即進行危險報警,并應通知有關各方對基坑支護結構和周邊環境保護對象采取應急措施。1.基坑支護結構的位移值突然明顯增大或基坑出現流砂、管涌、隆起、陷落等;2.支護結構的支撐或錨桿體系出現過大變形、壓屈、斷裂、松弛或拔出的跡象;3.基
54、坑周邊建筑的結構部分出現危害結構的變形裂縫;4.基坑周邊地面出現較嚴重的突發裂縫或地下空洞、地面下陷;5.基坑周邊管線突然明顯增長或出現裂縫、泄露等;6.凍土基坑經受凍融循環時,基坑周邊土體溫度顯著上升,發生明顯的凍融變形;7.出現基坑工程設計方提出的其他危險報警情況,或根據當地工程經驗判斷,出現其他必須進行危險報警的情況。五、基坑事故案例分析五、基坑事故案例分析五、五、基坑事故案例分析基坑事故案例分析土方施工單位不按照施工方案進行土方開挖,直接開 挖至坑底,造成坡體大范圍滑塌,基坑內部工程樁多 數被推至傾斜或剪斷。案例一:湖北某工程基坑事故基坑事故照片五、基坑事故案例分析五、基坑事故案例分析
55、案例一:湖北某工程基坑事故剪斷的管樁及傾斜的灌注樁五、基坑事故案例分析五、基坑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一:湖北某工程基坑事故基坑項目所在位置為淤泥質土,土方施工單位未按設計要求 分層開挖和轉運,隨意堆放挖出土體,基坑內部堆放過高導 致淤泥質土體深層滑移,造成工程樁傾斜、剪斷。基坑事故照片剪斷的管樁五、基坑事故案例分析五、基坑事故案例分析 施工單位急著趕工期,在支護結構尚未全部施工完成就直接挖至坑底,造成一邊坡頂水平位移急劇增加,坡頂地表開裂,由于監測方及時報警,連夜回填,未造成更大損失。基坑事故前基坑發生事故案例二:某工程基坑事故五、基坑事故案例分析五、基坑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二:某工程基坑事故在整個搶險
56、過程中,對危險部位的測斜管進行了連續監測,這是事故發生前后的深層水平位移變化曲線。五、基坑事故案例分析五、基坑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三:杭州地鐵基坑事故湘湖站為杭州地鐵一號線的起始站。車站為南北向,總長934.5m,標準寬20.5m,為12m寬島式站臺車站。車站全長分為8個基坑,發生事故的為南北走向的2號 基坑,該基坑長107.8m,寬21.05m,基坑深度15.7 16.3m。2008年11月15日1515左右,北2基坑西側風情大道發生大面積地面塌陷事故。塌陷面積長75m,寬約20m,深15m,11輛以上行進中的汽車墜入塌陷處,坍塌口至 少埋壓50余人,造成21人死亡、重傷1人、輕傷3人,直接經濟
57、損失4962萬余元。這是中國地鐵建設史上傷 亡最嚴重的一次事故。五、基坑事故案例分析五、基坑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三:杭州地鐵基坑事故坍塌前的基坑五、基坑事故案例分析五、基坑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三:杭州地鐵基坑事故事故現場照片五、基坑事故案例分析五、基坑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三:杭州地鐵基坑事故專家組調查分析:1、杭州的土質特殊,經勘測,發生事故的這段路屬于淤泥質粘土,含水的流失性強,設計參數取值不合理。2、緊鄰基坑的風情大道作為一條交通主干道,來往車流量 大,負載量很大,給基坑西面的承重墻帶來太大沖擊。3、十月份杭州出現的一次罕見的持續性降雨過程,使得地底沙土地流動性進一步加大。十月份杭州出現的一次罕見的持續性降雨過程,使得地底沙土地流動性進一步加大。五、基坑事故案例分析五、基坑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三:杭州地鐵基坑事故事故結論:1、施工單位違規施工、冒險作業、基坑嚴重超挖;支撐系統存在嚴重缺陷且鋼管支撐架設不及時;墊層未及時澆筑。2、監測單位施工監測失效:監測內容及測點數量不滿足規范要求。部分監測內容的測試方法存在嚴重缺陷。提供偽造的監測數據。電腦中的數據與報表中的數據不一致,存在偽造數據或采用對內對外兩套數據的127謝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