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購物中心公園化概念設計購物中心公園化概念設計 當以淘寶、京東為代表的電商缽體滿盆之時,傳統商業跌入了冰 點, “雙十一”從 191 億至 350 億的新紀錄更加加強了電商的沖擊力 度,從圖書、3C 產品到時尚類奢侈品再到住宅、商業,電商甚 至開始打破以往傳統的,牢不可破的金融領域,如此迅猛的速度已經 無法用具體的數據來衡量,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電商大有“可以燎 原”之勢。 當然傳統零售有其立命之本,不會被一夜取代,卻在被市場逐漸 蠶食。零售業與電商之間水乳交融、互相廝殺,既愛又恨的關系已經 成為鐵錚錚的事實,不可回避。 而在地產商眼中,也早已將電商沖擊、零售業市場惡化問題劃到 必須正視的范圍之
2、內,以前陌生的互聯網、新技術對他們而言也已成 為抵抗市場淘沙大浪襲來之時的抵御之法。 這幾年,國家的出臺限購政策,讓住宅市場不斷緊縮,因此商住 一體捆綁出讓就成為了淡化土地住宅色彩的有效途徑, 甚至很多開發 商“棄宅從商”,商業地產成為開發商們的必爭之地。 據統計,到 2013 年底,中國僅購物中心累計存量就超過 2.6 億 平方米。此外,部分城市集中上市眾多項目,爭奪有限的品牌商戶資 源。商業地產這塊“蛋糕”越來越小,“吃蛋糕的人”卻越來越多, 商業地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和壓力。 如此情況,傳統商業被革命還是自己革命,是一道選擇題。如何 避免購物中心淪為電商的“試衣間”、如何與電商的生產方
3、式產生更 大的差異是商業地產項目目前必須解決的問題。 正因為處于內憂外患的情況,才更要從商業消費的本質上看。消 費行為其實是多層次的,并不單純只是追求價格和便利,因此,消費 行為產生的附加值是電商無法給予的。電商消費行為“宅”和“省” 兩個主要標簽,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的社會化屬性,削減了情感的體 驗。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情感需求的逐步攀升,出現了以時尚、家 庭、 兒童、 藝術等不同主題為定位的購物中心。 購物中心在空間設計、 業態布局和品牌選擇等方面也都在試圖強調個性,突出特色。 購物中心正在從大而全的操作模式往主題化、精細化的方向轉 變。購物中心業態發展趨勢是多元化、主題化、休閑化,一二線城市 成熟商圈中的購物中心多以年輕時尚或高檔精品主題來操作, 而城市 新興商圈或郊區中的購物中心項目則多以生活配套、 家庭娛樂的主題 來操作, 這些趨勢可以用一個概念來說明, 那就是 “購物中心公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