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創新產業棲息地,多彩田園新生活 武漢科技新城概念規劃 前言 (一)概念規劃的主要理念 概念規劃的方法運用在我國城市規劃體系中尚屬于探索階段,各地規劃編制的思路和成果體系依據不同的條件,各有側重。 實踐表明,城市規劃的的作用不僅在于描繪城市遠景的“終極藍圖” ,更為重要的是要根據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城市發展的不同階 段對城市的形態、結構和功能進行科學的引導和控制。我們在本次概念規劃中秉承我院在全市戰略規劃研究中運用的過程控制 論,希望將規劃工作從過往的繪制“終極藍圖”引向對于建設一個理想城市的“過程控制” 。 城市規劃過程控制論的基本理念和技術路線 我們提交的成果主要突出“戰略分析發展目標規劃策略
2、行動計劃”的研究架構,應用“現實空間問題解析法” ,提出 從“空間問題導入”到“空間規劃導出”的規劃理念。 (二)規劃工作的技術路線 本次工作我們站在俯覽全市戰略規劃研究的視野,提出科技新城這樣次區域的概念規劃,試圖達到三個方面目的:一是判 斷該區域的發展階段與狀況水平,正確評估其獨特的資源稟賦、發展前景,恰當選擇該區域在全市未來發展的目標和定位,為 該區域發展指明方向;二是提出一份有效反映城市“要素空間”關系的結構規劃,側重于構筑一個新的城市空間與產業經濟、 社會人口、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的合理框架,提高城市活動的空間載體;三是寄望于發揮規劃的媒介作用,強化城市發展戰略 與城市規劃管理模式的統
3、一關系,制定實施概念規劃的系列重大行動計劃,成為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行動綱領。 基于城市發展過程控制論的技術路線,我們在此次概念規劃中首先對上輪科技新城總體規劃實施進行回顧,找出存在的問 題及其根源;通過國際國內高新區發展比較,尋找適合東湖高新發展模式的戰略選擇;通過拓展區用地生態評價,配合社會經 濟發展展望預測未來新城發展規模,提出城市空間規劃構想;提出概念規劃實施的重大行動方針和計劃。 第一章 回顧與反思 我們首先對上輪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回顧。 (一)走進東湖高新區 1發展歷程 東湖高新區成立于 1988 年 10 月;1991 年 3 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00 年 5 月,省市作出建設武 漢中國光谷的重大決策,同年 7 月被科技部、外交部批準為 APEC 科技產業園;2001 年被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批準為國家光電 子信息產業基地,即武漢中國光谷。 高新區由建區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