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選word文檔 下載可編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方案和技術組織措施1施工工序配合總包方(裝修工程)對主體工程原有暗配管敷設進行核查和確認 根據需要補充部分支架吊架 根據需要補充敷設部分明管 配合裝飾工程安裝各種設備底座 管內穿線 接線、校線 安裝各種設備(同時進行主控制室內有關設備安裝和檢測設備接地電阻) 單體設備通電檢測和調試 系統調試 驗收試運行 自檢預驗收 消檢電檢 竣工驗收 技術培訓 交付使用。2施工方法2.1配合總包方對主體工程暗配管敷設進行核查和確認:本工程為新建工程,消防工程施工前按著包招標文件要求配合總包方對主體工程暗配管敷設進行核查和確認,如原有按配管不可用,需根據需要補充配
2、明管。2.2明管敷設:本工程明設報警及聯動線管,均采用SC15、20、25、32穿線鋼管,外刷防火涂料。在吊頂內敷設各管路和線路時,必須采用單獨的支撐物固定,不可借用其它專業的支吊架。在管徑內敷設時,須采用單獨的固定支架固定。鋼管的聯接方式:采用盒接和直接。管端口若有毛刺或不光滑應處理保證管口光滑。管口在穿線前上好塑料護口、護口與管口用膠粘固,中間安裝接線盒。金屬線管聯接時,應符合下列要求:盒接管表面應無缺損;采用直接時,套管長度宜應為管線外徑 1.5-3倍,管與管對口處,應位于套管中心,緊固螺釘必須擰緊,在緊定螺紋應有防動措施;金屬管與設備連接時,應將鋼管敷設到設備連接線盒內;金屬軟管與設備
3、連接時,應將金屬軟管敷設到設備連接線盒內;鋼管配線配管要求如下:當長度超過40米無彎曲時,設接線盒1個;當長度超過30米有1個彎曲時,設接線盒1個;當長度超過20米有2個彎曲時,設接線盒1個;當長度超過12米有3個彎曲時,設接線盒1個。2.3管內穿線、配合裝飾工程安裝各種設備底座、接線、校線:根據消防各子系統中的部分設備需要選擇符合要求的各種專用線纜。在敷設此類線纜時必須符合設計施工規范,保證規格、型號與要求相符,同時應事先了解學習各設備的工作原理、輸入 輸出信號種類、屏蔽要求、環境和相關的特殊要求等系列知識,避免漏放、錯放線纜。系統線纜敷設1)線材選型信號線:豎井采用ZR-RVS-2*2.5
4、型導線;平面采用ZR-RVS-2*1.5型導線電源線:豎井采用ZR-BV-2*4.0線型導線;平面采用ZR-BV-2*1.5型導線消防廣播線:采用ZR-BV-2*1.5線;消防電話線:采用RVVP-2*1.0導線;控制線:采用NHKVV-8*1.5型導線;所有電線進場均辦理報驗手續并入庫后再辦理出庫使用,杜絕未報驗先使用的現象發生。2)管內穿線宜在建筑物粉刷及地面工程結束后進行,穿線前應將導線管內的積水及雜物清洗干凈。3)管內穿線,一端用牽絲牽引,另一端在管口處送線。杜絕生拉硬扯的現象。4)根據施工圖紙要求,按不同系統、不同功能、不同回路選擇相應的線纜,纜線的型號、規格顏色應與設計相符;穿放電
5、纜時宜涂抹滑石粉,管口與電纜間應襯墊鉛皮,鉛皮應包在管口上,進入管孔的電纜應保持平直,并應采取防潮、防腐蝕、防鼠等處理措施。導線連接應做到接觸良好、牢固、美觀,線纜的敷設在兩端應留有余量,線纜嚴禁在管路內有接頭并標示明顯永久性標記,線纜嚴禁在管路內有接頭,當電纜必須接續時應在接線盒內按規范要求連接后使用絕緣膠布包裹好。線纜經過接線盒時必須添加尺寸適宜的護口。當線纜經金屬軟管引至設備時,須使用金屬軟管專用接口保證軟管與接線盒、設備之間良好連接牢固,不開裂。如遇有隱蔽工程須按工程管理要求填寫隱蔽工程檢查記錄備檔。在未上設備前,對所預埋盒的出口將線放在盒內,并用蓋板封堵。5)調試開通的質量與速度在很
6、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線敷設及設備安裝的質量。因此調試開通應從了解管線安裝進度、施工質量狀況開始。外部檢查:按圖紙檢查各種配線的情況,首先是電源線、信號線是否到位,是否存在不同性質的線纜共管現象;其次是各種設備的接線是否正確,接線排列是否合理,接線端子處標記是否齊全,工作地和保護地是否接線正確。線路校驗:系統線纜敷設完畢必須逐回路進行絕緣測試,測試包括各回路之間線纜和各回路對地的絕緣電阻,應分別對每層、每段的各類線路進行絕緣、接地及導通測試,并保證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所用測試設備:500V兆歐表,接地電阻測試儀,萬用表。其對地絕緣電阻值不應小于20M。需將被校驗回路中的各個部件裝置與設備接線端子打
7、開進行檢查核對,以萬用表用導通法逐線檢查線路敷設、接線是否正確,各回路是否存在短路情況。然后逐一與設備接線端子連結,檢查有無開路、阻抗值異常情況。凡是阻值不符和規范要求的應立即查找原因徹底解決問題。2.4現場設備安裝:1)點型火災探測器的安裝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探測器周圍0.5m內,不應有遮擋物。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m;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在寬度小于3m的內走道頂棚上設置探測器時,宜居中布置。感溫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0m;感煙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5m。探測器距端墻的距離,不應
8、大于探測器安裝間距的一半。探測器宜水平安裝,當必須傾斜安裝時,傾斜角不應大于45? 。探測器總線分別接在任意對角的二個接線端子上(不分極性)。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導線顏色應一致。探測器底座的外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入端處應有明顯標志。探測器底座的穿線孔宜封堵,安裝完畢后的探測器底座應采取保護措施。探測器的確認燈,應面向便于人員觀察的主要入口方向。探測器在即將調試時方可安裝,在安裝前應妥善保管,并應采取防塵、防潮、防腐蝕措施。2)手動報警按鈕帶電話插孔底邊距地1.5米沿墻固定,保持端正牢固。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外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應有明顯標志。3)吊頂下安
9、裝設備:用16金屬軟管引下,頂端用蓋板,金屬鎖母鎖死,底座與吊頂采用固定板與吊頂固定牢固。4) 設備編碼點及時準確標注在所在圖紙的相應位置旁。5)所有平面的各分支線均匯到本層端子箱內劃分回路。6)消防泵、噴淋泵、風機等設置多線制控制盤,并能遠程控制泵、風機的啟停。2.5消防控制室設備安裝消防控制室設備在控制室的土建和裝飾工程完工后安裝,設備在安裝前進行檢查,保證型號、規格符合設計標準。根據消防控制室設備布置圖將設備固定到位,按系統設計圖連接彩色顯示系統主機、火災報警控制器、電話主機北京音樂及廣播系統設備、供電電源、打印機等設備的連線及與現場設備間的連線,保證控制室與現場設備之間線路正確。1)火
10、災報警控制器的安裝火災報警控制器落地安裝時,其底宜高山地坪0.10.2m。控制器應安裝牢固,不得傾斜。安裝在輕質墻上時,應采取加固措施。引入控制器的電纜或導線,應符合下列要求:配線應整齊,避免交叉,并應固定牢靠;電纜芯線和所配導線的端部,均應標明編號,并與圖紙一致,字跡清晰不易退色;端子板的每個接線端,接線不得超過2根;電纜芯和導線,應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導線應綁扎成束;導線引入線穿線后,在進行管處應封堵。控制器的主電源引入線,應直接與消防電源連接,嚴禁使用電源插頭。主電源應有明顯標志。控制器的接地,應牢固,并有明顯標志。2)消防控制設備的安裝消防控制設備在安裝前,應進行功能檢查,不合格
11、者,不得安裝。消防控制設備的外接導線,當采用金屬軟管作套管時,其長度不宜大于2m,且應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0.5m。金屬軟管與消防控制設備的接線盒(箱),應采用鎖母固定,并應根據配管規定接地。消防控制設備外接導線的端部,應有明顯標志。消防控制設備盤(柜)內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端子,應分開,并有明顯標志。2.6系統調試、試運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調試,應在建筑內部裝修和系統施工結束后進行。調試負責人必須由有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所有參加調試人員應職責明確,并應按照調試程序工作。調試前應按設計要求查驗設備的規格、型號、數量、備品備件等。應按消防規范要求檢查系統的施工質量。對屬
12、于施工中出現的問題,應會同有關單位協商解決,并有文字記錄。應按消防規范要求檢查系統線路,對于錯線、開路、虛焊和短路等應進行處理。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調試,應先分別對探測器、區域報警控制器,集中報警控制器、火災警報裝置和消防控制設備等逐個進行單機通電檢查,正常后方可進行系統調試。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通電后,應按現行國家標準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的有關要求對報警控制器進行下列功能檢查:火災報警自檢功能;消音、復位功能;故障報警功能;火災優先功能;報警記憶功能;電源自動轉換和備用電源的自動充電功能;備有電源的欠壓和過壓報警功能。檢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主電源和備用電源,其容量應分別符合現行有關國家標準的要
13、求,在備用電源連接充放電3次后,主電源和備用電源應能自動轉換。應采用專用的檢查儀器對探測器逐個進行試驗,其動作應準確無誤。應分別用主電源和備用電源供電,檢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各項控制功能和聯動功能。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在連續運行120h無故障后,填寫調試報告。2.7系統竣工驗收積極配合建設單位完成系統竣工驗收。3施工技術措施1)消防自動報警系統的傳輸線路應采用穿金屬管、經阻燃處理的硬質塑料管或封閉式線槽保護方式布線。2)消防控制、通信和報警線路采用暗敷設時,宜采用金屬管或經阻燃處理的硬質塑料管保護,并應敷設在不燃燒體的結構層內,且保護層厚度不宜小于30mm。當采用明敷設時,應采用金屬管或金屬線槽
14、保護,并應在金屬管或金屬線槽上采取防火保護措施。采用經阻燃處理的電纜時,可不穿金屬管保護,但應敷設在電纜豎井或吊頂內有防火保護措施的封閉式線槽內。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用的電纜豎井,宜與電力、照明用的低壓配電線路電纜豎井分別設置。如受條件限制必須合用時,兩種電纜應分別布置在豎井的兩側。4)從接線盒、線槽等處引到探測器底座盒、控制設備盒、揚聲器箱的線路均應加金屬軟管保護。5)火災探測器的傳輸線路,宜選擇不同顏色的絕緣導線或電纜。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導線的顏色應一致,接線端子應有標號。6)接線端子箱內的端子宜選擇壓接或帶錫焊接點的端子板,其接線端子上應有相應的標號。7)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傳輸網絡不應與其他系統的傳輸網絡合用。8)不同系統、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線路不應穿入在同一管內和線槽的同一孔內;9)導線在管內不應有接頭和扭接,導線接頭應在接線盒內焊接或用端子連接;10)管內穿線與內裝修工程同步實施;11)敷設在多塵或潮濕場所的管路的管子連接處,均應作密封處理;12)消防自動報警系統導線敷設后,在設備底座安裝前,應對每回路的導線,采用500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其對地絕緣電阻值不應小于20M;13)管路超長和導線的接續方式、方法以及支架的距離按國家現行的施工規范、技術標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