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干作業成孔灌注樁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單位: xx建工集團 編 制 人: 審 核: 日 期: xx年3月 目 錄一、工程概況- 2 -二、編制依據- 2 -三、編制目的- 3 -四、施工方案- 3 -4.1、施工準備- 3 -4.2、機械洛陽鏟成孔樁施工工藝流程- 3 -4.3、樁基施工- 5 -4.3.1、洛陽鏟成孔- 5 -4.3.2、檢驗- 5 -4.3.3、鋼筋籠制作與安裝- 5 -4.3.4、后注漿法澆注混凝土過程技術參數要求- 7 -4.3.5、質量檢驗標準- 9 -4.4、質量通病預防措施- 10 -4.4.1、易出現的質量問題- 10 -4.4.2、預防措施- 10 -五、安全控制措
2、施- 10 -六、防范措施及應急預案- 11 -6.1、防范措施- 11 -6.2、應急救援及應急預案- 12 -七、組織機構人員- 13 -八、 附表- 13 - 干作業成孔灌注樁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xx.xx大廈工程,位于三門峽市商務中心區,交通便利。建筑結構形式為框架、框剪結構,主樓24層,分為辦公區、酒店區,裙房5層為商業區,建筑占地面積8343 ,總建筑面積127058,其中地下面積35269,地上 建筑面積91789.2。主樓地下三層,基礎為筏板基礎,地基為樁基,成孔灌注樁,裙樓地下三層,基礎為筏板基礎,地基為天然地基,素土擠密樁與水泥土擠密樁,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
3、。本工程結構0.000相當于85國家高程378.600,地基采用干作業(洛陽鏟)成孔灌注樁(后注漿)法施工,辦公樓后注漿樁204根,酒店后注漿樁227根,樁徑均為800mm,有效樁長及標高見設計圖紙。二、編制依據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2、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 -20083、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4、混凝土結構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15、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126、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GJ107-20107、建筑樁基檢測技術規范JGJ106 -20038、xxxx大廈施工圖設計文件及現場實際
4、情況三、編制目的1、用以指導后續工程批量生產,及時預防和糾正后續批量生產可能產生的各種質量問題。2、確定最佳施工工藝。3、確定最快、最準確的測控方法。4、分析、選擇最佳的施工組織。5、為后期施工質量控制、安全保障提供可靠的依據。四、施工方案根據現場地質勘查、地形的實際情況,樁基宜采用洛陽鏟成孔灌注樁施工工藝。4.1、施工準備樁基所需的工程材料,按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評定標準進行試驗鑒定,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分別堆放整齊,產地、規格、批號、數量、檢驗狀態標識清楚,按要求選定混凝土配合比。先審核設計圖紙中試樁、錨樁、工程樁各部位尺寸、坐標、高程,無誤后再在工程貫通測量的基礎上按照設計文件和規范要
5、求進行放樣,同時搞好現場“三通一平”,基底標高開挖至設計標高部位,各種材料準備充分,分類堆放,協調好臨時用地、臨時用電等問題。挖孔前先平整場地,清除周圍易落物,使用全站儀按照樁位坐標精確放出孔樁中心,并設置十字護樁,孔口附近設置臨時水準點,便于隨時檢查孔深。放線完成后經監理工程師檢測合格同意,方可進行開挖作業。4.2、機械洛陽鏟成孔樁施工工藝流程準備工作測量放樣人工開挖孔口測量定位埋設護樁洛陽鏟安裝定位開挖到設計標高清底松土成孔驗收安放鋼筋籠就位鋼筋籠安裝就位安裝料斗、導管樁身混凝土澆注鑿除樁頭樁身檢驗。 洛陽鏟成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流程圖準 備 工 作澆筑砼鎖口洛陽鏟就位提升下落掘 進卷楊機閉合
6、抓土自備電機翻斗車地面卸土重錘夯實安設鋼筋籠制作鋼筋籠組拼及檢驗導管檢測樁底厚度厚度度二次檢測孔深設 立 導 管測量砼面高度 灌 注 砼輸送砼制備砼截除樁頭無損檢測4.3、樁基施工本段樁基設計樁徑為0.8m。根據地質報告,樁基穿越的主要土層為黃土狀粉土和黃土狀粉質粘土。4.3.1、洛陽鏟成孔孔口定位預檢合格后開機(洛陽鏟)操作,利用卷揚機提升洛陽鏟,閉合抓土,至地面卸土,依次循環成孔,成孔過程鏟頭應保持垂直穩固,位置準確,防止因鋼絲繩晃動引起擴大孔徑,下落速度速度勻速掘進,施工過程中應隨時清理孔口積土,遇到地下水、塌孔、縮孔等異常情況時,應及時處理。當挖至距設計樁底標高30cm時,停止開挖,用
7、重錘夯實重錘在100-200kg之間,沖程高度3-4米,夯實至設計基底標高, 成孔達到設計深度后,孔口應予保護。4.3.2、檢驗洛陽鏟成孔到設計深度后,進行地質核查,若實際地質情況與設計有差異,經監理、設計代表現場確認后,按變更后深度控制,并按要求進行清孔。清孔后,應用檢測儀器進行孔深、孔徑和孔位檢驗。待檢測完成并確認孔徑、孔深及傾斜度均合格后再下鋼筋籠、澆筑。挖孔樁成孔質量標準項目允許偏差孔的中心位置(mm)50孔徑(mm)-20傾斜度小于29cm孔深高出有效樁長30cm4.3.3、鋼筋籠制作與安裝鋼筋籠在鋼筋加工場地集中按設計圖紙要求加工制作,鋼筋有出廠合格證且復驗合格,符合設計要求,鋼筋
8、表面潔凈干凈,鋼筋應平直,無局部彎曲折。為保證鋼筋籠有足夠的保護層,在鋼筋籠的四周設同保護層厚的鋼筋定位環,鋼筋籠分段制作,為避免鋼筋籠運輸、吊裝,按設計圖紙要求設置圓內撐。鋼筋籠成型并經檢查合格后,由吊車吊起第一節鋼筋籠放入孔內。下至最后一根加強筋斷面時,用兩根鋼管平等對穿其中,壓在孔口兩側上,松開鋼絲繩,再將第二節鋼筋籠吊起穩定后與第一節鋼筋籠焊接,焊接后繼續下放依此類推至設計高度。最后一節鋼筋籠頂部焊接吊筋,長度按保證鋼筋籠頂面保持在設計高度的最短距離設置,上設吊環,用鋼管穿入其中,將鋼筋籠懸掛于孔口,牢固定位,使籠中心與樁孔中心重合。樁基焊接鋼筋采用采用單面搭接焊或機械連接,焊接搭接長
9、度應滿足規范要求。具體尺寸滿足如下要求:1、電弧焊接接頭(1)、焊接采用單面搭接焊。搭接焊時采用兩點固定,且固定端離接頭端部20cm以上。(2)、搭接接頭的端部位應預彎,且搭接鋼筋的軸線應位于同一條直線上。如下圖所示。鋼筋焊接接頭類型(表一)序號焊接接頭類型接 頭 簡 圖適應范圍鋼筋類別鋼筋直徑(mm)1單面搭接焊-級鋼筋10-40(3)、 鋼筋焊接所用焊條:-級鋼筋采用結422,且使焊條保持干燥,藥皮無脫落,并有良好的韌性。2、機械連接(1)、接頭:混凝土結構中要求充分發揮鋼筋強度或對延性要求高的部位,應優先選用級接頭;當在同一連接區段內必須實施100%鋼筋接頭的連接時,應采用I級接頭。本工
10、程樁基鋼筋連接采用級接頭連接,級接頭的接頭百分率不應大于50。(2)、直螺紋接頭的加工應符合下列規定:鋼筋端部應切平后加再工螺紋;墩粗頭不得有與鋼筋軸線相垂直的橫向裂紋;鋼筋絲頭長度應滿足企業標準中產品設計要求,公差應為02.0p(p為螺距)。(3)、直螺紋鋼筋接頭的安裝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1)、安裝接頭時可用管鉗扳手擰緊,應使鋼筋絲頭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頂緊。標準型接頭安裝后的外露螺紋不宜超過2p。2)、安裝后應用扭力扳手校核擰緊扭矩,擰緊扭矩值應符合本規程表621的規定:表6.21 直螺紋接頭安裝時的最小擰緊扭矩值鋼筋直徑mm161820222528323640擰緊扭矩N.m10020026
11、03203604.3.4、后注漿法澆注混凝土過程技術參數要求后注漿鉆孔灌注樁:除應滿足JGJ94-2008中灌注樁施工的有關普通鉆孔灌注樁要求外,尚應滿足下列要求:1)、后注漿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a.后注漿導管應采用25x3無縫鋼管,且應與鋼筋籠加勁筋綁扎牢固或焊接。b.本工程采用樁側,樁端后注漿,后注漿導管、注漿閥數量及設置:本工程采用沿鋼筋籠圓周對稱設置2根,位置及做法詳見樁詳圖。c.本工程樁下部設2根與注漿管等長主筋組成的鋼筋籠通底。2)、后注漿閥應具備下列功能:a.注漿閥應能承受1MPa以上靜水壓力;注漿閥外部保護層應能抵抗砂石等硬質物的刮撞而不致使注漿閥受損。b.注漿閥應具備止逆功能
12、。3)、漿液配比、終止注漿壓力、流量、注漿量應符合下列參數:a.本工程注漿水泥采用32.5普通硅酸鹽水泥。b.漿液水灰比根據本場地土的飽和度及滲透性確定為:0.75。c.樁端注漿終止注漿壓力:1.5MPa。d.注漿流量不宜超過75L/min。e.單樁注漿量應根據樁徑、樁長、樁端樁側土層性質、單樁承載力增幅及注漿方式等因素按JGJ94-2008第6.7.4估算: 對獨立單樁、樁距大于6d的群樁和群樁初始注漿的數根基樁的注漿量應按上述估算值乘以1.2的系數。f.后注漿作業開始前,應進行注漿試驗,優化并最終確定注漿參數。4)、后注漿作業起始時間、順序和速率應符合下列規定:a.注漿作業宜于成樁2d后開
13、始。b.注漿作業與成孔作業點的距離不宜小于8-10m。c.復式注漿順序宜先樁端后樁側;多斷面樁側注漿應先上后下,樁側樁端注漿間隔時間不宜少于2h。d.樁端注漿應對同一根樁的各注漿導管依次實施等量注漿。e.對于樁群注漿宜先外圍、后內部。5)、當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時可終止注漿:a.注漿總量和注漿壓力均達到設計要求。b.注漿總量已達到設計值的75%,且注漿壓力超過設計值。6)、當注漿壓力長時間低于正常值或地面出現冒漿或周圍樁孔串漿,應改為間歇注漿,間歇時間宜為30-60min, 或調低漿液水灰比。7)、后注漿施工過程中,應經常對后注漿的各項工藝參數進行檢查,發現異常應采取相應處理措施。當注漿量等主要參
14、數達不到設計值時,應根據工程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措施。8)、后注漿樁基工程質量檢查和驗收應符合下列要求:a.后注漿施工完成后應提供水泥材質檢驗報告、壓力表檢定證書、試注漿記錄、設計工藝參數、后注漿作業記錄、特殊情況處理記錄等資料。b.在樁身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的條件下,承載力檢驗應在后注漿20d后進行,漿液中摻入早強劑時可于注漿15d后進行。4.3.5、質量檢驗標準1、樁頂標高應比設計標高高出0.10.2m,樁底清孔質量按不同的成樁工藝有不同的要求。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水下混凝土標準養護試件強度必須符合設計強度等級的1.15倍。2、樁身混凝土應勻質、完整。其檢驗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15、(1)、對樁身混凝土應全部進行無損檢測,檢測方法必須符合交通部現行建筑樁基檢測技術規范JGJ106 -2003的規定。(2)、對樁身混凝土質量有疑問和設計有要求的樁,應采用鉆芯取樣進行檢測,檢測方法應符合現行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 -2008的規定。(3)、施工前應對水泥、砂、石子、鋼材等原材料進行檢驗,檢驗合格經監理同意后方可使用,現場放設樁位需監理工程師檢測后使用。(4)、施工中應對成孔、清土、放置鋼筋籠、澆注混凝土等進行全過程檢查。4.4、質量通病預防措施4.4.1、易出現的質量問題1 、樁基質量缺陷(樁基混凝土強度不足、混凝土離析導致斷樁、縮徑等)。2 、樁基平面位置、垂直度偏差超
16、限等。4.4.2、預防措施1 、嚴格按照設計配合比、骨料含水率計算配置混凝土,嚴禁混凝土過振,嚴控樁徑及混凝土鎖口強度、厚度。2 、澆注樁身混凝土,采用兩人監控,相互復核的技術措施。3 、測量、放樣準確無誤、落實復核制度,嚴格執行自檢后報檢程序,在挖孔過程中不定期核對護樁、樁位及樁徑進行復核,確保樁位、垂直度等指標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五、安全控制措施5.1、首先必須嚴格執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的有關規定,并采取以下各項措施:制訂安全保證體系,建立安全組織機構,明確安全防范重點,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5.2、加強施工現場安全教育與培訓,現場施工人員均應持證上崗。認真執
17、行安全檢查制度,組織安全生產大檢查,對施工現場發生的安全隱患事故定時、定人檢查整改情況。5.3、制訂單項施工方案及其安全技術措施,向施工作業人員或管理人員進行交底。5.4、井孔應用竹笆或蓋板蓋好,并作好防排水、泥石流溝渠,井孔周邊禁止堆放材料、機具。開挖過程中,當坑沿頂面裂縫、坑壁松塌影響坑邊穩定時,應及時加固防護。洛陽鏟提升到接近鎖口邊緣時,應減速平穩提升,避免碰撞破壞鎖口。5.5、施工現場設置圍擋,開挖時如對臨近建(構)筑物或臨時設施有影響時,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5.6、經常清除孔樁周邊的浮土,保持孔樁周邊清潔,推土機在推土作業時,機身距坑邊的安全距離不小于1.0m,派專人觀察周圍坡體,一
18、有險情,立即指揮人員撤到安全地帶。在挖孔過程中禁止孔口附近有載重車輛通行。停止開挖時,孔口必須封蓋,以防意外事故發生。六、防范措施及應急預案6.1、防范措施6.1.1各施工作業隊隊長是第一安全負責人、應對其相應施工洛陽鏟成孔樁安全工作全面負責、安全責任要落實到每個作業人員。 6.1.2必須加強對施工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對挖孔樁的管理制度、操作規程認真進行學習,提高全員安全意識。專人負責隨時檢查各種機械設備電器設備等專用工具是否齊全安全可靠。6.1.3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6.1.4施工中所用電纜電線不能錯亂交叉布置,要有專業電工進行合理布置。6.1.5洛陽鏟成孔樁作業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尤
19、其在機械操作過程中,機械操作人員和推土人員要配合好,以免洛陽鏟脫落砸傷人,還要經常檢查機械設備和鋼絲繩。6.1.6成孔樁孔口地面要平整,孔口不準堆積浮土及沉重機具,孔口圍護要高出地面0.3米,預防孔口周圍土、石、雜物滾入孔內。6.1.7電器設備線路必須絕緣良好,一箱一閘并配備漏電斷路器,預防線路漏電。6.1.8洛陽鏟成孔樁現場周圍要設警戒線,不準非施工車輛、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孔口周圍應設護欄和孔蓋,挖孔暫停時孔口防護孔蓋必須蓋好。6.1.9夜間不準作業。6.1.10孔口四周必須設置安全防護措施,防止孔口雜物掉入孔內。6.2、應急救援及應急預案6.2.1發生事故時,立即啟動緊急預案,施工現場負責
20、人要立即組織搶救傷員,同時報項目部負責人,項目部負責人接到報警后立即組織人員第一時間內趕到事故現場進行處理,根據事故現場事故情況及時報告駐地監理等有關部門。6.2.2在事故現場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擴大,先搶救傷員、將負傷人員及時送往醫院緊急救護。6.2.3事故現場所有人員、車輛統一服從指揮,辦公室、財務部坐做好后勤、物資、資金供應工作。6.2.4事故發生后,項目部作業隊要按著“三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6.2.5事故發生后,隱瞞不報、謊報、故意遲延不報、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或以不正當理由、拒絕接受調查以及拒絕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由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有關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
21、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七、組織機構人員7.1、領導小組由下列人員組成:組 長:項目經理 李峰 副組長:執行經理 崔殿民 成 員:見附表 7.2、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后勤保障主管任“應急救援辦公室”主任,負責應急救援日常工作的布置、檢查和落實工作。 八、 附表表一、應急領導小組人員名單序號姓 名職 務移動電話備注1李 峰項目經理156175491662崔殿民執行經理136638379983師長春后勤總管130146089994郝清新技術總工158381116905趙玉杰技術負責人152251516066岳廠生安全員132037734287師江超材料員187360916869樊 坤財務主管1853095920711王福貴施工員1352550663912張藝當質檢員1583777080113李 頂測量員15893320505表二、應急救援預案流程圖事故發生接 警事故判斷預案啟動,趕赴現場應急救援行動事態控制應急恢復應急結束應急人員到位應急物資調配現場預案啟動申請增援現場清理解除警戒善后處理恢復生產調查處理總結人群疏散醫療救護現場監測技術指導工程搶險秩序維護、警戒交通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