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省級糧食儲備庫平房倉工程1#-10倉空中預制拱板室內模板平臺 施 工 方 案批 準: 審 核: 編 制: 目 錄1、編制依據22、工程概況23、主要工程量24、腳手架搭設及拆除施工方案35、腳手架受力計算56、質量保證和監測措施147、文明施工及安全技術措施158、安全應急預案16附件1:臺座架手架平面圖25附件2:臺座腳手架詳圖一26附件3:臺座腳手架詳圖二271.編制依據1.1 國貿工程設計院設計的*省級糧食散裝平房倉24米和21米跨拱板屋架施工圖紙。1.2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1.3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2002年版)。
2、1.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1.5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1。6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件建質200987號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1。7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導則1。8 國家和行業現行施工驗收規范、規程、標準以及福建省關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有關規定.2.工程概況2。1本工程為*省級糧食儲備庫項目拱板屋面工程,共由10幢平房倉組成,功能為散裝小麥儲備倉,裝糧線高6。5米。本工程為框排架結構,墻體為磚墻,屋頂結構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拱板(2001年200億斤國家儲備糧庫通用圖,圖集號GB24(21)X54(
3、3H620))。先張法拱板跨度為24m(21m),單榀寬1。18m,下弦肋梁高180mm,肋寬90mm,板厚45mm;上弦肋梁高180mm,高90mm,板厚45mm,上、下弦由隔板連接成整體,每榀拱板約5m3混凝土。2。2根據現場實際施工情況,擬采用拱板屋架空中預制技術,因此需在10幢倉庫中部各搭設一個約300m2的高空預制平臺,含施工操作空間(詳見附件1平面布置圖),搭設高度為8。5m。2。3 此預制操作平臺設置在每幢倉庫中部,每個平臺每周期生產12榀拱板;采用滿堂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施工,腳手架鋼管采用483。0mm。腳手架框架單元尺寸為1.401。401。50m,由立桿、橫桿及扣件組成的支撐
4、體系,立桿縱、橫向間距為1400mm,步距為1500mm。立桿基礎置于已完成的倉內鋼筋混凝土地坪上,底部用枋木和鐵板做支墊。3.主要材料3。1鋼管(483。0):20噸10幢3.2扣件:5000顆10幢3.3密目網:40床10幢3.4膠合板:300m210幢3。5墊木:20m310幢4.腳手架搭設及拆除施工方案4。1 準備工作:4.1。1腳手架的搭設必須保證腳手架能夠承載拱板所有施工荷載重量要求,腳手架搭設前,倉內地坪必須進行鋼筋混凝土澆筑.4.1.2腳手架的基礎位置清理干凈,由項目測量人員按架體的布置按14001400進行腳手架立桿放線定位。4.1。3 在墻體四周用墨線彈出水平線。4。2 材
5、質要求4.2.1 腳手架均采用483。5鋼管搭設,不同材質不能混搭。立桿、大橫桿、剪刀撐、斜撐采用單根長46。0m的鋼管,小橫桿的鋼管長度為1.23m,以便適應腳手架的寬度變化.4.2。2鋼管采用現行國家標準直流電焊鋼管(GB/T13793)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中規定的3號普通鋼管,質量要符合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的Q235A級鋼的規定,凡有嚴重腐蝕、彎曲、壓扁或裂紋者均不得使用,鋼管上嚴禁打孔。4。2。3扣件的材質應符合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65N。m時不得發生破壞。凡有脆裂、變形或滑絲等現象者均嚴禁使用;扣件的活動
6、部位應靈活,旋轉扣件的兩旋轉面間隙不小于1mm.4。2.4 扣件連接擰緊螺栓時必須將螺栓根部放正,扣件擰緊力控制在40N.m65 N。m范圍內,以防扣件和橫桿滑動或扭傷。大橫桿對接時扣件開口應水平朝向架子內側,螺栓應朝上,直角扣件安裝其中一個必須開口朝上。4。2。5 腳手板采用木腳手板,其材質要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J5)中級材質的規定.腳手板厚度不應小于50 mm,兩端各設直徑為4 mm的鍍鋅鋼絲兩道.4.3 腳手架的搭設4。3。1 嚴禁將外徑 48mm 與 51mm 的鋼管混合使用;4。3。2 立桿接長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
7、的兩個相隔的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4。3。3采用鋼管和扣件搭設,立桿橫向間距1.40m,縱向間距1.40m;步距按1。50m搭設;架底必須設置橫向掃地桿、掃地桿距地200mm,橫向掃地桿固定在縱向立桿上。4.3.4 水平桿的搭設要求4.3。4。1縱向水平桿宜設置在立桿的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3跨。 4.3。4.2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相鄰兩根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接點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即600mm.4.3.5剪力
8、撐、橫向斜撐搭設4.3。5。1剪力撐、橫向斜撐搭設應隨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設在水平位置(二道),橫向(三道)和縱向的外側立面均要搭設剪刀撐(見附圖1,2)4.3。5。2本腳手架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力撐,每道剪力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斜桿與地面傾角宜在450600 之間。4.3。5。3剪刀撐斜桿的接頭長宜采用搭接,其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3個旋轉扣件等間距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4.3.5。4剪力撐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鄰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力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距離不宜大于150mm。4。3。5。5為了保證
9、排架在張拉過程中整體不位移,在排架內安裝可調托(安裝在鋼管內的可調螺栓)頂緊圈梁(見附件2)。4。3。5.6 為了防止頂圈梁的位移,頂層下的排架鋼管也應頂緊在標高4。6m8。5m的混凝土組合柱或墻體上。對于頂層水平加密桿搭設時,應先初步固定,然后擰緊水平桿,最后再二次擰扣件;在擰緊可調托時,應松開沿縱向的大橫桿,逐根擰緊橫向(跨度方向)的可調托后,再固定縱向的大橫桿,否則不易頂緊圈梁,可調托在頂緊圈梁時,不能用力過大,以桿件不松動為宜,頂撐要均勻。4。3.5。8拱板底模鋪設一定要控制好標高,其表面平整度誤差為20mm,底模鋪設時,大模板之間應留有23mm的縫隙,防止放張時模板變形。4。4 腳手
10、架的拆除4.4.1 拆除前應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4。4.2 應由單位安全負責人進行拆除安全技術交底;清除腳手架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拆除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立桿的高度(約 6。5m)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設臨時拋撐加固后,再拆除連墻件;4.4。3 在危險區域內設置警戒線。拆除下來的腳手架構配件,應傳送至地面,嚴禁拋擲至地面.運送至地面的構配件應按規定及時檢查、整修和保養,并近按品種、規格隨時堆碼存放。5。腳手架受力計算:5。1 計算依據:5.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5
11、。1。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5。1。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5。1.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5.2 工程設計圖紙:5.2.1 根據施工實際情況,按滿堂腳手架(寬14m長23。2m高8。5m)作為計算對象,腳手架搭設高度按8.5m計算(取最大高度計算),因架體在室內,不考慮風荷載.5。2.2 材料選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規格483.5mm,因市場上鋼管質量差異計算取值按483。0mm來計算。立桿縱距La=1.40m,橫距Lb1.40m,步距h=1.50m.5。3 計算參數:5.3.1 鋼管立桿縱距La=1.40m,橫距Lb1
12、.40m,步距h=1。50m;立桿截面積A=424mm2;立桿截面抵抗矩W(4。49103)mm2;立桿回轉半徑i15.9mm;鋼材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N/mm2;5.3.2 預制拱板的荷載在模板及其支撐體系上傳遞途徑的設計為:上弦荷載隔板下弦荷載下弦底模楞木滿堂架水平鋼管滿堂架豎向鋼管地面砼墊層5。4 預制臺座水平撐桿計算:5.4.1計算檐墻體穩定力矩M穩取預制臺座處1650長檐墻為計算單元,計算檐墻體內墻面與室內0米交線0-0的力矩。天溝欄水緣子:1。6500.080。04251.24=0。16KNM天溝底板:1。650.720。08250.845=2.00KNM頂圈梁:1。6500.6
13、20。50250.245=3.13KNM檐墻:1。6500。627。64190。245=36.38KNMM穩=0.16+2+3。13+36.38=41.7KN-M5。4.2 傾覆力矩M傾M1=1010。88.34=900KN-MM2=2810。88.34=2522。0KN-MM傾=900+2522。0=3422。7KNM5.4。3 水平撐桿抵抗力矩M抵M抵=M傾-M穩=3422。7-41。7=3381.0 KNM5。4。4 水平撐桿縱向抗彎計算:預制臺座水平撐桿節間間距是350mm,水平撐桿壁厚為3。0mm,按兩端固定計算縱向受壓:a、水平撐桿截面積F=449mmF(規范附錄B表B)b、水平撐
14、桿回轉半徑i=15。9mm(規范附錄B表B)C.=lo/i=(1。05350)/15。9=21.3d。=0。944(查表)e。水平撐桿軸力N:N=4492050.944=86.9KN。5.4.5 水平撐桿根數計算nn=M抵/8.45N=3381/(8。4586.9)=4。6(根)(其中8。45為水平撐桿至地坪O米交線00的高度)5。9.6 水平撐桿間距計算:S=1650/4。6=358mm取350mm;水平撐桿按間距350mm5.4。7 拱板下弦下面模板(臺座平面模板)抗彎強度計算:拱板的隔板為提前預制,在達到設計要求強度后與拱板模板組合安裝。板上弦澆筑時的荷載由隔板傳遞到隔板下面的兩墊塊。墊
15、塊尺寸805050,80為木龍骨間距方向。底模下的楞木按與拱板跨度成垂直方向安裝其凈距為100,即模板跨度為100。模板采用高強合成板(竹膠板),厚度20mm。5。4.7.1荷載計算:上弦混凝土重:(0。10.122+(1.2-0。2)0。04)2/0.11/224。5KN/m3=15.68KN/m隔板混凝土重:(0.972+1.912)0.120.06/0.124.51/2=5。08KN/m上弦模板:(0.040.122+0。040。082)8KN/m2/0.11/2=1.28KN/m施工荷載標準值:1。22/0。12。5KN/m21/2=30.3KN/m由于墊塊下模板計算單元面積太小,下弦
16、混凝土及模板重量忽略不計。并由于拱板為隔榀生產施工荷載小于標準值,本計算按標準值計算.q=(15。68+5.1+1。3)1。2+30.3=56.8KN/m5.4.7。2 模板抗彎強度計算M=1/8ql2 M/Wfm式中:M-彎距設計值(Nmm)q-作用在模板上的均布荷載。L-模板跨度(即龍骨間距)W-截面抵抗距=1/6bh2Fm-模板的抗彎設計值(N/mm2),按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下表取11N/mm2M=1/856.81002=71。18103NmmW=1/6bh2=1/6100202=6。70103 NmmM/W=(71。18103)/6。7103=10。6N/mm2fm=13N/mm2
17、模板抗彎強度符合要求。5.4。8模板撓度計算:0.677ql4/100EI1/250式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均布荷載(Nmm)E=模板的彈性模量(Nmm2),E=1104N/mm2I=1/12bh3=1/12100203=6。77104(0.67756.81004)/1001046.67104=0。06100/250=0.4模板的最大撓度符合要求5.4。9底模下楞木抗彎強度計算:楞木采用50100白杉,間距200mm。楞木下為48鋼管支撐間距為350mm,根據受力特點將楞木視為跨度為350mm的多等跨連續梁,下面鋼管為梁支點,楞木上取荷載最大的邊跨按簡支梁計算。5.4.9。1荷載計算:5.4.
18、9.1。1 預制拱板鋼筋混凝土重:下弦:(0.10。22+(1.2-0。2)0。045)24。5=1.97KN/m上弦:(0。10。122+(1。20。2)0。045)24。5=1.58KN/m隔板:0.120.06(0。972+1.912)24。5=1.02節點:0。050.161/20.99424.5=0.39KN每米預制拱板鋼筋混凝土重1.97+1。58+1.02+0。39=4。96KN5。4.9.1.2 預制拱板模板重:下弦:(0.040.22+0。040.162)8KN/m3=0。23KN/m0。021.128KN/m3=0.18KN(下弦底模為滿鋪2CM厚木材)上弦:(0。040.
19、122+0。040。082)8KN/m3=0。13KN/m0.020.978KN/m3=0。155KN節點:(0。040。180。972+0.040。10.972)8KN/m3=0.17KN每米預制拱板的模板重0.23+0。13+0。155+0.17=0.865KN拱板鋼筋混凝土及模板在楞木上的線荷載為:(4。96+0。865)/1。20.2=0。97KN/m施工荷載在楞木上形成的線荷載2。50。2=0.5KN/m5。4.9。1.3 楞木的抗彎強度計算:在楞木上形成的線荷載q為0。971.2+0。51.4=1.86KN/m最大彎矩M=1/81。864002=37。2103NmmW=100502
20、1/6=41。66103木材的抗彎設計強度為fm=13.0N/mm2M/W=(37.2103)/(41。66103)=0.8913.0N/mm2楞木的抗彎強度滿足要求.5.4。10 楞木的撓度計算:楞木的彈性模量E=9000N/mm2I=1/12bh3=1/12100503=104cm40.677ql4/100EI=(0。6771。810234)/(1009103104)=3。610223/250=9.2102楞木撓度滿足要求5。5 鋼管橫桿連接扣件抗滑移力計算:根據JQJ130-2001(2002年版)扣件抗滑移力為R=8KN;由橫桿抗彎強度計算中可知,橫桿上的荷載為q=14.431.4=2
21、0。20KN,分別由橫桿兩端的兩個扣件和立桿連接的兩個扣件共三個扣件承擔20.20/3=6。73KNR=8KN故扣件抗滑移力滿足要求5.6鋼管橫桿撓度計算:(5/384)(ql4/EI)1/150式中:E-鋼管的彈性模量I-鋼管的截面慣性矩q-作用在鋼管橫桿上的均布荷載l-鋼管橫桿的跨度數據:l=35cm;E=2.06105N/mm2;I=10.80cm4(5/384)*((14。43*354)/(2。06*10510。8)=0。127(35/150)=0。23故鋼管橫桿的撓度滿足要求5.7 鋼管橫桿的抗彎強度計算:5。7。1預應力拱板的混凝土重力、鋼筋重力、模板重力及施工荷載通過下弦底板模板
22、傳遞到木龍骨,再由4根間距350的水平鋼管傳到橫桿上,橫桿上每根水平鋼管的重力和間距相等,橫桿上荷載按均布荷載計算。5.7.2拱板下弦底模上的荷載由本方案立桿穩定性計算式中的拱板混凝土及拱板模板重(不含底模)為:(4。626+0。939)/1。21.4=6。49KN/m5.7.3底模及底模下木龍骨重:(0。021.4+0。041。40)8=0.67KN/m5.7.4間距350的水平鋼管重:(3.81。44)/1。4=15。2Kg/m=0.152KN/m5。7。5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2.51.4=3。50KN/mq=(6.49+0。67+0.152)1.4+31。4=14。43KN/mM=(
23、1/8)14.430.42=2.88105Nmm5。7.6 鋼管的截面特性:W=4.49cm3 f=205KN/mm2M/Wf (2。88105)/(4.49103)=64。14N/mm2f=205N/mm2鋼管橫桿抗彎強度滿足要求。5。8 地基承載力計算:根據要求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公式:PfgP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 P=N/A fg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fg =KCfgk5。8.1由于該支撐架下為100厚鋼筋混凝土層,墊層下為碎石基層,當擴散角按45度計算時腳手架單根鋼管的地基面積A=400400=160000mm2 N=24324 (見立桿穩定計算)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243
24、24/160000=0.152KN/mm2=152KPa5。8.1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g KC-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對碎石土、砂土、回填土應取0。4;對粘土應取0.5; 對巖石、混凝土應取1。0)fgk-地基承載力標準值,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J7)附錄五的規定采用。查得附錄5-2碎石土(混凝土)承載力標準值7001=700KPa因此P=152 KPafg= 700 KPa故地基承載力符合要求。5.9立桿穩定性計算5.9.1 本工程立桿的穩定性應按下列公式計算N/AfN計算立桿段的軸向力設計值,應按規范(5。3。21、2)式計算;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應根據長細比由本
25、規范附錄 C 表 C 取值,當250時, =7230/2;-=l0/i 長細比l0 計算長度,應按本規范第 5.3。3 條的規定計算i -截面回轉半徑,應按本規范附錄 B 表 B 采用A 立桿的截面面積,應按規范附錄 B 表 B 采用f鋼材的抗壓強度設計值,應按本規范表 5.1.6 采用5。9.1。1 計算長度l0 =h +2a計算:l0=1500mm+20.1=1700mmH 步距 a 立桿伸出頂層橫向水平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5.9.1。2 長細比:= l0/i=1700/15.9=106。92。5.9.1.3 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查規范附錄C表C第56頁查得=0。475.9。1。
26、4 計算N(單根鋼管的軸向力)按規范5.3.2公式計算:N=1。2(NG1K+NG2K)+1.4NQKNG1K-腳手架結構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2K-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QK-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可按一縱距(跨)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 取值。5.9。1.4。1 腳手架自重0。14KN/m8.51.401.40=2.33KN5。9.1.4。2 架上拱板混凝土:a、下弦(0。10。22+(1.210.2)0。045)25KN/m3=2.136KN/mb、上弦(0。10.122+(1。21-0。2)0。045)25KN/m3=1.74KN/mC、隔板 0.120.
27、061/20。99425KN/m3=0。35KNd、節點0。050。161/20。99425KN/ m3=0。40KN小計:2.136+1.74+0.35+0.40=4。626KN單根立管承載拱板混凝土重量:4.626/1。201。41。4=7.56KN5。9.1。4。3模板重a、下弦:(0。0450.22+0.0450。162)8KN/m3=0。26KN/m下弦底模為滿鋪2CM厚木板:0。021。128KN/m3=0.18KN/mc、上弦:(0.0450.122+0.0450。082)8KN/ m3=0.144KN/m0。020.978KN/ m3=0。155KN節點:(0。0450.180
28、.972+0。0450.10.972)8KN/m3=0.20KN小計:0.26+0.18+0。144+0.155+0.20=0.939單根立管承載拱板模板的重量:0.939/1.201.41.4=1.53KN5。9。1.4.4 臺座楞木及木板重:(楞斷面4CM10CM間距100,楞木上木板厚度2CM)(0。04+0。02)1.41.48KN/m3=0。94KN5.4.1.4。5 施工荷載:2。51.40=3.5KN5。4.1.4.6單根鋼管的軸向力N=1。2(2。33+7。56+1.53+0。94+3.5)+3。781。4=24.324KN=24324N5。9。1。4.7根據穩定性計算公式:N
29、/Af=24324/(0.47489)=105.83N/mm2fc=205N/mm2。故:腳手架穩定性滿足要求.6。質量保證和施工監測措施6.1 架子的搭設應符合規范要求。立桿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在100mm以上,水平桿的高差不大于20mm;扣件擰緊力矩控制在40-65N.m;剪力撐斜撐桿與地面傾角控制在450-600之間 。6。2 腳手架搭設完后應進行驗收;每個施工周期完工要進行一次自檢。6.3 若架子需加高前必須對現有架子進行全面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加高搭設。6.4監測措施在拱板每施工周期完成后(即臺座上澆注成型的拱板全部移開后),對空中預制平臺及平臺腳手架進行監測.6.4。1項目部、班組日常
30、進行安全檢查,所有安全檢查記錄必須形成書面材料.6.4。2日常檢查、巡查重點部位如下:6。4.2。1桿件的設置和連接、掃地桿、支撐、剪刀撐等構件是否符合要求。6.4.2。2地基是否有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符合要求。6。4。2.3連接扣件是否松動。6.4.2.4架體的沉降、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規范要求。6。4.2。5施工過程中是否有超載的現象。6。4.2.6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規范要求。6。4.2.7腳手架體和腳手架桿件是否有變形的現象。6.4。2。8腳手架卸荷鋼絲繩受力狀態,有無松動現象。6。4。3腳手架在承受六級大風或大暴雨后必須進行全面檢查。6。4。4監測項目包括:支架沉降、位移和變
31、形。6.4。5監測頻率:在腳手架搭設期間,一般監測頻率不超過3天/次5天/次,在腳手架使用期,一般監測頻率不超過10天/次15天/次。6.4.6監測的方法與工具:立桿的垂直度監測用經緯儀或吊線和卷尺,立桿間距用鋼板尺,縱向水平桿高差用水平儀或水平尺,主節點處各扣件中心點相互距離用鋼板尺,同步立桿上兩個相隔對接扣件的高差用鋼卷尺,立桿上對接扣件至主節點的距離用鋼卷尺,縱向水平桿上的對接扣件至主節點的距離用鋼卷尺,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用扭力扳手,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用角尺,腳手板外伸長度的檢測用卷尺,鋼管兩端面切斜偏差用塞尺.拐角吃,鋼管外表面銹蝕程度用游標卡尺,鋼管彎曲用鋼板尺。7。文明施工及安
32、全技術措施7.1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時,必須有防火措施。7.2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7。3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主節點的縱、橫水平桿。7。4作業層上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即不得超過施工荷載,且卸料平臺上材料不得長時間堆放或過夜.7。5架工作業人員必須接受入場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符合條件方可上崗作業.7。6本腳手架工程臨時用于0米以下基礎施工,若與國家頒布實施的規范有沖突,應以規范為準.7。7腳手架的搭設必須嚴格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J842001)、建筑施工安全標準(JGJ59-99)的規定執行
33、,并經項目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卸料平臺必須經項目工程部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7.8搭設腳手架的材料應有合格證,各部件的焊接質量必須檢驗合格并符合要求。其上的鋪板必須嚴密平整,防滑,固定可靠,孔洞應設蓋板封嚴.7.9腳手架搭拆人員必須由專業架工擔任,并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考核合格,持證上崗.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或其他不適應上架操作和疾病未愈者,嚴禁上架作業.7。10酒后、穿硬底鞋或拖鞋以及敞袖口、褲口等衣著不整者,不得上架操作。7.11在高空搭拆腳手架時上架操作人員必須栓安全帶、帶安全帽,各種工具和材料應裝包或妥
34、善放置,嚴防下落傷人。7。12雷雨季節期間鋼管腳手架必須在架子四角設置防雷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不大于30.7.13在腳手架上操作時嚴禁人員聚集一處,嚴禁在腳手架上打鬧、跑跳。7.14未經施工負責人同意,不得隨意拆改腳手架,暫未使用而又不需拆除時,亦應保持其完好性,并應清除腳手架上的材料、雜物。7.15在6級以上大風、暴雨或夜間照明不足時嚴禁在架上操作.7。16堅持檢查制度,架子使用中必須堅持自檢、互檢、交換檢和班前檢查制度,若發現有松動、變形處,必須先加固,后使用.大風、大雨或停工后在使用前,必須進行全面檢查。7。17搭、拆架人員必須站在腳手板上操作,嚴禁站在大、小橫桿上冒險作業.必須按規定使用
35、安全防護用品。7。18在搭、拆腳手架過程時若桿件尚未綁穩扣牢或綁扣已拆除、松動時,均嚴禁中途停止作業.7.19安全網與網之間必須搭接牢固,不得留空隙,網的轉角部位必須用麻繩搭牢、綁緊。7。20高空作業在操作臺上滿鋪木架板,側邊防護桿加竹膠板封閉,然后掛密目安全網,安全網與鋼管連接必須牢固。8。安全應急預案 為促進安全生產,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指導方針,保證福州長安省級糧食儲備庫平房倉工程的順利進行,積極預控、正確應對,有效開展突發事件發生后的組織、救援,最大限度減少突發事件帶來的損失,恢復正常施工秩序,結合工程實際,制定“大型腳手架及模板坍塌應急預案與響應計劃。8.1.應急處理機構8.
36、1。1應急處理機構構成1。事故應急預案和響應計劃領導小組組 長: 梁茂林副組長: 羅杰成 員: 陳德金 郭盛緯 羅靜 8。1。2人員的分工與職責1。組長:應急處理機構第一負責人,負責安全生產組織,貫徹執行應急措施,全權負責突發事件過程應急指揮與決策.2。副組長:負責參與隊站施工現場安全監察、巡視,主持施工安全技術交底,開展工地級安全教育及主持安全競賽活動,核實各類應急設備的儲備及使用情況,協助組長啟動應急機制的有效運行,督促班組完成應急演練工作,親赴第一線參與救援工作。3。現場安全、技術、質量綜合管理人員,協助組長管理安全生產、應急處理工作,負責制止、糾正、處罰現場施工習慣性違章及施工質量技術
37、通病現象,督促班組安全、優質施工。4.施工隊技術負責人,組織施工方案、施工作業指導書的編制工作,主持施工技術交底,負責工程項目施工質量二級檢查驗收。5。班組長是班組基層直接指揮者,布置、安排各類安全施工措施的具體實施,主持班組站班會及班組安全學習,配合上級安全檢查,服從并及時完成安全隱患消除、安全設施整改完善工作,開展安全應急處理預演,貫徹應急措施全面實施.6。車輛駕駛員,負責事件應急處理過程交通運送。8。1.3。應急設備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單架、跌打損傷藥品、包扎紗布、救護運送備用工具、切割工具及安全防護用品。2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應急設備清單序號設備名稱購置時間數量使用
38、期限保管部門保管人員日期備注1長安輕卡 2010511年辦公室陳德金5-12液壓鉗2011-521年辦公室陳德金513常備安全防護用品20115若干1年辦公室陳德金514簡易擔架2011-521年辦公室陳德金5-15醫用紗布2011-5若干1年辦公室陳德金518.1。4應急計劃和措施1突發性事件到來前的防范措施1)腳手架材質必須符合國家標準,鋼管桿件連接必須使用合格的鋼扣件。2)結構腳手架立桿間距不得大于1.5m,大橫桿間距不得大于1。35m,小橫桿間距不得大于1.35m,腳手架必須按糧倉圈梁與結構拉接牢固,拉接點垂直距離不得超過4m,水平距離不得超過6m,拉接所用的材料強度不得低于雙股8號鉛
39、絲的強度,高大架子不得使用柔性材料拉接.在拉接點處設可靠支頂,腳手架的操作面必須滿鋪腳手板,離墻面不得大于20cm,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飛跳板,操作面外側設兩道護身欄桿和一道擋腳板或設一道護身欄桿,立掛安全網,下口封嚴,防護高為1.2m嚴禁用竹笆做腳手板。 3)腳手架必須保證整體不變形,凡高度20m以上的外腳手架縱向必須設置十字蓋,十字蓋高度不得超過7根立桿,與水平面夾角應為4560,高度在20米以下的必須設置反斜支撐,特殊腳手架和20m以上的高大腳手架必須有設計方案.有腳手架結構計算書,特殊情況必須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4)孔洞1.51.5m以下的,應預埋通長鋼筋網。或加固定蓋板,1。51。5
40、m以上的孔洞四周必須設兩道護身欄桿,中間支掛水平安全網.5)施工通道梯段應捆扎防滑條,通道及休息平臺處,必須設兩道牢固防護欄桿或用立掛安全網防護.6)無外腳手架或采用單排腳手架高4m以上的建、構筑物,首層四周必須支搭固定3m寬的水平安全網(高層建筑6m寬雙層網):網底距下方物體不得小于3m(高層不得小于5m)高層建筑每隔四層固定一道6m寬的水平安全網,水平安全網,接口處必須連接嚴密與建筑物之間縫隙不大于10cm,并且外邊沿高于內邊沿,支搭水平安全網,直至沒有高處作業時方可拆除.7)臨邊施工區域,對人或物構成危險的地方必須支搭防護棚,確保人、物的安全。高處作業使用的鐵凳、木凳間需搭設腳手板的,間
41、距不得大于2m,高處作業,嚴禁投扔物料。8)施工時,保證水平兜網掛設可靠、懸掛吊架安拆必須采用熟練工種定人實施。9)嚴禁將施工物件放置在施工通道上,通道兩側設置擋腳板,消除高處墜物隱患。10)高空作業人員必須體檢合格,經過現場培訓、交底、提高安全意識,安裝人員必須系安全帶。安全用品必須檢驗合格方準使用,對曾經使用的安全用品進行檢查,存在質量問題的用品必須更換,不得使用。11)積極開展“安全生產無事故”競賽活動;高危施工作業人員必須體檢合格,方可上崗。12)提高施工準備工作高度性、重要性、充分性,防止因盲目拼搶工期而忽視安全、變相提供了安全隱患滋生的溫床。13)監督職工堅持、正確使用“三寶”,促
42、進安全生產,交底時按方案要求結合施工現場作業條件和隊伍情況做詳細交底,并確定指揮人員,在施工時按作業環境做好防滑、防墜落事故發生。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要建立登記、整改檢查,定人、定措施,定完成日期,在隱患沒有消除前必須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險情,應立即停止作業。2應急措施1)一旦發生腳手架垮塌事故由安全員組織搶救傷員,立即打電話“120”給急救中心,由施工隊長保護好現場.其他小組人員協助安全員做好現場救護工作,相關人員協助送傷員外部救護工作,如有輕傷或休克人員,現場由安全員組織臨時搶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盡最大努力搶救傷員,將傷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序,損失降到
43、最小。2)及時撥打外部的救助和救援電話,在外援到來前對傷員采取正確的臨時醫護方法贏得搶救時間。(1)出血處理傷口滲血:用消毒紗布蓋住傷口,然后進行包扎。若包扎后扔有較多滲血,可再加繃帶,適當加壓止血或用布帶等止血。 傷口出血呈噴射狀或鮮血液涌出時立即用清潔手指壓迫出血點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斷,并將出血肢體抬高或舉高,以減少出血量。有條件用止血帶止血,再送醫院. (2)骨折急救 肢體骨折可用夾板或木棍、竹桿等將斷骨上、下方關節固定,也可利用傷員身體進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動,以減少疼痛,防止傷勢惡化. 開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應先止血、固定,并用干凈布片覆蓋傷口,然后速送醫院救治,切勿將外露的
44、斷骨推回傷口內. 疑有頸椎損傷,在使傷員平臥后,用沙土袋(或其它替代物)旋轉狀況兩側至頸部固定不動,以免引起截癱。 腰椎骨折應將傷員平臥在平硬木板上,并將椎軀干及二側下肢一同進行固定預防癱瘓。搬動時應數人合作,保持平穩,不能扭曲。 (3)顱腦外傷應使傷員采取平臥位,保持氣管通暢,若有嘔吐,扶好頭部,和身體同時側轉防窒息。 耳鼻有液體流出時,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輕輕拭去,以利降低顱內壓力。 顱腦外傷,病情復雜多變,禁止給予飲食,應立送醫院診治。(4)鈍器穿刺傷害鋼管、鋼筋刺入體內,應遠離傷口采用氣割工具或液壓鉗割除物件,防止高溫傳遞或過大振動加劇傷勢,必要時應采取冷卻措施,并運送醫院急救嚴禁將體
45、內鈍器拔出,應由專業醫生手術處理(5)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事件情況,在一定范圍內封鎖消息,控制事態擴大,消除負面影響。8.2 應急預案演練8.2。1應急小組組長負責主持、組織進行一次按大型腳手架垮塌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8。2。2隊技術負責人負責對相關人員進行一次培訓。8.3。應急信息的傳遞8.3。1應急通訊工具采用座機和移動電話進行聯絡8。3.2應急領導小組及部分成員聯系電話應急領導小組及部分成員聯系電話序號姓名
46、職務/部門聯系電話備注移動1234567898.4。無關人員及群眾的疏散8.4.1發生突發事件,應急小組組長及成員應在第一時間內趕赴事件出發點,有序組織救援工作.8.4.2設置隔離區,疏散無關人員、群眾,嚴禁圍觀,及時對事件進行調查及善后處理.8.5.獲取外部的救助和救援8.5。1設置救助電話標識:火警119、急救120、匪警110。:施工進度計劃表附件五:施工進度計劃序號主要工程項目施工進度計劃橫道2011年6月2011年7月2011年8月202224262830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135791113151719一1#倉腳手架搭設二2#倉腳手架搭設三3#倉腳手架搭設四4倉腳手架搭設五5倉腳手架搭設六6倉腳手架搭設七7#倉腳手架搭設八8#倉腳手架搭設九9倉腳手架搭設十10#倉腳手架搭設 1#倉 2#倉 十一說明1、腳手架搭設是根據主體頂圈梁施工情況每幢7天內完成.2、腳手架搭設在主體施工時穿插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