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線xx市xx至李市段改建工程路面施工方案(討論稿)xx線xx市xx至李市段改建工程路面施工方案xx公路xxxx至李市段為xx省xx生態文化旅游交通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北起于xx高速公路xx互通,向東南經xx、沈集、高陽、沙洋、李市等地,止于沙洋與潛江交界的永久村,全長63。411公里,為原路線拓寬改建;全線采用一級公路等級標準建設,瀝青砼路面,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為80km/h,路基寬21。5米、路面寬18米,汽車荷載等級為公路-級。為確保路基工程施工質量,特制定xx公路xxxx至李市段改建工程路面施工技術指標。 一、施工基本原則1、所有施工行為必須符合部頒公路工程相關施工技術規范、標準
2、(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公路瀝青砼路面施工技術規范、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2、施工單位進場后須迅速組織施工測量,經高程測量計算后,凡填筑高度大于或小于設計填筑高度的須進行調平或挖除.原則上新建加寬路段鋪筑20cm石灰石渣墊層、20cm級配碎石底基層后,級配碎石頂面高程與老水泥路面高程保持一致,以便半幅通車碾壓,增加新建路基的穩定性。在水泥穩定碎石下基層施工時按設計高程進行調平。3、各工序、工藝均應滿足設計要求。4、嚴格執行工序質量驗收制。上道工序質量不合格或未經監理工程師認可,堅決不得進入下道工序。5、墊層,底基層、基層、瀝青砼面層必須采用廠拌法施工。6、施工單位進場后應建立健全工地
3、試驗室,各分項工程正式開工前必須做試驗段,獲取試驗資料,試驗段各項質量指標合格,才能進入各分項工程施工。7、平交道必須同步實施,主要路口要做好渠化工程。8、施工過程的同時,要注意保護好環境。二、施工準備1、現場調查施工單位進場后,應先對施工范圍內全路段路面情況進行全面勘測和調查,分析、了解現場情況。熟悉設計文件,做好恢復中線、加密水準點、測量縱斷高程等技術工作;同時編制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2、施工機械準備 路面施工機械設備的型號和數量應與招投標要求相符。機械數量必須滿足施工進度和合同工期要求,保證路面施工的連續性。各種機械設備必須經過運轉調試后方可使用,預備足夠的易損件。每個標段的主要機械設備
4、的性能和數量必須滿足以下要求:(1)水穩基層拌和設備:必須為廠拌設備,生產能力要與進度計劃相適應;鋪筑設備:必須機械攤鋪機。壓實設備:3Y1821三輪壓路機不少于2臺,YZ21以上振動壓路機不少于1臺,同時壓實設備要與出料、攤鋪速度相匹配;養生設備:20噸以上灑水車2臺以上;其他設備:切割機至少1臺;運輸車輛要滿足施工需求;供電設備齊全,滿足施工用電需求等.(2)瀝青面層施工機械拌和設備:瀝青混合料拌和設備采用自動控制的間歇式拌和機,每小時產量不低于120噸;壓實設備:輪式壓路機、雙輪鋼筒式振動壓路機(68T或1012T)不少于1臺,三輪鋼筒式(1215T)不少于1臺,膠輪壓路機(9輪或11輪
5、)不少于1臺; 攤鋪設備:攤鋪寬度最少為9.5米,且寬度可調的,自動方式調節攤鋪厚度及找平的履帶式攤鋪機;運輸車輛:總運力大于拌和機產量,每臺汽車載重量不小于5噸;運輸車應有緊密、清潔、光滑的金屬底版、墻板,并配備保溫帆布蓬(大小能覆蓋整個車廂).三、材料管理和質量指標1、拌和場各項制度標牌必須完善,必須有拌和站材料使用規定、拌和站安全操作規程、材料配合比等制度標牌。2、拌和場地必須硬化,統一規劃,保持拌和場進出道路暢通。正式開工前材料儲備數量要足夠.3、材料進場必須制定嚴格的檢查驗收制度,專人負責按批或按量進行質量抽檢,每天作好檢查記錄備查,杜絕不合格材料進場.工地現場加工的材料必須經過質量
6、檢測達到合格。并必須經過旁站監理簽字認可后方能使用。4、拌和場的材料必須分類堆放整齊,不得混淆堆放,每種材料上面都必須放置該材料的標牌,注明材料名稱及主要質量指標。5、所有使用材料,必須有合格的相關證明文件和檢測試驗報告.沒有或不合格的,一律拒收。6、各種材料要求及重要技術指標必須過到相關標準:(1)水泥:采用P。S.A32.5水泥,其技術指標都要達到國家標準,不得使用快硬水泥、早強水泥以及已受潮變質的水泥;(2)中(粗)砂:采用荊州、xx或沙洋黃砂,其細度模數為區中砂,含泥量1%;(3)面層礦料:包括12碎石、瓜米石、石屑,達到以下要求:指標其它層次表面層壓碎值(%)2826洛杉磯磨耗損失(
7、)3028表觀相對密度(t/m3)2。52.6吸水率()3。02.0堅固性(%)1212細長扁平顆粒含量(%)1212泥土含量()11軟石含量()53雜巖含量11(4)瀝青指標如下:針入度(25,100g,5s)(0。1mm)6080延度(5cm/min,15)(cm)100軟化點()4445閃點(COC)()260含蠟量()2.2密度(15)(g/cm3)實測記錄溶解度(%)不小于99.5動力粘度(三氯乙烯)(60)(Pa.s)20020薄膜加熱試驗質量損失()0。8針入度比(%)55163,5h延度(25)(cm)50延度(15)(cm)70四、路面結構從下到上路面結構依次有墊層、底基層、
8、基層、面層。1、新建加寬部分路基頂層處治新建加寬路段路基頂層應鋪筑20cm厚石灰渣石或20cm厚石灰土改良,以保證路基的整體強度和穩定性達到設計標準。加寬路段的路基頂面設計高程和舊水泥路面高差20cm。2、新建加寬部分路面結構形式(1)底基層:厚度為20cm級配碎石,(2)瀝青下封層,(3)下基層:厚度為18CM的4.5%水泥穩定級配碎石,(4)上基層:厚度為18CM的5%水泥穩定級配碎石,(5)瀝青下封層,(6)面層:厚度12CM(8+4)瀝青砼面層。3、舊水泥砼路面加鋪路面結構形式(1)底基層:舊水泥砼路面碎石化,(2)下基層:厚度為18CM的4。5%水泥穩定級配碎石,(3)上基層:厚度為
9、18CM的5水泥穩定級配碎石,(4)瀝青下封層,(5)面層:厚度12CM(8+4)瀝青砼面層。4、舊瀝青路面(基層為水泥穩定碎石)加鋪改造路面結構形式(1)底基層:維特根機械翻新厚度為18CM的水泥穩定級配碎石,(2)基層:厚度為18CM的5%水泥穩定級配碎石,(3)瀝青下封層,(4)面層:厚度12CM(8+4)瀝青砼面層.5、城鎮路段(初步方案)采取碎石化施工后,加鋪瀝青砼面層及一層厚度20CM的5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基層,有病害的須處置病害。(1)基層:厚度為20CM的5水泥穩定級配碎石,抗壓強度不小于3。5MPa。(2)瀝青下封層.(3)面層:厚度12CM(8+4)瀝青砼面層。五、施工方案1
10、、路基整修按照施工圖設計對老路基進行清平碾壓,對彎沉值偏大或路基強度達不到要求的路段,必須對其進行處治換填碾壓,壓實厚度超過20cm的必須分層碾壓,直到路基壓實度、彎沉值檢測達到設計要求。2、墊層施工工藝流程:清平路基施工放樣堆放渣石(石灰消解)拌和攤鋪整形碾壓養生施工要求及要點:石灰渣石配比必須計量準確,摻配均勻.可用相關機械摻拌(如裝載機或挖機)。石灰使用前必須充分消解,消解時間不得少于7天;沒有完全消解的不得使用.攤鋪應掛線施工,嚴格控制松鋪厚度和攤鋪寬度。渣石粒徑不得過大(不大于7CM),過大的必須剔除.混合料應處于最佳含水量時,用符合施工要求的壓路機碾壓至達到設計壓實度要求。壓路機壓
11、實方法和遍數:直線和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兩側路肩向路中心碾壓;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內側路肩向外側路肩進行碾壓.碾壓時,后輪應重疊1/21/3輪寬,壓完路面全寬為一遍;壓路機碾壓方法是先用YZ18型以上振動壓路機靜壓12遍,再振動碾壓34遍,其后用3Y1821型三輪壓路機碾壓56遍。超高路段內側應多碾壓23遍;同時,碾壓遍數應滿足壓實達到規定的設計壓實度所需的遍數。3、級配碎石底基層施工底基層的級配碎石應用預先篩分成幾組不同粒徑的碎石(如37。519mm,199。5mm,9。54.75mm的碎石)及4.75mm以下的石屑組配而成,其最大粒徑宜控制在31。5mm以下。級配碎石層施工時,應遵守下列
12、規定:顆粒組成應是一根順滑的曲線。配料必須準確。塑性指數應符合規定.混合料必須拌和均勻,沒有粗細顆粒離析現象。在最佳含水量時進行碾壓,壓實度按重型擊實試驗法確定的要求直到達到96。應使用12t以上三輪壓路機碾壓,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超1518cm。用重型振動壓路機和輪胎壓路機碾壓時,每層的壓實厚度可達20cm.級配碎石基層未灑透層瀝青或未鋪封層時,禁止開放交通,以保護表層不受破壞.級配碎石底基層應采用集中廠拌法拌制混合料,并用攤鋪機攤鋪混合料。材 料碎石中針片狀顆粒的總含量應不超過20%。碎石中不應有粘土塊、植物等有害物質。石屑或其他細集料可以使用一般碎石場的細篩余料,也可以利用軋制瀝青表面處治
13、和貫人式用石料時的細篩余料,或專門軋制的細碎石集料。也可以用天然砂礫或粗砂代替石屑。天然砂礫的顆粒尺寸應該合適,必要時應篩除其中的超尺寸顆粒。天然砂礫或粗砂應有較好的級配。級配碎石底基層顆粒組成和塑性指數應符合表3.1中2號級配的規定。級配碎石底基層所用石料的壓碎值應不大于30% 。 表3。1未篩分碎石底基層顆粒組成范圍編 號 通過質量百分率()項 目12篩孔尺寸(mm)5310037。58510010031.569888310019。0406554849。5194329594.75103017452.3682511350。66186210.075010010液限()2828塑性指數6(或9)
14、6(或9)注:在潮濕多雨地區,塑性指數宜小于6,其他地區塑性指數宜小午9.混合料拌合級配碎石混合料可以在中心站用多種機械進行集中拌和,如強制式拌和機、臥式雙轉軸槳葉式拌和機、普通水泥混凝土拌和機等.宜采用不同粒級的單一尺寸碎石和石屑,按預定配合比在拌和機內拌制級配碎石混合料。不同粒級的碎石和石屑等細集料應隔離,分別堆放。細集料應有覆蓋,防止雨淋。在正式拌制級配碎石混合料之前,必須先調試所用的廠拌設備,使混合料的顆粒組成和含水量都能達到規定的要求。在采用未篩分碎石和石屑時,如未篩分碎石或石屑的顆粒組成發生明顯變化,應重新調試設備.攤鋪及碾壓應用瀝青混凝土攤鋪機或其他碎石攤鋪機攤鋪碎石混合料.攤鋪
15、機后面應設專人消除粗細集料離析現象。整形后,當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時,立即用12t以上三輪壓路機、振動壓路機或輪胎壓路機進行碾壓。直線和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兩側路肩開始向路中心碾壓;在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內側路肩向外側路肩進行碾壓。碾壓時,后輪應重疊12輪寬;后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處。后輪壓完路面全寬時,即為一遍。碾壓一直進行到要求的密實度為止。一般需碾壓68遍,應使表面無明顯輪跡。壓路機的碾壓速度,頭兩遍以采用1.51.7kmh為宜,以后用2。02。5kmh。路面的兩側應多壓23遍.嚴禁壓路機在己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橫向接縫按下述方法處理:用攤鋪機攤鋪混合
16、料時,靠近攤鋪機當天未壓實的混合料,可與第二天攤鋪的混合料一起碾壓,但應注意此部分混合料的含水量。必要時,應人工補充灑水,使其含水量達到規定的要求。應避免縱向接縫.如攤鋪機的攤鋪寬度不夠,必須分兩幅攤鋪時,宜采用兩臺攤鋪機一前一后相隔約58m同步向前攤鋪混合料。在僅有一臺攤鋪機的情況下,可先在一條攤鋪帶上攤鋪一定長度后,再開到另一條攤鋪帶上攤鋪,然后一起進行碾壓.在不能避免縱向接縫的情況下,縱縫必須垂直相接,不應斜接,并按下述方法處理:在前一幅攤鋪時,在靠后一幅的一側應用方木或鋼模板做支撐,方木或鋼模板的高度與級配碎石層的壓實厚度相同;在攤鋪后一幅之前,將方木或鋼模板除去;如在攤鋪前一幅時未用
17、方木或鋼模板支撐,靠邊緣的30cm左右難于壓實,而且形成一個斜坡,在攤鋪后一幅時,應先將未完全壓實部分和不符合路拱要求部分挖松并補充灑水,待后一幅混合料攤鋪后一起進行整平和碾壓。4、基層施工工藝流程:清理下承層施工放樣拌和運輸攤鋪整形碾壓接縫處理養生施工要求及重點: 施工放樣下承層表面應平整、堅實,病害處治徹底并清掃干凈,具有規定的寬度和橫坡度。恢復中線,直線段每20M設一樁,曲線段每10M設一樁,并在路基兩側路肩外設指示樁。 拌和與運輸堆料場地必須硬化。拌和機每盤拌和的混合料,應按施工配合比和拌和機容量計算決定;拌和時間不得少于2分鐘,保證拌和物均勻,出料前要檢查是否拌和均勻,混合料的含水量
18、要求大于最佳含水量12,并應符合下列規定:進入攪拌機的水泥、石屑、碎石必須準確過秤,磅秤每班開工前應檢查校正;嚴格控制加水量.每班開工前,實測石屑、碎石的含水量,根據天氣變化,由工地試驗確定加水量.各種粒料的拌和必須按設計級配拌和。運輸:由于水泥穩定粒料的初凝時間為4小時,要求攤鋪和拌和場注意銜接。運輸混合料的車輛應根據需要配置并注意裝載均勻,及時將拌好混合料運至鋪筑現場。當攤鋪現場距離拌和場較遠時,混合料運輸中應加覆蓋以防止水份蒸發。施工中,從加水拌和到碾壓終了的延遲時間不得超過水泥的終凝時間,按試驗路段確定的合適延遲時間嚴格施工,超過延遲時間的混合料嚴禁使用。 攤鋪攤鋪時應在攤鋪地段灑水,
19、使下承層表面保持濕潤。攤鋪時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0。51%,以補償攤鋪及碾壓過程中的水份損失.松鋪厚度:松鋪厚度根據松鋪系數計算,松鋪系數由試驗段確定。施工時的橫向接縫應符合下列要求:用攤鋪機攤鋪混合料時,不宜中斷,如因故中斷時間超過2h,應設置橫向接縫,攤鋪機應駛離混合料末端;人工將末端含水量合適的混合料弄整齊,緊靠混合料放兩根方木,方木的高度應與混合料的壓實厚度相同;整平緊靠方木的混合料;方木的另一側用砂礫或碎石回填約3m長,其高度應高出方木幾厘米;將混合料碾壓密實;在重新開始攤鋪混合料之前,將砂礫或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將下承層頂面清掃干凈;攤鋪機返回到已壓實層的末端,重新開始攤鋪
20、混合料;如攤鋪中斷后,未按上述方法處理橫向接縫,而中斷時間已超過2h,則應將攤鋪機附近及其下面未經壓實的混合料鏟除,并將已碾壓密實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與路中心線垂直并垂直向下的斷面,然后再攤鋪新的混合料。應避免縱向接縫.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基層應分兩幅攤鋪,宜采用兩臺攤鋪機一前一后相隔約510m同步向前攤鋪混合料,并一起進行碾壓.在不能避免縱向接縫的情況下,縱縫必須垂直相接,嚴禁斜接,并符合下列規定:在前一幅攤鋪時,在靠中央的一側用方木或鋼模板做支撐,方木或鋼模板的高度應與穩定土層的壓實厚度相同;養生結束后,在攤鋪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撐木(或板). 整形人工用鍬和耙先將混合料攤平,用
21、路拱板進行初步整形,根據實測的松鋪系數,確定縱橫段面標高,釘樁、掛線,利用鍬耙按線整型,并再用路拱板校正成型。整形要按照規定的坡度和路拱進行,特別要注意接縫處的整平,接縫必須順適平整。整形過程中,必須嚴禁任何車輛通行,并保持無明顯的粗細集料離析現象。初步整形后,檢查混合料的松鋪厚度,必要時應進行補料或減料. 碾壓整形后,當混合料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時用壓路機碾壓;碾壓過程中,混合料的表面應始終保持濕潤.(如水分蒸發過快或不足,應適當及時補灑少量的水,但嚴禁灑大水碾壓)直線和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兩側路肩向路中心碾壓;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內側路肩向外側路肩進行碾壓。碾壓時,后輪應重疊1/21/
22、3輪寬,壓完路面全寬為一遍;壓路機碾壓方法是先用YZ18型以上振動壓路機靜壓12遍,再振動碾壓34遍,其后用3Y1821型三輪壓路機碾壓56遍.超高路段內側應多碾壓23遍;同時,碾壓遍數應滿足壓實達到規定的設計壓實度所需的遍數。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保證基層表面不受破壞.碾壓過程中,如有“彈簧應及時翻開重新拌和(加適量水泥)或是換填新的混合料,使其達到質量要求。經過拌和、整形的混合料,宜在水泥初凝前(約4H)并應在試驗確定的延遲時間內完成碾壓,并達到密實度,同時沒有明顯的輪跡.碾壓結束前,應仔細進行終平,使其縱向順適,路拱和超高符合設計要求;必須將局部高出部分刮除
23、并掃出路外。 養生及交通管制在養生期間應保證路面濕潤,不應過濕或忽干忽濕;養生方式采用麻袋覆蓋養生,養生期不得少于7天,養生期間嚴禁除灑水車外的各種車輛通行.5、瀝青下封施工材料要求進場有關材料必須有廠家的技術標準、試驗分析證明書等資料.施工單位不得隨意改變材料的來源,未經認證批準的材料嚴禁用于本工程。瀝青:70#瀝青,質量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的要求。碎石:采用瓜米石(0.5厘米1厘米),要求無雜質,無灰塵.級配規格符合要求;壓碎值16,針片狀15%,含泥量1%.施工工藝清掃上基層熬油撒油撒瓜米石碾壓養生施工方案上基層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瀝青下封.清掃上基層
24、,并撒水潤濕,必要時鏟除路表污垢,保持整潔無塵埃。將事先熬至160的瀝青裝入瀝青灑布機.基層風干后,使用瀝青灑布機均勻噴灑。沿路基縱向半幅施工,循環噴灑,噴灑不得露白。瀝青灑布后,用翻斗車轉載瓜米石,按規定迅速向瀝青封層表面均勻灑布石料,不均勻的地方用掃帚掃均勻。瓜米石灑布后用68t壓路機靜壓一遍。壓路機應行駛平穩并不得剎車或調頭,多余的瓜米石用掃帚掃除。碾壓完畢后,原則上封閉交通7天。如遇特殊情況,須經監理人員同意后,且達到12小時以上通行一般車輛,并限制車速小于5km/h,同時剎車或調頭.材料計算瀝青:1.2kg/m2瓜米石:0。008m3/m2質量控制要點灑布瀝青時,氣溫不得低于10,風
25、速適度,濃霧或下雨不得施工。瀝青灑布機應配有不同稠度的瀝青噴嘴,以便糾正噴灑超量、漏灑和少灑等問題。施工單位應使瀝青下封段面保持良好的狀態,當出現泛油時,應按指定用量補撒吸附瀝青材料。養生期間內,一般不應開放交通,如果在瀝青材料充分滲入之前需開放交通,為防止車輪粘瀝青,應撒鋪吸附瀝青材料,以覆蓋尚未完全吸收的瀝青.6、瀝青砼面層施工 工藝流程:施工放樣拌和運輸攤鋪整型碾壓接縫處理清邊瀝青混合料拌和瀝青混和料應采用拌和機械拌制。 瀝青應采用導熱油加熱,要求瀝青溫度穩定,具有一定的流動性,以能使瀝青混合料拌和均勻,出廠溫度符合要求;瀝青加熱溫度不應超過170.瀝青混合料油石比要符合設計要求。拌和場
26、拌和的瀝青混合料應均勻一致、無花白料、無結團成塊或嚴重的粗細料分離現象,不符合要求時不得使用,并應及時調整。 開工前應先試拌,檢測含水量,以便調節集料進料速度,確定集料加熱時間和溫度。集料級配應符合設計要求。若集料級配發生變化或換用新材料時,應重新進行配合比設計,確保瀝青混合料質量符合要求。出廠的瀝青混合料應逐車用地磅稱重,并按現行試驗方法測驗運料車中瀝青混合料的溫度,簽發一式三份的運料單,一份存拌和廠,一份交攤鋪現場,一份交司機。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應符合下列要求:瀝青品種普通瀝青(70號)瀝青加熱溫度155165礦料加熱溫度比瀝青溫度高1030(165195)混合料出廠溫度正常范圍14516
27、5,超過195廢棄混合料運輸到現場溫度不低于145攤鋪溫度正常施工不低于135低溫施工不低于150初壓溫度正常施工不低于130低溫施工不低于1145終壓溫度鋼輪壓路機不低于70輪胎壓路機不低于80振動壓路機不低于70開放交通路表溫度不高于50瀝青混合料運輸 配足運輸車輛,瀝青混合料運輸車的運量應大于拌和機生產能力或攤鋪速度,施工過程中攤鋪機前方應有運料車在等候卸料。確保瀝青混合料攤鋪現場施工的最大化的連續性。 瀝青混合料應采用較大噸位的自卸汽車運輸;運輸時應防止瀝青與車廂板粘結。車廂應清掃干凈,車廂側板和底版可涂一薄層油水(柴油與水的比例可為1:3)混合液,并不得有余液積聚在車廂底部。 從拌和
28、機向運料車上裝料時,應防止粗細集料離析,每卸一斗混合料應挪動一下汽車位置。 運料車應采取覆蓋蓬布等保溫防雨、防污染的措施,夏季運輸時間短于半小時,也可不加覆蓋. 連續攤鋪過程中,運料車應停在攤鋪機前1030處,并不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料車應掛空擋,靠攤鋪機推動前進。 瀝青混合料運至攤鋪地點后應憑運料單接收,并檢查拌和質量.不符合規定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要求,或已經結成團塊、已被雨淋濕的混合料不得用于鋪筑。瀝青混合料的攤鋪 清除封層上的石子、泥土、殘渣、污物,污染嚴重時必須沖洗。然后進行中線和高程測量。 鋪筑瀝青混合料前,應檢查確認下層的質量。當下層質量不符合要求,或未按規定灑布透層、粘層、鋪
29、筑下封層時,不得鋪筑瀝青面層。 瀝青混合料應采用機械攤鋪. 攤鋪機在開始受料前應在料斗內涂刷少量防止粘料用的柴油. 瀝青混合料的松鋪系數應根據實際的混合料類型、施工機械和施工工藝等由試鋪試壓方法或根據以往實踐經驗確定, 瀝青混合料攤鋪過程中隨時檢查其寬度、厚度、平整度、路拱及溫度,對不合格之處應及時進行調整。 對外形不規則、路面厚度不同、空間受到限制以及人工構造物接頭等攤鋪機無法工作的地方,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可以采用人工鋪筑混合料。 攤鋪瀝青混合料應緩慢、均勻、連續不間斷。攤鋪過程中不得隨意變換速度或中途停頓。攤鋪速度應根據拌和機產量、施工機械配套情況及攤鋪層厚度、寬度確定,并應為26m/min
30、。在鋪筑過程中攤鋪機螺旋送料器應不停頓地轉動,兩側應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并保證在攤鋪機全寬度斷面上不發生離析.當運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得隨意調整。 用機械攤鋪的混合料,不應用人工反復休整。當出現下列情況,可用人工做局部找補或更換混合料:橫斷面不符合要求; 構造物接頭部位缺料;攤鋪帶邊緣局部缺料;表面明顯不平整;局部混合料明顯離析;攤鋪機后有明顯拖痕。人工找補或更換混合料應在現場主管人員指導下進行,缺陷較為嚴重時,應予鏟除,并調整攤鋪機或改進攤鋪工藝.當由機械原因引起嚴重缺陷時,應立即停止攤鋪.人工修補時,工人不宜站在熱混合料層面上操作。瀝青混合料的壓實及成型應選擇合理的壓
31、路機組合方式及碾壓步驟,以達到最佳壓實效果。瀝青混合料壓實宜采用光輪壓路機或振動壓路機組合的方式。壓路機的數量應根據生產率決定. 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應按初壓、復壓、終壓(包括成型)三個階段進行。壓路機應以慢而均勻的速度碾壓,壓路機的碾壓速度應符合下列表格的規定。壓路機類型初 壓(km/h) 復 壓(km/h)終 壓(km/h)適宜最大適宜最大適宜最大振動壓路機2-3334。55366鋼輪壓路機2-343-56366輪胎壓路機2-343-564-68碾壓方式靜壓或振動靜壓或振動振動振動靜壓靜壓瀝青混合料的初壓應符合下列要求: 初壓應在混合料攤鋪前后較高溫度下進行,并不得產生推移、發裂,壓實溫度應根
32、據瀝青稠度、壓路機類型、氣溫、鋪筑層厚度、混合料類型經試鋪壓確定,并應符合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要求。 壓路機應從外側向中心碾壓。相鄰碾壓帶應重疊1/31/2輪寬,最后碾壓路中心部分,壓完半幅或一遍。 復壓應緊接在初壓后進行,復壓宜采用振動壓路機。碾壓遍數應經過試壓確定,不宜少于46遍,達到要求的壓實度,并無明顯輪跡。 終壓緊接在復壓后進行。終壓可選用1215T三輪壓路機碾壓及輪胎壓路機,終壓不宜少于5遍,路面無輪跡。路面壓實成型的終了溫度應符合要求。碾壓注意事項:壓路機的碾壓段長度應攤鋪速度相適應,并保持大體穩定.壓路機每次由兩端折回的位置應階梯形的隨攤鋪機向前推進,折回處不應在同一橫斷面上。
33、氣溫高,風速小時,碾壓段宜長;氣溫低,風速大時,碾壓段宜短;氣溫低于10時,壓路機可以緊跟攤鋪機碾壓,氣溫低于5時,不允許進行施工。 壓路機碾壓過程中有瀝青混合料粘輪現象時,可向碾壓輪灑少量水或洗衣粉水,嚴禁灑柴油。 壓路機不得在未碾壓成型并冷卻的路段上轉向、調頭或停車等候。振動壓路機在已成型的路面行駛時停止震動。 對壓路機無法壓實的橋梁、擋土墻等構造物接頭、拐彎死角、加寬部分及某些路邊緣等局部地區,應用人工夯錘等夯實設備補充壓實. 在當天碾壓的尚未冷卻的瀝青混合料面層上,不得停放任何機械設備或車輛,不得散落礦料、油料等雜物。 應隨時觀察路面早期的施工裂縫,發現因超載或推移產生的裂縫應及時調整
34、碾壓方式. 接縫、修邊和清場 在施工縫及構造物兩側的連接處操作應仔細,接縫應緊密、平順。 縱向接縫部位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縱向接縫應選用切割機將先鋪的瀝青面層垂直下切,對切斷面涂刷瀝青,然后再鋪筑另半幅瀝青面層.上下面層的接縫應錯開不少于10厘米。橫縫應符合下列要求: 相鄰兩幅的橫向接縫均應錯位1m以上。橫向接縫采用垂直的平接縫.鋪筑接縫時,可在已壓實部分上面鋪設一些熱混合料,并應使接縫預熱軟化。以加強新舊混合料的粘結,但碾壓前應將預熱用的混合料鏟除。 平接縫應粘結密實,壓實充分,連接平順。 從接縫處起繼續攤鋪混合料前應用3m直尺檢查局部平整度,當不符合要求時,應予清除.攤鋪時應調整好預留高
35、度,接縫處攤鋪層施工結束后再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當有不符合要求者,應趁混合料尚未冷卻時立即處理。 修邊 攤鋪層的外露邊緣應準確切到要求的線位。修邊切下的材料及任何其他的廢棄瀝青混合料均應由承包人按監理工程師同意的方式從路上清除,妥善處理,不得隨地丟棄。 交通管制瀝青混合料面層應待攤鋪層完全自然冷卻,混合料表面溫度低于50后,方可開放交通。承包人還應限制交通重量,以免破壞路面。六、質量標準為實施精細管理,創建精品工程,本工程所有質量檢查項目、標準必須按照市公路局關于創建精品工程的實施意見規定的有關要求、標準進行質量檢驗和評定。具體標準如下:1、路基土方項次檢查項目精品工程規定值或允許偏差1壓實
36、度()路基頂面962彎沉(0.01)2003縱斷高程(mm)+10,154單邊加寬寬度(m)不小于設計值5平整度(mm)156橫坡()0.32、石灰渣石墊層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1壓實度()代表值96極 值922平整度()123縱斷高程()+5,-154單邊加寬寬度(m)不小于設計寬度5厚度代表值10(mm)合格值256橫坡(%)0。37彎沉(0。01)不大于1108石灰含量不低于設計值3、級配碎石底基層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1壓實度()代表值96極 值922彎沉(0。01)符合設計要求3平整度()124縱斷高程()+5,155寬度(m)符合設計要求6厚度(mm)代表值10極 值-
37、257橫坡(%)0.34、水泥穩定粒料基層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基層底基層1壓實度(%)代表值9896極 值94922平整度()8123縱斷高程()+5,-10+5,154單邊加寬寬度(m)3。23。385厚度(mm)代表值-8-10極 值15-256橫坡()0.30。37強度(Mpa)取芯符合設計8彎沉(0。01)符合設計要求9含灰量符合設計要求5、瀝青砼面層 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1壓實度(%)96(試驗路壓實度98)2平整度1。2IRI2.03彎沉值(0。01)竣工驗收彎沉值4厚度(mm)代表值總厚-5 上面層10%合格值總厚10 上面層-20%5中線平面偏位()206縱斷高
38、程()157寬度()有側石20無側石不小于設計值8橫坡()0.39材料質量在合格范圍內10礦料級配在設計曲線內11油石比在設計用油量范圍內12取芯在合格范圍內13穩定度達到設計要求14流值達到設計要求七、交通安全管理xx線車流量較大,存在較多安全隱患,必須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交通通暢,生產安全,文明施工。 1、各施工單位要積極組織管理人員和民工學習安全操作規程,開展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2、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制定相關安全保障措施和安全責任制,確定專職安全責任人,配備專職施工安全員,交通指揮員; 3、施工路段必須設置規范、清晰、醒目的施工、安全標志牌和警示標志; 4、施工管理人員、民工在作業時必須穿戴安全標志服(帽);5、加寬路段與老路面高程未齊平的路槽,必須按相關標準設置安全標志; 6、加強施工機械的正確操作駕駛、保養檢修工作的培訓與管理,防止機械操作事故的發生。 7、配齊施救設備,確保施工路段無堵車現象。一旦發生堵車現象,立即采取措施施救,保證交通道路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