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基石方爆破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1、工程概況該公路起于xx市建昌縣城北側,止于興城市東城與濱海公路連接,路線全長90.040km,其中按高速公路標準建設的路段長82.91km,按一級公路標準建設的路段長7.130km;本項目的建設是完善遼寧省高速公路網的需要,是改變興凌線(G318)落后的通行狀況、提高通道服務水平和運輸能力的需要。該路段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速度80km/h,路基寬度24.5m,橋涵設計荷載采用公路一級。本合同段為凌源至綏中高速公路建昌至興城支線第7、8合同段,里程樁號為K44+080K68+900。2、工程地質及水文、氣象狀況 2.1地形地貌路線位于遼寧西部,
2、地勢總體為自北西向南東呈階梯狀降低。山脊延伸方向與構造線一致,呈北東和北北東向延伸。地貌類型以構造剝蝕低山、丘陵為主,其次是剝蝕堆積地形,包括坡洪積扇及山間谷地、河谷平原等。2.2工程地質評價根據設計帶底層、巖石體結構、類型、組合特征及其堅硬程度、穩定性等因素,將其分為巖體、土體兩大類。設計帶巖體可分為四類,即堅硬塊狀火山巖類(I1)、堅硬層狀碳酸鹽巖類(I2)、堅硬塊狀變質巖類(I3)、較堅硬層狀碎屑巖類(I4)。土體可分為:松散粉質粘土、粉土、砂礫卵石類(II1);粉質粘土、黃土狀粉質粘土、粉土、砂礫石(II2);含礫、碎石粉質粘土、黃土狀粉質粘土、粉土類(II3)。本項目設計帶工程地質條
3、件較好,局部路段可能出現斷裂接觸帶等不良地質現象,但不成為影響本項目可行性的控制性因素本項目總體工程地質評價良好。2.3水文地質評價線路經過區以低山、低山丘陵、坡洪積扇裙及山間谷地、河谷平原為主,地下水類型較簡單。地下水類型按賦存條件可分為基巖裂隙水、碎屑巖類裂隙孔隙水、碳酸鹽巖類裂隙巖溶水和松散巖類孔隙水。大氣降水入滲為主要補給方式,排泄方式以地下水徑流、河水排泄及人工開采排泄為主。地下水徑流條件較好。2.4氣象項目區域屬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寒冷,風沙干旱,雨量很少。多年平均降雨量450591mm,約有70%集中在六月至八月,多年平均蒸發量1512.41929.3mm,年平均氣溫
4、8.39.2,極端最高氣溫40.843.3,極端最低氣溫-27.5-29.5,年平均風速2.22.6m/s,無霜期為140天左右,最大凍土深度0.991.67m。2.5不良地質情況1)滑坡、崩塌、泥石流沿線地面調查,尚未發現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現象。但是對挖方段、隧道區,由于人為活動改變原應力平衡狀態,設計中應注意上述災害對工程建設的影響。2)特殊巖土設計帶灰巖、白云巖分布區主要位于西山后、大黑山、后墳東山、大狄窯子、灣溝口、大頂子等地。主要由奧陶系、寒武系、青白口系、薊縣系、長城系燧石條帶及燧石結核白云巖、扶巖、白云質灰巖夾砂頁巖薄層組成,多為中厚層、厚層狀,巖石質地硬脆,長期受構造活動影
5、響,節理裂隙比較發育。在凌源、建昌地區,設計帶內巖溶規模小,巖溶不發育。該類巖體為公路工程建設不利巖體,對橋基的穩定影響較大,在隧道的開鑿及挖方路段的開挖中應注意該地層中涌水、突水事故的發生。 二、編制依據和原則1、編制依據(1)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2006.9.1)(2)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3)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4)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02)(5)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401.1-2003)2、編制原則2.2.1確保安全的原則:加強安全教育與管理,控制各施工環節的安全,尤其是爆破施工的安全。將爆破震動、爆破飛石
6、等爆破有害效應控制在國家允許的范圍內,確保周圍建構筑物及人員的安全。2.2確保產量的原則:投入的勞動力、機械設備能滿足施工進度要求,并留有一定的后備力量;抓好均衡生產、科學建立儲備,確保開挖量滿足甲方需要。2.3確保質量的原則:科學管理、精細施工,創優質工程。2.4確保經濟的原則:優化施工方案,不斷改進技術和工藝,向技術和管理要效益三、施工計劃2012年9月2013年4月,完成全線路基施工。橋梁位置處、預制梁首架橋梁處段路基先行施工完成。四、路基石方爆破開挖施工方法1、總體方案綜述土石方爆破一般可采用淺孔爆破、中深孔爆破和硐室爆破。本工程先期需用小型設備采用淺孔的方法進行了便道修筑和陡坡段的爆
7、破施工,為了加快施工進度需在開設便道的基礎上采用中深孔微差爆破技術,加快施工進度合理保護邊坡,工程邊坡采用預裂或光面爆破技術一次成型,降低爆破對邊坡的破壞,確保預留邊坡的長期穩定,同時采用壓渣爆破方式降低大塊率。 2、開挖前的各項準備工作2.1開始施工前按設計施工圖測出開挖邊界輪廓線。2.2做好邊坡頂截、排水并隨時檢查,臨時排水設施與永久性排水設施相結合。2.3修筑人員及小型機械上山道路,規劃近期爆破開挖作業面及臺階區域。2.4協調落實好土石方運輸道路、堆石場及廢棄渣土棄土場。2.5組織裝卸設備、人員進場就位。3、淺孔爆破參數計算臨時便道的修筑如果需要爆破,此種爆破采用淺孔爆破,具體的爆破參數
8、如下:孔網參數:炮孔為三角形排列,孔間距a=1.33m,排距b=0.8m,最小抵抗線w=b=0.8m,根據以往的施工經驗,并充分考慮周邊構筑物的安全因素,本次暫選取q=0.35kg/m3,施工時通過爆破試驗,重新確定單耗。式中K藥量調整系數,取1.1;h爆破深度,即臺階高度,這里為2-4m經計算Q=0.821.64kg,即2m深炮孔裝750g,3米裝1200g,4米裝1650g。(每支為150g)。4、主爆孔參數計算4.1爆破高度H:取臺階高度H=8.012.0m,現場地形條件為確定臺階高度的依據。4.2鉆孔直徑D:采用中風壓100型潛孔鉆,鉆孔直徑D=90mm。4.3鉆孔傾斜角a:一般取a=
9、750900之間,4.4超鉆深度h:按h=0.1H考慮4.5鉆孔深度L:L=(H+h)/sina=1.1H/sin850=1.104H4.6臺階面傾斜角:b一般b取7504.7鉆機中心至坡頂線的安全距離B:一般取B=2.0m4.8前排炮孔底板抵抗線W1:W1=H/tgb+B4.9前排炮孔單位巖石用藥量:q1:根據現場實地勘察巖性,取q1=0.40kg/m3,可根據巖石硬度情況進行適當調整。4.10前排炮孔間距a1:一般a1取2.53.0m4.11前排炮孔裝藥量Q1:Q1=q1a1W1H4.12后排炮孔單位巖石用量q:考慮到前排爆破巖體對后排炮孔的阻力作用,后排炮孔的單位巖石用量比前排炮孔應有所
10、增加,取q=0.45kg/m3,可根據巖石硬度情況進行調整。4.13后排炮孔間距a:一般a取2.53.0m4.14后面炮孔排距b:一般b取2.02.5m4.15后排炮孔裝藥量Q:Q=qabH4.16后排炮孔堵塞長度l:l=L-L14.17爆破設計參數見下表深孔爆破設計參數表臺階高度H(m)鉆孔深度 L(m)炮孔間距 a(m)炮孔排距 b(m)單孔裝藥量Q(kg)裝藥長度L1(m)堵塞長度l(m)88.52.52.0161.93.599.52.62.119.662.43.51010.62.72.223.763.03.51111.72.82.328.343.43.51212.82.92.433.4
11、13.5導爆管4. 18裝藥結構圖炸藥主爆孔裝藥結構圖5、預裂孔爆破參數計算5.1孔徑D:采用中風壓KY100型潛孔鉆,鉆孔直徑D=90mm。5.2鉆孔深度L:孔深L=H/sina+L0,其中H為階段高度;a為輪廓孔傾角,根據坡比計算;L0為輪廓孔超深,取L0=0.3m。5.3孔距a:孔距一般取(8-12d),約90cm,根據上層邊坡施工中的試驗結果進行調整。5.4填塞長度:邊坡孔爆破填塞長度取1m。5.5裝藥結構:采用32mm乳化炸藥,孔內采用徑向不耦合裝藥、藥包沿孔深間隔分布,具體做法是:按要求的每孔裝藥量、藥卷直徑及間隔距離將藥卷綁在沿孔深敷設的導爆索上,再將其捆綁在沿孔敷設的竹片上,并
12、在孔口與導爆索相接。裝藥結構見下圖1m150g1m導爆索填塞物32mm乳化炸藥孔底裝藥孔壁預裂爆破孔裝藥示意圖6、炮孔布置具體的炮孔布置見下圖炮孔布置剖面圖緩沖孔平臺 預裂孔主爆孔保留邊坡 2.52.5 2.5平面圖1.01.0 光爆孔1.22.02.0 緩沖爆破孔2.03.0梯段爆破孔2.57、起爆網路設計為降低爆破振動對周圍建筑物的影響,縮短放炮時間,采用分段微差起爆方法,具體做法是:先計算好單響允許的最大用藥量,把單響允許的用藥量的炮孔用導爆管聯結在一起,然后用孔外延期的辦法,分段延時,延時時間控制在75-125ms之間。見示意圖 輪廓孔MS2起爆網絡示意圖孔內MS8緩沖孔孔內MS6主爆
13、孔主爆孔孔內MS4孔內MS2中心線8、工藝技術8.1 路基挖方8.1.1施工準備路塹工程開工前,首先熟悉核對設計文件,測設線路中線和開挖邊線,復核橫斷面;調查自然狀態下山體穩定狀況,分析施工期間邊坡穩定性;清表,做好塹頂截排水設施;組織勞動力、設備進場。8.1.2測量放樣按圖紙所示尺寸將開挖線用明顯樁放出,并灑白灰線以標明開挖范圍。8.1.3石方開挖石方開挖根據巖石類別、風化程度和節理發育程度,確定開挖方法。對于軟石和強風化巖石能用機械開挖的采用機械開挖,不能用機械直接開挖的石方,采用爆破法開挖。石方開挖中,先利用推土機從上而下清除覆蓋層土,采用松動爆破、小爆破和光面爆破方法施工。邊坡路床面采
14、用光面爆破,機械和人工配合清理。(1)爆破方案在石方爆破作業前,根據地形地質,開挖斷面及施工機械配備等情況,編制實施性爆破設計施工方案,報請監理工程師批準,并嚴格按照監理工程師的指令執行。路塹石方爆破前,應針對不同巖體進行爆破設計、試爆,選擇合理的爆破參數。在施工過程中,還要根據地質變化情況及時調整和修改爆破設計。對于開挖深度大于6m,且石方量較大的工點,每57m為一層深孔爆破,采用潛孔鉆機鉆孔。開挖深度小于6m,且石方量較小的工點,每3m左右為一層淺孔爆破,采用風槍鉆孔。邊坡預裂或光面爆破,炮孔按挖方角度布置成斜孔,嚴格控制裝藥量及孔距,防止超挖或欠挖。中央路槽爆破開挖炮孔按梅花形布置。路基
15、石方爆破,采用硝銨炸藥和乳膠炸藥,以塑料導爆管引爆。非電毫秒雷管實施逐排微差爆破。爆破后,采用推土機配合挖掘機或裝載機清碴裝車,自卸車運輸。路塹邊坡采用預裂或光面爆破,基床頂面采用光面爆破。爆破后根據測量基準點,拉線檢查平整度。石質部分采用深孔多排微差爆破法開挖。路塹既長又深時,采用縱向分層分段開挖,每一層先挖出一通道,然后開挖兩側,使每一層有獨立的出土道路和臨時排水系統;對風化破碎巖體,為保證施工中邊坡的穩定和邊坡防護的施作,采用階梯式進行開挖,按設計要求的高度設置平臺,形成階梯邊坡。開挖時,邊坡預留23m采用光面爆破或預裂爆破, 人工刷坡。深挖路塹的施工遵守“分級開挖、分級防護、及時防護”
16、的原則,開挖一級防護一級,下一級開挖時,應對上一級防護采取保護措施。(2)、施工工藝1)、清表:人工配合推土機清除開挖范圍內的所有雜物、表層土,并做好塹頂天溝。2)、測量布孔:根據鉆爆設計及試爆結果確定的參數,用灰點或油漆定出炮眼位置,并參照爆破方案進行復核。3)、鑿巖鉆孔:炮孔布點完成后,安排機械進場,按爆破設計的角度和深度鉆孔。鉆孔中隨時檢測孔徑、角度和鉆孔深度,達到要求即停鉆,用石塊覆蓋孔口,并做標記。4)、裝藥堵塞:裝藥前將炮孔內的石粉、泥漿清除干凈,然后用炮棍將藥卷送入炮孔,并輕輕壓緊,起爆藥卷在孔內的位置要適中。裝好藥后,選取一定濕度的粘土和砂土,分次堵塞炮孔,并用炮棍搗實。5)、
17、網絡聯接、安全警戒:裝好藥后,專業人員進行起爆網路敷設及檢查,確保萬無一失。起爆前,人員、機械撤離到安全地帶,設置安全警戒線。6)、起爆清碴:起爆后及時壓塵,清除瞎炮,然后機械清碴。清碴時,隨時觀察坡面的穩定情況,嚴禁坡面掏挖。清碴后,檢查爆破效果,必要時補爆或調整爆破參數。7)、邊坡整修,基床頂面處理:爆破后根據測量基準點,拉線檢查平整度,對個別凸起部位,采用小炮補炮開挖,凹部采用漿砌片石補平。根據大爆破的形式和一次爆破總裝藥量把大爆破分為A、B、C、D四級。大爆破分級,應符合下表的規定,根據爆破工程的復雜程度,可適當提高級別。 級別硐室爆破藥量水下深孔爆破地下深孔爆破露天深孔爆破AQ100
18、0Q100B500Q100050Q100Q100C50Q50020Q5050Q100Q100DQ505Q2020Q5050Q1009、爆破前準備9.1爆破原理炸藥在一定的外界作用下(如受熱、撞擊)發生爆炸,同時釋放熱量并形成高熱氣體。施工中,就是利用炸藥的這種性質來為施工服務,達到工程建設的需要要。炸藥爆炸時的危害主要是產生爆炸地震、空氣沖擊波、飛石和噪聲等,一旦失控,就會造成事故。要避免這些危害必須按照爆破的有關技術操作規程,確保必要的安全距離和采取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9.2現場調查首先對我管區的石方需要爆破的地段,進行全面調查,查清爆破所處的位置、地形,有無障礙物等。如空中有纜線,應查明其
19、平面位置和高度;還應調查地下有無管線,如果有管線,應查明其平面位置和埋設深度;同時應調查開挖邊界線外的建筑物結構類型、完好程度、距開挖界距離,然后再制定爆破方案,確保空中纜線、地下管線和施工區邊界處建筑物的安全。9.3爆破方案的確定(1)、不同的地質,采用不同的爆破方法。根據該段地址,我部采用露天深孔爆破,屬D級。(2)、在石方爆破區注意施工排水,在縱向和橫向形成坡面開挖面,其坡度應滿足排水要求。9.4石方爆破施工程序施工爆區管線調查炮位設計與設計審批配備專業施爆人員用機械或人工清除施工爆區覆蓋層和強風化巖石鉆孔爆破器材檢查與試驗炮孔檢查與廢碴清除裝藥并安裝引爆器材布置安全崗和施爆區安全員炮孔
20、堵塞撤離施爆區和飛石、強地震波影響區內的人、畜起爆清除瞎炮解除警戒測定爆破效果(包括飛石、地震波對施爆區內外構造成的損傷及造成的損失)。9.5施工人員進行爆破作業時必須由經過專業培訓并取得爆破證書的專業人員施爆。9.6爆破安全距離的確定爆破施工中發生的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爆炸引起的飛石導致的安全事故,確定爆破的安全距離就顯得特別的重要。如果處理不當,會有些巖塊飛散很遠,對人員、牲畜、機具、建筑物和構筑物造成危害。確定飛石的安全距離可采用下列計算公式:R=20knw式中:R飛石安全距離, k 安全系數,根據爆破的綜合因數考慮, n 最大藥包爆破作用指數, w 最大藥包的最小抵抗線,一般為階梯高度
21、的0.50.8倍。9.7炮眼位置選擇應注意以下幾點(1)、炮位設計應充分考慮巖石的產狀、類別、節理發育程度、溶蝕情況等,炮孔藥室宜避開溶洞和大的裂隙。(2)、避免在兩種巖石硬度相差很大的交界面處設置炮孔藥室。(3)、非群炮的單炮或數炮施爆,炮孔宜選在抵抗線最小、臨空面較多,且與各臨空面大致距離相等的位置,同時應為下次布設炮孔創造更多的臨空面。10、鉆眼10.1選擇炮位時,炮眼口應避開正對的電線、路口和構造物。10.2機械打眼,宜采用濕式鑿巖或帶有捕塵器的鑿眼機。鑿巖機支架要支穩,嚴禁用胸部和肩頭緊頂把手。風動鑿巖機的管道要順直,接頭要緊密,氣壓不應過高。電動鑿巖機的電纜線宜懸空掛設,工作時應注
22、意觀察電流值是否正常。10.3空壓機必須在無荷載狀態下起動。開啟送氣閥前,應將輸氣管道聯接好,不得扭曲。在征得鑿眼機操作人員同意后方可送氣,出氣口前方不得有人工作或站立。貯氣瓶內壓力不得超過規定值,安全閥應靈敏有效。運轉中應注意檢查是否有異常情況,不得擅離崗位。10.4炮眼深度。鉆孔機械采用風鉆,嚴禁使用潛孔鉆,炮眼深度3m。10.5炮眼間距。群炮炮眼間距宜根據地形、巖石類別、炮型等確定,并根據炮眼間距、巖石類別、地形、炮眼深度計算確定每個炮眼的裝藥量和炸藥種類。炮眼間距參照下式計算:a=b*W,a,炮眼間距(m); W,最小抵抗線;b,系數,特別的地方采用火雷管起爆為1.22.0,一般采用電
23、雷管起爆為0.82.3。我部采用W=0.8,b=2.3,則a=1.8m,炮眼梅花形布置,炮排距為0.86*1.8=1.6m。11、裝藥與填塞11.1炸藥的搬運(1)、作業人員在保管、加工、運輸爆破器材過程中,嚴禁穿著化纖衣服。(2)、爆破器材按規定要求進行檢驗,對失效及不符合技術條件要求的不使用。(3)、爆破器材應由專人領取,炸藥與雷管由二人以上分開搬運。電雷管不與帶電物品一起攜帶運送。爆破器材運送,避開人員密集地段,并直接送往工地,中途不得停留,并不得隨地存放或帶入宿舍。11.2裝藥(1)、裝藥前對炮眼進行驗收和清理;對剛打成的炮眼待其冷卻后裝藥,濕炮眼擦干后才能裝藥;(2)、嚴禁煙火和明火
24、照明;無關人員撤離現場;(3)、用木質炮棍裝藥,嚴禁使用金屬器皿裝藥;深孔裝藥出現堵塞時,在未裝入雷管、起爆藥柱前,可采用銅和木制長桿處理;(4)、不得采用無填塞爆破(擴壺除外),也不得使用石塊和易燃材料填塞炮孔,填塞采用專用炮泥進行。不得搗固直接接觸藥包的填塞材料或用填塞材料沖擊起爆藥包,填塞炮眼時不得破壞起爆線路。填塞時,應有專人負責檢查填塞質量。填塞完畢,應進行驗收;(5)、已裝藥的炮孔必須當班爆破,裝填的炮孔數量以一次爆破的作業量為限;(6)、深孔填塞時,不得將雷管的腳線、導爆索或導爆管拉得過緊和被填塞物損壞。3、起爆起爆統一采用起爆器起爆。12、爆破施爆前,先規定醒目清晰的爆破信號,
25、并發布通告,及時疏散危險區內的人員、牲畜、設備及車輛等;對不能附近的建筑物應采取保護、加固措施。并在危險區周圍設警戒。起爆前15min,由指揮發布起爆準備命令,爆破站作最后一次驗收檢查和安全檢查。如無新情況發生,在接到起爆命令后立即合閘施爆。起爆后應迅速拉閘斷電。起爆后15min,由指定爆破作業人員進入爆破區內進行安全檢查,確認無拒爆現象和其他問題后,方能解除警戒。13、盲炮的處理盲炮包括瞎炮和殘炮,發現盲炮和懷疑有盲炮,先立即報告并及時處理。若不能及時處理設置明顯的標志,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禁止掏出或拉出起爆藥包,嚴禁打殘眼。盲炮處理,應由原施工人員參加處理。處理主要有下列方法:1、經檢查
26、確認炮孔的起爆線路完好和漏接、漏點造成的拒爆,可重新進行起爆。2、打平行眼裝藥起爆。對于淺眼爆破,平行眼距盲炮炮孔不得小于0.6m外另行打眼爆破(當炮眼不深時,也可用裸露藥包爆破),深孔爆破平行眼距盲炮孔不小于10倍炮孔直徑。3、用木制、竹制或其他不發火的材料制成的工具,輕輕地將炮孔內大部分填塞物掏出,用聚能藥包誘爆。4、若所用炸藥為非抗水硝銨類炸藥,可取出部分填塞物,向孔內灌水,使炸藥失效。5、對于大爆破,應找出線頭接上電源重新起爆或者沿導洞小心掏取堵塞物,取出起爆體,用水灌浸藥室,使炸藥失效,然后清除。14、爆破后處理石方地段爆破后,必須確認已經解除警戒,作業面上的懸巖危石也經檢查處理后,
27、清理石方人員方準進入現場。撬動巖石必須由上而下逐層撬(打)落,嚴禁上下雙重作業,不得將下面撬空使其上部自然坍落。撬棍的高度不宜超過人的肩膀,不得將棍端緊抵腹部,也不得把撬棍放在肩上施力。五、安全保證措施1、施工安全方針嚴格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從項目經理到工人,做到人人從思想上重視安全生產,杜絕包括人身傷害、機械破損、火警災害等一切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護施工人員以及公眾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加強施工安全防護,保護設施財產的安全。2、安全目標2.1完成業主或建設單位合同規定得安全目標。2.2杜絕責任重大交通事故;消滅車輛、機械設備或火災等造成經濟損失事故。2.3杜絕員工因工、非因工
28、死亡事故,有效控制員工重傷事故。3、安全管理制度3.1安全生產檢查制度(1)、項目安全檢查的主要內容是查制度落實、查機械設備、查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查施工現場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和整改情況、查施工現場存在的各類事故隱患。(2)、項目經理每半月、工區每周、班組長每天組織有關人員對工地進行一次檢查,由安全員填寫安全檢查臺帳。(3)、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由安全員下達安全監察通知書,并監督檢查整改情況。(4)、各班組在作業前后、交接工序時對自身的環境和工作程序要進行安全檢查,并互相監督。(5)、對專業性很強的安全技術問題,由項目總工組織專業技術人員、作業人員、有關管理人員共同研究制定專項方案,并督促進行
29、整改。(6)、根據季節性變化對施工安全可能造成的影響,制定針對季節特點的施工方案并檢查措施的落實情況。3.2安全技術交底制度(1)、施工前,由項目主管技術人員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并向班組長進行書面技術交底。(2)、項目部安全技術交底必須實行逐級技術交底,并縱向延伸到班組全體作業人員。(3)、安全技術交底必須具體、明確、針對性強。(4)、安全技術交底應填寫交底單,交底雙方相互簽字留檔備查。(5)、安全技術交底的具體內容:計劃施工項目的危險點、針對危險點的具體預防措施、應注意的安全事項、相應的操作規程和標準、發生事故后應及時采取的避難和急救措施等。(6)、領工員是安全技術交底的接收人,由工班長進行每天
30、的工前口頭教育和交底。3.3消防安全制度(1)、項目部的消防安全方針是“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把預防火災工作放在首位。(2)、項目經理是消防安全的第一責任人;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任組長,項目副經理任副組長,項目安全員、保障部部長、區(隊)長、工班長為組員的消防安全領導小組,研究、布置、檢查消防工作。(3)、施工現場及駐地要配齊備足防火、防爆器材,并定期更換。(4)、對生產、生活易燃處所劃分責任區域,責任到人,抓好落實。(5)、安全員要經常性地對施工現場、駐地易燃、易爆的處所進行檢查,對發現的隱患及時進行整治。(6)、發生火災后立即搶救并撥“119”向消防部門報告。3.4安全生產例會制度(1)、
31、項目部建立每半月召開安全生產例會制度。(2)、項目負責人、項目部管理人員、區(隊)長以及與施工生產有關的人員參加會議。(3)、由項目經理(副經理、項目總工)主持會議。傳達上級安全文件、電報及會議精神。分析總結本半月安全生產情況,布置下半月生產安全工作。(4)、工區建立每周、工班每天召開安全生產例會制度。3.5安全管理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是對實行輪班作業工序所實行的交接檢查制度。上道工序作業人員作業完畢自檢合格后要對下道工序作業人員進行交接檢查,對上道工序未處理的安全隱患要對下道工序進行詳細的交接,嚴禁安全隱患未處理直接進入下道工序作業。3.6安全生產掛牌制度(1)、項目部組織管理機構、安全生產
32、責任制主要內容,要在項目部掛牌展示。(2)、現場危險部位,要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在用的機械設備要懸掛本設備簡明扼要的安全操作規程。(3)、項目施工人員要佩帶胸卡。(4)、機械設備、現場材料及半成品要進行狀態標識。4、石方爆破的安全措施4.1石方開挖爆破,必須按國家爆破安全規程執行,設立爆破安全小組,負責爆破作業安全工作。4.2爆破作業必須統一指揮,統一布置。4.3爆破器材必須嚴格管理,必須實施實銷實報,剩余的爆破材料必須當日退庫,嚴禁私自收藏,亂丟亂放,更不得用爆炸物品炸魚、炸獸,發現爆破器材丟失、被盜要立即報告,等待處理。4.4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否則一律不準進入施工現場。
33、作業人員在保管、加工、運輸爆破器材過程中,嚴禁穿著化纖衣服。4.5對在坡度較陡或危險的工作面進行鉆孔裝藥或危巖的處理等作業時,必須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以保證工作人員的安全。4.6爆破作業不準在夜間、暴雨天、大霧天進行,同一爆區爆破作業不準邊鉆孔、邊裝藥聯網作業。4.7爆破時,在爆破安全區外設置警戒人員,以防飛石傷到過往行人和車輛。4.8爆破前,必須由爆破專職技術人員對使用爆破器材進行檢查,對失效及不符合技術條件要求的不得使用。4.9起爆時,經爆破專職人員對爆破現場檢查,確認無拒爆、盲炮現象時,方可解除警戒。5、工地安全防火措施5.1生產、生活區域的重點部位要配備足夠的消防滅火器材;滅火器要定期
34、進行檢驗,失效的要及時進行更換。5.2在火災危險區設置明顯的防火標志。5.3嚴禁在辦公室、工具房、機械室、休息室、宿舍等房間內存放易燃、易爆物品。5.4在易燃、易爆環境中,嚴禁吸煙,嚴禁采用明火作業,嚴禁進行火花加工和帶電作業。5.5易燃、易爆物品按有關規定存放。5.6儲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倉庫管理人員,嚴禁穿絲綢、化纖等易產生靜電的服裝。5.7電熱器嚴禁直接放在可燃物(木質、塑料等)制成的臺板上。5.8照明燈與易燃物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普通燈保持大于300mm;碘鎢燈等高熱燈保持大于500mm,且不得直接照射易燃物,當間距不夠時應采取隔熱措施。5.9冬季使用電熱毯、電暖器、電爐等電器設備取暖
35、時要做到用前檢查,用后保養,避免因線路老化、年久失修或經常搬運碰破電線而引發火災事故。采暖爐取暖的煙筒要與易燃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出門時要將采暖爐門和各種電器開關關閉。5.10在使用煤氣、液化氣時,室內要具備良好的通風條件,并要經常檢查。一旦發現有漏氣現象,切勿開燈、打電話,更不能動用明火,要迅速打開門窗通風,排除隱患。六、火災、爆炸事故應急預案1、目的為了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提高義務消防隊員的防火、防爆等綜合作戰能力,保護項目財產和職工生命安全,最大限度減少經濟損失,特制定本預案。2、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措施2.1發現火災、爆炸事故后,要及時向項目部消防領導小組報警,并說明發生火災或爆炸的地點
36、、燃燒(爆炸)物質的種類和數量、火勢情況,報警人姓名、電話等詳細情況。2.2項目部消防領導小組接到電話報警后,立即通知義務消防隊員趕赴火場,撥打“119、120”報警電話報警,通報以下信息:名稱、地址、火災情況、著火物資及火勢大小、聯系電話。并指派專人到路口引導消防隊,同時通知有關部門立即切斷危險電源,通知當地附近醫院派醫生一起趕赴火場,并做好準備搶救受傷人員工作。消防隊員接報后應立即戴好安全帽及其他防護用具、消防器材等趕赴火場。組長:荊艷會副組長:王培玉、任剛、王暉組員:翁玉海、常海兵、張成武、王曉宇、嚴托宇 、張國永、常滿紅、高書斌、郝寶旺值班車輛:項目部機動車領導小組負責指揮協調,簽發啟
37、動令、終止令、通行令,搶險救援組:以所發生事故工區為主,工程部、綜合辦公室、材料部、財務部等部門配合組成。2.3火災較大時要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指揮小組,指定滅火總指揮,下設滅火作戰組、搶險疏散組、安全保衛組、后勤保障組、醫療救護組。(1)、滅火作戰組負責撲救火災。(2)、搶救疏散組負責搶救被困人員及貴重物資,在人員集中的場所,要有計劃、有組織地疏散人員,搶險救災按照“先人員,后物資,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進行,搶險人員要戴齊防護用具,注意自身安全,防止發生意外事故。(3)、安全保衛組負責火災現場及周圍的安全保衛,對危險區域的警戒,對現場搶救出的人、財、物進行管理和疏散,預防破壞、哄搶、盜竊等事件
38、的發生,撲救過程中及撲救工作結束后對火災現場加以保護。(4)、后勤保障組負責火場上器材裝備、供水排水、供電照明、運輸工具、食品衣物等滅火工作所需的各種物資供應保障工作。2.4在滅火總指揮的統一調度下,應迅速查明火場情況、燃燒物質及周圍的情況,特別是有無劇毒、爆炸等危險物品、火勢大小、煙霧大小、有無毒性氣體、火場電源是否切斷等事項,查明后義務消防隊按照日常演練及分工,遵照“先控制,后消滅、救人第一、分清主次、快速準確”的撲救原則,針對不同的燃燒物質,采用隔離滅火法、室息滅火法、冷卻滅火法、抑制滅火法等方法組織撲救火災,滅火時加強個人防護意識,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2.5火場存在有毒氣體時,要迅速查
39、明火場上毒氣的類別性質、擴散范圍、來源和數量,以此為依據來決定能否在佩戴防毒用具的情況下,安全地出入火場進行各種撲救工作。(1)、對泄毒口要做“關堵”處理(關閉閥門、堵塞洞口),以切割毒氣來源。(2)、對已彌散在火場周圍的毒氣進行通風驅散或用霧狀水流溶解毒氣,降低空氣中的毒氣含量。(3)、針對毒氣對人身的特殊毒害作用,應協調醫療機構等有關隊伍協同作戰,做好預防的救護工作。(4)、根據有毒物質的化學反應原理和物理性質,選擇合適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避免實施無效撲救或造成“火上澆油”的后果。火災撲滅之后,應清洗工具,并對參戰人員進行體檢,消除余毒,減少后患。2.6當爆炸物品著火或火場上有爆炸物品時,要及時疏散并冷卻爆炸物品,疏散時防止對爆炸物品進行摔、擲、拋、拖、拉。對于爆炸物品的燃燒,可用水撲救,但應注意避免強大水流的沖擊。對于可燃氣體、粉塵可用噴霧水流和采取通風稀釋的方法補救,要避免用直流水槍沖擊和人力撲打,防止粉塵飛揚,發生爆炸。2.7火災撲滅后由消防領導小組和安全員共同組織對火災原因進行調查并提出處理意見。3、注意事項1、重要的檔案資料一旦著火不可用水撲救。2、比重輕于水的易燃液體著火后不宜用水撲救。3、高處電器設備不能用水撲救。4、硫酸、硝酸、鹽酸遇火不能用水撲救。5、金屬鉀、鈉、鋰和易燃的鋁粉、錳粉等著火不可用水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