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扣件式鋼管外腳手架施工方案1. 編制依據及工程概況1.1編制依據1.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1.1.2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1.1.3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1.2。工程概況本工程為xx2。4期高層住宅樓,位于xx開發區,西臨瑞江路,東靠浦江路。該工程總建筑面積為.平方米。2. 施工程序75#、82樓腳手架施工程序:首層至六層頂板為落地式鋼管外架六層頂搭懸挑式外架(標高17。750米)十二層頂搭懸挑式外架(標高35.150M) 18層頂女兒墻頂向上一個步距(腳手架頂標高58。450米)3。 搭設材料3.1鋼管3.
2、1.1 鋼管規格及材質要求鋼管均采用483.5mm高頻焊接鋼管.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3.1.2 外觀檢查鋼管外觀應平直光滑,沒有裂縫、折痕、結疤、分層、嚴重銹蝕(內、外壁)和硬彎曲等現象。鋼管必須涂有防銹漆。3.1。3 鋼管上嚴禁打孔3.2 扣件3.2。1 材質采用可鍛鑄鐵制作的扣件,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3。2。2 外觀檢查扣件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紋、缺爪、螺栓斷絲或滑絲的嚴禁使用。3.3 腳手板均采用20mm厚、寬度不少于900mm的竹籬笆,,不得使用腐朽的腳手板。3。4 安全網3.4.
3、1平網平網材質、網繩直徑、網眼尺寸、斷裂強度應符合現行標準安全網(GB57251997)的規定。3.4.2 密目安全立網密目安全立網的網目密度不低于800目/100cm2,其技術要求應符合密目式安全立網(GB16909-1997)的規定3.4.2 阻燃安全網必須具有阻燃性,其續燃、陰燃時間均不超過4s。4 腳手架搭設4。1 搭設基本尺寸 外架搭設基本尺寸表 (m)立桿縱距La立桿橫距步距橫桿水平距連 墻 桿備 注作業層非作業1。500。901。80La/2La二步三跨4.2 底座4.2。1 墊板定位。 立桿應事先進行尺寸排列設計,使墊板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4.2。2 墊板長度。 墊板宜采用長度
4、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墊板或槽鋼.4.3 掃地桿設置4.3。1 落地式腳手架均設縱、橫向掃地桿。4.3.2 縱向掃地桿距底座200mm。4。3。3 橫掃地桿的相對位置:橫向掃地桿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4.4 立桿4.4。1 立桿接長。 除頂層、頂部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層各步距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搭接與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立桿對接頭位置兩根相鄰立桿的對接接頭不應設置在同一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2)立桿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
5、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4。4.2 頂層立桿立桿頂端應高出女兒墻1.2m,高出檐口上皮1。5m。4。4。3 立桿與拋撐。 開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4。4.4 立桿必須用鋼管與墻可靠的連接。4.5 縱向水平桿 (大橫桿)4.5.1搭設相對位置. 縱向水平宜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應小于3跨.4.5.2 接長方法。 縱向水平桿接長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也可采用搭接。搭接長度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扣件,桿端距扣件蓋板邊緣100mm.4。5。3 對接扣件交錯布置。 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
6、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4.5.4 縱向水平桿搭設交圈。 在封閉型腳手架的同一步中,縱向水平桿應四周交圈。4.6 橫向水平桿(小橫桿)4.6。1 與主節點關系。 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水平桿上面的立桿上,且嚴禁拆除。4。6.2 搭設位置。 橫向水平桿兩端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的上面。4.6.3 靠墻一側外伸長度。 在雙排腳手架中,橫向水平桿靠墻一端的外伸長度不應大于立桿橫距的0。4倍,且不大于500mm。橫向水平桿桿端搭設離裝飾面距離:宜100mm。4。6。4 橫向水平桿在主節點處
7、,桿端伸出扣件邊緣不應小于100mm.4.7 連墻桿4。7。1 距主節點距離連墻桿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4。7。2 設置順序連墻桿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當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點時,在搭設完該處的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桿。如腳手架施工操作層高出二步時,應采取臨時措施,直到上一層連墻桿搭設完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4.7.3 連墻桿布置的最大間距應符合下表的規定連墻桿布置最大距離腳手架高度豎向間距水平間距每根連墻桿覆蓋面積 (m2)雙排架50m-50m2(h)3(La)3.64。5 (m2)注: h步距,La縱距4。7。4 連墻桿與墻
8、的連接方法在剪力墻上預埋63mm塑料管,連墻鋼管一端穿過預埋塑料管,緊靠墻的兩面設置扣件;連桿另一端與架體的縱向水平桿或立桿相連接。因本腳手架高度超過24M,故必須采用剛性連墻桿。嚴禁使用僅有拉筋的柔性連墻件。 4。8 腳手板4。8。1 作業層的竹籬笆應鋪滿、鋪穩,離開墻面150mm。4.8。2 竹籬笆應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4。8。3 竹籬笆接頭。 竹籬笆的鋪設可采用對接平鋪或搭接鋪設。對接鋪設時,接頭處必須設置兩根橫向水平桿,兩桿間的距離300mm,竹籬笆外伸長度130150mm;當采用搭接鋪設時,接頭必須支在橫向水平桿上,搭接長度200mm,底部的板伸出橫向水平桿的長度100mm.4.
9、8.4 在拐角、斜道平臺口處的竹籬笆,應與橫向水平桿可靠連接,防止滑動.4。8.5 竹籬笆垂直鋪設間距。 規范規定,自頂層作業層的腳手板向下每12m滿鋪一層腳手板。本工程要求從第一步架起,每隔6層(10.80m)滿鋪一層腳手板。4.8.6 竹籬笆探頭應用直徑3.2mm的鍍鋅鐵絲固定在支承桿上。4。9 剪刀撐4。9。1 雙排腳手架應設剪刀撐與橫向斜撐.4。9.2 剪刀撐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 高度在24m以上雙排腳手架,應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2) 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并不應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60之間.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宜按下表規定:剪刀
10、撐跨越立桿的最多根數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455060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最多根數765(3) 剪刀撐桿的接長. 剪刀撐接長宜采用搭接,搭接長度1m,用3個扣件連接,桿端距扣件蓋板邊緣100mm。(4) 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5) 剪刀撐從架體端部開始設置。(6) 剪刀撐、橫向斜撐搭設: 應隨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同步搭設,各底層斜桿下端均必須支承在墊板上。4。10 橫向斜撐的設置4.10.1 橫向斜撐應在同一節間,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型連續布置.4。10。2 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閉型腳手架,除拐角應設置橫向斜撐外,中
11、間應每隔6跨設置一道。4.11 門洞4。11.1 雙排腳手架門洞采用上升斜桿、平行弦桿桁架結構型式。本工程采用挑空一根立桿,斜桿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60之間。門洞桁架的型式如下圖示:(1) 雙排腳手架門洞處的空間桁架,除下弦平面外,應在其余5個平面內的圖示節間設置一根斜腹桿,詳見下圖示。(2) 斜腹桿宜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3)斜腹桿應采用通長桿件。4。11.2 門洞桁架下的兩側立桿應為雙立桿,副立桿高度應高于門洞12步。4。11。3 門洞桁架中伸出的上下弦桿的桿件端頭,均應增設一個防滑扣件,該扣件應緊靠主節點處的扣
12、件。 門洞處上升斜桿、平行弦桿桁架圖4。12 扣件安裝要求4。12。1 扣件規格必須與鋼管外徑相匹配。4.12。2 螺栓擰緊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大于60 Nm。4。12。3 在主節點固定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撐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轉扣件的中心點的相互距離不應大于150mm。4.12。4 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4。12。5 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4.13 欄桿與擋腳板的搭設4.13。1 欄桿與擋腳板均應搭設在外立桿的內側。4.13.2 上欄桿上皮高度應為1。2m。4。13。3 中欄桿應居中設置.4.13.4 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80mm。4.1
13、4 安全網搭設4。14。1 網材的合格性。 新安全網必須有產品合格證書,舊網必須有允許使用的證明書或有合格的檢驗記錄(現場承載力合格性試驗)。4。14.2 系結點。 在每個系結點上,邊繩應與支撐物(架)靠緊,并用一根獨立的繩系連接,系結點沿網邊均勻分布,其結點間的距離不大于750mm。系繩結點牢固又易解,受力后不會散脫為準。不得用鐵絲代替系繩。4。14.3 網與網的連接. 多張網連接使用時,相鄰部分應靠緊或重疊,連接系繩的材質與網繩相同。4.14。4 架體上水平網的垂直間距。 雙排腳手架內水平兜網的垂直布置,與木腳手板每3步間隔設置,并在水平網上鋪設密目網。4。14。5 立網搭設。 立網隨腳手
14、架及時搭設,立網底部必須與腳手架全部封嚴.5。拆除5。1 拆除腳手架前的準備工作5。1.1 應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桿、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5。1.2 應根據檢查結果補充施工方案中拆除規定和措施,經批準后方可實施。5.1。3 應清除腳手架子上的其它材料、雜物及地面障礙物。5.1。4 拆除架體上的臨時用電線.5。2 拆除腳手架時應遵守下列規定5.2.1 拆除一般順序。 拆除作業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5.2。2 拆連墻桿。 連墻桿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桿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5.2.3 分段拆除法。 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時,應
15、增設連墻桿加固。5.2。4 拆下部最后一根立桿. 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立桿的高度(約6。5M)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設臨時拋撐加固后,再拆除連墻桿。5.2。5 分立面拆除法. 當腳手采取分立面拆除時,對不拆除的腳手架兩端,應按規定設置連墻桿和橫向斜撐加固。5.2。6 卸料。 卸料時,各構配件嚴禁拋擲至地面。6。 檢查與驗收對腳手架的檢查與驗收應嚴格遵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的要求進行。6.1 構配件檢查驗收構配件檢查與驗收主要內容鋼 管扣 件腳 手 板新 鋼 管舊 鋼 管新 扣 件舊 扣 件產品合格證、質檢報告、外觀、管徑、壁厚。銹蝕深度0。5MM,
16、變形彎曲狀況。生產許可證、質量合格證、防銹。外觀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有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寬200mm,厚不小于50mm,腐朽的不得使用.6.2 腳手架檢查驗收6.2.1 搭設階段性檢查與驗收腳手架階段性檢查與驗收內容階段初次中間驗收頂層時間基礎完工后及腳手搭設前每搭完10高度后每作業層加荷前遇有六級大風、大雨后,冬季開凍后達到設計高度后6.2.2 在使用中應定期檢查的項目腳手架在使用中定期檢查的項目項 目桿 件底 座扣 件架體位移荷載安全措施內 容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桿、支撐、門洞桁架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地基是否積水扣件是否短缺,螺絲是否松動立桿的沉降與
17、垂直度是否超過規定是否超載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6。2。3 搭設的規范允許偏差 雙排腳手架主要搭設的允許偏差 (mm)序號內容項目技術要求允許偏差1立桿垂直度最 后 驗 收搭設高20-80 m- 100搭設中檢查偏差的高度 H 2 m 7H 10 m 20H 20 m 40H 30 m 60H 40 m 80H 50 m 1002間 距步 距- 20縱 距 50橫 距 203橫向水平桿外伸長度外 伸 500 mm- 504扣 件 安 裝主節點處各扣件中心相互距離a150mm同步立桿上兩個相隔對接扣件的高差500 mm立桿上的對接扣件至主節點的距離 h/3縱向水平桿上的對接扣件至主節點距離aL
18、/3扣件螺栓擰緊扭矩4060 NM5腳手板外伸長度見規范(JGJ 1302001)表8。2。4第8項次-7.安全管理7。1 持證上崗。 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定期體檢合格.7.2 安全保護用品。 作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7。3 架體合格后使用。 腳手架的構配件質量與搭設質量,應檢查驗收合格后方準使用。7。4 控制荷載。 作業層上的活荷載不得超過2kN/m2。不得將模板支撐、纜風繩、砼泵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7.5 當有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雪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搭設與拆除作業。雨、雪后上架作業應有防滑措施,并應掃除積雪。7。6 在腳手架使用期間,
19、嚴禁拆除下列桿件:7.6.1 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掃地桿。7。6。2 連墻桿。7.7 不得在腳手架基礎及其鄰近處進行挖掘作業,否則應采取措施,并報安全部門批準。7.8 腳手架的東側為員工宿舍,應搭設雙層木板(50mm/層)防護棚。7.9 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7。10 用電線路在架體上時應有絕緣措施,不得亂拉亂拖。7.11 腳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應符合用電技術規范。7。12 安全網應按規定搭設和拆除。7。12。1 使用前合格性檢驗。 安全網搭設后,必須經專職安全員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7。12。2 使用期間的檢查. 對安全網使用期間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的
20、檢查,主要查網繩是否有被解開、破損等現象.7.12.3 清理。 安全網內的雜物、垃圾等應及時清理干凈。7.13 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8懸挑架計算懸挑架用來每四層卸荷一次,卸荷前架體高度應是七個層高加女兒墻高度再加一個步距,即架體計算高度為:2。97+1。2+1。823。3 (m),以一個縱距(1.5mm)為計算單元。8。1 荷載計算8。1。1 架體自重標準值(1)每根鋼管承受結構自重標準軸向力:NG1K = 0。124823.3=2.91 (kN)式中 0。1248(kN/m)架體單位重,查規范附錄,表1;23。3(m)架體計算高度.(2)每
21、根鋼管承受竹籬笆(四層)自重的標準軸向力(高度方向每隔12米水平密封一次) :NG2K = 0.3541。51。3/2 =1。36 (kN)式中 0。35(K)竹籬笆重,為安全起見,其值取偏大值;4竹籬笆鋪設層數;1。5(m)-縱距;1。3(m)竹籬笆鋪設寬度,.3/2為每根立桿受荷寬度。(3)欄桿、木擋腳板標準重NG2K = 0.141.52 = 0.42 (kN)式中 0。14(Kn)欄桿、擋腳板重,查表.2。1-2(4)每根鋼管承受的架體自重合計軸力標準值:NGK = 2。91+1。36+0。42 = 4.69 (kN)8。1。2 施工活載標準值本工程主體施工時作為人員的工作面,施工均布
22、荷載標準值3。0 (kN/mm2),考慮兩個作業層的荷載,裝修腳手架的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2.0 (kN/mm2),考慮三個作業層的荷載,每計算單元的每根鋼管承受的活動標準軸向力為:NQK2.021。51.3/23。9(kN)式中 3。0kn/m2-主體施工活載標準值2受荷層數1.51。3/2受荷面積NQK2。021。51。3/23.9(kN)式中 2.0kn/m2裝修活載標準值3-受荷層數1.51。3/2受荷面積8。1。3 風荷載水平風荷載標準值為:K0。7ZS w O0。72。020。90.450.573 (kN/m2)式中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取高度90m,B類時為2.02;S-體型系數,按
23、表4。2.4中取1。31.3(0。6+0.089)0。9.其中考慮密目網的擋風面積占60,則1。2An/AW1。20.5/1。00。6;敞開式架體的擋風系數為0。089;W0基本風壓,南通地區取0。45 (kN/m2)。8。2 立桿穩定性驗算 組合風載時:N/A+MW/W=10。27/0。186489+0。33106/5.08103112.9+65。0177。9f=205 (N/mm2)(符合要求)式中 N每根立根軸向力設計值組合風荷載時N = 1。2NGK+0.851.4NQK= 1.24.69+0.851。43.9 = 5.628+4.64 = 10。27 (kN)不組合風荷載時N=1.2
24、 NGK+1.4NQK=11.1KN壓桿穩定系數當= L0/i= kh/i= 1.1551.51800/15.8= 197 = 210 查表C得=0。186;A鋼管截面積;MW由風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MW = 0。851.4KLah2/10 規范公式(5.3。4)= 0。851.45731。51.82/10 = 0.33(kNM);W鋼管截面模量.8.3 斜拉鋼絲繩承載力計算8.3。1 本工程采用14(拉爆值1850MPA)鋼絲繩對每道工字鋼進行斜拉,上下連接點位置詳件附圖.鋼絲繩軸向力計算,斜長L=(2.92+1。92)0。5=3。47M鋼絲繩斜拉力TH=(9.842.9/3.47)2
25、=16.45KN(Fg)=FG/K=0。85134/6=18.98KNFg為鋼絲繩拉爆值。滿足要求由于鋼絲繩下端抱住工字鋼,上端與地錨樁連接,故驗算略。9. 連墻桿計算9。1 連墻桿的軸向設計值NLNLW+N0 規范公式(5.4.1)13+518 (kN) 式中 NLW風載波產生的連墻桿軸向設計值(設高度為55m) NLW1。4KAW1。4K(2h3La)1.40.573(21。831.5)13 (kN)N0連墻桿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力,當雙排架時取(kN).9.2 連墻桿的抗拉計算連墻桿采用483.5腳手鋼管,其抗拉應力為:NL/An18000/48936.81f=205 (N/
26、mm2) (符合要求)9.3 每根連墻桿內側所需的抗滑扣件只數nNL/800018000/80002。25 (取3只扣件)式中 8000(N)直角扣件、旋轉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10落地式雙排腳手架計算本工程腳手架實際搭設高度為17。750m.10。1 采用單立管時可搭設的高度HS計算10。1.1 當不組合風載時HSf-(1。2HG2K+1.4NQK)/1.2gK0.186489205-(1。21。1+1。43.646)103/1.20.124810318。651036.78103/0。1510381。6 (m)式中 穩定系數,同本方案第8。2條;NG2K構配件自重產生的標準軸向力為:0。
27、68+0.42=1。1;NQK施工荷載產生的標準軸向力總和為9(kN),同本方案第8.1。2條;gK按規范附錄A表A-1,取0。1248 (Kn/m)10。1。2 當組合風載時HS 67 (m)式中 MWK-風載產生的標準彎矩值MWKKLah2/100.261.51。82/100.126(kNm)10.2 腳手架搭設高度限值按規定在上面計算高度兩式中取較小值HS67 (m),搭設高度限值:HHS/(1+0.01HS)67/(1+0。0167) 40 (m)10.3 落地式腳手架立桿穩定性計算本工程腳手實際搭設高度為17.750m,計算搭設限高為40m,由于計算懸挑腳手架時的搭設高度大于40米,
28、因此在此狀態下立桿穩定性同樣能夠滿足要求.10.4 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立桿支設在地下車庫砼結構頂板上。為防止腳手架立桿對地下室砼頂板破壞,在立桿下墊100100的墊塊,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應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pN/A9.02103/119.02(kn/m2)fgkCfgK1.030 kn/m230 kn/m2 (kPa)(符合要求)11。陽臺處挑架陽臺部位腳手架搭設方式同其它部位,采用16工字鋼懸挑,對于每根工字鋼采用14#鋼絲繩斜拉。為防止陽臺懸挑結構受壓使陽臺結構破壞,在陽臺梁下端用48鋼管每隔400進行結構加固,加固層數為三層。12、工字鋼承載力計算腳手架為懸挑腳手架,設計采用16工字
29、鋼,計算如下:其力學性能如下:A=26。1cm2, m=20.5kg/m, Ix=1130cm4, i=6。58cm, Wx=141cm3,f=215N/mm2, fv=125N/mm2 。工字鋼受力分析圖如下:工字鋼所能承受的最大彎矩:Mmax=215141=30.3KNm內立桿集中力: 1。2(4.690。42)+1.43。9=10。584KN外立桿集中力: 1。24.69+1.43。9=11.088KN 支座處彎矩:M=11。0881。5+10。5840.5+1/220。59。81031.62=22。18KNMMmax=30.3KNm符合要求.工字鋼所承受的剪力:Vmax=11。088+10.584+20。510-21.5=21.98KNmax=V/A=(21。98103)/(21。5102)=10。22N/mm2fv=125N/mm2 符合要求.8。6采用18套環N=A=10092=25.43KN6。365KNM=25。432=50.868KNm12.73KNm 符合要求.13外腳手架支撐 為了增大腳手架的整體剛度,確保外腳手架的安全性,應對腳手架進行卸載,每隔1。5米設置一道鋼絲繩,對工字鋼端部進行斜拉,為此須在上一層平臺上預埋一20圓鋼,使鋼絲繩另一端固定在圓鋼上,并在工字鋼底部旱一100長的16限位圓鋼,防止鋼絲繩向內滑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