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廣州大學城概念規劃咨詢技術文件廣州大學城概念規劃咨詢技術文件(摘要摘要) 第一條 規劃研究原則 1本次規劃研究應緊密結合廣州市的社會、經濟狀況(尤其是產業發展狀 況) , 探討廣州大學城在未來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并確定相應的發展策略。 2本次規劃研究應面向新世紀,立足高起點、高標準,體現當今世界教育 科技的發展趨勢,體現為大學服務的良好社會功能。 3大學城作為一個教育園區既要具有相對獨立完整性,又要與城市總體發 展相協調,體現大學園區的開放性及對城市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4大學城的總體布局要有利于學科交叉、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有利于提 高教學科研水平和高質量人才培養, 同時要適應高校深化改
2、革和高教事業可持續 發展的要求,留有充分的發展空間,適應分期開發的需要。 5大學城總體布局要處理好資源共享、后勤社會化與各校區相對獨立完整 之間的關系。做到既有利于資源的集約、高效利用,又使大學城內的各個大學校 區相對獨立完整。 6 大學城要從營造高效的生態環境的角度出發, 充分尊重基地的自然環境, 組織多層次的、有機的生態系統。 7本次規劃應深化大學城的文化內涵,在繼承廣州傳統地域文化的基礎上 力圖有新的拓展、新的文化價值取向,使之成為廣州文化建設的新標志。 第二條 規劃研究條件 1廣州大學城現狀東南部用地為生態農業保護區,北部為國際生物島,西 南側為南村工業園用地(調整為研發生產基地) 。
3、大學城總體布局應充分考慮它 們與大學城之間的優勢互補關系, 并通過本次規劃研究界定大學城的建設用地范 圍和規模。 2廣州大學城用地范圍內包含新造、南村兩鎮建成區及數條自然村。本次 規劃應對村鎮在大學城內的布局進行研究,提出它們或搬遷、或合并、或保留等 措施,并應考慮與新造、南村的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3大學城用地范圍內已確定的道路為:東側京珠高速公路(紅線 80M,線 型已定) ,西側規劃快速路(走向定,座標未定) ,南側金山大道(紅線 60M, 已建成)及金山大道延長線(紅線 60M,走向定,座標未定) 。貫穿大學城南北 地鐵四號線(走向定,座標未定) 。對其余道路本次規劃可提出調整意見。 第三條 規劃研究內容 一、大學城定位及空間布局研究 本次規劃研究不應局限于解決由于大學擴 招所導致的高教事業發展與大學校區用地不足的矛盾, 而應分析高等教育在廣州 未來城市發展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