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高速公路一合同段項目經理部現澆結構支架安全施工方案現澆結構支架安全施工方案第一節、工程概況xx至自貢高速公路工程項目路基土建工程LJ1標段全長3。08KM,里程樁號K0+000K3+080。主要施工項目為路基土石方工程、橋涵工程、排水及防護工程.其中有軟弱地基1393米/9處,互通式立交2處,大橋4座,中橋2座,鋼筋砼箱涵6道,鋼筋砼蓋板涵15道,鋼筋砼圓管涵9道。第二節、預應力連續梁施工方案總體施工方案:本工程上部結構采用碗扣式鋼管架搭設平臺,逐聯依次現澆混凝土方法施工,施工順序為:先支架一次現澆第一聯第三跨、第二跨、第一跨,砼強度達到90%后張拉縱向預應力筋,養生達到混凝土強度后,拆除
2、第一聯支架,依次支架施工第二聯第四、五跨,本橋箱梁共計855m3/2聯,鋼筋191T,鋼絞線19T.一、地基處理將原地面上的淤泥和雜物清除、刮平、壓實,若持力層以下出現彈簧土,需將軟弱土全部進行換填石渣壓實處理。在其上用開山石渣填筑30cm,其30cm石渣密實度不小于90;在30cm石渣上鋪10cm砂礫墊層,10cm碎石墊層壓實度95%,壓實后檢測地基承載力,地基承載力不小于270KPa;在碎石墊層上澆筑10cmC20砼做硬化處理。C20砼澆筑前將墊層灑水濕潤頂面,澆筑時要振搗密實,人工收面并保證平整。澆筑的砼地面要覆蓋養生,待砼地面有足夠的強度后安裝腳手架。地基表面高度根據箱梁底標高、底模高
3、度、橫梁高度、支架高度(不含頂托高)、枕木高度確定。在離地基兩側50cm順橋向挖排水溝,以防止雨水浸泡地基使地基的密實度降低,在施工中出現沉降現象,或地基承載力下降。二、滿堂支架搭設 (一)、碗扣式滿堂支架布置1、碗扣式滿堂支架布置本橋上部箱梁共二聯,第一聯箱梁高度為1。7米,第二聯箱梁高度為1.3米,橫向根據橋面寬度布置為單箱雙室。支架采用以下布置,支座處兩側各3。6m范圍內采用立桿橫向間距60cm,縱向間距60cm,橫桿步距120cm;跨中等截面采用立桿橫間距均為60cm,縱向間距為90cm,橫桿步距120cm;橫橋向基礎用枕木墊鋪,底托盤放在枕木上,架頂縱橋向用1010鋼,橫橋向用101
4、0木方;各聯剪刀撐均采用沿線路方向每5m在橫截面上設置一排,每排設置4道,即兩側翼板下各1道,梁體中間2道;縱向剪刀撐布置五排,底板范圍內共三道,翼板下各一道;剪刀撐與地面成45角。支架寬出翼板100cm,并搭設寬0。8m、坡度不陡于45度的人行道,用鋼管搭設高1。2m的護欄,并掛安全網。具體布置詳見“ 滿堂支架布置圖”。2、支架頂部縱橫向位移控制 支架頂部外楞方木與支架頂托綁扎牢固,支架之間用碗扣式鋼管可靠連接,支架內外用剪刀撐加固。3、搭設注意事項 (1)、接頭組裝:接頭是立桿同橫桿的連接裝置,要確保接頭鎖緊。組裝時,先將上碗扣擱置在限位銷上,將橫桿接頭插入下碗扣,使接頭弧面與立桿密貼,待
5、全部接頭插入后,將上碗扣套下,并用榔頭順時針沿切線敲擊上碗扣凸頭,直至上碗扣被限位銷卡緊不再轉動為止。 如發現上碗扣扣不緊,或限位銷不能進入上碗扣螺旋面,要檢查立桿與橫桿是否垂直,相鄰的兩下碗扣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即橫桿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與立桿的同軸度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的水平面同立桿軸線的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橫桿接頭與橫桿是否變形;橫桿接頭的弧面中心線同橫桿軸線是否垂直;下碗扣內有無砂漿等雜物充填等;如是裝配原因,則要調整后鎖緊;如是桿件本身原因,則拆除,并送去整修。(2)、桿件組裝順序:在已處理好的地基或基墊上按設計位置安放立桿可調座,其上交錯安裝立桿,調整立桿可調座,使同一層立
6、桿接頭處于同一水平面內,以便裝橫桿.組裝順序是:立桿底座立桿橫桿斜桿接頭鎖緊腳手板上層立桿橫桿。要求至多二層向同一方向,或由中間向兩端推進,不得從兩邊向中間合攏組裝,否則中間桿件會因兩側架子剛度太大而難以安裝。 (3)、組裝注意事項:所有構件都要按設計及腳手架有關規定設置。在搭設過程中,注意調整整架的垂直度,要求整架垂直度小于1/500L,但最大允許偏差為100mm。在搭設、拆除或改變作業程序時,禁止人員進入危險區域。4、支架驗算上部箱梁共兩聯,第一聯箱梁高度為1。7米,第二聯箱梁高度為1。3米,橫向根據橋面寬度布置為單箱雙室.因各斷面的橫斷面結構尺寸不同,對第一聯進行支架應力驗算.第二聯采用
7、第一聯支架方案。4.1第一聯為0臺至3#墩,箱梁斷面高為1.7米.4。1。1荷載組合及計算斷面選取現澆箱梁采用滿堂支架法施工,箱梁支架全部采用鋼管支架.根據支架使用說明,當橫桿步距為600mm時,每根立桿可承受最大豎直荷載為40KN;當橫桿步距為1200mm時,立桿可承受最大荷載為30KN。通過對箱梁斷面的計算,最終確定支架施工方案。截面面積箱梁的截面為10.5m1.7m, 按箱梁腹板下最不利斷面計算截面積,斷面具體位置詳見支架縱斷面圖1。11截面(橫隔梁處): 6.51。7=11。05 m;22截面(橫隔梁跨中斷面過渡段):(1105+5。355 )0.5=8。2m;33截面(跨中斷面):(
8、0.25+0。22)6。5+0.51。233+0。250.7520。20。22 =5。355 m4。1。3荷載計算(1)、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標準值:鋼筋混凝土容重:26KN/m31-1斷面端橫梁(距支座中心左右側1m范圍)單位荷載:q端橫梁=11。05/6。526=44。2 KN/m22斷面過渡段(2.50m范圍)單位荷載:q過渡段=8。2/6.526=32.8 KN/m33斷面跨中(等截面)單位荷載:q過渡段=5。355/6.526=21.42 KN/m(2)、模板及支撐梁自重標準值:空心內模竹膠板自重標準值:竹膠板容重:0。084 KN/m(厚度為1.2cm)q芯模=(12+0。784+0.
9、2840。794)0.084/6。5=0.12 KN/m、縱梁方木自重標準值:木板、方木容重:6 KN/m3鋼模板下縱梁為1010方木,間距30cm,底板下共22根:q方木=220。10。10。96/6.5/0.9=0.20 KN/m、橫梁10號槽鋼自重標準值:10號槽鋼橫梁順橋向間距60cm,橫橋向長取11米,每米重10.001Kgq橫梁=110.0100019.8/10.5/0.6=0.17 KN/m、定型鋼模板容重:0.5KN/mq鋼模=(6。5+1。22)0.5/6.5=0。68 KN/m模板及支撐梁自重標準值合計:0.12+0.20+0.17+0.68=1。2 KN/m(3)、施工人
10、員和施工料具行走運輸或堆放荷載a、模板驗算:均布荷載取2。5 KN/m(以下數據參見橋梁施工工程師手冊)b、支撐梁:均布荷載取1.5 KN/mc、支架驗算:均布荷載取1.0 KN/m(4)、振搗混凝土對水平面產生的荷載2.0 KN/m(5)考慮風荷載的影響,水平風荷載的標準值按下式計算WK=0。7szW0=0.71.0 0。80。35=0.20KN/式中WK風荷載標準值(KN/);s風荷載體型系數;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規定取1。00;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規定取0。8;W0 基本風壓(KN/);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查得0。35 KN/。4.1。4橫隔梁斷面處驗算.1最不利荷載組合橫
11、隔梁處支架堅桿橫向間距為60cm,縱向間距為90cm,支架步距120cm,模板采用鋼模板.取單位荷載最大的端梁處驗算。根據規范要求,所采用的荷載設計值,應取荷載標準值分別乘以相應的荷載分項系數再進行組合。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取1.2,可變荷載的分項系數取1.4;計算構件變形(撓度)時,荷載設計值、各類荷載分項系數均取1。0.該段組合后最不利設計荷載為:1。244.2+1.4(1.2+2.5+2+0.2)=61。3KN/4。1.4。2模板計算模板采用鋼模板,橫橋向跨徑L1=0.3m,縱橋向寬度b=0.9m。模板上均布荷載為:q=61。30.3=18。39KN/m模板跨中彎矩計算:M1/2=qL12
12、/10,W=bh2/6強度驗算:按連續結構計算= M/W = 6qL2/(10bh2) = 618.390。32/(100.90.0052)/1000 = 44.14 MPa =205 MPa強度滿足要求.剛度驗算:fmax=Kfql14/B0=0.0101318。390.34/(2。051050.0053/(12(1-0。32)=0。64mmf= 1.5mmKf撓度計算系數,根據板面不同的支承情況查均布荷載作用下四邊簡支板計算系數表得系數為0。01013B0-板的剛度B0=Eh3/(12(1v2)=2.051050.0053/(12(10。32)v-泊松比,對于鋼板v=0.3剛度滿足要求。4
13、.1。4.3分配梁計算支架托架頂橫橋向采用10槽鋼強度驗算,跨度為0.6m,取0。6m長度為計算荷載,按連續梁計算.橫梁跨度:L2=0.6m;縱橋向寬度L1=0。9m橫梁單位荷載:q=61.30。6=36.78KN/m跨中彎矩:M1/2= qL2/8= 0。12536。780。62=1。655KN。m截面模量:W=39.7cm3強度驗算:=M/W=165539。7=41。68MPa=205 MPa 符合要求.計算其撓度慣性矩:Ix=1。98310-6m4;撓度驗算:fmax=ql24/(128EI)=36.780.64/(1282.051051。98310-6) =0.092mmfmax=60
14、0/400=1.5mm符合要求。4。1。4.4底板底模下方木驗算底模下方木規格為1010cm,橫向間距為30cm,方木下鋪10槽鋼,縱向間距為90cm。受力驗算方木單位長度的均布荷載:q=61.30。3=18。39 KN/m強度驗算:M=qL2/8=18.390.92/8=1。86 KN。mW=bh2/6=0.10.12/6=0.00017m3=M/W=1。86/0.00017/1000=10。9 MPa=11 MPa撓度驗算:fmax=qL4/(128EI)=1218。390。94/(1281070.10.13)=1。13110-3m=1。131mmfmax=600/400=1。5mm強度和
15、撓度均滿足要求。4.1。4.5支架計算槽隔梁處支架采用483.5mm鋼管,支架豎桿橫向間距為60cm ,縱向間距為90cm,步距h取1。2m.每延米鋼管重量為3。84 Kq/m。截面抵抗矩:W=5。08cm3(d2、d1分別為鋼管的外徑和內徑)截面慣性矩:I=12.19cm4回轉半徑:i=1.58cm彈性模量:E=2.05105 MPa 容許應力=205 MPa 立桿截面積A=4。8910-4m(1)立桿穩定性驗算立桿穩定性應滿足下式:NA立桿截面積A=4。8910-4m,回轉半徑i=1。58cm,=2。15106 KN/m2。N=1。2NQK/K1+1.4NQiK(i從1到n)K1:高度調整
16、系數,取1。0NQK:腳手架自重產生的軸心壓力標準值,NQK =HdqK,Hd為腳手架的高度,Hd =10米,qK可以查表得0.14,NQK =100.14=1.4 KNNQiK為施工荷載產生對立桿的軸心壓力標準值的總和:a.模板與混凝土的荷載,44.2+1.2 =45.4 KPab施工人員及料具產生的荷載Q K 2 =1。0 KPac振搗混凝土對水平面產生的荷載Q K 3 =2。0 KPaQK=45.4+1+2=48。4 KPaNQiK=LbLQK=0.60.948.4=26.14 KNN=1.21。4/1。0+1.426。14=38.28KN立桿穩定性應滿足下式:NA由于步距b=1.2m,
17、長細比=b/i=120/1.58=75.95,查表得壓桿的穩定系數=0。667。N= A=0。667489205=66863N=66。86 KN由此可得NA,說明立桿穩定性滿足要求。強度驗算:=N/A=38。28/4。8910=78。28MPa=205 Mpa,立桿強度滿足要求。(2)縱向、橫向水平桿不需計算腳手架立柱柱距,施工層的縱向、橫向水平桿間距不超過縱向、橫向水平桿不需計算的最大容許柱距(一)中數量值時,可不對縱向、橫向水平桿進行抗彎強度、抗彎剛度及扣件抗滑移計算。表中最小值為1。2m,因本工程腳手架柱間距均未超過1.2m ,故不需計算縱向和橫向水平桿進行驗算。(3)翼板下支架計算翼板
18、砼最厚處為50cm,最大荷載為0.526=13 KN 遠小于N=30 KN滿足要求.通過以上計算證明,橫隔梁處立桿橫向間距為60cm,縱向間距為90cm,水平桿步距120cm,符合要求。所以為了保證施工安全,橫隔梁處及斷面漸變處均采用上述結構形式進行支架施工。跨中斷面處驗算4。1。5.1最不利荷載組合跨中處支架擬采用立桿縱橫向間距為60cm90cm,支架步距120cm,模板采用鋼模板.取單位荷載最大的腹板范圍內進行驗算。根據規范要求,所采用的荷載設計值,應取荷載標準值分別乘以相應的荷載分項系數再進行組合.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取1。2,可變荷載的分項系數取1.4;計算構件變形(撓度)時,荷載設計值
19、、各類荷載分項系數均取1。0。該段組合后最不利設計荷載為:1。221.42+1.4(1。2+2.5+2+0.2)=33.96 KN/4。1。5。2模板計算模板采用鋼模板,橫橋向跨徑L1=0.3m,順橋向寬度b=0。9m。模板上均布荷載為:q=33。960.3=10.19 KN/m模板跨中彎矩計算:M1/2=qL12/10 W=bh2/6強度驗算:按連續結構計算=M/W=6qL2/(10bh2)=610.190.32/(100.90。0052)/1000=24.46 MPa=205 MPa強度滿足要求。剛度驗算:fmax=Kfql14/B0=0。0101310。190。34/(2。051050。
20、0053/(12(1-0.32))=0。355mmf= 1.5mmKf-撓度計算系數,根據板面不同的支承情況 查均布荷載作用下四邊簡支板計算系數表得系數為0.01013B0-板的剛度B0=Eh3/(12(1v2))=2。051050。0053/(12(1-0.32))v泊松比,對于鋼板v=0。3剛度滿足要求。4。1。5。3分配梁計算支架托架頂橫橋向采用10槽鋼強度驗算,跨度為0.9m,取1m長度為計算荷載,按連續梁計算。橫梁跨度:L2=0.6m;縱橋向寬度L1=0。9m橫梁單位荷載:q=33。960。6=20。38KN/m跨中彎矩:M1/2= qL2/8= 0.12520.380.92=2。3
21、4KN。m截面模量:W=39.7cm強度驗算:=M/W=234039.7=58.9MPa=205 MPa 符合要求。計算其撓度慣性矩:Ix=1.983106m4;撓度驗算:fmax=ql24/(128EI)=20。380。94/(1282。051051.983106) =0.257mmfmax=900/400=2。25mm符合要求。.4底板底模下方木驗算底模下方木規格為1010cm,橫向間距為30cm,方木下鋪10槽鋼,縱向間距為90cm。受力驗算方木單位長度的均布荷載:q=33.960.3=10。19 KN/m強度驗算:M=qL2/8=10。190.92/8=1。03 KN。mW=bh2/6
22、=0。10.12/6=0。00017m=M/W=1。03/0。00017/1000=6。06 MPa=10 MPa撓度驗算:fmax=qL4/(128EI)=1210.190。94/(1281070.10。13)=0.62710-3m=0。627mmfmax=900/400=2。25mm強度和撓度均滿足要求。5支架計算跨中處支架采用483。5mm鋼管,支架豎桿縱橫向間距為90cm90cm,步距h取1。2m.每延米鋼管重量為3。84Kq/m.截面抵抗矩:W=5.08cm(d2、d1分別為鋼管的外徑和內徑)截面慣性矩:I=12.19cm4回轉半徑:i=1。58cm彈性模量:E=2。05105 MP
23、a 容許應力=205MPa (1)立桿穩定性驗算立桿穩定性應滿足下式:NA立桿截面積A=4.8910-4m,回轉半徑i=1。58cm,=2。15106 KN/m2。N=1.2NQK/K1+1。4NQiK(i從1到n)K1:高度調整系數,取1.0NQK:腳手架自重產生的軸心壓力標準值,NQK =HdqK,Hd為腳手架的高度,Hd =10米,qK可以查表得0。14,NQK =100。14=1。4 KNNQiK為施工荷載產生對立桿的軸心壓力標準值的總和:a。模板與混凝土的荷載,21。42+1.2 =22.62 KPab.施工人員及料具產生的荷載Q K 2 =1。0 KPac。振搗混凝土對水平面產生的
24、荷載Q K 3 =2.0 KPaQK=22。62+1+2=25.62 KPaNQiK=LbLQK=0.60.925。62=13。8 KNN=1.21.4/1.0+1.413.8=21 KN立桿穩定性應滿足下式:NA由于步距b=1。2m,長細比=b/i=120/1。58=75.95,查表得壓桿的穩定系數=0.667。N= A=0.667489205=66863N=66.86 KN由此可得NA,說明立桿穩定性滿足要求。強度驗算:=N/A=21/4。8910=42.94 MPa=205 MPa,立桿強度滿足要求.(2)縱向、橫向水平桿不需計算腳手架立柱柱距,施工層的縱向、橫向水平桿間距不超過縱向、橫
25、向水平桿不需計算的最大容許柱距(一)中數量值時,可不對縱向、橫向水平桿進行抗彎強度、抗彎剛度及扣件抗滑移計算。表中最小值為1.2m,因本工程腳手架柱間距均未超過1.2m ,故不需計算縱向和橫向水平桿進行驗算。(3)翼板下支架計算翼板砼最厚處為50cm,最大荷載為0。526=13 KN 遠小于N=66。86 KN滿足要求。通過以上計算證明,跨中等截面處立桿縱橫向間距60cm90cm,水平桿步距120cm,符合要求.4.2因第二聯箱梁高度均比第一聯箱梁低,為確保施工安全支架采用第一聯施工方案.(二)、構配件檢驗與驗收和使用管理 1、構配件檢驗(1)、碗扣式腳手架構件主要是焊接而成,故檢驗的關鍵是焊
26、接質量,要求焊縫飽滿,沒有咬肉、夾碴、裂紋等缺陷。 (2)、鋼管必須無裂縫、凹陷、銹蝕。可調構件,螺紋部分完好,無滑絲現象,無嚴重銹蝕,焊縫無脫開現象. (3)、立桿最大彎曲變形矢高不超過1/500L,橫桿斜桿變形矢高不超過1/250L。腳手板、斜腳手板及梯子等構件,掛鉤及面板無裂紋,無明顯變形,焊接牢固。 2、整架檢驗與驗收在達到設計高度、遇有6級及以上大風和大雨、大雪之后、停工超過一個月恢復使用前必須對腳手架進行實測檢查。(1)、檢驗主要內容:基礎是否有不均勻沉陷;立桿墊座與基礎面是否接觸良好,無松動或脫離情況;檢驗全部節點的上碗扣是否鎖緊;安全網等構件的設置是否達到了設計要求;荷載是否超
27、過規定。 (2)、主要技術要求:地基基礎表面要堅實平整,墊板放置牢靠,排水通暢;不允許立桿有浮地松動現象;整架垂直度必須小于1/500L,但最大不超過100mm;對于直線布置的腳手架,其縱向直線度必須小于1/200L;橫桿的水平度,即橫桿兩端的高度偏差必須小于1/400L;所有碗扣接頭必須鎖緊。 3、使用管理 (1)、腳手架的施工和使用設專人負責,并設安全監督檢查人員,確保腳手架的搭設和使用符合設計和有關規定要求。 (2)、在使用過程中,定期對腳手架進行檢查,嚴禁亂堆亂放,及時清理各層堆積的雜物。 (3)、不得將腳手架構件等物從過高的地方拋擲,不得隨意拆除已投入使用的腳手架構件。(三)、腳手架
28、拆除1、支架在預應力孔道灌漿材料強度達到90%后再拆除。 2、拆除前對腳手架作一次全面檢查,清除所有多余物件,并設立拆除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3、拆除順序自上而下逐層拆除,不容許上、下兩層同時拆除.拆除的構件用吊具吊下、或人工遞下,嚴禁拋擲。拆除的構件要及時分類堆放,以便運輸、保管。三、門洞搭設在第二跨中位置設置汽車通道,寬度為4.5米,凈孔高度為5米。門洞的兩側1。2米范圍內用普通鋼管以0.3米0。3米搭設排支架,其余箱梁支架保持不變,在支架上設置頂托并在其上擱10cm10cm方木,方木上擱置40b型工字鋼,間距為0。9米,40b型工字鋼上根據現場實際標高支架或直接鋪設方木模板。在門洞的上
29、方設置密目安全網,防止施工時物件墜落通道,傷人傷車.四、支座安裝1、支座采用GPZ()盆式橡膠支座,盆式橡膠支座的規格、型號、技術標準應符合公路橋梁盆式橡膠支座JT3911999的規定.支座布置按設計。 2、支座安裝前,墊石強度必須達到設計要求。3、填充前,計算所需的膠泥體積,不允許中間缺漿或施工中斷.支座安裝完成后,按設計要求調整支座預偏值.4、施工時,注意各墩頂與支座類型及調平鋼板和支座墊石的對應關系。根據墊石高度適當調整鋼筋網的層距并注意預埋地腳螺栓。橋墩頂面為平面,橋墩處橫坡由墊石調整.支座安裝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支座中心與主梁中線(mm)應重合,最大偏差2高程符合
30、設計要求支座四角高差(mm)2支座上下各部件縱軸線必須對正活動支座順橋向最大位移(mm)250雙向活動支座橫橋向最大位移(mm)25橫軸線錯位距離(mm)根據安裝時的溫度與年平均最高、最低溫差計算確定支座上下擋塊最大偏差的交叉角必須平行5五、模板安裝 1、支架安裝完成后在支架頂托上擺放模板外愣并抄墊綁扎牢固以免發生滑動,外愣上擺放內楞方木,方木上擺放鋼模板. 2、調節支架頂托高度,依據試壓數據調整模板標高值.調整側模鋼管支架或調節模板撐桿,保證外模標高及位置準確。 3、箱梁內模均為竹膠模板。內膜只設頂板和腹板,不設底板。內模按照箱梁內箱尺寸在地面加工組拼成型,吊機起吊安裝就位。內箱中設置鋼管支
31、撐架.相鄰內箱之間以及內箱與底模之間均相連固定,防止模板跑位或在混凝土澆注時上浮.4、側模板與底模板接縫處粘貼海綿膠條防止漏漿,涂刷脫模劑,相鄰模板接縫處用螺栓緊固.5、模板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拼縫嚴密、不漏漿,面板平整、光潔。模板安裝過程中,設置防傾覆措施.模板安裝完成后檢查其平面位置、頂面標高以及連接和穩定情況。6、橋梁的縱、橫坡由箱梁底模形成,支模時箱梁底模高程及調平鋼板頂部高程按照道路的平縱橫設計嚴格計算,并計入支架的彈性、非彈性變形。箱梁頂底板同橋面橫坡,腹板保持豎直。墩柱頂及臺帽頂高程差根據橋面橫坡控制,橋梁縱坡由墩臺高程差形成。7、模板制作及安裝質量檢驗標準鋼模板、支架制作時的
32、允許偏差項 目允許偏差(mm)外形尺寸長和高0,1肋高5面板端偏斜0.5連接配件(螺栓、卡子等)的孔眼位置孔中心與板面的間距0.3板端中心與板端的間距0,-0.5沿板長、寬方向的孔0。6板面局部不平1.0板面和板側撓度1.0木模板、支架制作時的允許偏差項 目允許偏差(mm)模板的長度和寬度5模板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3平板模板表面最大的局部不平5拼合板中木板間的縫隙寬度2支架、拱架尺寸5榫槽嵌接緊密度2模板、支架安裝的允許偏差項 目允許偏差(mm)模板標高10模板內部尺寸20軸線偏位梁10模板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模板表面平整5預埋件中心線位置3預埋孔洞中心線位置10預埋孔洞截面內部尺寸+10,0支
33、架縱軸的平面位置跨度的1/1000或30六、支架預壓支架搭設完成,經驗收合格后,開始鋪設底模和側模,在底模和側模上進行預壓。預壓材料采用砂袋和鋼筋,預壓重量為梁體重量(包括澆筑砼、振搗砼等產生的恒、動載荷)的1.2倍且與梁自重荷載分布對應。預壓加載前,在模板頂布設測點。橫向布置五個測點,縱向取梁跨的1。5米、跨中、1.5米處設置測點.觀測時由同一儀器測量、同一測量人讀數。每次觀測都要對上述測點的標高進行測量記錄,保存好原始數據,以備復核。加載時注意不要壓上觀測點。加載時采用分級加載方式:05080%120加載用鋼筋和砂袋,并提前抽檢重量,用汽車吊吊至模板頂,由人工配合擺放。由于縱橋向箱梁的荷載
34、集度是不同的,分級加載時沿縱橋向的荷載必須分別達到其規定百分比。每完成一級加載,均對所有測點進行一次測量,并做詳細記錄。加載到設計荷載之后,每6小時觀測一次各測點的標高和平面變化,持續觀測24小時,如模板強度及支架變形,沉降滿足設計要求即可終止試壓,開始卸載。卸載仍采用分級方式進行:120%-80%50-0。每卸下一級荷載,均對所有測點進行一次測量,并做詳細記錄,根據現場采集的數據及時進行計算、分析、處理、修正,得出系統變形值,按預壓所得的數據進行模板預拱度調整。6.1、橫隔梁處堆載重量計算因各聯箱梁斷面尺寸不同,堆載高度分別計算。堆載可根據實際現場情況采用砂袋堆載或砂袋加鋼筋堆載.第一聯橫隔
35、梁處堆載重量計算:(1)、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標準值:11斷面端橫梁(1m范圍)單位荷載:q端橫梁=44。2KN/m(2)、模板及支撐梁自重標準值:1.2KN/m(3)、施工人員和施工料具行走運輸或堆放荷載a、模板驗算:均布荷載取2.5 KN/m(4)、振搗混凝土對水平面產生的荷載2。0 KN/m(5)考慮風荷載的影響,水平風荷載的標準值按下式計算Wk=0。7szW0=0.71.0 0。80。35=0。20(kN/)堆載重量合計 (44.2+1。2+2.5+2+0。2)1。2=60。12kN/堆載高度:按全部用砂堆載計算,砂的密度按1800kg/m3(砂的密度考慮了含水量)計算,60.12/1。8
36、/9。8=3。41m根據實際現場情況采用砂袋堆載或砂袋加鋼筋堆載。第一聯跨中及等截面處堆載重量:(1)、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標準值:斷面跨中(等截面)單位荷載:q =21。36 KN/m(2)、模板及支撐梁自重標準值:1.2KN/m(3)、施工人員和施工料具行走運輸或堆放荷載a、模板驗算:均布荷載取2.5 kN/m(4)、振搗混凝土對水平面產生的荷載2.0 KN/m(5)考慮風荷載的影響,水平風荷載的標準值按下式計算Wk=0.7szW0=0。71.0 0。80。35=0.20(kN/)堆載重量合計 (21.42+1。2+2。5+2+0.2) 1.2=32。78kN/堆載高度:按全部用砂堆載計算,砂
37、的密度按1800kg/m3(砂的密度考慮了含水量)計算,32.78/1。8/9.8=1.86m根據實際現場情況采用砂袋堆載或砂袋加鋼筋堆載。第二聯計算方法同第一聯,第二聯橫隔梁處堆載高度為2.25M,跨中等截面處堆載高度為1。41M。后附堆載預壓荷載布置示意圖。6。3沉降觀測縱向每跨離墩身1。5米(一、三排)、跨中(二排)特征斷面設立測點進行沉降觀測,每斷面設5個測點,每日觀測1次,當連續3日沉降量在3mm以內時,認為沉降基本穩定。將觀測資料匯總、報驗,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方可卸載、清理。壓重一般需7天左右時間,根據觀測的結果由本項目部組織研究是否進行基礎再處理或支架再加固調整等工作。進行沉降觀
38、測的測量步驟:加載期、預壓期和卸載期的彈性變形、回彈變形和塑性變形,立模高度=設計高程+塑性變形+(1/21/3)的塑變。卸去砂袋后,利用支架的可調頂托調整高度及底模,再進行模板安裝、鋼筋制作以及混凝土的澆筑工作。支架的沉降曲線理想狀態如下圖所示: t( 時間)d f ea b ch (沉降量)a:加載期 b:預壓期 c:卸載期d:彈性變形 e:回彈變形 f:塑性變形類似照片第三節、腳手架工程專項安全施工方案1、 概述建筑施工用腳手架是為建筑施工而搭設的上料、堆料、施工作業用的臨時結構架,按使用材料不同可分為建筑施工用落地式(底撐式)單、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竹腳手腳、木腳手架等,本項目工程中
39、用的較普遍的為扣件式鋼管腳手架。2、 腳手架施工流程圖設計、審批拆除使用驗收搭設NY3、 設計、審批31基本要求311腳手架必須經過技術部門設計、校核,并制定施工方案,必要時制定安全保證措施,并經總工程師審批。報批的同時報送腳手架程序和設計選用依據及驗算資料.312高度在25M以上的腳手腳必須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其單立桿腳手架高度宜控制在50M以內;高度超過50米的腳手架應采用雙管立桿、鋼絲繩斜拉、分段卸荷等有效措施,并別行專門設計。313腳手腳的設計須滿足工程的需要,并標明其用途、最大靜荷載。314腳手架架設時,必須對腳手架的錨固(連墻桿等)、交通梯道、作業平臺、防護棚等做出具體規定。31
40、5腳手架在施工中需要改變原有結構、加高(寬)、改為它用等情況下,須經技術部設計、驗證,并經審批。316腳手架的設計嚴格執行審批制度。沒有審核人、批準人簽字的設計禁止搭設施工,未經批準的設計不得向監理申報。25M以下的腳手架設計、校核后報項目部工程師或技術負責人審批,25米以上的必須報總工程師審批;50M以上或有特殊要求的腳手架的設計方案,應有上級部門或總工程師參與設計、審核,項目部總工程師應組織有關部門、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題討論。32技術要求321鋼管腳手架所用材料須符合下列要求:3211鋼管外徑應為4851mm,壁厚3-3.5mm, 長度以4-6 。5M,和2。1-2。8 M宜,有嚴重銹蝕、
41、彎曲、裂紋、損壞的不得使用。3212扣件應有出廠合格證明,凡脆裂、變形、滑絲的不得使用.4搭設41搭設前的準備411設計單位(部門、人員)必須在現場對腳手架搭設及現場人員進行技術、安全交底,未參加交底人員不得參與搭設作業;腳手架搭設人員須熟悉腳手架的設計內容.412對鋼管、扣件、腳手板、爬梯、安全網等材料的質量、數量進行清點、檢查、驗收,確保滿足設計要求,構配件不得在同一腳手架上使用。413清除搭設場地的雜物,在高邊坡下搭設時,應先檢查邊坡的穩定情況,對邊坡上的危石進行處理,并設專人警戒。414根據腳手架的搭設高度、搭設場地地基情況,對腳手架基礎進行處理,確認合格后按設計要求放線定位。415對
42、參與腳手架搭設和現場管理人員的身體狀況要進行確認,凡有不適合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腳手架的搭設和現場管理工作。42搭設要求421腳手架的搭設必須按照經過審批的設計、施工方案和現場交底的要求進行,嚴禁偷工減料,嚴格搭設工藝,不得將變形或校正過的材料作為立桿。422腳手架搭設過程中,現場須有熟練的工人帶班指導,并有安全員跟班檢查監督。423腳手架搭設過程中嚴禁上下交叉作業.要采取切實措施保證材料、配件、工具傳遞和使用安全,并根據現場情況在交通道口、作業部位上下方設安全哨監護。424腳手架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得超過相鄰連墻件(錨固點等)以上兩步.425腳手架搭設中,跳板、護欄、墻件
43、、安全網交通梯等必須同時跟進。43技術要求431腳手架滿足使用要求的構件尺寸的同時,應滿足安全標準要求。4311構架結構穩定。4312聯結節點可靠,桿件相交位置符合節點構造規定;聯結件的安裝緊固力符合要求.4313腳手架鋼管按設計要求進行搭設或對接。432基礎(地)和拉撐承受結構4321腳手架立桿的基礎(地)應平整夯實,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和穩定性,設于坑邊和臺上時,立桿距坑、臺的邊緣不得小于1米,且邊坡的坡度不得大于土的自然安息角,否則應做邊坡的保護和加固處理。4322腳手架立桿下不平整、堅實或為斜面時,須設置墊座或墊板。4323腳手架的連墻點、撐拉點和懸掛(吊)點必須設置在能可靠地承受拉荷載的
44、結構部位,必要時須進行結構驗算,設置盡量不能影響后續的施工,以防在后續的施工中被人為拆除433安全防護腳手架上的安全防護設施應能有效地提供安全防護,防止架上的物件發生滾落、滑落,防止發生人員墜落、滑倒、物體打擊傷人等事件。4331作業現場應設安全圍護和警示標志,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施工區域;對尚未形在或已失去穩定結構的腳手架部位加設臨時支撐或其它可靠安全措施;在無可靠安全帶掛物時,應設安全帶母線或掛設安全網;設置材料提上或吊下的設施,禁止投擲。4332腳手架的作業面必須鋪滿并綁扎牢固,不得留有空隙和探頭板,腳手板與墻面間的距離一般不大于20cm ;作業面的外側立面防護設施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可采用立
45、網、護欄、跳板防護。4333腳手架外側臨空面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安全立網、竹跳板、蓬布等安全封閉,臨空(街)面視具體情況設置安全通道,并搭設防護棚。4334貼近或穿過腳手架的人行和運輸通道必須設置防護棚;上下腳手架有高度并的出入口應設置踏步和護欄;腳手架的爬梯踏步在必要時采取防滑措施,爬梯須設置扶手.5、驗收51腳手架驗收應隨施工進度進行,實行工序驗收制度。腳手架的搭設分單元進行的,單元中每道工序完工后,必須經過現場施工技術人員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和下一單元施工。25米以上的腳手架,慶在搭設過程中隨進度分段驗收。52腳手架按設計搭設完成后,施工隊應進行全面自檢,在自檢的基礎上,由使用單
46、位(項目部)施工技術部門牽頭,按驗收要求組織施工、質量、安全、設計、審批等部門進行聯合驗收,驗收人員對驗收結論要簽字認可。53由業主、監理提供設計的腳手架和報請監理審批的腳手架,驗收時必須請業主,監理派人參加驗收,并對驗收結論簽字認可。54腳手架驗收以設計和相關規定為依據,驗收的主要內容有:541腳手架的材料,構配件等是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542腳手架的布置、立桿、橫桿、剪刀撐、斜撐、間距,立桿垂直度等的偏差是否滿足設計,規范要求。543各桿件搭接和結構固定部分是否牢固,是否滿足安全可靠要求。544大腳手架的避雷、接地等安全防護、保險裝置是否有效.545腳手架的基礎處理、埋設是否正確和安全可
47、靠。546安全防護設施是否符合要求。55腳手架檢查驗收的方法應按逐層、逐流水段進行.并根據驗收主要內容編制檢查驗收表,對照檢查驗收表逐項檢查。6 使用61腳手架搭設完成后,未經檢查驗收或檢查驗收中發現問題沒有整改完畢的或安全防護設施不完善的,不得投入使用。62在腳手架醒目的位置應掛告示牌,注明腳手架通過驗收時時、使用期限,一次允許在腳手架上人數、最大承受荷載等。63腳手架在使用過程中,實行定期檢查和班前檢查制度。631腳手架定期安全檢查一般每周檢查一次,并應根據具體檢查對象編寫安全檢查表,對照安全檢查表內容逐項進行檢查,對于靠近爆破地的肢手架,每次爆破后應進行檢查。632每班作業前,班長或帶班
48、人員應對腳手架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上腳手架作業.633如遇大風、大雨、撞擊等特殊情況時,要對腳手架強度、穩定性、基礎等進行專門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報告處理。64使用單位應根據腳手架設計要求,合理使用,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嚴禁超載。并應遵守如下要求:641作業面上的荷載,包括腳手板、人員、工具和材料,當設計未規定時,應按規范的規定值控制。642垂直運輸設施與腳手架之間的轉運平臺的鋪板層數和荷載控制應按設計的規定執行,不得任意增加鋪板層數的數量和在轉運平臺上超載堆放材料.643架面荷載應力求均勻分布,避免荷載集中于一側。644各種材料、機具等要隨運隨裝或隨拆隨運,不得存放在腳手腳上
49、.655腳手架上材料、機具等放置不得影響交通。較重的施工設備(如電焊機等)不得放置在腳手架上,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混凝土泵車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在腳手架上懸掛起重設備。66腳手架有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連墻件及撐、拉、提、吊設施,未經主管部門同意,不得任意改變腳手架的結構,用途或拆除構件,如必須改變排架結構,應征得原設計同意,重新修改設計;腳手架上的安全防護設施禁止隨意拆除,未設置或設置不符合要求時,必須加設或改善后,方可上腳手架上作業。67在施工中,若發現腳手架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腳手架的設計部門和安全部門,由設計部門和安全部門對腳手架進
50、行檢查鑒定,確認腳手架的安全穩定性后方可使用。68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或在有腳手架的部位從事吊裝作業時,必須采取防電、防火和防撞擊腳手架的措施,并派專人監護。69腳手架上作業時的安全注意事項:691作業時應注意隨時清理落在架面上的材料,保持架面的規整清潔,不要亂堆材料、工具,以免影響安全作業或發生掉物傷人.692在進行撬、拉、推等操作時,要注意采取正姿勢,系好安全帶,謹防身體失穩發生墜落、摔倒或把東西甩出.在腳手架上拆除模板時,應采取要要的支托措施,以防拆下的材料掉落架處.693當架面高度不夠、需要墊高時,一定要采取穩定可告的辦法,且墊高不超過50CM,同時加高安全防護設計;超過50CM時須
51、按程序重新設計審批.694在架面上運送材料經過正在作業的人員時,要及時發出信號提請他人注意,材料要輕擱穩放,不許采用傾倒、猛磕或其它匆忙卸料方式.695禁止在腳手架上打鬧戲耍、睡覺或坐在橫桿上休息,不得搶行和跑跳,相互避讓時要保持身體平衡。7拆除71拆除前準備工作711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體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712根據檢查結果,補充完善施工設計中拆除程序,并經批準后實施。713拆除安全技術措施應交底到每一個作業人員。714清除腳手架上的材料、雜物及地面障礙物,并將受其影響的機電設備及其它管線等拆除或加以保護。72拆除安全要求721拆除順序應逐層從上而下進行,嚴禁下下同時作業
52、。722所有連墻件應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兩步,如高并大于兩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723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鋼管的高度時,根據現場需要在適當位置臨時支撐加固,后拆連墻件。724當腳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時,對不拆除的腳手架兩端應先設置連墻件和橫向支撐加固。725各構配件必須及時分段集中運至地面,嚴禁拋扔;腳手架拆除后,必須做到工完場清,材料堆放整齊、安全穩定,并及時轉運。726運至地面的構配件應按規定的要求及時檢查整修與保養,并按品種、規格隨時堆碼存放,置于干燥通風處,防止銹蝕。8 模板支架81模板支架應根據其用途專門設計,應滿足相關技
53、術規范要求.并執行報批程序。82鋼管模板支架立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821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或墊板。822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距底座距離不大于200 mm;橫向掃地桿變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要地桿向低處處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應小于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由線到邊坡的距離應大于500mm。8.2。3底層步距應小于2m。824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須采用對接加件連接(特殊情況采用搭接時必須經過技術論證)。立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
54、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 ,應采用不少于兩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桿端距離不小于100mm。825支架立桿應豎直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許偏差為15mm。826設在支架立桿根部的可調底座,當其伸出長度超過300mm時,應采取可靠措施固定.826當梁模板支架立桿采用單根立桿時,立桿應設在梁模板中心線處,其偏心距不應大于25mm。83“滿堂線模板支架的支撐應符合以下規定:831模板支架四邊一中間每隔4排支架立桿應設置一道縱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832高于4米的模板
55、支架,其兩端與中間每隔4排立桿從頂層開始向下每隔兩步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833剪刀撐的構造應符合相關規范規定。9腳手架施工基本安全要求91腳手架的設計、搭設、使用應嚴禁執行水利水電建筑安全裝安全技術工作規程(SD267-88)、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技術規范(JGJ130-2001)等標準的規定。92腳手架的搭設、維護、拆除等作業,在2m以上的均為高處作業,應嚴格執行高處作業安全規定。93從事腳手架的搭設、維護、拆除的作業人員,必須熟悉有關腳手架的基本技術知識,并持證上崗。94腳手架的搭設、維護、拆除等工作,應盡量避免在夜間進行,如確需夜間作業,現場應有足夠的照明,且夜間搭設腳手架高度不得超過二級高處作業標準(15m以下).95對25m 以上的大型腳手架、縣空腳手架及特殊安全要求的腳手架,實行責任人負責制,每榀腳手架設專門責任人,負責日常檢查、維護,防止人為破壞。96腳手架搭設、拆除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式標志,并派專人警戒,嚴禁非作業人員入內.97不得在腳手架基礎及其鄰近作業處進行挖掘作業。99凡在腳手架上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穿好防滑鞋,嚴禁酒后作業。根據現場具體環境,在腳手架的外側及頂部設醒目的安全標志、信號旗(燈),以防過往車輛及吊機運行中碰撞腳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