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條黑臭河涌城中村污水治理及自來水改造工程-xx區xx村、棠下村污水治理及自來水改造工程xx村水塘生態修復工程施工方案審批: 審核: 編制: 目 錄一、工程概況41.1 工程簡介41.2 氣候情況61.3 主要工程量6二、編制依據82.1 編制依據82.2 編制說明8三、施工部署103.1 施工特點及原則103.2 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目標103.3 施工流程113.4 施工組織與計劃11四、施工方法144.1 截污及排水144.2 清淤144.2 清理、修整雜草、雜物154.3 底泥改良和活化164.4 回水174.5 沉水植物種植工藝技術184.6 微生物投放214.7 浮葉植物種植214.
2、8 水生植物補種和調整224.9 水生動物投放224.10 種植平臺構建244.11 微生物系統構建工程254.12 水動力增氧工藝254.13 項目保潔25五、 施工工期進度計劃26六、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276.1 施工安全生產276.2 文明施工28七、應急預案307.1 施工過程中潛在突發情況307.2 處理措施30一、工程概況1.1 工程簡介1、 本項目位于xx市xx區科韻路以北xx村區域內,水塘治理面積共29207m2,水體包含2個水塘,1號水塘面積25179 m2,2號水塘面積4028 m2,設計水深0.62.0m。 項目位置圖2、 由于屬于農村老舊池塘,所以水底存在大量淤泥及
3、沉積多年的生活垃圾。項目水體的駁岸為垂直駁岸。但由于水體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完成喪失,水體自凈能力低,水體透明度低、水色發黃發暗,水體有呈現富營養化的跡象。水體流動性差,周邊建筑垃圾多,底泥較厚,周邊較高建筑遮擋水面,造成局部水體日照時間不足,水體光合作用不強。2號水塘一側有較茂密的樹枝遮擋塘面,導致水體相當一部分區域長期得不到光照,建議在治理過程中,業主與村委協調后適當對水塘周邊的樹枝進行修剪。1號水塘現場實景相片2號水塘現場實景相片3、 建設內容:水塘水體生態景觀建設工程,水體生態凈化與保持,沉水植物生態系統構建、完善生態食物鏈、水生態系統構建;水景營造。建設性質:“美麗鄉村”建設農村污水集
4、中整治;擬用技術:食藻蟲引導水下生態系統構建技術;補水水源:主要以雨水補水。4、 生態治理目標及質量要求:(1)本工程實施后,杜絕藍綠藻爆發、水體黑臭現象,水清氣爽,水體散發自然氣息,水體清澈見底或透明度2.0m;(2)本工程實施后,除暴雨期外,水質主要富營養指標(總磷TP、化學需氧量CODCr、氨氧NH3-N、溶解氧DO)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類或以上水質標準;(3)本工程實施后,應恢復較全面的草型清水態塘生態系統,使塘內生物多樣性顯著提高,水體景觀效果明顯改善,同時使水體的親水性良好,達到人體可以直接接觸的景觀用水要求;(4)工程實施后,保持水面日常清潔,無明
5、顯漂浮雜物、油污等;(5)1年后水生植物覆蓋率達80%或以上。1.2 氣候情況 工程所在xx市屬于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季風環流盛行。熱量豐富,雨量充沛,霜雪稀少,四季分明,春夏之間多暴雨,夏秋之間多臺風。年平均氣溫21.8;7月平均氣溫28.4,極端最高氣溫38.1;1月平均氣溫13.3,極端低溫為0;無霜期達345天,年均降雨量介于1623.6-1899.8mm之間,4月至9月雨量占82.1%。1.3 主要工程量序號項目名稱1號水塘2號水塘單位規格1清淤23366m32覆土12589.52014m3按平均厚度0.5m考慮3水體活化251794028m24四季常綠矮型苦草226613625m2
6、15叢/m2、20株/叢、H35-45cm5小茨藻1259201m215叢/m2、20株/叢、H35-45cm6紅線草1259201m215叢/m2、20株/叢、H35-45cm7食藻蟲251794028m2150ml/m28河蚌11320Kg5-8cm/只9蘿卜螺285Kg300只左右/Kg10環棱螺285Kg300只左右/Kg11青蝦苗285Kg2-3cm/只12黑魚9417尾50-150g/尾13地圖魚9417尾50-150g/尾14镢魚387尾50-150g/尾15景觀噴泉21套1.5KW16宮廷睡蓮23481m22株/m217挺水植物70m29-15株/m2,H=20-50cm18漂
7、浮植物100m216株/m2,H=5-10cm19水質監測42次二、編制依據2.1 編制依據1、工程設計文件:依據坦村、龍洞村、xx村、沐陂村、車陂村、柯木塱村、凌塘村、新塘村污水治理及自來水改造工程 xx村污水治理部分施工圖設計。2、根據xx區xx村污水治理工程招標文件、答疑文件和地質資料。3、現行有關設計施工規范規程,與本工程分項相關的技術檢驗評定標準;主要施工及驗收規范:(1)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2)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1998年12月(3) 國家、省、市最新頒布的各類有關水生態環境修復工程相關文件(4) 工程有關設計文件、變更通知等(5) 工程建設施工合同,工
8、程建設監理合同、水質監測報告4、企業程序化管理文件(1)質量手冊;(2)程序文件;(3)作業指導書;土建作業指導書;安裝作業指導書;(4)企業質量管理各項制度與規定(文件匯編)。 5、企業以往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2.2 編制說明1、本水體修復工程著重考慮景觀水體水生態系統構建與穩定,并充分考慮景觀塘的生態景觀定位以及水生生物條件的營造,以保證水體實現水清、面潔、景美、魚游的景觀生態服務功能。2、水系的生態建設結合周邊環境,注重與陸域景觀的協調統一,打造陸域-水岸-水中-水底無縫銜接的優美濱水景觀。3、針對本工程,采用純生態建設方式,補水水源主要采用自然雨水。4、本工程利用生態系統平衡原理及去富營
9、養化水生態系統構建定量模型,結合成熟的生態工程技術,綜合利用以“水下森林凈化系統技術”主導的生態凈化方式,實現景觀塘水質凈化及生態景觀服務功能。5、工程設計及建設目標(1)工程實施及運行過程中,采用純生態技術;景觀塘淺水區清澈見底,深水區透明度2.0m。(2)塘內構建的水生去富營養化系統穩定后,水體主要水質指標除暴雨外,一年中80%時間的水質主要富營養指標(總磷、氨氮、溶解氧、CODcr)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類。水質指標總磷(TP)化學需氧量(CODcr)氨氮(NH3-N)溶解氧(DO)類水質標準0.3mg/L30.0mg/L1.5mg/L3.0mg/L(3)水
10、生態系統構建36個月后,沉水植物覆蓋率60%,且保持四季常綠,形成優美的水生景觀。(4)完善水體生態系統的食物鏈,形成全面穩定的平衡體系,并建立后續生態平衡維護保養系統,終年無藻類爆發,并能夠抵抗一定的外源污染。(5)通過水生去富營養化系統的構建,實現良好的水下景觀,與陸地景觀交相輝映、層次分明,形成具有穩定“清水型生態系統”的景觀塘,發揮其景觀及生態功能。三、施工部署3.1 施工特點及原則本工程生態系統施工原則:最小影響、最短工期、最快見效、最佳質量。最小影響:對民眾干擾最小,對環境衛生影響最小、對周邊村民正常出行影響最小;最短工期:只要工作面條件具備,將第一時間采用平等施工法,提前作好施工
11、準備工作,并加大勞動力投入,在最有效的工期內完成。最快見效:最快施工,見效周期短,達到預期效果。最佳質量:實施效果達到設計要求、并從社會大眾角度考慮,達到業主及周邊居民的滿意度。3.2 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目標1、 質量目標分項工程合格率100%,整體工程質量達到合同要求。無施工責任質量事故,無保修期責任影響工程正常使用事故。2、 工期目標嚴格按照批準的施工進度計劃進行進度控制,確保按設計工期如若完工。3、 安全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工程施工安全措施,加強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杜絕人身死亡事故和重大機械設備事故。4、 環保目標嚴格遵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規章,搞好施工區的環境保護工作,確
12、保環境保護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標準。5、 文明施工目標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和施工區域的綜合治理,創建文明施工工地。3.3 施工流程施工流程示意圖3.4 施工組織與計劃根據項目水體現狀和水生植物生長的季節要求,清淤及底泥處理約1.5個月,水生態系統建設集中施工1個月,水質調控及水生態系統生長期1個月,施工安排如下1、 施工準備期:施工前場地勘查布置;場地三通;前期材料準備;2、 材料供應及準備:3、 前期工程:水生態修復工程作業條件控制與前期施工。4、 集中施工期:截污;抽水;清淤;回填種植土;沉水植物、景觀浮葉植物、微生物投放等。5、 生態調整期:水質調控,水生動物投放,水生植物補種,生態操控等;6
13、、 質量保證維護期:從工程結束達到預期治理目標并通過工程竣工驗收之日起1年時間。第一階段:施工前準備1、現場勘察,與業主或村委協商開工時間和工作配合條件;為了順利組織施工和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組織設計,現在對現場的排入的污水源進行調查,制定相應的截污方案。施工時,還要積極采取環保措施,防止擾民以及妥善解決潛在的可能污水處理等問題。2、各項工作所需設備的配置。3、現場施工人員施工及平時生活所需的安排。4、技術力量保障:工程施工前,按施工部署中的組織機構及崗位設置,主管領導的主持下,盡快落實人員到位。在準備工作期間,對上崗人員進行崗位培訓,熟悉有關圖紙規范,優化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前做好設計圖紙、施工
14、組織設計、施工安全生產等有關規范、技術交底工作。第二階段:前期材料準備材料準備工作,將持續整個施工階段。各種施工機械設備及機具在使用前2天到位,調試正常;水生動植物等施工實施材料根據各個施工階段,進行提前準備,控制不低于2天到位,以確保工程的順利開展。第三階段:水生態修復工程作業條件控制與前期施工(各作業時間可以交叉)1、 截污。將排入1號水塘的排污口截斷、封閉;2號水塘的各種雨污水管另接管排到附近的污水井中。2、 抽干水。將水塘內的水用抽水機強排干凈。3、 清淤。用挖機將水塘中的淤泥、建筑垃圾、雜物、有害物種等清理干凈。4、 檢查整個水體的底質情況,為以后實施種沉水植被做方案修正準備;5、
15、加有益菌優化水體和底質,以保證以后水質穩定。第四階段:水體生態修復工程集中施工期主要包括微生物或浮游動物培育,水生植物的運輸、種植和施工(部分工程交叉進行)1、 微生物或浮游動物、有益菌種潑灑、水草的運輸過程都采用容器,運輸過程原則上做到手工操作,無噪音;2、 培育操縱微生物或浮游動物控制水體藍綠藻和有機質水華,促進水下草皮和各種水草生長的順利進行;3、 沉水植物的種植;4、 進一步培育微生物,建立水體沉水植被與微生物形成共生系統;5、 底棲動物和魚類的投放。第五階段:生態系統調整期和優化期施工后期(生態系統調整期和優化期)的主要工作包括沉水植被補種、沉水植被優化種植及水生動物優化放養。1、
16、根據沉水植被的存活情況,對予以保留的沉水植被,在成活率較低的區域,按照原種植密度進行補種。2、 通過水體監控,根據水質改善情況,對沉水植被進行適應性種群優化。3、 通過水體監控,根據水質改善情況,投放底棲動物和魚類。第六階段:質量保證期(1年)工程主體施工結束,水體透明度實現清澈見底后,且達到預期治理目標并通過工程竣工之日起進入質量保證期,在質量保證期持續對水體生態系統進行優化,對水面進行保潔,促進水下生態系統的穩定,持續改善水體水質和透明度。四、施工方法4.1 截污及排水對水塘的排污管進行改流或截流。對于作業面水域進行水位調控,水草種植時需根據種植進度逐步回水。若施工過程遇暴雨,局部可采用帶
17、水作業,但前期需要保證排水除雜,維持低水位,進行底泥改造、消毒活化等輔助工程,以便為后期沉水植物種植提供良好的生態基礎條件。4.2 清淤1、施工便道因1、2號水塘均為老舊水塘,淤泥較厚,為清淤及運輸方便,在水塘內修建一條寬6m的施工便道,作為水塘清淤的臨時施工道路。因于淤泥含水量高,基底承載力差,便道將鋪筑60cm厚磚渣,30cm厚碎石面層,分層碾壓。2、清淤水塘底部淤泥采用挖掘機開挖直接裝自卸車運送至棄土場。清淤深度視現場情況而定。清淤前后及時拍照存證。4.2 清理、修整雜草、雜物人工配合機械清除塘底雜物、雜草,或敗退的挺水植物、碎石、建筑垃圾以及魚類轉移。工藝流程:4.3 底泥改良和活化本
18、工程在降水清塘工作完成后將采用底質改良劑進行底質改良預處理。選用高質量的中草藥無毒型活化劑,微生物制劑等均勻噴、潑灑在整個塘底,以促進后期沉水植物的良好生長。底質改良劑選擇晴天施用,改良劑潑灑均勻、不遺漏,確保整個施工區域的土壤都進行徹底的消毒改良。暴曬一周,避開雨天。(措施實施時間及間隔時長根據當時實際情況相應調整)根據現場情況了解,池底清淤完成后,池底覆蓋50cm種植土以便池底水生植物存活。潑灑完畢后,底泥如較稀松區域,降水后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適當延長曬塘時間,增加水草對底泥的附著力,防止項目后期水草漂浮。4.4 回水根據種植進度和現場情況逐步回水,最終注至正常水位。合理調度水系水利設施。初
19、次進水用提升泵將周邊兩端河道水系經初步過濾的水抽至項目區域,為保證水生植物的存活率,初次進水時將采取逐步進水法,待初次進水30cm,慢慢提升水位,每種完一批沉水植物后必須保持該水位10-15天,為沉水植物成活提供提供足夠時間,待沉水植物存活后開始下一步的進水工作。如遇雨期致使水位突然升高,將進行降水處理,嚴格控制水位。為避免初次進水時塘底底泥沖起而造成水體渾濁,需在進水口處采取簡易預處理措施,在進水渠的出水口用一定長度的過濾網進行鋪設,并在其外圍放置一圈袋裝碎石,使水流得到充分緩沖后再進入塘體。施工中如遇雨期致使水位突然升高,將進行降水處理,嚴格控制水位。4.5 沉水植物種植工藝技術本工程將在
20、水體內設置水生植物工程量如下:1、沉水植物生態系統構建單位工程量項目特征描述四季常綠矮型苦草m229207采用景觀類矮型改良苦草,以達到四季常綠和水質凈化效果,配置規格:8-15株/叢;高度20-30cm;15叢/m2。2、浮葉、挺水植物系統構建單位工程量浮葉、挺水植物景觀帶構建,進一步增加景觀觀賞性。宮廷睡蓮m210配置規格:2-3株/m2;高度30-50cm挺水植物m27配置規格:9-15株/m2;高度200-50cm水生植物種植是集中施工期的重點工作,是展現美妙水體景觀的重要工程部分,因此設計配置了適宜各個季節生長的多種水生植物,增加了水體的景觀效果,同時也保持生物多樣性原則,增強生態系
21、統的穩定性。1、 植物選擇:選擇植株健康、無病微生物害的植物。選擇符合設計要求規格、無病微生物害的植株是確保工程質量的關鍵。如本工程的主體關鍵植物-四季常綠水下草皮,應選擇生長旺盛、無病微生物害、根系發達的植株。2、 植物定性、定位主體植物盡量做到按圖施工,如因特別原因引起的調整須征得業主及設計人員認可的變更通知單為準。3、 植物運輸采用泡沫箱打包空運或者空調車汽運的方式。4、 植物種植采用插秧式拉線種植,以保證種植質量,同時有利于后期維護管理。種植順序為深水區(水下森林)至淺水區(水下草皮)分項拋秧種植拋秧種植作業形式排水式作業帶水式作業措施排水、降水至30-50cm水深乘船;草帶泥或借助相
22、關措施作業(如插桿、捆綁等)適合范圍水淺、適宜排水/降水水域、水質發黑較差水域(如黑臭河道)水深,不便排水/降水水域,藍綠藻爆發水域但不黑臭水域不足須排水,工序稍復雜見效稍慢;沉水植物種植排布規整性受限優點見效快,沉水植物布置規整;水草存活率非常高工序簡單,無須排水;節能省電針對本工程的實際情況,采用淺水插秧式種植。4.6 微生物投放微生物主要用來抑制藻類生長,對提高水體透明度,起著重要的作用。微生物投放數量視水質污染程度而定,運輸方式為泡沫箱包裝運輸。微生物到達后,需立即投放。微生物以水體中的藻類為其主要食物來源,可以有效地消除藻類,提高水體透明度,營造水下植被的生長環境,促進水底水生植被的
23、生長,并與水生植被形成良好的共生關系,從而達到水質標準。4.7 浮葉植物種植宮廷睡蓮按施工圖種植,布置在合適的位置,以增強水面景觀性。4.8 水生植物補種和調整微生物投放完畢,水體透明度可逐步提高,此時補種前期施工由于水體渾濁造成漏種的部分,同時調整局部水草的分布,進一步提升水底景觀。 4.9 水生動物投放投放魚、螺、貝等水生動物,進一步完善食物鏈,構建完整的水生態系統。螺類可以捕食水體底質中大量的有機質及腐敗的水生植物殘體等,大幅度降低底質中有機質含量及營養物質的釋放,同時其分泌物可以降低水中的懸浮顆粒并吸附大量氮磷營養鹽。結合我司多年項目經驗以及實驗室研究成果,本工程將在塘體內投放水生動物
24、種類及工程量如下:水層交換生物控制工程單位工程量項目描述底棲水生動物投放-蘿卜螺Kg33營造水下生物系統多樣性,300-400只/Kg大型水生動物投放-镢魚尾45營造水下生物系統多樣性,50-150g/尾大型水生動物投放-黑魚尾111營造水下生物系統多樣性,50-150g/尾水生動物施工技術要求:1、 水生動物挑選:挑選時嚴格把關,挑選活潑健康個體,不帶入有病及傷殘個體;2、 水生動物運輸:選擇睛好天氣運輸,運輸過程中應不間隔充氧;3、 水生動物消毒處理:在充氣運輸車箱內或池塘集魚網箱內,用0.5%的食鹽水對即將投放的水生動物進行消毒處理30分鐘。4、 水生動物投放:投放前進行小規模試養,以確
25、定該種類能否在本水體成活。投放時做到輕拿輕放,不要損傷個體。5、 水生動物放養時間:根據施工計劃時間進行投放。4.10 種植平臺構建直立式硬質駁岸缺少水生植物生長所需的生境條件,駁岸整改重點是構建水生植物種植平臺,挺水植物的栽培可以遮擋石駁岸,在空間上與岸邊綠化結合,形成明顯的層次感,給人以視覺沖擊,帶來美感。另外,挺水植物構建完成后,能有效的減少表徑流匯入的污染量,增加水體的抗逆性。種植平臺寬1m,頂高距常水位30cm,外側擋土墻可采用木樁圍堰方法。4.11 微生物系統構建工程塘體水生動、植物群落構建完成后,根據水體的水質情況,添加水爽活水凈化液和凈水生物降解劑。以構建良好的生境條件,加快塘
26、體生態系統的恢復。微生物制劑施工技術要求:1、 微生物制劑產品開封即用,不可久置;2、 微生物制劑使用前后一周內禁止使用有控菌作用的消毒劑及抗生素微生物制劑。4.12 水動力增氧工藝本工程在水體流動性較差的區域安裝兩臺射流泵,塘中心區域布置一組景觀噴泉曝氣設備(三臺一組)。加強該區域水層水平及垂直動力,構建整個塘體水域的良好循環。水循環系統施工技術要求:1、 潛水泵將選用低噪間設備,杜絕對周圍環境造成噪聲污染;2、 安裝的管道系統和水泵系統將隱蔽于水下,其配套的電控系統將隱蔽于周邊綠化中,堅決避免外露和影響周圍景觀。3、 陸域部分電纜埋深15-20cm,河道內電纜沿著駁岸內壁排線。運行時間:每
27、天運行6小時,冬季水質較好,可減少運行時間,溫度較高以及水體透明度較低時可增加運行時間。4.13 項目保潔打撈水面漂浮雜物、樹葉、浮苔等垃圾,保持水面整潔,修剪過于繁茂的水草,定期對水體生態系統進行檢測,鞏固水生態系統的穩定,保持水體自凈效應。五、 施工工期進度計劃施工進度計劃重點工序為清淤、底泥消毒活化改良、塘底加水、第一次補水水質消毒、沉水植物種植、挺水植物種植、回水。每道工序施工前須提前作好預案,其中尤為關鍵的材料、人員、機具須提前1天進場,并提前報業主或監理材料機具準備情況,確保項目工期進度。為保證項目順利實施,本工程沉水植物將采用公司基地沉水植物,貨源充足、距離近,供應本工程的水生植
28、物有充分的保障。為保證項目如期完工,目前公司已為此工程儲備了常用勞動力,可隨時調動,以支援項目的建設。本工程總工期計劃為105日歷天(不含生態系統生長期和水質調控期)。詳見附圖。六、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6.1 施工安全生產6.1.1 安全管理部門主要職責(1)項目經理:作為工程第一安全責任人;對本工程的安全保證體系及安全監督體系的建立健全負全面領導責任。負責組織制定本工程的安全目標計劃,審定安全生產的重大活動和重大措施;負責做好本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工作,落實安全獎懲規定。親自組織并參加安全檢查活動,主管并支持安監人員認真履行安全監管責任(2)安全直接責任人:項目副經理為安全生產直接負責人:對本
29、工程的安全技術工作負全面的領導責任。負責審批工程的重大施工技術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并組織本專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審定安全生產的重大活動和重大措施,支持和配合安監人員認真履行安全監管責任。領導技術管理工作,組織研究、處理安全生產中遇到的問題,組織崗位培訓,參加現場安全檢查。作業前對塘體水深、塘體狀況、塘體四周環境、交通狀況、氣候條件等作好完全狀況評估,并提出安全評估報告。(3)項目專職安全員:安全員:負責貫徹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有關安全生產的指令,負責監督本工程安全責任制、安規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對生產中的人員和工器具的安全狀態進行監督,參加安全檢查,提出改進措施, 監督檢查各施工班組的安全文明施
30、工。(4)施工員作兼職安全員:施工員兼安全員:負責檢查安全規章制度安全技術措施的執行情況,監督現場人員的操作和設備的安全運行,制止違章作業,做好各項安全活動,做好本隊(班)的安全管理工作。(5)班組長和員工:班組長協助施工員、質安員學習各種管理規定和制度,開展各項安全活動、組織安全施工和文明施工,有權制止和糾正違章作業行為,開展安全施工宣傳教育工作,做好安全記錄保管好有關資料。員工認真學習并自覺執行安全施工的有關規定規程和措施,不違章作業。施工項目開工前,認真接受安全施工措施交底,并在交底書上簽字。作業中做到“三不傷害”。認真參加安全活動,有權制止他人違章;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
31、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發生人身事故時應立即搶救傷者,保護事故現場并及時報告。積極參與安全管理和安全文明施工。6.1.2 安全管理制度及辦法1、保持人行道、斜坡、塘面安全。在危險區域的醒目處設立標志。2、保持項目塘面整潔,對作業區域的廢料、垃圾等要隨時清理,時刻保證作業區域塘面清潔無物。3、對現場作業區特別是暴雨、臺風、酷暑、寒冷期進行日常的安全檢查和巡視,對現場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問題及時指出并更正,特別是用電安全,以保證正常的安全作業。6.1.3 雨季作業及防臺風措施1、每日收工前將船舶停靠牢固,工具入庫,電閘關閉;2、每日開工、收工前觀察天氣狀況,并作好預防措施;3、大雨、大
32、風、雷電天氣應立即全面停止作業,并應預先采取措施,配電箱應在預感變天時予以關閘斷電。4、一旦遇到大雨應立即切斷所有電動工具的電源,雷電天氣禁止施工,雨天過后及時全面認真檢查電源線路,排除漏電隱患,確保安全。6.2 文明施工6.2.1 文明施工目標本工程工程施工得是否文明,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形象。因此搞好文明施工,就顯得相當重要。在施工過程中,做到不擾民,最大限度減少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嚴格遵守建設現場文明施工管理暫行規定和1998年1月xx市建委頒發的“關于轉發廣東省建設工程文明施工若干規定的通知(穗建筑(1998)12號)”文的要求,制訂文明施工的實施方案。6.2.2 文明施工措施1、在施工現場
33、設置倉庫堆放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機具設備場地,布置安全防護設施。2、施工現場的用電線路、用電設施的安裝和使用必須符合安全規范和安全損傷規程。3、施工現場必須設有保證作業安全要求的夜間照明,危險潮濕場所的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燈具,必須采用24V以下的安全電壓。4、在車輛、行人通行的地方施工,應設置可靠的溝、井、坎和穴覆蓋物,并設置明顯的施工標志,夜間施工應設醒目的閃亮警示燈。5、按照消防條例,在施工現場建立和執行防火管理制度,設置消防設施,并保持其完好的備用狀態。在倉庫等易發生火災的區域,或使用易燃、易爆器材時,應采取特殊的消防安全措施。七、應急預案7.1 施工過程中潛在突發情況1、局部水域可能
34、會出現水體流動死角,在刮風、強降雨情況下,可能會出現局部各種植物落葉等漂浮雜物集中,水景效果不理想;2、開放式水體,水生態實施完成后,作為生態系統一部分的水生動物,尤其魚類,或被片區居民捕撈,或者周圍居民大量無節制放生;3、外來野雜魚類的控制及處理;4、持續性暴雨,使得周邊排水系統及地表徑流影響項目水體水質;5、持續高溫天氣。7.2 處理措施序號潛在突發風險應急措施說明 1局部角落水域、較淺水域,可能出現局部漂浮雜物集中,沿岸水草生長緩慢現象1、 景觀增氧噴泉或死角推流裝置開啟運行;2、 移植水草3、 人工打撈水面雜物根據此區域特點,設計全部配置四季常綠矮型苦草,同時結合相應應急措施和維護管理
35、,能夠做到把風險和問題消滅在萌發初期。2魚類捕撈1、 強化管理2、 補加投放肉食性魚類強化管理,補放魚類,可避免此類突發風險;即使突發風險,也可得以恢復。3野雜魚匯入1、 設立隔離網或檢修隔離網2、 補加投放肉食性魚類,利用生物操縱技術控制野雜魚平衡度3、 聲納,人工圍網等措施驅趕或轉移強化管理,補放魚類,人工圍網驅趕可避免此類突發風險;即使突發風險,也可得以恢復4持續性暴雨,使得城市排水系統影響項目水體水質1、 由于項目水體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封閉系統,若匯入量超過項目水體容量的10%,則可以通過開啟相應管道閘門,同時借助強排泵外排抽水即可。2、 若匯入量小于項目水體容量的10%,系統可借助自凈能力及耐受能力自行恢復。3、 開啟增氧曝氣系統水生態系統具備一定納污能力,持續性暴雨帶來的影響,一般3-5天即可自行恢復水體透明度,3-10天恢復水質5持續性暴雨,使得周邊塘體水質影響本工程水體水質1、開啟增氧曝氣系統該項為間歇性影響,影響力不大,一般3-5天即可自行恢復水體透明度,3-10天恢復水質6持續高溫天氣影響一般水溫不超過35,持續時間不超過4小時,水草不會凋亡;由于水深較淺,持續性高溫,可能會出現魚類等死亡現象,則可采取補放措施;若出現極端高溫天氣,出現水草凋亡,則采取補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