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1、編制依據22、工程概況23、施工部署24、勞動力及材料、機具配備35、構造要求及技術措施46、腳手架的搭設及拆除施工工藝67、目標和驗收標準78、施工及安全文明保證措施89、計算書1110、腳手架傾覆事故應急預案231、編制依據1.1 主要規程、規范1。2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2002年版)1。3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 8091)1.4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 5999)1。5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2)1.6 施工圖紙1.7 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2、工程概況本工程為xx雅苑1#、2#樓,建筑面積48300m2,該工程
2、1樓為地下3層地上15層,2樓為地下3層地上17層,結構形式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總高度為44.2m。建筑工程為三類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施工平面圖見附頁3、施工部署3。1 組織機構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前提條件,是達到 “杜絕死亡、重傷及消防、機械事故,年輕傷頻率控制在5以內 安全生產目標的必然保障.為此項目經理部成立以現場經理為組長的安全防護領導小組。外墻防護架搭設由外架工長負責組織實施,其他人員配合。外墻防護架所需材料、勞動力計劃均由技術負責人負責編制,材料員、勞職員負責組織進場。3。2 設計總體思路根據我公司的技術條件,本工程外架可采用落地架和搭挑架的
3、方案.落地架需用材料比搭挑架多一層架子。搭挑架需多準備一套鋼挑梁,并增加一倍的拆架用工.由于工期較短,落地架增加的材料租賃費用小于搭挑架增加的拆架用工費用.而且采用分段搭架,需增加配合工序的工作量,也不利于搶工期。經綜合比較,決定采用落地架方案。主體階段主要用于安全防護,裝修階段既用于裝修施工,也兼作安全防護。裝修施工按二層作業考慮,外架驗算應滿足此項要求。4、勞動力及材料、機具配備4.1 勞動力配備工種人數任務架子工20負責架子搭設及拆除測量放線工2負責腳手架垂直度控制4。2 材料配備名稱數量規格長桿214100m48mm3。0mm小橫桿21550根48mm3.0mm直角扣件129400個對
4、接扣件35800個旋轉扣件10720個腳手板3280竹串片密目安全網465004。3 機具配備名稱數量備注架子扳手20架子工搭設和拆除架子用力矩扳手20檢查架子扣件擰緊力度是否達到要求倒鏈4調整架子水平彎曲度5、構造要求及技術措施5.1 腳手架設計概況本工程上部外腳手架采用全封閉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腳手架鋼管選用483.0;搭設尺寸為:橫距為 1。05m,縱距為1。5m,大小橫桿的步距為1。8 m,小橫桿在上;內排架距離墻長度為0。30m;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為單扣件;腳手架與建筑物的連墻拉結采用剛性連接,連墻件采用兩步三跨,豎向間距 3.6 m,水平間距4。5 m,采用扣件連接;連墻件連接方式
5、為雙扣件。外排架內側設全封閉密目安全網(每10cm10cm2300孔)。2#樓外架擬搭設的高度為44.2m,因搭設高度較高,采用落地雙立桿腳手架。擬在以上構造的基礎上,設立雙立桿,雙立桿搭設高度定為19。8m(11步)。5.2 立桿立桿接頭除頂層頂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立桿與大橫桿采用直角扣件連接。接頭交錯布置,兩個相鄰立柱接頭避免出現在同步同跨內,并且在高度方向至少錯開50c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步距的1/3。立桿在頂部搭接時,搭接長度不小于1m,必須等間距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小于100mm。對于1、2#樓雙立桿外架
6、,要求雙管立柱的副立柱高度不應低于6步,鋼管長度不應小于6m;雙管立柱與單管立柱的連接可采用下圖所示的方式,主立柱與副立柱采用旋轉扣件連接,扣件數量不應少于兩個.5.3 縱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要求設置在立桿內側,長度不宜小于三跨。接長使用對接。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接長如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本工程使用竹串竹笆片,縱向水平桿應作為橫向水平桿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5.4 橫向水平桿作業層上
7、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承竹笆片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的1/2.橫向水平桿兩端均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橫向水平桿靠墻一端外伸長度不小于300mm,以滿足鋪一塊竹笆片的要求。靠墻一端離外墻裝飾面距離不大于100mm.5.5 竹笆片竹笆片應鋪滿、鋪穩,離開外墻裝飾面150mm。竹笆片應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竹笆片的鋪設可對接平鋪,也可搭接鋪設,搭接時接頭必須支在橫向水平桿上,并用16扎絲扎實。每層端部竹笆片探頭長度取150mm,竹笆片長兩端應與支承桿可靠固定。5。6 剪刀撐本工程雙排落地腳手架采用剪刀撐與橫向斜撐相結合的方式,隨立柱、縱橫向水平桿同步搭設,用通
8、長剪刀撐沿架高連續布置,全部采用單桿通長剪刀撐。剪刀撐每6步4跨設置一道,斜桿與地面的夾角在4560之間。斜桿相交點處于同一條直線上,并沿架高連續布置,剪刀撐的一根斜桿扣在立桿上,另一根扣在小橫桿伸出的端頭上,兩端分別用旋轉扣件固定,在其中間增加24個扣節點。所有固定點距主節點距離不大于15cm。剪刀撐斜桿的接長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本工程除在每一拐角處設置橫向斜撐外,中間每隔6跨設置一道.橫向斜撐在同一節間,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形連續布置,斜桿采用通長桿件,使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立桿或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對于1、2#樓雙立桿外架,要求剪刀撐也采用雙桿
9、,使用旋轉扣件拉接.5.7 連墻件連墻件采用剛性連接,垂直間距為3.60m,水平間距為4。5m。連墻件用483。0的鋼管,其與腳手架的連接采用直角雙扣件,第一道連墻件從約3m標高開始設置,連墻件盡量靠近主節點,偏離主節點不大于300mm.5。8 基礎采用碎石土回填,分層夯實硬化,上鋪1200寬、100厚C20混凝土基礎,防護架外側設置排水明溝。6、腳手架的搭設及拆除施工工藝6。1 搭設施工工藝搭設的工藝流程:場地平整、夯實砼基礎澆筑外圍設置排水系統定位設置通長立桿墊板排放縱向掃地桿豎立桿將縱向掃地桿與立桿扣接安裝橫向掃地桿安裝縱向水平桿安裝橫向水平桿安裝剪刀撐安裝連墻件扎安全網作業層鋪竹笆片和
10、擋腳板。根據構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內、外立桿離墻距離,并做好標記.用鋼卷尺拉直,分出立桿位置,并用小竹片點出立桿標記。墊板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墊板必須鋪放平穩,不得懸空。在搭設首層防護架的過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內設一道斜支撐,拐角處雙向增設,待該部位與防護架與主體結構的連墻件可靠拉結后方可拆除.當防護架操作層高出連墻件兩步時,應采取臨時穩定措施,直到連墻件搭設完畢后方可拆除。雙排架宜先立內排立桿,后立外排立桿.每排立桿宜先立兩頭的,再立中間的一根,互相看齊后,立中間部分各立桿。雙排架內、外排兩立桿的連線要與墻面垂直。立桿接長時,宜先立外排,后立內排.6.2 拆除施工工藝拆架程序應遵守由
11、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則,一般的拆除順序為:安全網攔桿竹笆片剪刀撐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立桿。不準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兩步同時進行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桿一清。拆立桿時,要先抱住立桿再拆開最后兩個扣。拆除縱向水平桿、斜撐、剪刀撐時,應先拆中間扣件,然后托住中間,再解端頭扣。所有連墻桿等必須隨防護架拆除同步下降,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防護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應保證拆除后架體的穩定性不被破壞,連墻桿被拆除前,應加設臨時支撐防止變形、失穩。當防護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鋼管的高度(約6m)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臨時拋撐加固后再拆連墻件。7、目標和驗收標準建
12、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表3。0.41總分10分,要求全部符合要求。檢查和驗收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JGJ130-2001,2002年版)8.1、8。2要求7.1 腳手架搭設的技術要求與允許偏差序號項目一般質量要求1構架尺寸(立桿縱距、立桿橫距、步距)誤差20mm2立桿的垂直偏差架高25m50mm25m100mm3縱向水平桿的水平偏差20mm4橫向水平桿的水平偏差10mm5節點處相交桿件的軸線距節點中心距離150 mm6相鄰立桿接頭位置相互錯開,設在不同的步距內,相鄰接頭的高度差應500mm7上下相鄰縱向水平桿接頭位置相互錯開,設在不同的立桿縱距內,相鄰接頭的水平距離應5
13、00mm,接頭距立桿應小于立桿縱距的1/38桿件搭接1)搭接部位應跨過與其相接的縱向水平桿或立桿,并與其連接(綁扎)固定2)搭接長度和連接要求應符合以下要求:類別桿別搭接長度連接要求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立桿1m連接扣件數量依承載要求確定,且不少于2個縱向水平桿不少于2個連接扣件9節點連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擰緊扣件螺栓,其擰緊力矩應不小于40N.m,且不大于65 N.m其它腳手架按相應的連接要求7。2 扣件擰緊抽樣檢查數量及質量判定標準項次檢查項目安裝扣件數量(個)抽檢數量(個)允許的不合格數1連接立桿與縱(橫)向水平桿或剪刀撐的扣件;接長立桿、縱向水平桿或剪刀撐的扣件501-12005052連接橫向
14、水平桿與縱向水平桿的扣件(非節電處)1201320050108、施工及安全文明保證措施8。1 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國家現行標準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搭設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安全帶,穿防滑鞋。8.2 腳手架搭設時應按下列階段進行質量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校正.1)基礎完工后及腳手架搭設前;2)混凝土板強度檢測;3)操作層施加荷載前;4)每搭設完10m高度后;5)達到設計高度后。8。3 使用階段1)操作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2)不得將模板支撐、纜風繩、泵送混凝土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任意懸掛起重設備;3)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天應停止腳手架作業,雨后上架操作應有防滑措
15、施。4)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任意拆除下列桿件: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5)連墻桿撐;要拆除上述任一桿件均應采取安全措施,并報主管部門批準.嚴禁在腳手架基礎及其鄰近進行挖掘作業,否則應采取安全措施,并報主管部門批準。6)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7)工地臨時用電線路的架設及腳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應按國家現行標準執行。8)立桿底座應安放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墊板,也可采用槽鋼等。墊板與混凝土板接觸緊密平整.8.4 材質及其使用的安全技術措施對接扣件安裝時其開口應向內,以防進雨水,直角扣件安裝時開口不得向下,以保證安全。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
16、度不應小于100mm。鋼管有嚴重銹蝕、壓扁或裂紋的不得使用.禁止使用有脆裂、變形、滑絲等現象的扣件。外防護架嚴禁鋼竹、鋼木混搭,禁止扣件、繩索、鐵絲、竹篾、塑料混用.嚴禁將外徑48mm與51mm的鋼管混合使用。8.5 腳手架搭設的安全技術措施防護架的基礎必須經過夯實處理滿足承載力要求,做到不積水、不沉陷。搭設過程中應劃出工作標志區,禁止行人進入,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嚴禁在無人指揮下作業。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扣件時必先告訴對方,并得到允許,以防墜落傷人.開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防護架及時與結構拉結或采用臨時支頂,以保證搭設過程安全
17、,未完成防護架在每日收工前,一定要確保架子穩定。防護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得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兩步。在搭設過程中應由安全員、架子班長等進行檢查、驗收。每兩步驗收一次。8。6 腳手架上施工作業的安全技術措施結構施工階段外防護架每支搭一層完畢后,經項目部安全員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任何班組長和個人,未經同意不得任意拆除防護架部件。嚴格控制施工荷載,竹笆片不得集中堆料,確保較大安全儲備。當防護架高出其下連墻件3.6m以上,且其上尚無連墻件時,應采取適當的臨時撐拉措施.定期檢查防護架,發現問題和隱患,在施工作業前及時維修加固,以達到堅固穩定,確保施工安全。8.7 腳手架拆除的安全技術措施
18、拆架前,全面檢查待拆防護架,根據檢查結果,擬訂出作業計劃,報請批準,進行技術交底后才準工作。架體拆除前,必須察看施工現場環境,包括架空線路、外防護架、地面的設施等各類障礙物、地錨、纜風繩、連墻桿及被拆架體各吊點、附件、電氣裝置情況,凡能提前拆除的盡量拆除掉.拆架時應劃分作業區,周圍設繩綁圍欄或豎立警戒標志,地面應設專人指揮,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拆除時要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需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扣件時,應先通知對方采取防范措施,以防墜落。在拆架時,不得中途換人,如必須換人時,應將拆除情況交代清楚后方可離開。每天拆架下班時,不應留下隱患部位。拆架時嚴禁碰撞防護架附近電源線,以防觸電。所有桿
19、件和扣件在拆除時應分離,不準在桿件上附著扣件或兩桿連著送到地面。所有的竹笆片,應自外向里豎立搬運,以防竹笆片和垃圾物從高處墜落傷人。拆下的零配件要裝入容器內,用吊籃吊下;拆下的鋼管要綁扎牢固,雙點起吊,嚴禁從高空拋擲.8。8 文明施工要求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系好安全帶,穿好防滑鞋等,現場嚴禁吸煙。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要愛護場內的各種設施和標示牌,不得隨意拆除和移動標示牌。嚴禁酗酒人員上架作業,施工操作時要求精力集中、禁止開玩笑和打鬧。防護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考試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定期體檢,體檢合格者方可發上崗證,凡患有高血壓、貧血病、心臟病及其他不適于高空作業者,一律
20、不得上防護架操作.上架子作業人員上下均應走人行梯道,不準攀爬架子.護身欄、竹笆片、擋腳板、密目安全網等影響作業班組支模時,如需拆改時,應由架子工來完成,任何人不得任意拆改.防護架驗收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如需做局部拆改時,須經主管工程師同意后由架子工操作.不準利用防護架吊運重物;作業人員不準攀登架子上下作業面,不準推車在架子上跑動,塔吊起吊物體時不能碰撞和拖動防護架。不得將模板支撐、纜風繩、泵送混凝土及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防護架上,嚴禁任意懸掛起重設備。在架子上的作業人員不得隨意拆動防護架的所有拉接點和竹笆片,以及扣件綁扎扣等所有架子部件。拆除架子而使用電焊氣割時,派專職人員做好防火工作,
21、配備料斗,防止火星和切割物濺落。防護架使用時間較長,因此在使用過程中需要進行檢查,發現基礎下沉、桿件變形嚴重、防護不全、拉結松動等問題要及時解決.要保證防護架體的整體性,不得與井架一并拉結,不得截斷架體。施工人員嚴禁凌空投擲桿件、物料、扣件及其他物品,材料、工具用滑輪和繩索運輸,不得亂仍。不使用的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內,防止掉落傷人,登高要穿防滑鞋,袖口及褲口要扎緊。防護架堆放場應做到整潔、擺放合理、專人保管,并建立嚴格領退料手續.施工人員應做到活完料凈腳下清,確保防護架施工材料不浪費。運至地面的材料應按指定地點隨拆隨運,分類堆放,當天拆當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鐵絲要集中回收處理。應隨時整理、檢查,按
22、品種、分規格堆放整齊,妥善保管。六級以上大風、大雪、大霧、大雨天氣停止防護架作業。在冬季、雨季要經常檢查竹笆片上有無積水等物.若有則應隨時清掃,并要采取防滑措施。9、計算書9.1 落地雙排雙立桿鋼管腳手架1、2#樓采用落地雙排雙立桿鋼管腳手架一、參數信息:1。腳手架參數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 44.2 m,19.8米以下采用雙管立桿,19。8米以上采用單管立桿,單立桿搭設高度23.4m;搭設尺寸為:橫距Lb為 1。05m,縱距La為1。5m,大小橫桿的步距為1。8 m;內排架距離墻長度為0。30m;小橫桿在上,搭接在大橫桿上的小橫桿根數為 2 根;采用的鋼管類型為 483。0; 橫桿與立桿連接方
23、式為單扣件;連墻件采用兩步三跨,豎向間距 3.6 m,水平間距4.5 m,采用扣件連接;連墻件連接方式為雙扣件;2.活荷載參數施工均布活荷載標準值:2。000 kN/m2;腳手架用途:裝修腳手架;同時施工層數:2 層;3.風荷載參數本工程地處湖南邵陽市,基本風壓0。27 kN/m2;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z,計算連墻件強度時取0.92,計算立桿穩定性時取0。74,風荷載體型系數s 為1.239;4。靜荷載參數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0.1248;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2):0。350;欄桿擋腳板自重標準值(kN/m):0。140;安全設施與安全網(kN/m2):0。005;腳
24、手板類別:竹串片腳手板;欄桿擋板類別:竹串片腳手板擋板;每米腳手架鋼管自重標準值(kN/m):0.033;腳手板鋪設總層數:6;單立桿腳手板鋪設層數:0;5.地基參數地基土類型:素填土;地基承載力標準值(kPa):120.00;立桿基礎底面面積(m2):0。20;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1.00。 6。承重混凝土板參數板類型:單向板;板單元計算跨度度Lo(m):1。5m;計算跨數:1跨;板厚度h(mm):100;混凝土成型齡期TB(天):28;混凝土強度等級:XB=C30;混凝土強度實測值fck(MPa):14.3;鋼筋位置 配筋量及等級 每米寬鋼筋面積(mm2)板底正筋 HRB40010100
25、ASY=785板頂負筋 HRB40010100 ASY=785二、小橫桿的計算: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按照小橫桿上面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均布荷載值計算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 0。033 kN/m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 0.351。5/3=0.175 kN/m ;活荷載標準值: Q=21。5/3=1 kN/m;荷載的計算值: q=1。20.033+1。20.175+1。41 = 1.65 kN/m; 小橫桿計算簡圖2。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qmax = ql2
26、/8最大彎矩 Mqmax =1.651.052/8 = 0.227 kNm;最大應力計算值 = Mqmax/W =50。643 N/mm2;小橫桿的最大彎曲應力 =50.643 N/mm2 小于 小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荷載標準值q=0.033+0.175+1 = 1。208 kN/m ; qmax = 5ql4/384EI最大撓度 = 5。01.20810504/(3842。06105107800)=0。861 mm;小橫桿的最大撓度 0.861 mm 小于 小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 1050 / 150=7
27、 與10 mm,滿足要求!三、大橫桿的計算: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1.荷載值計算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 0.0331.05=0.035 kN;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 0.351。051。5/3=0.184 kN;活荷載標準值: Q= 21.051。5/3=1.05 kN;荷載的設計值: P=(1。20.035+1.20.184+1.41.05)/2=0。866 kN; 大橫桿計算簡圖2。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小橫桿傳遞荷載的設計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 Mmax = 0。08ql2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M1max=0。080
28、。0331.51。5=0.006 kNm; 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pmax = 0.267Pl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M2max=0.2670.8661.5= 0。347 kNm;M = M1max + M2max = 0.006+0.347=0.353 kNm最大應力計算值 = 0.353106/4490=78。601 N/mm2;大橫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78。601 N/mm2 小于 大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小橫桿傳遞荷載的設計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單位:mm;均布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ma
29、x = 0.677ql4/100EI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 max= 0.6770。03315004 /(1002.06105107800) = 0.051 mm;集中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pmax = 1。883Pl3/100EI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小橫桿傳遞荷載 P=(0.035+0。184+1。05)/2=0。634kN = 1。8830。63415003/ ( 100 2。06105107800) = 1.815 mm;最大撓度和:= max + pmax = 0。051+1.815=1.867 mm;大橫桿的最大撓度 1.867 mm 小于 大橫
30、桿的最大容許撓度 1500 / 150=10與10 mm,滿足要求!四、扣件抗滑力的計算:按規范表5.1.7,直角、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8。00kN,該工程實際的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8.00kN。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5.2。5):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0 kN;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 = 0。0331.052/2=0.035 kN;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2 = 0。0331.5=0。05 kN;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 P3
31、= 0.351。051.5/2=0。276 kN;活荷載標準值: Q = 21.051。5 /2 = 1。575 kN;荷載的設計值: R=1。2(0.035+0.05+0.276)+1.41。575=2。638 kN;R 8。00 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五、腳手架立桿荷載計算: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D表示單立桿部分,S表示雙立桿部分。(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為0。1248kN/m NGD1 = 0.1248+(1。052/2)0。033/1.80(55。4519。80) = 5。142kN; NGS1 =
32、0。1248+0.033+(1。052/2)0.033/1.8019。80 = 3.515kN;(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采用竹串片腳手板,標準值為0。35kN/m2 NGD2= 0。3501。5(1。05+0.3)/2 = 0 kN; NGS2= 0.35(60)1.5(1.05+0。3)/2 = 2.126 kN;(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采用竹串片腳手板擋板,標準值為0.14kN/m NGD3 = 0。1401。5/2 = 0 kN; NGS3 = 0。14(6-0)1。5/2 = 0。63 kN;(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0.005 kN/m2 NGD4 = 0.00
33、51.5(55.4519.8) = 0。267 kN; NGS4 = 0.0051。519。8 = 0。148 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D = NGD1+NGD2+NGD3+NGD4 = 5。409 kN; NGS = NGS1+NGS2+NGS3+NGS4 = 6。42 kN;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21.051。52/2 = 3.15 kN;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為 Nd = 1.2 NGD+0.851。4NQ = 1。25。409+ 0.851.43.15= 10。239
34、kN; Ns = 1.2 NGS+0。851。4NQ = 1.26。42+ 0。851.43。15= 11.452 kN;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為Nd = 1。2NGD+1。4NQ = 1.25.409+ 1。43.15=10。901kN;Ns = 1.2NGS+1.4NQ = 1。26。42+ 1.43。15=12.114kN;六、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外腳手架采用雙立桿搭設,按照均勻受力計算穩定性。穩定性計算考慮風荷載,按立桿變截面處和架體底部不同高度分別計算風荷載標準值。風荷載標準值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Wk=0。7zs0其中 0 -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35、(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0 = 0.27 kN/m2; z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z= 0.836,0。74; s - 風荷載體型系數:取值為1。239;經計算得到,立桿變截面處和架體底部風荷載標準值分別為: Wk1 = 0.7 0.270.8361.239 = 0.196 kN/m2; Wk2 = 0.7 0.270.741。239 = 0.173 kN/m2;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 分別為: Mw1 = 0。85 1.4Wk1Lah2/10 = 0.85 1.40.1961.51。82/10=0.113 k
36、Nm; Mw2 = 0.85 1。4Wk2Lah2/10 = 0.85 1。40.1731.51.82/10=0.1 kNm;1。 主立桿變截面上部單立桿穩定性計算。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 N/(A) + MW/W f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N = Nd = 10.239 kN;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 N/(A) f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N = Nd= 10。901kN;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i = 1。59 cm;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表得 : k = 1。155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建筑施工扣
37、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表5。3。3得 : = 1.5 ;計算長度 ,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 = 3。118 m;長細比: L0/i = 196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 := 0.188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4。24 cm2;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4.49 cm3;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考慮風荷載時 = 10239。296/(0。188424)+113219。861/4490 = 153.67 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 = 153。67 N/m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
38、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不考慮風荷載時 = 10900.796/(0。188424)=136.752 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 = 136。752 N/m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2。 架體底部立桿穩定性計算。考慮風荷載時,雙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 N/(A) + MW/W f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N = 1.2(NGD+ NGS)+0.851。4NQ/2=8。971 kN;不考慮風荷載時,雙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 N/(A) f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N = 1。2(NGD+ NGS)+ 1。4NQ/2=9。30
39、2kN;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i = 1.59 cm;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表5。3。3得 : k = 1.155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表5。3.3得 : = 1.5 ;計算長度 ,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 = 3。118 m;長細比: L0/i = 196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 := 0。188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4。24 cm2;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4.49 cm3;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
40、f =205 N/mm2;考慮風荷載時 = 8971.495/(0.188424)+100218.538/4490 = 134。869 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 = 134.869 N/m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不考慮風荷載時 = 9302.245/(0.188424)=116。698 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 = 116.698 N/m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七、連墻件的穩定性計算: 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應按照下式計算:Nl = Nlw + N0連墻件風荷載標準值按腳手架頂部高度計算z0.92
41、,s1.239,00。27,Wk = 0.7zs0=0.7 0.921.2390.27 = 0.215 kN/m2;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外側的迎風面積 Aw = 16.2 m2;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條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力(kN), N0= 5.000 kN;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kN),按照下式計算:Nlw = 1。4WkAw = 4.886 kN;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 Nl = Nlw + N0= 9.886 kN;連墻件承載力設計值按下式計算:Nf = Af其中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i = 300/15。9的結果查表
42、得到 =0。949,l為內排架距離墻的長度; A = 4。24 cm2;f=205 N/mm2;連墻件軸向承載力設計值為 Nf = 0。9494。24104205103 = 82.487 kN;Nl = 9.886 Nf = 82。487,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連墻件采用雙扣件與墻體連接.由以上計算得到 Nl = 9。886小于雙扣件的抗滑力 16 kN,滿足要求! 連墻件扣件連接示意圖八、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g = fgkkc = 120 kPa; 其中,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120 kPa ;腳手架地基承載
43、力調整系數:kc = 1 ;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 = N/A =89。715 kPa ;其中,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N = 1.2(NGD+NGS)+0.851。4NQ=1。2(5.409+6.42)+0。851.43。15 = 17.943 kN;基礎底面面積 :A = 0。2 m2 。p=89.715kPa fg=120 kPa 。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九、混凝土板強度驗算: 單根立桿傳遞荷載代表值(kN):NL=NGD+NGS+NQ=6。775+4.755+3.15=14。679kN;混凝土板活荷載設計值(kN/m2):QB=1。42NL/(LaLb)(LbLa)/
44、(0。7LaLo)+Qk=1。4214.679/(1.51。05)(1。051。5)/(0。71.51.5)+0=26.096kN/m2;混凝土板恒載設計值:(kN/m2):GB=1.2h0/100025=3kN/m2;因為計算單元取連續板塊其中之一,故需計算本層折算荷載組合設計值:Fi=GB+QB=3+26。096=29。096kN/m2;按1等跨均布荷載作用:Mmax+=7.856kNm,Mmax=0.000kNm;依據工程結構設計原理板的正截面極限計算公式為:Mu=1sfyAsh0Mu=1fcb(h0/2)+fyAs(h0-s);Mu=fyAs(h0-s)(當2s時,采用此公式);式中M
45、u -板正截面極限承載彎矩; 1 -截面最大正應力值與混凝土抗壓強度fc的比值,低于C50混凝土1取1。0; s -縱向受壓鋼筋合力點至受壓區邊緣的距離默認取20mm; fc -混凝土抗壓強度標準值,參照上述修正系數修改; fy -受壓區鋼筋抗拉強度標準值; As-受壓區鋼筋總面積; -混凝土受壓區高度,=Asfyh0/(1fcbh0+fyAs) s -截面內力臂系數,s=10.5,=Asfy/(1bh0) fy -鋼筋抗拉強度標準值; As受拉鋼筋總面積; h0 -計算單元截面有效高度,短跨方向取h20mm,長跨方向取h-30mm,其中h是板厚;Mu+=0.80Mu+=0.801。0010。
46、5785。000360。00/(1.0010008014.30)360.000785.0080/1000000=15。852kNm;Mu-=0.80Mu=0.801。0014。300100015。847(80-15.847/2)+360。000785.000(8020)/1000000=26.632kNm;所以有:Mmax+Mu+,MmaxMu,此混凝土板是滿足承載能力要求。10、腳手架傾覆事故應急預案10。1 應急準備和響應組織準備1、目的:為了保護本企業從業人員在經營活動中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證本企業在出現生產安全事故時,能夠及時進行應急救援,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安全事故給本企業及本
47、企業員工所造成的損失,成立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2、適用范圍:適用于所在公司內部實行生產經營活動的部門及個人。3、責任:本企業建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機構:負責人及部門職務工作職責備注總經理主持全面工作安全科長應急救援協調指揮工作項目經理部各項目部經理應急救援實施工作設備部科長參與應急救援實施工作財務部科長安全生產及救援資金保障4、施工現場生產安全應急救援小組負責人姓名工作職責備注項目經理主持施工現場全面工作生產負責人負責組織應急救援協調指揮工作安全員負責應急救援實施工作技術質檢、材料員等參與應急救援實施工作5、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成員經培訓,掌握并且具備現場救援救護的基本技能
48、,施工現場生產安全應急救援小組必須配備相應的急救器材和設備。小組每年進行12次應急救援演習和對急救器材設備的日常維修、保養,從而保證應急救援時正常運轉。6、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程序:公司及工地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設值班電話并保證24小時輪流值班.如發生產安全事故立即上報,具體上報程序如下:現場第一發現人-現場值班人員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公司值班人員-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向上級部門報告。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應急救援組織立即啟動如下應急救援程序:現場發現人:向現場值班人員報告現場值班人員:控制事態保護現場組織搶救,疏導人員.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組織組員進行現場急救,組織車輛保證道路暢通,
49、送往最佳醫院.公司值班人員 :了解事故及傷亡人員情況公司生產安全應急救援小組:了解事故及傷亡人員各簡況及采取的措施,成立生產安全事故臨時指揮小組,進行善后處理事故調查,預防事故發生措施的落實。并上報上級部門7、應急救援小組職責:組織檢查各施工現場及其它生產部門的安全隱患,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責任制,貫徹執行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及各種安全管理制度。進行教育培訓,使小組成員掌握應急救援的基本常識,同時具備安全生產管理相應的素質水平,小組成員定期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提高職工安全生產技能和安全生產素質。制定生產安全應急救援預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并組織實施,確定企業和現場的安全防范和應急救援重點,有針對性的
50、進行檢查、驗收、監控和危險預測.10。2 施工現場的應急處理設備和設施管理1、應急電話應急電話的安裝要求工地應安裝電話,無條件安裝電話的工地應配置移動電話。電話可安裝于辦公室、值班室、警衛室內。在室外附近張貼119電話的安全提示標志,以便現場人員都了解,在應急時能快捷地找到電話撥打報警求救。電話一般應放在室內臨現場通道的窗扇附近,電話機旁應張貼常用緊急急用查詢電話和工地主要負責人和上級單位的聯絡電話,以便在節假日、夜間等情況下使用,房間無人上鎖,有緊急情況無法開鎖時,可擊碎窗玻璃,便可以向有關部門、單位、人員撥打電話報警求救。應急電話的正確使用為合理安排施工,事先撥打氣象專用電話,了解氣候情況
51、撥打電話121,掌握近期和中長期氣候,以便采取針對性措施組織施工,既有利于生產又有利于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工傷事故現場重病人槍救應撥打120救護電話,請醫療單位急救。火警、火災事故應撥打119火警電話,請消防部門急救。發生搶劫、偷盜、斗毆等情況應撥打報警電話110,向公安部門報警。煤氣管道設備急修,自來水報修、供電報修,以及向上級單位匯報情況爭取支持,都可以通過應急電話達到方便快捷的目的。在施工過程中保證通訊的暢通,以及正確利用好電話通訊工具,可以為現場事故應急處理發揮很大作用。電話報救須知 公司電話: 火警:119 醫療急救:120 匪警:110撥打電話時要盡量說清楚以下幾件事: (1)說明傷
52、情(病情、火情、案情)和已經采取了些什么措施,以便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急救的準備。 (2)講清楚傷者(事故)發生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幾號、靠近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 (3)說明報救者單位、姓名(或事故地)的電話或傳呼機或傳呼電話號碼以便救護車(消防車、警車)找不到所報地方時,隨時通過電話通訊聯系。基本打完報救電話后,應問接報人員還有什么問題不清楚,如無問題才能掛斷電話。通完電話后,應派人在現場外等候接應救護車,同時把救護車進工地現場的路上障礙及時予以清除,以利救護到達后,能及時進行搶救。2、急救箱急救箱的配備急救箱的配備應以簡單和適用為原則,保證現場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據不同情況予以增減,定
53、期檢查補充,確保隨時可供急救使用。 (1)器械敷料類消毒注射器(或一次性針筒)、靜脈輔液器、心內注射針頭兩個、血壓計、聽診器、體溫計、氣管切開用具(包括大、小銀制氣管套管)張口器及舌鉗、針灸針、止血帶、止血鉗、(大、小)剪刀、手術刀、氧氣瓶(便攜式)及流量計、無菌橡皮手套、無菌敷料、棉球、棉簽、三角巾、繃帶、膠布、夾板、別針、手電筒(電池)、保險刀、繃帶、鑷子、病史記錄、處方. (2)藥物腎上腺素、異丙基腎上素、阿托品、毒毛旋花子苷水、慢心律、異搏定、硝酸甘油、亞硝酸戊烷、西地蘭、氨茶堿、洛貝林回蘇靈咖啡因、尼可剎米、安定、異戊巴比妥鈉、苯妥英鈉、碳酸氫鈉、乳酸鈉、10葡萄糖酸鈣、維生素、止血
54、敏、安洛血、10葡萄糖、25葡萄糖、生理鹽水、氨水、乙醚、酒精、碘酒、o1新吉爾滅酊、高錳酸鉀等。急救箱使用注意事項 (1)有專人保管,但不要上鎖. (2)定期更換超過消毒期的敷料和過期藥品,每次急救后要及時補充。 (3)放置在合適的位置,使現場人員都知道。3、其他應急設備和設施由于在現場經常會出現一些不安全情況,甚至發生事故,或因采光和照明情況不好,在應急處理時就需配備應急照明,如可充電工作燈、電筒、油燈等設備。由于現場有危險情況,在應急處理時就需有用于危險區域隔離的警戒帶、各類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標志牌。有時為了安全逃生、救生需要,還必須配置安全帶、安全繩、擔架等專用應急設備和設施工
55、具.10.3 腳手架傾覆的應急準備和響應一、應急準備1、組織機構及職責 (1)項目部傾覆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 組長:項目經理 組員:生產負責人、安全員、土建工長、水暖工長、電氣工長、技術員,質檢員、架子工長、外包隊管理人員、后勤人員 (2)傾覆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突發傾覆事故的應急處理。2、培訓和演練(1)項目部安全員負責主持、組織全機關每年進行一次按傾覆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2)施工管理部負責對相關人
56、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3、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單架、跌達損傷藥品、包扎紗布。(2)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4、預防措施(1)腳手架支搭必須先編好搭設方案,經有關技術人員審批后遵照執行。(2)所有架子工必須持證上崗,工作時佩帶好個人防護用品,支搭腳手架嚴格按方案施工,做好腳手架拉接點拉牢工作,防止架體倒塌.(3)所有架體平臺,架設好后,必須設各方;專業技術人員驗收簽字后,投入使用。二、應急響應1、如果有腳手架傾覆事故發生,首先旁觀者在現場高呼,提醒現場有關人員立即通知現場負責人,由安全員負責撥打應急救護電話“120”,通知有關部門和附近醫院,到現場救護
57、,現場總指揮由項目經理擔當,負責全面組織協調工作,生產負責人親自帶領有關工長及外包隊負責人,分別對事故現場進行搶救,如有重傷人員由土建工長負責送外救護,電氣工長先切斷相關電源,防止發生觸電事故,門衛值勤人員在大門口迎接救護車輛及人員.2、水暖:工長等人員協助生產負責人對現場清理,抬運物品,及時搶救被砸人員或被壓人員,最大限度的減少重傷程度,如有輕傷人員可采取簡易現場救護工作,如包扎、止血等措施,以免造成重大傷亡事故。3、架子工長應組織所有架子工,立即拆除相關腳手架,外包隊人員應協助清理有關材料,保證現場道路暢通,方便救護車輛出入,以最快的速度搶救傷員,將傷亡事故降到最低。4、事故后處理工作1)查明事故原因事故責任人。2)寫出書面報告,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受傷害人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受傷部位、受傷程度。3)制訂或修改有關措施,防止此類事故發生.4)組織所有人進行事故教育。5)向全體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處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