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1、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審表 xx新城市政一期工程名稱:C1道路及雨水管道工程C1.3標 編號: 致:xx咨詢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我方已根據施工合同的有關規定完成了 xx新城C1.3標地基處理 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的編制,并經我單位上級技術負責人審查批準,請予以審查。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承包單位(章):xx發展有限公司 項目經理: 日 期: 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 專業監理工程師:日 期:總監理工程師審核意見:項目監理機構:總監理工程師: 日 期:xx新城一期C1道路及雨水管道工程C1。3標地基處理工程(真空排水聯合低能量強夯法)施工組織設計編 制: 審 核:編制單位:x編制日期:
2、 目錄1、 編制依據2、 工程概況3、 工程水文地質狀況4、 施工方法5、 施工進度計劃與保證工期措施6、 施工質量保證措施7、 安全施工措施8、 文明施工措施9、 竣工資料10、 附圖、表xx新城一期市政C1。3標段道路地基處理1.編制依據:1。1. xx市深水港工程建設指揮部港城分指揮部頒發的xx新城一期市政C1、C2、B1道路地基處理指定分包定向議標投標須知;1.2。交通部(JTJ22198)港口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1.3。 交通部(JTJ2509)港口工程地基規范;1.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JGJ7991)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1。5。 xx市地基處理技術規范(DBJ0840
3、94)。1。6。xx新城C1道路地基處理施工方案。2.工程概況xx新城一期市政C1道路是蘆潮港人工湖(又名“滴水湖)的環湖景觀大道,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干路,計算行車速度為40Km/h,規劃紅線寬50m,道路橫斷面為機動車雙向四車道加單側雙向非機動車道,道路全長8.54Km。C1。3標段鄰近東海側,全長為2.16Km,地基加固面積約為119010m2。xx新城位于xx市東南端,地處東海與杭州灣的交匯處,地貌類型屬潮坪相和河口、砂嘴、砂島的交界處。擬建C1道路場地系圍海造地、人工吹填形成,現狀地勢平坦,地面標高一般在4。55.5m。擬建道路現狀表層為圍海造地和人工湖開挖吹填形成的吹填土。吹填土部分區
4、域以粉性為主,夾層狀淤泥質粘性土,土質松散且不均勻;部分區域呈淤泥質粘土夾粉土,呈軟塑流塑狀態。吹填土厚度一般為2。23.8m,局部最深約67m。在臨海區域半圓范圍內以砂質粉土為主,局部夾較多粘性土;而在另半圓范圍內以粘性為主,夾粉性土,吹填土土性空間和縱向分布欠均一。由于吹填土形成時間短,屬久固結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高壓縮性、強度低,在動力作用下易產生沉降和液化。為了確保路基強度和穩定,需對路基進行處理。2.1.地基加固標準強夯處理后,場區地基強度和沉降滿足如下設計要求。、加固的有效深度4m。、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k: 0-2。0m130KPa,2.04.0120Kpa、表層2。0m內
5、地基回彈模量:EO25Mpa;3.工程水文地質狀況3。1地形地貌:擬建場地位于xx市東南端,地處東海與杭州灣的交匯處,地貌類型屬潮坪相和河口、砂嘴、砂島的交界處.擬建場地系圍海造地、人工吹填形成,現狀地勢平坦。3。2。地基土的構成與特性:經勘察初步查明擬建場地在自然地面50.0m深度范圍內的土層均屬第四紀河口、濱海、淺海相沉積,主要由飽和的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組成,一般呈水平層理分布。3。3。需加固處理地基土的物理學性質: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d及特性值fak值一覽表(附表1)層序地層名稱PS值重度直剪固快峰值強度地基承載力PS(Mpa)(KN/m3)C(Kpa)(0)設計值fd(KPa)特性值f
6、ak(KPa)2吹填土0。6218。8134。03040253031砂質粉土3.0318.9333.01109032粉砂5.6818。6232。51301053.4。土層滲透系數:在第2、3-1、32層中進行室內滲透試驗,測得其滲透系數見下表 (附表2)層序土層名稱室內滲透試驗KV(cm/s)KH(cm/s)2吹填土(砂質粉土夾淤泥質粉質粘土)1。75E057.71E-054。55E062。81E-043-1砂質粉土6。90E052。57E-041。27E044.48E-0432粉砂8。46E054.98E-048。46E-056.10E043.4.水文狀況:蘆潮港年平均高潮位為1.86m;平
7、均底潮位為1.34m,最大潮差為5.14m,平均潮差為3.2m。勘察期間地下水位埋深一般為1。303.00m之間,相應絕對標高為3.852.23m,從整個場地分析地下水水位埋深呈西部低,東部高(臨海區域)的趨勢,其水位差約1m。xx市平均地下水位埋深為地表面下0。50.7m,低地下水位埋深為地表面下1.5m.4施工方法:4。1.施工程序步驟:4.1。1. 施工前由主體施工單位將場區平整,推平至4。0m標高,(預留50cm超高);4.1。2.由主體施工單位開挖明溝、集水井;4。1。3.引測控制基線、基準點,形成“”字形測量控制網,將施工區域分成若干個100m54m的施工小區,局部有港橋和加寬區域
8、,根據現場情況作適當調整。4。1.4.小螺鉆探摸取樣,分析土質特性,根據土質分布情況合理布置高真空排水井點管;4。1。5.預埋水位觀測管,每小區6孔,埋深4。0m,濾頭長1.5m,并要求水位測管周圍灌粗砂,正確掌握真空降水對地下水位的變化情況,編制水位孔的編號,并進行定時測量和記錄;4。1.6.采用10m9m(局部加寬區域可采用10m10m)方格網測量地面沉降初始值(延環線方向為10m,垂直環線方向為9m或10m),同時測定地下水位的初讀數;4。1.7.分三次布置高真空排水設備(具體見后附圖):在降水明溝內側布置小區外圍封閉管,外圍封閉管與明溝一樣要求相互貫通,外圍封閉管井點管間距為2米,距小
9、區邊線距離為23米。第一次降水:均為3m淺管,濾頭長度為1.5m,井點管臥管間距為3m,井點管間距為2米,要求井點管周圍灌粗砂從孔底至地面以下50cm,孔口地面以下50cm內用粘土或淤泥質土封死。降水水位至2。5m以下,連續72小時不間斷降水。完畢后拆除并保留外圍封管,進行第一遍強夯。第二次降水:在第一遍強夯后,采用一長一短相間的井點管布置方式,短井點管管長3米,長井點管管長6米,井點間距為4米,臥管間距為4米,要求3米深井點管周圍灌粗砂從孔底至地面下50cm,孔口地面以下50cm內用粘土或淤泥質土封死。第一遍強夯后立即插管降水,并將夯坑及地表的明水及時排出。第二遍降水要求降至地面3米以下,連
10、續降水7天。第三遍降水:在第二遍強夯后,采用一長一短相間的井點管布置方式.短井點管管長3米,長井點管管長6米,井點間距為4米,臥管間距為4米,要求3米深井點管周圍灌粗砂從孔底至地面下50cm,孔口地面以下50cm內用粘土或淤泥質土封死。第二遍強夯后立即插管降水,并將夯坑及地表的明水及時排出。第三遍降水要求降至地面3米以下,連續降水7天.外圍封管:井點間距為2米,管長為6米,井點管濾頭處1米灌粗砂.4。1.8。強夯施工按三遍進行,第一、二遍強夯夯點間距4m4m,呈正方形布置,第三遍強夯為搭接滿夯。夯錘要求重1010.5噸,錘底面直徑2。5m,要求有出氣孔.第一遍強夯:單點夯一擊,夯擊能量為400
11、KJ;第二遍強夯:單點夯二擊,夯擊能量為1000KJ;第三遍滿夯:單點夯二擊,夯擊能量為1000KJ。夯擊能量可根據現場土質情況,通過現場監理認可,作適當調整.4.1。9。每遍強夯時必須保留外圍封閉管,并繼續抽水,確保場地內的地下水位不急劇上升,直至三遍強夯結束。4。1.10。第一遍強夯后考慮到不能對土體重復擾動,可在第二遍強夯前對場地進行推平,二、三遍強夯后,將場地用推土機推平,并進行地面沉降、地下水位觀測,滿足設計規定的間隙期后再進行下一遍的夯擊。4.2。高真空排水施工工藝4。2。1真空排水設備表(附表3)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真空泵FK15型套100真空度750mmHg2平衡箱只
12、1003離心泵只50排水量45m3/h4總管63mmm3000053m支管32mmm1000066m支管32mmm30007彈簧管63mmm20008彈簧管32mmm80009發電機組200kw臺44.2。2.施工人員組織(附表4)序號工種人數備注1成孔工30專門成孔2安裝、搬運工25負責安裝泵、拆卸泵3雜勤25負責拔管、洗管、包扎濾頭等4電工3負責接線、檢查用電安全等5機修2檢查泵的正常運轉和維修等總人數854。2.3真空降水施工流程準備工作鋪放總管埋設支管支管總管連接-真空泵安裝調試-抽水水位觀測-拆除強夯.4.2。4施工工藝4。2。4。1井位布置:按井位設計平面圖安置抽水機組、總管。4.
13、2.4。2成孔:水沖法成孔,外徑約150mm。4.2.4。3下井管:孔深度達到設計要求才能下管,管頂外露約20cm。4。2。4。4填濾砂:采取動水投砂,當成孔水逐步澄清,即投砂(深管6m可采用現場的粉細砂,淺管3m采用外購粗砂。)在管井周圍均勻回填,孔口50cm用淤泥或粘土封死.4。2。4.5設備安裝:井點管與總管、真空泵機組連接后,進行運行調試,檢查是否有漏氣及死管的情況,發現問題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補救。4。2。4。6抽水運行:真空泵機組安裝真空表,注意真空度情況的變化,出水應先濁后清。4.2.4.7進行24小時水位跟蹤觀測,水位下降達到設計要求和抽水時間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拆除施工區域內井
14、點管和臥管,進行強夯.由于土層中有淤泥質粘土存在,該類土質滲透系數很小,可能導致井點降水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發生這種情況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如增設井點管,延長抽水時間等)。4.3.強夯施工準備4.3.1。C1、C2道路地基低能量強夯施工參數匯總表。C1、C2道路地基區低能量強夯施工參數匯總表(附表5)夯點布置(正方形)夯擊擊數夯擊能(KN.m)第1遍第2遍第3遍第1遍第2遍第3遍第1遍第2遍第3遍4m4m4m4m4m4m122400100010004.3。2。機具準備。表2:機具配備(附表6)序號設備名稱規格臺班效率數量1履帶吊EPD6025噸22履帶吊EPD6015噸23夯錘自制(錘
本文(道路及雨水管道工程地基處理低能量真空強夯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2頁).doc)為本站會員(l**)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