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面積是以平方米為計量單位反映房屋建筑規模的實物量指標, 它 廣泛應用于基本建設計劃、統計、設計、施工和工程概預算等各個方 面,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房屋建筑計價 的主要指標之一。 一、房屋建筑的主體部分一、房屋建筑的主體部分 1 1、單層建筑物、單層建筑物 單層建筑物的建筑面積, 應按其外墻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面積 計算。 單層建筑物高度在 2.2m 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 層高不足 2.2m 者應計算 1/2 面積。 勒腳是指建筑物外墻與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觸部位 墻體的加厚部分(圖 1);高度是指室內地面至屋面(最低處)結構 標高之間的垂直距離。 圖 1 勒腳 單層建
2、筑物設有局部樓層者,局部樓層的二層及以上樓層,有圍 護結構的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 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 構底板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 2.2m 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 足 2.2m 者應計算 1/2 面積。 圍護結構是指圍合建筑空間四周的墻體、 門、窗等。 2 2、多層建筑物、多層建筑物 多層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應按不同的層高劃分界限分別計算。 首層 應按其外墻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 二層及以上樓層應按其 外墻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 2.2m 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 層高不足 2.2m 者應計算 1/2 面積。這里我將這種算法簡稱為“層高 界限計算法”。層高是指上下兩
3、層樓面(或地面至樓面)結構標高之 間的垂直距離;其中,最上一層的層高是其樓面至屋面(最低處)結 構標高之間的垂直距離。 3 3、單(多)層建筑物的坡屋頂內空間、單(多)層建筑物的坡屋頂內空間 單(多)層建筑物的坡屋頂內空間,當設計加以利用時,其凈高 超過 2.1m 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凈高在 1.2m 至 2.1m 的部位應計算 1/2 面積;凈高不足 1.2m 的部位不應計算面積。設計不利用時不應 計算面積。這里我將這種算法簡稱為“凈高界限計算法”。凈高是指 樓面或地面至上部樓板(屋面板)底或吊頂底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如 圖 2:第(1)部分凈高1.2m,不計算面積;第(2)、(4)部分 1.2m凈高2.1m,計算 1/2 面積;第(3)部分凈高2.1m,應全 部計算面積。 4 4、地下建筑、架空層、地下建筑、架空層 地下室、半地下室(包括相應的有永久性頂蓋的出入口)建筑面 積,應按其外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