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xxx大酒店樁基礎(旋挖成孔灌注樁)工程施工組織設計1、工程概況1。工程地質情況2、基礎施工方案2.1工藝原理2。2施工準備2.3施工工藝流程和施工方法2。4質量標準2.5質量控制措施2.6附:鉆孔樁質量通病的原因和處理措施預案2.工程概況(一)樁基施工范圍:xxxxxx大酒店樁基(旋挖成孔灌注樁)工程(三)工作內容:1.采用旋挖鉆機成孔。2.鋼筋吊裝:將已制作好鋼筋籠調入樁孔內,并定位好。 3。混凝土澆注:下導管、二次清孔、水下灌注混凝土。2.1工程地質情況 地層巖性本次勘察查明,在鉆探所達深度范圍內,場地上覆第四系沖積層,下伏泥盆系巖層泥質砂巖,石灰巖及石英砂巖,場地地層特性現自上而
2、下分述如下:第四系填土層 雜填土:灰褐色,松散;濕;粘性土為主,夾建筑垃圾;未完成固結,層厚0。43。5m第四系沖殘積土層 粉質粘土:灰黑色,黃褐色;可塑;濕,含白色高嶺土和黑色鐵錳氧化物,無搖震反應,稍有光澤,干強度高,韌性中等;整個場地都有分布,層厚2.1-8。4m 粉質粘土:灰褐色,濕;軟塑,可塑;無搖震反應,稍有光澤,干強度高.韌性中等,混粉細砂成分,局部多量,整個場地都有分布,層厚1。310.2m. 圓礫:黃色,灰褐色;中密,濕,飽和;石英質成分,磨圓好;均勻性較差,一般 粒徑0.520mm,最大50mm,局部含中粗砂多量;整個場地都有分布50mm。含中粗砂少量,泥質含量為10%20
3、%,整個場地都有分布,層厚0.77。8m。 粉質粘土:褐紅色,稍濕;可塑,硬塑;為下伏基巖風化殘積土,局部見原巖結構;無搖震反應,稍有光澤,干強度高,韌性中等;整個場地都有分布,層厚約0。24.0m.場地基巖:鉆探深度范圍內場地基巖為泥盆系泥質粉砂巖,灰巖及石英砂巖。1 強風化泥質砂巖:紫紅色,堅硬;泥砂紙成分,粉細粒結構,塊狀構造;泥質或鈣質膠結;節理裂隙發育;巖芯上可見少量溶蝕小孔洞。巖石質量指標RQD較差,約為30;取芯困難,芯樣多呈碎塊狀,短柱狀;巖體破碎-較破碎,為及軟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級,層厚約0。64.9m,層頂標高13.0822。27m。2 中風化泥質砂巖:紫紅色,堅硬;泥沙
4、質成分,粉細粒結構,厚層狀構造。鈣質膠結,含白色鈣質結核,裂隙發育,多呈閉合狀。Zk9,zk27,zk41,zk42,zk51見有溶蝕現象,其中zk9的13。616.6m及zk27的13。7-14。3m表現為溶洞。其他各孔溶蝕蜂窩孔洞.局部含礫質成分較多,巖石質量指標RQD較好,約為80.取芯較完成,多呈柱狀,長柱狀。巖石按堅硬程度分類為較軟巖。巖體較完整,基本質量等級為級;層頂標高為22。68-24。68m,最大揭示厚度為33。4m,層頂標高10.0820。39m 風化灰巖:肉紅色,灰黃色,結晶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方解石,堅硬巖,巖體較破碎,基本質量等級為級,僅見于zk43,zk4
5、4,zk52,最打揭露層厚為23.6m,層頂標高18.9720.39m. 中風化石英砂巖:灰紫色,厚層狀,主要礦物成分為石英,粘土礦物,絹云母及斜長石,為堅硬巖,巖體較破碎,基本質量等級為級,僅見于場地中不偏東的zk33。zk53,zk54及zk55,最大揭露層厚27.15m,層頂標高19。82-21.92地下水場地所屬環境類型為類,場地雜填土層、圓礫層為透水層,其余地層相對隔水層。 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圍內發現兩層地下水;上層滯水,賦存于填土層底部,水量較大;穩定水位距地面深度為0。8-2.8m,高層為28.75-31。47m,穩定水位與初見水位基本一致;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和地表生活用水滲透.弱
6、承壓水:主要賦存于圓礫層,水量較豐富;初見水位距地面深度為6.7-11.3m,穩定水位距地面深度為3。206.30m,高層為21.9728。97m;勘察期間,穩定水位略高于初見水位,承壓水頭的4-5m,其補給,排泄區域均不在場地內,場地砂礫石層僅為其徑流通道,水位隨季節變化大。不良地質作用勘察期間,鉆探深度范圍內發現場地局部發育巖溶現象,主要表現為溶洞(zk9:13。6-16.6m,zk27:13.714。3m)及溶蝕蜂窩孔洞,但形態多以垂直發育為主,水平擴展不大,施工時通過進一步查明基礎下巖溶發育情況并采取有效措施能避免其對建筑物安全的影響。2。樁基礎施工方案2。1、 工藝原理旋挖鉆成孔施工
7、法,又稱鉆斗施工法。成孔原理是在一個可閉合開啟的鉆斗的底部及側邊,鑲焊切削刀鋸,在伸縮鉆桿旋轉驅動下,旋轉切削挖掘土層,同時使切削挖掘下來的土渣進入鉆斗內,鉆頭裝滿后提出孔外卸土,如此循環形成樁孔。旋挖鉆機成孔施工具有低噪音、低振動、扭矩大、成孔速度快、無泥漿循環等優點;缺點是在粘性較大的粘性、淤泥土層中施工,回轉阻力大,鉆進效率低,容易糊鉆。適用于填土層、粘土層、粉土層、淤泥層、砂土層以及短螺旋不易鉆進的含有部分卵石、碎石的地層。2。2、施工準備2。1技術準備2.1.1掌握場地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資料;2.1。2讀懂樁基設計圖紙和技術要求,編寫施工方案,進行技術交底、原材料送檢和混凝土配比申
8、請。2。1。3了解場地及臨近區內的危房等特殊建筑物分布情況基地下障礙物(舊基礎、地下工程、管線等)的分布2.1。4準備施工用的各種報表、規范。2.2主要機具設備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計劃表序號名 稱規格型號數 量備 注1旋挖鉆機SWDM203臺2鉆頭1m.1。2m,6個1米擴1.7米及2.14護筒1臺機子4個12個5導管堵頭1臺1個3個6導管300毫米90米7井口導管架3.5m長3個8料斗0。5m3、3m3各6個大料斗里的堵頭.9導管扳手3把10導管提籃6個自配20cm的鋼絲繩長7m11導管密封圈300個12清空帽3個13電焊機6臺14配電柜大、小各3個含電表、漏電短路器、開關等,均為國標。15電纜
9、線4線、5線1+34600m各100米(國標).16焊機電纜線4線5060m電焊線和搭鐵線各20米。17焊鉗1個18焊帽1個19電焊手套1雙20電纜線4線1630m21碘鎢燈管1kw20根22電纜線2.5100m照明用線(國標)23潛水泵2寸1臺根據現場情況配電纜線、膠管.24泥漿泵22kw1臺2個25泥漿泵4kw2臺126泥漿檢測儀1套27泥漿泵膠管4寸200m配4kw泵28高壓泥漿管4寸25m配22kw泵29角磨機1個30氧氣瓶1個31乙炔瓶1個32高壓氣管40m氧氣、乙炔管各20米。33氣壓表2塊氧氣氣壓表、乙炔氣壓表各1塊.34割槍3把35腳踏式黃油槍3臺36手拉葫蘆2噸6個37油桶2
10、00升12個38大錘3把39吊鋼筋籠鋼絲繩20(麻芯)16m的6根40拔護筒鋼絲繩20#(麻芯)4m的6根41吊鉆桿鋼絲繩20#(麻芯)9m的3根42U型環5噸以上42個43單滑輪3噸6個吊鋼筋籠用.44測繩50m/根6根45鋼管2。5m-3m長10cm12根46角磨機1個47鋼絲刷10把48旋挖工具3套49吊車25噸1臺50膨潤土900噸2.3作業條件2.3。1合理布置施工現場,清理場地內影響施工的障礙物,低洼處用粘土回填,達到“三通一平,挖好穩定液攪拌池。2.3。2對進場設備、機具進行安裝、調試檢查和試運轉,確保機械正常工作,配備足夠的備件。2.3.3引好樁位控制線和水平高程的控制點,妥善
11、保護好,施工中應經常復測。2.3.4原材料進場待用,根據設計要求加工鋼筋籠。2。3。5正式施工前試成孔,不少于兩個,以便了解場地地層情況并檢查所選擇的機具設備施工工藝是否適宜。2。4 勞動力計劃安排:項目部的具體人員及工作安排如下:序號崗位備 注1項目經理負責基礎樁的全面協調工作2生產負責負責基礎樁的現場組織工作3旋挖操作手負責旋挖鉆機成孔工作4旋挖操作手負責旋挖鉆機成孔工作5班長負責水下澆灌混凝土工作6班長負責水下澆灌混凝土工作7電焊工負責鋼筋籠的焊接工作8電焊工負責鋼筋籠的焊接工作9電工負責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工作10普工11普工12普工13廚師14安全員2.3、施工工藝流程和施工方法2.1
12、施工工藝流程制作鋼筋籠鉆機就位開孔設置護筒并注入穩定液旋挖鉆進清孔 下放鋼筋籠 插入混凝土導管二次清底 灌注混凝土成樁 拔出導管 拔出護筒由流程圖可知,旋挖鉆孔灌注樁的特別之處在于制備泥漿和補充泥漿,在鉆孔過程中,要制備符合性能指標的泥漿,同時要及時補充泥漿,以確保孔內水頭壓力,防止塌孔。2。2施工工藝要點3。2.1鉆孔前施放樁位點,放樣后四周設護樁并復測,誤差控制在5mm以內。進一步確定是否有障礙物,必須待甲方或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成孔施工。3.2。2鉆機就位應保持平穩,不發生傾斜、位移,鉆頭對準孔位開啟電機進行開孔.3。2。3設置護筒:根據樁位點設置護筒,護筒的內徑應大于鉆頭直徑200m
13、m,護筒位置應埋設正確穩定,護筒中心和樁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傾斜度的偏差不大于1%,護筒與坑壁之間應用粘土填實。施工中,護筒的埋設采用旋挖鉆機靜壓法來完成。首先正確就位鉆機,使其機體垂直度、鉆桿垂直度和樁位鋼筋條三線合一,然后在鉆桿頂部帶好筒式鉆頭,再用吊車吊起護筒并正確就位,用旋挖鉆桿將其垂直壓入土體中.護筒埋設后再將樁位中心通過四個控制護樁引回,使護筒中心與樁位中心重合,并在護筒上用紅油漆標識護樁方向線位置.護筒的埋設深度:根據地質情況,護筒埋設應超過回填土層以防塌孔。護筒應高出地面2030cm,隨即注入穩定液,并應保證孔內穩定液面高于護筒底面。3.2.4鉆機就位:旋挖鉆機底盤為伸
14、縮式自動整平裝置,并在操作室內有儀表準確顯示電子讀數,當鉆頭對準樁位中心十字線時,各項數據即可鎖定,勿需再作調整。鉆機就位后鉆頭中心和樁中心應對正準確,誤差控制在2cm內.3。2。5鉆進:當鉆機就位準確,泥漿制備合格后即開始鉆進,鉆進時每回次進尺控制在60cm左右,剛開始要放慢旋挖速度,并注意放斗要穩,提斗要慢,特別是在孔口58m段旋挖過程中要注意通過控制盤來監控垂直度,如有偏差及時進行糾正,而且必須保證每挖一斗的同時及時向孔內注漿,使孔內水頭保持一定高度,以增加壓力,保證護壁的質量。3。2.6 清孔:鉆進至設計孔深后,將鉆斗留在原處機械旋轉數圈,將孔底虛土盡量裝入斗內,起鉆后仍需對孔底虛土進
15、行清理。一般用沉渣處理鉆斗(帶擋板的鉆斗)來排出沉渣,若沉淀時間較長,則應采用水泵進行濁水循環.3。2。7鋼筋籠制作應符合設計要求,鋼筋籠存放場地應平整,鋼筋籠應先進行隱蔽工程驗收方能下放,下放時應保證鋼筋籠順直,嚴禁擺動碰撞孔壁,就位后焊制定位鋼筋.3。2。8鋼筋籠下放至設計深度后,立即下放混凝土輸送導管,避免導管與鋼筋籠碰撞,遇導管下放困難應及時查明原因.導管一般由直徑為200300mm的鋼管制作,內壁表面應光滑并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管段的接頭應密封良好和便于裝拆。下放導管的數量應有計算確定,布置時應使各導管的澆筑面積相互覆蓋,導管的有效作用半徑一般為34m,導管第一節底管長度應不小于4m
16、。3.2。9二次清孔:將頭部帶有1m長管子的氣管插入導管內,氣管底部與導管底部最小距離2m,壓縮空氣從氣管底部噴出,如能使導管底部在樁孔底部不停的移動,就能全部排出沉渣,對深度不足10m的樁孔,須用空吸泵清渣。灌注混凝土前的孔底沉渣厚度應滿足要求。3.2.10灌注混凝土成樁:配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必須滿足設計要求,應具備良好的和易性.開始灌注混凝土時,為使隔水栓順利排出,導管底部至孔底的距離宜為3050cm,使導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下0.8m以上。混凝土必須連續灌注至設計標高,灌注過程中導管埋深宜為26m,嚴禁導管提出混凝土面,應設專人測導管埋深及管內外混凝土液面高差。3。4、質量標準4.1鋼筋籠
17、質量檢驗標準4。1。1主控項目1) 主筋間距允許偏差10mm 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用鋼尺量.2) 長度允許偏差100mm 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用鋼尺量.4.1。2一般項目1) 鋼筋材質應滿足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根據規定 檢查方法:根據規定。2) 箍筋間距允許偏差5d,且100mm 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用鋼尺量.3) 直徑允許偏差10mm 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用鋼尺量。4。2混凝土灌注樁質量檢驗標準4。2.1主控項目1) 挖孔樁的施工容許偏差:樁身直徑D為正負50樁中心位置容許偏差為50樁垂直度容許偏差為0。5%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基坑開挖前量護
18、筒,開挖后量樁中心。2) 孔深允許偏差+300mm 檢查數量:全部檢查檢查方法:只深不淺,用重錘測或測鉆桿、套管長度,嵌巖樁應確保進入設計要求的嵌巖深度4。2.2一般項目:1) 垂直度允許偏差1 檢查數量:全部檢查檢查方法:測套管或鉆桿,或用超聲波探測。2) 樁徑允許偏差50mm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井徑儀或超聲波檢測。3) 穩定液比重1.021.2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用比重計測,清孔后在距孔底50cm處取樣4) 穩定液面標高(高于地下水位0。51.0m)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目測5) 沉渣厚度:端承樁50mm,摩擦樁50mm,摩擦端承、端承摩擦樁50mm檢查數量:全
19、部檢查 檢查方法:用沉渣儀或重錘測量6) 混凝土塌落度180220mm 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用塌落度儀7) 鋼筋籠安裝深度允許偏差100mm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用鋼尺量8) 混凝土充盈系數1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檢查每根樁的實際灌注量。3。5、質量控制措施3.5。1護筒埋設:護筒既保護孔口壁,又是鉆孔的導向,則護筒的垂直度要保證。為防止跑漿,護筒周圍土要夯實,最好粘土封口。在上層土質較差時,將護筒加長至46m,提高護壁效果.在松散的雜填土層和流砂層成孔時,加大泥漿比重,增加粘度,以便形成較好的孔壁。 3。5。2對穩定液要求:一要控制泥漿的比重在不少于1.2,二要粘度
20、在19s25s ,含砂率小于5%,定期測試穩定液的各項技術指標,出現問題及時解決。 3.5.3孔底沉淤控制:旋挖鉆斗的切削、提升上屑的機理與常見回轉鉆進的正、反循環成孔的切削、提升形式完全不同。前者是通過鉆斗把孔底原狀土切削成條狀載入鉆斗提升出土,后者是通過鉆頭把孔底原狀土打碎由泥漿循環帶出土面。前者底部面緩,鉆至設計標高對土的擾動很小,沒有聚淤漏斗,所以要加強穩定液的管理,控制固相含量,提高粘度,防止快速沉淀,還要控制終孔前二鉆斗的旋挖量。3.5。4復測孔深及穩定液比重:為保證灌注樁質量,澆筑混凝土前,一要檢查孔底泥漿的比重是否小于1.15 ,否則采取換漿處理;二要檢查孔的深度,判斷有否孔壁
21、坍塌現象,若有用旋鉆機清孔,達到設計深度后方可安裝導管. 3。5。5對導管的要求:導管在使用前必須作密封性檢查,接頭嚴密,不漏水、不漏漿.導管上料斗的體積,由樁徑、樁長和導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來確定,料斗體積應大些為好,確保首批澆筑混凝土的埋管深度。 3.5。6澆筑混凝土的要求:混凝土應連續澆筑,中間不得停頓。由于樁內混凝土不能振搗,主要靠混凝土的自重壓密和混凝土的流動成型,必須控制好配合比、澆筑速度以確保混凝土的質量,隨時檢查混凝土的塌落度。由于混凝土澆筑到頂時殘留泥漿會與混凝土混合,則實際樁頂標高應比設計標高高0. 5m0.7m ,最后機械破樁頭處理。3。5。7 其它注意事項3。5.7.1
22、成孔時,發生斜孔、彎孔、縮孔和坍孔或沿護筒周圍冒漿以及地面沉陷等情況,應停止鉆進,經采取措施后,方能繼續施工.3。5.7.2鉆進硬層,回次進尺深度太小,斗內鉆渣太少時,可換用小直徑筒形齒狀鉆斗,先鉆一小孔,然后再用鉆斗擴孔鉆進,也可換用短螺旋鉆進,然后再下鉆斗撈渣,鉆進速度,應根據土層情況、孔徑、孔深、鉆機負荷以及成孔質量等具體情況確定,在砂礫、砂卵、卵石地層中鉆進時,為保護孔壁穩定,可事先向孔內投入適量粘土球,下入孔內的鉆頭,其底盤進渣口必須裝閉合閥板,以防提鉆時砂礫石從底部漏落孔內。3.5。7。3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樁頂不得偏低。3.6附鉆孔樁質量通病的原因和處理措施預案1、孔口坍塌原因:
23、護筒埋置過淺或回填粘土夯實不徹底;開鉆階段泥漿不濃,鉆進過快,致使護筒刃腳下護壁不牢;孔口排水不暢,致使土層長期處于飽和狀態,或鉆機安放不當,孔口太大后外力碰撞致使護筒松動等。處理措施:及時回填粘土,草袋加固護筒后繼續鉆孔;擋護筒有偏斜移位時,則拆除護筒,添死鉆孔,待沉渣密實重新埋設護筒再鉆;若孔口坍塌嚴重,下鋼護筒至未塌處1m以下。2、孔內坍塌 原因:泥漿比重不夠,未形成可靠護壁;孔內水頭高度不夠或孔內出現承壓水,降低了靜水壓力差;鉆頭撞擊孔壁,破壞了護壁泥皮鉆頭長時間快速空轉或循環泵量過大,致使水流沖刷護壁泥皮等。 處理措施:坍孔不嚴重可加大泥漿比重繼續鉆進,嚴重時則回填重鉆。3、縮孔 原
24、因:塑性土遇水膨脹使孔徑縮小,或鉆頭嚴重磨耗使孔徑越來越小。處理措施:鉆頭上下反復掃孔,泥漿比重上調,使之擴大.4、卵石 原因:鉆孔進入卵石層,泥漿比重不夠,靜水壓力過小. 處理措施:增大泥漿比重,提高孔內水頭,必要時可投入粘土塊,用鉆頭沖擊將粘土擠入卵石層內,以加強護壁,堵住流沙。5、糊鉆 原因:粘土層中鉆進的進尺過快,鉆渣加大,循環液泵量不夠,泥漿比重過大。 處理措施:控制進尺,減慢鉆進速度,加快泥漿循環,嚴重時提出鉆頭清理.6、鉆頭偏斜 原因:鉆機底座不平或已發生不均勻沉降;鉆桿受壓彎曲或接頭不直;地層分界處軟硬不勻或巖面傾斜或卵石大小懸殊致使鉆頭所受阻力不勻;擴孔較大處,鉆頭擺動,偏向一邊. 處理措施:彎孔嚴重時,可用鉆頭上下反復掃孔糾正;偏斜嚴重,則需回填并沉淀密實后重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