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x”二期B區建安工程標測量施工方案編制人: 審核人:批準人:第一章 工程概況與編制依據一、工程概況xxxx“xx二期B區建安工程標段,位于xx市xx區,東臨xx大道,北接光華大道,交通便利。地貌單元屬岷江水系級階地,二期B區為建渣堆積場地。勘察期間測得場地地面高程508。47511.81m,高差3。34m,平均高程509。88m。本工程12#、28#、29樓為3幢高層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總建筑面積64000m2.12#樓子項為17與23層兩個單元組成,28、29#樓為23層一類高層單元式住宅,建筑高度為76。8m,設計有電梯。二、編制依據1由設計研究院設計的xxxx二期B區項目施工圖紙
2、2xx優品尚東二期住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3由xx市城市規劃局提供的控制點及控制線4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 )5.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J 01-2195)6建筑施工測量手冊7。建筑安裝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J 0151-2003)8.建設工程監理規程(DBJ 01-412002)第二章 測量機構、人員職責及設備配備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統一有效的工程指揮系統是順利施工的重要保證,為此,我單位在本高支模工程的施工組織上,按照“項目法”施工的模式,擬組建一個精干、高效的工程項目測量組織。一、項目測量施工組織機構及人員配備本項目測量施工組織機構由項目技術負責人領頭,配備施工測量知識豐富的專
3、業人員,并按照要求配備專門記錄人員,有效核對測量中的各種數據,確保測量的精度要求。二、測量施工相關人員職責由項目部專業測量人員成立測量小組,測量小組在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和工長的領導下,根據施工進度需要完成施工測量工作。項目技術負責人編制測量施工方案,并對施測組全體人員進行詳細的圖紙交底及方案交底。所有施測的具體工作進度及逐日安排,由測量組長根據項目的總體進度計劃進行安排.其他各職能施工員做好現場測量配合工作.質安員對測量成果進行檢查、內控。資料員做好測量報驗資料。三、測量設備配備主要測量儀器、設備配置如下:編號設備名稱精度指標數量用途1DJD2-2PG電子經緯儀22臺施工放樣
4、2DSZ3水準儀3mm3臺標高控制350m鋼尺1mm4把施工放樣45 m卷尺1mm10把施工放樣5激光鉛錘儀2mm1臺內控點豎向傳遞6雙面塔尺1mm4把標高控制7墨斗5只施工放樣8對講機3個測量人員施測時聯絡所有儀器、設備都有有效的鑒定證書,儀器在日常使用過程中,定期對其進行檢查、保養,并做好記錄。還應準備測量所需要的輔助工具和材料。例如:5公斤重錘球2個、羊角錘1把、紅油漆1桶(帶稀料)、毛筆5支、紅鉛筆十打、15mm水泥釘1盒、50mm水泥釘1盒、鐵鍬1把、木樁若干。第三章 施工測量原則與準備工作一、施工測量原則1、嚴格執行測量規范;遵守先整體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確定平面控制網,后以控制網
5、為依據,進行各局部軸線的定位放線。2、必須嚴格審核測量原始數據的準確性,堅持測量放線與計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3、定位工作執行自檢、互檢合格后再報檢的工作制度.4、測量方法要簡捷,儀器使用要熟練,在滿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爭做到省工省時省費用。5、明確為工程服務,按圖施工,質量第一的宗旨。緊密配合施工,發揚團結協作、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二、施工測量準備1、施測人員通過對總平面圖和設計說明的學習,了解工程總體布局,工程特點,周圍環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座標。2、其次了解現場測量座標與建筑物的關系,水準點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層0.000的絕對標高.3、在了解總圖后認真學習建筑施工圖,及時校
6、對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狀、構造,它是整個工程放線的依據,在熟悉圖紙時,著重掌握軸線的尺寸、層高,對比基礎,樓層平面,建筑、結構幾者之間軸線的尺寸,查看其相關之間的軸線及標高是否吻合,有無矛盾存在。4、現場踏勘。全面了解現場情況,并對業主給定的現場平面控制點和高程控制點進行查看和必要的檢核。5、制定測設方案。根據設計要求、定位條件、現場地形和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測設方案,包括測設方法、測設數據計算和檢核、測設誤差分析和調整、繪制測設略圖等。6、對參加測量的人員進行初步的分工并進行測量技術交底,并對所需使用的儀器進行重新的檢驗。DSZ3水準儀檢測項目是:圓水準器軸LL豎軸VV;十字絲
7、的中絲豎軸VV;水準管軸LL視準軸CC,保證i20。經緯儀的檢測項目是:水準管軸LL豎軸VV,應保證氣泡偏離零點半格;十字絲的豎絲橫軸HH;視準軸CC橫軸HH;橫軸HH豎軸VV。第四章 初始測量工作一、校核起始依據,建立建筑物控制網1.校核起始依據定位測量前,應由甲方提供若干相互關聯的軸線控制點,和兩個高程控制點,作為場區控制依據點。以軸線控制點作二級導線測量,作為建筑物平面控制網。以高程控制點為依據,作等外附合水準測量,將高程引測至場區內.在測設建筑物控制網時,首先要對起始依據進行校核。平面控制網導線精度不低于1/10000,高程控制測量閉合差不大于30L mm(L為附合路線長度以km計)。
8、對起始高程點應用附合水準測量進行校核,高程校測閉合差不大于10mmn(n為測站數)。 2.建立建筑物控制網以導線點為依據,測設出位于建筑物外的軸線平面控制網于周邊場地上或圍墻上。建筑物平面控制網點必須妥善保護。二、建筑物的定位和軸線控制樁的測設(一)建筑物的定位本工程中規劃測量部門已將建筑控制點施測完畢,所以根據控制點的坐標和擬建建筑物坐標,本工程的定位可以采用直角坐標法進行施測.建筑物的定位測量精度要求如下:距離測量角度測量測量方法精度要求測量方法精度要求一般方法,往、返測量取平均值。測距相對中誤差1/10000一般方法,盤左、盤右分中定點。測角中誤差10(二)建筑物主軸線控制樁的布設 1、
9、主軸線的選擇該工程的結構主體分為地下室、裙房和塔樓三部分,地下室為2層,裙房為2層,A塔樓為17層,B塔樓為23層,中間留有后澆帶。因此,定主軸線時,按流水段的劃分將該工程分四部分進行主軸線的控制。選擇1軸、13軸、14軸、26軸、28軸、38軸、40軸、43軸作為Y方向的主軸線;G軸、U軸作為X方向的主軸線. 2、主軸線的測設根據圖紙尺寸測設主軸線樁,并分別測設出主控軸線的引樁。測設完的主軸線樁及引樁應用圍欄妥善保護,長期保存。圍墻上、地面上引線均用紅三角標出,清晰明了.施測完成后報監理、建設單位確認后,加以妥善保護。按照工程測量規范要求,軸線允許偏差如下:L30m允許偏差士5mm30L60
10、m允許偏差士10mm60L90m允許偏差士15mm90L 允許偏差士20mm軸線的對角線尺寸,允許誤差為邊長誤差的2倍,外廓軸線夾角的允許誤差為1。三、現場施工水準點的建立本工程現場施工水準點的引測依據為業主和測繪部門指定的控制點,我方將采用指定控制點向施工現場內引測施工水準點(0。000的標高).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及觀測的方便,在現場內布設四個施工水準點。水準點布設在通視良好的位置,距離基坑邊線大致在1020m左右,可與建筑物某些軸線控制點在同一位置設置并進行保護,初步定出四個水準點,布設成閉合水準路線,其閉合差不應超過6n0.5(n為測站數)或20L0.5(L為測線長度,以km
11、為單位).第五章建筑施工測量一、0。000米以下及基礎施工測量該工程的基礎標高為10.55米。標高傳遞采用鋼尺配合水準儀進行,并控制挖土深度。挖土深度要嚴格控制,不能超挖.在基礎施工時,為監測邊坡變形,在邊坡上埋設標高監測點,每10米埋設一個,隨時監測邊坡的情況。將標高測設于砼管樁上,作為鋸樁高程控制依據。并為承臺、地梁磚模等測設控制標高。基礎清槽、清基后,用經緯儀將軸線投測到基坑內,并進行校核,校核合格后,以此放出墊層邊界線。按設計要求,抄測出墊層標高,并釘小木樁。在墊層砼施工時,拉線控制墊層厚度.地下部分的軸線投測,采用經緯儀挑直線法進行外控投測。墊層施工完后,將主軸線投測到墊層上。先在墊
12、層上對投測的主軸線進行閉合校核,精度不低于1/8000,測角限差為12。校核合格后,再進行其它軸線的測設.并彈出墻、柱邊界線。施測時,要嚴格校核圖紙尺寸、投測的軸線尺寸,以確保投測軸線無誤。地下部分結構施工的高程傳遞,用鋼尺傳遞和樓梯間水準儀觀測互相進行,互為校核。二、0.000米以上施工測量(一)、軸線豎向傳遞1、本工程的軸線豎向傳遞采用激光鉛直儀內控法。在首層頂板面設置投測基點。在首層頂板面施工結束時,根據圖紙軸線關系,在0.000樓板砼上,每施工流水段精確測設四個控制點的測量標志。精確測量各控制點之間的距離和夾角度數。距離須用檢驗過的專用鋼尺丈量,角度應用經緯儀(J2級的精密儀器)測量,
13、在控制點分別作標記,反復測各點的尺寸,角度無誤整理成原始資料,做好每次投測復核的基準原始點。在四個控制點位置上,根據控制點布置尺寸,在底層組成邊長為定長的直角四邊形(矩形),測出各柱到軸線與此矩形的方位關系,作為向上各層投點進行樓面放樣,校正復核的原始資料。2、投測點布設及其他事項激光投測點的選擇要綜合考慮流水段的劃分,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設4個點。各點距主軸線距離均為1.000米.對內控點做施工期保護,作為以上各樓層平面控制的傳遞點,這些點所組成的方格網即為0。000以上各樓層的平面控制網。施工至首層平面時,對各主軸線樁點進行距離、角度校核,校核合格后再進行首層平面放線。放線后,再將各激光投測點
14、測定在砼面上,并再次校核,合格后方可進行豎向投測施工。在0.000以上各樓層樓面板施工的過程中,在內控點區域上方相應位置預留一個20cm20cm的孔洞(激光洞),用于內控點的豎向傳遞.主樓高76。8米,為保證豎向投測的精度,軸線投測采用兩次接力投測.在A棟第十二層和B棟第十一層砼施工后,待地面軸線投測完后,精密校核,合格后將原投測點分別將北側投測點向南、南側投測點向北移動500mm,將這四個點作為A棟第十二層和B棟第十一層以上軸線投測的起始點。首層各內控點的1。0m范圍內嚴禁堆放各種材料和雜物,更加不得在首層樓面基點鐵件上不得堆放料具,樓層激光洞嚴禁堵塞,以保證測量工作的順利進行,直至結構封頂
15、,各層頂板排架避開控制點位確保可以架設儀器。主體結構施工中,考慮到上層澆水、雜物、堆物等因素,在控制點用18厚七層夾板作保護蓋。在每層預留200200垂直傳遞孔,放樣后用18厚七層夾板作保護蓋。3、基準線豎向投測方法及技術要求(1)基本要求豎向投測精度取決于測量人員的技術素質和設備的技術的狀態.從這兩方面著手控制投測精度: 測量人員經技術培訓,持證上崗. 測量人員施測前認真理解方案.儀器需有檢定合格證.(2)豎向投測程序投測時將激光鉛直儀置于首層控制點上,在施工層用有機玻璃板貼紙接收。調平后,接通電源射出激光束。通過調焦,使激光束打在作業層激光靶上的激光點最小,最清晰。每個點的投測均要用誤差圓
16、取圓心的方法確定投測點.即:每個點的投測應將儀器分別旋轉90、180、270、360投測四個點,這四個點形成的誤差圓,如軌跡在允許限差內,則軌跡圓心為所投軸線點.通過移動激光靶,使激光靶的圓心與軌跡圓心同心,后固定激光靶。在進行控制點傳遞時,用對講機通信聯絡。每層投測完后均要進行閉合校核,確保投測無誤,再放氣其它軸線及墻邊線、柱邊線.4、軸線豎向投測允許偏差軸線豎向投測允許偏差滿足如下要求:項目允許偏差(mm)每層2總高()H30530H601060H901590H20(二)、施工層放線1、軸線點投測到樓層后,用光學經緯儀進行放線施工層放線時,應先在結構平面上校核投測軸線,閉合后再細部放線。固
17、定好每個流水投測上來的四點的夾板后,對四點按照順時針方向分別定義為A、B、C、D點,置經緯儀于A點上,測BAC,并丈量AB、AC,進行角度和長度的檢驗,CDB,CD、BD距離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檢驗,符合要求后,按底層矩形ABCD,CD、BD距離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檢驗,符合要求后,按底層矩形ABCD與各柱到軸線的方位關系,測出該層全部軸線位置,并以此進行樓面各尺寸的放樣工作.室內應把建筑物輪廓軸線和電梯井軸線的投測作為關鍵部位。為了有效控制各層軸線誤差在允許范圍內,并達到在裝修階段仍能以結構控制線為依據測定。要求在施工層的放線中彈放下列控制線:所有細部軸線,柱、墻體邊線,門窗洞口邊線。2、施工層測量
18、放線允許偏差如下:項目允許偏差(mm)外廓主軸線長度()L30530L601060L9015L9020細部軸線2承重墻、梁、柱邊線3非承重墻邊線3門窗洞口線3當每一層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測量放線完后,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及時填寫樓層放樣記錄表并報監理驗線,以便能及時驗證各軸線的正確.(三)、高程傳遞首層施工完后,根據附近水準點,先于底層柱上測出+1。0m標高線,劃上線“”標記,且各流水施工段至少抄測三處,并對這些標高線進行聯合附合校核,合格后以此進行標高傳遞.然后后用專用鋼卷尺從底層紅三角+1.00標高線沿三根柱身逐層向上丈量,每層傳遞完后,必須在施工層上用水準儀校核,三根柱丈量差不得大于5m
19、m,然后取三點平均值,劃上相對標高線,寫明相對高程,并用水準儀按每層樓設計標高抄平。在逐層丈量時,為避免偏差積累,必須每隔35層從底層+1。00m標高線丈量一次高程,如發現誤差,及時調整,使其達到規范要求。由于整樓高程超過一整尺,因此,A、B棟在第十二層,C棟在第十一層的+1。000m標高投測后,精確校核,合格后,以此作為以上結構層施工高程傳遞依據。每層結構施工完后,在每層的柱、墻上抄測出+1.000m米線,作為裝修施工的標高控制依據.抄平時,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設范圍內中心位置,并進行精密安平。標高傳遞注意事項:標高基準點的確定非常重要,標高傳遞前,必須進行復核;標高基準點需要妥善保護。標高
20、傳遞誤差主樓不應超過15mm,裙房不超過10mm,且每層標高豎向傳遞的不應超過3mm,超限必須重測。三、裝修施工測量在結構施工測量中,按裝修工程要求將裝飾施工所需要的控制點、線及時彈在墻、板上,作為裝飾工程施工的控制依據. 1、地面面層施工測量:各層在四周墻身與柱身上投測出+1。000m水平線,作為地面面層施工標高控制線。根據每層結構施工軸線放出各分隔墻線及門窗洞口的位置線。 2、吊頂和屋面施工測量:以各層+1。000m線為依據,用鋼尺量至吊頂設計標高,并在四周墻上彈出水平控制線.對于裝飾物比較復雜的吊頂,應在頂板上彈出十字分格線,十字線應將頂板均勻分格,以此為依據向四周擴展等距方格網來控制裝
21、飾物的位置。 3、屋面測量:首先要檢查各方向流水實際坡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實測偏差,在屋面四周彈出水平控制線及各方向流水坡度控制線。 4、墻面裝飾施工測量:內墻面裝飾控制線,豎直線的精度不應低于1/3000,水平線精度每3m兩端高差小于1mm,同一條水平線的標高允許誤差為3mm。外墻面裝飾用鉛直線法在建筑物四周吊出鉛直線以控制墻面豎直度、平整度及板塊出墻面的位置.5門窗洞口控制:(1)、結構施工中每層施工完畢,應檢測外墻偏差并記錄,并每層檢查門窗洞口凈空尺寸偏差,同一外立面同層窗洞口高低偏差及各層同一部位窗洞口水平位移,彈外墻窗口邊線豎直通線。(2)、門窗洞口的標高控制。墻體鋼筋綁扎完成后在
22、門窗洞口邊暗柱主筋上投測出建筑+1000mm線,作為門窗洞口標高基準線。 6、電梯井測量:在結構施工中,從電梯井底層開始,以結構施工控制線為準,及時測量電梯井凈空尺寸,并測定電梯井中心控制線,測設軌道中心位置,并確定鉛垂線,并分別丈量鉛垂線間距,其相互偏差(全高)不應超過1mm.每層門套兩邊彈豎直線,并保證電梯門坎與門前地面水平度一致。電梯井的控制采用橫豎控制法:(1)、橫控:保證電梯井四邊尺寸,用經緯儀根據軸線放出電梯井尺寸,并放出墻體控制線,以便下一層校對及墻體控制。(2)、豎控:在底層留出一周內控制線,使用吊線墜法直接向各施工層懸吊引測軸線,懸吊時要上端固定牢固,線中間沒有障礙,線下端的
23、投測人,視線要垂直結構面. 7、玻璃幕墻的安裝測量:結構完工后,安裝玻璃幕墻時,用鉛垂鋼絲的測法來控制豎直龍骨的豎直度,幕墻分格軸線的測量放線應以主體結構的測量放線相配合,對其誤差應在分段分塊內控制、分配、消化,不使其積累。幕墻與主體連接的預埋件,應按設計要求埋設,其測量放線偏差高差不大于3mm,埋件軸線左右與前后偏差不大于10mm.四、工程重點部位的測量控制方法 1、建筑物大角鉛直度的控制首層墻體施工完成后,分別在距大角兩側30cm處外墻上,用吊垂球法各彈出一條豎直線,并涂上兩個紅色三角標記,作為上層墻支模板的控制線。上層墻體支模板時,以此30cm線校準模板邊緣位置,以保證墻角與下一層墻角在
24、同一鉛直線上。以此層層傳遞,從而保證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 2、墻、柱施工精度測量控制方法為了保證剪力墻、隔墻和柱子的位置正確以及后續裝飾施工的及時插入,放線時首先根據軸線放測出墻、柱位置,彈出墻柱邊線,然后放測出墻柱30cm的控制線,并和軸線一樣標記紅三角,每個房間內每條墻柱控制線紅三角的個數不少于兩個.在該層墻、柱施工完后要及時將控制線投測到墻、柱面上,以便用于檢查鋼筋和墻體偏差情況,以及滿足裝飾施工測量的需要。 3、門、窗洞口測量控制方法結構施工中,每層墻體完成后,用經緯儀投測出洞口的豎向中心線及洞口,兩邊線橫向控制線用鋼尺傳遞,并彈在墻體上。室內門窗洞口的豎直控制線由軸線關系彈出,門窗洞
25、口水平控制根據標高控制線由鋼尺傳遞彈出。以此檢查門、窗洞口的施工精度。 4、電梯井施工測量控制方法在結構施工中,在電梯井底以控制軸線為準彈測出井筒300cm控制線和電梯井中心線,并用紅三角標識.在后續的施工中,每層都要根據控制軸線放出電梯井中心線,并投測到側面上用紅三角標識。第六章建筑物的沉降觀測根據規范規定,對于20層以上或造型復雜的14層以上的建筑物,應進行沉降觀測,并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T8)的有關規定。故根據本工程特點,應進行建筑物的沉降觀測。1、沉降觀測點的設置觀測點的埋設形式見設計圖紙所示。2 、沉降觀測點的測量過程(1)建筑物施工階段的觀測。應隨施工進度及
26、時進行,地下室封頂后觀測一次,以上部分每增加3層觀測一次。如果施工過程中出現暫時停工,在停工時及重新開工時各觀測一次,停工期間,可每隔2個月觀測一次。在施工過程中,如果出現長時間連續降雨、基礎四周大量積水等情況應增加觀測次數.當建筑物突然發生大量沉降、不均勻沉降或嚴重裂縫時,應立即進入逐日觀測或幾天一次連續觀測。(2)建筑物使用階段的觀測。第一年觀測34次,第二年觀測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觀測一次,直至穩定為止。沉降是否進入穩定階段,應由沉降量與時間關系曲線判定.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以認為已進入穩定階段。(3)觀測方法。對于高層建筑的沉降觀測,應采用DS1精密水準儀用等水準
27、測量方法往返觀測,其誤差不應超過1n0.5(n為測戰數),或4L0.5(L為公里數).為了保證觀測精度,觀測時視線長度一般50m,前后視距離要盡量相等,可用皮尺丈量。觀測時先后視水準點,再依次前視各觀測點,最后應再次后視水準點,前后兩個后視讀數之差不應超過1mm。第七章 測量工作的組織與管理施工測量管理工作由項目部技術負責人負責,測量組長負責具體組織實施,由測量組各位成員進行操作。每次放完線后,由質檢人員進行驗線。各級人員均要遵守各自的崗位責任制,互相監督。測量工作按照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進行操作.每次放線前,均應仔細看圖,弄清楚各個軸線之見的關系。放線時要有工長及其他職能施工人員配合并檢查工
28、作.放線后,質檢人員要及時對所放的軸線進行檢查。重要部位要報請監理進行驗線,合格后方可施工。所有驗線工作均要有檢查記錄。對驗線成果與放線成果之間的誤差處理應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的規定: 1、當驗線成果與放線成果之差小于1/2倍的限差時,放線成果可評為優良; 2、當驗線成果與放線成果之差略小于或等于2限差時,對放線工作評為合格(可不必改正放線成果或取兩者的平均值); 3、當驗線成果與放線成果之差超過2限差時,原則上不予驗收,尤其是重要部位,若次要部位可令其局部返工。第八章 施工測量質量保證措施和質量保證制度一、施工測量質量保證措施建立測量放線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測量成果和資料管理制度、資料
29、報驗及驗線制度、交接樁及護樁制度、儀器定期檢校及保養制度等。落實如下:1、建立專業測量組,專人觀測和整理成果資料。2、測量組長要按照施工進度和測量方案要求,安排現場測量放線工作,作好施工測量日志。3、測量人員全部取證上崗。4、要固定專用儀器和工具設備。5、測量放線作業過程中,要嚴格執行“三檢制”自檢:作業人員在每次測量放線完成后立即進行自檢,自檢中發現不合格項立即進行改正,直到全部合格,并填好自檢記錄.互檢:由施工負責人或質量檢查員組織進行質量檢查,發現不合格項立即改正至合格。交接檢:由施工負責人或質量檢查員組織進行,上道工序合格后移交給下道工序,交接雙方在交接記錄上簽字,并注明日期.5、每次
30、施測完,三檢合格后方可向監理報驗。6、本工程的測量放線工作必須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J 012195)的精度要求。7、現場使用的測量儀器設備應根據測量儀器使用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檢校維護、保養并作好記錄,發現問題后立即將儀器設備送檢。8、施工圖、測量樁點,必須經過校算校測合格才能作為測量依據.9、核驗時,要重點檢查軸線問距、縱橫軸線交角以及工程重點部位,保證幾何關系正確.10、加強現場內的測量樁點的保護,所有樁點均明確標識,防止用錯和破壞。二、施工測量質量保證體系測量方案的編制監理工程師審批該工程技術交底測放部施工測量放樣、標高控制施測人員自檢、互檢、交叉檢驗 不合格 合格質安員檢驗不合
31、格合格項目經理部檢驗不合格合格監理公司檢驗不合格合格進入下一道工序第九章施工測量安全及儀器管理1、施測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2、在基坑邊投放基礎軸線時,確保架設的經緯儀穩定性。3、二層樓面架設激光經緯儀時,要有人監視不得有東西從軸線洞中掉落打壞儀器。4、操作人員不得從軸線洞口上仰視,以免掉物傷人.5、軸線投測完畢,須將洞上防護蓋板復位。6、操作儀器時,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盡量避開。7、施測人員在施測中應堅守崗位,雨天或強烈陽光下應打傘。儀器架設好,須有專人看護,不得只顧彈線或其他事情,忘記儀器不管。8、施測過程中,要注意旁邊的模板或鋼管堆,以免儀器碰撞或傾倒9、所用線墜不能置于不穩定處,以防受碰被晃掉落傷人.10、儀器使用完畢后需立即入箱上鎖,由專人負責保管,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室內。11、測量人員持證上崗,嚴格遵守儀器測量操作規程作業.12、使用鋼尺測距須使尺帶平坦,不能扭轉折壓,測量后應即卷起。13、鋼尺使用后表面有污垢及時擦凈,長期貯存時尺帶涂防銹漆.14、每周召開一次安全會,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學習、加強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