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泡聚氨酯噴涂外墻外保溫施工方案一、范圍 本方案適用于采用聚氨酯硬泡保溫材料組成墻體保溫層,外墻外保溫保溫厚度由設計根據規范計算確定. 根據65節能要求, 無溶劑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外墻外保溫技術構造由硬泡聚氨酯保溫層、聚氨酯界面處理層組成.其中保溫層采用無溶劑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導熱系數低,耐水性能好,綠色環保等特性.聚氨酯-漿料界面之間采用了專用面處理劑,有效解決了有機與無機材料之間的粘接難題.使體系具有阻燃防火、防老化、抗裂防護性能更穩定等特性.二、編制依據工程設計圖紙及說明L06J113居住建筑保溫構造詳圖(節能65%)GB50176-93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JGJ2695民用建筑節
2、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GB502102001 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2032002 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DBJT01-502002外墻外保溫施工技術規程02J1211 外墻外保溫建筑構造GB1080098建筑物隔熱用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Q/GJS06102003無溶劑聚氨酯硬泡噴涂外墻外保溫施工技術規程88J29墻身外墻外保溫構造詳圖(節能65)88JZ13系列外墻外保溫(節能65%)聚氨酯外墻外保溫體系加網格布抹面砂漿層玻化微珠層聚氨酯厚度標桿聚氨酯保溫層防潮底漆
3、基層墻體三、施工準備1、材料準備(1) 噴涂硬泡聚氨酯主要性能應滿足下列各表指標要求,并在材料進場后施工展開前將由國家法定檢測部門出具的檢測報告報總包方備案. 應報驗材料的品種和性能指標及材料包裝規格貯運注意事項如下:A、聚氨酯外保溫系統性能指標試驗項目 性能指標耐候性經80次高溫(70)淋水(15)循環和20次加熱(50)冷凍(20)循環后不得出現開裂、空鼓或脫落.抗裂防護層與保溫層的拉伸粘結強度不應小于0.1Mpa,破壞界面應位于保溫層.吸水量g/m2浸水1h 1000抗沖擊強度C型普通型(單網) 3J沖擊合格加強型(雙網) 10J沖擊合格T型3J沖擊合格抗風壓值 不小于工程項目的風荷載設
4、計值耐凍融嚴寒及寒冷地區30次循環、夏熱動冷地區10次循環表面無裂紋、空鼓、起泡、剝離現象水蒸氣濕流密度g/(m2h) 0.85不透水性試樣防護層內側無水滲透耐磨損500L砂 無開裂、龜裂或表面保護層剝落、損傷系統拉抗強度(C型),MPa 0.1并且破壞部位不得位于各層界面飾面磚粘結強度(T型)Mpa(現場抽測) 0.4B、聚氨酯噴涂現場發泡材料主要性能指標項 目單位 指 標密度kg/m33050導熱系數 w/(m.k)0.025壓縮強度 MPa0.15拉伸強度MPa0。15燃燒性(垂直法)平均燃燒時間s 30平均燃燒高度mm 250包裝:250L鐵桶黑白料分別包裝.白料貯運時應注意防曬.黑料
5、貯運時要注意防潮,防水。黑料開通后應在24小時內使用完畢。施工過夜時應加蓋密封。C、聚氨酯防潮底漆的主要性能指標項 目單 位指 標外 觀淡黃至棕黃色液體、無機械雜質施工性s40-60干燥時間表干h4實干h24附著力干燥基層級1潮濕基層級1耐堿性48h不起泡、不起皺、不脫落包裝:20kg/密封鐵桶.300C以下保存,貯存穩定期6個月.工地保管要注意防曬,使用前應與專用稀釋劑混合后使用,開桶后物料應當天用完.D、聚氨酯模塊粘結劑的主要性能指標項 目單位指 標容器中狀態A組分均勻膏狀物,無結塊、凝膠、結皮B組分-均勻棕黃色膠狀物干燥時間表干時間h 4實干時間24拉伸粘結強度與水泥砂漿試塊標準狀態MP
6、a0。50浸水后0。30拉伸粘結強度(與聚氨酯)標準狀態MPa0。20或聚氨酯試塊破壞侵水后0。20或聚氨酯試塊破壞包裝:固化劑6L/密封鐵桶,粘結劑20/白塑料桶分別包裝.貯存300C以下,穩定期6個月,固化劑必須注意防曬/防潮,開桶后兩組分應充分攪拌均勻使用.2小時內使用完畢。E、聚氨酯界面劑的主要性能指標:應符合建筑用界面處理劑應用技術規程(DBJ/T014098)規定要求。項 目單位指 標容器中狀態-攪拌后無結塊,呈均勻狀態施工性-刷涂無困難低溫儲存穩定性-3次試驗后,無結塊、凝聚及組成物的變化拉伸粘接強度(與水泥試塊)MPa常溫狀態 0。70浸水7天 0.50拉伸粘接強度(與聚氨酯)
7、MPa常溫狀態 0。20且聚氨酯破壞時涂刷界面完好包裝:25L黑桶,50L塑料桶,200L大蓋鐵桶。貯存:530條件下貯存,貯存期6個月。防曬.可按非危險品辦理運輸.G、聚氨酯預制塊:應滿足QB/T3806-1999的規定.陰陽角聚氨酯預制塊規格為:14.配套材料主要有專用金屬護角(斷面尺寸為35mm35mm0.5mm,高h=2000mm)等。(2)根據工程量,開工時間,工期要求安排適當的儲存場地,攪拌場地.組織好材料進場時間,控制好材料進場數量做好進場記錄,數量報總包方確認。做好材料發放記錄.收集好每批材料的出廠合格證報總包方驗證.(3)配合總包方做好進場材料復驗工作確認材料的合格證、檢測報
8、告是否齊全,是否與所送材料配套完整。抽檢材料單位的重量和體積是否在合理誤差范圍內。檢查包裝有無破損。檢查材料是否在有效期內.(4)當相關方提出進場材料送第三方復檢時,應通知公司品質部做好送檢配合工作.(5)聚氨酯白料在夏季施工時應嚴禁暴曬,黑料在儲存,使用過程中嚴禁受潮,膠粉料在儲運過程中應防雨,防潮在施工開始前應做好各種物料的防護工作.2、機具準備(1)機械準備A、空氣壓縮機:型號W1.0/7公稱排氣量1。0m3/min,額定排氣壓力0.7Mpa配用電機功率7.5KW.B、雙組分硬泡聚氨酯高壓無氣噴涂機。C、在進行保溫施工前,按工程量的大小,進場工人的數量安裝好容積約300L砂漿攪拌機,按現
9、場平面布置搭設攪拌機棚,接通水電調試正常。 攪拌棚的地點應選擇背風向.靠近垂直運輸機械。攪拌棚三側封閉,一側作為進出料通道,應有頂棚,地面應平整堅實。D、施工用吊籃安裝完畢安全檢查驗收合格,垂直運輸機械安裝驗收完畢。 吊籃與墻面的控制距離要適當,聚氨酯硬泡保溫材料的最佳噴施距離為0。9m.(2)常用工具準備A、鐵抹子:保溫漿料施工宜使用抹子面積較大的矩形抹子.B、陽角抹子,陰角抹子:保溫漿料施工宜用塑料材質,抗裂砂漿宜用鋼材質。C、托灰板D、杠尺:鋁合金杠尺長度22.5m和長度1.5m兩種.E、靠尺:木靠尺2-3m單面為八字尺。D、豬鬃刷:2寸E、方頭鐵鍬F、篩子:孔徑2。5-3。0mm。G、
10、手推車H、木方尺:單邊長不小于15cm.I、常用的檢測工具:經緯儀及放線工具、2m托線板/杠尺、方尺、探針、鋼尺等。3、基層準備(1)保溫施工前應會同相關部門做好結構驗收的確認. 外墻面基層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施工及驗收規范要求。進行隱蔽施工前應做如下的檢查工作。總包方將各大角的控制鋼垂線安裝完畢.高層建筑鋼垂線用經緯儀檢驗合格。(2)外墻面的陽臺欄桿,雨漏管托架,外掛消防梯等安裝完畢。 墻面的暗埋管線、線盒、預埋件應提前安裝完畢,并應考慮到保溫層的厚度影響。(3)外窗的輔框安裝完畢.(4)墻面腳手架孔,穿墻孔及墻面缺損處用細石混凝土修整完畢。(5)混凝土梁/墻面的鋼筋頭和凸起物清除
11、完畢,墻表面凸起物大于或等于10mm時應剔除(6)主體結構的變形縫應提前做好處理。(7)墻面應清理干凈,清洗油漬、清掃浮灰等。舊墻面松動、風化部分應剔除干凈.(8)在噴施聚氨酯硬泡保溫層前應對基層表面抹水泥砂漿找平,平整度達到3mm后方可進行聚氨酯保溫層施工。對于基層平整度達不到要求的工程亦可根據現場實測平整度與相關方協商加大保溫漿料的用量預算.(9)噴涂無溶劑聚氨酯硬泡前,應做好對作業面以外的部位如門窗口等的遮擋.外門窗框宜噴施聚氨酯硬泡后再進行安裝以免污染.外掛吊籃上應掛好小眼安全網防止飛濺物污染環境.4、技術準備(1)保溫施工前施工負責人應熟悉圖紙,明確施工部位和工程量按工期要求制定施工
12、方案,(2)組織施工隊進行技術交底和進行安全教育.(3)材料配制 保溫施工前應指定專人負責材料配制。配制方法如下:A、聚氨酯防潮底漆的配制 聚氨酯防潮底漆:稀釋劑按1:0。6的重量比攪拌均勻,并在4小時內用完。B、聚氨酯預制塊粘結劑的配制 固化劑:粘合劑按包裝比用手提電動攪拌器攪拌均勻。少量物料混合時按1:4重量比攪拌均勻,并在4小時內用完。C、無溶劑聚氨酯現場發泡材料的配制 聚氨酯黑料:聚氨酯白料按1:1體積比采用高壓無氣噴涂機在10Mpa壓力條件下混合噴出.D、聚氨酯界面處理砂漿的配制: 聚氨酯界面劑:水泥按1:0。5重量比用砂漿攪拌機或手提攪拌器攪拌均勻,拌和好的界面砂漿應在2h內用完。
13、 硬泡聚氨酯噴施保溫材料的最佳施工溫度為15C35C,當環境溫度低于10,就應采取低溫施工措施四、施工工藝流程基層墻體清理大角吊垂直控制線、粘貼聚氨酯預制塊、找平基層墻體到3mm、涂刷聚氨酯防潮底漆噴涂第一遍PU保溫材料-插標準厚度控制釘-噴涂PU保溫材料至標準厚度-4小時后涂刷聚氨酯界面砂漿聚合物玻化微珠層粘貼網格布層抹面砂漿。基層處理刷防潮底漆彈控制線、安裝聚氨酯預制模塊噴涂第一遍聚氨酯保溫層(3mm) 插入聚氨酯厚度控制標桿 噴涂聚氨酯保溫層達到設計厚度加玻化微珠層(1.5mm)配防潮底漆粘貼網格布抹面砂漿五 施工工藝說明 1、吊大墻大角垂直線,安裝粘貼預制的聚氨酯模塊。 硬泡聚氨酯保溫
14、材料施工前應在墻面吊鋼垂直控制線墻角,門窗口處粘貼聚氨酯角膜。施工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1)在頂部墻面與底部墻面下膨脹螺栓,作為大墻面掛線鐵絲的垂掛點,高層建筑用經緯儀打點掛線,多層建筑用大線墜吊細鋼絲掛線,用緊線器勒緊在墻體大陰、陽角安裝鋼垂線,鋼垂線距墻體的距離為保溫層的總厚度. (2)掛線后每層首先用2m杠尺檢查墻面平整度,用2m托線板檢查墻面垂直度.達到平整度要求方可施工。 (3)用手鋸或壁紙刀將預制的聚氨酯模塊裁成寬度為150300mm,一邊含有坡口(坡度45。)的條狀模塊,以及其它需要的不規則形狀。裁好后用壓縮空氣將模塊表面的鋸末吹干凈,擺放整齊備用。在墻體陰、陽角處用聚氨酯角膜粘
15、結劑粘貼預制的聚氨酯模塊,調整角膜厚度使其于聚氨酯硬泡保溫層厚度相當,角膜直角邊要求與鋼垂線對齊,坡口邊緊貼墻面,要求粘結牢固.角膜應距鋼垂線有1cm左右的距離, (4)將制成的模塊用聚氨酯角膜粘結劑粘帖在墻體陰、陽角處。粘貼時用抹子或灰刀沿聚氨脂模塊周邊涂抹配制好的粘接劑膠漿,其寬度為50 mm左右,厚度為3-5 mm,然后在模塊中間部位均勻布置4-6個點。使得粘接劑膠的涂料面積不小于聚氨酯模塊面積的30,對于門窗洞口、裝飾線角,女兒墻邊沿等部位,用聚氨酯直角膜裁成平板沿邊口粘貼同樣坡口向里津貼墻面。 (5)墻體陰、陽角處聚氨酯模塊的排布應做錯茬處理。聚氨酯角膜要求粘結牢固,無翹起/脫落現象
16、.聚氨酯角膜粘結完成后噴施硬泡聚氨酯之前,應充分做好遮擋工作.一般門窗用塑料彩條布裁成與門窗口面積相當的布塊進行遮擋,具體做法是將帶釘木條或園釘將彩條布釘于聚氨酯角膜之上.對于架子管,鐵藝等不規則需防護部位應采用聚乙烯保鮮膜進行纏繞防護. (6)對于門窗洞口、裝飾線角,女兒墻邊沿等部位,用預制的聚氨酯模塊沿邊口粘貼,同樣坡口向里粘貼墻面。模塊于模塊之間應拼接嚴密,縫寬超出2mm時,用相應厚度的聚氨酯片堵塞. (7)對于墻體寬度不足900mm處,不宜噴涂施工,而應直接用相應規格尺寸的聚氨酯模塊粘貼。 (8)預制聚氨酯模塊粘貼完成24小時后,用電錘在預制聚氨酯模塊表面向內打孔,用塑料脹栓,進墻深度
17、不小于30mm,擰入或敲入脹栓,釘頭不超出板面,平均每個模塊12個脹栓。 (9)聚氨酯模塊要求粘結牢固,坡口邊緊貼墻面,無翹起/脫落現象,應距鋼垂線有1mm左右的距離,該距離為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找平層厚度. (10)聚氨酯模塊粘結完成后噴施硬泡聚氨酯之前,應充分做好遮擋工作,一般門窗用塑料彩條布裁成與門窗口面積相當的布塊進行遮擋,具體做法是將帶釘木條或園釘將彩條布釘于聚氨酯模塊之上,對于架子管,鐵藝等不規則需防護部位應采用聚乙烯保鮮膜進行纏繞防護。2、聚氨酯底漆施工 涂刷聚氨酯底漆待基層平整度驗收合格并清理干凈后,將稀釋好的聚氨酯底漆用磙刷均勻地涂刷于基層墻體。注意應保證硬泡聚氨酯保溫層的作
18、業面要覆蓋完全,不得有露刷之處。3、噴施PU保溫材料(1)做好遮擋以防污染相鄰部位。開啟高壓無氣噴涂機將聚氨酯保溫硬泡均勻地噴涂于墻面之上,噴施應從角膜坡口處開始,發起泡后,沿發泡邊沿噴施施工.(2)第一遍噴涂厚度宜控制在1cm左右。噴施第一遍之后在噴涂硬泡層上插與設計厚度相等的標準厚度釘,插釘間距3040cm為宜,并成梅花狀分布。(3)插釘之后繼續施工,噴涂可多遍完成,每遍厚度宜控制在10mm之內.控制噴涂厚度至剛好覆蓋釘頭為止.(噴涂硬泡表面應看到釘頭位置,但看不到釘頭).(4)噴施PU保溫材料時要注意防風,為防止風吹PU保溫材料造成污染,吊籃應該掛有小眼安全網。風速超過5m/s時不應施工
19、.(5)聚氨酯硬泡保溫層噴施后應按要求檢查保溫層厚度,并按檢驗批要求進行質量檢驗做檢驗記錄,(6)對于硬泡聚氨酯保溫層厚度嚴重超標處(已超過垂直控制線即保溫層總厚度)可用手鋸將過厚處修平.4、聚氨酯表面抹面砂漿界面劑的處理 聚氨酯保溫層厚度驗收合格后,PU基層噴涂4小時之后做聚氨酯界面砂漿處理,聚氨酯界面砂漿可用滾子均勻地涂于PU保溫基層上,也可用噴斗進行噴施施工。5、涂抹聚合物玻化微珠砂漿層 需設專人專職進行玻化微珠砂漿的攪拌,以保證攪拌時間和配合比的準確.保溫層漿料應在4h內用完。玻化微珠的保溫層抹灰厚度在1.5cm左右。要求達到設計厚度,無空鼓、無開裂、無脫落,墻面平整,陰陽角、門窗洞口
20、垂直、方正。間隔24小時,施工溫度偏低時,間隔時間可延長。施工宜自上而下,玻化微珠漿料施工時應達到貼餅、沖筋的厚度,使墻面平整度達到要求。 涂抹聚合物玻化微珠砂漿層前,應先檢查聚氨酯墻面是否干燥,表面是否平整,并去除聚氨酯表面的有害物質、雜質或表面變質部分。6、標準網格布的鋪設 壓入網格布,用抹子在聚氨酯表面均勻涂抹一道厚度為23mm的抹面膠漿(面積略大于一塊網格布范圍),立即將玻纖網壓入膠漿中,待膠漿干硬至可碰觸時,再抹上第二道抹面膠漿,直至全部覆蓋玻纖網,使玻纖網約處兩道膠漿中的中間位置。玻纖網的鋪設應自上而下,沿外墻一圈一圈鋪設,當遇到洞口時,應在洞口四角處沿45度方向補貼一塊標準網,以防止開裂.標準玻纖網間應互相搭接100mm,分段施工時應預留搭接長度。在轉角部位,標準網應是連續的,并從每邊雙向繞角后包墻的寬度不小于200mm,加強網應頂角對接布置鋪設玻纖網時,玻纖網的彎曲面朝向墻面,并從中央向四周用抹子抹平,直至玻纖網完全嵌入抹面膠漿內。若有裸露的玻纖網,應再抹適量的抹面膠漿進行修補。玻化微珠膠漿和玻纖網鋪設完畢后,不得撓動,靜置養護不少于24h,才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寒冷潮濕氣候條件下,還應適當延長養護時間。對已經完工的部分,應采取適當保護措施,避免雨水的滲透和沖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