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省道xx線xxxx至南溪段公路C3標深基坑施工方案編 制:審 核:批 準:目 錄一、編制依據31.1編制依據3二、編制原則32.1編制原則3三、工程概況53.1工程概況5四、施工準備54。1機具設備54。2作業條件54.3技術準備6五、施工技術措施65.1工藝流程65。2施工順序75.3施工技術75。4注意事項85.5雨天施工措施85。6質量標準95.7成品保護9六、安全保證體系106.1開挖措施106.2安全防護措施116。3安全保證措施126。4監控措施126。5搶險預案136。6救護措施136.7環保措施13深基坑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本項目招標文件、圖紙、工程量清單、補遺書、答疑書等
2、資料;2、本項目招標文件要求的技術標準、規范,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以及國家、交通部現行規范、規程、驗標等各項技術標準;3、我公司現場踏勘、調查獲得的相關資料;4、我公司擁有的工法成果、管理水平、技術能力、裝備能力,以及從事工程建設所積累施工經驗。二、編制原則1。 符合性原則嚴格遵守招標文件中安全、質量、工期、環保、文明施工等要求和規定,遵守鐵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條件、合同協議條款內容,滿足本標段工程建設工期和工程質量標準,符合施工安全、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等要求。2。 科學、先進、經濟、合理與實用相結合的原則結合本標段工程特點,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科學的組織方法,優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
3、順序、組織均衡、連續生產;以關鍵線路為主線,進行工期、資源優化;明確管理目標,量化管理指標、細化具體措施、強化針對性.3. 創新、發展的原則積極采用、鼓勵研發提高工程施工管理、組織、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保證施工安全、提供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進度。4.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在認真總結、吸取以往工程施工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堅決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執行國家、交通部、業主的有關安全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結合本項目各專業工程的特點,抓住安全工作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環節,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和控制流程,責任、目標逐級分解,定期檢查與考核,使安全工作有序可控,全面實現安全管理目
4、標。5. 質量第一的原則堅持“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原則,編制質量計劃,明確質量目標,嚴格執行質量檢驗及驗收標準,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確保主體工程質量零缺陷,單位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100,全部工程達到國家及交通部現行的施工質量驗收標準。6. 確保工期的原則科學安排施工工序,合理安排勞力、材料和機械設備,優化資源配置,最大限度采用機械化、專業化施工,確保工期要求。7. 全面創優的原則從源頭把關,抓過程控制,精細化管理,充分發揮樣板引領的示范作用,確保項目安全、優質、高效建設,一次成優。8. 文明施工、保護環境的原則堅持文明施工,重視環境保護,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嚴格執行GB/T24001-20
5、04環境管理體系和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嚴格遵循有關環保和水保法規以及建設單位對本工程環境保護的要求,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做好環保和水保工作。9. 全面推行標準化管理的原則以工程質量安全為核心,以施工組織設計為基礎,以專業化、信息化為支撐,全面推行標準化管理,接受發包人的監督與考核。三、工程概況本項目位于福建省xx市xx縣,起點位于xx村后山,起點樁號K36+080。312,沿既有壽政公路拓寬改造至路線終點(壽政交界處),終點樁號為K47+626.88,路線全長11。547km。其中新建2。945km,改建8。602km。主要包含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工程)、橋
6、涵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等。主要工程數量:土方14。12萬m3,石方57.10m3,排水工程6345m3,防護工程19143m3,砼路面10.47萬m2,橋梁3座(東木洋中橋為320m,南溪中橋為320m,新橋頭橋為110m),涵洞32道.四、施工準備4。1 機具設備1、機械:挖土機;裝載機;壓路機;自卸汽車.2、機具:手推車、鐵鍬(尖、平頭)、鋼卷尺、梯子、坡度尺、小線等專用施工機具。3、安全維護:護欄木質主桿、安全警示繩、安全警示標識牌、警示燈、彩條布、撐板、撐木、方木。4。2 作業條件1土方開挖前,根據設計圖紙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將施工區域內的地下、地上障礙物清除完畢。2各種現狀管線已改
7、移或加固,對暫未處理的地下管線及危險地段,做好明顯標志。3基坑有地下水時,根據當地工程地質資料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水位降至坑底0.5m以下。4施工區域內供水、供電、臨時設施滿足土方開挖要求,道路平整暢通.5作好土方開挖機械、運輸車輛及各種輔助設備的維修檢查和進場工作。 4。3 技術準備1開挖前認真審核設計圖紙和說明,已做好圖紙會審和施工組織設計,確定開挖斷面和堆土位置,運輸施工道路。2對有關人員做好書面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并已簽認.3已測放基坑開挖邊線、并用白灰標識。確定土方堆放場地及運土施工路線.五、施工技術措施5.1 工藝流程工藝流程圖詳見下頁測量放線基坑開挖設置基坑排水基坑底面處理
8、素混凝土墊層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養護5.2 施工順序1、確定開挖基坑的深度。2、根據工程概況、現場調查勘探及工程特點分析。3、根據地勘察資料,采用一次基坑放坡開挖.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中土的類別及坡頂有無靜、動荷載。5。3 施工技術1、基坑開挖采用分層開挖,人工修坡檢底的方式施工,邊坡在3m以內為1:0。3,邊坡在3m以上5m以下為1:0.5,開挖線距地下設施及道路近邊坡為1:0.2。2、基坑底設計標高以上0.2m-0.3m的原狀土應予以保留,禁止擾動,采用人工清理,如局部超挖,需用連砂石回填夯實。3、距地下設施近的地方用人工挖掘,人工進行修邊撿底的方法進行操作。4、挖土開槽,應嚴格控制基底高
9、程,嚴禁超挖。基底設計標高以上0.3m的原狀土要用人清理至設計標高,如果局部超挖或發生擾動,必須換填料位1015mm天然級配的砂石料或中粗砂并夯實。5、基底如有塊石、碎石,磚等堅硬物體時,應鏟除至設計標高以下0。2m,然后鋪上天然級配砂石料、面層輔上砂土整平夯實。6、基坑開挖時,開挖過程不宜長時間暴露,宜開挖一段、施工一段,禁止晾槽施工。5.4 注意事項1基底超挖:開挖基坑不得超過基底標高,如個別地方超挖時,其處理方法應取得業主及設計單位的同意。2基底未保護:基坑開挖后應盡量減少對基土的擾動。如果基礎不能及時施工時,可在基底標高以上預留30cm土層不挖,待做基礎時再挖。3施工順序不合理:應嚴格
10、按施工方案規定的施工順序進行開挖土方,應注意宜先從低處開挖,分層、分段依次進行,形成一定坡度。4開挖尺寸不足,邊坡過陡:基坑底部的開挖寬度和坡度,除應考慮結構尺寸要求外,應根據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寬度。5土方開挖采用挖掘機開挖,先揭表層后按基坑設計深度以一定邊坡率放線開挖,開挖時予留30cm作人工清底撿平,以免擾動基槽原狀土。5.5 雨天施工措施1、為保證工程質量及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在施工過程中,應對部分工程項目或工序加以合理安排.雨季施工時加強排水工作和防止基坑塌方事故的發生.2、詳細調查并掌握雨季資料,做好施工中的臨時防護措施。3、對主要材料機具在雨季施工期間準備的儲備量。4、對職工進行雨
11、季施工教育。5、臨設工程設計和施工充分考慮防雨要求,施工便道排水系統。安排專人維護,降雨前后定期巡查排險,并設置明顯的通行指示標志.6、及時掌握每日天氣情況,據此合理進行施工安排。7、雨期施工在開挖的基坑時,應注意邊坡穩定。必要時可適當放緩邊坡坡度或設置支撐。同時應在坑外側圍以土堤或開挖水溝,防止地面水流入.經常對邊坡、支撐、土堤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6 質量標準(1)保證項目基坑、和場地的基土土質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嚴禁擾動.(2)一般項目基坑、和場地的基土開挖必須符合規范要求。5。7 成品保護(1)對定位標準樁、軸線引樁、標準水準點等,挖運土時不得碰撞。并應經常測量和校核其平面位
12、置、水平標高和邊坡坡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定位標準樁和標準水準點應定期復測和檢查是否正確.(2)土方開挖時,應防止鄰近已有建筑物或構筑物、道路、管線等發生下沉和變形。必要時應與設計單位或建設單位協商采取防護措施,并在施工中進行沉降或位移觀測。(3)施工中如發現有文物或古墓等,應妥善保護,并應及時報請當地有關部門處理,方可繼續施工。如發現有測量用的永久性標樁或地質,地震部門設置的長期觀測點等,應加以保護.六、 安全保證體系6。1 開挖措施1開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時,應根據當地工程地質資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于開挖面05m,然后才能開挖。2施工機械進入現場所經過的道路,應事先經過檢查,
13、必要時要加固或加寬等準備工作。3選擇土方機械,應根據施工區域的地形與作業條件,土壤類別與厚度、總工程量和工期綜合考慮,以能發揮施工機械效率來確定.4施工區域運行路線的布置,應根據作業區域工作的大小機械性能、運距和地形起伏等情況加以確定。5在機械施工無法作業的部位和修整邊坡坡度和清理均應配備人工進行。6采用挖掘機坑上開挖大型基坑時,應縱向分行、分層按照坡度線向下鏟挖,但每層的中心地段應比兩邊稍高一些,以防積水。7采用挖土機反鏟、拉鏟其施工方法有兩種:(1)端頭挖土法:挖土機從坑端頭,以倒退行駛的方法進行開挖.自卸汽車配置在挖土機的兩側裝運土。(2)側向挖土法:挖土機一面沿著坑的一側移動自卸汽車在
14、另一側裝運土。8采用鏟運機施工方法正鏟挖土。9挖土機沿挖方邊緣移動時,機械距離邊坡上緣的寬度不得小于基坑深度的1/2。如挖土深度超過5m時,應按專業性施工方案來確定.10在開挖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槽壁和邊坡的狀態。深度大于15m時的基坑,根據土質情況,應作好支撐的準備,以防坍塌。11開挖基坑,不得挖至設計標高以下,如不能準確地挖至設計地基標高時,可在設計標高以上暫留一層土不挖,以便在找平后,由人工挖出.12暫留土層:一般鏟運機、挖土機挖土時,為20cm左右;挖土機用反鏟、正鏟和拉鏟挖土時為30cm左右為宜。13在機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應配合人工隨時進行挖掘,并用手推車把土方運到機械挖到的地方,,
15、以便及時挖走.14修幫和清底。在距槽底設計標高50cm槽幫處,找出水平線,釘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將暫留土層挖走.同時由兩端軸線(中心線)引樁拉通線(用小線或鉛絲),檢查距槽邊尺寸,確定槽寬標準.以此修整槽邊,最后清除槽底土方。槽底修理鏟平后進行質量檢查驗收.15開挖基坑的土方,在場地有條件堆放時,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應一次運走,避免二次搬運。6。2 安全防護措施a. 基坑開挖后全線進行人工修邊,修邊要求將機械挖土后留下的凸出的土輪順坡度方向削平,以防止風干開裂脫落。b. 對基坑上口土方及顆粒進行人工清撿主距溝邊1。5m的范圍內。c. 在距坑邊口2m的范圍沿基坑周邊設置防護欄,高
16、度1.5m。d. 沿防護欄各明顯的位置懸掛安全警示標志,和安全警示繩.e. 坑邊設專人進行安全巡視,巡視人員,必須保證24小時在崗。f。 夜間沿溝邊防護欄設紅色信號警示燈。g。 綿雨天及陽光暴曬天在坑底施工時,用彩條布把兩邊坑壁進行覆蓋,避免由于雨水不斷滲透引起基坑塌方及陽光暴曬引起坑壁松動滑落.6。3 安全保證措施(1)上下溝槽必須走馬道、安全梯。馬道、安全梯間距不宜大于50mm。(2)拆除支撐前,應對基坑兩側的建筑物、構筑物和坑壁進行安全檢查,并應制定拆除支撐的實施細則和安全措施。(3)機械開挖土方時,應按安全技術交底要求放坡、堆土,嚴禁掏挖,履帶或輪胎應距基坑邊保持1.5m以上的距離。(
17、4)挖掘機作業前應進行檢查,確認大臂和鏟斗運動范圍內無障礙物及其他人員,鳴笛示警后方可作業。(5)基坑外圍搭設不低于1.5m的護欄,設警示燈,并派有專人巡視。(6)人工孔樁時,堆土高度不宜超過1。5m,且距孔口邊緣不宜小于1m,堆土不應遮壓其他設施.(7)人工基坑撿底時,兩人橫向間距不應小于2m,縱向間距不應小于3m。(8)由于人工基礎比較深,上面要派專人指揮,還要注意基底操作人員的安全.6。4 監測措施1項目經理牽頭由專職安全員組建一個安全小組,小組成員來自各施工標段操作人員,各施工標段抽一人.2小組成員要進行各種安全規范的培訓學習.3小組成員要對施工現場安全起到帶頭作用4小組成員在各自標段
18、施工時,要先檢查施工前的各種引起不安全的因素,要做到“預防為主,安全施工”。5在開挖深基坑時,要檢查相鄰建(構)筑物、道路及周圍環境的沉降和位移情況進行觀察。6在深基坑作業時,要檢查基坑兩邊溝壁的土質有無松動,有無裂紋,還檢查溝槽四周的環境有無地面水流入基坑,而引起塌方.7人工修邊時,要探測有無地下設施(電纜、管道等)6.5 搶險預案(1)每個管理人員都要進行安全知識的培訓,要做到能應付施工現場的突發事件。(2)項目總經理及現場管理人員發生安全事故要在第一現場,并能及時處理所發生的安全事故。(3)施工現場按排一輛車,以應急工地發生的突發事件。(4)發生重大安全事故,要及時聯系當地公安部門、醫院、駐地部隊、政府派人參與搶險。(5)發生安全事故必須上報,不能隱瞞。6。6 救護措施1、要在第一時間通知120救護車。2、對傷勢較重的人員要及時送醫院。3、施工現場預備一些救護醫療藥品。6.7 環保措施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環保工作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為響應國家對做好環保工作的號召,滿足業主的有關要求,根據本工程特點,努力做好環保工作。利用每周的安全學習后的時間,增加環保條例、知識的宣傳,提高全體員工的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