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建XX鐵路工程XX1標DK44+850-DK45+050段路基試驗段施工方案目 錄1概述11。1 編制依據11。2 工程概況11。3 地形、地貌21。4 工期計劃22施工技術及施工工藝方案32。1試驗路目的32。2路基試驗段選址32.3施工準備32。4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52.5路基填土施工工藝流程92.6施工組織機構103確保工程質量與安全的措施113。1 質量保證措施113。2質量保證保障體系123。3安全保障組織機構及人員配置124雨季的施工安排135 環境保護措施146試驗總結161概述1。1 編制依據1。1.1.路基根據沿線地形、地貌、地質、水文、氣象等自然條件設計;1。1.2。鐵路
2、路基設計規范TB10001-2005;1.1.3。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TB10102-2010;1.1。4。鐵路路基施工規范TB10202-2002;1。1。5.鐵路路基施工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42003;1.2 工程概況新建xx至xx鐵路xx-標段起訖里程為:DK0+000DK56+918站前工程及相關xx聯絡線工程,主要工程數量如下:包含路基48.07公里,特大橋5座/4490。59延長米,大橋12座/ 3860。79延長米,中橋5座/493.44延長米,框構及公路橋13020.39頂平米,涵洞(含公路)1894。16橫延米,隧道2座/958延長米。既有xx站、雙陽站站場改造,站線
3、5。84鋪軌公里,正線1.595鋪軌公里,鋪道岔21組,改建道岔20組。重點控制工程:伊丹河特大橋1877.12米、伊通隧道(515米)。主要技術標準如下:鐵路等級:級;正線數目:單線;限制坡度:12;設計行車速度:120km/h;最小曲線半徑:一般地段1200m,困難地段800m;牽引種類:內燃(預留電氣化條件);機車類型:DF系列;牽引質量:2500噸;到發線有效長度:850 米;閉塞類型:自動站間閉塞。1。3 地形、地貌xx至xx鐵路沿線地貌單元為低山丘陵區,河谷階地區。沿線大部分為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較大,少部分為低山地貌,地形高差大,地勢較陡。海拔高度一般在220m350m.大部分相對
4、高差較小,一般小于50m。1。4 工期計劃本工程開工5月10日、完工時間6月31日共計:51天。2施工技術及施工工藝方案2。1試驗段目的1通過試驗段來確定填料適宜的松鋪厚度和相應的碾壓遍數、最佳的機械配套和施工組織、驗證最佳含水量,作為控制填方施工的依據。2通過試驗段的生產,確定以下主要項目:(1)在最佳含水量的情況下,確定不同壓實區中碾壓遍數與壓實度的關系;(2)在最佳含水量的情況下,確定不同壓實區中碾壓遍數與沉降量的關系;(3) 通過兩個關系曲線確定不同壓實區的松鋪系數、松鋪厚度;(4)通過試驗確定人員、機械、設備的最佳組合,為大面積施工提供充足的依據,為路基工程全面開工、順利施工創造條件
5、。2。2路基試驗段選址根據本標段實際地形情況,路基試驗段選址擬定于DK44+850DK45+050,長度200米,填方段橫坡平緩,路基中心平均填土高度8m。原地面為腐殖土、耕植土,地勢平坦.本次試驗段擬填筑二十二層,即底層松鋪40厘米和頂層松鋪35厘米。因此本次試驗段選址在全線土方路基施工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對本標段大規模土方施工具有指導性.2.3施工準備1、人員組織為保證試驗段順利完成,本著質量第一的原則,特成立試驗段施工小組。試驗段領導小組成員:組 長:關少航副組長:徐國星組員:高偉(施工負責人) 吳強兵(技術負責人)楚暉(質檢負責人) 何寶林(試驗負責人) 韓亞光(測量負責人)2、機械
6、選擇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單位進場數量備注1推土機 SD16TL臺22平地機PY160B臺13壓路機YZ20J臺24裝載機ZL50C臺25灑水車12T臺26運輸車豪沃330輛127挖掘機神鋼350臺18挖掘機小松360臺19挖掘機日立200臺110挖掘機日立350臺13、試驗、檢測設備全站儀和水準儀各一套灌砂筒一套K30平板載荷儀一套鋼板尺一個4、路基材料試驗檢測結果填料為挖方利用土摻6%白灰(內參)。經檢測,該挖方土液塑限等符合規范要求。5、材料采購石灰改良土采用生石灰或膨脹巖(土)風化層拌合,石灰摻入量比6。0%(內摻)。土料中硫酸鹽含量應小于0.8,有機質含量小于10。土塊應擊碎至粒徑不大于1
7、5mm。生石灰質量應符合國家級(三等)以上標準,活性CaO+MgO含量不低于70%,石灰儲存時間不宜超過3個月,使用前應24小時澆水粉化,其粒徑應小于5mm。生石灰的粉和塊之比應小于3:7;2.4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一)施工方案:采用挖掘機進行挖方段土層挖掘,并由自卸車運至指定土場。在土場消解生石灰,消解后采用挖掘機進行均勻拌和,石灰摻拌量按6%(內摻)進行摻拌。灰土料運至現場后采用推土機和平地機整平,再由推土機初平,平地機精平,壓路機碾壓,基床以下路堤要達到90以上壓實度,基床底層要達到91以上壓實度。路基工程完成試驗段,合格后,全標段同時進行大規模連續施工。(二)路基填筑施工方法:(1)測
8、量放線:首先對接收的導線控制點進行復測校核,然后采用全站儀放出路中線和路塹坡頂線、路堤坡腳線位置并進行測量復核,以20m為一個斷面,插上小旗,并用白灰畫出路基邊線,填報檢測資料并經監理驗收合格。(2)清理與掘除:將拆遷線范圍內的地表土、樹根及不適宜填筑路基的材料清除干凈,清表深度30厘米并使用裝載機、自卸汽車按監理工程師的指示傾倒至棄土場。(3)基底碾壓及處理:路床下的土質基底,路基采用推土機配合平地機進行平整,并用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填前碾壓壓實度不低于90%,由質檢人員現場檢測壓實度并報監理驗收,符合要求后,進行下道工序施工。(4)摻拌石灰:在挖方段取土坑附近摻生石灰,采用挖掘機翻拌后打堆
9、料,悶料時間為812小時,待石灰消解、土的塑性指數與含水量降至最佳含水量以上2之后,將拌和料由挖掘機裝自卸車運至填方段施工現場。(5)土方運輸、攤鋪:自卸車運灰土至路基上,按試驗段確定的松鋪厚度,在路基上畫出方格網,計算出路基一層每平方米填料用量及每車卸料間距,并在路基上做出標記,然后按線卸料。填料卸滿后,由推土機初平,必要時進行翻拌晾干或灑水增加含水量,待土的含水量達到最佳含水量的2范圍內時由推土機進行初平,平地機刮平,最后用壓路機碾壓密實。在施工中道路兩側設置標志桿,用來控制壓實厚度。(6)拌和:拌和采用挖掘機拌和,石灰撒入土中后,宜不灑水進行初拌,拌勻后應悶料812h,再進行灑水復拌,拌
10、勻后即行整平、壓實,其拌和遍數在三遍以上,第一遍不宜翻拌到底,以防石灰粉下沉,集中在底部翻拌不均,形成灰夾層。第二遍拌和后應檢查灰劑量,如劑量不足需及時補足,拌和后的混合料應達到色澤均勻一致,沒有灰團及素土夾層等。在拌和過程中應及時檢測含水量,以便在精平碾壓時,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高1%左右。待灰量檢測合格后進行下道工序。(7)碾壓:施工中采用YZ20振動壓路機,碾壓時第一遍不振動以靜力進行碾壓,然后先慢后快、振動碾壓46遍,最后再以YZ20光輪靜碾碾壓1遍,碾壓行駛速度控制在4km/h以內,碾壓直線段時由兩邊向中間,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縱向進退式碾壓,橫向碾壓輪跡重疊4050cm,碾壓過程中試
11、驗員檢測壓實度,直到達到要求的壓實度為止。壓實上層時應控制振動壓路機的振動強度以減小震動,避免擾動下層。碾壓結束自檢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檢驗。 (8)施工注意事項:1、填方路基必須按路面平行線分層控制填土標高;填方作業應分層平行攤鋪;保證路基壓實度。每層填料鋪設的寬度,每側應超出路堤的設計寬度80cm,以保證修整路基邊坡后的路堤邊緣有足夠的壓實度。不同土質的填料應分層填筑,且應盡量減少層數,每種填料層總厚度不得小于80cm.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頂面最后一層的壓實層厚度不應小于10cm.2、填土路堤分幾個作業段施工時,兩個相鄰段交接處不在同一時間填筑,則先填段應按1:1坡度分層留臺階;如兩段同時施
12、工,則應分層相互交疊銜接,其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m.3、填筑土質要求:用于路基填筑的挖方土方不得含有腐植土、凍土、樹根、草泥和易腐朽物質,過濕土要粉碎風干后再進行分層填筑。有機質含量不得大于10,液限不得大于32%,塑性指數不得大于12.4、碾壓后的壓實層面不得有明顯輪跡,并不得有“彈簧”、松散、起皮現象,壓實層面應平整。5、改良土路基應進行7天灑水養生。6、石灰改良土壓實后應滿足相應部位填料的壓實標準,并滿足浸水飽和固結不排水三軸強度buc不小于420kpa,現場7天無側向抗壓強度qu不小于295kp。7、路基檢驗標準見下表。8、工地氣溫低于5或有濃霧或降雨時,不得進行石灰改善土施工。9、石灰
13、改善土混合料拌和后,必須在當天完成碾壓。10、石灰改善土層未鋪封層時,禁止開放交通。2.5路基填土施工工藝流程路基填土施工工藝流程圖路基復測腐殖土存放清理掘除施工放樣原地面平整碾壓開挖臨時排水溝改良土拌合編制試驗段施工方案 填料運輸 布 料推 平 碾 壓檢 測分層填筑至路基設計標高 刷 坡 形成試驗段報告2.6施工組織機構質量檢查組織機構質量小組組長關少航工程技術小組(負責施工工藝控制)吳強兵試驗檢測小組(負責施工質量檢測)何寶林路基施工隊楊立新施工人員在施工中按工藝進行質量控制3確保工程質量與安全的措施3。1 質量保證措施1、 項目部擁有熟練的施工隊伍,豐富的施工經驗和先進的施工機械設備.我
14、們有信心和決心將本標段路基的施工質量搞上去,使之成為業主滿意的優質工程項目,為確保工程質量我們將采取下列措施:1)、強化施工隊伍自身的監督檢查機構,建立以工程質量小組組長為核心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對施工所用材料及施工質量的監督。2)、加強質量教育,強化全體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質量意識,形成自覺的,習慣性的質量意識.2、積極主動的接受上級派駐的監理機構和監理人員對工程質量的檢查和指導,及時提供施工技術文件,原始記錄及有關資料,并根據監理工程師的要求,提供各種檢測儀器和檢測人員等,為監理工程師對質量的檢測提供一切方便條件。3、對質量工作實行動態管理,把質量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中,設專職質檢員嚴格
15、控制質量。3.2質量保證保障體系質量檢查組織機構圖公司質量安全部項目經理部 項目總工程師材料設備部質 量 部試驗工程師材料工程師設備工程師路基工程師測量工程師質檢工程師各分項工程質檢員3.3安全保障組織機構及人員配置項目經理部設安全管理員1名,施工隊設專職安全員1名。項目經理部進行月安全檢查,工程部按旬進行檢查,作業隊和施工班組進行日檢查。 項目經理部安全保障組織機構圖項目經理:孫建國沈文靜項目副經理:徐國星項目總工:關少航專職安全員李賓綜合辦公室蔣楠質檢部楚暉工程保障部高偉工程技術部 吳強兵路基施工隊楊立新4雨季的施工安排掌握天氣預報的氣象趨勢及動態,開工前與當地氣象部門簽訂服務合同,以利安
16、排施工,做好預防的準備工作。1)、根據當地的氣象預報,合理安排工程施工。2)、雨季施工應盡早疏通周圍的排水系統,與自然溝(河)開通順暢,避免淹沒農田和其他設施.3)低落地段,高填深挖地段和地質不良地段的土質路基應避開雨季施工。4)雨季填筑路堤時,應隨挖、隨運、隨填、隨壓.5)設置臨時泄水槽及臨時排水溝,保證路基施工期間雨水及時排出且不沖刷邊坡。6)做好施工便道,便橋的建設使之能在雨季正常通車,為施工服務。7)如施工便道對原地面溝槽造成封堵時應埋深涵管或引拍至自然隨后,保證路基本體不被浸泡。5 環境保護措施環境保護目標:保護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為當地百姓創造一個清潔適宜的生活和勞動環境.1
17、、設立環保機構,切實貫徹環保法規嚴格執行國家及地方政府頒布的有關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的法規、方針、政策和法令,結合設計文件和工程,及時提報有關環保設計,按批準的文件組織實施。2、 重視環保工作嚴格遵守業主的環境保護政策,為了確保環境得到保護,不管任何時候都接受監理工程、業主的環保人員及政府有關環保機構的工作人員的檢查,認真按照監理工程師的指令去辦.成立由項目經理為組長的環境保護小組,配備一定數量的環保設備和技術人員,認真學習環保知識,共同搞好環保工作。3、 加強施工生產的環境保護工作針對地區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環境的破壞。1)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統一運至當地垃圾排放場或按工
18、程師的要求進行集中處理。2)、土地恢復施工結束后,對臨時用地和永久性用地進行整平、拆除建筑物、清除污染物,達到環保標準或耕地使用標準。棄土、棄石堆按工程師的要求進行整形、復耕等環保及美化處理。3)、路基施工車輛通行居民區,車速應盡量降低,并及時對通行道路進行灑水處理.4)、保護水環境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用溝壕或堤壩同生活水源隔開,避免污染生活水源。施工廢水、生活污水設污水沉淀井,不得直接排入農田、河流和溝渠.生活污水采取二級生化或糞池等措施進行凈化處理,經檢查合格后方準排放。在農田區施工時,對既有的排灌系統加以保護,必要時修建臨時水渠、水管等,保證排灌系統的完整性.5)、文物保護措施各施工處的
19、第一負責人為文物保護的責任人。文物保護的責任人對轄區內施工人員進行文物保護條例的教育和學習。施工過程中發現文物或有考古、地質研究價值的物品時,應暫停施工,封閉現場,防止文物被損壞或流散。施工隊伍應立即通知經理部,由經理部盡快通知甲方和當地有關文物管理部門,對文物進行保護。發現的所有文物均歸國家所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私自藏匿和處理。6試驗總結試驗段施工結束后,對試驗段質量進行檢查,符合標準則可作為路基的一部分,否則,將其挖除,重新進行試驗。通過上述試驗段方案的實施,檢驗方案的可操作性,用以指導標段其他路基灰土的施工。 分析試驗數據,編制試驗報告,確定以下內容:1、 填料的土質是否滿足鐵路路基填筑要求;2、 原地表軟土地基的挖掘,取土場灰土摻拌及悶料時間;3、 確定填料松鋪厚度對應的最佳含水量、壓實速度、碾壓遍數、碾壓沉降差;4、 確定石灰拌和的均勻性,石灰劑量等參數;5、 確定填料達到設計壓實度所配備的機械設備組合;6、 總結出適合本項目路基挖方摻加6%灰土處理的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