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kV登崗輸變電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第一節 框支梁支撐體系方案一、編制依據1、廣東省建設工程高支撐模板系統施工安全管理辦法。2、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3、建筑工程荷載規范。4、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J842001。5、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二、基本概況我公司承建的110kV登崗輸變電工程的綜合樓。1 總用地面積413m22 總建筑面積826m23 建筑基地面積梁底支撐采用鋼木混合支撐,底模為18mm膠合板,方木采用50100mm紅松,鋼管為483.5鋼管。此部位是施工的重點,由于頂板施工荷載較大,根據廣東省建設工程高支撐模板系統
2、施工安全管理辦法規定,必須對支撐系統進行設計及驗算。當采用門式鋼管腳手架做為支撐時,施工按施工組織總設計和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28-2000,J43-2000執行。三、梁板施工工藝流程搭設腳手架、支柱模至梁底 支梁底模、板底模 澆筑柱砼 綁扎鋼筋 (穿預應力筋) 封梁側模 綁扎板鋼筋 隱蔽驗收 澆筑梁板砼 養護 砼強度達設計要求 (張拉預應力筋)拆模 轉入下一施工段1、結構布置:梁側模采用方木背豎楞400,豎楞上背方木橫楞并14螺桿500對拉;梁底模下當梁寬250時設一道方木縱楞,梁底模下當梁寬350時設二道方木縱楞,當梁寬700時設三道方木縱楞,方木擱柵300,鋼管立桿
3、間距1000一道,立桿離地面100設掃地桿,每隔1800設水平拉結桿。2、梁底模板計算:其傳力系統為:現澆砼及施工等荷載 梁底模板 縱方木 橫方木 水平鋼管 鋼管支柱 承接層。1. 荷載:(1)恒載標準值:1400mm厚砼:24kN/m3 1.4=33.6kN/m2鋼筋: 1.5kN/m31.0=1.5 kN/m2模板: 0.30 kN/m2所以,恒載標準值gk=35.1kN/m2;(2)活載標準值:人員及設備均布荷載:2.5 kN/m2振搗砼均布荷載: 2.0 kN/m2所以,活載標準值qk=4.5 kN/m2(3)荷載承載力設計值P承=1.2gk+1.4qk=48.42kN/m2;2. 內
4、力驗算:因為在實際砼澆注中,采用斜面分層工藝,且在砼澆搗過程中,振動棒的作用范圍較大,在跨距較小時,可近似認為活荷載為均布且同時作用于各跨,即:不必考慮最不利荷載分布。設l為縱方木跨距。查建筑施工手冊表2-15,得:km=0.105;kv=0.606;kw=0.644查建筑施工手冊表2-54,得膠合板設計強度及彈性模量為:fv=1.2N/mm2;fm=20N/mm2;E=65000.9=5850N/mm2所以:M=kmP承l2=0.10548.420.32=0.457kNM= = = =6.04N/mm2 可知符合抗彎要求;可知符合抗剪要求;可知符合撓度要求。四、 梁底縱向方木驗算:1. 計算
5、資料:方木為紅松E=90000.85=7650N/mm2=11.7N/mm2fv=1.41.30.9 N/mm22. 縱向方木承受的荷載由多跨連續梁在均布荷載作用下受力情況可知:最大支座反力出現在連續梁第二支座(即上圖B支座),查表可知kvb左=0.606,kvb右=0.526,支座反力:RB=(kvb左kvb右)P承l=(0.6060.526)48.420.25=13.7kN每米均布反力P=RB/1m=13.7kN/m(方木自重忽略)3. 求縱向方木內力:查表得:km=0.105,kv=0.606,kw=0.644M= kmPl12(l1為橫方木跨距)=0.10513.70.252=0.09
6、kNm= = =1.2N/mm2 可知抗彎符合要求;可知符合抗剪要求;可知符合撓度的要求。五、 梁底橫方木驗算:1. 荷載計算:RB=PL=13.70.25=3.425集中力P= RB=3.426,等效均布荷載P=13.7kN/m查表,四等跨連續梁(簡化為2m計算)km=0.107;kv=0.607;kw=0.632M= kmPl22(l2為梁下立桿橫距)=0.10713.70.42=0.234kNm= = =1.1N/mm2可知抗彎符合要求;可知抗剪符合要求;可知撓度符合要求。六、 梁底縱向鋼管驗算:1. 計算資料:查表得鋼管相關參數如下:W=5.08103mm3;I=12.9104mm4;
7、E=2.1105MPa;fm=205MPa2荷載計算:等效均布荷載取最大值:3內力計算:km=0.105;kw=0.644;kv左=0.606;kv右=0.526M= kmPL2(L為梁下立桿縱距)=0.10518.30.42=0.44= = =86.6N/mm2 可知抗彎符合要求;七、 直角扣件抗滑移能力驗算:RMAX=(kV左kv右)PL=(0.6060.526)29.340.4=7.6kNV=RMAX=7.6kN2Vc=17kN采用雙扣件可滿足要求。八、 立桿穩定性驗算:1 立桿相關參數:A=4.89102mm2;g=3.84g/m;I=15.8mm;E=2.1105;f=205MPa支
8、柱高6m-1.0m=5.0m設三道水平桿距地1.8m,即L=1.8m立桿及相關橫桿重量=49.1KN可知符合要求。第二節 樓板支撐體系計算書一、 設計資料地下室層高為6.6米,樓板厚度為13cm,凈高=6.6m-0.13m=6.47m。二、 結構布置:底模下方木橫楞400,鋼管(鋼支撐)橫向1000,縱向1000,掃地桿和水平拉結桿設置同梁支摸,另外須設剪刀撐增強剛度。 三、 板底模板計算:其傳力系統為:現澆砼及施工等荷載 板底模板 水平方木 水平鋼管 鋼管支柱 承接層。荷載:(1)恒載標準值:130mm厚砼:24kN/m3 0.13=3.12kN/m2鋼筋: 1.5kN/m30.13=0.1
9、95 kN/m2模板: 0.30 kN/m2所以,恒載標準值gk=3.615kN/m2;(2)活載標準值:人員及設備均布荷載:2.5 kN/m2所以,活載標準值qk=2.5 kN/m2(3)荷載承載力設計值P承=1.2gk+1.4qk=4.338+3.5=7.838kN/m2;荷載(剛度)設計值P剛=1.2gk=4.34kN/m2;取每米板寬計算:P承=7.84kN/mP剛=4.34N/m內力驗算:因為在實際砼澆注中,采用斜面分層工藝,在跨距較小時,可近似認為活荷載為均布且同時作用于各跨,即:不必考慮最不利荷載分布。查建筑施工手冊表2-15,得:km=0.105;kv=0.606;kw=0.6
10、44查建筑施工手冊表2-54,得膠合板設計強度及彈性模量為:fv=1.2N/mm2;fm=20N/mm2;E=65000.9=5850N/mm2所以:M=kmP承l2=0.1059.370.42=0.157kNM= = =2.91N/mm2 可知符合抗彎要求;可知符合抗剪要求;可知符合撓度要求。四、 板底方木驗算:計算資料:方木為紅松E=90000.85=7650N/mm2=11.7N/mm2fv=1.41.30.9 N/mm2縱向方木承受的荷載:由多跨連續梁在均布荷載作用下受力情況可知:最大支座反力出現在連續梁第二支座,查表可知,支座反力:RB=P承l=3.75kN考慮到用4米方木,按四等跨
11、梁計算:求縱向方木內力:查表得:km=0.107,kv=0.607,kw=0.632M= kmPL2(L為板底水平鋼管跨距)=0.1073.7512=0.40kNm= = =4.8N/mm2 可知抗彎符合要求;可知符合抗剪要求;可知符合撓度的要求。五、 板底水平鋼管驗算:計算資料: 查表得鋼管相關參數如下:W=5.08103mm3;I=12.9104mm4;E=2.1105MPa;fm=205MPa荷載計算:水平鋼管線荷載:內力計算:km=0.105;kw=0.644;kv左=0.606;kv右=0.526M= kmPL2(L為梁下立桿縱距)=0.10515.612=0.8= =157N/mm
12、2 可知抗彎符合要求;六、直角扣件抗滑移能力驗算:RMAX=(kV左kv右)PL=(0.6060.526)15.61=12.4kNV=RMAX=12.4kN5M 8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 2表面平整(2M長度以上) 5四、模板拆除1、拆模:在砼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面受損后,方可拆除模板。2、底模:在砼強度符合下表后,方可拆除模板。機構類型 結構跨度(m) 按設計的砼強度標準值的百分比計.板 2 50%2,8 75%8 100%梁 8 75%8 100%懸臂構件 2 75%2 100%3、預應力砼梁板底模,應在結構件建立預應力后拆除。4、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結構,在砼強度符合設計強度等
13、級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載;當施工荷載所產生的效應比使用荷載的效應更為不利時,必須經過核算,加設類堆放好。五、高支模及支撐體系的驗收高支模施工是本工程施工的重點。由于局部樓面高度高,梁板斷尺寸大,施工荷載大,若鋼管扣件支撐體系處理不當,極易發生事故,故必須對高支撐支撐體系進行驗收,達到施工方案要求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1、支撐支撐體系的水平縱橫拉桿嚴格按本主案設計的豎向間距位置,地面第一道水平縱橫拉桿距地面為200mm。2、立桿下墊5060X100mm斷面的木枋墊板。3、檢查扣件螺栓的擰緊程度。4、縱橫向均設置垂直剪刀撐,其間距為不大于6m;同時主梁兩側支撐立桿垂直面上必須設置剪刀撐
14、,全面設置,不可跳躍,鋼管與在面呈450至600角,夾角用回扣連接牢固。5、單塊梁板的模板支撐支撐體系的四周邊緣,必須設置剪刀撐,防止邊緣失穩,造成質量事故。六、防止高支模支撐系統失穩的措施1、澆注梁板砼前,應組織專門小組檢查支撐體系中各種堅固件的固體程度。2、澆注梁板砼時,應專人看護,發現緊固件滑動或桿件變形異常時,應立即報告,由值班施工員組織人員,采用事前準備好的10t千斤頂,把滑移部位頂回原位,以及加固變形桿件,防止質量事故和連續下沉造成意外坍塌。七、高支模支撐架搭設和拆除的安全技術措施(一)安裝安全技術措施1、應遵守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有關規定。2、架子作業時,必須戴安全帽,系緊安全帶
15、,穿工作鞋,戴工作卡,鋪腳手架不準馬虎操作,操作工具及零件放在工具袋內,搭設中應統一指揮,思想集中,相互集中,相互配合,嚴禁在腳手架搭設過程中,嘻笑打鬧,材料工具不能隨意亂意亂拋亂扔,吊運材料工具的下方不準站人。3、凡遇六級以上大風、濃霧、雷雨時,均不得進行高空作業,特別是雨后施工,要注意防滑,對腳手架進行經常檢查,凡遇大風或停工段時間再使用腳手架時,必須對腳手架進行全面檢查,如發現連接部分有松動,立桿、打橫桿、小橫桿、頂撐有左右上下位移,鐵絲解除,腳手板斷裂、蹺頭等現象,應及時加固處理。4、立桿應間隔交叉有同長度的鋼管,將相鄰立桿的對接接頭位于不同高度上,使立桿的薄弱截面錯開,以免形成薄弱層
16、面,造成支撐體系失穩,5、扣件的緊固是否符合要求,可使用矩扳手實測,要4060N.M過小則扣件易滑移,過大則會引起扣件的鑄鐵斷裂,在安裝扣件時,所有扣件的開口必須向外。6、所有鋼管、扣件等材料必須經檢驗符合規格,無缺陷方可使用。7、模板及其支撐系統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防傾覆的可靠臨時措施。8、施工現場應搭設工作梯,作業人員不得爬支架上下。9、高支模上高空臨邊要有足夠的操作平臺和安全防護,特別在平臺外緣部分應加強防護。10、模板安裝、鋼筋綁扎、砼澆筑時,應避免材料、機具、工具過于集中堆放。11、不準架設探頭板及未固定的桿。12、模板支撐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劈裂的材料。頂撐要垂直、底部平整堅實、并
17、加墊木。木楔要頂牢,并用橫順拉桿和剪刀撐。13、安裝模板應按工序進行,當模板沒有固定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作業。禁止利用拉桿、支撐攀登上落。14、支模時,支撐、拉桿不準連接在門窗、腳手架或其他不穩固的物件上。在混凝土澆灌過程中,要有專人檢查,發現變形、松動等現象。要及時加固和修理,防止塌模傷人。15、在現場安裝模板時,所有工具應裝入工具袋內,防止高處作業時,工具掉下傷人。16、二人抬運模板時,要互相配合,協同工作。傳送模板、工具應用運輸工具或繩子綁扎牢固后升降,不得亂仍。17、安裝柱、梁模板應設臨時工作臺,應作臨時封閉,以防誤踏和墮物傷人。(二)、拆除安全技術措施1、模板拆除須待預應力張拉后進
18、行,防止倒塌事故發生。2、拆模板,應經施工技術人員按試塊強度檢查,確認砼已達到拆模強度時,方可拆除。3、拆模應嚴格遵守從上而下的原則,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重模板,禁止拋擲模板。4、高處、復雜結構模板的拆除,應有專人指揮和切實可靠的安裝措施,并在下面標出作業區,嚴禁非操作人員靠近,拆下的模板應集中吊運,并多點捆牢,不準向下亂仍。5、工作前,應檢查所有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須用繩鏈系掛在身上,工作時思想集中,防止釘子扎腳和從空中滑落。6、拆除模板采用長撬桿,嚴禁操作人員站在拆除的模板下。在拆除樓板模板時,要注意防止整塊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作平臺模板時,更要注意,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下傷人。7、拆除間歇時,應將已活動模板、拉桿、支撐等固定牢固,嚴防突然掉落,倒塌傷人。8、已拆除的模板、拉桿、支撐等應及時運走或妥善堆放,嚴防操作人員因扶空、踏空墮落。9、在混凝土墻體、平臺上有預留洞時,應在模板拆除后,隨即在墻洞上做好安全防護,或將板的洞蓋嚴。八、文明施工文明施工的要求參照施工組織方案的有關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