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測量放線技術交底工程名稱施工單位xxxx集團西南分公司分項工程測量工程交底時間交底內容:一、準備工作:1、測量設備準備:施工測量準備工作是保證測量工作全過程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所用的測量設備已全部經過檢測并處于受控狀態,有專人負責定期檢查。 2、人員配備:為了確保定位放線和標高抄測的精度,測量放線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且做到人員固定、分工明確。3、技術準備:認真熟悉圖紙,掌握軸線尺寸,熟悉儀器,掌握儀器的使用要點,統一施測手勢。熟悉劃點、線、扶尺、彈墨線等細部操作要點提前繪制各部位施測平面圖,并注明主要施測方法。二、工程定位控制測量1、首先施工單位應與建設單位辦理測繪成果控制點簽字交接手續。建設
2、單位應提供給施工單位一份由測繪院提供的測繪成果報告。2、施工單位應根據提供的控制點將平面坐標及標高控制點引測到施工現場不易被受損的部位。3、施工方格控制網必須經初定、精測和檢測三步進行,并且施工單位應定期由專人負責進行復核并做好控制點的維護工作。4、根據施工現場及周圍環境條件,選擇適當地方按一次埋設、多種用途、長期使用的原則埋設首級控制點、組成一個完全能滿足施工放樣及沉降觀測需要的永久性施工控制網。控制點按要求進行技術處理、控制點所處位置要保證今后不被占用且障礙較少、以使對控制點進行使用和保護。控制點既作平面控制之用,又作標高控制之用。5、工程開始前,根據工程結構情況,利用首級控制點,放出二級
3、控制點作為施工的二級控制,并進行聯測復核。該控制點既可用于細部點的放樣,同時又可用作對工程上各節點的復核檢測。施工現場通過控制點OQ2675(H=204.871m)點,通過LSD中間轉點分別向施工現場引測布置3個標高控制點,為了能保證工程施工方便需要,并交接給勞務班組; 主樓設置4個坐標控制點用以樓座定位控制點(其中有2個呈十字交叉的控制點作備用)。注意定位坐標控制點要選擇有代表性的點,否則將會給施工帶來不便。為了方便高程測量,在施工現場布置2個高程控制點,從OQ2675點出發進行高程閉合測量,測量誤差應滿足60n測量規范誤差要求。6、利用全站儀對所有控制點進行精確測定,并與附近的國家城市等級
4、點進行聯測,使其坐標與高程統一,便于今后使用。7、利用配套計算機對所有觀測值進行嚴密平差,保證整個控制精度完全能夠符合國家工程測量技術規范和工程設計要求。平差成果存入計算機內,需要時可以隨時調用。8、隨著施工的進展,考慮到各種因素可能造成的影響,經常對所有控制點作必要的檢測。三、彈線要求及約定1、平面測量控制線:放線要求彈出外墻邊線、軸線1000mm控制線;2、標高控制線:標高控制線在鋼筋綁扎完畢,支設墻體模板前,應該在上一層的鋼筋主筋上用大紅油漆標出建筑1000mm標高控制線,便于鋼筋梁綁扎標高控制和頂板模板支設檢查;本工程墻體和頂板支模分開,在墻體模板拆除后,應立即彈出建筑1m標高控制線;
5、3、測量標識:所有平面坐標控制網均采用25長2000mm的鋼筋打入土中,并用500500mm C15混凝土在鋼筋頭上部500mm厚(鋼筋頭底于混凝土20mm,且要露出混凝土面)來固定坐標點,防止坐標和高程控制點被破壞。上部均刻出十字交叉線,以便查找定位。樓座內測量控制點則采用大紅油漆標成三角形作為標高控制點標識,三角形上平部分為標注的標高控制線。樓座內的平面控制點則在首層設置-8200200鋼板(具體做法見下圖),并在其上劃出十字交叉線,交叉點作為控制點。四、控制點保護措施1、控制點的做法及保護措施:所有平面坐標控制網均采用25長2000mm的鋼筋打入土中,并用500500mm C15混凝土在
6、鋼筋頭上部500mm厚(鋼筋頭底于混凝土20mm,且要露出混凝土面)來固定坐標點,防止坐標和高程控制點被破壞。2、樓座內測量控制點則采用大紅油漆標成三角形作為標高控制點標識,三角形上平部分為標注的標高控制線。3、樓座內的平面控制點則在首層設置-8200200鋼板,用鋼針刻劃十字線定點,線寬0.2MM,并在交點上打洋沖眼,以便長期保存。埋設數量及位置應能滿足施工要求為原則。對東峪街路上的1#、2#控制點應進行重點保護,為以后工程施工提供測量依據,并引測若干個控制點上報監理公司驗收記錄備案以備用。五、施測部署及高層垂準測量與平面放樣1、由于本場地施工場地大,應此在施工過程中將工程施工存在量尺誤差、
7、閉合誤差等等因素。為了能盡可能降低誤差,提高精度要求,則采用在全站儀從一級控制點導出二級控制點作為內部控制網的控制點(具體詳見控制點布置平面圖)2、施工測量總體布置:(1)根據甲方給定的測繪成果報告和施工藍圖,施測16#、17#、18#、19#樓及16#樓車庫平面控制網和高程控制網,建立測量控制網。(2)建筑物定位控制:施工現場通過控制點OQ2675,通過LSD1中間轉點分別向施工現場引測布置3個標高控制點,為了能保證工程施工方便需要,并交接給勞務班組;同時在主樓周邊設置4個坐標控制點(其中有2個呈十字交叉的控制點作備用)。(3)0.000以下軸線控制和投測方法:通過主樓及裙房樓周邊設置的控制
8、點,地下室采用交匯法得出軸線300mm控制線。在基礎墊層施工完成后,以地面控制樁采用后方向交匯法向墊層上投測建筑物軸線控制網,然后經校核無誤后彈上墨線,并引測到外圍防水保護墻上,并標注軸線編號,上報甲方邀請測繪部門進行基槽驗線。(4)0.000以下標高傳遞:將標高傳遞到墊層上和邊坡上,做好標記,以便施工時使用,向槽內傳遞標高時,一定要注意鋼尺的使用和讀數準確,根據溫差修改閉合差。(5)水平標高和平面控制點的引測1)垂準測量內部控制點的留設:根據以往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計劃在軸線1m控制線處留設“十”字形垂準測量控制點2個;根據各個樓分段情況,分別設置不同的數量的控制點來滿足施工測量精確度需求。
9、2)內部控制網的施測:根據業主提供的測量資料及開始施工時建立的平面控制網建立建筑物內部平面控制點,運用極坐標法,按既定的垂準測量控制點在建筑物內布設測量,再運用交合法進行校核。所布設的控制點與整幢大樓的測量基準點進行聯測,測量結果進行嚴密平差,計算點位坐標,要求控制網的測距相對中誤差小于L/20000,測角中誤差小于7。一般情況下,這種改化只需進行兩次。因垂準測量的精度要求較高,為此,基準點處預埋20cm20cm鋼板,用鋼針刻劃十字線定點,線寬0.2mm,并在交點上打洋沖眼,以便長期保存。所布設的平面控制網應定期進行復測、校核。3)水平標高引測:標高通過樓座外墻側面往上引測。4)平面控制點引測
10、:樓座內的平面控制點采用“內控制法”。在首層設置200200-8厚鋼板,用鋼針刻劃十字線定點,線寬0.2mm,并在交點上打洋沖眼,以便長期保存。在相應樓層部垂直部位預留200200的預留孔(各個預留孔應設置蓋板),采用激光垂準儀往樓上傳遞控制點。設置數量具體根據現場流水段施工確定。(6)控制點的復核:要對各個控制點進行周期性復核,因樓層高度高和儀器自身精度限制,可將首層的平面控制點引測至10層樓板部位,反復復核確定精度能滿足工程測量規范要求,一次基準點平移基本能滿足全部棟號的施工要求。有條件的場地可結合“外控”法進行復核。3、控制樁點要建在通視條件好、以便施測、不妨礙施工的地方并做好保護設置,
11、避免開槽毀掉和車碾移動,以便校核車庫和塔樓位置坐標的準確性。4、按照定位原則,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先內業審核圖紙制定施工方案,布置施測控制網,審核無誤后,再進行現場的實測,實測要嚴格按測量技術規程進行。六、驗線1、驗線工作是發現測量放線錯誤和檢查測量施線精度是否合格的必不可少的工序,其要點如下:驗線的依據要原始、正確、有效;驗線用的儀器與鋼尺應按規定進行檢定;驗線的精度要適應驗線要求,并校正完好;驗線部位選擇關鍵環節與最弱點位。2、放線工作完成后,在自檢、互檢及技術主管部門復核合格后應即時請監理工程師進行驗線。七、水準點的引測和層高控制1、本工程水準點的引測必須用二等水準測量,確定
12、水準測面的標高并與國家或城市水準點聯測。水準點網的主要技術要求按工程測量規范進行。2、隨著主體上升,高程控制工作可與平面放樣同步進行。在工程開始時,先精確測定各個二級控制點的標高,將它們歸化到各軸線交點設計標高所使用的高程系統,放樣時可將全站儀設在二級控制點上,利用全站儀可以直接測出兩點間的直線距離的功能,測出軸線交叉點與站點之間的相對高差,將標高傳遞至任一高處,在樓層上每往上傳遞5層的部位,要進行一次水準點的復核和調整。建筑檐高誤差不得超過4mm。八、主要構件的施工測量控制1、墻、柱垂直度控制本工程控制柱垂直度應首先計算出各柱軸線中心點平面位置的坐標(X、Y),將它們與柱施工到任意高度的標高
13、(H)一起組成三維坐標(X、Y、H),然后利用全站儀可進行三維坐標測量的功能,將全站儀架設在控制點或臨時控制點上(臨時控制點已經精確測定),按(X、Y、H)對柱進行空間定位,即可保證柱施工垂直度完全能夠滿足設計要求。2、梁板施工測量控制梁板施工的測量控制主要是控制梁的標高,而標高的控制則可通過測量垂直距離來實現。施工時,將全站儀架設在控制點或臨時控制點上,利用全站儀可直接測量兩點間垂直距離的功能,由梁上某一位置的設計標高,計算出該位置到儀器位置的垂直距離H(H=設計標高控制點或臨時控制點標高儀器高),全站儀即可定出設計標高的實際位置。利用全站儀可以比用鋼卷尺丈量來控制垂直距離精確得多。九、允許誤差值角度觀測主要技術要求方格網等級經緯儀型號測角中誤差()測回數半測回歸零差()1級DJ2616施工放樣的主要技術要求測距相對中誤差測角中誤差()根據起始水平面在施工水平面上測定高程中誤差(mm)豎向傳遞軸線點中誤差(mm)1/2400632從一級控制點向建筑物內部引測時,其投點誤差不得超過2mm。標高控制點引測允許誤差:3mm。軸線間允許誤差范圍值高度(m)允許誤差(mm)每層3H30m530mH60m10十、附圖交底人被交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