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嵐縣-太原輸氣管道工程(龍泉古交分輸站)三標段工程河道內管道施工方案編制:審核:批準:江蘇省工業設備安裝集團有限公司 年 月 日河道內管道施工方案管道沿途將穿汾河,管道截彎取直將穿越河流。為了減少穿越難度、保證安全、降低成本。重點是河床管道的施工技術。1。主要施工工序施工準備修施工便道運管回堰導流防腐補口補傷組對焊接管溝開挖下溝穩管回填連頭地貌恢復地面音頻檢漏2.施工技術要求(1)施工準備施工前應詳細閱讀施工圖紙及設計文件,并在穿越點進行試開挖,認真了解穿越點的地形地貌、地質結構,到當地氣象、水利部門了解近期、中期的天氣情況,保證安裝工作的順利運行。(2)測量放線根據施工圖紙要求放出管線中心線
2、、作業帶占地邊界線。并將設計交付的控制樁引出作業帶并加以保護。(3)施工便道修筑、作業帶清理1作業帶清理前,應進行河谷內管道安裝的整體施工規劃,施工作業帶的清理應與施工便道、管溝開挖等土方施工結合起來,盡可能減少土石方工作量。2)合理規劃好河流、導流溝、地面管道、管溝土石方、堆管場,保證河谷施工順利、有序的進行。3)對于河流與臺地的過渡地段,由于臺地土層較薄,清理時應將土石分層堆放在臺地上,避免放在河道內阻塞河道。對于漿砌石護坡、護岸,機械清理前,采用人工清除砌石,并在作業帶邊堆放好,以備恢復臺地時用。(4)防腐管的運輸和堆放1)河道管道運輸主要通過公路和施工便道、作業帶運到堆管場,再進行倒運
3、。2)河谷地段的堆管場選定盡量布置在高處,以避免洪水沖刷損壞管道內涂層和外防腐層。堆管場尺寸為3020m,每隔1000m左右修建一處。3)堆管場應平整壓實,按照規范的要求在堆管場四周設置排水溝。(5)管線組焊由于河谷一般地勢相對平緩,河谷川臺地段主管道焊接主要采用溝上半自動流水作業。連頭、碰死口地段采用溝下半自動焊。在河流穿越時,當河水流量較小可以用導流管導流時,穿越段管線可以全產啊預制;反之,只能分成兩段進行預制。其操作程序與一般線路施工要求相同。(6)防腐補口補傷 1)防腐材料存放應符合生產廠商的要求。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其操作規程,必須符合職業安全衛生、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要求,并應符合國
4、家、地方有關法律規定. 2)焊縫經外觀檢查、無損探傷和試漏合格后方可進行補口。補口前應將補口處的泥土、油污等污物清除干凈,除銹達到標準質量要求。 3)管口防腐完成后,在管道補口旁邊做標記。 4)當存在下列情況之一且無有效防護措施時,不得進行補口、補傷:雨天、風沙天;風力達到5級以上;相對濕度大于85。若必須進行補口、補傷作業,應采取適當措施保證補口、補傷質量,并獲得業主或監理的同意后方可實施。 5)防腐管下溝前,全線用高壓電火花檢漏儀檢查防腐層的連續完全性,發現針孔及不合格處應修補,并對修補處再經一次檢查,檢查合格后,方準下溝。(7)圍堰導(截)流當河流流量較小時,圍堰可用挖掘機在距離穿越管道
5、上下游各20m處取土壘筑兩條攔水壩:本根據流量安裝導流鋼管。 1)合理規劃好河流、導流溝、地面管道、管溝土石方、堆管場、壓重塊堆放場,保證河谷順利施工,有序的臺地土層較薄,清理時應將土石層分層堆放在臺地上,避免放在河道內阻塞河道。對于漿砌石護坡、護巖、機械清理前,采用人工清除砌石,并在作業帶邊堆放好,以備恢復時使用。2)當河流流量較大,導流管無法滿足流量的要求時,需要開挖導流渠進行導流.導流渠底部應比河床底部低0.5m,并有510%的坡度,與原核島方向的夾角為3045。當導流溝開通水流正常后,在管道中心線兩側各1520m處用機械和人工配合攔河筑壩。筑壩時,上、下游的壩體與管溝中心線要30m以上
6、,以滿足施工需要和壩體穩定。對于落差較大,流速較快的河流,上游壩主河道迎水面部位內襯雙層塑料布,壩體采用編織袋裝上,蹉跌碼放.(8)管溝開挖1)每段管溝開挖前,向管溝開挖機組下達管溝開挖通知書,并作好技術交底工作.2)在管溝開挖通知書下達后,由監理和管溝開挖機組人員,依照設計圖紙和管溝開挖通知書,對開挖段的所有控制樁和標志樁、管線中心灰線進行驗收和核對,確認無誤后才能進行管溝開挖.3)管溝開挖行進應按管道中心灰線和管溝邊線進行控制。管溝開挖深度應按開挖通知書的要求并結合線路控制樁、標志樁 標示及設計圖紙綜合考慮進行開挖控制,管溝深度超過5米時采用階梯式分層開挖.4)地下水較高的地段,管溝開挖時
7、應采用明溝降水,在管溝內低點設置積水坑,用足夠數量的大排量水泵房快排盡明水。盡可能避免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影響當地的生態環境。(9)地面音頻檢漏 采用1。5千伏的檢漏儀檢測(10)管溝下溝及回填1)下溝前復測管溝溝底的標高、溝底寬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清理管溝的塌方、石塊、積水等雜物。2)石方段管道下溝前應對溝壁、溝底凸起的石塊進行清理。溝底的軟土墊層要均勻、平坦、無雜物,并經監理工程師和業主代表檢查認可。3)管溝檢查合格以后,進行管線下溝。4)下溝前要按規范要求對管線涂層進行認真的檢漏,發現漏點要及時的修補.5)管道下溝時,起重點距環焊縫距離應大于2m,管道兩個起吊點間距不得超過26m,起吊高度小
8、于1m。6)落底后的管道不得有懸空現象,否則其下應用細土填實,并保證管頂標高正確,然后安裝配重塊。7)下溝檢查合格后立即回填細土。細土回填至管頂以上300mm后,即可回填原狀土。8)需要碰死口連頭兩段各20m范圍內的管線先預留不予回填,應在工序安裝完畢后再回填至設計要求。預留連頭處管口用盲板封焊,防止管線進水。(11)連頭、碰死口1)連頭地點應盡量選在管線埋深在正常管線埋深的地點,減少抽水量或不用抽水即可碰頭。2)碰死口前,連頭所用直管所用鋼管、彎頭、彎管等材料材質、壁厚、防腐層、內涂層應符合設計要求.3)連頭處作業面應平整、清潔、無積水,操作坑不小于3m2m,溝底比設計深度加深500 mm800mm。溝壁應堅實,地質不良時應加設防護裝置.4)下料時應考慮熱脹冷縮量,連頭組裝焊接應盡快完成,但不得強行組對焊接。5)管道轉角連頭時,應根據管溝開挖測量成果表中該處的實際轉角角度,計算出切線長和弧長,并進行實地復測,以確保下料的準確性。(12)地貌恢復管溝回填細土后,再用原土回填至河床和堤岸標高。并將主河槽內的圍堰拆除,主河槽以外河床和堤壩恢復設計要求執行。管溝回填后,立即進行水工保護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