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一、編制依據2二、施工準備22。1材料要求2.2施工機具與設備22。3作業條件2三、施工工藝231施工排水:2。2基礎施工:33.3工藝流程:33.4操作辦法435檢查井周的回填土:3。井框(蓋)安裝施工:3。檢查井施工的質量監控:一、編制依據1。排水檢查井圖集(圖集號02S15)12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142006)1。3踏勘現場所獲取的調查資料.二、施工準備.材料要求.。1水泥、砂、磚、摻合料及水等經檢驗合格,其數量應滿足施工需要,質量要滿足砂漿拌制的各項要求。2。1。磚、砂漿、蓋板砼抗壓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1。3井圈、井蓋、踏步的選用符合設計要求.2施工機具與設備 砂漿拌制設備
2、、數量、能力應滿足現場拌制需要.2。3作業條件.3.1排水管道檢查井基礎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表面清理干凈整潔。2。3。2測設井位軸線位置并標示井底高程(流水面高程)。2。3。3所用材料已運至施工現場,數量滿足施工需要。2.3。4施工用砂漿配合比已完成并滿足施工需要。2。3。5井室內未接通的備用支線管口已封堵完成。三、施工工藝。施工排水:3。1在檢查井施工過程中,必須做到不間斷排水,嚴禁帶水操作。2溝槽開挖采用明溝排水施工時,應在開挖的溝槽范圍以外布置排水井,排水井規格:60H(有效深度40cm),其間距不宜大于150m.3。1。檢查井施工時,應在檢查井基礎10c以外布置排水井。3。2基礎施工:
3、.2。1井的砼基礎之強度和厚度的規定:井基礎的砼強度和厚度等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最低砼強度等級不得低于C5,素砼井基礎的最小厚度不得小于152。2檢查井基礎施工:3。2。2。1不落底的檢查井:井基礎應與管道基礎同時澆筑3。2。2.有落底的檢查井:應先施工井基礎,然后砌井壁達管道基礎底標高,再澆筑管道基礎。3.2。3應按施工規范進行砼澆筑。澆筑完后,要給砼一定時間的養護期只有當砼基礎強度達1。2Ma時,方能進行下道工序(安裝管道或砌井壁的施工).3.。2。4嚴禁留出井位、先施工管道,再施工檢查井或先砌井壁后澆筑砼底板的錯誤作業法。3。3工藝流程:井底基礎 砌筑井室及井內流槽,表面應用砂漿分層
4、壓實抹光井室收口及井內壁原漿勾縫,踏步安裝 預留支管的安裝與井壁銜接處理 井身二次接高至規定高程 澆筑或安裝井圈 井蓋就位。3.操作辦法3。4.井底基礎應與管道基礎同時澆筑.34。2砌筑井室時,用水沖凈基礎后,先鋪一層砂漿,再壓磚砌筑,必須做到滿鋪滿擠,磚與磚之間灰縫保持。3。4.3排水管道檢查井內的流槽應與井壁同時砌筑,流槽應與上下游管道接順,管內底高程應符合本工藝質量標準的要求。3.4。4磚砌圓形檢查井時,應隨時檢測直徑尺寸,當需要收口時,如為四面收進,則每次收進不應大于3;如為三面收進,則每次收進不應大于5;砌筑檢查井的內壁應采用原漿勾縫,在有抹面要求時,內壁抹面應分層壓實,外壁用砂漿搓
5、縫并應壓實。3.5砌筑檢查井的踏步應隨砌隨安,位置準確,踏步安裝后在砌筑砂漿或砼未達到規定抗壓強度前不得踩踏3.4。砌筑檢查井的預留管應隨砌隨安,預留管的管徑、方向、標高應符合設計要求,管與井壁銜接處應嚴密不得漏水,預留支管口應用低強度等級砂漿砌筑封口抹平。4。7當磚砌井身不能一次砌完,在二次接高時,應將原磚面的泥土雜物清理干凈,再用水清洗磚面并浸透.34。8磚砌檢查井接入圓管的管口應與井內壁平齊,當接入管徑大于00時,應砌磚圈加固管子穿越井室壁或井底,應留有05的環縫,用油麻、水泥砂漿、油麻石棉水泥或黏土填塞并搗實。3。4。磚砌檢查井砌筑至規定高程后,應及時澆筑或安裝井圈,蓋好井蓋。3。檢查
6、井周的回填土:3。.1現澆砼或砌體水泥砂漿的強度應達到設計規定的強度后方允許回填.嚴禁與砌井體同步回填。35。2井周40c寬范圍內的回填材料,均應采用%石灰土.對于雨水口砌體外的回填,因其回填空間實際上無法達到cm寬(一般只有51cm寬)致使施工機械無法入內操作的,要采用合理級配砂石料回填充實。35。3壓實機具:配置小型機械如蛙式打夯機和立式沖擊夯等。3。5。4壓實工藝:3。5。4。1井室周圍的回填,應與管道溝槽的回填同時進行,當井室周圍的回填與管道溝槽的回填不便同時進行時,應留臺階形接茬。3。4。2當溝槽內每一層回填土壓實成型后,用人工將井室周圍40cm范圍內的松土挖去,換填預先拌制好的6%
7、石灰土,并在保持最佳含水量的狀態下用沖擊夯夯實直至成型。要使石灰土壓實后與井壁緊貼.3.5。4。3井室周圍回填壓實時應沿井室中心對稱進行,且不得漏夯。.。4。4在進入道路結構層施工時,除采用壓路機碾壓外,還應采用蛙式打夯機或立式沖擊夯逐層對井周60公分范圍內進行補夯,以清除碾壓死角。3.6井框(蓋)安裝施工:3。放置預制鋼筋砼井圈,注意要將預制砼井圈平面位置及標高調整好(井圈與磚砌井室平面位置一致).3.6。2 將檢查井蓋放置在預制鋼筋砼井圈上,井蓋底沿井周用4個鐵制楔型塞,將井蓋頂面調至放線標高位置。36。3井蓋底與預制鋼筋砼井圈間用高標號砂漿進行填充3.7檢查井施工的質量監控:3.7。檢查
8、井的砼底板澆筑及井周回填土,應作為監理旁站監督的一項重要內容。7.2當檢查井基坑挖好后,基底土質和狀態要作為一項必檢的隱蔽工程項目經監理工程師驗收.。7。3檢查井底板砼澆筑后在砌井壁前應經監理工程師驗收.3。7。其他未盡的施工要求,按有關規范和規定執行.四、質量標準。1 主控項目。4。磚與砂漿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規范要求。4.42井蓋的選用符合規范要求,標識明顯。4.3井周邊回填土必須符合規范要求。2 一般項目4.2。1井壁砌筑應位置明確,砂漿飽滿,灰縫平整,不得有通縫、瞎縫、抹面壓光,不得有空鼓、裂縫等現象。4。2。2井內流槽應平順圓滑,不得有建筑垃圾等雜物。4.2。3井室蓋板尺寸及預留位置應準
9、確,壓墻尺寸符合規范要求,勾縫整齊。2。井圈、井蓋應完整無損、安裝穩固、位置準確。425砌筑檢查井質量要求允許偏差見表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檢 查 方 法1井室尺 寸長、寬2用尺量長寬各計一點直 徑3井筒直徑20用尺量4井筒高 程農田或綠地20,30用水準儀測量5路面與路面規定一致用水準儀測量6井底高程安管D5010用水準儀測量7D500158頂管D150,-0用水準儀測量9D150+0,4010踏步安裝水平及垂直間距外露長度1用尺量取偏差較大者11腳窩高、寬、深1用尺量取偏差較大者12流槽寬度10用尺量注:1、表中D為管徑()。 2、 接入檢查井的支管管口露出井內壁不大于2。3、農地、綠地中
10、的井口應按有關規范要求高出地面.五、安全與環保5。1基礎強度達到規定強度,并經驗收合格后及時砌筑井室結構。2井室施工作業現場應設護欄和安全標志。井室踏步材料規格、安置位置,應符合設計規定,作業中應隨砌隨安,不得砌筑完成后,再鑿孔安裝。.井室完成后,應及時安裝井蓋.施工中斷未安裝井蓋的井室,必須臨時加蓋或設圍擋、護欄、并加安全標志。5.井室完成后,應及時回填土,清理現場;當日回填土不能完成時,必須設圍擋或護欄,并加安全標志。六、 成品保護6。砌筑井室施工過程中要注意對預制蓋板、磚進行保護,嚴禁磕碰6。2井室砌筑完成后,應及時安裝井蓋或臨時加蓋,以防止施工垃圾掉入井室內污染井室.。3要加強對井室及流槽抹面養護以防止出現抹面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