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金山鐵路改建工程標段第一項目經理部(K3+542。49K13+000)雨水抽升站(沉井)專項施工方案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Shanghai Construction (Group) General Co. 20XX年7月目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21、概況22、工程地質狀況23、地下水狀況34、主要工程數量3三、總體施工安排4四、排水泵站(沉井)施工方案51、施工工藝流程52、沉井制作53、沉井下沉94、沉井封底95、沉井制作及下沉有關驗收參數10五、出水井、進出水管施工10六、安裝給排水管道及設施11一、編制依據1、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金山鐵路改造工程雨水抽泵站施工圖
2、;2、上海鐵路局局長一號令;3、鐵道部、上海鐵路局、上海金山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等有關通知規定: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辦法鐵辦【20XX】190號改建既有線和增建第二線鐵路工程施工技術暫行規定鐵建設【20XX】14號鐵路工務安全規則鐵運【20XX】177號 關于公布上海鐵路局建設工程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上鐵建發【20XX】83號關于加強滬寧城際施工安全管理的通知上鐵建函【20XX】120號關于公布上海鐵路局臨近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 上鐵運發【20XX】451號 關于公布上海鐵路局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 上鐵運發【20XX】316號 關于印發上海鐵路局營業線施工限速地點
3、防護接車實施辦法的通知 上鐵工發【20XX】111號關于重新公布影響營業線路橋設備安全施工有關規定的通知 工路橋函【20XX】181號關于進一步加強臨近營業線施工機械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工函【20XX】260號 關于公布加強滬寧滬杭城際建設等營業線施工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 工綜函【20XX】192號上海鐵路局工務處關于加強營業線施工安全巡查監護、定點檢查監護管理的通知 上工安發【20XX】189號 上海鐵路局上海工務段4、上海金山鐵路有限責任公司施工組織設計編制辦法5、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有關企業規章制度;6、鐵道部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規則(部令32號);7、鐵路技術管理規程(鐵道部部
4、令第29號);8、鐵路運輸安全保護條例;9、鐵路工務安全規則;10、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規則;11、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12、鐵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13、工程施工技術規范、工程質量驗收評定標準及有關規定: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97)市政排水管道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CJJ3-90)二、工程概況1、概況本工區共2個雨水抽升站,即大葉公路立交工程排水泵站、新峰路立交工程排水泵站,沉井中心分別位于既有線里程K8+020。0右33m、K9+860.0左25m處.大葉公路立交排水泵站:泵站為圓形桶狀鋼筋混凝土結構,內徑為6m,壁厚0.3m,泵井凈深9。53米,泵站頂標高
5、為4。0m,底標高為-5。53m,泵站高度h為7.63m,采用沉井法施工,出水井采用明挖法施工。本工程室內地面標高0。00m,相當于絕對標高3。80m。新峰路立交工程排水泵站:泵站為圓形桶狀鋼筋混凝土結構,內徑為6m,壁厚0.3m,泵井凈深10。13米,泵站頂標高為3.60m,底標高為6。53m,泵站高度h為8。23m,采用沉井法施工,出水井采用明挖法施工。本工程室內地面標高0。00m,相當于絕對標高3.60m。主要工作量有:沉井、泵房、給排水管道、雨水檢查井、電氣和水泵設備安裝等.2、工程地質狀況泵站所處位置土層特性及地下水文條件:1、大葉公路立交排水泵站: (1)雜填土:松散,稍濕。(2)
6、 粉質黏土層:承載力為90KPa。(3) 淤泥質粉質黏土層:承載力為50KPa。(4)淤泥質黏土層:承載力為55KPa。(5)粉質黏土層:承載力為80KPa。(6) 粉質黏土層:承載力為150KPa。(7)粉砂:承載力為150KPa。2、新峰路立交排水泵站:(1)mlQ4素填層,稍密,主要填料為粘性土;(2)lmQ4粉質粘土層,灰黃色,軟塑,地基承載力=90Kpa;(3)lmQ4淤泥質粉質粘土層,灰色,流塑,地基承載力=50Kpa;(4)mQ4淤泥質粘土層,灰色,流塑,地基承載力=55Kpa;(5)l粉質粘土層,灰、褐灰色,軟塑,地基承載力=80Kpa;(5)2粉土層,灰色,飽和,中密,地基承
7、載力=100Kpa;(5)3粉質粘土層,灰色,灰黑色,軟塑,地基承載力=100Kpa;(7)2粉砂層,灰色,飽和,密實,建議地基承載力=180Kpa;3、地下水狀況(1)大葉公路立交排水泵站所在場區地下水屬潛水類型,深部(7)2層砂性土中為承壓水;補給來源主要為大氣降水及地表徑流.勘探期間由鉆孔中測得穩定水位埋深約為2.80m左右(對應標高3.14米),地下水位受降雨、潮汛、地表水的影響有所變化,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無腐蝕性。(2)新峰路立交排水泵站所在場區地下水屬潛水類型,補給來源主要為大氣降水及地表徑流,年平均水徑埋深一般為0。5m0。7m,對砼結構及鋼筋無腐蝕性。4、主要工程數量大葉公路立
8、交排水泵站主要工程數量表(一)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鋼筋混凝土排水泵井D=6m,H=7.63m座1肆水重(07)12磚砌出水池3.61.752.0m座1P=22Kw3潛水排污泵及安裝200JYWQ40010-3000-22套2P=1.5Kw4潛水排污泵及安裝50JYWQ151512001。5套15泵基礎C15M30.26格柵鋼制異徑管DN300DN200DN80DN50 個1217鋼爬梯鋼制彎頭DN30090DN8090個1238定滑輪鋼制三通DN80DN80個119手動單軌小車地腳螺栓帶帽SG120,L=440mm個1810手動單軌小車地腳螺栓帶帽SG-0。516,L=230mm個141
9、1拍門鋼管DN300個 m22312拍門鋼管DN80個m12813碟閥管道支架DN80 DN300 DN80個22214噴嘴DN50個4新峰路立交排水泵站主要工程數量表(二)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鋼筋混凝土排水泵井D=6m,H=8。23m座1肆水重(07)-12磚砌出水池3。61。752.0m座1P=22Kw3潛水排污泵及安裝200JYWQ400-10-300022套2P=1。5Kw4潛水排污泵及安裝50JYWQ15-15-12001。5套15泵基礎C15M30。26格柵鋼制異徑管DN300DN200DN80DN50 個1217鋼爬梯鋼制彎頭DN30090DN8090個1238定滑輪鋼制三
10、通DN80DN80個119手動單軌小車地腳螺栓帶帽SG-120,L=440mm個1810手動單軌小車地腳螺栓帶帽SG-0。516,L=230mm個1411拍門鋼管DN300個 m22312拍門鋼管DN80個m12813碟閥管道支架DN80 DN300 DN80個22214噴嘴DN50個4三、總體施工安排根據本工程特點,泵房的施工計劃略滯后于框架橋,其主要施工順序為:沉井制作下沉-雨水管及窨井施工房屋施工安裝泵房給排水管道及設施。沉井、泵房的施工主要分三個階段:沉井制作、房屋施工及安裝泵房給排水管道及設施。沉井制作含泵井制作下沉、閘槽井制作下沉、出水井制作;房屋施工含泵房、管理用房及圍墻等;安裝
11、給排水管道及設施含安裝進水管道及出水管道、安裝機械設備、安裝電力設備。四、排水泵站(沉井)施工方案1、施工工藝流程測量放樣基坑開挖基坑排水墊層制作井體刃腳制作主體井體制作下沉施工沉井接高封底底板澆筑。泵井及閘槽井采用預制下沉至設計標高,出水井為直接挖至設計標高進行現澆施工。沉井制作下沉的順序為先泵井后閘槽井.沉井制作的施工工序為:基坑開挖砂墊層鋪設混凝土澆筑沉井下沉沉井封底。(1)基坑開挖技術人員應根據設計要求對沉井位置進行放樣,確保沉井的縱、橫軸線符合設計要求;根據技術的放樣,在沉井設計位置挖好基坑,基坑開挖后底標高并鋪設砂墊層;基坑底部沿四周設2%坡度的排水溝,四角設集水井,集水井底比排水
12、溝底低50cm以上.(2)砂墊層鋪設砂墊層應選用級配較好的中粗砂,且分層灑水夯實,每層厚度控制在2030cm;砂墊層鋪設的總厚度要確保頂部高出排水溝不小于50cm;砂墊層鋪設的面積為止水樁內側面積,外側邊坡不陡于1:2;砂墊層鋪設后要有足夠的承壓力,所用中粗砂的干容重要達16.5KN/m3。2、沉井制作大葉公路泵井預制分二節:4。0+3.63m,新鋒路泵井預制分二節:4.0+4.23m。(1)模板與支撐刃腳內模采用填土內模,按照刃腳的外輪廓線尺寸分層填筑夯實,填筑材料采用粘性土或砂土;為使內模表面平整,可在表面抹12cm厚的水泥砂漿,并適當插入一些竹簽或木簽,以增加砂漿與土模的連接。為防止混凝
13、土與土模的粘結,可用水泥袋紙或塑料布鋪一層隔離層;外側模板應刨光,支撐、拉桿等應牢固,防止灌注混凝土時變形;沉井外側模板立好后要核對上下口各部尺寸、井壁的垂直度(或斜度)、刃腳標高、支撐拉桿(內外模間)要牢固;支第二節及以后諸節模板時不準支撐到地面上,以免沉井因加重而自動下沉造成新澆筑的混凝土發生裂紋;外模上口尺寸不得大于下口尺寸;模板安裝順序為:刃腳斜面及隔墻底面模板井孔模板-綁扎鋼筋設內外模間支頂-支立外模板設內外模間拉桿調整各部尺寸-全面緊固支頂、拉桿-固定撐桿和拉纜.大葉公路立交泵井基坑底標高5。53m,第一節沉井預制高度4。0m,刃角標高下沉至-0。2m時,開始預制第二節沉井;第二節
14、沉井預制高度為3。63m,刃角標高下沉至-5。53m。新鋒路立交泵井基坑底標高6.53m,第一節沉井預制高度4.0m,刃角標高下沉至-0.6m時,開始預制第二節沉井;第二節沉井預制高度為4。23m,刃角標高下沉至6.53m。泵井相應兩節施工縫,預埋30cm寬的止水鋼板,對拉筋放置止水墊塊和止水環,保證泵井的泌水性.(2)鋼筋加工及綁扎鋼筋全部在現場配料加工成型,配筋由專業人員負責,重點、重要部位配筋要經技術部門審核后才允許加工。鋼筋綁扎必須在內模(井孔)已支立完畢,外模尚未扣合時進行;先將制好的焊有錨固筋的刃腳踏面擺放在刃腳畫線位置,進行焊接后再布設刃腳筋、內壁縱橫筋、外壁縱橫筋;內、外側箍筋
15、必須按設計設好保護層墊塊鋼筋的檢驗:鋼筋進場時應具有出廠證明書或試驗報告,每捆(盤)鋼筋均應有標牌進場時,按爐罐號及直徑分別分批驗收,鋼筋取樣,每批重不大于60噸,每批鋼筋中任意選了兩組試驗,一組作拉力試驗(包括屈服點、抗拉強度和延伸率)另一組作彎曲試驗。試驗時如有一個試驗結果不符合規范所規定的數值時,則應取雙倍數量試樣,在不合格的基礎上作第二次試驗。如仍有一根試樣不合格,則應取雙倍數量的試樣,對不合格的項目作第二次試驗。如仍有一根試樣不合格,則該鋼筋不予驗收,不能在項目上使用,截取鋼筋試樣,嚴禁用電焊、氣焊切割。鋼筋進場的同時,還應對外觀進行檢查.鋼筋的表面應無裂縫,結疤和折疊.鋼筋的堆放鋼
16、筋運到施工現場后,必須按不同的品種、規格、性能分別掛牌堆放,并注明數量,不得混淆。堆放時,鋼筋下面應墊以墊木,離地面不得小于20厘米,上面用彩條布覆蓋,以防止鋼筋銹蝕和污染。鋼筋成品、半成品要按分項工程名稱和構件名稱進行標識,逐一掛牌按號碼順序堆放,同一部位或同一構件的鋼筋要放在一起,按號牌排列。牌上注明構件名稱、部位,以免發生差錯,并防止油脂類污染。鋼筋的下料與成型加工一般先斷長料,后斷短料,做到長短搭配,減少和縮短鋼筋接頭,斷料時應避免用短尺量長料,防止丈量時發生累計誤差,在工作臺上標出尺寸制度并設置控制斷料尺寸用的擋板,經過冷拉的鋼筋,在切料時將鉗口部分切除。人工彎曲時,要在操作臺的兩端
17、設置彎曲卡盤,將鋼筋按劃線的位置放大卡盤上,下好料才可彎,彎時應保證鋼筋的彎曲角度正確。鋼筋的綁扎鋼筋綁扎前應先熟悉圖紙,核對鋼筋配料表和料牌。核對成品鋼筋的品種、直徑、形狀、尺寸和數量,如有錯漏,應糾正增補,如局部鋼筋規格需代換,必須由設計部門出變更通知單.綁扎形式復雜的結構部位時應先確定逐根鋼筋的穿插順序,并與有關工種研究支模、綁扎鋼筋等配合次序和施工方法.以確保施工進度要求,減少綁扎困難,避免返工,加快進度。同時注意預埋件的埋設位置、數量以及與鋼筋的相互影響。綁扎時應注意相鄰點的鉛絲扣成“八”字形,以免網片歪斜變形。鋼筋連接方式主要采用閃光對焊和單面搭接焊,單面搭接焊縫長度為10D,焊縫
18、接頭位置相互錯開,在35d且小于50cm范圍內在同一截面內接頭受力鋼筋的面積不超過全部受力鋼筋面積的50%。鋼筋綁扎必須在內模(井孔)已支立完畢,外模尚未扣合時進行;先將制好的焊有錨固筋的刃腳踏面擺放在刃腳畫線位置,進行焊接后再布設刃腳筋、內壁縱橫筋、外壁縱橫筋;外刃腳采用75mm直角角鋼彎制;內、外側箍筋必須按設計設好保護層墊塊。(3)混凝土澆筑沉井混凝土的澆筑應沿井壁四周對稱澆筑,避免混凝土面高低相差懸殊,以防產生不均勻下沉造成裂縫,每節沉井的混凝土都應分層、均勻、連續的澆筑直至完畢.分層厚度控制在3050cm;沉井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保持混凝土同步均勻上升,密切注意觀察沉降,如發生不均勻沉
19、降應立即停止澆筑進行調整;沉井混凝土施工時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規程進行,嚴格控制水灰比,保持骨料清潔和良好的級配,振搗密實;在沉井混凝土澆筑前應仔細檢查預留孔、預埋件等位置的準確性,不得遺漏。(4)施工縫處理施工縫采用200200的“凹”形,第二節井體澆筑之前,應將“凹”形施工縫進行鑿毛處理,并注意不要損壞砼邊角,同時將施工縫處清洗干凈,不得有土塊、垃圾等雜物。澆筑砼時,應先澆筑1020cm厚的與砼內砂漿成份相同的砂漿進行接漿,然后再澆筑砼。沉井制作完成,達到拆模強度后,及時拆模,對拉條螺栓進行處理.處理時,將拉條螺栓處鑿出直徑10cm,深2cm的凹坑,再從凹坑根部割除露出的拉條螺栓,并且立即用1
20、:1砂漿進行修補和養護.沉井下沉之前,對井外壁施工縫上下各25cm范圍內涂以環氧瀝青漆二度,以確保施工縫處不產生滲漏。(5)養生及拆模混凝土澆筑6h后即可遮蓋澆水養護;當混凝土強度達2.5MPa時,混凝土頂面可鑿毛,并可拆除直立的側面模板,拆除順序為先內后外;混凝土澆水養生必須細水勻澆,防止水流太大使砂墊層流失,對沉井不利;當混凝土強度達70后,方可拆除隔墻底面、刃腳斜面的支撐與模板;底節沉井混凝土養生強度必須達到100%,其余各節強度允許達到70時進行下沉;拆模的順序:井孔模板外側模板-隔墻支撐及模板-刃腳斜面支撐及模板。3、沉井下沉本次沉井下沉擬采用人工挖土,卷揚機提升出土下沉,沉井施工的
21、全過程應按時觀測。下沉時,每班至少觀測兩次,及時掌握和糾正沉井的位移和傾斜.(1)沉井前期挖土下沉時,必須先挖鍋底,后掏刃腳,對稱取土,均勻下沉;(2)在下沉過程中,技術人員需對沉井下沉密切觀測,觀測其中心線及刃腳標高,若發現偏移應立即采取措施糾正;(3)沉井下沉過程中,井內所取土應盡量遠棄,不得堆放在基坑四周;(4)沉井下沉至設計標高以上1000mm時,應適當減慢下沉速度,并在井口設置扣軌挑住,以防突然下沉,超過設計標高;(5)沉井下沉前應對井壁上的所有預留孔進行封堵,采用磚砌.(6)如發現沉井在下沉過程中發生位移、傾斜、偏轉時,應根據產生原因,及時糾偏,糾偏方法有:偏挖土糾偏法:當沉井入土
22、較淺,糾正傾斜時,可采取在沉井刃腳高的一側進行挖土,以減少刃腳下的正面阻力,增加在沉井低的一側的阻力,使偏差在下沉過程中逐步糾正。糾正位移時,可有意使沉井向偏位方向傾斜,然后沿傾斜方向下沉,直至沉井底面中軸線的位置相重合或接近時,再將傾斜糾正,使沉井的傾斜和移位都在允許范圍以內。增加偏土壓或偏心壓重糾偏法:在沉井傾斜低的一側回填砂或土,使低側產生的土壓力大于高側的土壓力,也可在沉井高側壓重使該側刃腳下的應力增大,從而達到糾偏的作用.沉井位置扭轉時的糾正方法:沉井位置如發生扭轉,可在沉井的相應對角線二角偏除土,借助于刃腳下不相等的土壓力所形成的扭矩,使沉井在下沉過程中逐步糾正其位置。4、沉井封底
23、(1)沉井下沉至設計標高后,應立即進行素混凝土封底施工;(2)封底混凝土抽完水后澆筑,封底厚度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3)封底混凝土澆注時應對稱均勻,防止對土層擾動;(4)封底后如發現有滲水現象應予以修補,并對突出設計標高的部分予以鑿除;(5)封底混凝土施工時,應按設計要求進行鋼筋預埋.5、沉井制作及下沉有關驗收參數(1)沉井制作誤差允許值:沉井制作尺寸與設計尺寸允許偏差:絕對值小于20mm;井壁厚度偏差小于15mm;混凝土保護層偏差小于5mm。(2)沉井下沉誤差允許值:軸線位置水平差:下沉后位移值/下沉深度之比小于1%;沉井刃腳平均標高與設計標高的偏差為50mm;沉井四周(相互垂直兩直徑與圓周
24、的交點)中任何兩角的刃腳踏面高差不得超過該兩點水平距離1.五、出水井、進出水管施工出水井截面尺寸為:3.61。752。0m,基坑開挖深度為2。3米.1、出水井施工工序(1)開挖出水井基坑至設計標高,夯填20cm碎石墊層,其上澆筑20cm厚C15混凝土墊層,待強度達到規范時,即可立模,綁扎鋼筋,預埋進出水口的柔性防水套管。(2)澆筑混凝土前應檢查各預埋件,確定無遺漏后方可澆筑混凝土,砼分兩次澆筑,第一次澆筑至底板梗肋以上30cm.第一次砼施工之前基底需澆筑一層10cm厚C15砼。施工縫采用凹型。在澆筑上層砼前,原砼面需鑿毛并掃清鑿下粒屑,用水濕潤砼面后鋪漿15mm,然后澆筑砼,加強振搗,保證新老
25、砼面強度足夠,澆筑后進行7天養護。2、施工放樣利用全站儀放出管道基槽的兩端中心點,再放出平行的兩條基槽開挖放坡線,預留出管道的施工作業空間,一般兩側各比管道塢幫寬60cm。開挖基槽過程中利用臨時水準點勤測基底標高,鋪墊層,封底時均需邊施工邊抄平.基底墊層達到一定強度后即可彈母線等。3、 施工工序(1)施工流程: 降土拉森鋼板樁基槽開挖砼封底-管道施工回填土。(2)基槽打入9米槽鋼樁做圍護,再邊挖土邊逐層設置側對撐。挖土采用小挖機配以人工清土。挖出的土方堆放距基坑8米以外,基坑周圍設截水溝槽及集水坑,防止地表水留入基坑.(3)基底經人工修整后達到設計標高,向監理報驗合格后,進行基槽封底,封底采用10cm厚C15混凝土,封底過程中即控制好兩端管底標高,管道嚴格按設計流水坡度安放.(4)底板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進行側墻施工,側墻采用普通磚進行砌筑,完成后進行砂漿抹面.六、安裝給排水管道及設施本工程的給排水管道根據設計要求進行采購材料,并按設計進行安裝。本工程所有的電氣設備、電力設備由專業隊伍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