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磚砌沉砂池施工方案與技術措施1、施工測量: 按固定坐標及標高,用經緯儀和水準儀進行測算、圖示位置和標高,定軸線控制樁、高程樁,并測設臨時水準點,臨時水準點和軸線控制樁的設置,便于觀測,一定要牢固,并采取保護措施。 2、基坑開挖:邊坡坡度按硬塑粘性土類,放坡系數為1:0.75計算,現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基底周圍需設一條臨時小明溝(離墊層500mm外).再設臨時抽水井中一個,以防下雨時損壞基底土質,挖基底土方時,根據反鏟性能,可次挖到設計標高以上200mm,以后用人工挖除至設計標高,若遇有地下水,根據排水條件和場地情況挖至地下水位以上,待排除地下水后再挖至預定標高。 3、驗槽 根據圖紙要求,不同土質
2、情況有不同的地基處理,在開挖基坑時,及時會同設計、監理方確認土質情況,并對基礎形式作業決定。基坑底高程的允許偏差為20mm. 4、施工排水 施工排水采用明溝排水,設排水井用清水泵抽水,排至場地排水系統,排水溝終止使用后用砂石將排水溝、井填實。 5、基礎墊層 槽底或模板內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振搗混凝土養護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雜物,并應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對于干燥土應用水潤濕,表面不得留有積水。混凝土拌制:后臺要認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盤投料順序為石子水泥砂子(摻合料)水(外加劑).嚴格控制用水量,攪拌要均勻,最短時間不少于90s。 混凝土的澆筑:采用小推車運輸人工攤鋪平板振
3、動器振搗,振搗器的移動間距,應能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搗的邊緣,且搗密實。 混凝土不能連續澆筑時,一般超過2h,應按施工縫處理.混凝土振搗密實后,按事先做好的控制標高樁找平,表面應用木抹子搓平. 混凝土的養護: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在12h內加以覆蓋和澆水,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夠的潤濕狀態。養護期一般不少于7晝夜。6、水池壁砌筑施工(A)磚砌體施工工藝流程:抄平放線擺磚樣墻體砌筑軸線引測、標高控制.(B)磚砌體施工要點:1)在開始砌筑前,彈出墻體砌筑邊線,依次吊線砌筑。砌筑時先遠后近,先上后下,先外后內.砌筑應作到橫平豎直,砂漿飽滿,接茬可靠,灌縫嚴密.2)磚的運輸、裝卸,要輕裝、輕放,現場堆碼整齊,堆放在平坦、干燥面上,避免多次搬運。3)磚必須提前一天澆水濕潤,含水率為1015%,不得干磚上墻,不得用含水率過飽和狀態的磚砌墻。4)砂漿配合比采用重量比,計量精度:水泥為2,石灰膏控制在5以內,機械攪拌,攪拌時間1.5min.7、池體內外抹灰施工。先內后外,先把池內壁底清理,沖洗干凈,澆水濕潤池內壁頂,先刮防水水泥漿一道,然后用1:2防水砂漿抹平壓光,外墻清洗干凈,澆水濕潤,用1:2水泥砂漿分層抹平直. 8、回填施工: 池頂復土應沿水池四周及池頂分層回填,防止超填,頂析表面要避免大力打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