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街區工程 后澆帶施工縫施工方案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編制依據2三、施工段劃分及施工縫施工方法31、施工段劃分32、施工縫做法4四、后澆帶留置及施工方法51、模板工程52、鋼筋工程103、混凝土工程11五、質量保證措施、成品保護措施131、質量保證措施132、成品保護措施13六、安全與文明施工14一、工程概況工程名稱:XXX建設單位:XXX基坑設計: XXX設計單位:XXX總承包單位:XXX擬建的xx街區項目,33層高層住宅11棟(1-11#樓),4層社區服務用房1棟,3層幼兒園(9班)1棟;其中10#是沿街商業網點,11#樓下設置物業用房。高層住宅10#、11#樓為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
2、1#9#高層住宅為剪力墻結構,配套公建用房(社區服務用房、幼兒園等)和地下室為框架結構體系。1#9#住宅樓基礎及地下車庫底板連通,底板頂在同一標高;1011#住宅樓基礎與純地下室區域存在高低差。基坑周長約1137米,面積約58142平方米。本工程地下一層;板厚450mm,主樓區域筏板厚1300mm,墊層厚100;基坑開挖深度約4.25m4.80m;純地下車庫區域挖深4.80m。二、編制依據1本工程的施工承包合同;2筑博設計股份有限公司的本工程的設計圖紙;3國家現行的有關施工及驗收規范(規程): 3.1混凝土結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 50204-XX)3.2補償溫度混凝土應用技術導則 XX年1
3、0月第一版3.3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GB50300-XX)4、建設部、江蘇省、南京市有關工程質量安全文明施工的規定文件;5、有關施工規范、要求。三、施工段劃分及施工縫施工方法1、施工段劃分 圖3.1負一層、地下室頂板施工段劃分圖2、施工縫做法見圖3.2.1-3.2.3:圖3.2.1圖3.2.2圖3.2.3四、后澆帶留置及施工方法本工程設溫度、沉降兩種后澆帶,后澆帶平面位置見圖3.1。除工程圖紙中明確注明外,后澆帶從基礎或地下室底板直至屋頂,均須在對應的位置設置。涉及后澆帶部位有基礎底板、地下室外墻、頂梁板。其中基礎底板溫度后澆帶采用圖4.1做法,基礎底板沉降后澆帶采用圖4.3超前止
4、水做法,地下室外墻后澆帶采用圖4.2做法。后澆帶施工內容牽扯到模板、鋼筋及混凝土等分項工程。各分項工程的施工要求如下:1、模板工程1.1、基礎底板1.1.1、溫度后澆帶:根據圖紙設計位置,在綁扎結構底板底排鋼筋前先放出后澆帶位置線。綁完板底鋼筋后先支設鋼板網支擋,中間加設3*300通長鋼板止水帶并固定,待上層鋼筋網綁扎后再設15mm厚木條在鋼筋上保證混凝土面的標高。如圖圖4.1.1.11.1.2、沉降后澆帶:根據圖紙設計位置,在綁扎結構底板底排鋼筋前先放出后澆帶位置線。綁完板底鋼筋后先支設鋼板網支擋,加設3*300通長鋼板止水帶并固定,嵌縫上下采用100mm木條分隔。待底板上層鋼筋網綁扎后再設
5、15mm厚木條在鋼筋上保證混凝土面的標高。如圖圖4.1.1.21.2、地下室外墻1.2.1、工藝流程:基礎底板及地下室結構砌筑基礎底板上部擋墻至地下水位之上500mm,內側粉刷找平(如采用設置超前止水板時可取消外側磚擋墻)在擋墻內側附加防水卷材地下室外墻及擋墻外側回填土地下室結構后澆帶及外墻后澆帶附加板帶1.2.2、操作要點:1.2.2.1后澆帶兩側及施工縫的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拆除后澆帶模板,并將混凝土表面仔細鑿毛,直至露出石子為止,沖洗干凈,后澆帶內側雜物用人工清理干凈,并用竹夾板進行覆蓋,四周設臨時圍欄圍護,以免雜物進入。1.2.2.2為了確保后澆帶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應把強度等級提高一級,
6、膨脹劑品種和數量由設計確定。1.2.2.3后澆帶增加一道附加防水卷材,并增設空鋪卷材調整結構的沉降變形。1.2.2.4如外墻后澆帶未封閉,需回填時,在后澆帶外側設置配筋混凝土擋板,使外墻防水提前閉合。1.2.2.5封堵擋板比后澆帶寬度不少于200mm,厚度應具有防水及抗回填土側壓力的能力。安裝前后澆帶周邊接觸處應清理干凈,根部防水卷材應進行保護。蓋板與基層及相互間坐漿飽滿,并依次安裝擋板至剪力墻頂部。擋板表面采用防水砂漿抹壓密實平整,并附加防水層。防水層附加后再進行大面積防水施工。滿足要求后進行基坑周邊土方回填。1.2.3、質量要求:1.2.3.1后澆帶所用止水帶、遇水膨脹止水條和中埋式止水帶
7、和填縫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1.2.3.2后澆帶、埋設件等細部作法須符合設計要求,嚴禁有滲漏;若設計無要求時,可選用本工藝標準中的一種,經設計確認后施工。1.2.3.3砼必須內實外光,對出現的缺陷應有書面處理方案或措施,并保存處理記錄。1.2.3.4后澆帶的模板必須穩固、密封、平整,具有足夠強度、剛度及穩定性,以確保砼的成型幾何尺寸。1.2.3.5后澆帶的鋼筋必須除銹干凈,位置正確。1.2.3.6止水條、止水條應固定牢靠、平直、不得有扭曲現象。1.2.3.7接縫處混凝土表面應密實、潔凈、干燥。地下室底板后澆帶構造圖 地下室剪力墻后澆帶蓋板 預制擋板加工示意圖 擋板安裝示意圖圖4.1.2.11.
8、3、頂梁板后澆帶1.3.1、本工程的后澆帶支設采用獨立的系統1.3.2、后澆帶模板、支撐體系如附圖所示:圖4.1.3.1圖4.1.3.2圖4.1.3.31.3.3、在通過后澆帶的梁(或板)頭兩側各300處根據設計設置獨立支撐(2m以內的不用支撐,23m的用普通支撐,34m的用邊長150砼方柱(160PVC圓柱)支撐,超過4m根據荷載計算進行設置砼柱。),砼柱獨立支撐采用150*150鋼筋混凝土構造柱(主筋4根12三級鋼,箍筋8200/100),即梁端豎向獨立支撐在第一次支模時,構造柱混凝土同梁板混凝土一起澆筑。平臺及梁模板拆除后,構造柱即作為后澆帶的臨時支撐,直至結構砼伸縮及建筑物沉降穩定后,
9、二次支后澆帶模板并澆筑后澆帶砼,按規范留置同條件試塊,在砼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后澆帶部位模板。上下層構造柱支撐必須在同一條中心線上,以免荷載破壞樓板結構。構造柱獨立支撐平面設置原則為:凡與后澆帶相交的梁底均在后澆帶兩側梁中位置各設一根,后澆帶兩側梁與梁中間位置各設一根,構造柱獨立支撐在各層平面位置相同,以使上下層構造柱中心線對齊。1.3.4、獨立支撐體系在兩側模板拆除時保留,以確保構件和結構整體在施工階段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并嚴禁破壞此體系。1.3.5、后澆帶混凝土達到拆模條件時,后澆帶的所有支撐體系方可以全部拆除,若構造柱剛好經過墻體位置時,此時的構造柱則保留作為墻體構造柱使用。2、鋼筋工程2
10、.1、第種溫度后澆帶,除基礎梁或無基礎梁的厚底板及上部次梁外,帶中鋼筋應斷開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6倍的Lae。2.2、第種沉降后澆帶,所有結構構件中的鋼筋在后澆帶處均應斷開,并相互伸出一個搭接長度(見圖4.2.3.1-4);在澆筑前,基礎梁及上部主、次梁中的縱筋的50%需搭接焊接,即在搭接鋼筋的兩端各單面焊10d;板、墻鋼筋可不用焊接。2.3、后澆帶內的鋼筋做法參見圖4.2.3.1-4(圖中膨潤土止水條不作要求)3、混凝土工程3.1、溫度后澆帶宜在60天后及氣溫較低時封閉,沉降后澆帶應在主樓結構完成、隔墻砌筑完畢及沉降基本穩定(以沉降觀測數據為準)后封閉。主樓周邊范圍內的后澆帶為沉降后澆帶
11、,其他為溫度后澆帶。3.2、后澆帶采用早強、補償溫度混凝土澆筑,其強度等級應高于兩側混凝土一級。3.3、后澆帶混凝土澆灌之前,先將后澆帶兩邊混凝土鑿毛,清洗干凈,整理好鋼筋,支好模后再澆灌混凝土;3.4、進場砼必須每車核對配合比、坍落度、砼標號、抗滲等級及外加劑摻量是否與設計要求一致。3.5、后澆帶在澆筑砼前,必須將整個砼表面按照施工縫的要求進行處理。地下室底板與本層的外墻后澆砼一起澆筑,采用比兩側砼提高一個強度等級的補償溫度性砼澆筑,養護時間不宜少于28d,后澆帶混凝土終凝后2小時即開始養護,表面覆蓋一層薄膜,必要時加蓋一層麻袋片,并澆水養護,澆水次數以保證砼始終處于濕潤狀態為準。地下室的后
12、澆帶每一段應一次性澆筑,但前后兩次之間的施工縫應按設計要求進行處理。3.6、澆筑所有后澆帶砼時,應按有關規定留置標準養護試塊,用于確定砼28天強度;基礎底板、頂板及地下室外墻均需留置抗滲試塊;澆筑頂板后澆帶砼時,應留置拆模試塊,用于確定拆模時間,后澆帶模板必須在后澆帶砼達到設計強度的100%方可拆模。后澆帶砼采用泵送的方法運送至澆筑地點。3.7、嚴格控制外墻拆模時間,防止因拆模過早而引起外墻穿墻螺桿松動。后澆帶砼應振搗密實,與兩側砼之間的接縫收口必須順暢、密實。五、質量保證措施、成品保護措施1、質量保證措施1.1、嚴格按照設計圖紙要求和施工驗收規范進行驗收,堅持三檢制度,確保每一道工序受控。1
13、.2、后澆帶混凝土模板支設前,需提前清理海綿條、木條等雜物,后澆帶兩側混凝土鑿毛,對于被油污染的混凝土還需要用堿水清洗干凈;1.3、鋼筋若銹蝕,提前用鋼絲刷進行除銹。1.4、后澆帶混凝土原材料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控制,配比由試驗室確定,對商砼站經常性進行抽查,確保混凝土的質量。混凝土養護必須設專人養護,確保養護質量和養護天數。2、成品保護措施2.1、后澆帶兩側混凝土拆模后即進行清理工作,對后澆帶內雜物、混凝土渣等全部清理干凈,后澆帶兩側混凝土面即行鑿毛、清理;2.2、清理后在后澆帶兩側砌兩皮磚并覆蓋兩層廢舊安全網防止雜物落入,在后澆帶混凝土施工前只需要再簡單進行鑿毛清理。 2.3、后澆帶鋼筋上不
14、得堆放鋼模板等物,防止壓彎鋼筋和損壞兩側混凝土面。2.4、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前清理順序先上層、后下層進行,防止清理后被污染。2.5、運輸后澆帶混凝土不得損壞其他成品、半成品構件。六、安全與文明施工1、進入現場必須佩帶安全帽,系好帽帶。2、施工現場做到工完場清,后澆帶內清理出的建筑垃圾及時清運出現場。3、臨邊作業時,遵守高空作業規章制度。4、外墻后澆帶作業在腳手架上進行,不得獨挑施工,安全防護工作必須到位。5、施工現場所有用電設備,除作保護接零外,必須在設備保護線的首端處設置漏電保護裝置。6、每臺用電設備應有各自專用的開關箱,必須實行“一機一閘”。7、夜間施工照明充足。上下馬道必須做防滑措施。8、泵送砼作業過程中,軟管末端出口與澆筑面應保持0.51m,防止埋入砼內,造成管內瞬時壓力增高爆管傷人。9、嚴禁在外墻后澆帶的鋼筋網片上攀爬。10、砼澆筑前,應對振動器進行試運轉,振動器操作人員應穿絕緣靴、戴絕緣手套;振動器不能掛在鋼筋上,濕手不能接觸絕緣開關。11、施工時應先將上層的后澆帶洞口用夾板等遮蓋嚴實并設置警戒區域,以防墜物傷人。12、夜間施工時使用聚光燈照射施工點以防對環境造成光污染。13、砼罐車每次出場應清理下料斗,防止砼遺灑污染交通路面。14、散落在樓板上的砼廢料要及時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