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蘇州新區未來規劃 蘇州高新區行政區陸域范圍,總面積約223 平方公里。 高新區建設成為先進產業的聚集區、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的先導區、生 態環保的示范區、現代化的新城區。 功能定位:以城鄉一體化為先導,以山水人文為特色,以科技、人文、科技、人文、 生態、高效生態、高效為主題,集創新科技生產、高端現代服務、人文生態居住、旅 游休閑度假四大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城區。 總體規劃 蘇州新區未來規劃 MAX未來 水秀坊 悅瀜莊 青山 綠庭 科技城板塊是現 階段受新區未來 規劃影響最大的 區域,區域價值 已經達到很高的 水平。 蘇州新區未來規劃 一核一核:以陽山森林公園為核心,將山體屏障轉化為生態綠核,并成為
2、各個獨立組團 間生態廊道的匯聚點。 兩軸兩軸:太湖大道發展主軸:是新區“二次創業”的活力之軸,展現科技、人文、生 態的融合。 京杭運河發展主軸:展現運河文化的精華,是城市濱河風貌的集中體現,是公共功 能與濱水風光的活力融合。 三心:三心:以滸通片區中心、科技城片區中心、獅山路城市中心構筑三角狀的極化空間, 為各自所在的城鎮建設組團提供公共配套服務。 六片:六片:包括獅山片區、滸通片區、橫塘片區、科技城片區、湖濱片區(蘇州西部生 態城)、陽山片區。 總體空間結構:“一核、兩軸、三心、六片” 空間布局特征:“緊湊組團、山水環繞”空間布局特征:“緊湊組團、山水環繞” 蘇州新區未來規劃 居住用地規劃居
3、住用地規劃 規劃居住用地3500.55公頃,人均居住用地29.63平方米,占規劃總建設用地的24.48%。 居住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居住配套公共服務設施 各居住社區以3-5萬人左右為服務對象設置社區中心,宜結合交通便利的中心地段或 公共交通站點布置,用地面積2-3公頃,鼓勵以綜合體的形式集中布置。 教育設施教育設施 規劃配建高中8所,中學19所,小學35九年一貫制學4所,保留3所民辦學校。 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公共服務設施規劃 公共中心體系:規劃構筑“3+X”型公共中心體系。“3”為“城市級中心片區中 心社區中心”三級中心體系,“X”為生態城公共中心,注重城市、片區中心與客 運樞紐的結合以及社區中心與軌道軌道交通站點的結合。 蘇州新區未來規劃 城市道路系統規劃城市道路系統規劃 快速路規劃:規劃形成“三橫兩縱”快速路網結構。 “三橫”由北向南依次為昆侖山路通滸路(8.7公里)、太湖大道鹿山路 北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