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XX安置小區4棟支模內架施工措施目 錄一、編制依椐:3二、工程概況:3三、施工準備:3四、模板支架計算4五、構造要求20六、支模模板及支架拆除21七、安全措施及要求223支模內架施工措施 一、編制依椐: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建筑施工計算手冊江正榮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a)工程施工圖; (b)鋼筋砼施工及驗收規范; (c)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 二、工
2、程概況:,本工程位于:XXX縣XXX(鎮) ,該工程為XXXX置小區。結構類型為磚混結構,地上6層,(一層4.5米,二至六層為2.8米,七層為躍層),建筑面積7752.34平方米。建設單位:XXXX,設計單位:XXX,監理單位:XXXX責任公司,XXX組織施工。三、施工準備: a、材料: 高支模采用483.5鋼管,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當鋼管長度不能滿足現場要求時,采用活動支撐作頂撐。 扣件式鋼管支模架應采用可鍛鑄鐵制作的扣件,等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支模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m時,不
3、得發生破壞。 50100木方進場必須進行材質的驗收。彎曲大的、變形嚴重的不能使用,尤其是有節和斷裂的不能用于高支模中的梁底和板底。 b、作業條件: 在支模時,作業層必須滿鋪竹板做好防護,方可上人操作。 c、地面情況: 地面要求采用有100%的場地硬化,后用木板及木方支墊。四、模板支架計算1、梁模板及支架計算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第一層4.5米,二至六層為2.8。基本尺寸為:梁截面 BD=,300500mm,梁支撐立桿的橫距(跨度方向) l=0.60米,立桿的步距 , h=1.50米。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桿。 圖1 梁模板支撐架立面簡圖 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0。 一、梁底支撐的計算 作用于支撐鋼
4、管的荷載包括梁與模板自重荷載,施工活荷載等。1.荷載的計算: (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 = 25.0000.5000.300=3.75 kN/m; (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2 = 0.3500.600(21.700+0.500)/ 0.500=1.638 kN/m;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 (1.000+2.000)0.5000.600=0.900 kN;2.方木楞的支撐力計算均布荷載 q = 1.225.500+1.21.638=32.566 kN/m;集中荷載 P = 1.40.900
5、=1.260 kN; 方木計算簡圖 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方木傳遞集中力即支座力分別為: N1=2.072 kN; N2=6.599 kN; N3=6.788 kN; N4=2.072 kN; 方木按照簡支梁計算。 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5.00010.00010.000/6 = 83.33 cm3; I=5.00010.00010.00010.000/12 = 416.67 cm4;方木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6.788/0.600=11.313 kN/m; 最大彎距 M =0.1
6、ql2= 0.111.3130.6000.600= 0.407 kN.m; 截面應力 = M / W = 0.407106/83333.3 = 4.887 N/mm2; 方木的計算強度小于13.0 N/mm2,滿足要求!方木抗剪計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Q = 0.611.3130.600 = 4.073 kN;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 = 34072.636/(250.000100.000) = 1.222 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 = 1.300 N/mm2;方木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方木
7、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計算公式如下: 最大變形 V= 0.6779.427600.0004 /(1009500.000416.667103)=0.209 mm 木方的最大撓度小于 600.0/250,滿足要求!3.支撐鋼管的強度計算支撐鋼管按照連續梁的計算如下一、計算簡圖 計算簡圖(kN) 支撐鋼管變形圖(kN.m)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支座反力 RA = RB=0.644 kN 中間支座最大反力Rmax=9.956; 最大彎矩 Mmax=0.236 kN.m; 最大變形 Vmax=0.072 mm; 截面應力 =0.2
8、36106/5080.0=46.494 N/mm2;支撐鋼管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 N/mm2,滿足要求! 二、梁底縱向鋼管計算縱向鋼管只起構造作用,通過扣件連接到立桿。 三、扣件抗滑移的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00 kN; 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9.956 kN;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不滿足要求,采用雙扣件。 四、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9、 =9.956 kN ;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2910.900=1.689 kN; N =9.956+1.689=11.644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89; W -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 N/mm2); 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205.00 N/mm2; lo - 計算長度 (m); 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由公式(1)或(2)計算
10、 lo = k1uh (1) lo = (h+2a) (2) k1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為:1.167 ; u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u =1.700; a -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0.300 m; 公式(1)的計算結果: 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uh = 1.1671.7001.500 = 2.976 m; Lo/i = 2975.850 / 15.800 = 188.000 ;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203 ;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11644.272/(0.203489.000
11、) = 117.303 N/mm2; 立桿穩定性計算 = 117.303 N/mm2 小于 f = 205.00滿足要求! 立桿計算長度 Lo = h+2a = 1.500+0.3002 = 2.100 m; Lo/i = 2100.000 / 15.800 = 133.000 ; 公式(2)的計算結果: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381 ;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11644.272/(0.381489.000) = 62.500 N/mm2; 立桿穩定性計算 = 62.500 N/mm2 小于 f = 205.00滿足要求! 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
12、全因素,適宜由公式(3)計算 lo = k1k2(h+2a) (3) k2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h+2a = 2.100 按照表2取值1.019 ; 公式(3)的計算結果: 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k2(h+2a) = 1.1671.019(1.500+0.3002) = 2.497 m; Lo/i = 2497.263 / 15.800 = 158.000 ;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281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11644.272/(0.281489.000) = 84.742 N/mm2; 立桿穩定性計算 = 84.742 N/mm2 小
13、于 f = 205.00滿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 2、板模板及支架計算板支架搭設高度為4.5、2.8 米, 搭設尺寸為:立桿的橫距 b=0.90米,立桿的縱距 l=0.90米,立桿的步距 h=1.50米。采用的鋼管類型為 483.50 。 圖1 樓板支撐架立面簡圖 圖2 樓板支撐架荷載計算單元 一、縱向支撐鋼管的計算: 縱向鋼管按照均布荷載下連續梁計算,截面力學參數為 截面抵抗矩 w=5.08cm3 截面慣性矩 I=12.19cm4 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1= 25.0000.2500.150 = 0.938
14、 kN/m;(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12= 0.3500.250 = 0.088 kN/m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 q2 = (1.000 + 2.000)0.250 = 0.750 kN/m;2.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靜荷載:q1 = 1.2 (q1 + q2) = 1.20.938+1.20.088 = 1.230 kN/m;活荷載:q2 = 1.40.750 = 1.050 kN/m;最大彎距 Mmax =
15、 (0.1001.230+0.1171.050 ) 0.9002 = 0.199 kN.M;最大支座力計算公式如下: 最大支座力 N = ( 1.1 1.230 + 1.21.050)0.900 = 2.352 kN ;截面應力 = M/W= 0.199106/5080.0 = 39.200 N/mm2;縱向鋼管的計算強度為 39.200小于205.0 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靜荷載 q1 = q11 + q12 = 0.938+0.088=1.025 kN/m;活荷載 q2 = 0.750 kN/m;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
16、用下的最大撓度V= (0.6771.025+0.9900.750)900.04/( 1002.060105121900.0 ) =3.753 mm;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900.0/150與10 mm,滿足要求!二、橫向支撐鋼管計算: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底支撐傳遞力,P取最大支座反力2.352kN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計算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計算變形圖(kN.m) 支撐鋼管計算剪力圖(kN) 最大彎矩 Mmax = 0.565 kN.m ; 最大變形 Vmax = 1.306 mm ; 最大支座力 Qmax = 7.682 kN ;截面應
17、力 = 0.565106/5080.000=111.132 N/mm2 ; 支撐鋼管的計算強度小于 205.000 N/mm2,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900.000/150與10 mm,滿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移的計算: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 8.000 kN;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R= 7.682 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四、模板支架荷載標準值(軸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 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腳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2912.300 = 1.588 kN;鋼管的自重計算參照扣
18、件式規范附錄A 雙排架自重標準值,設計人員可根據情況修改。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00.9000.900 = 0.284 kN; (3)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 NG3 = 25.0000.1500.9000.900 = 3.038 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 = 4.909 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1.000+2.000 ) 0.9000.900 = 2.430 kN; 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1.4
19、NQ = 9.293 kN; 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kN) :N = 9.293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cm) :i = 1.58 cm;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cm2):A = 4.89 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000 N/mm2; Lo- 計算長度 (m); 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由公式(1)或(2)計算
20、 lo = k1uh (1) lo = (h+2a) (2)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243; u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u = 1.700; a -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100 m;公式(1)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uh = 1.2431.7001.500 = 3.170 m;Lo/i = 3169.650 / 15.800 = 201.000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179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9292.716/(0.179489.000) = 106.165
21、 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 = 106.165 N/mm2 小于 f = 205.000滿足要求!公式(2)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o = h+2a = 1.500+0.1002 = 1.700 m; Lo/i = 1700.000 / 15.800 = 108.000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530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9292.716/(0.530489.000) = 35.856 N/mm2; 立桿穩定性計算 = 35.856 N/mm2 小于 f = 205.000滿足要求!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公式(3)計算 l
22、o = k1k2(h+2a) (3) k2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h+2a = 1.700 按照表2取值1.029 ; 公式(3)的計算結果: 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k2(h+2a) = 1.2431.029(1.500+0.1002) = 2.174 m; Lo/i = 2174.380 / 15.800 = 138.000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357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9292.716/(0.357489.000) = 53.231 N/mm2; 立桿穩定性計算 = 53.231 N/mm2 小于 f = 205.000滿足要
23、求!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 六、構造要求 梁及樓板采用散拼模板,鋼管支撐體系為:梁立適管間距為600,板立管間距800800,水平管間距1600。從地面起200設掃地桿一道,立桿底墊500-2000250木墊板,增加單桿的承壓面積。每不大于6m間距設剪刀撐一道,支撐梁底部的水平桿在中間1/3部位,用雙扣件扣緊。梁高超過900的在梁中間應加工一道立桿,以增強對梁的支撐。 高支模架應按腳手架的要求施工,按規定在一定的位置用連墻桿拉結起來,不好埋拉結點的地方和混凝土柱拉結起來。 立桿的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應符合下列規定: 1)、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
24、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相鄰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3步距。 2)、水平桿的立桿在支模頂層桿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000mm,應采用不小于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 3)、縱橫向水平桿應按滿堂架的要求搭設,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 4)、支模架不能和外架連接在一起,更不能以外架作為支模架使用,支模架應有獨立的整體性和穩定性。 5)、支模架的施工和驗收,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進行施工和驗收(JGJ)1302001。 6)當梁模板支架立桿采用單根
25、立桿時,立桿應設在梁模板中心線處,其偏心距不應大于25mm。 7)滿堂架四邊與中間每隔三排支架,立桿應設置一道縱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 8)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兩端與中間,每4排立桿從頂層開始向下每隔2步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 七、支模模板及支架拆除 一)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根據現場同條件的試塊指導強度,符合設計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術人員發放拆模通知書后,方可拆模。 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時混凝土強度要達到如下要求。在拆除側模時,混凝土強度要達到1.2MPa(依據拆模試塊強度而定),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后方可拆除。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相關規范后方可拆除。 3
26、、拆除模板的順序與安裝模板順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 樓板模板拆除時,先調節頂部支撐頭,使其向下移動,達到模板與樓板分離的要求,保留養護支撐及其上的養護木方或養護模板,其余模板均落在滿堂腳手架上。拆除板模板時要保留板的養護支撐。 4、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點時,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鏟刀、濕布進行清理。支模前刷脫模劑。模板有損壞的地方及時進行修理,以保證使用質量。 5、模板拆除后,及時進行板面清理,涂刷隔離劑,防止粘結灰漿。二)支架拆除 1、模板支架必須根據樓板混凝土齡期強度來判斷是否可以拆除。現場可根據同條件養護混凝土試壓件的強度,及相關規定來決定是否拆除模板支架。 2、拆架前,全面檢
27、查擬拆腳手架,根據檢查結果,擬訂出作業計劃,報請批準,進行技術交底后才準工作。作業計劃一般包括:拆架的步驟和方法、安全措施、材料堆放地點、勞動組織安排等。 3、拆架時應劃分作業區,周圍設繩綁圍欄或豎立警戒標志,地面應設專人指揮,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 4、拆架的高處作業人員應戴安全帽、系安全帶、扎裹腿、穿軟底防滑鞋。 5、拆架程序應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則,即先拆拉桿、剪刀撐、斜撐,而后拆小橫桿、大橫桿、立桿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則依次進行。嚴禁上下同時進行拆架作業。 6、拆立桿時,要先抱住立桿再拆開最后兩個扣,拆除大橫桿、斜撐、剪刀撐時,應先拆中間扣件,然后托住中間,再解端頭扣。 7、拆除時要
28、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結扣時,應先通知對方,以防墜落。 8、拆架時嚴禁碰撞腳手架附近電源線,以防觸電事故。 9、在拆架時,不得中途換人,如必須換人時,應將拆除情況交代清楚后方可離開。 10、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運,嚴禁拋擲。運至地面的材料應按指定地點隨拆隨運,分類堆放,當天拆當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鐵絲要集中回收處理。 11、輸送至地面的桿件,應及時按類堆放,整理保養。 12、當天離崗時,應及時加固尚未拆除部分,防止存留隱患造成復崗后的人為事故。 13、嚴禁夜間拆除。八、安全措施及要求 1、 所有操作人員應進入現場后,應做好進場教育,并做好會議記錄,進行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 2、 架子工作業時,必須佩帶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嚴禁穿高跟鞋、拖鞋或硬底帶釘易滑鞋作業,工具及零件應放在工具包內,服從指揮,集中思想、相互配合,拆除下來的材料不亂拋、亂扔。支模架作業下方不準站人,架子工不準在架子上打鬧、嬉笑。 3、 每一樓層支模架搭設完畢后,必須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 高空作業遇六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高空作業。 5、 及時收集氣象資料,并通知全體施工人員,便于安排工作和進一步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