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地下商業發展報告 【導言】 地下空間的開發是歷史的需要,它在應對土地資源緊張、交通堵塞、能源增耗、環境 污染、房價上漲等方面發揮著“第二戰線”的重要作用。按照功能差異,可分為防護、倉儲、 交通、體育、衛生等七個類別。地下商業,是其中最富市場色彩、最易創造投資價值的一部 分,也代表著地下空間綜合利用的現代化水平。 隨著世博前軌道交通建設井噴期的來臨,上海市地下商業開發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高 潮。從 2 號線的亞太盛匯到 4 號線的浦東塘橋、從 8 號線的黃興路站到 10 號線五角場百萬 擴容, 新世紀上海的第一個時代末, 軌交新老戰線正以八方輝映之勢演繹著城市立體化 之時代頌歌。 然誠如諸家
2、所言,“一體規劃”、“功能定位”、“主動線”、“裝飾風格”等傳統戰術問 題卻一如既往地糾結著我們。 年 7 月,懷著對上海新生商業地產的期望與祝福,鑫勝 咨詢展開了“尋找地下城”的地下商業專題考察研究活動。在這里,我把部分研究結果拿出來 與大家分享和探討,希望能夠帶來一些有益的提示。 一、上海地下商業發展現狀調查 上海市地下商業由來已久,自 1993 年上海第一個地下商業香港名店街出現以來, 已有大小十幾個地下商業項目相繼出現, 總商業面積約 70 萬至 90 萬平方米。 從地下封閉式 到半開放式, 從平戰結合的防空洞到專門開挖的地下街, 從品類單調的路攤到綜合性的百貨 店,上海地下商業經過
3、10 余年的探索與更替,已經逐漸形成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商業 地產類別。如今,這些各具特色的地下商業在疏緩地面交通壓力的同時,為市民提供了更為 豐富的生活與休閑空間,成為都市散人們的新寵。 本次考察我們選擇了各具特色的幾個典型項目作為研究樣本,并按照商圈屬性進行分 類比較分析,他們的現狀應能代表時下上海地下商業的發展特征。 【圖 1】上海地下商業考察樣本分布 A.香港名店街、迪美購物街、華盛街(人民廣場) B. 徐家匯地鐵商城 C.香黛廣場(淮海中路) D.米蘭時尚廣場 E.伊美時尚廣場 F.亞太盛匯迎春路(上海科技館) G.時尚風情街 H.瑞金路巨鹿路延中綠地地下 I.普安路霓虹兒童廣場 l 人民廣場地下商業群 香港名店街、迪美購物中心、華盛街,這三個項目都位于上海市市級商圈南京東路 人民廣場商圈核心地段,地鐵 1、2、8 號線以及 42 條公交線路交匯于此,日人流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