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建立培訓,介紹體系應用單位如何開展體系工作,要做好哪些環節的工作?怎么做?,體系實施,主要內容:,關于體系:,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內容結構和術語?,安全管理.1.1安全生產方針1.2安全生產責任制1.3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與標準1.4安全生產目標與指標1.5安全生產會議1.6安全管理機構與人員配置1.7安全生產文件與數據的控制和管理1.8流程與變化管理1.9安全生產信息溝通。,單元,管理要素,目的,規范要求,(9個),(51個),管理節點,子標準,159個,480條,鏈接體系,組織策劃,培訓,實施風險分析與評估,體系文件編寫,執行,內審,外審,糾正,1、流程的各環節是我們開展體
2、系工作時要做的工作。,2、體系實施過程是一個PDCA閉環管理、持續改進的過程。,信息?,體系實施流程,如何開展各個環節工作?,為什么要做?誰來做?怎么做?何時做?,體系工作之一,組織策劃:,要求:制定具體的體系實施工作計劃,落實資源與責任。并 改盡量與公司體系推行計劃一致.,why:為體系順利實施提供人、財、物和時間資源保障。,Who:各單位體系牽頭部門,公司體系工作總體計劃?(針對15個單位),第一階段:培訓,包括公司組織培訓及咨詢公司專項培訓。4月份前完成。,第二階段:體系應用單位進行風險評估和編寫體系文件。6月份前完成。,第三階段:應用。按體系文件要求進行管理。6工作月份開始。,第四階段
3、:審核。內審10-12月,外審明年的1-3月份,體系工作之二,體系培訓,目的?,體系培訓,與傳統管理比較,風險管理體系有許多與傳統安全管理不同的特點、內容、管理理念和方法。因此,體系推行過程中必須了解或掌握體系相關知識、技術與方法的培訓,才能確保體系實施的有效性。,要進行哪些培訓?,體系培訓,體系培訓,基礎知識培訓,體系要素培訓,體系支持技術培訓,理解各單元、各要素設置目的和作用以及在實際工作中如何落實體系規范要求,危害辨識與風險評估技術,內部審核技術,應急響應與事故管理技術,安全區代表巡查技術,任務觀察技術,體系工作之二(續),本次培訓內容,為體系實施提供理論基礎,體系實施過程中需要應用的方
4、法或技術,(目前由咨詢公司負責培訓,各單位與咨詢公司協商),了解體系內容組成、作用、管理理念與方法,樹立風險管理意識以及系統化、規范化和PDCA閉環管理意識,內容?,(目前由公司負責培訓),實施風險分析與評估,評估,危害,風險,現有控制措施,建議控制措施,企業風險概述,體系工作之三,目的:是使企業掌握自身存在的風險,為采取措施降低風險提供依據,任務?,形成,方法?,電網與設備:體系要求,作業、環境與健康:按咨詢公司提供方法,編寫體系文件,為安全生產管理和作業任務提供標準化文件,實現規范化管理和標準化作業.,組成?,作用?,體系工作之四,體系文件的建立,如何建立體系文件?,安全生產方針制定,安全
5、生產方針,遵守法律、法規的承諾,企業發展戰略的目標和方向,對安全、健康、環境及持續改進的承諾,顧客、員工、社會和其它相關方的需求,文字簡潔,與核心業務相適應,清楚傳達承諾,體系規范要求,什么是管理手冊?,由若干個管理工作標準組成的手冊,什么是管理工作標準?,針對體系51個管理要素(管理工作),描述做什么、誰來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和應達到什么目標的安全管理指導性文件。,每個要素都有一個對應的管理工作標準,為什么要制定管理工作標準?,目的,規范要求,管理節點,子標準,管理要素,單元:指出了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的管理范圍,(具體管理內容),(具體工作/工作關鍵點),(工作要求或方法要求),(說明
6、管理目的是什么),(做哪些工作,怎么做),因為體系只提出了管理內容、工作要求或方法要求,但沒有提出誰做,何時做,以及具體方法和手段。因此企業必須結合實際,制定更為具體管理工作標準,落實資源、責任、具體方法和手段,使各項安全管理工作滿足體系規范要求。,為什么要制定管理工作標準?,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從管理內容、要求及方法方面提出規范管理要求,為安全生產管理提供管理平臺(框架),解決安全生產“管什么、怎么管”的問題。因此,企業在實際應用中,還需要制定更為具體的工作標準來支持,按5W1H(why what who when where how)的要求和企業實際,編制各要素管理工作標準和作業指導書,規
7、范和指導管理工作與作業項目,使各項工作滿足體系中提出的管理要求。,為什么要制定管理工作標準?,管理工作標準編制,體系的每個管理都要有一個管理工作標準,對一些內容較多的要素可進行分解,便于使用。(對內容相對獨立的工作可以進行分解),管理工作標準格式?,需要編寫哪些管理工作標準?,管理工作標準應具有的特點:,1、一事一標準2、包含5W1H要素3、具有“風險控制、流程控制”功能 4、能實現PDCA閉環管理。,管理工作標準沒有完全固定的格式,但它應包含一定要素,才能實現管理工作標準的特點與功能。,管理工作標準編制,標題:可直接引用“體系元素名稱”。what,目的:工作所要達到的目標要求。why,范圍:
8、一是本標準涉及的管理范圍;二是本標準的適用范圍。where,引用/應用標準:本標準涉及的國家、地方、行業的法律法規、標準,網、省公司規章制度、標準、規定。注意必須注明引用條款,定義:對特定術語進行說明,職責:誰應為本標準內容要求負責。who,管理內容與方法:主要說明做什么工作事項,誰去做、怎么做、何時做,記錄保存要求等。what who howwhen。此部份是整個標準的主要內容,附件:標準執行過程中需要使用表格或其它程序或標準,管理工作標準,管理手冊,案例1-中電,推薦格式,51個標準,案例2-深圳,管理工作標準比較,管理工作標準編制,1、管理內容應簡明扼要;不說明為什么要做,管理標準所應用
9、專項方法、技術標準以附件列出2、寫我所做;管理內容要符合體系規范要求,法律法規或行業標準3、要能實現閉環管理,管理工作標準的編寫原則:,編寫要點:,1、分析管理要素,包含了哪些工作項目2、將工作項目按工作流程進行排列3、規定工作項目具體做什么、誰做、怎么做、什么時候/以什么頻率去做。等等。,應用工作標準好處?,工作標準為安全生產工作提供一個規范管理或作業程序,規定了具體的工作內容、流程、方法、資源,能夠確保工作效率與效果一致。即使不同的經驗的人,也知道如何規范地做事,達到按同一標準做事,效果相同或相近結果。,管理工作標準,作業工作標準(作業指導書),與現行規章不同?,現行規章制度是管理工作標準
10、的一種表現形式,但由于編寫方法不同,導致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規章制度更多的是提出原則性的管理要求,不太注重管理方法。工作管理標準內含5W1H,要求具體,方法明確,強調流程管理和閉環管理。-表現在執行效果上,按規章制度操作,效果各異,按工作標準操作,效果基本一致。,管理工作標準,整合?,新制定的管理工作標準與企業現有的規章制度可能會出現一事有雙重標準管理現象,為避免這種現象發生,在編寫管理工作標準時,將現行相關的規章制度整合到管理工作標準中。,現行規章制度與管理工作標準的整合,延用完善建立,現行規章制度,按標準格式與體系規范要求進行整合,將符合體系規范要求的內容作為管理工作標準內容繼續采用
11、(延用),不滿足體系規范要求的則要按標準格式進行補充完善。,沒有現行規章制度的則按體系規范要求建立新的管理工作標準。,形成,管理工作標準,整合原則,關于管理工作標準的有關建議,建議?,以各分公司、省公司為單位,統一管理工作標準的數量、模式及編寫方法,便于統一管理。,完成時間?,作業指導書編制,目的?,規范作業行為,控制作業風險。,現狀?,很多單位都有自己的作業指導書,但沒有統一的格式,,目前公司生技部正在研究作業指導書的格式及編寫要求等。,按公司生技部要求,編寫作業指導書,編制?,參考:,廣蓄電廠檢修ABC文件、深圳供電局作業指導書:體現了:風險控制、流程控制與質量控制。,技術支撐標準,國家、
12、行業和上級技術標準、規定,技術支撐標準,指導操作層進行現場應用和管理,應用通用技術,結合企業的實際管理和應用需要,提煉編寫形成。,危害辨識與風險評估技術,建筑物維護保養,特種設備使用與維護保養,現場安健環標識,安全色與劃線,案例1,電池房的工作安全措施,密閉場地的工作安全措施,企業編制的專項應用技術標準/方法,為管理工作標準實施提供技術/方法支持。,案例2,檢查/記錄表格編制,現狀?,實際工作中大量應用,但由于表格設計原因,指導性和實用性較差,影響檢查效果。-缺乏檢查標準。-不便于統計分析,改進之處?,-增加檢查標準,確保不同人實施檢查,其檢查效果一致或基本一致-對檢查標準進行編號,便于統計分
13、析,找出傾向性問題,便于提出改進措施。,參考1:個人防護用品和安全工器具檢查表,參考2:消防設備檢查表,執行,實施環節之五,-按已編制的管理工作標準、做好體系51個要素的安全管理工作。,-按已編制的作業指導書,指導各項作業任務。,執行:即按“標準”做事:,執行原則:,-做我所寫、記我所做,標準出來之前怎么做?,從現在起就按體系規范要求做好各項工作。,-制定安全生產目標與指標、工作計劃按要素1.4要求,-年終總結參考要素9.2.3要求,-培訓計劃參考要素8.2要求,-會議、兩措、安全檢查等等。,現行的日常工作都可以找到相關的管理要素,實施環節之六,審核,目的?,通過審核,發現體系及執行偏差,評估
14、企業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運作的有效性,為完善管理體系、改進執行偏差,提出改進建議。,適宜性-企業制定的標準是否科學和可操作,是否適用于本企業,充分性-企業是否對體系各要素進行了全面管理,有效性-按企業建立的管理體系運作的效果是否明顯,分類?,內審與外審:內審是由企業內部組織的審核,一年二次。外審由是第三方進行的審核,一年一次。,審核標準:將由公司組織制定:形成書面審核標準和審核軟件,計劃于08年6月份前完成。,審核工具:,實施環節之七,糾正,要求企業要針對審核發現問題和提出的相關建議,研究、制定和落實相關的改進措施。,事故調查員,內部審核員,體系實施的組織保障,針對體系的特定工作要求而需
15、要的特定人員保障。,安全區代表,安全區檢查,體系審核,事故調查,體系特定工作,需要設置人員,相關要素,1.6與9.1,1.6與9.2,1.6與3.2,相關技術由咨詢公司提供培訓,(兼職),安全區代表,人數要求:,原則:1:50比例,或按管理區域/范圍實際需要。,人員資質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接受過體系培訓,特別是安全區代表技術等培訓。具體指定人員時,應根據所負責區域性質,確定有相關工作經驗人員。(如生產區域與辦公區域),任命方式:,書面任命,指出負責區域、工作要求,提供檢查標準。由最高管理者簽名,并經安全區代表簽字接受和確認。,目的?,通過對企業管轄區域定期檢查,識別并報告可能導致人員傷害
16、、財產損失的行為或條件,保持生產環境安全、健康、整潔和有序。,做法:,劃分區域,指派安全區代表,每月檢查,處理發現問題,書面任命雙方簽名優點:體現企業對安全區代表工作的重視,提高被任命人員的積極性,內部審核員,為完成半年一次的內審工作提供勝任審核人員,目的?,人數要求:,人員資質要求:,根據企業規模不同人數有所區別,按一星期內能夠完成內審工作為佳。,有一定的工作經驗,熟悉體系各要素規范要求,經過體系支持技術的培訓,特別是審核技術的培訓,取得內審員資格證書。各專業人員搭配合理。,事故調查員,目的?,為企業發生的事故/事件提供勝任的和足夠的調查人員,確保企業發生的事故/事件得到全面和有效的調查。,
17、關注“事故”的調查(冰山理論的1-29),忽視了造成事故的不安全行為、條件的調查:如未遂/違章等(冰山理論的300-無傷害無損失事件),現狀?,要求?,任命足夠數量、符合資質的事故調查員對事故(1-29)和事件(300)進行調查。,數量?,建議每個班組2個及以上,資質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經驗,經過風險分析與評估和事故調查技術培訓。,體系建立實施流程,體系文件的建立,體系實施的組織保障,要求設立三大員(巡查員、內審員、調查員),為體系相關要素運作提供人力和技術等資源保障。對三大員的設置目的及要求作了簡要介紹。,介紹了要建立哪些體系文件、體系文件的作用,同時提供了體系文件的推薦或參考模式,要求各省公司統一管理工作標準的模式及編寫要求,作業指導書按公司生技部的要求編寫。,介紹了體系實施的主要流程,目的是告訴大家實施體系過程要做好哪些工作,各階段工作的主要內容與作用。,課程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