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有限公司安全基礎知識培訓,目錄,應急處置,典型事故案例,基本常識,前言,我們的理想!,我們應該避免的!,1.1 引子,當把人的生命比作是“1”時,生活就是在“1”后面加“0”,后面加的“0”越多,說明事業越成功、家庭越幸福。倘若人的生命不存在了,后面加再多的“0”還有什么意義呢?,1.2為什么安全培訓,為了讓你更好地掌握預防和搶救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并能積極地參與安全工作,用自己學會的知識保護自己,我們進行這次安全教育培訓。生活如潮,生命珍貴,面對匆匆來臨的每一個日子,我們別無選擇,惟有用情而歌,用心去做,用我們的參與換來安寧;在幸與不幸之間,為生活筑起一道厚重的屏障,這就是我們公司對安全
2、工作永遠不變的初衷,同時也渴望有你的共識。為什么開展安全教育培訓 1)法律法規的要求。安全培訓是國家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賦予各級政府和生產經營單位的重要職責。2)公司生存發展的需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尤其是在加入WTO,在全球職業安全衛生標準一致化的背景下,公司必須加強安全工作,提高公司信譽度和競爭力。3)員工自我保護的需要。員工獲得相關安全操作常識之后,可以避免自己和他人受到傷害。,1.3一般安全培訓教育的內容,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形式很多,“三級”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的一種形式,也是法律明確規定的對新員工的教育制度。“三級”安全教育是指廠級安全生產教育、車間(部門)級安全教育、班組級安全教育
3、。廠級安全教育培訓主要內容:安全生產基本知識;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勞動紀律;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有關事故案例等。車間(部門)級安全生產培訓培訓主要內容:本車間(部門)安全生產狀況和規章制度;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事故案例等。班組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主要內容: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生產設備、安全裝置、勞動保護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確使用方法;事故案例等。,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是:,1.4員工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基本權利 1、職工有權利得知所從事工作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的危險和可能發生 的事故(知情權)。2、職工有權利獲得保障其健康
4、、安全的勞動條件和勞動防護用品(保 障權)。3、職工有權利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的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予以拒絕(拒絕權)。4、職工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利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批評檢舉和控告權)。5、職工在發生嚴重危害及其生命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采取必要的措施緊急避險,并應當將有關情況向用人單位管理人員作出報告(緊急避險權)。,基本義務,1、職工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遵守本廠規章制度(自律遵章)。2、職工必須按規定正確使用各種勞動保護用品(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3、在勞動過程中,職工有義務聽從用人單位管理人員的生產指揮,不得隨意行動(服從管理)。4、職工在勞動過程
5、中發現不安全因素或者危險及健康安全險情時,有義務向管理人員報告(危險報告的義務)。,安全的定義:,安全生產管理的方針:,泛指沒有危險、沒有損失,不出事故的狀態,即:無危為安,無損為全。,預防為主,防消結合。,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消防工作的方針:,2.1安全中的幾個概念,事故隱患的概念指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工作環境及制度上缺陷的影響。引發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是兩個主流因素。,不安全行為是人表現出來的,與人的心理特征相違背的,非正常行為。人在生產活動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為,必然是不安全行為。人出現一次不安全行為,不一定就發生事
6、故,造成傷害。然而不安全行為,一定會導致事故。既使物的因素作用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也不能排除隱藏在不安全狀態背后的,人的行為失誤的轉換作用。,事故的概念:造成死亡、疾病、傷害、損壞或其它損失的意外情況。,2.2 安全原理,(1)事故金字塔理論海因里希事故法則 事故的發生有原因和預兆,一次重大事故前必然孕育著許多事故苗子,消除“事故苗子”避免事故的發生。對330起跌倒事故分析:300:29:1,1)如果有兩種選擇,如其中一種將會導致災難,則必 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2)凡有可能搞錯的地方,一定會有人搞錯,而且以最 壞的方式發生在最不利的時機。3)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4)好的開始,未
7、必就有好結果;壞的開始,結果往往 會更糟。,(2)墨菲法則,根據莫非定律所得到的啟示:通常的一個規律,如果壞事情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發生的可能性有多么小,但它總會發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科技多發達,事故都會發生。我們解決問題的手段越高明,同樣的面臨的麻煩也就越嚴重。所以,我們在事前應該盡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2.3造成生產安全事故的原因,1.人的因素2.物的因素3.人與物的綜合因素,1.人的因素:人員缺乏安全知識,疏忽大意或采取不安全的操作動作等而引起事故。(1)違章指揮(2)違章操作(3)違反勞動紀律,2.物的因素:機械設備工具等
8、有缺陷或環境條件差而引起事故。,人與物的綜合因素:上述兩種因素綜合引起。,2.4安全色彩與安全標志,安全色:是特定的表達安全信息的顏色,它以形象而醒目的色彩語言向人們提供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信息。包括四種顏色即紅色、黃色、藍色、綠色 紅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險的意思。黃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藍色:表示指令、必須遵守的意思 綠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黃黑色間隔條紋:表示要特別注意。車間內張貼的佩戴防護用品標志,安全色為藍色,表示必須遵守規定。消防栓和滅火器下面劃黃線內不可堆放雜物。,安全標識,危險化學品的安全標識,勞動保護用品:指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為免遭或減輕事故傷害和職
9、業危害的個人隨身穿(佩)戴的用品。防護耳塞:防止機械噪聲、空氣動力噪聲、電磁噪聲的危害,噪聲標準:85dB。防護手套:防止火與高溫、低溫、電磁與電離輻射,電、化學物質的傷害;防止撞擊、切割、擦傷、微生物侵害以及感染。安全帶:預防作業人員從高處墜落。,2.5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安全帽:防止意外事件對頭部的傷害。防塵防毒口罩:防止生產性粉塵的危害;防止生產過程中有 害化學物質的傷害。防護眼鏡和面罩:防止異物進入眼睛;防止化學性物品的傷害;防止強光、紫外線和紅外線的傷害;防止微波、激光和電離輻射的傷害。,危險化學品:是指化學品中具有易燃、爆炸、有毒有害及有腐蝕等特性,而且會對作業人員、設備設施、環
10、境造成傷害或損害的化學品。危險化學品的危害:1)對人體的危害(主要為中毒和皮膚灼傷);2)引起火災和爆炸;3)對環境的污染作業人員使用危險化學品的注意事項1)必須嚴格遵守使用危險化學品的安全操作規程;2)在使用危險化學品之前,必須仔細閱讀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尤其是有關安全注意事項和應急處理方面的內容;3)按照工廠和安全技術說明書的要求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不能直接接觸會引起過敏和經皮膚吸收引起中毒的危險化學品;4)使用作業時要精神集中,嚴禁打鬧嬉戲;5)嚴禁在危險化學品工作場所進食、飲水或喝飲料;6)不可用化學溶劑去洗手,對于廢棄化學藥液不可倒入地下管道,應倒入指定的回收桶內;
11、7)如果不小心被化學品濺到皮膚或衣服上時,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時間應在15分鐘以上,必要時送醫院進行搶救。,2.6危險化學品的安全使用,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2.9安全的幾個數字,一個安全生產方針,要我安全,兩個觀念轉變,我要安全,我會安全,安全生產中的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事故處理的“三不放過”:,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沒受到教育 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火災發生時最正確的應變措施是:發出警報、疏散、在安全的情況下設法撲救。(即火災發生時應三會:會報警、會滅火、會逃生)3.1 報警報火警須知:拔通火警電話119,鎮定情緒,講清著火地點,火災
12、大小,何物質著火,有無人員被困,爆炸及周圍建筑物的相鄰情況,再講清報警人姓名,其電話號碼,門牌號,必要時可到指定路口去等待,以便消防車能及時到達火場。發生火災,報完火警后應:派人到單位門口,街道交叉口等候消防車,并帶領消防車迅速趕到火場。,當發現火警(要求三會):1、立即高聲呼叫或通知保安;2、在安全情況下,正確使用滅火器、消火栓等進行滅火;3、如未能及時撲滅,立即進行緊急疏散。,火災爆炸預防原理(四種滅火方法)1)隔離法:限定火災范圍2)窒息法:稀釋燃區的氧及空氣量3)冷地法:降低燃燒物于著火點之下4)抑制法:使滅火劑參與燃燒反應抑制活性游離基的產生火災四階段火災四階段:1)初起階段(最有于
13、撲救火災的階段);2)發展階段;3)猛烈階段;4)殘余階段;,3.2滅火,火災分類(按燃燒對象分):1)A類火災指固體物質火災,如木材、棉、毛、麻、紙張;2)B類火災指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火災;3)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丙烷、氫等引起的火災;4)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如鉀、鈉、鎂、鈦、鋯、鋰、鋁鎂合金火災等。,滅火器的選用:A類:水型、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型 一般采取水冷卻法,但對于忌水物質,如布、紙等應盡量減少水漬所造成的損失,對于珍貴圖書,檔案等,應使用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劑滅火。B類: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型 應用
14、時使用大量泡沫滅火劑,把液體火災撲救下去(泡沫滅火劑是撲救可燃和易燃液體的有效滅火劑,但醇、醚、酯、酮類等水溶性液體不宜用化學泡沫滅火劑撲救,而是用空氣泡沫中的抗溶性泡沫滅火劑);在撲救時,要用水冷卻容器壁;同時關閉閥門;切斷可燃液體來源;并把燃燒區容器內的可燃液體抽至安全區域;要采取措施,防止燃燒區內的可燃液體流散,在撲救原油油罐火災時,若出現火焰增大、發亮、變白、煙色由濃變淡、金屬原油罐壁發生顫抖,并伴有強烈的噪聲等噴濺苗頭,應及時撤離火災現場,以避免不必要的人員犧牲。,C類:干粉(看家本領)、1211、二氧化碳型 因為氣體燃燒速度快,極易造成爆炸,所以要特別重視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對可能
15、存在可燃氣的危險場所,要采取消除一切可能的火源、密封設備,安裝必要的監測系統,防止可燃氣體發生燃燒,在輸送可燃氣的管道應設置水封井、阻火器,以切斷燃燒途徑,防止燃燒發展成爆炸和爆轟;一旦發現可燃氣著火,應立即關閉所有閥門,切斷可燃氣來源,同時使用干粉等滅火劑迅速將氣體燃燒撲滅。D類:干粉、干砂、食鹽、石粉等 因金屬燃燒時,溫度很高,水及其它普通滅火劑在高溫下均會因分解而失去作業,應使用特殊滅火劑。少量金屬燃燒可使用干砂、食鹽、石粉等撲滅。E類:二氧化碳(電氣設備的保護神),干粉滅火劑。,拔下插銷,手持噴管對準火源,按下壓把進行撲救,占據上風向,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拔下插銷,調整筒位對準
16、火源,嚴禁觸碰喇叭筒及及金屬管,避免凍傷,占據上風向,滅火器的使用,目的:為了萬一發生火災時,每位員工殾能迅速離開火場,保護員工的生命安全,將火災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特制定以下方法:1)當發生火災收到疏散廣播時,每位員工迅速尋找最近的安全出口離開火 場,切忌在通道上你推我攘,互相擠壓,堵塞通道。2)火災中產生的煙霧含有多種有毒氣體,煙大被圍困時,如煙氣不太濃,應用溫毛巾蒙住鼻和口后,最好臥地爬行,因為煙氣上升,貼近地面的 空氣層的煙較少,可以減少因呼吸遭受的煙毒危害。3)沖過火場時,為了避免衣服,頭發著火,要想辦法用水澆濕頭發和衣服。,3.3逃生與自救,4)衣服著火時,千萬不能狂奔亂跑,在無人
17、幫助時,應把衣服脫掉或撕下扔掉,來不及時可邊脫邊躺在地上打滾,把火苗壓滅或跳到水池、河等有水的地方滅火,若有人相助可用濕麻袋、毯子、濕物等把人包裹起來或用水澆澆向著火者,嚴禁用滅火器直接向著火者噴射。5)被困在樓上時,火勢不長,可用濕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從火中沖出,如樓梯被燒斷火勢相當猛烈,無法沖過時,可利用窗口、陽臺、水管、竹竿、墻梯、繩子等逃生。6)若各種逃生路被切斷時,應退回室內關閉門窗,有條件者可向地、門窗澆水,以暫緩火勢的蔓延過程,同時向室外投擲對象報警求救,在夜晚可向外打手電發出求救信號,盡量避免大聲呼叫防止煙霧進入口中引起中毒。7)當火勢逼近,生命受到嚴重威脅時,可用繩類或把床單
18、類撕成布條狀連接起來拴在門、窗、柱等上面固定,再沿著繩布等滑下。,8)在被逼跳樓時(三樓以上跳縷受傷甚至死亡的幾率極高,應禁止),應 先向地面拋下厚軟物品,增加緩沖,然后手扶窗口下滑以縮小跳落高度 并讓雙腳先落地9)非救火人員,一旦離開火場,不管火勢情況如何,絕不可再回到火場或 在附近觀望,以免影響救火工作。10)發現室外著火,摸門把手感覺已發燙時,千萬不要開門,以防大火躥 入室內,要用浸濕的棉被、衣物等堵塞門窗縫,并潑水降溫,等待火勢 熄滅或消防隊的救援。火災逃生的四個要點是:防煙熏;果斷迅速逃離火場;尋找逃生之路;等待他救。,注意:逃生不能乘坐電梯。,海爾總裁張瑞敏曾經感嘆:“讓一個日本人
19、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會不折不扣地執行,每天都會堅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讓一個中國人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擦六遍,第二天可能也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會擦五次、四次、三次。”恰恰正是在這些細節上放松標準,導致中國制造業在整體水平上遠遠落后于日本。執行標準并不困難,難的是持之以恒、不找借口、不打折扣。在第一次放松標準的時候就已經預示了死亡。同樣,在你試圖放松標準的時候也要警惕,也許安全隱患已經隨之誕生,只待給它一個理由、一個機會,它將“改變”你的人生。,請大家牢記:每一個安全事故的教訓都是慘痛的,每一個安全事故的發生都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事故無大小之分。身邊的一些小事或小疏忽,完全可能引起巨大的事故和損失。只有安全,才是效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