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圳地產第三次格局重構深圳地產第三次格局重構 歷史上,已經歷了兩次地產格局重構,第一次在 1999 年前,深圳本地國企為主導; 第二次在 2000 年至 2010 年,以“萬中招華金”等巨頭為主導。如今,第三次格局重構正在發 生。央企進入,老牌國企翻身,民營房企兇猛,如今的大地主不再是萬科、招商,意外的是 海航,687 萬平米。 一些信息可能有差錯,一些城市更新項目由于無法最終確定改造主體,或者規劃建筑 面積不確定等因素,上述數據可能不夠精確。 歷史上, 深圳已經歷了兩次地產格局重構, 第一次在 1999 年前, 深圳本地國企為主導; 第二次在 2000 年至 2010 年,以“萬中招華金”等
2、巨頭為主導。 第三次格局重構正在發生。 央企進入,老牌國企翻身,民營房企兇猛,如今的大地主不再是萬科、招商,意外的 是海航,687 萬平方米。 他們,預示著深圳地產行業的“多極化時代”到來。 深圳主張深圳主張 地產新格局,期待公平競爭機制 如果僅靠之前的公開市場買賣與企業股權并購,深圳房地產行業的格局在可預測范圍 之內,但因為近兩年大規模啟動的城市更新,一切變得復雜而不可揣度。 本次專題力圖理清如此新時代下的新格局,發現現狀已經變化得遠超我們想象:一線 陣營“萬中招華金”, 其中四家在深圳的土地儲備量都已退居二線; 取而代之占據頭牌交椅的, 是央企華潤、中信,國企招商、深業,民企“舊改之星”佳
3、兆業,以及似乎憑空冒出的一家國 有航空企業 海航。 似乎在轉瞬之間,深圳房地產市場化十多年以來成長為主流的股份制、專業化民營房 企,再次被央企、國企的潮頭蓋過。“城市更新令房地產行業進入 B2C 時代,向上連著政府, 向下連著村民,關系兩字成為最大優勢。”有人如此解釋。 當“關系”一詞在市場中的價值被放大,公平、透明、良性的市場就更加遙遠。 實事求是,城市更新在深圳可開發用地難以為繼之時啟動,對于增加供應量,是起積 極作用。深圳的城市更新辦法,明確原權利人可作為改造主體,也是尊重物權的一大進步。 但如同一把雙刃劍,城市更新辦法突破了“招拍掛”出讓限制,允許協議出讓,于是過程就變 得曖昧,“關系”一詞大有用武之地。同時,報建慢、拆遷難、時間長、成本高等重重困難擺 在面前,寄望于城市更新緩解供求矛盾變得渺茫。 “現在我們看到的城市更新,到底是蛋糕、蛋卷還是臭雞蛋?現在定論還太早。”以綠 景為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