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驗室的化學安全與注意事項培訓,河南省xx制藥廠,實驗室的化學安全與注意事項,一、危險化學物質的分類二、“四防”措施三、高氯酸與高氯酸鹽四、高壓易燃氣體與鋼瓶五、“三廢”處理六、中毒與急救,一、危險化學物質的分類,1.1 著火性物質 1.2 易燃性物質危險物質:1.3 爆炸性物質 1.4 有毒物質,1.1 著火性物質,1.1 著火性物質,強氧化性物質與還原劑,強酸與有機物無反應發熱而著火如:濃硝酸、濃硫酸與乙醇;濃硝酸與纖維織物;過氧化鈉與乙酸、甲醇、丙酮、乙二醇;溴與磷、鋅粉、鎂粉混合;高錳酸鋅與有機物;氧化汞與硫磺臭氧與有機物,1.2 爆炸性性物質,1.2.1 可燃性氣體的爆炸極限,1.2
2、.1 可燃性氣體的爆炸極限,1.2.1 可燃性氣體的爆炸極限,1.2.1 可燃性氣體的爆炸極限,1.2.2 形成爆炸混合物的物質,(1)高氯酸與乙醇及其它有機物(2)高氯酸鹽、氯酸鹽與硫酸(3)氯酸鹽與磷化物(4)鉻酐(三氧化鉻)與硫酸、甘油或有機物(5)高錳酸鉀與硫酸、甘油或有機物(6)過硫酸銨與鋁粉遇水(7)硝酸鉀與醋酸鈉,1.2.2 形成爆炸混合物的物質,(8)硝酸鹽與酯類(9)硝酸鹽與氯化亞錫(10)硝酸與鎂、鋅或其他活波金屬(11)發煙硝酸與乙醚,1.4 有毒物質,二、“四防”措施,2.1 防火措施2.2 防爆措施2.3 防止中毒措施2.4 防盜措施,2.1 防火措施,(1)防患于未
3、然。根據不同實驗地點,準備相應的滅火器材。包括消火砂,石棉布,毯子,各類滅火器材。消火砂要保持干凈,不得有水浸入。滅火器材要定期檢查、更換,保證處在良好狀態。滅火器要保證每個人會正確使用。(2)加熱試樣或實驗過程中起火時,應先立即用濕抹布或石棉布熄滅燈火并拔去電爐插頭,關閉總電源開關。特別是易燃液體和固體(有機物)著火時,不能用水去澆。因除乙醇、甲醇等少數化合物外,大多數有機物比重小且不溶于水。除小范圍可用濕抹布覆蓋外,要立即用小火砂、泡沫滅火器或干粉滅火器撲滅。精密儀器最好用1211滅火器滅火。,2.1 防火措施,(3)電線著火時要立即關閉總電門,切斷電流,再用1211滅火器熄滅已燃燒的電線
4、,并及時通知電器裝配人員。不許用水或泡沫滅火器熄滅燃燒的電線。(4)衣服著火時應立即以濕毯子改再找活著身上衣熄滅燃燒桌的衣服,不應慌張跑動。否則會加強氣流流向燃燒著的衣服,是火焰加大。(5)常用滅火器及適用范圍見下表。,2.1 防火措施,2.2 防爆措施,(1)揮發性有機藥品營存放在通風良好的處所、冰箱或鐵柜內。遠離火源。室溫過高,啟用易揮發物時應設法冷卻試劑瓶。(2)嚴禁氧化劑與可燃物一起研磨,不能在之上稱量過氧化鈉。(3)爆炸類物品,如苦味酸,高氯酸和高氯酸鹽,過氧化氫,疊氮化鈉等,應放在低溫處保管,不得與其它易燃物放在一起。,2.2 防爆措施,(4)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和設備。如安全罩
5、,防護面罩,防護板,預警預報裝置,通風櫥安裝特種玻璃。(5)進行崗前安全培訓,明確所用化學物質的性質和工作中的危險控制點。(6)取用危險物質堅持最小量原則。并且絕對不能直接加熱。(7)不得用帶有磨口塞的玻璃瓶盛裝爆炸性物質。(8)干燥爆炸性物質,應在惰性氣體保護下進行。,2.3 防止中毒措施,(1)一切試劑瓶要有標簽。劇毒藥品必須實行雙人雙鎖,領用審批制度。(2)劇毒藥品撒落應立即全部收起,并把落過讀物的地方洗凈。(3)嚴禁試劑入口,嚴禁在實驗室吸煙,進食。嚴禁食具與實驗用器具代用。(4)如需以嗅覺鑒別試劑時,應將試劑遠離,用手輕輕煽動,稍聞其味即可,嚴禁一鼻子接近瓶口鑒別。(5)對于某些有毒
6、的氣體和蒸氣,如氮的氧化物、氯、硫化氫、汞、氫氰酸、吡啶、二硫化碳等,,2.3 防止中毒措施,必須在抽毒罩和通風櫥中進行處理,頭部在通風櫥外面。凡有必要使用防毒面具的工作地點應懸掛一個防毒面具,以備急用。(6)用無毒或毒性小的試劑代替有毒試劑。(7)防護口罩與防毒面具中所用的過濾性防毒物質酸性氣體(氯氣、硫化氫、三氧化硫、光氣)氫氧化鈉、弱酸鹽,加活性炭。氨氣硼酸、檸檬酸或酸性鹽類,與氨絡合的重金屬氧化物和鹽類(氧化銅,硫酸銅等)有機芳香烴類蒸氣活性炭醛、酮、鹵代烴類蒸氣氫氧化鈉、碳酸鈉加活性炭,2.3 防止中毒措施,氰化物蒸氣氫氧化鋁、硫酸銅一氧化碳二氧化錳加氧化銅砷、銻化合物蒸氣二氧化錳、
7、次氯酸鹽重金屬蒸氣氧化劑(次氯酸鹽)加用活性炭(8)防止汞中毒不要在敞開的容器中使用;汞旁不要放置發熱體;滴汞必須用水封;灑落的汞用20%三氯化鐵噴潵并讓其自行干燥(硫磺粉);房間用硫化氫熏蒸;極譜室必須先排風半小時再工作,2.3 防止中毒措施,(9)中毒時必須急救中毒者如果中毒是由于吸入煤氣或其它有毒氣體、蒸氣,應立即把中毒者轉移到新鮮空氣中;如果中毒是由于吞入毒物,最好的辦法是借助嘔吐以排除胃中的毒物,立即送醫院。并盡可能告知吞食的毒物,以利于針對性治療,使中毒者早日康復。,2.4 防盜措施,(1)安裝必要的防盜門窗(2)加強外來人員的管理,嚴格外來人員登記制度;(3)原則上外來人員不得進
8、入實驗室。如進入實驗室(實驗區)必須經過允許并由相關人員陪同;(4)加強劇毒、易燃、易爆藥品的管理;(5)明確崗位責任。,三、高氯酸與高氯酸鹽,(一)高氯酸的性質 高氯酸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分析試劑,在衛生檢驗中常用在濕法消化中,用于消化含有礦物質比較多的樣品。如果使用不當,常會引起爆炸。市售高氯酸相對密度1.67-1.70,含量70%-72%,沸點203 度。在一大氣壓下蒸餾稀高氯酸時,最初蒸出的是水,然后是稀酸,最后可得一恒沸物72.4%的高氯酸。熱的高氯酸(60%-72%)是強氧化劑和脫水劑,熱的濃高氯酸的氧化能力強于硫酸,與硫酸-三氧化鉻混合物相似,遇易氧化物質如有機物,則常易發生猛烈的爆
9、炸。冷的高氯酸沒有氧化性,只是強酸。所有的有關高氯酸爆炸的紀錄都和無水高氯酸、它的有機衍生物或有機物被高氯酸迅速氧化有關。如濃高氯酸與濃硫酸混合,由于濃硫酸使濃高氯酸脫水,產生無水高氯酸而引起爆炸。曾有高氯酸和醋酸酐混合發生及其猛烈爆炸的報道。,三、高氯酸與高氯酸鹽,把測定家的溶液加熱(含乙醇和高氯酸)也會引起爆炸,是因為形成了高氯酸酯。用高氯酸消化樣品時,若反應物顏色變淺黃,并隨之變黃、淺棕、暗棕,隨之就會爆炸。*通常消化樣品時,應先用硝酸消化,再加高氯酸完成氧化作用,并保持高氯酸過量,過量的高氯酸起稀釋作用,從而避免爆炸的可能性。對于樣品中含有大量有機物(脂肪酸),最好用硝酸-硫酸-高氯酸
10、消化。此時先用硝酸處理試樣,再加入硫酸并加熱至160-180度,最后分批加入高氯酸或高氯酸-硝酸混合液。與高氯酸不混合的有機試樣會發生猛烈爆炸,因為氧化作用集中與接觸的表面。,三、高氯酸與高氯酸鹽,溫度對高氯酸氧化是十分重要的。迅速冷卻或用冷水稀釋,可停止氧化作用。氧化反應過快時將發生爆炸,而爆炸的程度取決于有機物的量,用盡可能少的試樣作分析也是安全措施之一。(二)、通風櫥和通風管道的要求 消化樣品用通風櫥和通風管道一般應采用聚氯乙烯材質。若采用木框玻璃通風櫥時,應注意:(1)采用質地致密的木料;(2)充分通風;(3)常用水沖洗通風櫥內部;(4)平時注意觀察木料是否變質,發現腐朽應及時更換;消
11、化外排通風管道與有機蒸餾外排通風管道不能共用,否則極有可能引起爆炸。,三、高氯酸與高氯酸鹽,(三)高氯酸的安全處理規則高氯酸屬于強氧化性、強酸性的著火性危險物質,使用高氯酸消化樣品時應注意:(1)使用高氯酸應帶一次性橡膠手套和面罩,以防不測;(2)高氯酸應盛放于帶有玻璃塞的玻璃瓶中,并把玻璃瓶放在玻璃或陶瓷器皿之上,以防溢漏。(3)高氯酸附近不可放有機藥品或還原性物質,如乙醇、甘油,次磷酸鹽等。(4)高氯酸萬一瀉落在桌面上,應迅速用水沖去,不能用棉布擦拭。,三、高氯酸與高氯酸鹽,(5)對基質不明的試樣用高氯酸消化時,最好先取微量試樣作預試驗,觀察有無爆炸的危險。(6)對高蛋白、高油脂的物質,盡
12、量避免用高氯酸消化,最好采用干法消化。(7)如果對高蛋白、高油脂的物質必須采用高氯酸消化,應減少取樣量,一次消化樣品數量以能從容處理為宜。(8)高氯酸接觸脫水劑濃硫酸、五氧化二磷或醋酸酐會引起火災和爆炸。(9)乙醇、甘油或其他能與酸形成酯的物質,絕對不能與高氯酸共熱,否則會猛烈爆炸。,三、高氯酸與高氯酸鹽,(10)某些無機物如次磷酸鹽、三氧化二銻或鉍的化合物,遇熱的高氯酸會引起爆炸。(11)不論高氯酸用于消化無機物還是有機物,高氯酸一定要過量,多余的高氯酸除起稀釋作用外,還防止溶液蒸干引起爆炸(高氯酸鹽直接加熱和撞擊會引起爆炸)。(12)高氯酸具有強烈腐蝕性,應避免與皮膚、眼睛接觸或吸入。(1
13、3)加熱高氯酸應用電熱器、水浴或砂浴,禁止使用油浴或直接加熱。(14)廢棄的高氯酸應在玻璃器皿內加入10倍水稀釋排入酸溝,然后用水沖走。,三、高氯酸與高氯酸鹽,(四)高氯酸鹽 高氯酸鹽可粗略分為兩類:一類對熱和震動敏感度較大,其中包括重金屬高氯酸鹽、有機高氯酸、高氯酸酯以及任何高氯酸鹽和有機物質、金屬粉末或硫的混合物;另一類對熱和震動敏感度較小,其中包括純粹的高氯酸銨,堿金屬個堿土金屬的高氯酸鹽。許多重金屬和有機堿高氯酸鹽對熱和震動十分敏感,應看作起爆藥一樣加以處理,必須避免摩擦、加熱、火花、震動和重金屬沾污。,四、高壓易燃氣體鋼瓶,(一)乙炔:乙炔是將顆粒活性炭、木炭、石棉或硅藻土等多孔物質
14、充填在氣瓶內,再將丙酮摻入,通入乙炔使之溶于丙酮中,直至15度壓力達到15.5 kg/cm2。乙炔的爆炸極限范圍很寬(2.50%-80.00),含有7%-13%乙炔的乙炔空氣混合氣和含有大約30%的乙炔-氧氣混合氣最易爆炸。乙炔和銅、銀長期接觸易生成易爆的乙炔銅和乙炔銀。因此,凡供乙炔用的管路、零件都不能用銀和含量在70%以上的銅合金。乙炔和氯、次氯酸鹽等化和會發生燃燒和爆炸,乙炔燃燒是絕對禁止用四氯化碳來滅火。存放乙炔氣瓶處要通風良好,溫度要保持在35度以下。充灌后的乙炔氣瓶要靜置24小時后在使用以免使用時受丙酮的影響(火焰不穩,噪音增大)。為防止氣體回縮,在管路中應該加裝回閃阻止器。應當注
15、意,當氣瓶內還有一個表壓時,就要更換新的乙炔氣瓶,以免空氣進入氣瓶,影響下次使用。使用乙炔氣時,要注意乙炔氣瓶身的溫度。,四、高壓易燃氣體鋼瓶,(二)氫氣:氫氣無毒、無腐蝕性,極易燃燒,單獨存在比較穩定。因其密度小,易從微孔漏出,且擴散速度極快,易和其他氣體混合。因此在安裝好氫氣管路后,一定要檢查表頭等連接處是否漏氣。氫氣在空氣中的爆炸極限僅次于乙炔氣,為4.00%-74.20%。存放氫氣的氣瓶處,一定要嚴禁煙火,遠離火種盒熱源,處于陰涼通風的倉間。應與氧氣、氧化劑分間存放,嚴禁混儲混運。,四、高壓易燃氣體與高壓鋼瓶,(三)高壓氣瓶使用規則(1)禁止敲擊、碰撞;氣瓶應可靠地固定在支架上,以防滑
16、到。(2)開啟高壓氣瓶時,操作者應站在出氣口的側面,氣瓶應直立,然后緩慢旋開。氣體必須經減壓閥減壓后使用,不得直接放氣。(3)高壓氣瓶上選用的減壓閥要專用,安裝時螺口要上緊并試漏。(4)開啟高壓氣瓶閥時,應用手或專門扳手。(5)氧氣瓶及其專用工具嚴禁與油類接觸,氧氣瓶附近也不得有油類存在,操作者必須將手洗凈。,四、高壓易燃氣體與高壓鋼瓶,(6)可燃氣瓶于明火距離不小于10米,有困難,應有可靠的隔熱防護措施,但不得小于5米。(7)高壓氣瓶應避免暴曬及強烈振動。(8)使用裝有易燃易爆氣體的氣瓶工作地點,應保持良好的通風換氣。(9)氣瓶內氣體不得全部用盡,剩余壓力一般應為2 kg/cm2,至少不得低
17、于0.5 kg/cm2。*,五、“三廢”處理,(1)充分了解廢液的性質,避免可能產生的有毒、有害、爆炸性氣體造成傷害;(2)用次氯酸鈉處理含有氰化物的廢液,首先在pH10下加入次氯酸鈉,放置一段時間后,再調解pH為8左右,并在通風櫥中進行;(3)對于廢酸和廢堿可混合后排放;(4)對于大量有機溶劑,最好回收利用。(5)詳細處理細則請參照手冊有關章節。,六、中毒與急救,(一)化學致癌物丙烯腈黃曲霉毒素類鄰氨基偶氮甲苯4-氨基聯苯石棉聯苯胺苯并蓖,六、中毒與急救,鎘及其化合物四氯化碳氯仿六價鉻己烯雌酚硫酸二甲酯醋酸鉛六氯化苯磷酸鉛鎳,六、中毒與急救,2-萘胺堿式硫化鎳氮芥及其鹽酸鹽雌酮多氯聯苯睪丸酮硫脲氯乙烯,六、中毒與急救,(二)化學劇毒物質氯化鋇氯化鎘氟氫氰酸氰化氫三氧化二氮氰化鈉氰化鉀,六、中毒與急救,疊氮化鈉磷化氫光氣異氰酸甲酯丙醇腈氟乙酸乙酯氟乙酰胺毒鼠強4,6-二硝基鄰甲酚,六、中毒與急救,二甲基磷酸酯氨基硫脲四乙基焦磷酸鹽四乙基鉛四甲基鉛左旋-尼古丁一六零五一氟代乙酸一氟代乙酰胺,六、中毒與急救,三氧化二砷汞硒羰基鎳砷酸及其鹽硫化磷硒化氫五氟化碘四氟化硫,六、中毒與急救,(三)實驗室常見中毒與救治 參見實驗室化學安全手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