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佛山城市中軸線規劃設計研究成果公示佛山城市中軸線規劃設計研究成果公示 一、一、 項目背景項目背景 從 2002 年撤市設區至今已十年,佛山卻仍缺少一個真正的城市中心。佛山 目前的發展受困于這種多中心組團、無強中心的格局,建設一個具有一定規模、 凝聚各區的強中心迫在眉睫。 因此,強中心成為佛山發展的必然選擇。而整合禪城傳統中心和佛山新城創 新中心的重要空間戰略就是建構中軸線。 二、項目概況二、項目概況 佛山中軸線南北長約 14 公里,東西寬約 2 公里,南至三樂路,北至海八路; 東至文華路,西至汾江路。 三、規劃理念三、規劃理念 方案著重于軸線地帶在“整合”基礎上的強化與提升,改變佛山偏心、離
2、心 的城市發展趨勢與結構松散的現狀城市格局, 打造與佛山城市能級相匹配的復合 功能軸,使佛山成為真正具有凝聚力的城市。 四、功能劃分四、功能劃分 結合設計范圍內的地塊自身稟賦以及交通區位,對功能進行劃分,將整個軸 線分為 5 個區段,每個區段包括若干項的主導功能。5 個區段分別為:北部門戶 區段、佛山老城區段、兩園深村區段、佛山北園區段、佛山新城區段佛山老城區段、兩園深村區段、佛山北園區段、佛山新城區段。 五、土地利用五、土地利用 中軸線范圍內的用地上,在滿足商務、辦公、居住功能的同時,增加科技研 發、商務會展、休閑娛樂等功能,并在軸線上統籌布置對城市具有較大影響力的 用地,在結構上起到凝聚的
3、作用。 在對新的城市建設中,北部門戶段,著重將舊的倉儲用地更新為商業服務設 施用地與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用地;在歷史文化街區段,著重保留歷史區段的文 物古跡用地,局部進行城市更新;佛山北園段應重點將公共空間沿嶺南大道縱向 展開,提升中軸線地區的土地區位價值。 六、景觀系統規劃六、景觀系統規劃 挖掘嶺南水鄉特點,以靈動水系與綠廊串聯各大功能組團。 恢復祖廟涌等歷史水系, 結合現有南北向河涌形成聯通汾江河與東平水道的 水網結構。 七、空中軌道交通規劃七、空中軌道交通規劃 在中軸線范圍內中加入空中軌道交通的概念,以觀光游覽功能為主, 兼顧 日常交通通勤作用。 城市門戶段:規劃設立兩個站點。地塊北接海八路,是廣州向西進入佛山的 門戶地段,規劃入口空軌站點即汾江北站,作為禪城區空軌的起始站點。現狀中 山公園是地塊北部主要公共綠地,設置中山公園站。 老城區段:規劃設立三個站點。分別為梁園站、祖廟站、市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