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肇慶市裝配式建筑發展規劃方案(2018-2025年)(9頁).doc

  • 資源ID:766815       資源大小:805.80KB        全文頁數:44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肇慶市裝配式建筑發展規劃方案(2018-2025年)(9頁).doc

1、肇慶市裝配式建筑2018-2025年發展規劃肇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廣東省建科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2018年12月目 錄引 言1一、肇慶市基本情況2(一)區域位置2(二)地形地質3(三)地震烈度3(四)社會經濟6二、發展現狀7(一)肇慶市建筑行業及裝配式建筑發展現狀71.建筑業發展現狀72.裝配式建筑發展現狀9(二)肇慶市發展裝配式建筑面臨的挑戰121.鼓勵政策尚不完善122.建設模式和監管機制有待進一步創新133.缺乏標準規范的支撐134.人才隊伍建設亟待加強135.大眾對裝配式建筑的認識不足146.裝配式建筑建造成本偏高14三、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15(一)指導思想15(二)基本原則1

2、51.市場主導、政府引導152.示范帶動、統籌推進153.科技先導、創新轉型15(三)發展目標161.近期示范目標(至2018年末)162.中期推廣目標(至2020年末)163.遠期普及目標(至2025年末)17四、裝配式建筑規劃布局19(一)產業鏈集群發展19(二)定位與布局19(三)產品體系規劃20(四)運輸條件21五、主要任務23(一)制定專項規劃,健全政策制度23(二)統籌規劃布局,強化推進力度24(三)強化技術支撐,構建標準體系26(四)政府試點示范,強化質量監管27(五)提升企業能力,合理規劃產能29(六)提升信息化水平,促進綠色化發展31六、保障措施33(一)加強組織領導33(二

3、)落實扶持政策33(三)優化審批制度34(四)強化項目監管34(五)優化人才結構35(六)加強宣傳推廣36附件1I附件2III引 言近年來,肇慶市建筑業持續穩步發展,為肇慶市城鄉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建造方式較粗放、生產效率較低、建設周期較長、資源能源消耗較高及對環境影響較大等問題仍普遍存在,建筑業亟需向綠色環保轉變,以適應新形勢下建筑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發展裝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有利于節約資源能源、減少施工污染、提升勞動生產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進建筑業與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促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裝配式建筑,對于

4、促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建設具有肇慶特色的宜居城鄉,都具有十分重要而現實的意義。為加快推進我市裝配式建筑的發展,促進建筑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肇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依據綠色建筑行動方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若干意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廣東省裝配式建筑發展專項規劃編制工作指引(試行)和肇慶市“十三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社會經濟和建筑行業發展水平的實際情況,編制本規劃。一

5、、肇慶市基本情況(一)區域位置肇慶市轄端州、鼎湖、高要3個區和廣寧、德慶、封開、懷集4個縣,代管四會1個縣級市,另設肇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肇慶新區;設91個鎮、12個街道和1個民族鄉,共292個居民委員會、1255個村民委員會,全市戶籍總人口為429.82萬人。肇慶市位于廣東省中西部,東部和東南部與佛山市、江門市接壤,西南與云浮市相連,西及西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和賀州市交界,北部和東北部與清遠市相鄰。全境位于北緯22472424和東經1112111252。東自肇慶高新區的一村,西止封開縣平鳳鎮的古石村,東西寬156.50千米;南起高要區活道鎮的姚村,北至懷集縣洽水鎮石瑩村,南北長17

6、5.38千米。北回歸線橫貫封開縣、德慶縣、廣寧縣、四會市境域。土地總面積1.49萬平方千米,約占全省總面積8.31%,其中,端州、鼎湖和高要3個城區面積2892平方千米(端州區154平方千米、鼎湖區552平方千米、高要區2186平方千米),占全市總面積的19.42%;懷集縣總面積3554平方千米,是全市面積最大的縣,是全市總面積的23.85%。四會、廣寧、德慶、封開的面積分別是1166、2455、2003、2724平方千米,肇慶高新區98平方千米;肇慶新區規劃面積115平方千米,協調發展區面積585平方千米。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肇慶)面積70平方千米。(二)地形地質肇慶市受地殼活動、沉積建造、

7、褶皺、斷裂等影響,形成山地、盆地、丘陵、沖積平原等形態相間分布的山區地貌。地勢西北高,南部和東部較低,以中低山丘陵為主,平原較少,呈西北往東南傾斜走向。中低山丘陵占全市土地面積的81%,山地和丘陵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懷集、東北部的廣寧和西部的封開與德慶等縣;1000米以上的山有40多座,主要山峰有大稠頂、北嶺山、鼎湖山、百冊山、爛柯山(又稱斧柯山)、螺殼山、三宿山、麒麟山,其中位于懷集縣北部新崗林場境內的大稠頂是全市最高山,海拔1626米;海拔最低點位于鼎湖區沙浦鎮,海拔9.8米。平原和河川水域占總面積的19%。巖溶地形發育較好,形成石林、溶洞、孤峰等地貌,如肇慶市區的七星巖、懷集縣的燕巖、封開縣

8、的白石巖等。境內還有兩條喀斯特巖溶地帶:一條由懷集縣的梁村鎮、橋頭鎮向封開縣的金裝鎮、漁澇鎮延伸;一條從肇慶城區的七星巖往南偏西,走向高要區。(三)地震烈度肇慶市各行政區劃地震動峰值加速度與對應的地震設防烈度如表1所示。IV表1 肇慶市各行政區劃地震動峰值加速度與地震烈度列表行政區劃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地震烈度行政區劃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地震烈度行政區劃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地震烈度行政區劃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地震烈度端州區(4街道)南街鎮0.05藍鐘鎮0.05大玉口鎮0.05城東街道0.10賓亨鎮0.05永固鎮0.05都平鎮0.05城西街道0.10五和鎮0.05詩洞鎮0.05金裝鎮0.05皇崗街道0.10橫山

9、鎮0.05橋頭鎮0.05長安鎮0.05睦崗街道0.10木格鎮0.05中洲鎮0.05德慶縣(1街道,12鎮)鼎湖區(3街道,4鎮)石咀鎮0.05連麥鎮0.05德城街道0.05坑口街道0.10古水鎮0.05下帥壯族瑤族鄉0.05新圩鎮0.05桂城街道0.10洲仔鎮0.05回龍鎮0.05廣利街道0.10懷集縣(19鄉鎮)封開縣(16鎮)官圩鎮0.05永安鎮0.10懷城鎮0.05江口鎮0.05馬圩鎮0.05沙浦鎮0.10閘崗鎮0.05江川鎮0.05高良鎮0.05鳳凰鎮0.05坳仔鎮0.05白垢鎮0.05莫村鎮0.05蓮花鎮0.05汶朗鎮0.05大洲鎮0.05永豐鎮0.05廣寧縣(15鎮)甘灑鎮0.05

10、漁澇鎮0.05武壟鎮0.05排沙鎮0.05鳳崗鎮0.05河兒口鎮0.05播植鎮0.05潭布鎮0.05洽水鎮0.05蓮都鎮0.05鳳村鎮0.05江屯鎮0.05梁村鎮0.05杏花鎮0.05悅城鎮0.05螺崗鎮0.05大崗鎮0.05羅董鎮0.05九市鎮0.05北市鎮0.05崗坪鎮0.05長崗鎮0.05高要市(1街道,16鎮)坑口鎮0.05冷坑鎮0.05平鳳鎮0.05南岸街道0.10赤坑鎮0.05馬寧鎮0.05南豐鎮0.05河臺鎮0.05表1 (續)行政區劃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地震烈度行政區劃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地震烈度行政區劃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地震烈度行政區劃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地震烈度樂城鎮0.05四會市(3街

11、道,10鎮)水南鎮0.05城中街道0.05祿步鎮0.05東城街道0.05小湘鎮0.05貞山街道0.05大灣鎮0.10龍甫鎮0.05新橋鎮0.05地豆鎮0.05白諸鎮0.05威整鎮0.05蓮塘鎮0.05羅源鎮0.05活道鎮0.05逕口鎮0.05蛟塘鎮0.05大沙鎮0.05回龍鎮0.05石狗鎮0.05白土鎮0.05黃田鎮0.05金渡鎮0.10江谷鎮0.05金利鎮0.10下茆鎮0.05蜆崗鎮0.10注:1.數據引自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 18306-2015)。2.行政區劃名稱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GB/T 2260-2007)的規定。3.鄉鎮行政區劃名稱引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中華

12、人民共和國鄉鎮行政區劃簡冊2014。(四)社會經濟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簡稱GDP)2200.61億元(含R&D),同比增長5.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4.96億元,增長4.4%,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12.1%;第二產業增加值1032.70億元,增長4.6%,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4.8%;第三產業增加值842.95億元,增長5.2%,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3.1%。三個產業的結構為14.8:46.9:38.3,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增長1.9%,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長2.9%,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5.9%,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7

13、.8%,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3%。在現代產業中,高新技術制造業增加值58.62億元,增長13.3%,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6.6%;先進制造業增加值271.77億元,增長4.4%,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30.80%;裝備制造業增加值207.21億元,增長7.1%,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23.5%;現代服務業增加值388.44億元,增長6.2%,占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46.10%。按常住人口(411.54萬人)計算,2017年肇慶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3674元,增長4.1%。二、發展現狀近年來,伴隨著我國城鎮化和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快速發展,能源與資源不足的矛盾越發突出,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形勢日益嚴

14、峻。隨著建筑業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原本建立在勞動力價格相對低廉基礎之上的傳統建筑行業,正遭遇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技術工人后繼乏人的瓶頸,建筑業“招工難”、“用工荒”等問題日益加劇,建筑業傳統模式面臨嚴峻挑戰。裝配式建筑,以“建筑設計標準化、部品生產工廠化、現場施工裝配化、過程管理信息化、全生命期綠色化”為特征,是一種可實現建筑產品“五節一環保”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建筑生產方式,是建筑業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一)肇慶市建筑行業及裝配式建筑發展現狀1.建筑業發展現狀肇慶市的房地產業投資和建設規模較大,商品住房市場活躍,價格平穩。2017年度,全市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42.36億元,同比增長20.9%。

15、房屋建筑業、建筑安裝業、建筑裝飾和其他建筑業分別完成總產值80.6億元、10億元和2.9億元,分別增長22.1%、23.1%和19.1%。2017年資質等級以上建筑企業90個,增長7.1%;實現增加值66.07億元,增長10.7%;實現利潤總額5.92億元,增長59.4%;利稅總額8.35億元,增長21.5%。2017年房地產開發投資208.04億元,比上年增長43.3%。按地區分,東南板塊173.99億元,增長55.4%;西北板塊34.05億元,增長2.4%。2017年商品房銷售面積598.0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9.61%,其中,住宅面積542.0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2.1%。商品房銷售

16、額365.61億元,同比增長52.76%,其中,住宅銷售額322.75億元,同比增長57.31%。商品住房價格穩步上漲。2018年16月房地產開發投資150.2億元,同比增長49.0%。商品房銷售面積332.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5%。商品房銷售額236.9億元,同比增長48.6%。房地產市場運行整體呈現“量價齊升”態勢。肇慶市各縣(市、區)建筑市場發展差異較大,整體呈現東南強西北弱的發展態勢。其中,東南板塊,包括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區、四會市、高新區;西北板塊,包含廣寧縣、德慶縣、封開縣、懷集縣。東南板塊和西北板塊的土地面積占比為28%和72%。以建筑業總產值為例,20122016年肇慶

17、市建筑業總產值分別為1036916萬元、1082628萬元、1194926萬元、1251884萬元、1177574萬元。其中,東南板塊建筑業總產值占全市份額分別為83.81%、77.82%、73.79%、72.41%、67.68%,而西北板塊建筑業總產值占全市份額僅分別為16.19%、22.18%、26.21%、27.59%、32.32%,盡管西北板塊所占份額有所提高,但仍然遠低于其土地面積所占比例。肇慶市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房建設仍然偏少,在一定時期內仍具有進一步發展空間。為增加租賃住房供應,緩解住房供需矛盾,構建購租并舉的住房體系,建立健全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2017年8月,國土資源

18、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并實施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國土資發2017100號),肇慶市作為全國13個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城市之一,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在一定時期內將具有較大發展空間。肇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將“全民安居工程”設定為“十三五”時期十大民生工程之一,要求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健全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規劃、建設和分配機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大公共租賃住房供應,推進棚戶區改造。“十二五”時期肇慶市新增城鎮保障性住房24556套,“十三五”期間即2020年目標值為12134套。整體而言,肇慶市的房地產業投資和建設規模較大,商品住房價格平穩,房地

19、產市場發展較為平穩健康。肇慶市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房建設目前仍然偏少,在一定時期內仍具有進一步發展空間,建筑市場發展不均衡,整體呈現東南強西北弱的發展態勢,建筑業在肇慶市的發展潛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其產值仍有較大增長潛力,建筑業的發展將是一個重要的著力點和抓手。當前,隨著市場化改革、城鎮化推進步伐的加快,肇慶市的城市建設和建筑業會迎來新一輪發展。同時,城軌、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在不斷推進,為肇慶發展裝配式建筑提供了新契機。2.裝配式建筑發展現狀2017年,肇慶全市報建新開工建筑面積為1321萬平方米,其中裝配式建筑面積為49.518萬平方米,均為鋼結構建筑,裝配式建筑占新開工建筑

20、面積的比例為3.75%;裝配式建筑面積同比增加32.40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率同比增加1.15%。目前,肇慶全市現有裝配式建筑構件生產企業1家,生產線2條,主要產品為預制管樁,而預制墻板、預制樓梯等預制構件暫無形成實際產能。2018年我市計劃落實裝配式建筑項目面積50萬平方米,其中裝配式鋼結構面積約49萬平方米,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項目面積約1萬平方米。在此背景下,肇慶市政府積極響應黨中央及國務院號召,2017年10月,肇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印發肇慶市“十三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的通知(肇建節20178號)提出,積極發展裝配式混凝土、鋼結構等建筑體系。推動綠色建筑與裝配式建

21、筑、智能建筑技術融合,倡導綠色建筑精細化設計,提高具有肇慶特色的綠色建筑設計水平,促進綠色建筑新技術、新產品應用,提升綠色建筑綜合效益。產業科技園項目助力裝配式建筑發展。2018年3月,德慶縣與富力集團簽訂協議,雙方合作在德慶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富力地產-天力建筑產業科技園項目。該項目計劃總投資逾10億元,占地面積約600畝,主要生產裝配式建筑構件及建筑配套產品,包括PC構件、建筑幕墻、鋁合金制品、塑鋼門窗、整體櫥柜衣柜等。項目達標達產后預計年產值27億元以上,年稅收1億元以上。德慶縣先進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德慶縣擬在悅城工業集聚基地西片區謀劃先進裝配式建筑產業科技園,園區總體規劃開發占

22、地8650畝,配套建設大型綜合碼頭,主題發展先進裝配式建筑構件、海綿磚、市政預制構件等新型建材產品,全力打造先進裝配式建筑產業聚集基地。省運會場館建設推進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發展。第十五屆省運會籌備工作全面有序開展,34個場館建設改造進展順利。場館普遍采用鋼結構建造方式,肇慶新區體育中心項目、四會市體育中心(一期)工程體育館等諸多場館建設改造的順利進行為肇慶市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肇慶新區體育中心項目鋼結構工程已榮獲中國建筑工程鋼結構金獎。四會市體育中心(一期)工程體育館主體結構為框架-剪力墻結構,上部鋼結構罩棚采用帶斜交網格的空間鋼架結構體系,鋼屋蓋為橢圓形,長軸110m,短

23、軸100m,用鋼量約1800T,由樹叉鋼柱、箱型鋼梁、斜交網格組成。工程質量符合施工驗收規范與檢驗評定標準的要求。肇慶新區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有助于推廣管道預構件產品與管廊預制拼裝技術。2016年,肇慶市出臺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實施方案要求,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應當與交通運輸、水利、電力、燃氣、通信、給排水、環境衛生、綠化、消防、人民防空等各類專項規劃相互銜接。要堅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則,合理安排建設時序。結合實際建設條件,率先在肇慶新區實施地下綜合管廊試點項目,建設管廊總長約45公里,管廊與新建市政道路同步建設。有關項目已于2016年11月30日正式開工建設,計劃于2019年完工。截至2017年底,

24、已完成管廊主體建設16.6公里。除肇慶新區外,懷集縣擬于2018年在開工建設2.6公里綜合管廊,計劃2020年完工。肇慶新區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將有助于推廣管道預構件產品與管廊預制拼裝技術,有力促進肇慶市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房地產項目促進裝配式建筑建設全面展開。目前肇慶市裝配式建筑在房地產項目中的應用處于起步階段,個別企業已在特定項目中積極推廣應用鋁模板、預制構配件等相關裝配式建造方式,如:四會市中易世紀城、美的公園大觀等項目在建造過程中積極采用鋁合金模板整體式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和精度,在房地產項目中逐漸實踐推廣各類裝配式建造方式。(二)肇慶市發展裝配式建筑面臨的挑戰1.鼓勵政策尚不完善國內

25、部分省、市已制定相關裝配式建筑發展鼓勵政策,肇慶市尚末出臺鼓勵裝配式建筑發展政策,激勵和引導裝配式建筑創新發展的整體機制沒有形成。裝配式建筑主要通過市場力量驅動,但也需要政府積極地加以引導。通過制定相關政策,實現強制與鼓勵措施并舉,讓更多社會主體主動投身其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市場主導作用,讓裝配式建筑實現規模化、跨越式發展。2.建設模式和監管機制有待進一步創新在傳統建設模式中,設計、施工和建材供應相互割裂,裝配式建筑對開發、設計、施工、構件生產、物流運輸等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整合有著較高的要求,當前產業鏈的整合進程明顯滯后于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裝配式建筑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其工程質

26、量監管職能分散在多個部門、不同環節,尤其是預制構件生產企業質量管控,涉及工信、建設、質監、安監等多個部門,由城鄉建設部門一家管工程質量的傳統監管機制難以適應新的監管要求,現有的配套措施和管理流程也亟需創新完善,相關監管機制也面臨工廠化生產、一體化建設帶來的監管方式、驗收要求的適應性調整。3.缺乏標準規范的支撐裝配式建筑標準體系的建立是企業實現建筑產品大批量、社會化、商品化生產的前提。目前,肇慶市缺乏基礎性研究和足夠的工程實踐經驗,開展的裝配式建筑的技術和標準體系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與國家現有技術標準體系相配套的相關技術規程、標準圖集、工法等有待完善。4.人才隊伍建設亟待加強裝配式建筑施工需要更

27、高的施工控制要求,因此,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要求傳統“農民工”向掌握更高施工控制技能的產業工人轉變。目前肇慶市裝配式建筑專業企業與裝配式建筑項目較少,無論是設計、施工、監理還是生產、安裝等環節都存在人才不足的問題,專業技術人才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裝配式建筑的發展。5.大眾對裝配式建筑的認識不足我市裝配式建筑尚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裝配式建筑技術在工程建設上的應用仍十分有限,大眾對裝配式建筑內涵的認識仍停留在構件工廠預制、現場安裝施工的表面現象,對裝配式建筑的標準體系、技術體系、招投標方法、現場管理制度等缺乏深入的了解,對裝配式建筑質量尚存疑慮。6.裝配式建筑建造成本偏高目前裝配式建筑建造成本仍

28、然高于傳統建筑,由于增量成本的客觀存在,企業在開展裝配式建筑實踐時,長期的收益是不確定的,而短期成本必然增加,這就需要政府采取適當的經濟政策和措施加以鼓勵。與此相比,我市對綠色建筑的補貼標準較低,對裝配式建筑的補貼獎勵尚未出臺,裝配式建筑的增量成本仍需開發企業自主負擔,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開發商的積極性,阻滯了裝配式建筑的推廣和發展。三、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城鎮化建設、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各項工作部署,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貫徹“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建

29、筑方針,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契機,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提升建筑工業化、綠色化、信息化、標準化和精細化水平,實現肇慶市建筑業跨越式發展,高標準建設具有肇慶特色的宜居城鄉。(二)基本原則1.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持作用,加強法制保障和宣傳導向,形成有利的體制機制和市場環境,促進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協同聯動,有序發展裝配式建筑。2.示范帶動、統籌推進發揮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資公共建筑項目的示范帶動作用,通過項目試點、區域推進、全市推廣的步驟,分階段、分步驟、分地區統籌推進裝配式建筑。3.科技先導、創新轉型推動裝配式建筑要堅持以科技進

30、步為先導,注重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促進建筑業加快轉型升級,帶動全市裝配式建筑有序發展。(三)發展目標大力發展新型建造方式,推廣裝配式建筑,到2020年年底前,裝配式建筑占當年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20%左右,其中政府投資工程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達到50%左右;到2025年年底前,裝配式建筑占當年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35%以上,其中政府投資工程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達到70%以上。1.近期示范目標(至2018年末)發布落實裝配式建筑相關的配套措施文件,完善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各縣(市、區)聯動。以政府投資項目為切入點、以商品住宅建設為重點開展裝配式建筑項目試點,試行建筑面積獎勵、資金補貼等

31、激勵措施。2.中期推廣目標(至2020年末)全市裝配式建筑面積占當年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20%左右,其中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區、高新區、肇慶新區達到20%左右,其中政府投資工程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達到50%左右;四會市達到15%左右,其中政府投資工程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達到30%左右;廣寧縣、德慶縣、封開縣、懷集縣達到10%左右,其中政府投資工程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達到30%左右。2019年起,政府投資(含PPP項目)總規劃建筑面積為5萬平方米(含)以上的新建房屋建筑工程,應實施裝配式建筑;市政工程、公共設施、軌道交通、城市綜合管廊等項目中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比例達到30%左右。3.遠期普及目標(至

32、2025年末)全市裝配式建筑面積占當年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5%以上,其中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區、高新區、肇慶新區達到35%以上,其中政府投資工程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達到70%以上;四會市達到30%以上,其中政府投資工程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達到50%以上;廣寧縣、德慶縣、封開縣、懷集縣達到20%以上,其中政府投資工程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達到50%以上。2021年起,政府投資(含PPP項目)總規劃建筑面積為3萬平方米(含)以上的新建房屋建筑工程,應實施裝配式建筑;市政工程、公共設施、軌道交通、城市綜合管廊等項目中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比例達到50%以上。累計建成不少于2個裝配式建筑示范基地、2個裝配式建

33、筑培訓基地。表2 20182025年各縣(市、區)裝配式建筑發展年度目標任務表序號行政區域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政府投資工程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1端州區現狀值10202326293235現狀值355054586266702鼎湖區10202326293235355054586266703高要區10202326293235355054586266704肇慶新區10202326293235355054586266705高新區10202326293235355

34、054586266706四會市8151821242730203034384246507廣寧縣5101214161820203034384246508德慶縣5101214161820203034384246509封開縣51012141618202030343842465010懷集縣510121416182020303438424650四、裝配式建筑規劃布局(一)產業鏈集群發展裝配式建筑發展初期應組建產業化聯盟,涵蓋開發、設計、施工、構件、設備、部品等相關企業,圍繞裝配式建筑試點或示范項目整合產業鏈優勢資源,確保工程項目實施質量。隨著裝配式建筑規模的日益擴大和企業技術及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裝配式建

35、筑相關產業鏈逐漸完善,可逐步進行各企業的專業化分工和運作。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整合工業化設計、構件及部品生產制造、裝配施工、全過程信息管理的全產業鏈資源,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同參與,形成“一條龍”式的建筑生產與經營管理模式。促使各企業產品有較好的包容性和延續性,形成完善的產業鏈,刺激鼓勵更多的企業進入裝配式建筑市場,促進裝配式建筑的發展。(二)定位與布局綜合考慮用地指標、交通運輸、產業基礎等因素,力爭在東南板塊的四會市、西北板塊的德慶縣率先建設裝配式建筑產業化基地,分別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珠江-西江經濟帶的裝配式建筑市場需求。產業園建設可依托示范園區資源整合和研發優勢,采用“一園多基地”的模式,在周邊

36、原材料產地或部品生產企業較集中的區域建設分基地,整合周邊產業資源,為裝配式建筑規模推廣奠定基礎。產業園功能布局力求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主要分為園區總部綜合服務區、設計研發平臺、產品展示及物流交易平臺、產品加工基地、生活配套設施等功能區。園區整體規劃和建設應遵循綠色、低碳、環保,節能的原則,園區總部綜合樓、生活配套設施等建筑可規劃建設裝配式試點和示范工程,體現產業園的綠色建筑和產業化示范特點,充分展示園區企業的實力和技術優勢。產業園根據不同的功能劃分為以下5個片區:(1)建筑工業園:作為產品加工基地,可規劃預制工廠、鋼結構工廠、門窗工廠、幕墻工廠進駐。(2)住宅工業園:作為物流交易平臺,可分為設備

37、集成區、部品集成區、產品展示區、銷售區。(3)科技孵化園:作為設計研發平臺,進行技術研究、設計開發、咨詢服務、專業培訓等。(4)綜合辦公區:作為總部綜合服務區,主要功能是辦公、物業、餐飲、文化。(5)住宅示范區:作為生活配套設施,可建設宿舍樓、公寓樓、食堂、健身等裝配式建筑,服務員工的生活,也作為住宅的示范。(三)產品體系規劃構建完善的產品體系是裝配式建筑的基礎,裝配式建筑產業化基地應包括建筑工業園(預制構件生產廠、鋼構加工廠、幕墻門窗加工廠)和住宅產業園(設備、建筑部品等加工和儲存區)等兩大部分產品體系。裝配式建筑主要的結構體系應用技術要求為:(1)混凝土框架結構:采用后澆混凝土、鋼筋套筒灌

38、漿、焊接的方式連接,預制構件種類有預制柱、預制梁、預制樓板、外掛墻板,適用于公共與工業建筑。(2)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采用后澆混凝土、鋼筋套筒灌漿、焊接、銷栓的方式連接,預制構件種類有預制內外墻板、預制疊合板、預制樓梯、陽臺,適用于低、多層建筑,高層建筑。(3)鋼結構:采用高強焊栓、焊接的連接方式,預制構件種類有鋼柱、鋼梁、預制疊合板、預制外墻掛板、預制樓梯、陽臺,適用于低、多層建筑,工業與公共建筑。(四)運輸條件裝配式建筑產業化基地布局要遵循“配送經濟、區域共享”的原則。肇慶市水陸交通便利,交通運輸方式長期以來以公路、水路為主,鐵路為輔,初步形成了公路、水路、鐵路協調互補,快捷高效的綜合交通運

39、輸體系。東南板塊的四會市、西北板塊的德慶縣均具備良好的水陸交通運輸條件,尤其是鄰近北江、西江的天然地理優勢促使該區域公水聯運、水水中轉等多式聯運方式快速發展,可有效降低綜合運輸成本,滿足率先建設裝配式建筑產業化基地所需的交通運輸條件要求。圖1 肇慶市綜合交通運輸線路圖五、主要任務(一)制定專項規劃,健全政策制度加快制定專項規劃。根據肇慶市不同區縣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常住人口情況,劃分重點推進地區、積極推進地區和鼓勵推進地區,制定發展專項規劃,分片區明確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面積比例要求、分布區域等控制性指標;各區縣應根據裝配式建筑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每年的建設用地計劃中安排專項

40、用地指標。基于控制性詳細規劃中的地塊劃分,確定各類新建項目是否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裝配式建筑等級等控制性指標。各區縣裝配式建筑專項規劃編制完成后,經市政府批準后公布實施。加大政策法規力度。依據肇慶市社會經濟和建筑行業發展水平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規范規章及裝配式建筑促進政策,明確實施范圍、實施主體、政策保障、技術保障、工作要求和相關責任,制定和落實建筑面積獎勵、資金補貼等激勵措施,全面擴大激勵政策對不同結構體系和項目類型的受惠覆蓋面,促進各區、各部門共同推進裝配式建筑工作,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加快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管理體系,優化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在立項申請、規劃設計、

41、技術認定、施工圖審查、工程監理、監督檢測、工程造價、工程驗收等階段的管理流程。創新和完善裝配式混凝土和鋼結構部品部件生產的工程造價和定額發布機制,發布各類相關項目投資估算概算指標、造價指數,滿足裝配式建筑工程計價需要。不斷完善裝配式建筑所需的工程計價定額,加強對工程計價方式和造價管理方法的探索研究,充分發揮工程計價依據在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過程中的支撐作用。專欄1:專項規劃和政策制度工作要點制定專項規劃。制定各區縣裝配式建筑專項規劃,明確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面積比例要求、分布區域等控制性指標,分片區推進裝配式建筑。健全政策法規。制定和落實市政府層面的裝配式建筑促進政策,擴大不同激勵政策對不同結

42、構體系和項目類型的受惠覆蓋面。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管理體系與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和定額發布機制。(二)統籌規劃布局,強化推進力度保證用地供應。裝配式建筑專項規劃制定實施前,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在土地出讓或劃撥前,要征求同級住房城鄉建設、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的意見。裝配式建筑專項規劃制定實施后,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將裝配式建筑專項規劃的有關內容或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有關要求納入供地方案,落實到土地使用合同中。各縣(市、區)要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鎮)總體規劃、“三舊”改造專項規劃和裝配式建筑發展目標任務,在每年的建設用地計劃中,安排專項用地指標,重點保障部品部件生產企業、生產基地建設

43、用地和裝配式建筑項目建設用地。對列入省重點項目計劃的部品部件生產企業、生產基地用地,各地要優先安排用地計劃指標。擴大類型范圍。大力推動裝配式建筑從保障房等政府投資項目及工業建筑向商業地產、市政基礎設施、水利水電工程等的拓展應用。在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宅建造中積極推廣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在大型公共建筑、大跨度工業廠房建造中優先采用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在旅游景區、園林景觀建設中倡導發展現代裝配式木結構建筑;在宜居城鄉建設中積極推廣輕鋼結構建筑;在臨時建筑(含工地臨時建筑)、管道管廊等建造中積極采用可裝配、可重復使用的部品部件。合理布局產業。以“立足肇慶、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輻射珠江-西江經濟帶”為肇慶市裝

44、配式建筑發展定位,整合粵港澳大灣區及周邊地區部品部件、綠色建材等產業配套資源,合理規劃布局裝配式建筑產業鏈及產能,構建服務肇慶及粵港澳大灣區乃至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力爭在東南板塊的四會市、西北板塊的德慶縣選取水陸運輸便捷區域率先建設裝配式建筑產業化基地,分別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珠江-西江經濟帶的裝配式建筑市場需求。專欄2:規劃布局和產業推進工作要點保障用地,源頭落實。專項規劃制定實施前,國土部門在土地出讓或劃撥前,就該地塊是否實施裝配式建筑征求城鄉規劃、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的意見;專項規劃制定實施后,將裝配式建筑專項規劃的有關內容或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有關要求納入供地方案,落實到土

45、地使用合同中。從用地源頭落實裝配式建筑實施。擴展范圍,豐富類型。推動裝配式建筑實施類型由政府投資項目為主導向自有土地商品房項目擴展普及。在不同的項目類型中推廣不同的裝配式建筑結構類型,住宅類項目推廣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大型公建、廠房選用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園林景觀建設倡導裝配式木結構建筑。整合資源,合理布局。整合肇慶周邊地區產業配套資源,合理規劃布局裝配式建筑產業鏈及產能。裝配式建筑產業化基地設立要充分考慮用地指標情況與水陸運輸條件。(三)強化技術支撐,構建標準體系研發推廣可靠技術。大力研發和推廣適應肇慶城市規劃和建設發展需要的裝配式建筑技術體系,支持國家相關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成果在肇慶落地,支持大

46、型構配件生產企業在肇慶投資建廠。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功能、不同高度的建筑特點,采用適宜可靠高效的裝配式建筑結構體系,著重探索適合嶺南建筑特點的裝配式建筑結構體系。著力完善裝配式建筑結構技術體系,重點發展內澆外掛-剪力墻結構、預制疊合墻-剪力墻結構、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等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積極推廣鋼結構、鋼-混結構體系應用,鼓勵有條件的區域發展現代木結構。研發安全可靠的構件連接技術、節點構造及檢測技術。積極推進預制內外墻板、預制樓梯、預制(疊合)樓板、預制陽臺板、預制預應力構件以及集成部品部件的使用。推廣先進適用的工業化生產成套設備、模具、預制部件運輸設備、裝配化施工專用設備及機具等。加快構建

47、標準體系。編制裝配式建筑技術應用指引,研究制定符合我市實際并與國家標準銜接的裝配式建筑工程設計、生產、裝配式施工、竣工驗收、使用維護、評價認定等環節的技術導則、指南和圖集,為裝配式建筑提供技術支撐。根據不同的建筑結構體系,組織編制建筑工程、市政工程項目裝配式建筑技術指南、導則,加快開展裝配式建筑項目報建審批流程、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規范、裝配式建筑監理實施細則等標準化規程,建立覆蓋設計、生產、施工、檢測、驗收和運營維護全過程的裝配式建筑標準規范體系。專欄3:技術支撐和標準體系工作要點推廣適宜結構體系。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功能、不同高度的建筑特點,采用適宜可靠高效的裝配式建筑結構體系。大

48、力推廣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超高層、大跨度建筑大力推廣鋼結構、鋼-混組合結構。構建市級標準體系。編制裝配式建筑技術應用指引,依據我市實際并結合現行國家裝配式建筑相關標準,研究制定適應本地特點的裝配式建筑標準體系。(四)政府試點示范,強化質量監管政府工程試點示范。強化政府建設工程在裝配建筑建設中的示范帶動,以政府投資新建的公租房、廉租房、棚戶區改造安置房等類型保障房房建項目及學校、醫院、交通、體育、科技、文化等公共建筑、軌道交通項目為切入點,選取有條件、有意向實施裝配式建筑的項目為試點,鼓勵試點先行先試,全面提升公共工程建造品質,引領我市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公廁、報刊亭、環衛休息站等公共建筑、民生

49、設施率先推廣采用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實現試點示范,提升大眾對裝配式建筑的直觀認識,提升裝配式建筑的社會認知度。強化工程質量全過程監管。建立健全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體系,落實各方主體質量安全責任。建立施工圖審查備案、部品生產及質量監管、施工現場監管、工程竣工驗收協同一體化的監管機制,針對裝配式建筑的工程特點建立健全施工現場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工作機制,推行施工現場質量、安全標準化管理制度。組織編制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監督管理規定,將預制構件生產、銷售、安裝及維護納入制度管理。組織制定裝配式建筑工程竣工驗收管理規程。制定裝配式建筑項目現場監督要點,加大現場巡查、抽查、專項檢查頻次。加大工程質量安全監

50、管人員業務培訓,提升適應裝配式建筑的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專欄4:試點示范和強化監督工作要點政府工程帶頭示范。政府投資項目應該按照高標準、高要求建設示范樣板工程,發揮示范帶頭作用,促進本地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工程質量全過程監管。落實各參建單位主體責任,強化裝配式建筑項目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確保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可控。(五)提升企業能力,合理規劃產能發展本土市場主體,提升企業實施能力。重點發展一批利用裝配式方式開發建設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提升開發建設水平;培育一批熟練掌握裝配式建筑技術的設計企業,提升標準化設計水平;壯大一批預制構件生產企業,鼓勵本市現有大型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及傳統建材

51、企業向預制構件和住宅部品部件生產企業轉型,初步實現建筑構配件、制品和設備的工廠化生產。通過技術和管理模式創新,提高適應裝配式建筑的專業能力。提升開發建設單位對項目的統籌管理能力和自主創新意識;提升工程總承包單位的設計施工一體化、土建裝修一體化等綜合能力;提升設計單位對預制構件生產、施工安裝等關鍵環節的集成設計能力、全過程服務能力;提升部品部件生產單位對核心技術、新產品的研發能力;提升施工單位的裝配式施工技術和項目管理創新能力。培育建筑產業聯盟,合理引導產能規劃。積極引進外地實力領先的建筑產業集團或相關領軍企業與我市相關企業開展合作,充分吸收其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我市裝配式建筑的開發、設計、

52、生產、施工和服務總體水平。聯合全國優秀建筑設計、施工、開發企業和科研院所,打造具有肇慶特色的裝配式建筑產業聯盟,不斷擴大參與企業范圍,落實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協同創新機制,提升聯盟成員的群體競爭力。把握廣佛裝配式建筑產業轉移的契機,吸引廣州、佛山大型建筑集團、建筑設計院、裝配式構配件生產企業在肇慶投資落地。加大行業發展信息公開力度,及時發布裝配式建筑建設計劃、現有預制構件廠布局和產能數據,合理引導預制構件廠的增量投資規模及構件生產企業的生產計劃。充分發揮我市比鄰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的區位優勢,打通周邊地市構件供應渠道,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裝配式建筑項目建設需要。專欄5:市場培育和產能規劃工作要點發展市場

53、主體。培育發展本土裝配式建筑開發企業、設計企業、施工企業,鼓勵大型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及傳統建材企業向預制構件和住宅部品部件生產企業轉型。提升我市裝配式建筑領域相關企業綜合服務能力。引進領先企業,培育產業聯盟。積極引進國內外裝配式建筑領域領先企業,與我市相關企業開展合作,提升我市裝配式建筑的開發、設計、生產、施工和服務總體水平,聯合打造具有肇慶特色的裝配式建筑產業聯盟。引入廣佛產業轉移,促進產業跨越發展。把握當前廣佛裝配式建筑產業轉移的契機,制定相應的招商引資政策,吸引廣佛裝配式建筑設計、施工、構配件生產等相關企業在肇慶投資落地,促進肇慶市裝配式建筑產業的跨越發展。合理規劃產能。以“立

54、足肇慶、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輻射珠江-西江經濟帶”為發展定位,掌握實時裝配式建筑建設計劃、現有預制構件廠布局和產能數據,合理引導與規劃產能。(六)提升信息化水平,促進綠色化發展裝配式建筑建造全過程信息化。將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融入裝配式建筑項目建設全過程,大力推進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規劃、勘察、設計、生產、施工、裝修、運維等全過程的集成應用,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共享和信息化管理。推廣基于BIM技術的裝配式建筑設計方式,在三維可視條件下建設標準化預制構件和部品數據庫,開展模擬拼裝、部品部件協調檢查、工程量數據分析等,提高施工圖設計精度和施工效率,降低工業化企業生產成本。將工廠生產

55、管理、現場施工管理、建筑運營管理與二維碼技術、RFID(無線射頻識別)芯片等技術相結合,實現預制構件生產、安裝、維護全過程質量目標的可查、可追溯。搭建銷售網絡,推動市場發展。推進建筑部品和預制構件模數化、標準化、集成化發展,加快重點產業基地建設,夯實裝配式建筑發展基礎,加快培育一批技術先進、專業配套、管理規范的裝配式建筑骨干企業和生產基地。積極探索搭建預制構件電子商務平臺,推動建立覆蓋全市及粵港澳大灣區的預制構件產品展示、銷售網絡,拓展展銷渠道。推進住宅全裝修。加大裝配式住宅同步實施全裝修的力度,提高全裝修住宅的市場供應比重,鼓勵商品住宅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推廣全裝修。實行裝配式建筑裝飾裝修與

56、主體結構、機電設備一體化設計和協同施工。積極推廣標準化、集成化、模塊化、工廠化的裝修模式,鼓勵整體衛浴、整體廚房等部品模塊化應用,推廣輕質隔墻板等材料、產品和設備管線集成化技術,加快智能產品和智慧家居的應用。促進綠色化發展。裝配式建筑要與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等相結合,鼓勵建設綜合示范工程。裝配式建筑要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并在綠色建筑評價中逐步加大裝配式建筑的權重。加快推進綠色建材評價,倡導使用綠色建材,提高綠色建材在裝配式建筑中的應用比例。開發應用品質優良、節能環保、功能良好的新型建筑材料。專欄6:信息化、綠色化發展工作要點全過程信息化。大力推進BIM、二維碼、RFID芯片等技術在裝配式建

57、筑規劃、勘察、設計、生產、施工、裝修、運維等全過程的集成應用。搭建銷售網絡。探索搭建預制構件電子商務平臺,建立覆蓋粵港澳大灣區的展銷渠道。住宅全裝修。加大裝配式住宅同步實施全裝修的力度,鼓勵整體衛浴、整體廚房等部品模塊化應用,推廣輕質隔墻板等材料、產品和設備管線集成化技術。綠色化發展模式。裝配式建筑要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加快推進綠色建材評價,提高綠色建材在裝配式建筑中的應用比例。六、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對發展裝配式建筑的組織領導,建立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工作協調機制,強化宏觀指導和政策引導作用,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新區管委會、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肇慶)

58、管委會要落實職責和推進機構,加強部門聯動,及時研究解決發展中的問題,要圍繞裝配式建筑發展的總目標,制訂本區域的實施方案,提出本區域裝配式建筑發展的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建立規劃動態調整機制,根據裝配式建筑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等及時調整,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二)落實扶持政策制定具體鼓勵、扶持實施細則,對符合條件的構配件生產示范基地、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對認定為國家級和省級的生產示范基地、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和技術創新有重大貢獻的企業(或機構)給予適當的資金獎勵,對裝配式建筑項目給予貸款貼息補助、對裝配式建筑項目的總承包企業進行補助等。2019年起,以招拍掛方

59、式出讓的建筑工程建設用地,將采用裝配式建筑的相關要求納入土地出讓公告,并落實到土地使用合同中。對未要求實施裝配式建筑的地塊,應在土地出讓前核發地塊規劃條件環節明確自愿實施裝配式建筑的獎勵條款或要求。對自愿實施裝配式建筑的新建項目,其預制外墻或疊合外墻預制部分等滿足裝配式建筑要求部分的建筑面積可按一定比例不計入地塊的容積率核算(具體比例與獎勵制度另行制定后以政府文件形式公告,在各縣(市、區)裝配式建筑專項規劃中予以落實,并在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文件中明確)。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建設用地計劃中,優先安排部品部件生產企業、生產基地用地。對購買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的商品住宅,信貸的額度、期限及利率等按政

60、策允許范圍內最優惠比例執行;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裝配式建造的商品房,公積金貸款額度可視情況上浮,上浮比例不超過20%,具體上浮比例由相關主管部門依據當年住房公積金個貸率、資金風險等情況另行確定。(三)優化審批制度相關部門在辦理工程建設項目立項、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環境影響評價、施工許可、商品房預售許可等相關審批手續時,對采用裝配式建造的工程建設項目參照重點工程報建流程設立行政審批綠色通道,給予優先辦理。在各類工程建設、房地產開發領域的評選、評優、國家綠色建筑、康居示范工程以及各級質量評優等申報中,優先考慮符合條件的優秀裝配式建筑企業和項目。(四)強化項目監管城鄉規劃、國土資源

61、、住房城鄉建設等主管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從規劃條件、用地手續、施工圖審查、竣工驗收等監管環節加強對裝配式項目的監督管理。對實施裝配式建筑的項目,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以及建設工程規劃條件核實階段要審查裝配式建筑是否符合規劃要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根據相關職能部門提出的要求在土地出讓相關文件中注明是否實施裝配式建筑的意見,并明確由受讓人遵照執行;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健全動態監管和行業統計制度,建立裝配式建筑項目、部品部件生產企業的檔案和臺賬,實現信息化管理,并與相關部門共享有關信息。將裝配式建筑建設情況納入全市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檢查工作內

62、容,及時跟蹤各區項目實施情況,組織全市項目巡查工作,建立定期通報協調機制,將項目不良行為納入誠信記錄。(五)優化人才結構大力培養與引進裝配式建筑設計、生產、施工、管理等專業人才。鼓勵高等學校、職業學校設置裝配式建筑相關課程,推動裝配式建筑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建筑行業提供技能人才支撐。積極開展多層次裝配式建筑知識培訓,將相關政策、技術、標準等納入建設工程注冊執業人員繼續教育內容,提高行業領導干部、企業負責人、專業技術人員、經營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和技術水平。針對肇慶市裝配式建筑各階段發展需求,制定相應人才引進政策。建立有利于現代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發展的長效機制,扶持建筑勞務企業發展

63、,著力建設規模化、專業化的建筑產業工人隊伍。(六)加強宣傳推廣建立政府、媒體、企業相結合的宣傳機制,利用報紙、電視、電臺與網絡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讓公眾更全面了解裝配式建筑對提升建筑品質、宜居水平、環境質量的作用,提高公眾對裝配式建筑的認識,提升裝配式建筑的社會認知度。廣泛宣傳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形成良性互動和全社會支持裝配式建筑的氛圍。附件1主要任務分工序號主要任務工作要點牽頭部門配合部門實施部門1制定專項規劃,健全政策制度。制定專項規劃;健全政策法規;完善管理制度。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局、市財政局、市經濟信息化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城鄉規劃局各縣(市、區)

64、政府、肇慶高新區管委會、肇慶新區管委會、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肇慶)管委會2統籌規劃布局,強化推進力度。保障用地,源頭落實;擴展范圍,豐富類型;整合資源,合理布局。市國土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局、市經濟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城鄉規劃局、市環境保護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代建項目管理局各縣(市、區)政府、肇慶高新區管委會、肇慶新區管委會、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肇慶)管委會3強化技術支撐,構建標準體系。推廣適宜結構體系;構建市級標準體系。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經濟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質監局、有關行業協會各縣(市、區)政府、肇慶高新區管委會、肇慶新區管委會、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肇慶)管委會4政府試點示范

65、,強化質量監管。政府工程帶頭示范;工程質量全過程監管。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局、市經濟信息化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城鄉規劃局、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市代建項目管理局、市質監局、市安監局各縣(市、區)政府、肇慶高新區管委會、肇慶新區管委會、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肇慶)管委會5提升企業能力,合理規劃產能。發展市場主體;引進領先企業,培育產業聯盟;合理規劃產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局、市商務局、市經濟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各縣(市、區)政府、肇慶高新區管委會、肇慶新區管委會、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肇慶)管委會6提升信息化水平,促進綠色化發展。全過程信息化;搭建銷售網絡;住宅全裝修;綠色化發展

66、模式。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經濟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質監局、市環境保護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肇慶高新區管委會、肇慶新區管委會、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肇慶)管委會附件2保障措施分工序號保障措施牽頭部門配合部門實施部門1加強組織領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局、市經濟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城鄉規劃局、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市環境保護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安監局、市金融局、市稅務局、市代建項目管理局各縣(市、區)政府、肇慶高新區管委會、肇慶新區管委會、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肇慶)管委會2落實扶持政策市住房和城鄉建設

67、局市發展改革局、市經濟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城鄉規劃局、市金融局、市稅務局、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各縣(市、區)政府、肇慶高新區管委會、肇慶新區管委會、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肇慶)管委會3優化審批制度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局、市經濟信息化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城鄉規劃局、市工商局各縣(市、區)政府、肇慶高新區管委會、肇慶新區管委會、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肇慶)管委會4強化項目監管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質監局、市城鄉規劃局、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市代建項目管理局、市安監局、市環境保護局各縣(市、區)政府、肇慶高新區管委會、肇慶新區管委會、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肇慶)管委會5優化人才結構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科技局、市經濟信息化局、有關行業協會各縣(市、區)政府、肇慶高新區管委會、肇慶新區管委會、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肇慶)管委會6加強宣傳推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局、市經濟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城鄉規劃局、市代建項目管理局、市環境保護局、有關行業協會各縣(市、區)政府、肇慶高新區管委會、肇慶新區管委會、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肇慶)管委會


注意事項

本文(肇慶市裝配式建筑發展規劃方案(2018-2025年)(9頁).doc)為本站會員(Le****97)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州县| 东宁县| 丰镇市| 蒲江县| 莱西市| 宜都市| 松潘县| 社旗县| 保德县| 渑池县| 江城| 江西省| 中方县| 长白| 甘南县| 霍邱县| 鄂托克前旗| 城市| 固镇县| 灵山县| 玉门市| 新疆| 河北省| 和林格尔县| 堆龙德庆县| 桐庐县| 烟台市| 常州市| 漳平市| 长兴县| 万载县| 阜阳市| 安溪县| 鸡西市| 嘉定区| 祁东县| 姚安县| 河北省| 来宾市| 美姑县| 福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