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員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知識體系培訓講義.doc

  • 資源ID:776496       資源大小:2.67MB        全文頁數:14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員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知識體系培訓講義.doc

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培訓內容概要什么是一體化一、 產生與發展的背景二、 企業推行OHSAS18000建立及推行健康安全標準體系的好處三: 安全生產的定義四: 安全生產管理五: 我國的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六、 事故、事故隱患、危險、危險源與重大危險源七 安全、本質安全八 我國安全生產方針九、 安全生產“五要素”十 安全生產責任制十一 安全技術措施十二 安全技術措施的基本內容十三。 對生產經營單位其他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十四、 建設項目“三同時”十五。 安全生產檢查十六。 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十七: 安全評價十八: 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十九: 職業病二十: 人體健康控制二十一:怎樣在日常工作中實現職業健康安全

2、 二十二:危險源識別 二十三:事故預防原理二十四:事故預防對策基本要求二十五國家安全生產法中規定的 從業人員的權利和義務二十六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立法意義:二十七我國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八大制度二十八、職業安全健康措施計劃制度二十九、傷亡事故三十: 職業安全健康標準體系三十一:安全生產技術和職業健康常識三十二。用電安全知識三十三:電磁輻射與防護XX公司安全培訓資料 編制: OHSAS18000系列標準的產生與發展1、1996年英國頒布了BS8800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指南; 2、1999年英國標準協會(BSI),挪威船級社(DNV)瑞士通用驗證集團(SGS GROUP)等13個組織提出了

3、職業安全衛生評價系列(OHSAS)標準,即OHSAS18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規范、 OHSAS18002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OHSAS18001實施指南; 3、2001年11月12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發布了國家標準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4、OHSAS 18001:2007版標準于2007年7月1日發布。 隨著生產的發展,職業健康安全問題不斷突出,人們在尋求有效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法,期待有一個系統的、結構化的管理模式 歐洲十幾個著名認證機構及歐、亞太一些國家共同參與制定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系列標準。OHSAS 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OHSA

4、S 1800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實施指南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Occupational(職業)HHealth(健康)SSafety(安全) AAssessment(認證) SSeries(體系)二、企業推行OHSAS18000標準體系的好處1. 取得藍色通行證,走向國際市場 2. 滿足客戶要求,提高市場份額3. 提高員工防范危險的安全意識 4. 體現“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增強公司凝聚力5. 最大程度地減少或消除企業的責任和風險,實現企業塑造百年老店的目標 . 建立及推行健康安全標準體系的好處1.對企業產生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效益:2.減少企業安全健康事故,改善勞動關系(上下級、雇主與員工等

5、),增加企業凝聚力3。提高員工士氣及勞動生產率,提高企業獲利能力。4樹立企業形象;5有助于消除貿易壁壘。三:安全生產的定義:概括地說,安全生產是為了使生產過程在符合物質條件和工作秩序下進行的,防止發生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等生產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險、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與健康、設備和設施免受損壞、環境免遭破壞的總稱。1.我國的安全生產形勢嚴峻A.工傷事故死亡人數居高不下 B.重特大事故不斷發生C.重特大事故隱患治理任務艱巨 D.安全生產基礎薄弱 E.安全生產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影響2.安全生產管理,就是針對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運用有效的資源,發揮人們的智慧,通過人們的努力,進行有關

6、決策、計劃、組織和控制等活動,實現生產過程中人與機器設備、物料、環境的和諧,達到安全生產的目標。3.安全生產管理的目標是,減少和控制危害,減少和控制事故,盡量避免生產過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環境污染以及其他損失。4.安全生產管理的基本對象是企業的員工,涉及到企業中的所有人員、設備設施、物料、環境、財務、信息等各個方面。5.安全生產管理的內容包括: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安全生產策劃、安全教育培訓、安全生產檔案等。四、事故、事故隱患、危險、危險源與重大危險源在生產過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員死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的意

7、外事件。1.事故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種,我國在工傷事故統計中,按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1986)將企業工傷事故分為20類,分別為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冒頂片幫、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藥爆炸、鍋爐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傷害等。事故隱患泛指生產系統中可導致事故發生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上的缺陷。2. 事故隱患分類:綜合事故性質分類和行業分類,考慮事故起因,可將事故隱患歸納為2l類,即火災、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漏、腐蝕、觸電、墜落、機械傷害、煤與瓦斯突出、公路設施傷害、

8、公路車輛傷害、鐵路設施傷害、鐵路車輛傷害、水上運輸傷害、港口碼頭傷害、空中運輸傷害、航空港傷害和其他類隱患等。危險 3.危險:根據系統安全工程的觀點,危險是指系統中存在導致發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過了人們的承受程度。從危險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險是人們對事物的具體認識,必須指明具體對象,如危險環境、危險條件、危險狀態、危險物質、危險場所、危險人員、危險因素等。危險源4. 危險源:從安全生產角度解釋,危險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員傷害、疾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或其他損失的根源或狀態。從這個意義上講,危險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種環境、一種狀態的載體,也可以是可能產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液化石油氣在生產、儲存

9、、運輸和使用過程中,可能發生泄漏,引起中毒、火災或爆炸事故,因此充裝了液化石油氣的儲罐是危險源;5.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五安全、本質安全 安全與危險是相對的概念,它們是人們對生產、生活中是否可能遭受健康損害和人身傷亡的綜合認識,按照系統安全工程的認識論,無論是安全還是危險都是相對的。 (一)安全 安全,泛指沒有危險、不出事故的狀態。漢語中有“無危則安,無缺則全”;安全的英文為safety,指健康與平安之意;梵文為sarva,意為無傷害或完整無損;韋氏大詞典對安全定義為“沒有傷害、損傷或危險

10、,不遭受危害或損害的威脅,或免除了危害、傷害或損失的威脅”。 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即安全生產,指的是“不發生工傷事故、職業病、設備或財產損失”。本質安全 (二)本質安全是指設備、設施或技術工藝含有內在的能夠從根本上防止發生事故的功能。具體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1失誤安全功能 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誤,也不會發生事故或傷害,或者說設備、設施和技術工藝本身具有自動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的功能。 2故障安全功能 指設備、設施或生產工藝發生故障或損壞時,還能暫時維持正常工作或自動轉變為安全狀態。六我國安全生產方針安全生產法在總結我國安全生產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規定為我國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方針

11、。 “安全第一”,就是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在處理保證安全與生產經營活動的關系上,要始終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優先考慮從業人員和其他人員的人身安全,實行“安全優先”的原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實現生產的其他目標。 “預防為主”,就是按照系統化、科學化的管理思想,按照事故發生的規律和特點,千方百計預防事故的發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雖然人類在生產活動中還不可能完全杜絕事故的發生,但只要思想重視,預防措施得當,事故是可以大大減少的。七、安全生產“五要素”安全生產“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責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八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

12、和“管生產的同時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將各級負責人員、各職能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和各崗位生產人員在安全生產方面應做的事情和應負的責任加以明確規定的一種制度。(一).建立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具體應滿足如下要求: 1必須符合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政策、方針的要求。 2與生產經營單位管理體制協調一致。 3要根據本單位、部門、班組、崗位的實際情況制定,既明確、具體,又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義。 4有專門的人員與機構制定和落實,并應適時修訂。 5應有配套的監督、檢查等制度,以保證安全生產責任制得到真正落實。(二)、安全生產責任制的主要內容 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內容主要包括下列兩個方面: 一是縱向方面,即從上到下所有

13、類型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在建立責任制時,可首先將本單位從主要負責人一直到崗位工人分成相應的層級;然后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工作,對不同層級的人員在安全生產中應承擔的職責做出規定。 二是橫向方面,即各職能部門(包括黨、政、工、團)的安全生產職責。在建立責任制時,可按照本單位職能部門的設置(如安全、設備、計劃、技術、生產、基建、人事、財務、設計、檔案、培訓、黨辦、宣傳、工會、團委等部門),分別對其在安全生產中應承擔的職責作出規定。 生產經營單位在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時,在縱向方面至少應包括下列幾類人員。 (1)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者,對安全生產工作全面

14、負責。 (2)生產經營單位其他負責人 生產經營單位其他負責人的職責是協助主要負責人搞好安全生產工作。不同的負責人分管的工作不同,應根據其具體分管工作,對其在安全生產方面應承擔的具體職責作出規定。 (3)生產經營單位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及其工作人員 各職能部門都會涉及到安全生產職責,需根據各部門職責分工作出具體規定。各職能部門負責人的職責是按照本部門的安全生產職責,組織有關人員做好本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并對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各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則是在本人職責范圍內做好有關安全生產工作,并對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 (4)班組長 班組是搞好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關

15、鍵。班組長全面負責本班組的安全生產工作,是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直接執行者。班組長的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本單位對安全生產的規定和要求,督促本班組的工人遵守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切實做到不違章指揮,不違章作業,遵守勞動紀律。 (5)崗位工人 崗位工人對本崗位的安全生產負直接責任。崗位工人的主要職責是要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遵守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和安全操作規程,遵守勞動紀律,不違章作業。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接受專門的培訓,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資格證書的,方可上崗作業。九安全技術措施 安全技術措施是指運用工程技術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實現生產工藝和機械設備等生產條件本質安全的措施。

16、(1)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措施。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措施是指為了防止事故發生,采取的約束、限制能量或危險物質,防止其意外釋放的技術措施。常用的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措施有消除危險源、限制能量或危險物質、隔離等。 1)消除危險源。消除系統中的危險源,可以從根本上防止事故的發生。但是,按照現代安全工程的觀點,徹底消除所有危險源是不可能的。因此,人們往往首先選擇危險性較大、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可以消除的危險源,作為優先考慮的對象。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工藝、技術、設備、設施,合理的結構形式,選擇無害、無毒或不能致人傷害的物料來徹底消除某種危險源。 2)限制能量或危險物質。限制能量或危險物質可以防止事故的

17、發生,如減少能量或危險物質的量,防止能量蓄積,安全地釋放能量等。 3)隔離。隔離是一種常用的控制能量或危險物質的安全技術措施。采取隔離技術,既可以防止事故的發生,也可以防止事故的擴大,減少事故的損失。 4)故障安全設計。在系統、設備、設施的一部分發生故障或破壞的情況下,在一定時間內也能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稱為故障安全設計。通過設計,使得系統、設備、設施發生故障或事故時處于低能狀態,防止能量的意外釋放。 5)減少故障和失誤。通過增加安全系數、增加可靠性或設置安全監控系統等來減輕物的不安全狀態,減少物的故障或事故的發生。 (2)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措施。防止意外釋放的能量引起人的傷害或物的損壞,或

18、減輕其對人的傷害或對物的破壞的技術措施稱為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措施。該類技術措施是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控制局面,防止事故的擴大,避免引起二次事故的發生,從而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常用的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措施有隔離、設置薄弱環節、個體防護、避難與救援等。 1)隔離。隔離是把被保護對象與意外釋放的能量或危險物質等隔開。隔離措施按照被保護對象與可能致害對象的關系可分為:隔開、封閉和緩沖等。 2)設置薄弱環節。利用事先設計好的薄弱環節,使事故能量按照人們的意圖釋放,防止能量作用于被保護的人或物,如鍋爐上的易熔塞、電路中的熔斷器等。 3)個體防護。個體防護是把人體與意外釋放能量或危險物質隔離開,是一種

19、不得已的隔離措施,但卻是保護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 4)避難與救援。設置避難場所,當事故發生時,人員暫時躲避,免遭傷害或贏得救援的時間。事先選擇撤退路線,當事故發生時,人員按照撤退路線迅速撤離。事故發生后,組織有效的應急救援力量,實施迅速的救護,是減少事故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有效措施。 此外,安全監控系統作為防止事故發生和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措施,是發現系統故障和異常的重要手段。安裝安全監控系統,可以及早發現事故,獲得事故發生、發展的數據,避免事故的發生或減少事故的損失。 十、安全技術措施的基本內容 (一)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項目范圍 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項目范圍,包括改善勞動條件、防止事故、

20、預防職業病、提高職工安全素質等技術措施。大體可分以下4類。 1安全技術措施 指以防止工傷事故和減少事故損失為目的一切技術措施。如安全防護裝置、保險裝置、信號裝置、防火防爆裝置等。 2衛生技術措施指改善對職工身體健康有害的生產環境條件、防止職業中毒與職業病的技術措施,如防塵、防毒、防噪聲與振動、通風、降溫、防寒、防輻射等裝置或設施。 3輔助措施 指保證工業衛生方面所必需的房屋及一切衛生性保障措施,如塵毒作業人員的淋浴室、更衣室或存衣箱、消毒室、婦女衛生室、急救室等。 4安全宣傳教育措施 指提高作業人員安全素質的有關宣傳教育設備、儀器、教材和場所等,如勞動保護教育室、安全衛生教材、掛圖、宣傳畫、培

21、訓室、安全衛生展覽等。十一。對生產經營單位其他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 1生產經營單位其他從業人員 生產經營單位其他從業人員(簡稱“從業人員”)是指除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以外,該單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所有人員,包括其他負責人、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各崗位的工人,以及臨時聘用的人員。 2新從業人員 對新從業人員應進行廠(礦)、車間(工段、區、隊)、班組三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1)廠(礦)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內容主要是:本單位安全生產情況及安全生產基本知識;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權利和義務;有關事故案例等。 (2)車間(工段、區、隊)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內容主要是:

22、本車間(工段、區、隊)安全生產狀況和規章制度;工作環境及危險因素;所從事工種可能遭受的職業傷害和傷亡事故;所從事工種的安全職責、操作技能及強制性標準;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現場緊急情況的處理;安全設備設施、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預防事故和職業危害的措施及應注意的安全事項;有關事故案例;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3)班組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內容主要是: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崗位之間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與職業衛生事項;有關事故案例;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新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4學時。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生產經營單位新上崗的從業人員安全培訓時間不得少于72學時,每

23、年接受再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20學時。十二、建設項目“三同時” 建設項目“三同時”是指生產性基本建設項目中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以確保建設項目竣工投產后,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標準,保障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十三。安全生產檢查是指對生產過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隱患、有害與危險因素、缺陷等進行查證,以確定隱患或有害與危險因素、缺陷的存在狀態,以及它們轉化為事故的條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隱患和危險有害因素,確保生產的安全。 (一).安全生產檢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消除隱患、防止事故發生、改善勞動條件

24、的重要手段。通過安全生產檢查,可以發現生產經營單位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因素,以便有計劃地制定糾正措施,保證生產的安全。1 定期安全生產檢查2經常性安全生產檢查3季節性及節假日前后安全生產檢查4專業(項)安全生產檢查5綜合性安全生產檢查6職工代表不定期對安全生產的巡查(二)安全生產檢查的內容包括:軟件系統和硬件系統。軟件系統主要是查思想、查意識、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處理、查隱患、查整改。硬件系統主要是查生產設備、查輔助設施、查安全設施、查作業環境。十四。勞動防護用品管理 勞動防護用品是指由生產經營單位為從業人員配備的,使其在勞動過程中免遭或者減輕事故傷害及職業危害的個人防護裝備。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25、是保障從業人員人身安全與健康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的基礎。(一)按勞動防護用品防護部位分類 1頭部防護用品 為防御頭部不受外來物體打擊和其他因素危害配備的個人防護裝備,如一般防護帽、防塵帽、防水帽、安全帽、防寒帽、防靜電帽、防高溫帽、防電磁輻射帽、防昆蟲帽等。 2呼吸器官防護用品 為防御有害氣體、蒸氣、粉塵、煙、霧由呼吸道吸入,或直接向使用者供氧或清凈空氣,保證塵、毒污染或缺氧環境中作業人員正常呼吸的防護用具,如防塵口罩(面具)、防毒口罩(面具)等。 3眼面部防護用品 預防煙霧、塵粒、金屬火花和飛屑、熱、電磁輻射、激光、化學飛濺等傷害眼睛或面部的個人防護用品,如焊接護目鏡和面

26、罩、爐窯護目鏡和面罩以及防沖擊眼護具等。 4聽覺器官防護用品 能夠防止過量的聲能侵入外耳道,使人耳避免噪聲的過度刺激,減少聽力損失,預防由噪聲對人身引起的不良影響的個體防護用品,如耳塞、耳罩、防噪聲頭盔等。 5手部防護用品 保護手和手臂,供作業者勞動時戴用的手套(勞動防護手套),如一般防護手套、防水手套、防寒手套、防毒手套、防靜電手套、防高溫手套、防X射線手套、耐酸堿手套、防油手套、防振手套、防切割手套、絕緣手套等。 6足部防護用品 防止生產過程中有害物質和能量損傷勞動者足部的護具,通常人們稱勞動防護鞋,如防塵鞋、防水鞋、防寒鞋、防靜電鞋、防高溫鞋、耐酸堿鞋、防油鞋、防燙腳鞋、防滑鞋、防刺穿鞋

27、、電絕緣鞋、防振鞋等。 7軀干防護用品 即通常講的防護服,如一般防護服、防水服、防寒服、防砸背心、防毒服、阻燃服、防靜電服、防高溫服、防電磁輻射服、耐酸堿服、防油服、水上救生衣、防昆蟲服、防風沙服等。 8護膚用品 指用于防止皮膚(主要是面、手等外露部分)免受化學、物理等因素的危害的用品,如防毒、防腐、防射線、防油漆的護膚品等。 (二)按勞動防護用品用途分類 按防止傷亡事故的用途可分為:防墜落用品、防沖擊用品、防觸電用品、防機械外傷用品、耐酸堿用品、耐油用品、防水用品、防寒用品; 按預防職業病的用途可分為:防塵用品、防毒用品、防噪聲用品、防振動用品、防輻射用品、防高低溫用品等。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

28、全標志標識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2-1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標識 十五:安全評價安全評價是運用安全系統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識別和評價系統,工程中存在的風險和有害因素的過程。其主要內容包括危險、有害因素的識別以及危險和危害程度評價,危險、有害因素的識別的目的在于識別危險的來源,危險和危害程度評價的目的在于確定和衡量來自危險源的危險性、危險程度及應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險性是否可以接受。十六: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危險因素是指能對人造成傷亡或對物造成突發性損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導致疾病或對物造成慢性損害的因素。通常情況下,二者并不加以區分而統稱為危險

29、、有害因素。一、危險、有害因素的分類 危險、有害因素分類的方法多種多樣,安全評價中常用按“導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參照事故類別”和“職業健康”的方法進行分類。(一)按導致事故的直接原因進行分類根據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 13861-1992)的規定,將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和有害因素分為6大類。 1物理性危險和有害因素 (1)設備、設施缺陷(2)防護缺陷(3)電危害(4)噪聲 (5)振動危害 (6)電磁輻射 (7)運動物危害 (8)明火(9)高溫物質(10)低溫物質(11)粉塵與氣溶膠(12)作業環境不良(13)信號缺陷 (14)標志缺陷 (15)其他物理性危險和有害因素 2化學性

30、危險和有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質(2)自燃性物質(3)有毒物質 (4)腐蝕性物質 (5)其他化學性危險和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險和有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2)傳染病媒介物(3)致害動物(4)致害植物(5)其他生物性危險和有害因素4心理、生理性危險和有害因素(1)負荷超限 (2)健康狀況異常(3)從事禁忌作業 (4)心理異常 (5)辨識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險和有害因素 5行為性危險和有害因素 (1)指揮錯誤(2)操作錯誤 (3)監護失誤 (4)其他錯誤 (5)其他行為性危險和有害因素6其他危險和有害因素危險因素的分類(按造成的影響)物理性 設備設施缺陷,防護缺陷,電危害,噪聲

31、,振動,電磁,運動物等化學性 易燃易爆物,自燃物質,有毒物質,腐蝕性物質,其他生物性 致病微生物,傳染病媒介物,致害動物,致害植物,其他心理生理性 負荷超限,健康狀態異常,禁忌勞動,心理異常,辨識功能缺陷行為性 指揮失誤,操作錯誤,監護失誤,其他其他 在識別的基礎上進一步確定。參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 6441-1986),綜合考慮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誘導性原因、致害物、傷害方式等,將危險因素分為20類。 1物體打擊 指物體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產生運動,打擊人體,造成人身傷亡事故,不包括因機械設備、車輛、起重機械、坍塌等引發的物體打擊。 2車輛傷害 指企業機動車輛在行駛中引起的人體墜落

32、和物體倒塌、下落、擠壓傷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設備提升、牽引車輛和車輛停駛時發生的事故。 3機械傷害 指機械設備運動(靜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與人體接觸引起的夾擊、碰撞、剪切、卷入、絞、碾、割、刺等傷害,不包括車輛、起重機械引起的機械傷害。 4起重傷害 指各種起重作業(包括起重機安裝、檢修、試驗)中發生的擠壓、墜落、(吊具、吊重)物體打擊和觸電。 5觸電 包括雷擊傷亡事故。 6淹溺 包括高處墜落淹溺,不包括礦山、井下透水淹溺。 7灼燙 指火焰燒傷、高溫物體燙傷、化學灼傷(酸、堿、鹽、有機物引起的體內外灼傷)、物理灼傷(光、放射性物質引起的體內外灼傷),不包括電灼傷和火災引起的燒傷。 8火災 9

33、高處墜落 指在高處作業中發生墜落造成的傷亡事故,不包括觸電墜落事故。 10坍塌 指物體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過自身的強度極限或因結構穩定性破壞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溝時的土石塌方、腳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適用于礦山冒頂片幫和車輛、起重機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1冒頂片幫 12透水 13爆破指爆破作業中發生的傷亡事故。 14火藥爆炸指火藥、炸藥及其制品在生產、加工、運輸、儲存中發生的爆炸事故。 15瓦斯爆炸 16鍋爐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傷害十七:職業病是指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一)、職業危害因素的分類 在

34、生產過程中、勞動過程中、作業環境中存在的危害從業人員健康的因素,稱為職業性危害因素。 職業性危害因素按其來源主要有: 1生產工藝過程 隨著生產技術、機器設備、使用材料和工藝流程變化不同而變化。如與生產過程有關的原材料、工業毒物、粉塵、噪聲、振動、高溫、輻射及傳染性因素等因素有關。 2勞動過程 主要是由于生產工藝的勞動組織情況、生產設備布局、生產制度與作業人員體位和方式以及智能化的程度有關。 3作業環境 主要是作業場所的環境,如室外不良氣象條件、室內由于廠房狹小、車間位置不合理、照明不良與通風不暢等因素的影響都會對作業人員產生影響。十八:人體健康控制1. 健康危害種類:化學性、物理性、生物性、人

35、體工學性 2. 作業控制:工藝及操作改進、加強培訓、做好標識、減少暴露、報警系統、個人防護器具3. 定期作業環境監測 4.員工健康檢查入職檢查、特殊體格檢查、定期健康檢查、健康復查十九:. 怎樣在日常工作中實現職業健康安全 學會識別身邊的危險源,改善自身工作環境 掌握職業健康與應急知識,學會防護與自救 正確認識并了解職業病,掌握預防和控制的手段。二十:。危險源識別 確認危險源的存在,并確定其特性的過程識別目的 明確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和可能發生的事故后果,并加以控制。識別的范圍1. 生產活動、作業、使用的產品或服務 2.作業環境與原材料、機器設備、人員 3. 直接與間接危險 4.三種狀態:正常、

36、異常、緊急四種因素:化學、物理或機械、生物和人機工程幾個方面:機械傷害、電器傷害、火災、爆炸、特種設備、特種作業、有毒有害作業、噪聲、振動、輻射等二十一:事故預防原理(一).事故定義: 指人們在進行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突然發生違反人們意愿,并可能使有目的的活動發生暫時性或永久性中止,同時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意外事件。事故分為:自然事故、人為事故自然事故:由自然災害造成的事故,即天災。如地震、洪水、旱災、山崩、滑坡、龍卷風等引起的事故 人為事故:由人為因素造成的事故。這類事故既然是人為因素引起的就一定能夠預防。據統計,天災只占2,98是人為造成的。也就是說:(二):事故特性 1.因果性:存在

37、各種危險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2.偶然性:事故的發生是隨機的,隨機性服從統計規律3.潛伏性:事故在尚未發生或還未造成后果之前,是不會顯露出來的。二十二:事故預防對策基本要求 預防 排除 處置 防護 自救事故預防對策的原則直接安全技術措施:消除隱患,如停止使用有毒有害化學品,采用對人體無害的替代產品間接安全技術措施:預防保護,如配備防護用品指示性安全技術措施:檢測報警,標志警示,如配備安全標識、火災報警系統,以及檢查記錄安全教育和管理-事故控制三階段事故發生前:領導與管理/ 定期檢查 培訓 作業檢討及改 善等事故發生時:緊急應變部署 火災及爆炸控制 減少能量瀉放 防護罩與擋墻 個人防護器具等事故發

38、生后:救援與急救 有效清理 設備修復 廢棄物控制 賠償控制等 二十三國家安全生產法中規定的從業人員的權利和義務第四十四條生產經營單位與從業人員訂立的勞動合同,應當載明有關保障從業人員勞動安全、防止職業危害的事項,以及依法為從業人員辦理工傷社會保險的事項。生產經營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與從業人員訂立協議,免除或者減輕其對從業人員因生產安全事故傷亡依法應承擔的責任。第四十五條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有權了解其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有權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建議。第四十六條從業人員有權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檢舉、控告;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

39、業。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因從業人員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批評、檢舉、控告或者拒絕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第四十七條從業人員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者在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場所。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因從業人員在前款緊急情況下停止作業或者采取緊急撤離措施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第四十八條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的從業人員,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本單位提出賠償要求。第四十九條從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

40、,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第五十條從業人員應當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第五十一條從業人員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本單位負責人報告;接到報告的人員應當及時予以處理。2002.11.1施行從業人員的權利和義務(共9條)(八種權利、二項義務)第四十四條 勞動合同應包括安全,不得訂立免除責任協議 第四十五條 知情權,建議權第四十六條 批準上告權,企業不得報復 第四十七條 拒絕權、避險權,不得處罰第四十八條 賠償權 第四十九條 遵章守紀的義務 第五十條 受培訓權第五十一條 不安全情

41、況報告義務 二十四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立法意義:1、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的需要 2、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需要3、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的需要 4、預防和減少事故的需要 5、制裁安全生產違法犯罪的需要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煤礦安全監察條例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二十五我國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八大制度1、安全生產責任制 2、職業安全健康措施計劃制度3、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制度 4、職業安全健康檢查制度5、傷亡事故

42、職業病統計報告和處理制度 6、職業安全健康監察制度 7、職業安全健康(勞動安全健康)預評制度 8、“三同時”制度二十六、職業安全健康措施計劃制度 已說明二十七、傷亡事故 傷亡事故分類(1) 按傷害程度分類 輕傷:指損失工作日為一個工作日以上(含1個工作日),105個 工作日以下的失能傷害。 重傷:指損失工作日為105個工作日以上(含105個工作日)的失能傷害,重傷的損失工作日最多不超過6000日。 死亡:其損失工作日為6000日,這是根據我國職工的平均退休年齡之和計算出來的。(2) 事故的嚴重程度分類 輕傷事故,指只有輕傷的的事故; 重傷事故,指有重傷沒有死亡的事故; 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

43、人的事故;重大傷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 特大傷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3) 事故類別分類:GB6441-1986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中,將事故類別劃分為20類,即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藥爆炸、鍋爐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傷害。二十八:職業安全健康標準體系國家標準 行業標準 地方標準基 操 產 健 評礎 作 品 康 測標 安 安 衛 方準 全 全 生 法 標 標 標 標 準 準 準 準二十九:安全生產技術和職業健康常識.安全色和安全標識 用電安全 電磁輻射 電腦

44、視覺癥候群 人機工學 被困電梯的應急與自救1. 安全色:紅、藍、黃、綠紅色 表示禁止、停止的意思。 黃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藍色 表示指令、必須遵守的意思 綠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2. 安全標志 :安全標志類型:禁止標志、警告標志、指令標志、提示標志禁止標志的含義是禁止人們不安全行為的圖形標志。其基本型式為帶斜杠的圓形框。圓環和斜杠為紅色,圖形符號為黑色,襯底白色注意危險禁止鳴喇叭。警告標志的含義是提醒人們對周圍環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發生危險的圖形標志。其基本型式是正三角形邊框。三角形邊框及圖形為黑色,襯底為黃色。安全標志 :指令標志的含義是強制人們必須做出某種動作或采用防范措施

45、的圖形標志。其基本型式是圓形邊框。圖形符號為白色,襯底為藍色。提示標志的含義是向人們提供某種信息的圖形標志。其基本型式是正方形邊框。圖形符號為白色,襯底為綠色。緊急疏散方向 常用的禁止標識常見警告標識常見的指示標識和提示標識三十。用電安全知識(一)、電流對人體的傷害 電流對人體的傷害有三種:電擊、電傷、輻射。 電擊是指電流通過人體,破壞人體心臟、肺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電傷是指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用和機械效應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是指電弧燒傷、熔化金屬濺出燙傷等(二)防止觸電的注意事項 1、不得隨便亂動或私自修理車間內的電氣設備。2、經常接觸和使用的配電箱、配電板、閘刀開關、按扭開頭、插座、插銷以

46、及導線等,必須保持完好,不得有破損或將帶電部分裸露。3、不得用銅絲等代替保險絲,并保持閘刀開關、磁力開關等蓋面完整,以防短路時發生電弧或保險絲熔斷飛濺傷人。4、經常檢查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接零裝置,保證連接牢固。5、在移動電風扇、照明燈、電焊機等電氣設備時,必須先切斷電源,并保護好導線,以免磨損或拉斷。6、在使用手電鉆、電砂輪等手持電動工具時,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工具外殼要進行防護性接地或接零,并要防止移動工具時,導線被拉斷,操作時應戴好絕緣手套并站在絕緣板上。 7、在雷雨天,不要走進高壓電桿、鐵塔、避雷針的接地導線周圍20米內。當遇到高壓線斷落時,周圍10米之內,禁止人員進入;若已經在10米

47、范圍之內,應單足或并足跳出危險區。8、對設備進行維修時,一定要切斷電源,并在明顯處放置“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警示牌。(三)、電器火災的防止 電器、照明設備、手持電動工具以及通常采用單相電源供電的小型電器,有時會引起火災,其原因通常是電氣設備選用不當或由于線路年久失修,絕緣老化造成短路,或由于用電量增加、線路超負荷運行,維修不善導致接頭松動,電器積塵、受潮、熱源接近電器、電器接近易燃物和通風散熱失效等。 其防護措施主要是合理選用電氣裝置。例如,在干燥少塵的環境中,可采用開啟式和封閉式;在潮濕和多塵的環境中,應采用封閉式;在易燃易爆的危險環境中,必須采用防爆式。 防止電氣火災,還要注意線路電器負

48、荷不能過高,注意電器設備安裝位置距易燃可燃物不能太近,注意電氣設備進行是否異常,注意防潮等。 三十一:電磁輻射與防護(一)常見輻射源 手機 電視和電腦顯示器 各種電加工設備 通信發射基站 輸變電設備 高壓及超高壓輸電線 大多數家用電器(二)、電磁輻射的預防和控制 1、穿好防靜電工衣,待防靜電手套,防靜電工衣及手套布料中分布著網狀的金屬絲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屏蔽輻射的作用。2、看電腦勿持續超過3小時,眼睛與屏幕之間保持0.5米的距離;關機后立即遠離屏幕,并開窗通風換氣,以洗面奶或香皂等洗臉。 3、家用電器盡量勿擺放于臥室,也不宜集中擺放或同時使用。 4、用手機通話時間不宜超過3分鐘,通話次數不宜多。盡量采用耳機或在接通1一2秒鐘之后再移至面部通話,這樣可減少手機電磁波對人體的輻射危害。 5、孕婦應遠離電磁場。6、具有防電磁渡輻射危害的食物有:綠茶、海帶、海藻、裙菜、Va、Vc、Vb1、卵磷脂、豬血、牛奶、甲魚、蟹等動物性優質蛋白等。THE END


注意事項

本文(員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知識體系培訓講義.doc)為本站會員(q**)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浠水县| 瑞昌市| 炎陵县| 绍兴县| 卢湾区| 台江县| 南涧| 南皮县| 鹤庆县| 谷城县| 武穴市| 龙川县| 广东省| 樟树市| 青田县| 扶余县| 洞头县| 常德市| 富蕴县| 泾川县| 东莞市| 洪洞县| 佛教| 临漳县| 开封县| 万盛区| 民县| 乌海市| 西峡县| 鹤壁市| 正蓝旗| 曲水县| 阳西县| 南投县| 弥勒县| 正阳县| 博野县| 威远县| 凤城市| 凯里市| 安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