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學“學生成長記錄袋”建設與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中學“學生成長記錄袋”建設與管理制度學生成長記錄袋或檔案袋是指用以顯示有關學生學習成就或持續進步信息的一連串表現、作品、評價結果以及其它相關記錄和資料的匯集。一、建立學生成長記錄的意義1學生成長記錄袋是新課程背景下學生管理的重要內容,是學生自主發展的外在表現形式,是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點滴進步、生活感悟、學習體驗的檔案袋。2新課標提倡采用成長記錄的方式評價學生的學習、活動,“學生成長記錄袋”作為一種評價手段,能較真實、完整地記錄學生學習、活動的全過程
2、,能夠更好地引導、鼓勵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對改善生活和學習更有意義。二、學生成長記錄袋建設要求1學生成長記錄袋的設計由學校組織教師代表、班主任代表、學生代表和家長代表共同討論,然后學校集中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確定具體內容;2成長記錄袋的基本成分是學生信息和學生的作品,以展示學生的努力、進步與成長的過程;3作品的收集是有目的、有計劃的,而不是隨機的;4成長記錄袋關注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過程;5成長記錄袋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6成長記錄袋提供給學生發表意見與反省的機會;7教師要對成長記錄袋里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分析與解釋;8學生要參與到成長記錄袋內容的收集和評價活動中來;9逐步由“紙質”過渡到“電子”管
3、理。三、實施目標1通過實施“學生成長記錄袋”評價制度,引導、鼓勵、促進學生的發展,使學生既能學會判斷自己的進步,感受成功的喜悅,又能積極反省自身的不足,主動尋求改進的方法和途徑,使之不斷完善自我。2通過實施“學生成長記錄袋”評價制度,幫助教師、家長了解的學生的成長與進步,以尋求合適的教育途徑。3幫助教師和學校管理者制定符合學生發展的教育評價計劃。4在評價過程中,有效地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使教師成為學生的朋友。四、實施范圍從現在的初一年級開始逐步重新按照要求建立五、記錄內容學生成長記錄袋中收集的是學生成長的信息和足跡,將學生每個階段、每個學期的成長情況通過資料搜集將其保存起來,為綜合評價學生成長
4、歷程中的發展狀況提供了很好的依據。具體內容如下:學生個人資料;學生階段性評價表、綜合素質評定報告冊;學生行為筆記;最佳作品:小論文、小制作、小發明、作文、手抄報、書畫作品等;參加各種競賽與活動記錄,各級競賽獲獎情況,探究活動報告,研究性學習材料等;獎懲記錄:各種綜合獲獎情況或獎罰情況;考試與測試信息:有意義的測試卷,考試獲獎情況等;其他:最滿意的作業、作文、自畫像、賀卡、自錄的歌曲、相片里的故事、習作隨筆等。六、成長記錄袋搜集作品的要求1真實性:“原始作品”體現了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真實足跡,失去了真實性也就失去了成長記錄的意義和價值。2全面性。對學校開設的各個學科,對每個學科的各個重要方面,都可
5、以把有關的作品收集進來,同時,盡可能做到對新課標中的重要要求,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作品能夠體現。檔案袋的內容要求盡可能全面。每個學生檔案袋里收集的材料各不一樣,有的學生收集了較多的學科資料,有的學生較多地收集了一些技能方面的材料,對檔案袋里的學生作品沒有統一的范圍限定,容易導致反映學生情況的信息內容不夠全面,班主任和政教處要適時給予正確的引導,進行適當的補充。3典型性。收進學生檔案袋里的作品,必須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作品,不必把同一形式、反映同一情況的作品重復收進檔案袋。4多樣性。不必在某一方面搞統一形式的作品收集,如在小手工、小制作方面,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作品。反映個性專長等方面的作品,更可以不拘一
6、格。5累積性:需要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里不斷積累,形成“成長”軌跡,體現發展的過程。6反思性:需要學生在建構成長記錄的過程中,反復回到成長記錄中去,把自己作為分析、研究、思考的對象,從而發揮激勵、促進發展的功能和作用。七、建立成長記錄袋的基本步驟1通過校本培訓使教師明確應用成長記錄袋評價的意義及方法。2通過家長會和班會使家長和學生明確應用成長記錄袋評價的意義及方法。3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確定要收集的內容及收集的次數、頻率:分年級或學期制作成長記錄目錄;制作一份個性化的個人簡歷,將上述內容裝在成長記錄袋首頁。4按照計劃有意收集學習和進步的最佳成果,撰寫對該作品的說明及選擇該作品的理由。5定期進行展
7、評,及時進行反思與修改。八、評價與記錄的管理要充分認識學生成長記錄袋對學生發展的積極作用,加強評價與記錄管理。1“收集與整理”成長記錄袋的內容。學生是第一責任人,他有權利決定相關材料的收集與展示,但也不是什么資料均可以作為“成長記錄袋”的內容,必須要有價值,有利于促進自我成長,作為指導者提出建議供學生參考,指導學生做好努力工作,從而培養學生對自我認真負責的科學態度。2成長記錄袋”平時由班主任保管,每一個月在班主任的指導下進行一次整理,每學期進行兩次展示交流。班級內部優秀成長記錄袋的推薦與選拔,由各班自行組織。可通過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的方式,加強學生間的交流與溝通。選拔出優秀作品交由學校統一表彰
8、。同學之間相互看一看、比一比、評一評誰的表現好,誰的進步大。在相互評價和自我反思中學習別人的長處,改正自己的缺點。3引導家長參與。教師要引導家長配合學校對孩子在家庭的學習、生活成長資料進行收集,并及時編排、保存,并具體介入整個過程,實現家?;?。4學校政教處、團委和教務處負責評價與記錄各班級成長記錄袋;政教處負責具體事務管理工作。5教師要在評價與記錄這一互動活動中,注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加強教師與教師、學校與社會的聯系與交流,同時在評價與記錄的形式與內容上不斷創新,不斷改進和完善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工作。6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需要不斷地進行總結、完善與生成,各班要及時把改進與創新的建議反饋給政教處?!靶〈印毖b滿成長足跡,學生成長記錄袋與學科教學相結合,與學生的品行、興趣的發展、習慣的養成相結合,重點關注學生個性的發展,體現學生的優勢領域。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的最終目的是發揮成長記錄袋的激勵功能、評價功能、學習功能和教育功能,促使學生健康成長、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