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零陵區朝陽街道雙濟橋村“多規合一“村莊規劃(2019-2025)集聚提升類華誠博遠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目錄目錄CONTENTS前圖后則前圖后則規劃表格規劃表格納入村規民約建議條款納入村規民約建議條款01020301前圖后則前圖后則一、基本概況一、基本概況雙濟橋村地處朝陽街道辦事處南部,東與大塘廟村相依,南與富家橋鎮永安村相鄰,西鄰愚溪、古木塘村、石山腳街道和諧村,北接朝陽大道與湖南科技學院相望。村域總面積為5.75平方公里,其中小二型水庫一座,山塘27處,現擁有及正在建設的較大規模企業和經營主體3家:湖南科技學院后勤基地、柳子生態園、產扶貧基地等。二、人口社會和經濟產業二、人口社會和經濟產業根
2、據現狀調查雙濟橋村轄8個村民小組,現常住306戶1319人,民居住房成點狀。雙濟橋村現狀農業以水稻種植和養殖(養蝦,養豬)為主,還有部分礦藏收入。入駐企業有天順科技駕校、綠景山莊和忠少農莊等。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農業收入和外出務工收入。三、現狀土地利用三、現狀土地利用雙濟橋村2019年年初農用地共374.23公頃,其中耕地89.99公頃,園地11.44公頃,林地255.28公頃,農村道路6.61公頃,溝渠和坑塘水面7.39公頃,設施農用地3.52公頃。農用地中主要以林地為主,生態環境較好。雙濟橋村2019年年初建設用地共190.45公頃,其中城鎮用地4.33公頃,農村居民點用地41.91公頃,采
3、礦用地133.24公頃,區域交通用地10.72公頃,區域公共設施用地0.25公頃。建設用地中以采礦用地為主,主要是村中有重要礦產資源;農村居民點中農村住宅用地38.97公頃,村莊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1.69公頃,村莊工業物流用地0.33公頃,村莊其他建設用地0.92公頃,農村居民點用地中主要還是以農村住宅用地為主。雙濟橋村2019年年初生態用地共9.97公頃,其中水域7.58公頃,其他土地2.39公頃。四、村莊設施情況四、村莊設施情況設施類型設施類型設施數量與規模設施數量與規模使用運行情況使用運行情況道路設施道路設施村內南北向有一條洛湛鐵路從中間穿過,村內對外交通主要為南北向連接朝陽大道
4、的村主路,路幅在5-6米左右,條件較好。其他通通村民組道路和村內岔路路幅相對較窄,路幅在3-4米左右。村道已基本硬化,組道局部硬化,硬化率不高,質量較差。公共服務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現狀村部位于7組,村部北側正在建設新村部,現狀醫療衛生室,活動中心等位于現狀村部內,村現有小學已廢棄,村內適齡兒童去零陵區上學。現狀村部使用年限較久,配套設施較為薄弱,缺少停車設施。基礎設施基礎設施給水:給水:村內現狀分散式給水,村民均使用自打井。污水:污水:村內雨水自然排放,生活污水有自家的三格化糞池處理。電力:電力:現狀已進行電網提質,現有變壓器7個。環衛:環衛:村內5戶1個垃圾箱,通過垃圾箱收集再由轉運車送至零陵
5、區垃圾廠進行處理。污水處理設施不足,供水設施缺失,電力用電滿足,垃圾設施完善。五、五、SWOTSWOT分析分析雙濟橋村是一個典型農業村莊,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如交通依靠村落中部鄉道與207國道相連,向北直通零陵區楊梓塘路,村莊內部交通不完善,居民點相對分散,另一方面經濟薄弱,基礎設施條件不完善,建筑風格凌亂等。相較其它村莊而言,雙濟橋村更為突出的問題是基礎設施的支撐以及經濟水平的提高。優勢(S)鄉道南北貫穿村域,對外交通較為便捷;距離零陵城區較近,區位優勢明顯;自然景觀保持著原始風貌,水塘密布,水資源充足。劣勢(W)產業單一,經濟基礎薄弱;內部道路不完善;公共活動空間不足,村民活動中心、鄉村醫務
6、室、農田水利設施等基礎設施薄弱,影響村民生活。發展機遇(O)新型城鎮化政策推動農村的整體協調發展;省、市、縣對于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關注,為鄉村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面臨挑戰(T)地區產業發展缺乏整合,難以找到支撐和依托;村內布局和設施整治壓力較大;同地區村莊同質化嚴重,難以突出重圍;資源優勢難以轉為產業優勢。綜述:雙濟橋村村莊建設是品牌價值建設,鄉村風貌提升,村民安居樂業的重要舉措。建設中挑戰與機遇并存,機遇大于挑戰。一、發展定位與目標一、發展定位與目標1 1、發展定位、發展定位創新農業特色村;零陵古城休閑村;城郊田園度假村。創新農業特色村;零陵古城休閑村;城郊田園度假村。2 2、村莊規模、村
7、莊規模至2025年,雙濟橋村預測總人口1148.至2025年,雙濟橋村村莊建設用地規模41.92公頃。至2025年,雙濟橋村人均村莊建設用地控制在365m/人。3 3、規劃目標、規劃目標本著遵循上位規劃安排,實際合理結合村域現狀情況的原則,確定本次規劃的目標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95.72公頃,基本農田總面積不低于71.45公頃。建設用地總規模不超過163.42公頃,村莊建設用地規模為41.92公頃,村莊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規模目標為5.47公頃,人均村莊建設用地規模目標為365m/人。二二、國土空間布局、國土空間布局國土空間布局重點對用地進行優化。以節約集約用地為指導思想,對住宅用地通過增
8、減掛鉤、空心房整治等方式,引導居民點集聚。對存量用地進行挖潛,改變用地性質,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同時嚴格保護農業空間和生態空間,落實基本農田管控指標和邊界,保護生態公益林。規劃至2025年,雙濟橋村生態用地9.64公頃,占1.67%;農用地369.80公頃,占64.35%;建設用地195.24公頃,占33.98%。三、用途管制規則三、用途管制規則為強化國土空間規劃目標的落地,落實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規劃制定了管制規則嚴格用途管制。生態用地內,嚴格保護生態林的底線管控,在空間分區基礎上,實行點狀開發,面狀保護,通過正負面清單管理和強度控制,促進保護與利用的對立統一。農業用地內,對永久基本農
9、田保護區進行重點保護與修復提升,在鄉村振興背景下依托現有鄉村規劃,構建完善的農業農村地區空間規劃,整治提升重構農村、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實現鄉村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和生活富裕。建設用地內,嚴格控制建設用地總規模和開發強度以及優化農村住宅用地布局,實現建設空間高效集約開發,此外,所有的建設用地涉及農用地轉用的,必須遵循相關規定,依法辦理轉用手續。用地大類用地大類用地種類用地種類管制規則管制規則生態用地生態用地水域、林地(生態林)、草地水域管制規則:1、嚴禁占用水域、圍湖養殖;2、禁止在水庫進行電魚、毒魚、炸魚等有關活動;3、不得在水域及沿岸堆放或傾倒垃圾、糞便渣土、生產及生活污水、糞便及其它廢棄
10、物;4、不得在召河塘水庫周邊保護范圍內進行建設活動;5、運輸有毒有害物質、油類、糞便的船舶和車輛一般不準進入召河塘水庫保護區,必須進入者應事先申請并經有關部門批準、登記并設置防滲、防溢、防漏設施。生態林地管制規則:1、嚴禁各類建設占用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防風固沙林及其他各種防護林用地。控制各項非農建設占用林地;2、禁止非法在生態林伐木、捕獵、挖采藥材等活動。農用地農用地耕地、林地(商品林)、園地、牧草地、其它農用地。1、到規劃目標年2025年,雙濟橋村耕地保有量為95.72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為71.45公頃:2、嚴禁在基本農田內挖塘養殖、采土采砂和種植苗木等破壞耕作層的行為;3、嚴禁占
11、用田間道路、溝渠等進行耕作;4、村民因農業生產服務需要占用農用土地的,可作為設施農用地辦理用地手續,應盡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嚴禁占用基本農田。建設用地建設用地城鎮建設用地、村莊建設用地、區域交通設施用地、區域公共設施用地。1、規劃期內除國家重點工程以外,所有建設活動必須在建設用地上進行:2、農村住宅建設用地嚴格執行湖南省關于規范和改進農村宅基地管理的若干意見;3、村民進行建設活動必須服從統一管理,履行申批制度,做到先批后建,嚴格按土地管理法辦事;4、村民建房選址不能超出規劃農村住宅建設用地范圍:5、所有項目建設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如涉及到農用地轉用,必須依法辦理轉用手續。國土空間布局用途管制規則
12、表國土空間布局用途管制規則表一、住房布局思路一、住房布局思路規劃注重保護自然環境和基本農田,集約節約用地,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村民自身意愿,結合現狀地形地貌,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及產業布局等相關因素進行村民住房布局。1 1、指標核算,確定建設用地需求。、指標核算,確定建設用地需求。通過詳實的現狀調研,明確村莊危房、空房、一戶多宅情況,充分征詢村民搬遷意愿,結合村莊發展、用地指標等因素,確定住房建設的需求總量,避免建設用地浪費。2 2、統籌考慮,確定住宅布局模式。、統籌考慮,確定住宅布局模式。重點考慮村莊現狀地貌及現狀分散的居民建筑情況,調整、新建的住房采取“大分散,小聚集”的總體模式。3 3、因地
13、制宜,確定住房布局選址。、因地制宜,確定住房布局選址。結合坦塘村現有的基礎設施、服務設施等的完善,考慮未來村莊農業、旅游業等產業發展的需求,進行具體的住宅用地選址。4 4、控制引導。確定住房建筑風貌。、控制引導。確定住房建筑風貌。通過新建住宅和現在住宅的改建控制引導,達到村莊整體風貌環境得到改善的效果。二、住房布局規劃二、住房布局規劃規劃農村住宅用地共34.35公頃,占村莊建設用地總量的81.94%,相對于現狀減少4.62公頃。三、住房用地調整三、住房用地調整1、將現狀已廢棄或無人居住的住宅用地調出5.73公頃。2、將占用基本農田及現狀已無房屋的住宅用地調出15.68公頃。3、因雙濟橋村發展民
14、宿產業調入6.54公頃住宅用地。4、集中安置村民小組調入住宅用地10.122公頃。結論:規劃拆遷133戶,包括已無房屋的住宅用地,共計21.41公頃。規劃新增3處民宿和2個村民集中安置區,共計150戶,16.79公頃住宅用地。組名戶數搬遷安置需求(戶/公頃)安置類型(戶/公頃)整理用地空心房設施不全 項目需求居住地面積搬遷集中原址/就近利用居住(公頃)用地面積合計13353305021.411302016.794.62四、住房建設引導四、住房建設引導1 1、選址控制、選址控制禁建區內禁止新建、翻建(重建)、擴建私人住宅。堅持一戶一宅,原則上要拆除舊房,再減新房,有特殊情況在建設新房過程中必須保
15、留舊房的,應在新房建成后一月內拆除舊房。2 2、退讓控制、退讓控制沿公路的建筑,在城市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路段兩側,按后退城市道路紅線要求執行;在其他路段兩側,后退高速公路隔離柵外緣不少于30米;后退公路兩側邊溝(截水溝、坡腳護坡道)外緣,國道不少于20米,省道不少于15米,縣道不少于10米,其他道路不少于5米。河道溝渠:后退河道不少于10米,后退溝渠不少于5米。3 3、面積控制、面積控制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農村村民建房住宅應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每一戶用地面積若使用耕地不得超過130平方米,使用荒山不超過210平方米,使用其他土地不超過180平方米。4 4、高度控制、高度
16、控制建筑高度應與周邊環境及村莊整體風貌協調,層出一般不超過三層,建筑高度控制在11米以內。5 5、風貌引導、風貌引導(1)體現現代新農村氣息:采用現代新材料,內部裝修采用現代風格,家用家電、用能、給排水在功能上滿足現代生活的需求,體現新時達村民的生活水平。(2)經濟實用,風貌協調:新建建筑所用建材應普遍易取,實惠經濟;所建建筑應以當地風貌為主,同時考慮周邊的環境,使之協調統一。(3)推陳出新,彰顯特色:在協調風貌的前提下,在新建建筑的外形和庭院中注入當地的文化要素。塑造屬于村莊獨有的建筑風格。戶型一 戶型二 戶型三一、產業發展思路一、產業發展思路1、第一產業:發展規模種植產業在傳統種農業的基礎
17、上,實行“社區股份合作制”的改革措施。在保留原有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原有土地承包責任制度不變的前提下,鼓勵農民將土地等集體凈資產以股份的形式入股集體經濟組織,而集體經濟組織則有權對所屬耕地資源進行統一組織,對農業生產進行協調部署。打造水果采摘園,種植當地特色水果,如柑桔、柚子等;以及特色養殖區,養魚、蝦、雞、鴨、豬等;規劃高效農業種植區,將傳統農業實現高效生產。2、第二產業:基于本地、夯實基礎。結合現狀的傳統農業,規劃新增農產品加工產業,規劃農產品加工產業鏈,將各類農副產品進行集約化管理,加大力度,整合特色,打造雙濟橋的品牌效益。3、第三產業:基于生態、精于休閑。(1)以現狀在建的田園綜合體為
18、基礎,開發村莊的休閑旅游,并結合村莊建筑,設置休閑民宿。(2)以湖南科技學院學術交流中心為契機,開展以科研教育為主的培訓基地,同時,可將科研與創業相結合,開展雙濟橋村創業基地。(3)結合現狀的兩個農莊以及農田觀光,開展以田園度假,鄉村旅游為主的農家樂體驗活動。二、二、產業產業發展路徑發展路徑鄰近都市居民其他旅游群體水稻有機蔬菜果林養豬場特色養殖農副產品加工農耕體驗有機農莊柳子生態園當地村民農業景觀綠色工廠鄉村旅游生活居住就業創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傳統農業+現代工業基底生態工業示范基地、農旅體驗基地學術交流中心仿古商業街手工作坊三三、產業發展目錄、產業發展目錄雙濟橋村產業發展必須符合上位規
19、劃。產業發展目錄制定必須遵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基本原則。同時產業發展應當與村莊發展定位契合,與村莊發展不一致的產業應該禁止或者限制發展,與村莊發展方向想契合的產業應當鼓勵發展。產業準入禁止發展限制發展鼓勵引導發展產業門類煙草制造業、造紙及紙制品頁、化學原料及化學品制造業、塑料制品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金屬制品業、房地產業采礦業、制造業、紡織業、木材加工業、牧業、專用設備制造業、倉儲物流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農業、林業、批發和零售業、旅游服務業、居民服務業和其他服務業、農副產品加工業、食品加工業一、道路結構布局一、道路結構布局雙濟橋村道路主要分為區域性道路、村道和組道。二、區域性道路二、區
20、域性道路雙濟橋村區域性道路為洛湛鐵路,南北向橫穿村莊中部。三、道路系統規劃三、道路系統規劃規劃村內道路分為村道、組道兩類。結合現狀道路及規劃要求,村道道路寬度為5.5米,組道道路寬度控制在3.5-4.5米,滿足單向通車要求,村道及組道路面均進行路面硬化處理,路面材質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砂石或水泥硬化。四、慢行系統規劃四、慢行系統規劃雙濟橋村慢行系統規劃原則:“沿山沿水沿田、成環成網”通過慢行系統規劃,將雙濟橋村各個景觀節點有效的聯系起來,加強各節點的緊密聯系性,打造村莊發展多元性。規劃慢行道路2-3米,可兼做人行步道和自行車道。五、道路設施規劃五、道路設施規劃(1)停車設施隨著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1、,停車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規劃通過整理現狀建筑及環境,給每戶安排入戶前庭、邊庭或后院,可用于停車,無用地條件住戶就近安排停車位。規劃在雙濟橋村新建村部布置社會公共停車場。同時將活動廣場作為臨時應急停車場。(2)候車亭規劃村莊道路途徑村民活動中心處設置一處公交候車亭。規劃村莊主要道路兩側增加人行道和綠化帶規劃村莊主要道路兩側增加人行道和綠化帶規劃村道拓寬至規劃村道拓寬至5.55.5米米規劃村內組道硬化,路面寬度控制在規劃村內組道硬化,路面寬度控制在3.53.5-4.5,4.5,米米規劃在規劃在3 3組至組至4 4組之間新增道路組之間新增道路結合村內的旅游設施,設置電瓶車游覽線路結合村內的旅游設施
22、,設置電瓶車游覽線路規劃新建規劃新建1 1處村部,結合村部設置衛生室、老年活動中心、電商平臺等處村部,結合村部設置衛生室、老年活動中心、電商平臺等結合安置點和新建民宿配套結合安置點和新建民宿配套5 5處活動廣場,并配備健身設施。現狀村部改處活動廣場,并配備健身設施。現狀村部改為活動中心。為活動中心。新建新建3 3處高位水池和處高位水池和4 4處小型生態污水處理設施,村莊北部的處小型生態污水處理設施,村莊北部的4 4個村民小組個村民小組接入市政的給水和污水管網系統。接入市政的給水和污水管網系統。對現有的對現有的7 7臺變壓器進行提質改造臺變壓器進行提質改造配備配備1 1臺垃圾轉運車、臺垃圾轉運車
23、、1 1臺曬水車,每戶配置臺曬水車,每戶配置2 2個垃圾分類收集桶個垃圾分類收集桶3 3、水利設施、水利設施:規劃對村內現有的灌溉渠進行清理和修復。4 4、電力與通信設施、電力與通信設施:規劃對村莊內的7臺變壓器提質改造,完成電網提質工程。5 5、環境衛生設施、環境衛生設施:規劃村莊配備1臺垃圾轉運車和1臺曬水車,并每戶配置2個垃圾分類桶,結合村部設置公共廁所。垃圾收集采取“戶分離-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方式。同時做好宣傳工作,加大垃圾分類處理的宣傳力度,提供垃圾的處理效率。一、公共服務設施一、公共服務設施1 1、管理設施:、管理設施:規劃將村部搬遷至村莊北入口處,同時配套相應的衛生所、老
24、年活動中心等,并增加宣傳欄、村內導航圖等設施。2 2、教育設施、教育設施:規劃部新增教育設施,考慮村莊里零陵區比較近,村內適齡學生均到零陵區就學,所以村莊不規劃教育設施。3 3、醫療設施、醫療設施:規劃結合村部新增衛生室,民宿區可視情況新增醫療點。4 4、福利設施、福利設施:規劃結合村部新增老年活動中心、婦女兒童之家等。5 5、文體設施、文體設施:規劃共配置2處活動中心,結合新建村部設置1處活動中心,原有的村部改建為活動中心。在安置點和民宿區設施活動廣場,并配套健身設施。6 6、商業設施、商業設施:規劃結合村部設置電商服務平臺,并設置特色產品銷售平臺。二、基礎設施二、基礎設施1 1、給水工程:
25、、給水工程:規劃北部的5、6、7、8村民小組,接零陵區的市政管網,其余村民小組修建高位水池,規劃新增3個高位水池,2、3組共用1個,1組1個,4組1個。水源采用山泉水或者井水。2 2、排水工程:、排水工程:規劃雨水就近排入附近的水渠,對全村的溝渠進行修整。規劃新增4個生態污水處理設施。2、3組共用1個、1組1個、4組2個。其余村民小組接零陵區市政污水管網。同時進行廁所革命,規劃對200戶進行三格化糞池的改造。節點整治 道路整治02規劃表格規劃表格國土空間結構調整表國土空間結構調整表地類現狀基期年規劃目標年變化量面積(公頃)比例(%)面積(公頃)比例(%)國土總面積574.65 100.00 5
26、74.65 100.00 0.00 生態用地水域7.58 1.32 7.58 1.32 0.00 其他土地2.39 0.42 2.03 0.35-0.36 林地(生態林地)0.00 0.00 0.00 0.00 0.00 合計9.97 1.73 9.61 1.67-0.36 農用地耕地89.98 15.66 96.88 16.86 6.90 園地11.44 1.99 11.39 1.98-0.05 林地(商品林)255.29 44.43 246.64 42.92-8.65 牧草地0.00 0.00 0.00 0.00 0.00 其他農用地17.52 3.05 14.89 2.59-2.63 合
27、計374.23 65.12 369.80 64.35-4.43 建設用地城鎮建設用地4.33 0.75 3.13 0.54-1.20 村莊建設用地41.92 7.29 41.92 7.29 0.00 其中農村住宅用地38.97 6.78 34.35 5.98-4.62 村莊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1.69 0.29 5.47 0.95 3.78 村莊公園與綠地0.00 0.00 0.00 0.00 0.00 村莊工業物流用地0.34 0.06 1.18 0.21 0.84 村莊基礎設施用地0.00 0.00 0.00 0.00 0.00 村莊其他建設用地0.92 0.16 0.92 0.16
28、 0.00 區域交通設施用地10.71 1.86 10.71 1.86 0.00 區域公共設施用地0.25 0.04 0.25 0.04 0.00 特殊用地0.00 0.00 0.00 0.00 0.00 采礦用地133.24 23.19 139.23 24.23 5.99 其他建設用地0.00 0.00 0.00 0.00 0.00 合計190.45 33.14 195.24 33.98 4.79 未規劃地 國土空間結構調整表 規劃目標表規劃目標表規劃目標表指標規劃基期年規劃目標年變化量屬性備注耕地保有量(公頃)89.98 96.88+6.90約束性必選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公頃)71.45
29、71.45 0.00 約束性必選建設用地總規模(公頃)190.45195.24+4.79預期性必選其中村莊建設用地規模(公頃)41.9241.92 0.00約束性必選其中村莊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公頃)1.695.47+3.78預期性必選村莊基礎設施用地(公頃)0.000.000.00 預期性必選人均村莊建設用地面積(平方米)375.96365.16-10.80預期性必選村莊綠化覆蓋率(%)203515預期性可選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010020預期性可選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化處理率(%)6010040預期性可選道路硬化率(%)6510035預期性可選村衛生室數量110.00預期性可選上表中的人均用地以戶籍口計算03納入村規民約建議條款納入村規民約建議條款村莊發展顯特色,科學規劃后建設村莊發展顯特色,科學規劃后建設基本農田不能動,生態紅線要嚴控基本農田不能動,生態紅線要嚴控騰退空心閑置地,集中居住多便利騰退空心閑置地,集中居住多便利生態農業生態農業和旅游,學術田園創民宿和旅游,學術田園創民宿道路水電愛護好,養老醫教道路水電愛護好,養老醫教幸福幸福保保垃圾分類意識在,廁所革命全覆蓋垃圾分類意識在,廁所革命全覆蓋村容村村容村貌雙濟橋,貌雙濟橋,業興人聚代相傳業興人聚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