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鋼網架整體頂升法安裝 本章適用于大跨度網架的重型屋蓋系統支點較少的點支承網架的整體頂升法安裝。一、材料要求(一)網架安裝前,根據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對管、球加工的質量進行成品件驗收,對超出允許偏差的零部件進行處理。(二)網架結構用高強度螺栓連接時,應檢查其出廠合格證、扭矩系數或緊固軸力(預拉力)的檢驗報告是否齊全,并按規定作緊固軸力或扭矩系數復驗。 根據設計圖紙要求分規格、數量配套供應到現場。(三)網架結構安裝前應對焊接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進行檢查,各項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和設計要求,檢查焊接材料的質量合格證明文件、檢驗報告及中文標記等。對重要鋼結構采用的焊接
2、材料應進行抽樣復驗。(四)主要施工材料是扣件式鋼骨腳手架作拼裝支架的材料選擇。 1扣件的鑄件材料應采用GB94400中所規定的力學性能不低于KTH330-08牌號的可鍛鑄鐵或GB 11352中ZG230-450鑄鋼件制作。扣件和底座應符合鋼管腳手架扣件GB 15813-1995標準。 2鋼管應采用GB669中的08F、08、10F、10、15F、15、20鋼和GB700中Q195、Q215、Q235等級為A、B的鋼(沸騰鋼、鎮靜鋼)制造。常用鋼管規格d) 483.5.(五)頂升支架或枕木的材料應符合有關標準。(六)導向滑道一般用園鋼、槽鋼、角鋼和纜風用的鋼絲纜風應符合有關標準。二、主要機具見下
3、表。主要機具續表三、作業條件1根據正式施工圖紙及有關技術文件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已審批。2對使用的各種測量儀器及鋼尺進行計量檢驗復驗。3根據土建提供的縱橫軸線和水準點進行驗線有關技術問題處理完畢。4按施工平面布置圖劃分:材料堆放區、桿件制作區、拼裝區、堆放區,構件按吊裝順序進場。5場地要平整夯實,并設排水溝。6在制作區、拼裝區、安裝區設置足夠的電源。7搭好操作平臺,并檢查牢固情況。8將柱頂縱橫軸線及標高測量好。9檢查成品件、零部件、幾何尺寸、編號、數量(包括加工的附屬部件)。10做好有關測試及安全、消防準備工作。11對參與網架安裝人員如測工、電焊工、起重機司機、指揮工等要持證上崗。12網架結構在地
4、面就位拼好,檢查驗收完畢,其他附屬結構及設備安裝完畢,并通過驗收。13用原有結構柱作為頂升支架,或另設專門頂升支架進行穩定性計算,如果不夠進行加固或采取纜風措施,經檢查合格。14選好和做好枕木垛,支搭牢固,做為千斤頂支座,驗收合格。15根據頂升設備能力,將屋面結構及電氣通風設備,在地面安裝完畢驗收合格。16頂升行程路線,安裝好導向措施,以防網架頂升過程中網架偏轉。四、操作工藝(一)工藝流程: 1一般要求。(1)頂升的同步控制及垂直上升。網架整體頂升時必須嚴格保持同步,如各支點間產生升差會造成下列的影響。造成桿件內力和柱頂壓力的變化,其影響程度與網架結構形成、頂升支點的間距、升差的大小等有關。網
5、架規程中規定千斤頂負荷折減系數取0.40.6.網架整體頂升時,各頂升點的允許差值為各頂升支柱間距的1/1000且不大于30mm。造成網架的偏移。A由于頂升時升差值的影響,會引起結構桿件和千斤頂受力不均而造成危害。控制提升高差更重要的是為了減少網架的偏移。B影響網架偏移的主要因素是頂升時不同步造成的,其次是柱子的剛度。因此,在操作上應嚴格控制各頂升點的同步上升是積極的措施。即應以預防為主的觀點,盡量減少這種偏移。C設置導軌很為重要。導軌角鋼與支座板間空隙為20mm,即頂升過程中不允許網架偏移20mm .D糾偏方法可以把千斤頂斜或人為造成反向升差,或將千斤頂平放,水平支頂網架支座。由于以上兩點理由
6、,網架頂升時應控制網架的同步上升,升差值應控制在規定范圍內。(2)柱子穩定。當利用結構柱作為頂升的支承結構時,應注意柱子在頂升過程中的穩定性。應驗算柱子在施工過程中承受風力及垂直荷載作用下的穩定性。并采取措施保證柱子在施工期間的穩定性。及時連接上柱間支撐、鋼格構柱的綴板:當為鋼筋混凝土柱時,如沿柱高度有框架梁及連系梁時,應及時澆筑混凝土。網架頂升時遇到上述情況,均應停止頂升,待柱的連系結構施工完畢,并達到要求強度后再繼續頂升。2頂升過程。從開始頂升到最后就位,可歸納為三種程序,即初始頂升程序、正常頂升程序和最終就位程序。其中反復循環最多的是正常頂升程序,另外兩種都只有一個循環,每完成一個循環,
7、屋蓋就升高了800mm。(1)正常頂升程序。上、下小梁互相垂直,并相差一個步距。十字梁底面與下小梁相互垂直,并相差一個步距。十字梁底面與下小梁頂面之凈空800mm,比千斤頂與下橫梁底板總高度780mm略有余量,保持這個余量,對保證頂升安全及順利進行是非常重要的。正常頂升其過程如下:首先頂升175mm,將a墊的第一個臺階推入十字梁與上小梁之間。千斤頂回油,十字梁擱置在a墊的這個臺階上。首次自提下橫梁、千斤頂175mm。將b墊的第一個臺階推入下橫梁與小梁之間。自提油缸回油,下橫梁、千斤頂支承在b墊的這個臺階上,準備第二次頂升。如此反復循環四次,a、 b墊全部推入,十字梁升高700mm。第五次千斤頂
8、頂升120mm,將a墊推出,把上小梁吊升到上級牛腿上,千斤頂回油,十字梁擱置在已升高一個步距的上小梁上。提升下橫梁推出b墊,將下小梁吊升到上級牛腿上。自提油缸,下橫梁,千斤頂支承在已升高一個步距的下小梁上。這個步距的正常頂升已經完成了。 A出始頂升程序。網架拼裝時,是支承在擱置于第一級牛腿的上小梁上。初始頂升程序與正常頂升程序基本相同。 B最終就位程序。最后一步距頂升,要將十字梁四端在正常頂升時兩兩輪流受力的狀態,過渡到同時均勻受力的就位狀態。為此,鋼柱最后一級牛腿的頂標高要嚴格控制。 3同步及糾偏。對同步及偏移必須控制在一個適合的范圍內,其標準如下:頂升時對同步的要求:同柱一組兩個千斤頂高差
9、不得大于10mm;四個支柱,最高與最低高差不得大于30mm;網架就位后的驗收標準:四個支承柱最高與最低高差不大于50mm;網架支座中心對柱基軸線的水平位移48mm。 (1)為了滿足上述要求,在控制同步方面的措施。 千斤頂再使用前,空載調試。 千斤頂的出頂狀態與出頂時間做到基本一致。 每頂升175mm分四次完成。 對每個千斤頂,配有一套光點指示系統。控制臺可以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保持頂升同步。 對鋼柱各級牛腿標高,上下小梁支承處高度,a, b墊各臺階的高度及其與懸臂部分所留的間隙必須嚴格檢查,及時修正。 (2)糾偏措施。 頂升前對網架拼裝時支座的水平位移進行檢查,作出記錄。 再網架的四個支柱附近及
10、中心處確定五個固定點。每頂升一個步距,對這五個點的水平位移進行觀測。 每頂升一步距,測量十字梁四個端部與鋼柱肢的導軌板的間隙,對照網架水平平面內的偏移。 在頂升過程中,千斤頂要多次回油。回油操作亦應由總控臺統一指揮。 如已發生偏移,且其值不大,則可以讓千斤頂頂出時,略有傾斜,使之產生水平分力。亦可在十安梁與鋼柱肢導向板之間塞以鋼楔。此楔頂升時隨之上升,回油時加以錘擊,亦能起到防止和糾正偏移的作用。 若偏移已發展到一定程度,則可用橫頂法糾正。五、質量標準 見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六、成品保護1對高強度螺栓、焊條及焊絲等,應放在庫房的貨架上,以防變潮。2不得對已安裝完
11、畢的網架結構上任意堆放物品,以防集中荷載壓壞結構桿件。3已檢測合格的焊縫及時補刷底漆保護。4對成品的面漆和防火涂料不得磕碰。七、應注意的問題(一)技術質量:1根據網架節點形式,頂升設備能力,現場條件,多方論證優化方案,制定出切實可行整體頂升方案的具體實施方案。2根據頂升設備負荷能力進行合理布置。3網架頂升過程中,各吊點同步差值,應控制在規范之內。4對承重柱應進行穩定性計算。5每頂升一步都要跟蹤偏移觀測,發現問題及時糾偏。(二)安全措施:1認真執行各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2高空作業人員必須進行體格檢查并持證上崗。3高空作業的安全措施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危機人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4高空作業人員必須
12、佩帶好安全帽、安全帶和工具袋。5雨天、雪天進行高空作業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凍措施,對水、冰、霜、雪均應及時清除,方可工作。6對起重機要嚴禁超載吊裝。7對用電設備,采取漏電保護措施,以防觸電。8現場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和設備。9被提升網架上,嚴禁浮放其他物品,以防頂升過程落下傷人。10確保鋼柱的穩定。鋼柱間綴條隨提升,隨拆安,下部綴條安裝后,立即進行最終固定。11為確保網架受力可靠,在屋蓋試頂階段,要對網架進行應力測試。12確保液壓元件的可靠,千斤頂出廠前,必須按設計荷載的125%試壓,高壓油泵、泵站、接頭及高壓膠管等,使用前均通過設計荷載的125%加壓試驗。13確保液壓系統的安全可靠。14停止工作時,在十字梁端與鋼柱肢導向板之間,用鋼楔卡緊,以防十字梁移動。15上、下小梁受力很大,也較復雜,為了增加它們承受偏心荷載的能力,采用螺栓拉結。16五級以上大風,停止頂升工作。17在施工組織與管理上,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明確指揮系統,定崗,定員,編制崗位責任制以及操作規劃,編制操作程序。進行人員培訓,現場演習,劃定操作區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