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地基巖土工程N10輕型圓錐動力觸探試驗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xxxx建筑技術有限公司作業指導書文件編號:xx08受 控圓錐動力觸探試驗第 I 版 第 0 次修訂第 1 頁 共 4 頁1 項目名稱圓錐動力觸探試驗。2 應用范圍本方法用于可進行力學分層,評定土的均勻性和物理性質(狀態、密實度)、土的強度、變形參數、地基承載力、單樁承載力,查明洞土、滑洞在、軟硬土層界面,檢測地基處理效果等。3 編制依據和采用本標準本作業指導書是根據行業標準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國家
2、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4 檢測儀器及設備4.1主要采用浙江上虞市道虛立江儀器廠生產的輕型觸探設備。4.2儀器設備每年進行一次全面檢修和調試,計量設備按有關規定定期進行檢定或校準,其觸探性能指標符合有關的規范、規程、規定的要求。4.3儀器有嚴格的使用、檢查、維修、檢定的記錄。5 檢測數量根據軟土地基深層攪拌加固法技術規程(YJB225-91)第5.0.2條條文說明的對比資料。樁身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樁數量不少于總數的2%,(中華人民工和國行業標準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規定為1%,不少于3根)。6 儀器類型及規格和適用土類的規定7 輕型動力觸探試驗類型輕型落錘錘的質量
3、(kg)10落距(cm)50探頭直徑(mm)40錐角(o)60探桿直徑(mm)25指標貫入30cm的讀數N10主要適用巖土淺部的填土、砂土、粉土、粘性土xxxx建筑技術有限公司作業指導書文件編號:xx08受 控圓錐動力觸探試驗第 I 版 第 0 次修訂第 2 頁 共 4 頁7 檢測前的準備工作7. 1 檢測前應收集以下資料:工程名稱及建設、設計、施工單位名稱;工程地質資料、基礎設計資料、施工原始記錄、樁位布置圖、編號及相應的試驗要求等。7. 2 被檢測的攪拌樁應當達到規定齡期后方可進行檢測,一般情況下,,樁的齡期一般不能超過3天以上方可進行檢測。7.3 本次采用的輕型(N10)圓錐動力觸探,錘
4、的質量10kg,落距50cm,探頭直徑40mm,錐角60探桿直徑25mm,勺鉆或梅花頭取樣器。7.4 檢測前應對儀器設備進行認真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調整或修理,并要保證其測試性能正常方可使用。8 檢測方法流程如下8.1當在樁基上進行觸探時,宜在樁中心的確2/5處位置進行觸探。8.2用輕便觸探器中附帶的鉆頭,在攪拌樁身中心鉆孔,取出水泥樁芯,觀察其顏色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水泥漿富集的“結核”或未被攪勻的土團。8.3采用自動落錘裝置。8.4錘擊能量是最重要的因素。規定落錘方式采用控制落距的自動落錘,使錘擊能量比較恒定,注意保持桿件垂直,探桿的偏斜不超過2%。錘擊時防止偏心及探桿晃動。8.5觸探桿與土
5、間的側摩阻力是另一重要因素。試驗過程中,可采取下列措施減少側摩阻力的影響:1)使探桿直徑小于探頭直徑。在砂土中探頭直徑與探桿直徑比應大于1.3而在粘土中可小些;2)貫入一定深度后旋轉探桿(每1m轉動一圈或半圈),以減少側摩力;貫入深度超過10m,每貫入0.2m,轉動一次;3)探頭的側摩阻力與土類、土性、桿的外形、剛度、垂直、觸探深度等均有關,很難用一固定的修正系數處理,應采取切合實際的措施,減少側摩阻力,對貫入深度加以限制。8.6 先用螺蚊鉆在樁頭鉆孔300mm, 然后開始觸探300mm,再觸探300mm,如此循環至觸探到4米左右。8.7 錘擊速度也影響試驗成果,一般采用每分鐘1530;擊在砂
6、土、碎石土中,錘擊速度影響不大, xxxx建筑技術有限公司作業指導書文件編號:xx08受 控圓錐動力觸探試驗第 I 版 第 0 次修訂第 3 頁 共 4 頁則可采用每分鐘60擊。8.8在進行觸探時當貫入15cm錘擊數超過50擊時,或貫入30cm錘擊數超過100擊時,可停止試驗。8.9貫入過程應不間斷地連續擊入,在粘性土中擊入的間歇會使側摩阻力增大。8.10地下水位對擊數與土的力學性質的關系沒有影響,但對擊數與土的物理性質(砂土孔隙比)的關系有影響,故應記錄地下水位埋深。8.11在觸探過程中應記錄每次觸探的錘擊數。9 基本原理動力觸探試驗是利用一定的的錘擊動能,將一定規格的探頭打入土中,根據打入
7、土中一定的深度的錘擊數(或以能量表示)來判定土的性質,并對土進行粗略的力學分層的一種原位測試方法。動力觸探技術在國內外應用極為廣泛,是一種主要的土的原位測試技術,這是和它所具有的獨特優點分不開的。其優點是:設備簡單堅固耐用;操作及測試方法容易;適應性廣,砂土、粉土、礫古土、軟巖、強風化巖及粘性土均可;快速、經濟、能連續測試土層;有些動力觸探測試(如標準貫入),可同時取樣觀察描述。動力觸探試驗方法可以歸為兩大類,即圓錐動力觸探試驗和標準貫入試驗。一般將圓錐動力觸探試驗簡稱為動力觸探或動探,將標準貫入試驗簡稱為標貫。10 根據所列貫入指標為貫入一定深度的錘擊數(如N10),可采用動貫入阻力。動貫入
8、阻力可采用荷蘭的動力公式:式中qd-動貫入阻力(MPa);M-落錘擊質量(kg);m-圓錐探頭及桿件系統(包括打頭、導向桿等)的質量(kg)H-落距(m); A-圓錐探頭截面積(cm2);e-貫入度,等于D/N,D為規定貫入濃度,N為規定貫入深度的擊數;g-重力加速度其值為9.81m/s2。xxxx建筑技術有限公司作業指導書文件編號:xx08受 控圓錐動力觸探試驗第 I 版 第 0 次修訂第 4 頁 共 4 頁上式建立在古典的牛頓非彈性碰撞理論(不考慮彈性變形量的損耗)。故限于:1)貫入土中深度小于12m,貫入度250mm;2)m/M2。如果實際情況與上述適用條件出入大,用上式計算應慎重。有的
9、單位已經研制電動測動貫入阻力的動力觸探儀,這是值得研究的方向。11 觸探試驗成果分析應包括下列內容:1、單孔連續圓錐動力觸探試驗應繪制錘數與貫入深度關系曲線。2、計算單孔分層貫入指標平均值時,應剔除臨界深度以內的數值、超前和滯后影響范圍內的異常值。3、根據各孔分層的貫入指標平均值,用厚度加權平均法計算場地分層貫入指標平均值和變異系數。4、根據觸探擊數、曲線形態、結合鉆探資料可進行力學分層,分層時注意超前滯后現象,不同土層的超前滯后量是不同的。上為硬土層下為軟土層,超前約為0.50.7m,帶后約為0.2m;上為軟土層下為硬土層,超前約為0.10.2m滯后約為0.30.5。5、在整理觸探資料時,應
10、剔除異常值,在計算土層的觸探指標平均值時,超前滯后范圍內的值不反映真實土性;臨界深度以內的錘擊數偏小,不反映真實土性,故不應參加統計。動力觸探本來是連續貫入的,但也有配合鉆探,間斷貫入的做法,間斷貫入時臨界深度以內的錘內的錘擊數同樣不反映真實土性,不應參加統計。6、整理多孔觸探資料時,應結合鉆探資料進行分析,對均勻土層,可用厚度加權平均法統計場地分層平均觸探擊數值。12 附表格工程概況檢測樁設計施工資料表動力觸探試驗表工 程 概 況(輕便觸探)工程名稱工程地點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承建單位基礎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質量監督站結構類型開工日期地基樁型設計水泥參入量(kg/m)工程總樁數檢測樁數設計樁
11、長(m)樁徑(m)試驗方法輕型動力觸探檢測日期備注資料提供單位: 提供人: 年 月 日檢測樁設計施工資料樁號樁徑(mm)施工樁長(m)樁身強度設計值(kPa)樁身承載力特征值(kN)樁頂標高(mm)樁底標高(mm)成樁日期備注資料提供單位: 提供人: 年 月 日N10輕型動力觸探試驗表工程名稱工程名稱里程樁號里程樁號成樁日期檢測日期成樁日期檢測日期齡期天齡期天深度水泥土N10深度水泥土N10深度水泥土N10深度水泥土N10自()m()m擊自()m()m擊自()m()m擊自()m()m擊0.000.302.102.400.000.302.102.400.300.602.402.700.300.602.402.700.600.902.703.000.600.902.703.000.901.203.003.300.901.203.003.301.201.503.303.601.201.503.303.601.501.803.603.901.501.803.603.901.802.103.904.201.802.103.904.20備注備注記錄: 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