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千千伏伏平平朗朗站站 T 接接良良良良線線路路工工程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2022 年 8建設單位:編制單位:立項部門:月II35 千千伏伏平平朗朗站站 T 接接良良良良線線路路工工程程水水土土保保持持方方案案報報告告表表項目概況項目名稱35 千伏平朗站 T 接良良線路工程立項部門建設地點建設內容本工程新建線路路徑長度 14.92km,其中架空部分長 14.832km,電纜部分長 0.088km,新建鐵塔 54 基;平朗站內擴建 35kV 出線間隔 1 個,并完善 35kV 飛平線出線間隔;新建形成王玉站-平朗站的光纜路由,路徑總長 15.997km(其中架空 OPGW 光纜路徑長 14.
2、795km,36 芯防鼠管道光纜 GYFTZY86-36B1 路徑長約 0.1km,A5 防鼠全介質自承式ADSS 光纜長度約 1.102km)建設性質新建建設類總投資(萬元)1341土建投資(萬元)858占地面積(hm2)永久0.3078臨時0.4400合計0.7478動工時間2022.10完工時間2023.9土石方挖方(m3)填方(m3)借方(m3)棄方(m3)3492349200取土(石、砂)場/棄土(石、渣)場/項目區概況涉及重點防治區情況桂南沿海丘陵臺地自治區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地貌類型丘陵原土壤侵蝕模數t/(km2.a)407容許土壤侵蝕量t/(km2.a)500項目選址(線)水土
3、保持評價本項目位置不涉及河流兩岸、湖泊和水庫周邊的植物保護帶,不涉及水土保持監測站點,不涉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功能一級區的保護區和保留區、也不涉及自然保護區、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地、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森林公園和重要濕地等區域,項目選址方案可行。預測水土流失總量(t)25.621防治責任范圍(hm2)間隔擴建區0.0103桿塔施工區0.3780牽張場及堆料場區0.1000施工便道區0.2200電纜施工區0.0395合計0.7478防治標準等級及目標防治標準等級南方紅壤區一級防治標準水土流失治理度(%)98土壤流失控制比1.0渣土防護率(%)97表土保護率(%)92林草植被恢復率(%)林草覆蓋
4、率(%)2798防治分區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臨時措施彩條布50m間隔擴建區/剝離表土648m,綠化臨時排水溝1080m,臨時攔桿塔施工區撒播草籽綠化0.2970hm覆土648m擋長540m,彩條布900m水土保持牽張場及堆措施撒播草籽綠化0.10hm彩條布200m料場區撒播草籽綠化0.22hm2施工便道區1剝離表土28m,綠化臨時排水溝20m,彩條布電纜施工區覆土28m50m工程措施2.38(萬元)植物措施0.04(萬元)臨時措施水土保持補償費5.46(萬元)8225.8(元)水土保持建設管理費0.16投資估算獨立費用水土保持監理費0.19(萬元)(萬元)設計費5.50總投資15.37編制單位建設
5、單位法人代表法人代表地址地址郵編郵編聯系人及電話聯系人及電話電子郵箱電子郵箱傳真傳真報告表審核專家簽署意見欄專家意見專家簽字專家電話簽字日期IV目錄目錄1、項目及項目區概況、項目及項目區概況.12、項目水土保持評價、項目水土保持評價.73、水土流失分析與預測、水土流失分析與預測.84、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及防治分區、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及防治分區.155、水土流失防治標準等級及目標、水土流失防治標準等級及目標.166、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措施.167、水土保持投資估算及效益分析、水土保持投資估算及效益分析.18V附件附件附件 1:委托書附件 2:項目核準批復附件 3:可行性研究調整報告批復附
6、件 4:初步設計批復附件 5:xx人民政府關于 35kV 平朗站 T 接良良線路工程線路路徑走向的意見復函附件 6:xx航道養護中心xx分中心關于 35kV 平朗站 T 接良良線路工程跨郁江復函附件 7:35 千伏平朗站 T 接良良線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技術評審意見附件 8:35 千伏平朗站 T 接良良線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的復核意見附圖附圖附圖 1、地理位置圖附圖 2、水系圖附圖 3、土壤侵蝕強度分布圖附圖 4、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劃圖附圖 5、線路路徑圖附圖 6、電纜進站路徑圖附圖 7、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圖附圖 8、電纜施工區、桿塔施工區典型設計圖附表附表附表 1:單價表1附件一:
7、附件一:編制說明編制說明1、項目及項目區概況、項目及項目區概況1.1 項目必要性項目必要性為提高平朗站、飛龍站供電可靠性,減輕xx飛龍(T 快馬)35 千伏線路的供電壓力,解決 35 千伏平朗站單電源問題,滿足xx南部地區負荷增長需求,新建 35 千伏平朗站 T 接良良 II 線 T 接段線路工程是必要。計劃 2023 年建成投產。1.2 項目概況項目概況35 千伏平朗站 T 接良良線路工程經過xx市六景鎮、新福鎮、平朗鄉,屬于新建建設類項目,建設單位為xx電網有限責任公司xx供電局。根據 35 千伏平朗站 T 接良良線路工程施工圖設計,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為:本工程線路工程起于 35kV xx
8、-良村(王玉)II 線路#54 號水泥桿,止于 35kV 平朗變電站站內戶外構架。線路路徑長度 14.92km,其中架空部分長 14.832km,電纜部分長 0.088km。曲折系數 1.21。共使用鐵塔 54 基,其中單回路直線塔 35 基,單回路耐張塔 14 基,雙回路耐張塔 3 基,雙回路直線塔 2 基。間隔工程分為:(1)35kV 平朗站擴建間隔工程:在 35kV 平朗變電站現有場地擴建 35kV 出線間隔 1 個,并完善 35kV 飛平線出線間隔;(2)110kV xx站35kV 間隔調整工程:將 110kV xx站 35kV 良王 I 線與良王 II 線間隔互換,良王I 線接于 3
9、5kV II 段母線,良王 II 線接于 35kV I 段母線,相關一、二次設備滿足互換要求。本期在站內從 35kV 開關柜新敷設 2 回電纜至 35kV 出線構架完成 35kV良王 I 線與良王 II 線的間隔互換,電纜敷設使用原有電纜溝,不涉及土建工程。通信工程為:本工程光纜先由 35kV 平朗變電站站內通信機柜采用 36 芯防鼠管道光纜 GYFTZY86-36B1 敷設至站外終端塔,路徑長 0.1km,然后隨 35kV 平朗站 T 接良良線路采用 36 芯 OPGW 光纜架設至 T 接點#54 水泥桿西南側 JG1,長度約:14.795km。然后從 JG1 采用 36 芯 A5 防鼠全介
10、質自承式 ADSS 光纜跳接至 T接點#54 號水泥桿,然后往 35kV 良村(王玉)站方向沿 35kV xx-良村(王玉)線架設 1 根 A5 防鼠全介質自承式 ADSS 光纜,長度約 1.102km。最終形成王玉2站-平朗站的光纜路由,路徑總長15.997km(其中架空OPGW光纜路徑長14.795km,36 芯防鼠管道光纜 GYFTZY86-36B1 路徑長約 0.1km,A5 防鼠全介質自承式 ADSS光纜長度約 1.102km)。非架空段光纜中,利用此次新建電纜溝的光纜長 20m,剩余光纜利用舊有電纜溝。項目組成包括間隔擴建區、桿塔施工區、牽張場及堆料場區、電纜施工區、施工便道區。工
11、程總占地 0.7478hm2,其中永久占地 0.3078hm2,臨時占地 0.4400hm2,占地類型有旱地、其他草地、其他林地、公共設施用地。總挖方量為 3492m3(表土剝離 676m3),填方量為 3492m3(表土回覆 676m3),無永久棄方。本工程不涉及拆遷安置工作。本工程計劃于 2022 年 10 月開始施工,計劃于 2023 年 9 月竣工,總工期 12個月。1.3 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項目前期工作進展2021 年 8 月 4 日,xx電網有限責任公司xx供電局以關于xx市 35 千伏平朗站 T 接良良線路工程可行性研究調整報告的批復(南供電計202179號)對本項目給予批復。20
12、21 年 9 月 14 日,xx市行政審批局以關于 35 千伏平朗站 T 接良良線路工程核準的批復(南審批投202149 號)對本項目給予批復。2022 年 2 月 21 日,xx電網有限責任公司xx供電局以關于 35 千伏平朗站 T 接良良線路新建工程初步設計的批復(南供電建設202217 號)對本項目給予批復。廣東艾博電力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已完成 35 千伏平朗站 T 接良良線路工程施工圖設計,目前正處于審批流程階段,待批。2022 年 5 月,建設單位委托xx水利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我公司)承擔該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的編制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現場進行了
13、查勘,對項目區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進行了調查,并收集了相關的水土保持資料,按照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規程和技術規范,于 2022 年8 月編制完成了35 千伏平朗站 T 接良良線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31.4 項目組成及布置項目組成及布置1.4.1 間隔工程間隔工程1、間隔擴建區、間隔擴建區在 35kV 平朗變電站現有場地擴建 35kV 出線間隔 1 個,并完善 35kV 飛平線出線間隔。擴建占地 103.8m2,均為永久占地,占地類型為公共設施用地。1.4.2 線路工程線路工程1、桿塔施工區、桿塔施工區本工程線路工程起于 35kV xx-良村(王玉)II 線路#54 號水泥桿,止于 3
14、5kV平朗變電站站內戶外構架。線路路徑長度 14.92km,其中架空部分長 14.832km,電纜部分長 0.088km。曲折系數 1.21。共使用鐵塔 54 基,其中單回路直線塔 35 基,單回路耐張塔 14 基,雙回路耐張塔 3 基,雙回路直線塔 2 基。線路路徑走向:線路自 35kV 良良線路的#54 號水泥桿 T 接后,往南方向走線,穿過 220kV 屯景 I、II 線后(#127 和#128 號桿塔之間穿越),接著繼續向東南方向走線,跨過 S101 省道后接著依次穿過 500kV 南玉 I 線(#187 和#188 號桿塔之間穿越)和 500kV 南玉 II 線(#193 和#194
15、 號桿塔之間穿越)。然后經亭茶村、勒菜等村莊后拐往西南方向走線,穿過公益林后到達平朗鄉東面處再跨越郁江,跨郁江段采用雙回路雙邊掛線(本期掛在南側)。(因平朗變電站位于線路南側,為便于另一通道后續掛線,故本期工程選擇南側架設),接著拐往西南方向走線至平朗站東北圍墻角,最終通過電纜下地進線接至 35kV 平朗站的戶外構架。為了滿足施工需要,在每個塔基周圍設置施工臨時用地,用以滿足施工期間放置器材、材料及臨時堆放開挖土石方、塔基剝離表土等,平均每處占地約 20m2;桿塔塔基永久占地面積約為 50m2。桿塔施工區總占地面積 0.3780m2,永久占地約為 0.2700hm2,臨時占地約 0.1080h
16、m2,施工后期,除永久建筑和硬化部分外,其他占地撒播草籽恢復綠化。2、牽張場及堆料場區、牽張場及堆料場區導線采用張力牽引放線,為防止導線磨損,每回線路都要設置張力場和牽引場(即牽張場)。線路工程沿線預計設置 5 處牽張場,操作地點考慮地形、設備、人員的布置,每處牽張場按 200m2考慮,臨時占地共 1000m2。堆料場與牽張場共用,4不再新征土地。堆料場與牽張場僅做簡單平整,清除表面植被,不做剝離表土措施3、施工便道區、施工便道區本線路部分桿塔位于山地地區,需簡單修整人抬道,經統計需拓修施工便道2.20km,寬按 1.0m 計,占地 0.22hm2。施工便道僅做簡單平整,清除表面植被,不做剝離
17、表土措施,后期撒播草籽恢復綠化。4、電纜施工區、電纜施工區本工程電纜在平朗鄉采用穿管直埋和豎井的方式敷設進平朗變電站。電纜數設起點:平朗變電站外電纜終端塔 J15,終點:平朗變電站內戶外構架。路徑長度:88m(其中站外新建直埋 20 米,豎井 3 米(高 3 米),站內沿本期同步建設電纜溝敷設 50 米,已建電纜溝敷設 15 米)。站內新建規格為 600*800 的電纜溝長 48m,規格為 800*1000 的電纜溝長 2m,站外電纜兩側各擴展 3 m 作為施工作業帶,站內電纜兩側各擴展 2m 作為施工作業帶,電纜溝挖深 1-1.2m。電纜施工區占地類型為公共設施用地,其他草地。占地0.039
18、5hm2,永久占地 0.0275hm2,臨時占地 0.0120hm2。施工結束后,站內電纜溝上方覆混凝土蓋板,站外裸露地面撒播草籽進行綠化。1.4.3 通信工程通信工程本工程光纜先由 35kV 平朗變電站站內通信機柜采用 36 芯防鼠管道光纜GYFTZY86-36B1 敷設至站外終端塔,路徑長 0.1km,然后隨 35kV 平朗站 T 接良良線路采用 36 芯 OPGW 光纜架設至 T 接點#54 水泥桿西南側 JG1,長度約:14.795km。然后從 JG1 采用 36 芯 A5 防鼠全介質自承式 ADSS 光纜跳接至 T 接點#54 號水泥桿,然后往 35kV 良村(王玉)站方向沿 35k
19、V xx-良村(王玉)線架設 1 根 A5 防鼠全介質自承式 ADSS 光纜,長度約 1.102km。最終形成王玉站-平朗站的光纜路由,路徑總長 15.997km(其中架空 OPGW 光纜路徑長 14.795km,36芯防鼠管道光纜GYFTZY86-36B1 路徑長約0.1km,A5防鼠全介質自承式ADSS光纜長度約 1.102km)。非架空段光纜中,利用此次新建電纜溝的光纜長 20m,剩余光纜利用舊有電纜溝。故不需新設置水土保持防治分區。工程投資及工期工程投資及工期項目總投資 1341 萬元,其中土建投資 858 萬元,由xx電網有限責任公司xx供電局負責投資建設,本工程計劃于 2022 年
20、 10 月開始施工,于 2023 年 95月竣工,總工期 12 個月。項目所在地xx市xx市屬于桂南沿海丘陵臺地自治區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項目所在xx市位于南方紅壤區,容許土壤流失量為 500t/(km2.a)。項目區土壤侵蝕類型以水力侵蝕為主,屬于輕度土壤侵蝕強度,原生土壤侵蝕模數背景值平均為 407t/(km2.a)。1.5 工程占地工程占地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面積為 0.7478hm2,其中永久占地 0.3078hm2,臨時占地 0.4400hm2,占地類型有旱地、其他草地、其他林地、公共設施用地。項目占地土地行政權屬xx市xx市。建設單位xx電網有限責任公司xx供電局為本工程的
21、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者。表表 1.5-1工程原地貌占地一覽表工程原地貌占地一覽表序號序號項目組成項目組成占地性質占地性質占地類型(占地類型(hm2)永久永久臨時臨時旱地旱地其他草其他草地地其他林其他林地地公共設施公共設施用地用地合計合計1間隔擴建區0.0103/0.01030.01031桿塔施工區0.27000.10800.07700.09800.2030/0.37802牽張場及堆料場區/0.10000.02000.04000.0400/0.10004施工便道區/0.22000.03160.06040.1280/0.22005電纜施工區0.02750.0120/0.0141/0.02540.039
22、5合計合計0.30780.44000.12860.21250.37100.03570.74781.6 土石方平衡土石方平衡本工程土石方主要來自桿塔施工區的基礎挖填。項目總挖方量為 3492m3(表土剝離 676m3),填方量為 3492m3(表土回覆 676m3),無永久棄方,桿塔施工區與電纜施工區的表土堆放到各分區的臨時占地處,單基桿塔開挖量約為 62m3。表表 1.6-1土石方平衡表土石方平衡表單位:單位:m3項目項目挖方挖方填方填方棄方棄方表土表土土方土方小計小計表土表土土方土方小計小計數量數量去向去向間隔擴建區/6060/6060桿塔施工區6482700334864827003348電
23、纜施工區285684285684總計總計67628163492676281634926表表 1.6-2表土平衡表表土平衡表單位:單位:m3項目項目表土剝離表土剝離表土回覆表土回覆剝離面積剝離面積(hm2)平均剝離平均剝離厚度(厚度(m)剝離量剝離量(m3)回覆面積回覆面積(m2)平均回覆平均回覆厚度(厚度(m)回覆量回覆量(m3)桿塔施工區0.37800.10.36480.29700.10.3648電纜施工區0.01410.10.3280.01410.10.328合計合計0.39216760.3921676備注:表中數據均為自然方;數據來源自設計方案。1.7 項目區概況項目區概況本工程位于xx
24、市xx市。xx市地處低緯地區,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太陽輻射強,日照充足,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夏長東短,無霜期長,少見冰雪,無凍土。根據xx市氣象站多年統計的氣象特征資料,年平均氣溫 21.4,極端最高氣溫 39.9,極端最低氣溫-1.0。年平均降水量 1415.4mm,最大年達 2043mm,最小年僅 915.2mm,最大日降水量 269.7mm,每年 13 月雨量較少,雨量多集中在 49 月份。年平均蒸發量 1655.4m。多年平均風速為 2.5m/s,極大風速 32m/s,常年主導風向為。項目區主要土壤類型為紅壤,項目區植被類型為亞熱帶季雨林區,項目區域林草覆蓋率為 77.27%。xx市
25、全市地表水主要有郁江及其支流,大小共 34 條。主流郁江屬于珠江水系,自xx市邕寧區流入xx市,自西向東流,途徑 14 個鄉鎮,然后匯入貴港市境內。場地周邊未發現有影響工程穩定的地表水體,場地水文地質條件簡單。擬選站址場地位于較高丘陵上,不存在內澇的情況。根據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190-2007),工程區域屬南方紅壤丘陵區,植被覆蓋一般。本項目為丘陵地貌,項目區域地勢較為平坦。項目區水土流失以微度水力侵蝕為主,容許土壤流失量為 500t/(km2a)。工程不涉及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地、風景名勝、地質森林公園、重要濕地等重點保護區域。項目所在xx市xx市屬于桂南沿海丘
26、陵臺地自治區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1.8 方案設計水平年方案設計水平年根據主體工程設計,工程計劃于 2022 年 10 月開始施工,于 2023 年 9 月完工,總工期 12 個月。根據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標準(GB50433-2018)規定,確定本方案設計水平年為 2023 年。72、項目水土保持評價、項目水土保持評價2.1 主體工程選址(線)水土保持評價主體工程選址(線)水土保持評價主體工程的選線、建設方案、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管理等方面滿足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規范(GB50433-2018)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有關主體工程約束性規定的要求。項目選址(線)唯一,工程用地不涉及敏
27、感用地,線路跨越郁江,本工程導線在 80高溫校驗下,對江面距離為 21.67m,江面距離滿足內河通航標準(GB-50139-2014)5.2.6 條款的規定,不涉及其他敏感點,滿足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土石方合理調配,無永久棄方;無水土保持制約性因素;綜上,工程建設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約性因素,項目可行。2.2 建設方案水土保持評價建設方案水土保持評價建設方案:該項目的建設方案與布局無水土保持制約性因素,從水土保持角度考慮,同意主體工程建設方案與布局。工程占地:本項目總占地面積 0.7478hm2,其中永久占地 0.3078hm2,臨時占地 0.4400hm2,占地類型有旱地、其他草地、其他林地、公
28、共設施用地,不涉及占用基本農田。施工結束后臨時占地均恢復原地貌。主體工程用地不涉及敏感用地,項目用地無制約性因素。土石方平衡:本工程土石方主要來自桿塔施工區、電纜施工區的基礎挖填。項目總挖方量為 3492m3(表土剝離 676m3),填方量為 3492m3(表土回覆 676m3),無永久棄方。項目施工產生的土石方合理調配,項目土石方工程無水土保持制約性因素。施工方法與工藝:本項目施工布置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施工方法(工藝)較合理,在加強施工管理、采取相應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情況下,可以最大限度控制水土流失,無水土保持制約性因素。綜上,主體建設方案、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施工方法與工藝、主體工程設計等
29、基本符合水土保持技術規范的相關規定,滿足水土保持要求,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約性因素,項目可行。82.3 主體工程設計中水土保持措施評價主體工程設計中水土保持措施評價主體工程設計中未對間隔擴建區、桿塔施工區、施工便道區、牽張場及堆料場區和電纜施工區排水、綠化等防護措施,本方案新增臨時排水、臨時攔擋、臨時覆蓋、施工結束后恢復綠化等水土保持防護措施。3、水土流失分析與預測、水土流失分析與預測3.1 項目水土流失現狀項目水土流失現狀根據 全國水土保持規劃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復核劃分成果的通知(辦水保2013188 號)、xx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劃分我區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的通告
30、(桂政發20175 號),項目所在的xx市xx市屬于桂南沿海丘陵臺地自治區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根據xx壯族自治區水土保持公報(2021 年),土壤侵蝕面積見表 3.1-1。表表 3.1-1xx市xx市土壤侵蝕分級面積統計表xx市xx市土壤侵蝕分級面積統計表單位:單位:km2行政區行政區水力侵蝕水力侵蝕輕度輕度中度中度強烈強烈極強烈極強烈劇烈劇烈小計小計xx市352.9282.2831.9023.8619.21510.17依據項目現狀,在收集項目產地土地利用現狀、水土流失狀況、氣象水文資料及鄰近地區類似工程的水土流失調查監測等資料的基礎上,開展了外業調查工作。根據線路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及植被
31、等情況,結合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190-2007)中土壤水力侵蝕的強度分級標準(工程沿線土壤侵蝕現狀屬輕度侵蝕),確定各個立地類型的土壤侵蝕模數,詳見表 3.1-2 所示:表表 3.1-2項目各分區原地貌土壤侵蝕模數項目各分區原地貌土壤侵蝕模數序號序號土地利用類型土地利用類型坡度坡度()林草覆蓋林草覆蓋度(度(%)平均土壤侵蝕模平均土壤侵蝕模數數t/(km2.a)面積(面積(hm2)土壤侵土壤侵蝕強度蝕強度1旱地-7000.1286輕度2其他草地-4500.2125微度3其他林地-3000.3710微度4公共設施用地-2000.0357微度合計合計4070.7478微度微度9表表 3.1
32、-3各預測分區土壤侵蝕模數背景值各預測分區土壤侵蝕模數背景值項目組成項目組成占地類型(占地類型(hm2)土壤侵蝕模數土壤侵蝕模數(t/km2a)旱地旱地其他草地其他草地其他林地其他林地公共設施公共設施用地用地小計小計土壤侵蝕模數背(t/km2.a)7004503002002250加權平均值間隔擴建區0.00000.00000.00000.01030.0103200桿塔施工區0.07700.09800.20300.00000.3780420牽張場及堆料場區0.02000.04000.04000.00000.1000440施工便道區0.03160.06040.12800.00000.2200399
33、電纜施工區0.00000.01410.00000.02540.0395289小計小計0.12860.21250.37100.03570.74784073.2 擾動地表面積、損毀植被面積預測擾動地表面積、損毀植被面積預測根據項目資料和實地調查,本項目的擾動地表面積為 0.7478hm2,詳見表 3.2-1。表表 3.2-1擾動地表面積預測表擾動地表面積預測表單位:單位:hm2序序號號項目組成項目組成占地性質占地性質占地類型(占地類型(hm2)永久永久臨時臨時旱地旱地其他草地其他草地其他林其他林地地公共設公共設施用地施用地合計合計1間隔擴建區0.0103/0.01030.01031桿塔施工區0.2
34、7000.10800.77000.09800.2030/0.37802牽張場及堆料場區/0.10000.02000.04000.0400/0.10004施工便道區/0.22000.03160.06040.1280/0.22005電纜施工區0.02750.01200.0141/0.02540.0395合計合計0.30780.44000.12860.21250.37100.03570.7478本工程擾動土地類型為旱地、其他草地、其他林地、公共設施用地,施工過程中損毀植被面積 0.6075hm2,詳見表 3.2-2。表表 3.2-2損毀植被面積預測表損毀植被面積預測表單位:單位:hm2序號序號項目組
35、成項目組成占地性質占地性質占地類型(占地類型(hm2)永久永久臨時臨時其他草地其他草地其他林地其他林地小計小計1桿塔施工區0.21500.09000.09800.20300.30502牽張場及堆料場區/0.10000.04000.06000.10003施工便道區/0.18840.06040.12800.18844電纜施工區0.00210.01200.0141/0.0141合計合計0.21710.39040.21250.37100.60753.3 預測單元預測單元水土流失預測的范圍為各防治分區的擾動面積;預測單元為工程建設擾動地表10的時段、擾動形式總體相同、擾動強度和特點大體一致的區域,據此本
36、工程劃分為間隔擴建區、桿塔施工區、牽張場及堆料場區、施工便道區和電纜施工區 5 個預測單元。根據項目建設擾動地表情況,項目施工期(含施工準備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積為 0.7478hm2,自然恢復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積為 0.6310hm2,詳見表 3.3-1。表表 3.3-1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積表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積表單位:單位:hm2序號序號預測分區預測分區施工期(施工準備期)施工期(施工準備期)自然恢復期自然恢復期備注備注1間隔擴建區0.0103/自然恢復期面積等于可恢復植被面積;自然恢復期恢復植被面積采用垂直投影面積2桿塔施工區0.37800.29703牽張場及堆料場區0.1000
37、0.10004施工便道區0.22000.22005電纜施工區0.03950.0140合計合計0.74780.63103.4 預測時段預測時段根據工程建設工期的總體安排,按照“三同時”原則,本項目的水土流失預測時段可相應地劃分為施工期(含施工準備期)和自然恢復期。根據各區的施工擾動時間,結合產生土壤流失的季節,按最不利條件確定預測時段。超過雨季長度不足一年的按全年計,未超過雨季長度的按占雨季長度的比例計算。自然恢復期是考慮新增水土流失的延續性和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滯后性以及工程區域環境和工程建設特點確定的,項目擾動面積小。施工周期短,自然恢復期按 2 年考慮。各預測單元區水土流失預測時段見表 3.
38、4-1。表表 3.4-1水土流失預測時段表水土流失預測時段表水土流失預測單元水土流失預測單元水土流失預測時段水土流失預測時段施工期(施工準備期)施工期(施工準備期)自然恢復期自然恢復期間隔擴建區2022 年 10 月2023 年 1 月,折合 0.25 年2.0 年桿塔施工區單基塔基擾動時長約為 2 周,折合 0.05 年2.0 年牽張場及堆料場區2023 年 10 月2023 年 9 月,折合 1 年2.0 年施工便道區2022 年 10 月2023 年 9 月,折合 1 年2.0 年電纜施工區2022 年 10 月2023 年 1 月,折合 0.25 年2.0 年備注:項目區雨季為 49
39、月,共 6 個月;預測時段超過雨季長度不足一年的按全年計,未超過雨季長度的按占雨季長度的比例計算。113.5 土壤侵蝕模數土壤侵蝕模數1)原地貌土壤侵蝕模數通過對項目區水土流失現狀調查,本項目水土流失以微度侵蝕為主,項目區內植被覆蓋較好,根據表3.1-2 分析,本項目區原地貌土壤侵蝕模數約為407t/(km2a)。2)擾動后土壤侵蝕模數項目區擾動后地表土壤侵蝕模數采用數學模型確定,土壤流失主要影響因子根據生產建設項目土壤流失量測算導則(SL 773-2018)(以下簡稱導則)確定。計算單元劃分根據生產建設項目土壤流失量測算導則(SL773-2018)第 4.1 章節中計算單元原則劃分本工程建設
40、期土壤流失計算單元,見表 3.5-1.表表 3.5-1計算單元劃分計算單元劃分(典型)擾動單元(典型)擾動單元計算單元計算單元水土流失類型水土流失類型可能造成水土流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積失面積/預測面預測面積(積(hm2)一級分類一級分類二級分類二級分類三級分類三級分類間隔擴建區一般地表水力作用一般擾動地表地表翻擾型0.0103桿塔施工區一般地表水力作用一般擾動地表地表翻擾型0.3780牽張場及堆料場區一般地表水力作用一般擾動地表植被破壞型0.1000施工便道區一般地表水力作用一般擾動地表植被破壞型0.2200電纜施工區一般地表水力作用一般擾動地表地表翻擾型0.0395地表翻擾型一般擾動地表土壤
41、流失量測算地表翻擾型一般擾動地表計算單元土壤流失量按下列公式算:Myd=RKydLySyBETAKyd=NK式中:Myd:地表翻擾型一般擾動地表計算單元土壤流失量,t;R:降雨侵蝕力因子,MJmm/(hmh);Kyd:地表翻擾后土壤可蝕性因子,thmh/(hmMJmm);Ly:坡長因子,無量綱;Sy:坡度因子,無量綱;N:地表翻擾后土壤可蝕性因子增大系數,無量綱。本方案取 2.13;K:土壤可蝕性因子,thmh/(hmMJmm);12B:植被覆蓋因子,無量綱;E:工程措施因子,無量綱;T:耕作措施因子,無量綱;A:計算單元的水平投影面積,hm。1、降雨侵蝕力因子多年平均降雨侵蝕力因子通過查閱導
42、則附錄 C.1 選用,項目區位于xx市,查表得 R 值 10273.6。2、土壤可蝕性因子項目周邊實際不存在標準小區,也無法測量土壤粒徑組成,故本方案土壤可蝕性因子參考導則附錄 C.1 選用,取 K 值 0.0027。項目為地表翻擾型一般擾動地表,因此土壤可蝕性因子取 Kyd。根據公式計算,Kyd 取 0.0058。3、坡長因子Ly=(/20)m=xcos式中:計算單元水平投影坡長度,m,對一般擾動地表,水平投影坡長100 m 時按實際值計算,水平投影坡長100m 時按 100 m 計算。:計算單元坡度,取值范圍為:090;m:坡長指數,其中,1時,m 取 0.2;13時,m 取 0.3;35
43、時,m 取 0.5;x:計算單元斜坡長度,m。4、坡度因子坡度因子按下列公式計算:Sy=-1.5+17/1+e(2.3-6.1sin)e:自然對數的底,取 2.72;:計算單元坡度,取值范圍為:090。35時按實際值計算;35時按 35計算;為 0時 Sy 取 0。135、植被覆蓋因子、工程措施因子、耕作措施因子地表翻擾型一般擾動地表土壤流失量測算的植被覆蓋因子 B、工程措施因子 E、耕作措施因子 T 參考導則取值。地表翻擾型一般擾動地表土壤流失量計算參數取值見表 3.5-2,擾動后土壤侵蝕模數確定見表 3.5-3。表表 3.5-2地表翻擾型一般擾動地表土壤流失量計算參數取值表地表翻擾型一般擾
44、動地表土壤流失量計算參數取值表計算單元計算單元BETAmR施工期一般地表(間隔擴建區)0.660.9130.010310.210273.6施工期一般地表(桿塔施工區)0.978118.730.37850.410273.6施工期一般地表(電纜施工區)0.751140.039510.210273.6表表 3.5-3地表翻擾型一般擾動地表各區土壤侵蝕模數確定地表翻擾型一般擾動地表各區土壤侵蝕模數確定計算單元計算單元RKydLySyBETA年土壤流失年土壤流失量量 Kyd(t)土壤侵蝕土壤侵蝕模數模數 Mji(t/kma)施工期一般地表(間隔擴建區)10273.60.00580.810.370.731
45、10.01030.141321施工期一般地表(桿塔施工區)10273.60.00580.720.980.978110.03781.544080施工期一般地表(電纜施工區)10273.60.00581.090.760.75110.03951.473709植被破壞型一般擾動地表土壤流失量測算植被破壞型一般擾動地表計算單元土壤流失量按下列公式算:Myz=RKLySyBETAMyz植被破壞型一般擾動計算單元土壤侵蝕模數,t/(km2a);R降雨侵蝕力因子,MJmm/(hm2h),根據年均降雨量計算;K土壤可蝕性因子,查表選取 K 值;Ly坡長因子,無量綱;Sy坡度因子,無量綱;B植被覆蓋因子,無量綱;
46、E工程措施因子,無量綱;14T耕作措施因子,無量綱;A:計算單元的水平投影面積,hm。植被破壞型一般擾動地表土壤流失量計算參數取值見表 3.5-4,擾動后土壤侵蝕模數確定見表 3.5-5。表表 3.5-4植被破壞型一般擾動地表土壤流失量計算參數取值表植被破壞型一般擾動地表土壤流失量計算參數取值表計算單元計算單元BETAmR施工期一般地表(牽張場及臨時堆料場區)1110.9980.0830.110273.6施工期一般地表(施工便道區)0.811300.2340.410273.6表表 3.5-5植被破壞型一般擾動地表各區土壤侵蝕模數確定植被破壞型一般擾動地表各區土壤侵蝕模數確定計算單元計算單元RK
47、LySyBETA年土壤年土壤流失流失量量Myz(t)土壤侵蝕土壤侵蝕模數模數 Mji(t/kma)施工期一般地表(牽張場及堆料場區)10273.60.00580.740.561110.12.472467.2施工期一般地表(施工便道區)10273.60.00581.180.760.8110.229.364255.63)自然恢復期土壤侵蝕模數自然恢復期是指各單元施工擾動后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條件下,松散裸露面逐步趨于穩定、植被自然恢復或在干旱、沙漠地區形成地表結皮,土壤侵蝕強度減弱并接近原背景值所需要的時間。在這個階段,項目建設區施工已經結束,人為擾動大幅減小,土壤侵蝕狀況已得到較大的改善,但尚未達
48、到穩定狀態,未達到預期效果 500t/(km2.a),通常這時自然恢復期土壤侵蝕模數約為方案目標值的 24 倍。本項目中的自然恢復期土壤侵蝕模數取值為 1000t/(km2.a)。3.6 預測結果預測結果根據預測分析,工程施工建設期間擾動地貌、損壞土地面積為 0.7478hm。工程總預測土壤流失量為 25.621t,其中新增總土壤流失量為 17.881t。施工期、自然恢復期造成土壤流失量的預測見表 3.6-1。15表表 3.6-1土壤流失量計算表土壤流失量計算表預測預測預測時段預測時段侵蝕模侵蝕模數數 t/km2.a)侵蝕面侵蝕面積(積(hm2)侵蝕侵蝕時間時間(a)背景流背景流失量失量(t)
49、預測流預測流失量失量(t)新增流新增流失量失量(t)背景值背景值擾動后擾動后間隔擴建區施工期20013210.01030.250.0050.0340.029自然恢復期5001000020.0000.0000.000合計合計0.0050.0340.029桿塔施工區施工期42040800.3780.050.0790.7710.692自然恢復期50010000.29722.9705.9402.970合計合計3.0496.7113.662牽張場及堆料場區施工期44024670.110.4402.4672.027自然恢復期50010000.121.0002.0001.000合計合計1.4404.4673
50、.027施工便道區施工期39942560.2210.8779.3628.485自然恢復期50010000.2222.2004.4002.200合計合計3.07713.76210.685電纜施工區施工期28937090.03950.250.0290.3660.338自然恢復期50010000.01420.1400.2800.140合計合計0.1690.6460.478小計小計施工期施工期1.43013.00111.571自然恢復期自然恢復期6.31012.6206.310總計總計7.74025.62117.8814、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及防治分區、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及防治分區按照工程用地性質及
51、建設內容,將工程劃分為間隔擴建區、桿塔施工區、牽張場及堆料場區、施工便道區和電纜施工區 5 個分區。本工程占地面積為 0.7478hm2,其中永久占地 0.3078hm2,臨時占地 0.4400hm2,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面積為 0.7478hm2。占地行政權屬為xx市xx市,建設單位xx電網有限責任公司xx供電局為本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者。16表表 4.1-1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表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表序序號號項目組成項目組成占地性質占地性質占地類型(占地類型(hm2)永久永久臨時臨時旱地旱地其他草地其他草地其他林其他林地地公共設公共設施用地施用地合計合計1間隔擴建區0.01030.0
52、1030.01031桿塔施工區0.27000.10800.77000.09800.20300.37802牽張場及堆料場區0.10000.02000.04000.04000.10004施工便道區0.22000.03160.06040.12800.22005電纜施工區0.02750.01200.01410.02540.0395合計合計0.30780.44000.12860.21250.37100.03570.74785、水土流失防治標準等級及目標、水土流失防治標準等級及目標項目所在地xx市xx市屬于自治區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項目位于桂南沿海丘陵臺地自治區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根據 生產建設項目水
53、土流失防治標準(GB/T50434-2018),應執行南方紅壤區一級標準。根據項目區實際情況實施調整:水土流失總治理度 98%,土壤流失控制比調整為 1.0,渣土防護率 97%,表土保護率 92%,林草植被恢復率 98%,林草植被覆蓋率 27%。表表 5.1-1xx市水土流失防治指標值xx市水土流失防治指標值防治指標防治指標一級標準一級標準按侵蝕按侵蝕程度調程度調整整涉及水土流涉及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失重點治理區區采用目標值采用目標值施工期施工期設計水平年設計水平年施工期施工期設計水平年設計水平年水土流失治理度(%)-98-98水土流失控制比-0.90+0.10-1.0渣土防護率(%)9597-9
54、597表土保護率(%)9292-9292林草恢復植被率(%)-98-98林草覆蓋率(%)-25-+2-276、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措施6.1 水土保持措施總體布局水土保持措施總體布局1、間隔擴建區、間隔擴建區本工程在 35kV 平朗變電站現有場地擴建 35kV 出線間隔 1 個,并完善 35kV飛平線出線間隔,施工期對本區臨時堆土進行彩條布苫蓋。經統計,鋪設彩條布50m2。172、桿塔施工區、桿塔施工區為充分利用腐殖土,施工前對該區地表腐殖土進行表土剝離,堆放至本區空閑處,剝離表土用于后期綠化覆土;該區施工期對臨時堆土及裸露地表采用彩條布臨時覆蓋與裝土編織袋攔擋措施,在塔基周邊布設臨時排水溝
55、,臨時排水溝采用梯形斷面,上口寬 0.9m,下底寬 0.30m,深 0.30m,排水溝內壁夯實,施工簡單且易于后期回填。單位工程量為:臨時排水溝土方開挖 0.18m3/m;施工后期對本區裸露地表進行表土回覆,除臨時占用的旱地外,其余裸露地表全部進行撒播草籽綠化。經統計,桿塔施工區共剝離表土 648m3,綠化覆土量 648m3;撒播草籽綠化0.2970hm2,播撒密度為 60kg/hm2,需狗尾巴草草籽 17.82kg,臨時排水溝 1080m,開挖土方 194.4m3;需彩條布 900m2,臨時擋墻長 540m,編織袋裝土 405m3,彩條布可重復利用。3、牽張場及堆料場區、牽張場及堆料場區線路
56、工程沿線預計設置 5 處牽張場及堆料場,該區施工期對臨時堆料采用彩條布臨時覆蓋措施,施工后期,對該區臨時占地進行撒播草籽綠化。經統計,該區需布設彩條布 200m2;施工后期進行撒播草籽綠化 0.10hm2,播撒密度為 60kg/hm2,需狗尾巴草草籽 6kg。4、施工便道區、施工便道區施工結束后,對本區的裸露表面進行撒播草籽綠化,綠化面積為 0.22hm2,播撒密度為 60kg/hm2,需狗尾巴草草籽 13.2kg。5、電纜施工區電纜施工區為充分利用腐殖土,施工前對該區地表腐殖土進行表土剝離,堆放至本區施工作業帶處,剝離表土用于后期綠化覆土;該區施工期對臨時堆土及裸露地表采用彩條布臨時覆蓋與裝
57、土編織袋攔擋措施,在電纜溝周邊布設臨時排水溝,臨時排水溝采用梯形斷面,上口寬 0.9m,下底寬 0.30m,深 0.30m,排水溝內壁夯實,施工簡單且易于后期回填。單位工程量為:臨時排水溝土方開挖 0.18m3/m;施工后期對本區裸露地表進行表土回覆,并對裸露地表進行撒播草籽綠化。經統計,電纜施工區共剝離表土 28m3,綠化覆土量 28m3;撒播草籽綠化 0.0140hm2,播撒密度為60kg/hm2,需狗尾巴草草籽 0.84kg,臨時排水溝 20m,開挖土方 3.6m3;需彩條布50m2,彩條布可重復利用。186.2 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水土保持工程量匯總:水土保持工程量匯總
58、:工程措施:表土剝離 676m3,表土回覆 676m3。植物措施:撒播草籽 0.6310hm2。臨時措施:彩條布覆蓋 1200m2,臨時排水溝 1100m,臨時攔擋 540m。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見下表 6.2-1。表表 6.2-1水土保持工程量匯總表水土保持工程量匯總表序序號號措施類型及名稱措施類型及名稱單單位位工程量工程量間隔間隔擴建區擴建區桿塔桿塔施工區施工區牽張場及牽張場及堆料場區堆料場區施工便施工便道區道區電纜電纜施工區施工區合計合計一一工程措施工程措施1表土剝離m3648286762表土回覆m364828676二二植物措施植物措施1撒播草籽hm20.29700.100.220.0140
59、0.6310三三臨時措施臨時措施1臨時排水溝m1080201100開挖土方m3194.43.61982臨時攔擋m540540裝土編織袋攔擋 m34054053臨時覆蓋鋪設彩條布m2509002005012007、水土保持投資估算及效益分析、水土保持投資估算及效益分析7.1水土保持投資估算依據水土保持投資估算依據水土保持投資估算依據匯總:水土保持投資估算依據匯總:(1)xx壯族自治區水利水電建筑工程設計概(預)算編制規定、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概算定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機械臺時費定額(桂水基200738號);(2)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編制規定和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額(水總200367 號);(3)自治
60、區水利廳關于調整水利工程增值稅計算標準的通知(桂水建設20194 號);19(4)xx壯族自治區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概(預)算補充定額(桂水基201441號);(5)關于調整我區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桂價費201737 號);(6)關于調整xx水利水電建設工程定額人工預算單價的通知(桂水基201617 水土保持投資估算及效益分析xx壯族自治區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85 號);(7)xx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xx壯族自治區財政廳關于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實施方案的通知(桂人社規20199 號)。水土保持投資估算水土保持投資估算(1)基礎單價人工單價:與主體工程一
61、致,采用 7.46 元/工時,其中 3.46 元/工時進入直接費,4.00 元/工時進入價差計列。(2)價格水平年水土保持投資估算的價格水平年與主體工程的價格水平年一致,即 2022 年。(3)基本預備費基本預備費按新增工程措施投資、植物工程投資、施工臨時工程投資、獨立費用四部分之和的 6計(4)水土保持補償費根據xx壯族自治區物價局、財政廳、水利廳關于調整我區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桂價費201737 號)中的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標準規定,“對一般性生產建設項目,按照征占用土地面積每平方米 1.1 元一次性計征”,本項目征占用土地面積 7448m,共計水土保持補償費 8225.8
62、 元。表表 7.1-1水土保持工程量匯總表水土保持工程量匯總表項目項目行政區行政區征地面積征地面積單價單價合計(元)合計(元)35 千伏平朗站 T 接良良線路工程xx市7478m1.1 元/m8225.87.2水土保持投資估算水土保持投資估算本項目水土保持估算總投資為 15.37 萬元,其中主體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投資為 7.88 萬元,本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投資 7.88 萬元。工程措施投資 2.3820萬元,植物措施投資 0.04 萬元,施工臨時工程投資 5.46 萬元,獨立費用投資 5.85萬元,基本預備費 0.82 萬元,水土保持補償費 8225.8 元。表表 7.2-1水土保持工
63、程投資總估算表水土保持工程投資總估算表單位:萬元單位:萬元序序號號工程或費用名稱工程或費用名稱主體已列水主體已列水土保持投資土保持投資新增水土保持措施投資新增水土保持措施投資合計合計建安工程建安工程費費植物措植物措施費施費獨立獨立費用費用小計小計1工程措施工程措施2.382.382.381.1桿塔施工區2.282.282.281.2電纜施工區0.100.100.102植物措施植物措施0.040.040.042.2桿塔施工區0.010.010.012.3牽張場及堆料場區0.010.010.012.4施工便道區0.010.010.012.5電纜施工區0.010.010.013臨時措施臨時措施5.4
64、65.465.463.1臨時防護工程5.415.415.413.2其他臨時工程0.050.050.054獨立費用獨立費用5.855.855.854.1工程建設管理費0.160.170.174.2水土保持監理費0.190.190.194.3設計費5.505.505.50勘測設計費0.500.500.50水土保持方案編制費5.005.005.0014 部分投資合計部分投資合計7.840.045.8513.7313.735基本預備費基本預備費0.820.826水土保持補償費水土保持補償費0.820.82總計總計15.3721表表 7.2-2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分部工程投資估算表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分部工程投
65、資估算表序號序號工程項目及名稱工程項目及名稱單位單位數量數量單價單價(元元)合計(萬元合計(萬元)一一工程措施工程措施2.381桿塔施工區2.281.1表土剝離m364817.571.141.2表土回覆m364817.571.142電纜施工區0.102.1表土剝離m32817.570.052.2表土回覆m32817.570.05二二植物措施植物措施0.041桿塔施工區0.011.1撒播草籽hm20.2970309.410.012牽張場和堆料場區0.012.1撒播草籽hm20.10309.410.013施工便道區0.013.1撒播草籽hm20.22309.410.014電纜施工區0.014.1撒
66、播草籽hm20.014309.410.01三三臨時措施臨時措施5.461間隔擴建區0.031.1彩條布m2505.740.032桿塔施工區5.682.1臨時排水溝m10800.58開挖土方m3194.429.720.582.2臨時攔擋m5404.59裝土編織袋攔擋m3450101.974.592.3彩條布m29005.740.523牽張場及堆料場區0.113.1彩條布m22005.740.114電纜施工區0.044.1臨時排水溝m200.01開挖土方m33.629.720.014.2彩條布m2505.740.035其它臨時工程按新增水保工程措施費與植物措施費之和的 2計0.05合計合計7.88
67、22表表 7.2-3獨立費用投資估算表獨立費用投資估算表項目項目單位單位小計小計1工程建設管理費萬元0.162水土保持監理費萬元0.193設計費萬元5.503.1勘測設計費萬元0.503.2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編制費5.004合計合計萬元萬元5.857.3 效益分析效益分析本項目共占地 0.7448hm2,本方案設計的水土保持措施實施后,水土流失治理面積達 0.7444hm2,恢復植被面積 0.6306hm2。本方案設計的水土保持措施實施后,預計因工程建設造成的水土流失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具體體現在水土流失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表土保護率、渣土防護率、林草植被恢復率和林草覆蓋率六項指標上。
68、水土流失治理度:項目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內水土流失治理達標面積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百分比。通過本方案的實施,項目區內擾動地表面積得到全面綜合治理,工程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本工程共擾動地表面積為 0.7448hm2,治理面積為 0.7444m2,水土流失治理度為 99.95%。各防治分區水土流失治理度計算詳見表 7.3-1。表表 7.3-1擾動土地治理情況分析表擾動土地治理情況分析表單位:單位:hm2序序號號項項目目擾動地表總擾動地表總面積面積建設區水土建設區水土流失面積流失面積水土流失防治面積(水土流失防治面積(hm2)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治理度治理度(%)工程措施工程措施面積面積植物措施植物措施
69、面積面積永久建筑面積永久建筑面積+硬化面積硬化面積1間隔擴建區0.01030.01030.0103100.00%2桿塔施工區0.3780.3780.29660.081099.89%3牽張場及堆料場區0.10.10.1100.00%4施工便道區0.220.220.22100.00%5電纜施工區0.03950.03950.0140.0255100.00%合計合計0.74780.747800.63060.116899.95%土壤流失控制比土壤流失控制比土壤流失控制比=項目區容許土壤侵蝕模數/方案實施后土壤侵蝕模數式中,方案實施后土壤侵蝕模數,應以各分區布設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為參考數據,分別給出各分區
70、的土壤侵蝕模數,以面積加權計算項目區的土壤侵蝕模數。23本項目所在區域的土壤流失容許量為 500 t/(km2a),對于項目建設,如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將成倍增長。通過實施主體工程設計中和本方案所提出的各項水土保持措施后,隨著各項措施效益的逐步發揮,施工結束后通過水土保持措施的水土保持作用,工程擾動區域的土壤侵蝕模數可降到 500t/(km2a),土壤流失控制比達到 1.0。渣土防護率渣土防護率渣土防護率(%)=采取措施后實際攔擋的棄土(石、渣)和臨時堆土量/棄土(石、渣)和臨時堆土總量100%,本工程施工共產生臨時堆土 676m3折合 912.6t,實際攔渣量為 912t,渣土防護率
71、達到 99.93%。林草植被恢復率、林草覆蓋率林草植被恢復率、林草覆蓋率通過主體工程設計中及本方案采取的各種綠化措施,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內基本上的林草覆蓋率得到很大的恢復和提高,工程林草植被恢復率達到 99.94%,林草覆蓋率達到 84.33%。表表 7.3-2植物措施效益分析表植物措施效益分析表單位:單位:hm2序號序號項項目目擾動地表總擾動地表總面積面積可恢復林草可恢復林草植被面積植被面積林草面積林草面積林草植被恢林草植被恢復率(復率(%)林草覆蓋林草覆蓋率(率(%)1間隔擴建區0.010300002桿塔施工區0.3780.2970.296699.87%78.47%3牽張場及堆料場區0.
72、10.10.1100.00%100.00%4施工便道區0.220.220.22100.00%100.00%5電纜施工區0.03950.0140.014100.00%35.44%合計合計0.74780.6310.630699.94%84.33%表土保護率表土保護率表土保護率(%)=項目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內保護的表土數量/可剝離表土總量100%。本項目共計剝離表土 676m3,可剝離表土數量 676m3。本方案按 1m3土方大約折合 1.35t 計算,臨時堆土量為 912.6t,攔渣量為 912t,則工程表土保護率達到99.93%。綜合防治指標的分析綜合防治指標的分析通過以上的定量分析,本水土保持方案實施后,可有效控制工程建設造成的水土流失,確保工程安全運行,同時減少對水土資源的破壞,恢復植被,美化環境,24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工程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六項水土流失防治指標均達到防治目標。表表 7.3-3水土流失防治指標實現情況表水土流失防治指標實現情況表序號序號防治指標防治指標目標值目標值達到值達到值備注備注1水土流失治理度()9899.95達標2土壤流失控制比()1.01.0達標3渣土防護率()9799.93達標4表土保護率()9299.93達標5林草植被恢復率()9899.94達標6林草覆蓋率()2784.33達標